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过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题灵祐和尚故居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多时行径空秋草, 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故人不在明月在, 谁见孤舟来去时。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 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枫林月出猿声苦, 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