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杏

  《典术》曰:杏木者,东方岁星之精。

  《师旷占》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

  《书纪年》曰: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花。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卢谌《祭法》曰:夏祠用杏。

  崔实《四民月令》曰:三月杏花盛,可播白沙轻土之田。

  《后周书》曰:张玄,芮城人,性廉洁。南邻有杏二树,杏熟,多落玄园中。诸小儿竞取食之,玄所得者,悉以还主。

  《唐史》曰:马燧之子畅,以第中大杏馈窦文场,文场以进德宗。德宗未常见,颇怪畅,令中使就封杏树。畅惧,进宅,废为奉诚园。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庄子》曰:孔子游缁帷之林,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玄晏春秋》曰:卫伦过予,言及於味,称魏故侍中刘子杨食饼知盐生,精味掷炅也。予曰:"师旷识劳薪,易牙别缁渑,子杨,令之妙也,定之何难!"伦因命仆取粮糗以进,予常之,曰:"麦也,有杏李柰味。三果之熟也不同,子焉得兼之?"伦笑而不言,退告人曰:"士安之识过刘氏!吾剿愦家多果实,杏时将发,故揉以杏汁;李时将发,又揉以李汁;柰时将发,又揉以柰汁,故兼三味。"

  《汜胜之书》曰:杏始华,趣耕轻土;杏华落,趣耕阑。

  又曰:杏花如何,可耕白沙。

  卢毓《冀州论》曰:魏郡好杏,地产不为无珍。

  《神仙传》曰:董奉,字君异。居庐山,为人治病。重病得愈者,令种杏五株;轻病得愈者,为栽一株。数年掷晷,杏有十数万株,郁然成林。杏子熟,奉於林中所在,作箪食一器,宣语:"买杏者不复须来报,但自取之,一器穀,便得一器杏。"有人少穀往而取杏多,即有三四头虎逐之,奉悉以杏所得穀粮赈救贫穷。(《寻阳记》曰:杏在北岭上,有树百株,今犹称董先生杏株。)

  《南岳夫人传》曰:仙人有三玄紫杏。

  《西京杂记》曰:上林有文杏(材有文彩。)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一株,花瓣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者。)

  《广志》曰:苜眶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柰杏。

  《嵩高山记》曰:嵩高山,东北有牛山,其山多杏,至五月烂然黄茂。自中国丧乱,百姓饥馑,皆资此为命。人人逞哎,而杏不尽。

  《洛阳宫殿簿》曰:明光殿前杏一株,显阳殿前杏六株,含章殿前杏四株。

  《晋宫阁名》曰:胪章殿前杏一株。

  杨咳戤《洛阳伽蓝记》曰:西方于阗王不信佛法。有商胡将一比丘毗卢旃,在城南杏树下白王:"伏罪今辄将异国沙门来。在城南杏树下。"王闻忿怒,即往看。毗卢旃语王言:"如来遣我来,令王造复盆浮图一躯,使王祚永隆。"王言:"使我见佛,我当从命。"毗卢旃鸣钟告佛,佛即遣罗睺罗变为佛形,从空而见真容。王畏赍投地,即於杏树下置立寺舍焉。

  任昉《述异记》曰:杏园洲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常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月,日食杏,故免死。云洲中有冬杏。

  王充《果赋》云:冬实之杏,春熟之甘。

  郭太机《果赋》云:杏或冬而实。

  又曰:范蠡宅在湖中,有海杏,大如拳。

  又曰:赖乡老子祠有缥杏。

  司马相如《长门赋》曰:饰文杏以为梁。

  王逸《荔枝赋》曰:魏土送西山之杏。

  王廙《洛都赋》曰:豹祠赤杏。

  胡安道《黄甘赋》曰:越魏都之赤杏。

  朱超石《与兄书》曰:光武坟边杏甚美,今奉送其核。

  潘岳《闲居赋》曰:梅杏郁棣之属,华实昭烂,言所不能极也。

  ○李

  《尔雅》曰:休,无实李。(一名赵李。)坐,接虑李。(今之麦李也。)驳,赤李。(子赤也。)桃、李丑,核。(子中有核人。)枣、李曰疐之。

  《毛诗·鹊巢》曰: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又《淇澳·木瓜》曰: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韩诗外传》曰:子质仕魏文侯,获罪而北游,谓简王曰:"赣今已去,不复树德於人矣。"简王曰:"负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彩其叶,秋得刺焉。今子所树,非其人也!"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为李。

  又曰:远《雅》《颂》,著倡优,则李生瓜。

  《史记》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晋书》曰:王戎年七岁,常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子多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子多,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又曰:王安丰有好李,常卖,恐人得种,恒钻其核。

  又曰: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常求之,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直率,将少年能食之人,交垣诣园,饱啖毕,伐之,送与峤,问:"何如君李?"

  《齐书》曰:王僧孺少时,有馈其父科李,先以一与之,不受,曰:"阁人未见,不容先常。"

  《三国典略》曰:齐武成宠任东平王俨,而俨器服玩饰同於齐主。常於南宫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而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唐书》曰:武德中,有献李树连理,盘屈如龙。

  又曰:贞观中,玉华宫李树连理,隔涧合枝。

  又曰:神龙中,陈州官舍有李树,黄落将尽,忽更鲜茂,而生花焉。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李。

  《晏子》曰:景公病疽在背,欲见不得。公问国子,国子曰:"热如火,色如日,大小如未熟李。"公问晏子曰:"色如苍玉,大如璧也。"公曰:"不见君子,不知野人拙也。"

  《孟子》曰: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目无闻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半,匍匐往食之,三咽而后闻见也。"

  《吕氏春秋》曰:子产相郑,桃李之垂于街者,莫之援也。

  《抱朴子》曰:五原蔡诞,入山而返,欺其家人云:"到昆仑山,昆仑山有玉李,光明洞彻而坚,须以玉井水浇之,便软可食。"

  又曰:南顿人张助者,耕於白田,有一李栽在耕次,助意惜之,欲持归,乃掘取之。未得即去,以湿土封其根,以置空桑中,遂忘取之。助后作远职,不在。后其里中人见桑中忽生李,谓之神,有病目痛者,荫息此桑下,因祝之,言李君能令我目愈者,谢一豚。其目偶愈,便杀肫祭之。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视,远近噏然,互来请福。

  《山海经》曰:边春之山多李,里人常彩之。

  《汉武内传》曰:李少君谓武帝:"冥海之枣大如瓜,锺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

  又曰:仙之上药,有圆丘红李。

  《晋宫阁名》曰:胪章殿前李一株。

  《邺中记》曰:华林园有春李,冬华春熟。

  周处《风土记》曰:南郡细李,四月先熟。

  《列仙传》曰:师门者,啸父弟子也,食桃李葩。

  又曰:老子之母,適到李树之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语,指李树曰:"杆以为姓。"

  《真人王褒内传》曰:五灵丹山上,有玄云之李,食之得仙。

  嵇康《高士传》曰:长灵安丘生病笃,弟子公沙都来省之。与安共於庭树下,闻李香,开目见双赤李着枯枝,自堕掌中。安食之,所苦除尽。

  《笑林》曰:赵伯翁醉眠,数岁孙儿缘其腹戏,因以李子内其肶(音毗)脐中,累七八枚。既醒,了不觉。数日后,乃知痛,李烂汁出,以为脐穴,惧死,乃命妻子处分家事。李核出,寻问,乃知是孙儿所为。

  《梦书》曰:李为狱官,梦见李者,忧狱官。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紫李、青绮李、黄李、青房李、绿李、颜渊李、出《鲁志》合枝李、(五株)羌李、朱李、车下李、燕李、猴李、驴阮。

  《广志》曰:鼠李、朱李,可以染。

  又曰:车下李、车上李。(亦春熟,可染也。)

  又曰:麦李细小。有沟道李,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赤李、房林李。有饣(余石切。)李,肌黏茹似饣。有柰李、离核李,李似柰。有劈李,熟必先劈裂。有经李,一名老李,其树数年则枯。有杏李,味小酢似杏。有黄扁李,有夏李,有冬李十一月熟,此三李种邺园。有春李,冬华冬熟。

  郭子横《洞冥记》曰:琳国去长安九千里,多生玉叶李,色如碧,五千岁一熟,味酸苦。韩终常食之,亦名韩终李也。

  《唐新语》曰:安金藏丧母,庐於墓侧,有涌泉自出。又有李树,盛冬开花,犬鹿相押。彩访使卢慎以闻,诏旌其门闾。

  《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民共立庙。兖州苏氏母病,往祷,见一人着白布单衣,高冠似鱼头,语度索君曰:"昔卢山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南海君也。"

  任昉《述异记》曰:魏文帝安阳殿前,天降朱李八枚。啖一,数日不食。今李种有安阳李,大而甘者,即其种也。

  又曰:杜陵有金李。李之大者为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

  又曰:房陵定山有朱仲李,园三十六所。潘岳《闲居赋》云:"房陵朱仲之李。"

  又曰《果赋》云:"三十六园掷觎李,盖仙李缥而神李红。"

  陆士衡《果赋》云:中山之缥李。

  又曰:武陵原在吴中山中,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原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传:秦乱,吴人于此避难者,食桃李实者,皆得仙。

  《吴氏本草》曰:李核治仆僵,花令人好色。

  《东方朔占》曰:朔与弟子俱行,朔渴,命弟子叩道边人家门,不知室主姓名,关门,呼不应。朔复往之门住,须臾,博劳飞集所呼门中李树上。朔见之,语弟子曰:"杆室人当姓李,名博,汝呼言李博,博自当应汝。"室中人果姓李名博,出门应,与朔相见,入取饮与朔。

  《盐铁论》曰:桃李实多者,来岁谓之穰。

  左思《齐都赋》曰:露桃霜李。

  王逸《荔枝赋》曰:房陵缥李。

  王廙《洛都赋》曰:铜马朱樱,房陵缃李。

  庾玄默《水井赋》曰:接朱李於玄泉,来甘瓜於欠晡。

  傅玄《李赋》曰:河沂黄建,房陵缥青,一树三色,异味殊名。

  张载《瓜赋》曰:朱李零於桂圃,蒲陶溃於椒林。

  《古歌诗》曰: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曹植诗曰:南园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阮籍诗曰: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古乐府歌》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征遐。

  魏文帝《与吴质书》曰: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