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叙梦

  《毛诗·鸡鸣》曰: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笺云:虫飞薨薨,东方旦明之时,我犹乐与君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也。)

  又《节正月》曰:召彼故老,讯之占梦。(笺云:君臣在朝侮玄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而已,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也。)

  《尚书·泰誓》曰:朕梦叶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周礼·春官下》曰: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梦者,人之精神所寤,可占者也。致梦,言梦之所至也。夏后氏作焉。咸,皆也。陟之言得也,周人作焉。觭,读如诸,戎椅之椅,亦德也。亦言梦所得,殷人作焉。)

  又《春官·占梦》曰: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二曰噩梦,(谓惊愕而梦也。)三曰思梦,(觉时所思念之而梦。)四曰寤梦,(觉时道之而梦。)五曰喜梦,(喜悦而梦。)六曰惧梦。(恐惧而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受之。(聘,问也。梦者,事之祥吉凶之占,在日月星辰。季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于是发弊而问焉,若休庆之云尔,因献群臣之吉梦于王归美焉。)

  《左传·昭七》曰:郑子产如晋。晋侯有疾。韩宣子曰:"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晋望祠山川走往祈祷。)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祠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祠也乎?"韩子祠夏郊,晋侯有间。(间,差也。)

  又昭七曰: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祭之为落,台今在华容城内。)太宰薳启强来召公,公将往,梦襄公祖。(祖祭道神。)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適楚也,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也,先君未尝適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適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三月公如楚。

  《论语》曰: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谢承《后汉书》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仕郡为功曹。与汝南张邵字玄伯为友。后玄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省视之。玄伯临终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乃卒。式忽梦见玄伯,玄冕垂缨,履屐而呼曰:"吾以某日死,某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觉而惊,悲叹赴之。

  《魏志》曰:周宣字孔和。为太史。尝有问宣者曰:"吾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顷之,果如宣言。后又问曰:"昨夜梦见刍狗,何也?"宣对曰:"君家欲失火,当护之。"俄遂火起。已而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耶?"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又问:"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祠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宣之叙梦,凡此类也。

  《后魏书》曰:庄帝永安中,北海王颢入洛。庄帝北巡,城阳王徽投前洛阳令寇祖仁。祖仁闻尔朱兆捕徽,乃斩首送之。兆梦徽曰:"我有金二百斤,马一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於上悬祖仁首於树,以石坠足,鞭之求金、马。祖仁死,时人以为立报。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曰:索紞字叔彻。善数术、占梦。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紞曰:"冰上有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上与冰下人语,为阴阳介事,君当为人媒,冰泮而婚成。"策曰:"老夫耄矣,不为媒也。"会太守田邈因策为子求张公徵女,仲春而婚。郡主簿张宅梦走马上山,还舍三周,但见松柏,不知门处,紞曰:"马为离,离为火,祸也。人上山为凶字。但见松柏,墓门像也,不知门处。为无门也。三周,三期也。后三年必有大祸。宅果与贾摹等谋反,伏诛焉。兴平问紞曰:"我昨夜梦舍马舞,数十人向马拍手,何也?"紞曰:"马者,火也。舞为火起,向马拍手,救火人也。"平未归而火起。郡功曹张邈尝奉使诣州,夜梦狼啖一脚。紞曰:"脚肉被啖,为却字。"会东虏反,遂不行。张斌当举孝廉,梦竖竿中天。紞曰:"此未字也。"斌果停。凡所占梦,莫不中验。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垢去土解,清治者。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也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能运者也。驱羊数万群,是能善牧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也?"於是,依二梦之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於大泽,进以为将。

  又曰: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於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於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

  《列子》曰: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蓺灬},阴阳俱壮则梦生杀。以浮虚吻疾者则梦扬,以沉实吻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故神遇为梦,形接为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

  又曰:西极之南隅有国名古莽。阴阳之气所不交,寒暑亡辩。日月之光所不照,昼夜亡辩。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又曰: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夜则昏惫而熟寐。而昔昔梦为国君,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夫,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卢锺家业,心形俱疲,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其友曰:"若夜梦为仆夫,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耶?"

  又曰:黄帝十有五年,昼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其国在弇州西,台州北,不知距齐国几千万里也。非舟车足力之所及。彼中无师长,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帝寤,怡然而召辅相而告之曰:"朕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疲而睡。若此,知至道不可以情求。朕得之矣!"

  《庄子》曰:梦者,阴阳之精也。心所喜怒,则精气从之。

  又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此寤寐事变也。)方其梦也,不知其梦,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

  又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傅子》曰:梦攀日月,觉而不上天庭。梦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高宗得说,偶中耳。

  《淮南子》曰:若人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弊而复新,其为乐可胜计耶!譬若梦,梦为鸟而飞於天,梦为鱼而没於渊。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所大觉,乃后知今此之为大梦也。

  《博物志》曰:太公为灌坛瘤拢於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於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太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疾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三日果有暴风疾雨过其灌坛也。

  《始兴记》曰:林水源里有石室。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过之,不得取之,取必迷闷。晋孝武、太玄初,封驱之家奴窃三饼,归发看,有蛇螫之而死。其夜驱之梦神语之曰:"君奴不谨,盗银三饼,即日显戮。"觉,奴已死,银由在,复还之矣。

  《论衡》曰:赵简子梦见天帝也。以梦占之,知楼台山陵,官位之象也。人梦上楼,升山陵,辄得官位,实楼台山陵非官位也。则智简子梦见帝,非天帝也。

  《世说》曰:卫玠总角时,尝问乐广梦。乐云:"是想。"卫曰:"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乐曰:"因也。"卫思因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病即小馋拢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

  《梦书》曰:梦者,像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成,吉凶验也。梦者,语其人,预见过失,如其贤者,知之自改革也。梦者,告也,告其形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喘嗅,口不言也。魂出游,身独在。心所思念忘身也。受天神戒,还告人也。受戒不精,忘神言也。名之为寤,告苻臻也。古有梦官,世相傅也。

  又曰:昔圣帝明王之时,神气昭然先见,故尧梦乘龙上太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梦布令天下,后皆有天下。桀梦疾风坏其宫,纣梦大雷击其手,齐桓梦为大禽所中,秦二世梦虎啮其马。王者梦之,皆失天下。

  《黄帝针经》曰:歧伯曰:"正邪外袭内,而未有定舍也。反淫於藏,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梦喜。气淫於府,则有馀於外,不足於内。气淫於藏,则有馀於内,不足於外。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涉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心气盛则梦喜笑,脾气励则梦歌乐,体重身不举。肾气盛则梦脊两解,不属其气。客於心则梦见丘山爝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游行。客於胃则梦饮食。客於大肠则梦田野。客於小肠则梦聚邑街衢。客於胆则梦斗讼自刳。客於阴则梦接内。客於顶则梦斩首。客於足则梦行走而不能及,居深井内。客於股肱则梦礼节拜跪。"

  王子年《拾遗录》曰:融高西有梦草,茎似蓍柯,采之为占,则智吉凶。怀之以占梦,立知祸福。

  ○吉梦上

  《尚书·说命》曰:高宗梦得说,(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名曰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於外野,德之於傅岩之谿。)

  《毛诗·鸿雁·斯干》曰: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又《鸿雁·无羊》曰: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左传·僖下》曰:晋侯梦与楚子搏,(搏,手搏也。)楚子伏己而盬其脑。(盬,睫也。)子犯曰:"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晋侯上向故得天,楚子下向地故伏其罪也。脑所以柔物。)

  又宣上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儵。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生穆公,名之曰兰。

  又昭玄曰:昔武王邑姜方震大叔,(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怀胎为震大叔,成王之弟虞。)梦帝(帝,天也。)吻己曰:"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

  又哀下曰: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公卒,得梦启北首而寝於卢门,(卢门,宋东门也,北首死处在门外,失国之象也。)己为乌而集於上,咮加於南门,尾加於桐门,(桐门北至。)曰:"余梦美,必立。"乃立得。

  《春秋玄命苞》曰:尧为天子,梦白帝遗吾马喙子。其母为扶,始升丘,睹白帝上有云虎,感己生皋陶。(此尽梦所见告之辞也。云虎,有云状如虎。)尧聘,索状如。问之如尧言,徵与语,明於刑法。

  《周书》曰: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大姒梦见商之庭产棘。小子发取周庭之梓树乎阙间,梓化为松柏棫作。寤惊,以告文王。王及太子发并拜。告梦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

  《史记》曰: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於鄜衍。(李奇曰:鄜,昔乎山;阪曰衍。)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

  又曰:王太后母曰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两女,长女嫁为金王孙妇。臧儿卜女当贵,乃夺金氏,内之太子宫。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任身时,王美人梦日入怀。太子曰:"此贵徵也。"孝景帝即位,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景帝崩,太子袭号为武皇帝。

  《汉书》曰:高祖薄姬内后宫,岁馀不得幸。始,姬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四年,坐河南城,四幸灵台,此两美人侍而薄姬不得见。二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问其故,两人俱以实告。汉王心凄然怜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对曰:"昨梦龙据胸。"上曰:"是贵徵也!吾为汝成之。"幸,有身,生文帝。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