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 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 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 惠爱原上情,殷勤丘中诺。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

赠别卢司直之闽中

尔来多不见,此去又何之。华发同今日,流芳似旧时。 洲长春色遍,汉广夕阳迟。岁岁王孙草,空怜无处期。

送崔升归上都

旧寺寻遗绪,归心逐去尘。早莺何处客,古木几家人。 白发经多难,沧洲欲暮春。临期数行泪,为尔一沾巾。

送李侍御贬鄱阳

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 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旧井

旧井依旧城,寒水深洞彻。下看百馀尺,一镜光不灭。 素绠久未垂,清凉尚含洁。岂能无汲引,长讶君恩绝。

晚泊湘江怀故人

天涯片云去,遥指帝乡忆。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扁舟宿何处,落日羡归翼。万里无故人,江鸥不相识。

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去帆楚天外,望远愁复积。想见新安江,扁舟一行客。 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色混元气深,波连洞庭碧。 鸣桹去未已,前路行可觌。猿鸟悲啾啾,杉松雨声夕。 送君东赴归宁期,新安江水远相随。见说江中孤屿在, 此行应赋谢公诗。

正朝览镜作

憔悴逢新岁,茅扉见旧春。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