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芦服

  《尔雅》曰: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菔"种或作"蔔"。)

  《方言》曰:芜菁,紫者谓之芦菔。

  《广志》曰:芦服,别名雹葖。

  《后汉书》曰:刘盆子在长安时,掖庭中宫女犹有数百千人。自更始败后,幽闭殿内,拔庭中芦服根,捕池鱼而食之。(《东观汉记》同。)

  《北史》曰:张威,隋文受禅,迁青州刺史。在州颇事产业,遣家奴於人间鬻菔根,其奴缘此侵扰百姓。上深加责坐,废於家。

  《正论》曰:理世不真贤,犹治病无真药,当用人参,反登捃菔根。

  《唐新语》曰:开玄中,中书令萧嵩以《文选》是先代旧业,欲注释之,奏请左补阙王智明、金吾卫佐李玄成、进士陈居等注《文选》。先是,东宫卫佐冯光进入院校《文选》,兼复注释,解鸱蹲云:"今之芋子,即是着毛萝菔。"院中学士向外说之,萧嵩闻之,拊掌大笑。

  《云南记》曰:巂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为诸侯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子莳於山中,以济军食。亦犹广都县山枥林,谓掷觐葛木也。

  ○芥

  《魏子》曰:蓼虫,在蓼则生,在芥则死。非蓼仁芥贼,本不可失也。

  《刘向别录》曰:尹都尉书有种芥、葵、蓼、韭、葱诸篇。

  《岭南异物志》曰:唐孟琯常於岭表买芥菜,置壁下忘食,数日皆生四足,有首尾,能行走,大如螗螂,但腰身细长。

  又曰:南土,芥高者五六尺,子如鸡卵。广州人以巨芥为咸菹,埋地中,有三十年者。贵尚亲宾,以相饷遗。

  《岭表录异》曰:广州地热,种麦则苗而不实。北人将蔓菁子就彼种者,出土即变为芥。

  《吴氏本草》曰:芥菹,一名水苏,一名劳祖。

  ○莼

  《南越志》曰:石莼,似紫菜,色青。

  《集异记》曰:丹阳张承先家,有鬼长为取它物。会有客,须莼二斗,鲤鱼二十头。鬼将一小儿置骠骑,令小儿睡,眼觉,看篮中,已有莼、鲤。

  《幽明录》曰:阿东常丑奴,泛湖边拔蒲,暮宿空舍。时日暮,见一女姿容极美,乘舡载莼,至舍寄住,变而为獭。

  ○蘘荷

  《说文》曰:蘘,蘘荷也,一名菏苴。(《广雅》同。)

  崔豹《古今注》曰:蘘荷,似蓄苴而白,蓄苴色紫。花生根中,花未败时可食,久置则削烂,不为实矣。叶似姜,宜阴翳地,常依荫而生也。

  《搜神记》曰:余外妇姊夫蒋士,有佣客,得疾下血。医以中蛊,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蛊者,乃张小人也。"乃呼张小,小亡去。今世攻蛊,多雨曾荷根,往往验。蘘荷,或谓嘉草。

  《葛洪方》曰:人得蛊,取蘘荷叶,著卧席下,不使知,立呼蛊姓名。

  潘岳《闲居赋》曰: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紫菜

  《集异记》曰:会稽照诞入海彩菜,於山上曝之。夜忽见群鬼,张目切齿,欲来击诞。诞奋刀斫之,槛屙悉被靡。乃就诞乞少许紫菜,诞不为与。

  《吴郡缘海记》曰:郡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吴赋》云:"纶组紫绛"者也。

  ○苦买

  《晋书·安帝记》曰:义熙二年,有苦买菜生杨州营,茎高四尺六寸,广二尺二寸。是后岁多征伐,人民积苦。故苦买者,买苦也。

  ○芹

  《尔雅》曰:芹,楚葵。(今死晷芹也。)

  《诗》曰:觱沸槛泉,言彩其芹。(芹,菜也。)

  又曰:《泮水》曰:思乐泮水,薄彩其芹。(芹,水菜也。)

  《列子》曰:宋国有人,其妻告之曰:"昔有人,甘茙菽与芹子,乡豪常之,哲於其口,嘇於其肠,众哂之。"

  《吕氏春秋》伊尹说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也。

  范汪《祠制》曰:孟春,祭有芹菹。

  《宋林》曰:{艹岂}(音岂。)美菜,生云梦。

  ○荠

  《尔雅》曰:芫,(思历切。)蓂大荠。(似荠,细叶,俗呼老荠。)

  又曰:蒫,(才何切。)荠实。

  《广雅》曰:芫蓂,马辛也。

  《说文》曰:荠,草,可食。

  《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苦菜也。而君子於己之苦,又甚於荼。北方之,荼则如甘荠。)

  《礼》曰:孟夏之月,靡草死。(荠、葶苈之属。)

  《春秋繁露》曰:荠,以美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於水气,故美者甘胜寒也。荠之言济,所以济大水也。

  《淮南子》曰:荠、麦冬生而夏死。

  《抱朴子》曰:荠、麦、大蒜,仲夏而枯。

  《物理论》曰:夫解小而引大,了浅而伸深,犹以牛刀割鸡,长殳刈荠。

  《吴氏本草》曰:芫蓂,一名析目,一名策冥,一名马驹。雷公、神农、扁鹊,辛;李氏小温。四月彩,干二十日。生道旁。细辛、乾姜、苦参、荠实、神农,甘毒,生野田。五月五日彩,阴乾,治腹胀。

  ○蕨

  《诗》曰:陟彼南山,言彩其蕨。(蕨,鳖菜也。)

  又曰: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晋书》曰:齐王秉权,张翰谓郡人顾荣曰:"天下纷纷未已,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去矣!彩南山蕨,饮三江水也。"

  《尔雅》曰:蕨,鳖。(初生尾炤,可食。江西谓植殿。)

  《古诗》曰: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堇

  《诗》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堇,菜也。荼,苦菜也。周之原地肥美,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皆甘如饴也。)

  《礼》曰:芾荁、枌榆、兔薧,(音考。)氵修髓以滑之。(谓用谓和饮食也,蓂堇类也。冬用堇,夏用荁。)

  《尔雅》曰:啮,苦堇。(今堇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

  《三十国春秋》曰:刘殷,字长盛。七岁丧其父,哀毁逾礼。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殷入泽中恸哭,有堇生焉,得斛馀。

  《广语》曰:夏蓂秋堇滑如粉。

  《后汉书》曰:崔和为平昌太守,性鄙吝,埋钱百斛。其母季春思堇,惜钱不买。

  ○荇

  《尔雅》曰:莕,接余,其叶符。(丛生死晷,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流水深浅。江东人食之。莕,音杏也。)

  《诗》曰:参差行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寝求之。(荇,接余也。)

  ○邪蒿

  《北齐书》曰:邢峙,字士峻,以经授皇太子。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曰邪蒿,令去之,曰:"杆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宜食!"显宗闻而嘉之。

  ○芸台

  《通俗文》曰:芸台谓之胡菜。

  《韵集》曰:芸台,胡菜。

  ○薰葇

  《方言》曰:苏之小者,谓之穰葇。(薰菜也。)

  ○鹿角

  《南越志》曰:猴葵,色赤,生石上,南越谓之鹿角。

  ○葫荽

  《石崇奴券》曰:奴当种萝勒、葫荽,不亲不疏。

  ○优殿

  《南方草物状》曰:合浦有菜,名优殿。以豆酱汁茹食,芳好。可食胡饼。

  ○雍菜

  《广州记》曰:雍菜生死晷,以为菹。

  ○冬风

  《广州记》曰:冬风菜,陆生,宜肥肉作羹。二者微味,人甚重之。

  ○络葵

  《博物志》曰:人食络葵,为狗啮,则疮不差,或致死。

  ○蔊(音竿)

  《字林》曰:蔊,辛菜也。

  ○荶(音吟)

  《字林》曰:荶菜,似蒜,生死晷。

  ○波棱

  《唐书》曰:太宗时,尼婆罗献波棱菜,叶似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