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

——(魏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治食中诸毒方

  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

  多饮桂汁若冷水一二升,及多食大蒜,即便愈。慎不可饮热,杀人,比见在中椒毒,含蒜及荠?,瘥。

  钩吻叶与芥相似,误食之杀人方。

  荠?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五服,又云此非钩吻。

  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方。

  取鸡屎烧末,服方寸匕。不解更服,又煮葛根饮汁。

  莨菪毒,煮甘草汁,捣蓝汁饮,并良。

  苦瓠毒,煮黍穣令浓,饮汁数升,佳。

  食马肝中毒。

  取母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水和饮之。未解者,更作。

  食六畜鸟兽。

  头垢一钱匕,《短剧》云,起死人。又饮豉汁数升良。

  凡物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勿食之,生食肝中毒。

  捣附子末,服一刀圭,日三服。

  肉有箭毒,以蓝汁大豆,解射?毒。

  食郁肉,谓在蜜器中,经宿者,及漏脯,茅屋汁沾脯。为漏脯,此前并有毒。

  烧人屎,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捣薤汁服二三升,各连取,以少水和之。

  食黍米中藏脯中毒方。

  此是郁脯,煮大豆一沸,饮汁数升,即解。兼解诸肉,漏毒。

  食自死六畜诸肉中毒方。

  黄柏末,服方寸匕。未解者,数服。

  六畜自死,皆是遭疫。有毒,食之洞下,亦致坚积,并宜以痢丸下之。

  食鱼中毒。

  浓煮橘皮饮汁,《短剧》云,冬瓜汁,最验。

  食猪肉过冷不消,必成虫症,下之方。

  大黄,朴硝各一两,芒硝亦佳。煮取一升,尽服之。若不消,并皮研杏子汤三升,和,三服。吐出,神验。

  食牛肉中毒,煮甘草,饮汁一二升。

  食马肉,洞下欲死者。

  豉二百粒,杏子二十枚,?咀,蒸之。五升饭下,熟,合捣之,再朝服,令尽。

  此牛马,皆谓病死者耳。

  食鲈鱼肝,及?鱼中毒。

  锉芦根,煮,汁饮一二升,良。

  解毒,浓煮香苏,饮汁一升。

  饮食不知是何毒。

  根据前,甘草,荠?,通疗此毒,皆可以救之。

  食菹菜误吞水蛭,蛭啖脏血,肠痛渐黄瘦者。饮牛羊热血一二升许,经一宿,便暖。猪脂一升,饮之,便下蛭。

  食菌遇毒死方。

  绞人屎汁,饮一升,即活。服诸吐痢丸,亦佳,又掘地作土浆,服二三升,则良。

  误食野芋,欲死,疗同菌法。

  凡种芋三年不取,亦成野芋,即杀人也。

  附方《梅师方》,治饮食中毒鱼肉菜等。

  苦参三两,以苦酒一升,煎三五沸,去滓。服之,吐出,即愈。或取煮犀角汁一升,亦佳。

  又方,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煮芦根饮之。

  又方,杏仁一升去皮,水三升,煎沸,去滓取汁,为三服,下肉为度。

  《金匮》方,治食蟹中毒。

  紫苏煮汁,饮之三升,以子汁饮之。亦治,凡蟹未经霜多毒。

  又《圣惠方》,以生藕汁,或煮干蒜汁,或冬瓜汁,并佳。

  又方,治雉肉作?,食之吐下。

  用生犀角末,方寸匕,新汲水调下,即瘥。

  唐崔魏公云,铉夜暴亡,有梁新闻之,乃诊之曰食毒,仆曰∶常好食竹鸡,竹鸡多食半夏苗,必是半夏毒。命生姜擂汁,折齿而灌之,活。

  《金匮》方,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肚满,痛不可忍,作蛟龙病,服硬糖三二升。

  日二度,吐出如蜥蜴三二个,便瘥。

  《明皇杂录》云,有黄门奉使交广回,周顾谓曰,此人腹中有蛟龙。上惊,问黄门曰,卿有疾否,曰,臣驰马大庾岭,时当大热,困且渴,遂饮水。觉腹中坚痞如杯,周遂以硝石,及雄黄,煮服之。立吐一物,长数寸,大如指,视之鳞甲具,投之水中。俄顷长数尺,复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已生一龙矣。上甚讶之。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肘后备急方》热门篇章

【葛洪】简介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发病轻应该是古人知识不足造成的误解,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100%,不管轻重都无差异)


  葛洪用的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大家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注射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脑炎,注射破伤风细菌的毒素可以治疗破伤风。这些方法都是近代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免疫”就是免于得传染病。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来有排斥和消灭它们的能力,所以不一定就发病,只有在身体的抵抗力差的时候,细菌和病毒等才能使人发病。免疫的方法就是设法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免于发病。注射预防针,就是一种免疫的方法 (现代免疫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注射预防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葛洪对狂犬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 《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已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原来他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0

更多葛洪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