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辩下

  《晋书》曰:王衍妙善玄理,惟谈《庄》《老》为事。每捉王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又曰:谢安常赏袁弘机对辩速。安为扬州刺史,弘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及祖道於治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弘手,顾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弘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又曰:华或问谭曰:"谚云'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又曰:吕珩问袁甫曰:"卿名能辩,岂知寿阳已东何以恒水?"甫曰:"寿阳已东皆是吴人,夫亡国之音哀以思,鼎足强邦,一朝失职,愤叹甚积,积忧成雨,雨久成水,故其地域恒涝也。"

  又曰:祖纳谓梅陶及锺雅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椎。持钝椎,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摧。"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椎。"陶、雅无以对。

  又曰:武帝始登祚,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继此多少。帝既不怡,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正容仪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意悦,群臣叹服。

  又曰: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蜀朝旧臣,数使于吴,应机当义,吴人称其才辩。蜀平,以太子洗马召。张华问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事,密曰:"齐得管仲而霸,得竖刀而流亡。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后任黄皓而丧国,成败一也。"

  又曰: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习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

  《宋记》曰:孝武常赐谢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爽后反叛,孝武因宴集,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悦,当时以为知言。

  萧子显《齐书》曰:张融,字思光,吴郡人也。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拒。

  又曰:周颙,字彦伦,汝南人。音辞雅丽,出言不穷,商较朱紫,发口成句。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声如流,听者忘倦。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曰:刘裕为太尉、中书监。裕既拜,朝贤毕至,仆射谢混后来,衣冠倾纵,颇有傲慢之容。裕甚不平,乃谓之曰:"何谓旁若无人?"混对曰:"明公将隆伊周之化,方使四海解衾,谢混何人,而敢独异乎!"乃以手板披拨其衾领,悉皆解散,裕大悦。

  魏收《魏书》曰:李谐,字虔和,博学才辩。天平中,以谐兼散骑常侍,为聘。梁王衍遣主客郎范胥当接,胥曰:"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拜,故宜在此。"谐答:"帝王苻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无乃自害邪?"

  《陈书》曰:简文在东宫,召戚衮讲论。又尝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学玄相质难,次令中庶子徐摛驰骋大义,间以剧谈。摛辞辩纵横,难以答抗,诸人慑气,皆失次序。衮时骋义,摛与往复,衮精采自若,对答如流。简文深加叹赏。

  《隋书》曰:吴兴沈重,名为硕学。高祖尝令辛彦之与重论议,重不能抗,于是避席而谢之曰:"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高祖太悦。

  又曰:苏夔,字伯尼。少聪敏,有口辩。炀帝尝从容谓宇文述、虞世基等曰:"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多艺,美容仪,可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咸以夔对。是日拜鸿胪少卿。

  又曰:柳誓为东宫学士,每召入卧内,与之宴谑。誓尤俊辩,多在侍从,有所顾问,应答如响。

  《唐书》曰:薛收归国,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授秦王府主簿。

  又曰:文宗尝于诞节召白居易与僧惟澄、道士赵常盈对御讲论于麟德殿居易论难峰起,辞辩泉注,上疑宿构,深嗟挹之。

  《列子》云:子夏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赐辩贤于丘。赐也能辩不能讷。吾兼有之,所以事吾也矣。"

  《庄子》曰:孔子舍于沙丘,见主人曰:"辩士也。"子路曰:"夫子何以识之?"曰:"其口穷踦,其鼻空大,其服博戏,其睫流捴,其举足也高,其践地也深,鹿与而牛舍。"

  又曰: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又曰:古者王天下者,智虽络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

  《鲁连子》曰:齐之辩者田巴,辩于狙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三王,訾五伯,离坚白同异,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连,谓劫曰:"臣愿得当田子,使之不敢复谈,可乎?"徐劫言之田巴,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驹也。愿得侍议于前。"田巴曰:"可。"鲁连曰:"臣闻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何则?急者不救则缓者非务。楚军南阳,赵氏伐高唐,燕人十万之众在聊城而不去,国亡在旦暮耳。先生将奈何?"田巴曰:"无奈何。"鲁连曰:"夫危不能为安,亡不能为存,则无为贵学士矣。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为所贵谈,谈者其若此也。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声而人恶之。愿先生之勿复谈也。"田巴曰:"谨闻教。"明日见徐劫曰:"先生之驹乃非兔騕褭也,岂特千里哉!"于是杜口易业,终身不复谈。

  《淮南子》曰:智络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泽润玉石。

  《抱朴子》曰:飞清机之英丽,言约畅而判滞,辩人也。

  太公《六韬》曰:辩言巧辞善毁誉者曰飞言之士。

  皇甫谥《高士传》曰:赵惠文王好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人,太子悝患之,募有能止王者与千金。左右曰:"庄子必能。"太子使人奉周,周见王曰:"臣有三剑,惟所用焉。天子之剑,宾诸侯,正天下;诸侯之剑,如雷霆之威震,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庶人之剑,上绝颈领,下脱肺肝。而此无异于斗鸡,而争一旦之命也,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业,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不出宫三月,剑客皆伏。

  《韩诗外传》曰:鸟之美羽勾啄者,鸟共畏之;人之利口巧辩者,人共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文士笔端,辩士舌端,武士锋端。

  又曰:子贡曰:"两国构难,壮士列陈,尘埃张天,赐不持尺兵斗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孔子曰:"辩士哉!"

  《语林》曰:诸葛靓,字仲思。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曰:"卿字仲思,为欲何思之?"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王子年《拾遗录》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曰:"二子何勤苦若是?"而仪、秦共与言论曰:"子是何人?"答曰:"吾死生归于山谷,世论谓余归谷子也。"秦、仪后游学,复逢归谷子。乃请其学术,则教以干世俗之辩。乃探胸中韦袟三卷书,言辅时之事,故仪、秦学之以终身也。古史考云:仪、秦受术鬼谷先生,归之声与鬼相乱故也。

  桓谭《新论》曰: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为坚白之论,假物取譬,谓白马为非马。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

  《世说》曰:郭象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刘向《别录》曰:邹奭者,颇采邹衍之术,远大而闳辩,文俱难胜。齐人美之,颂曰:"谈天邹。"

  《说苑》曰:林既衣韦而朝齐景公,景公曰:"君子之服也?小人之服也?"林既作色曰:"夫服何足以揣士行乎?昔荆为长剑危冠,令尹子西出焉;齐短衣而管仲隰朋出焉;越文身剪发而范蠡大夫种出焉。如君言,衣狗裘者当犬号,衣羊裘者当羊鸣。今君衣狐裘而朝得无为变乎!"

  《文士传》曰:刘祯,字公幹,年八岁能诵论及赋数万言,性辩捷。文帝尝请同好为主人,使甄夫人出,拜坐者皆伏,而祯独平视如故。武帝使人观之,见祯,大怒,命收之。主者案祯大不恭,应死减一等,输作部使磨石。武帝尝辇至尚方,观作者,见祯故环坐正色,磨石不仰,武帝问曰:"石何如?"祯因得喻己目理,跪对曰:"石出自荆山玄岩之下,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雕之不增文,禀气坚贞,受兹自然,顾理枉屈,纡绕独不得申。"武帝顾左右,大笑,即日还宫,赦祯复署吏。

  又曰:华谭,字令思。年十四,举秀才,入洛,会宣武场座有卞者嘲南人:"诸君,楚人亡国之馀,有何秀异,忽应斯举。"众无答,谭在下行,遥曰:"当今六合齐轨,异人并出。吾闻大禹出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贤圣之所在,岂常之有?昔武王伐纣,迁商顽民于洛邑,得无吾子是其苗裔?"时咸改视,辩者无以应也。

  王瑱之《童子传》曰:孔林,鲁国人,年十岁诣台。鲁相刘公客有献雁者,叹曰:"天之于人,生五穀以为之食,有鱼鸟以为之肴。"众宾咸曰:"诚如公旨。"林曰:"不然。夫万物所生,各禀天气。事不必为人,人徒以智得之,故蚊蚋食人,蚓虫啖土,非天为蚊蚋生人,为蚓生土。"公曰:"童子辩焉。"

  《郭子》曰:梁国杨氏子年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有杨梅。孔指示儿:"此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王弼别传》曰:弼年十馀岁,好《老》《庄》,通辩能言者。

  《列女传》曰:袁次阳妻者,扶风马季长之女也。下车礼毕,次阳问曰:"为妇之道,贞顺而已,何辎軿僮婢数十,黼黻玄黄珠玑之饰耶?"夫人答曰:"女有三从之义,在家系于父母,情爱无已,欲其丰丽,故不敢逆命。今君欲拟鲍子、子都之风,不受妇家之送,此乃清高异行也。妾亦欲察君志,悉还所有,以成君之高,不亦可乎?"次阳又问曰:"弟先兄举,犹以为鄙,高士不为也。贤姊未嫁而新妇先行,有何汲汲乎!"答曰:"家姊有宋伯姬之风,梁高之行,节操概于青云,贞介皦于白日。家君庶尧之配舜,孔子妻公冶之义,世乏此贤,故目踌躇。妾固陋不才,遭人则可。"次阳默然怅恨。外听者曰:"使君努力,何为新妇所困之有!"

  傅玄《七礼》曰:辩论锋起,探虎摩龙。

  徐幹《七喻》曰:战国之际,秦、仪之徒,智略兼人,辩利轶轨,倜傥挟义,观衅相时。图爵位则佩六绂,谋货财则输海内,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憩,人主见弄于股掌之上,而莫之知恶也。

  班固《答宾戏》曰:子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做拢

  刘邵《赵都赋》曰:辩论之士,则智凌狙兵,材过东里,分摘滞义,割擗纤理,论折坚白,辩藏三耳。

  张衡《西京赋》曰:其都游说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张华《纵横篇》曰:苏秦始为交,同学鬼谷先生,辩说剖毫厘,变诈入无形,巧言惑正理,人主莫不倾听。

  王廙《子贡画赞》曰:端木英辩才清,吐口敷华,发音扬馨。

  ○讷

  《说文》曰:讷,言难也。

  《易》曰:吉人之辞寡。

  《礼记》曰:赵文子其言内内,若不出诸其口。

  《论语》曰: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又曰:刚毅木讷近仁矣。

  《史记》曰:周勃为人木强少文,然可属大事。

  又曰: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汉书》曰:曹参为相,遵萧何之约,采择郡国长史,讷于文辞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又曰:李广讷口,少与人言,居则画地以为阵。

  《东观汉记》曰: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

  又曰:扬雄好著书而口吃,不能剧谈。

  范晔《后汉书》曰:吴汉自建武时,常居上公之位,终始亲爱,谅犹质简而强力也。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斯岂汉之方乎!

  又曰:刘昆,字恒公,陈留人。建武五年举孝廉,除江陵令。时县连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迁弘农太守,虎皆负子渡河,徵为光禄勋。诏问:"前在江陵,何德而政致是耶?"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曰:"此长者之言。"顾命书诸策。

  又曰:高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也。家本单寒,至彪为诸生,游太学,有雅才而讷於言。

  《续汉书》曰:何休任城樊人,朴讷而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魏略》曰:严翰善《春秋公羊》,司隶锺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常数与翰辩短长。繇为人机捷,善持论,而翰讷,临时屈无以应。

  《晋书》曰:郭林宗谓刘儒口讷心辩,有珪璋之质。

  张诠《南燕书》曰:慕容纳沉静深邃,外讷内敏。

  《北史》:牛恒讷幼稍而敏于行。上尝令其宣敕,至陛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并忘之。"上曰:"傅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愈称其质直。

  《隋书》:范阳祖君彦,齐尚书仆射孝徵之子也。容貌短小,言讷涩,有才学。大业末,官至东平郡书佐。

  《老子》曰:大辩若讷。

  《管子》曰:吾畏事不敢事,畏言不为言,行年六十如老吃耳。

  张骘《文士传》曰:左思,字太冲。貌恶不扬,口讷不能给谈,默而心解。

  又曰:成公绥口讷不能谈论,嘿而内朗,人有剧问,以笔墨答之。

  裴启《语林》曰:邓艾口吃,常云艾艾。宣王曰:"为云艾艾,终是几艾?"答曰:"譬如凤兮凤兮,故作一凤耳。"

  《玄晏春秋》曰:予朴讷不好戏弄,口又不能戏谈。

  崔琰《述初赋》序云:琰性顽口讷,年十八不能会问,好击剑,尚武事。

  纪骘表孙皓曰:臣禀气浅薄,体不及众,形容短陋,讷口弱颜。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