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象

——(魏晋徐干中论

  夫法象立,所以爲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愼威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爲冕服采章以旌之,爲珮玉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爲法象,斯謂之君子矣。君子者無尺土之封而萬民尊之,無刑罰之威而萬民畏之,無羽籥之樂而萬民樂之,無爵禄之賞而萬民懷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故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詩》云:"敬爾威儀,惟民之則。"(見《大雅·抑》、《魯頌·泮水》,作"敬慎威儀,惟民之則")若夫墮其威儀,恍(《治要》作"慌")其瞻視,忽(《治要》作"輕")其辭令,而望民之則我者,未之有也。莫之則者,則慢之者至矣("慢"上《治要》有一"必"字)。小人見慢(原作"小人皆慢也",據《治要》改)而致怨乎人,患己之卑而不知(《治要》作"思")其所以然,哀哉!故《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人性之所簡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獨。夫幽微者顯之原也,孤獨者見之端也,胡可簡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獨而愼幽微,雖在隱蔽(《治要》作"翳"),鬼神不得見其隙也。《詩》云"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處獨之謂也。又有顛沛而不可亂者,則成王、季路其人也。昔者成王將崩,體被冕服,然後發顧命之辭;季路遭亂,結纓而後死白刃之難。夫以崩亡(二字原缺,程氏《漢魏叢書》本作"蒼卒", 徐湘琳所據錢本作"崩亡",暫從之)之困,白刃之難,猶不忘敬,况於逰宴乎?故《詩》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言必濟也。君子口無戯謔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戯謔之行,行必有檢。故言必有防,行必有檢(此八字元脫,據《治要》補,徐本無此八字),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德行("德行"二字,《治要》作"敎")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化乎鄕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自正者,蓋此之謂也。徒("徒"字原脱,據《治要》補)以匹夫之居猶然,况得意(《治要》作"志")而行於天下者(《治要》無"者"字)乎!故("故"字原脱,據《治要》補)唐堯之帝(《治要》作"唐帝")允恭克讓,而光被四表;成湯不敢怠遑,而奄(《治要》作"掩")有九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區夏(句末《治要》有"也"字)。《易》曰:"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言下觀而化也。

  禍敗之由也,則有(徐湘琳曰:"俞樾云, '有'字衍。猶《繫辭》傳:'亂之所由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媟慢以爲階,可無愼乎!昔宋敏碎首於棊局,陳靈被禍於戯言,閻邴造逆於相詬,子公生弑於嘗黿。是故君子居身也謙,在敵也讓,臨下也莊,奉上也敬,四者備而怨咎不作,福禄從之。《詩》云:"靖恭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汝。"故君子之交人也,歡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詐,學而不虚行。易親而難媚,多怨(徐湘琳曰:"疑當作'恕'。")而寡非,故無絶交,無畔朋。《書》曰:"愼始而敬,終以不困。"(徐湘琳曰:"錢氏云,《逸周書·常訓篇》作'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困'。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引作'《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作'慎厥初,惟厥終,終以不困'。故俞氏所云,'終'下當更有'終'字")夫禮也者,人之急也,可終身蹈,而不可須臾離也。須臾離則慆慢之行臻焉,須臾忘則慆慢之心生焉,况無禮而可以終始乎!夫禮也者,敬之經也;敬也者,禮之情也。無敬無以行禮,無禮無以節敬,道不偏廢,相須而行。是故能盡敬以從(徐本譌作"成")禮者,謂之成人。

  過則生亂,亂則災及其身。昔晋惠公以慢端而無嗣,文公以肅命而興國;郤犨以傲享徴亡,冀缺以敬妻受服;子圍以《大明》昭亂("圍"原作"圉"孫詒讓《札迻》卷十:"'圉'當作'圍'。《左传》昭元年載楚公子圍享趙孟,賦《大明》首章,叔向知其不終,即其事也。"據改)薳罷以旣醉保禄;良霄以鶉奔喪家,子展以草蟲昌族:君子感凶德之如彼,見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必抱鼓;周旋中軌,折旋中矩;視不離乎結繪之間,言不越乎表著之位;聲氣可範,精神可愛,俯仰可宗,揖讓可貴,述作有方,動靜有常,帥禮不荒,故爲萬夫之望也。

《中论》
中论《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所以,历代史书除《宋史》将其列入杂家类而外,其余者均将其列入儒家类。传本《中论》一书分上下二卷,共计二十篇,从《治学》至《爵禄》十篇为上卷,《考伪》至《民数》十篇为下卷。又《群书治要》辑有《中论》逸文《复三年丧》、《制役》两篇,今本《中论》多附录之,可见今本《中论》已非完本。通过分析历代官私书目对《中论》一书的著录情况,可知该书是在宋代出现残阙情况的。
《中论》热门篇章

【徐干】简介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诗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诗。今存徐干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徐干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共六章,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



  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散文
  徐干本人擅长辞赋,能作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徐干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
  《中论》的写作主旨是:“常欲损世之有□、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中论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部分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因此,它是一部有关伦理及政治的论集。其思想倾向,大体上遵奉儒家旨趣,多祖述先王、孔、孟之言,同时,也受道家、法家的某些影响。《中论》对时弊有所针砭,不过作者持论比较中庸谨慎,一般不指斥时事,所以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与同时的仲长统《昌言》相比,其揭露现实矛盾的深刻性和批判的尖锐性,都有所逊色。《中论》的语言比较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还不失为一部较好的论说文专著。它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专著。
  他的著作,除《中论》外已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 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8首、《齐都赋》1篇。

更多徐干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