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南蛮三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赤土国

  《隋书》曰:赤王国,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馀日而达。所都土色赤,因以为号。东婆罗剌国,西婆罗婆国,南诃罗旦国,北巨大海,地方数千里。其王姓瞿昙氏,名利富多塞。不知有国近远,称其父释王位,出家为道,传位於利富多塞,在位十六年矣。有三妻,并邻国王之女也。居僧祗城,有门三重,相去各百许步,每门图画仙人菩萨之像,悬金花铃。眊妇女数十人,或奏乐,或捧金花。又饰四妇人,容饰如佛塔边金刚力士之状,夹门而立,门外者持兵杖,门内者执白拂。夹道垂素网缀花。王宫诸屋悉是重阁北户,北面而坐,坐三重之榻,衣朝霞布,冠金花冠,垂杂宝璎珞,四女子立侍左右,兵卫百馀人。王榻后作一龛,以金银五香木杂钿之,龛后悬一金光焰,夹榻又树二金镜,镜前并陈金瓮,瓮前各有金香炉,当前置一金伏牛,牛前树一宝盖,盖左右皆有宝扇,婆罗门等数百人东西重行相向而坐。其官有萨陀迦罗一人,陀拏达叉二人、加利密迦三人,共掌政事,俱罗末帝一人掌刑法。每城置那耶迦一人、钵帝十人。其俗皆穿耳剪发,无跪拜之礼。以香油涂身敬佛,尤重婆罗门。妇人作髻於项后。男女通以朝霞朝云杂色布为衣,豪富之室恣意华靡,惟金锁非王赐不得服用。每婚嫁择吉日,女家先期五日作乐饮酒,父执女手以授婿,七日乃配焉。既娶则分财别居,惟幼子与父同居。父母兄弟死,则剃发素服,就水上构竹为棚,棚内积薪,以尸置上,烧香建幡吹蠡击鼓以送之,纵火焚薪,遂落於水。贵贱皆同,惟国王烧讫收灰,贮以金瓶,藏於庙屋。冬夏常温,雨多霁少,种植无时,特宜稻穄、白豆、黑麻,自馀物产多同交址。以甘蔗作酒,杂以紫瓜根,酒色黄赤,味亦香美,亦名椰浆为酒。

  又曰:炀帝即位,募能通绝域者。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帝大悦,赐骏等帛各百匹,时服一袭,遣赍物五十段以赐赤土王。其年十月,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师子石,自是岛屿连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见狼牙须国之山。於是南达鸡笼岛,至於赤土之界。其王遣使婆罗门鸠摩罗以舶三十艘来迎,吹蠡击鼓,以乐随使,进金锁以缆骏船,月馀至其都。王遣其子那耶迦请与骏等礼见,先遣人送金盘贮香花,并镜镊金合二枚、贮香油金瓶八枚、贮香水白叠布四条,以拟供使者盥洗。将象二头,持孔雀盖,以迎使人。并致金花盘,以藉诏函。男女百人奏蠡、鼓,婆罗门二人导路。至王宫,宣诏讫,引骏等坐,奏天竺乐。事华,骏等还馆。又遣人送食,以草叶为盘,其大方丈。后请骏等入宴,王前设两床,床上并设草叶盘,方一丈五尺,上有黄、白、紫、赤四色之饼,牛、羊、鱼、鳖、猪、玳瑁之肉百馀品。延骏升床,从者坐於地席,各以金锺置酒,女乐迭奏,礼遗甚厚。寻遣那邪随骏贡方物。既入海,见绿鱼群飞水上。浮海上十馀日至林邑,东南并山而行,其海水阔千馀步,色黄、气腥。舟行一日不绝,云是大鱼粪也。循海北岸,达于交址。至六年春,与那耶迦於弘农谒帝。帝大悦,赐物及官,赏各有差。

  ○蒲罗中国

  吴时,康泰为中郎,表上《扶南土俗》曰: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

  ○优钹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优钹国者,在天竺之东南可五千里,国土炽盛,城郭、珍玩、谣俗与天竺同。

  ○横趺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横趺国在优钹之东南,城郭饶乐不及优钹也。

  ○比攎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薄之东南有比攎洲,出锡,转卖与外徼。

  ○马五洲

  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薄之东有马五洲,出鸡舌香,树木多华少实。

  ○薄叹洲

  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薄之西北有薄叹洲,土地出金,常以采金为业,转卖与诸贾人,易粮米杂物。

  ○耽兰洲

  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薄之西北有耽兰之洲,出铁。

  ○巨延洲

  康泰《扶南土俗》曰:诸转薄之东北有巨迹洲,人民无田种芋,浮船海中,截大蚶螺杯往扶南。

  ○滨那专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滨那专国出〈马真〉(都田切。)马及金,俗民皆有衣被结发也。

  ○乌文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乌文国,昔混滇初,载贾人大舶所成此国。

  ○斯调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斯调洲湾中有自然监,累如细石子。国人取之,一车输王,馀自入。

  《南州异物志》曰:斯调,海中洲名也,在歌营东南可三千里。上有王国,城市街巷,土地沃美。

  万震《南方异物志》曰:斯调国,又有中洲焉。春夏生火,秋冬死。有木生於火中,秋冬枯死,以皮为布。

  ○林阳国

  康泰《扶南土俗》曰:扶南之西南有林阳国,去扶南七千里。土地奉佛,有数千沙门,持戒六齐,曰鱼肉不得入国。一日再市,朝市诸杂米、甘果、石密,暮市但货香花。

  《南州物异志》曰:林阳在扶南西七千馀里,地皆平博,民十馀万家。男女行仁善,皆侍佛。

  ○牟奴七国(摸卢国、末利国、卑离国、满都国、纟覃余国、沙楼国)

  《晋起居注》曰:太熙元年正月,牟奴等国大小口十七万九千馀人,各遣正、副使诣护东夷校尉何龛。上献方物。

  ○蒲林国

  《晋起居注》曰:兴宁元年闰月,蒲林王国新开通,前所奉表诣先帝,今遣到其国慰谕。

  ○师子国

  《宋元嘉起居注》曰:师子国王遣使奉献,诏曰:"此《小乘经》甚少,彼国所有,皆可悉为写送之。闻彼邻多有师子,此所未睹,可悉致之。"

  《法显记》曰:师子国本无人,止有鬼神及龙居之。诸国商人来共市易,鬼神自现身,但出宝物,显其时直,商人则依价值取物。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来,於是遂成大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毗加梨国

  《宋元嘉起居注》曰:五年,天竺毗加梨国王月受遣使上表,并奉金刚指环一枚、刚印摩勒金环一枚、〈翕毛〉〈翕毛〉一具、白旃檀六段、白赤鹦鹉各一头、细叠两张。

  ○干陀利国

  《南史》曰:干陁利国在南海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出班布、古贝,槟榔特精,为诸国之极。宋孝武世,王释婆罗那邻陀遣长史竺留陀献金银宝器。梁天监元年,其王瞿昙修跋陀罗以四月八日梦一僧谓曰:"中国今有圣主,十年后佛法大兴。汝若遣使,贡奉礼敬,则土地丰乐、商旅百倍。若不信我,则竟土不得自安。"初未之信,既而又梦此僧曰:"汝若信我,我当与汝往观。"乃於梦中至中国,拜觐天子。既觉,心异之。陀罗本工画,乃写梦中所见武帝容资,饰以丹青。仍遣使并画工,奉表献玉盘等物。使人既至,摸写帝形以还其国,比所画则符同焉。因盛以宝函,日加礼敬。后跋陀死,子毗针耶跋摩立,遣长史毗员跋摩奉表献金芙蓉、杂香药等。

  ○狼牙修国

  《南史》曰:狼牙修国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南北二十日行,北去广州二万四千里。土气、物产与扶南略同。偏多栈沉婆律香。其俗男女皆袒而披发,以古贝为汗漫。其王及贵臣,乃加云霞布覆胛,以金绳为络带,金环贯耳;女子则布,以缨络绕身。其国累砖为城,重门楼阁。王出乘象,有幡旄旗鼓,罩白盖,兵卫甚严。国人说,立国已四百馀年,后嗣衰弱,王族有贤者,国人归向之。王闻,乃加囚执,其锁无故自断。王以为神,因不敢害,乃逐出境。遂奔天竺,天竺妻以长女。俄而狼牙王死,大臣迎还为王。二十馀年死,子婆伽达多立。天监十四年,遣使阿撤多奉表入贡。

  ○婆利国。

  《南史》曰:婆利国,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去广州二月日行。国界东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一百三十六聚。土气暑热,如中国之盛夏。谷一岁再熟,草木常荣。海出文螺、紫贝。有石名坩贝,大硬。其国人披古贝如袍,及为都缦,乃用班丝者,以璎络绕身。头着金长冠,高尺馀,形如牟,缀以七宝之饰,带金装剑。偏坐金高座,以金镫支足。侍女皆为金花杂宝之饰,或持白眊拂及孔雀扇。王出,以象驾舆,舆以杂香为之,上施羽盖、珠帘,导从吹螺击鼓。自古来通中国。问其先及年数,不能记,自言白静王夫人即其国女。天监十六年,遣使奉表献金席等。普通三年,其王频伽复遣使珠智献白鹦鹉、青虫、兜鍪、琉璃器、古贝、螺杯,杂色香数十种。

  《隋书》曰:婆利国,自交址浮海,南过赤土、丹丹,乃至其国。国界东西四月行,南四十五日行。王姓刹利耶伽,名护滥那婆。官曰独诃邪拏,次曰独诃氏拏。国人善投轮刀,其大如镜,中有窍,外锋如锯,远以投人,无不中。其馀兵器与中国略同。俗类真腊,物产同於林邑。其杀人及盗,截其手,奸者锁其足,期年而止。祭祀必以月晦,盘贮酒肴,浮之流水。每十一月,必设大祭。海出珊瑚。有鸟名舍利,解人语。大业十二年,遣使入贡,后遂绝。

  ○诃罗陀国

  《南史》曰:诃罗陀国,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伏承圣主重三宝,兴立塔寺,周满国界,今故遣使二人,表此微心。"

  ○诃罗单国

  《宋元嘉起居注》曰:去年六月,阇婆洲河罗单国王毗沙跋摩遣使献奉。

  又曰:十一年,诃罗单国王尸梨毗遮耶献银漆盘等。

  《南史》曰:诃罗单国都阇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天竺国白叠、古贝叶、婆国古贝等物。十年,河罗单国王毗沙跋摩奉表曰:"常胜天子陛下,诸佛世尊,常乐安稳,三达六通,为世间尊,是名如来,是故至诚五体敬礼。"其后与子所篡夺。十三年,又上表。二十六年,文帝诏曰:"河罗单国、婆皇、婆达三国,频越遐海,款化纳贡,远诚宜甄,可并加除授。"乃遣使策命之。二十九年,又遣长史婆和沙弥献方物。

  ○蒲黄国

  《宋元嘉起居注》曰:二十六年,蒲黄国献牛黄等物,又献郁金香等物。

  ○婆皇国

  《南史》曰:婆皇国,元嘉二十六年,国王舍利婆罗跋摩遣使献方物四十一种,文帝策命之为婆皇国王。二十八年,复遣使贡献。孝武孝建三年,又遣长史竺那婆智奉表献方物,以那婆智为振威将军。大明三年,献赤、白鹦鹉。大明八年、明帝泰始二年、又遣使贡献,明帝以其长史竺须罗远、前长史振威将军竺那婆智并为龙骧将军。

  ○婆达国

  《南史》曰:婆达国,元嘉二十六年,国王舍利不陵伽跋摩遣使献方物,文帝策命之为婆达国王。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复遣使献方物。

  ○阇婆达国

  《南史》曰:阇婆达国,元嘉中,国王师利婆达呵阿陀罗跋摩遣使奉表曰:"宋国大主大吉天子足下:教化一切种智,安稳天人师,降伏四魔,成等正觉,转道法轮,度脱众生。我虽在远,亦沾灵润。"

  ○盘盘国

  《宋起居注》曰:孝建二年七月二十日,盘盘国王遣长史竺伽蓝婆奉献金银琉璃诸香药等物。

  《南史》曰:盘盘国,元嘉、孝建、大明中,并遣使贡献。梁中大通元年、四年,其王遣使奉表,累送佛牙及画塔、沉檀等香数十种。六年八月,复遣使送菩提国舍利及画塔图,并菩提树叶、詹糖等香。

  《梁书》曰:盘盘南海大洲中,北与林邑隔小海,自交州船行四十日至其国。王曰杨栗翨,(音翅。)栗翨父曰杨德武连,以上无得而纪。百姓多缘水而居,国无城,皆竖木为栅。王坐金龙床,每坐,诸大人皆两手交抱肩而跪。及其国多有婆罗门,自天竺来就王乞财物,王甚重之。其大臣曰勃郎索滥,次曰昆仑帝也,次曰昆仑勃和,(音胡卧切。)次曰昆仑勃帝索甘且。其言"昆仑"、"古龙"声相近,故或有谓为古龙者。其在外城者曰那延,犹中夏刺史、县令。其矢多以石为钅旌,槊则以铁为刃。有僧尼寺十所,僧尼读佛经,皆食肉而饮酒。亦有道士寺一所,道士不饮食酒肉,读阿修罗王经,其国不甚重之。俗皆呼僧为比丘,呼道士为贪。隋大业中,亦遣使朝贡。

  《唐书》曰:盘盘国,在林邑西南海曲中,北与林邑隔小海。自交州船行四十四日乃至,其国,与狼牙修国为邻。人皆学婆罗门,甚敬佛法。贞观九年,遣使来贡方物。

  ○斤陁利国

  《宋起居注》曰:孝建二年八月二日,斤陀利国王释陀罗降陀遣长史竹留陀及多奉表献方物。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