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魏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治卒霍乱诸急方

  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或饮食生冷杂物。以肥腻酒?,而当风履湿,薄衣露坐或夜卧失覆之所致。初得之便务令暖以炭火布其所卧,下大热减之,又并蒸被絮若衣絮。自苞冷易热者,亦可烧地,令热水沃敷薄布,席卧其上,浓覆之。亦可作灼灼尔,热汤着瓮中,渍足,令至膝,并铜器贮汤,以着腹上。衣藉之,冷复易,亦可以熨斗贮火着腹上。如此而不净者,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为乱灸。须有其病,乃随病灸之。未有病莫预灸。灸之虽未即愈,要万不复死矣。莫以灸不即而止灸。霍乱艾丸,苦不大,壮数亦不多,本方言七壮为可,四五十无不便。火下得活,服旧方用理中丸,及浓朴大豆豉通脉半夏汤。先辈所用药者难得,今但疏良灸之法及单行数方,用之有效。不减于贵药。已死未久者,犹可灸。

  余药乃可难备,而理中丸、四顺浓朴诸汤,可不预合,每向秋月,常买自随。

  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

  先洞下者,灸脐边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壮,甚者至三十四十壮,名大肠募洞者,宜泻。

  先吐者,灸心下二寸,十四壮,又并治下痢不止。上气灸五十壮,名巨阙,正心厌尖头下一寸是也。

  先手足逆冷者,灸两足内踝上一尖骨是也,两足各七壮,不愈加数。名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是也。

  转筋者,灸蹶心当拇指大聚筋上,六七壮,名涌泉,又灸足大趾下约中,一壮,神验。

  又方,灸大指上爪甲际,七壮。

  转筋入腹痛者,令四人捉手足,灸脐左二寸,十四,灸股中大筋上,去阴一寸。

  若?者,灸手腕第一约理中,七壮,名心主当中指。

  下利不止者,灸足大趾本节内侧,寸白肉际,左右各七壮,名大都。

  干呕者,灸手腕后三寸,两筋间,是左右各七壮,名间使,若正厥呕绝,灸之便通。

  《短剧》方起死。

  吐且下利者,灸两乳。连黑外近腹白肉际,各七壮,亦可至二七壮。

  若吐止而利不止者,灸脐一夫纳中,七壮,又云脐下一寸二,七壮。

  若烦闷凑满者,灸心厌下三寸,七壮,名胃管。

  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

  若达脐痛急者,灸脐下三寸三七壮,名关元,良。

  治霍乱神秘起死灸法,以物横度病患人中,屈之从心鸠尾飞度以下灸。先灸中央毕,更横灸左右也。又灸脊上以物围,令正当心厌,又夹脊左右一寸,各七壮,是腹背各灸三处也。

  华佗治霍乱已死,上屋唤魂,又以诸治皆至,而犹不瘥者。

  捧病患腹卧之,伸臂对以绳度两头,肘尖头根据绳下夹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壮,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试数百人,皆灸毕即起坐,佗以此术传子孙,代代皆秘之。

  上此前并是灸法。

  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方。

  盐二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得吐愈。

  又方,生姜若干姜一二升,?咀,以水六升,煮三沸,顿服。若不即愈,更可作,无新药,煮滓亦得。

  又方,饮好苦酒三升,小老、羸者,可饮一二升。

  又方,温酒一二升,以蜡如弹丸一枚置酒中,消乃饮,无蜡,以盐二方寸匕代,亦得。

  又方,桂屑半升,以暖饮二升和之,尽服之。

  又方,浓煮竹叶汤五六升,令灼已转筋处。

  又方,取楠若樟木,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

  又方,服干姜屑三方寸匕。

  又方,取蓼若叶,细切二升,水五升,煮三沸,顿服之。煮干苏,若生苏汁,即亦佳。

  又方,小蒜一升,?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又方,以暖汤渍小蒜五升许,取汁服之,亦可。

  又方,以人血合丹服,如梧子大,二丸。

  又方,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分为三服。

  又方,取卖解家机上垢,如鸡子大,温酒服之,瘥。

  又方,饮竹沥少许,亦瘥。

  又方,干姜二两,甘草二两,附子一两,水三升,煮取一升,纳猪胆一合相和,分为三服。

  又方,芦蓬茸一大把,浓煮饮二升,瘥。

  若转筋方,烧铁令赤。以灼踵白肉际,上近后当纵铁。以随足为留停,令成疮,两足皆尔,须臾间,热入腹,不复转筋,便愈。可脱刀烧虾尾用之,即瘥。

  又方,煮苦酒三沸以摩之,合少粉尤佳,以絮胎缚,从当膝下至足。

  又方,烧栀子二七枚,研末服之。

  又方,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瘥。

  又方,生大豆屑,酒和服,方寸匕。

  又方,烧蜈蚣膏敷之,即瘥。

  若转筋入肠中,如欲转者。

  取鸡屎白一寸,水六合,煮三沸,顿服之,勿令病者知之。

  又方,苦酒煮衣絮,絮中令温,从转筋处裹之。

  又方,烧编荐索三撮,仍酒服之,即瘥。

  又方,釜底黑末,酒服之,瘥。

  若腹中已转筋者。

  当倒担病患头在下,勿使及也,腹中平乃止。

  若两臂脚及胸胁转筋。

  取盐一升半,水一斗,煮令热灼灼尔。渍手足,在胸胁者,汤洗之,转筋入腹中,倒担病患,令头在下,腹中平乃止。若极者,手引阴,阴缩必死,犹在,倒担之,可活耳。

  若注痢不止,而转筋入腹欲死。

  生姜二两,累擘破,以酒升半煮合三四沸,顿服之,瘥。

  治霍乱吐下后,心腹烦满方。

  栀子十四枚,水三升,煮取二升。纳豉七合,煮取一升,顿服之。呕者,加橘皮二两,若烦闷,加豉一升,甘草一两,蜜一升,增水二升,分为三服。

  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方。

  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

  治霍乱吐下后,大渴多饮则煞人方。

  以黄米五升,水一斗煮之,令得三升。清澄稍稍饮之,莫饮余物也。

  崔氏云理中丸方。

  甘草三两,干姜,人参,白术各一两,捣,下筛,蜜丸如弹丸。觉不住,更服一枚,须臾,不瘥,仍温汤一斗,以麋肉中服之。频频三五度,令瘥,亦可用酒服。

  四顺汤,治吐下腹干呕,手足冷不止。

  干姜、甘草、人参,附子各二两,水六升,煮取三升半,分为三服。若下不止,加龙骨一两,腹痛甚,加当归二两,胡洽用附子一枚,桂一两。人霍乱亦不吐痢,但四肢脉沉,肉冷汗出渴者,即瘥。

  浓朴汤,治烦呕腹胀。

  浓朴四两,炙桂二两,枳实五枚,炙生姜三两,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凡此汤四种,是霍乱诸患皆治之,不可不合也,霍乱若心痛尤甚者,此为挟毒,兼用中恶方治之。

  附方孙真人治霍乱。

  以胡椒三四十粒,以饮吞之。

  《斗门方》,治霍乱。

  用黄杉木劈开作片,一握,以水浓煎一盏服之。

  《外台秘要》,治霍乱烦躁。

  烧乱发如鸡子大,盐汤三升,和服之。不吐,再服。

  又方,治霍乱腹痛吐痢。

  取桃叶三升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

  《梅师方》,治霍乱心痛利无汗。

  取梨叶枝一大握,水三升,煎取一升服。

  又方,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稳。

  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分服。

  《兵部手集》,救人霍乱颇有神效。

  浆水稍酸味者,煎干姜屑呷之,夏月腹肚不调,煎呷之,瘥。

  孙用和,治大泻霍乱不止。

  附子一枚,重七钱,炮,去皮脐为末。每服四钱,水两盏,盐半钱,煎取一盏,温服立止。集效方。

  治吐泻不止,或取转,多四肢发厥,虚风,不省人事,服此,四肢渐暖,神识便省。

  回阳散,天南星为末,每服三钱,入京枣三枚,水一盏半,同煎至八分,温服,未省再服。《圣惠方》,治霍乱转筋垂死。

  败蒲席一握,细切,浆水一盏,煮汁,温温顿服。

  又方,治肝虚转筋。

  用赤蓼茎叶切,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温分二服。

  又方,治肝风虚转筋入腹。

  以盐半斤,水煮少时,热渍之,佳。

  孙尚药治脚转筋疼痛挛急者。

  松节一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上件药用银石器纳,慢火炒令焦。只留三分性,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应时筋病皆治之。

  《古今录验》方,治霍乱转筋。

  取蓼一手把,去两头,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半,顿服之。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肘后备急方》热门篇章

【葛洪】简介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发病轻应该是古人知识不足造成的误解,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100%,不管轻重都无差异)


  葛洪用的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大家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注射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脑炎,注射破伤风细菌的毒素可以治疗破伤风。这些方法都是近代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免疫”就是免于得传染病。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来有排斥和消灭它们的能力,所以不一定就发病,只有在身体的抵抗力差的时候,细菌和病毒等才能使人发病。免疫的方法就是设法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免于发病。注射预防针,就是一种免疫的方法 (现代免疫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注射预防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葛洪对狂犬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 《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已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原来他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0

更多葛洪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