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练士

  《通典·搜才》曰:(凡为将统戎,在知士器局,当设科目差等优异,应机而任,以收其效。)选士之科,沉谋密略出人者;词辩从衡,能移夺人之性情,堪辩说者;能往来听言语,览视四方之事,军中之情伪,日列於前者;能得敌之主佐、门庐、请谒之情,堪间谍者;能知山川险易,行止形势,利害远近,井泉水草,径路迂直,堪乡导者;巧思出人,制造五兵及攻守器械者;引强敌撤紥戈铤剑戟,便於利用,挺身捕虏,搴旗斩将,堪陷阵者;趫捷若飞,逾城城堑,出入无形,堪窥觇者;往返三百里不及暮至者;破格舒钩,或负六百斤行五十步,四百斤行百步者;推步五行,瞻风云气候转,或多言天道,诡说阴阳者;(此虽非兵家本事,所要资权谲次以取胜耳。)罪犯者;父子兄弟欲执仇者;贫穷忿怒,将欲快其志;故赘婿人虏,欲昭迹扬名。

  《长短经》曰:夫王者帅师必简练英雄,知士高下,因能授职,各取所长,为其股肱羽翼,以成威神,然后万事毕矣。腹心一人,(主理繁应卒,揆天消变,总撮计谋,保国全命者也。)谋士五人,(主国安危,豫虑未然,喻才能,明赏罚,受官位,决嫌疑,定可否者也。)天文三人,(主占星历,候风气理,时日考符,验效灾异,知天心去就者也。)地形三人,(主军行止,形势利害,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者也。)兵法九人,(主讲论异同,行事成败,简练兵器,凡军阵所用,刺举非法者也。)通粮四人,(主广饮食,密蓄积,通粮道,致五穀,令三军不困乏食也。)奋威四人,(主择材士,喻兵马,风流电掣,不失所由奇状也。)鼓旗三人,(主佐鼓旗符节号令,倏忽往来,出入若神。)股肱四人,(主出旌扞,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四转守御者。)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集会术数,周流并会,应待宾客,议论谈语,消息结解也。)权士三人,(主奇谲殊异,非人所识,行无穷之变也。)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语,览视四方之事,军中之情伪日列於前也。)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厉三军,冒难死攻,令三军勇猛也。)羽翼四人,(主飞名誉,震远近,动移四境,以弱敌心也。)游士八人,(主祠征祥候开阖,视敌人为谋者也。)伟士二人,(主为诸诈,依托鬼神,以惑敌心。)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领理万物也。)方士二人。(全为药以全伤病也。)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为卒,(名曰冒将之士。)有勃气壮勇暴强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阵之士。)有学於奇正长剑雕弧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锐骑之士。)有破格舒钩、强梁多力、能溃破金鼓、绝灭旂旌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冠兵之士。)有故王臣失势、欲复见其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罪之人昆弟为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死责之士。)有贫穷忿怒、将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故赘婿人虏欲昭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厉顿之士。)有辩言巧辞、善毁誉者聚为一卒,(名曰间谍飞言弱敌之士。)有故咠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伎过人能负重行数百里者聚为一卒。(名曰待令之士。)夫卒强将弱曰陁,(音豕)吏强卒弱曰陷,兵无选锋曰北,必然之数矣。故曰:兵众势强,士卒孰练,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不可忽也。

  ○兵众

  《书》曰:如虎如貔如熊如罴於商郊。

  又曰:用咸戒於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诗》曰:予王之爪牙,予王之爪士。

  《周礼》曰: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

  《左传》曰: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

  又曰:组甲三百,被练三千。

  《史记》曰:苏秦说惠王曰:"韩之卒勇,被坚甲带利剑,一人当百。以大王之贤,西面事秦,为天下笑。"

  《汉书》晁错云: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

  《后汉书·光武纪》曰:伯升拔宛已三日,而世祖尚未知,乃伪使书报城中"宛已下,兵到",而佯堕其书。寻、邑得之,不喜。诸将既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

  《后汉书》曰:光武起,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王莽时,表章所献金匮图有王寻姓名。王邑,王商子,於莽为从父兄弟。)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颍川郡,今洛州阳翟县也。)

  又曰:王元说隗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按秦旧迹,表里河山。(秦外山而内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代一时也。"

  又曰:河南贼张步据齐地,耿弇讨,败之。步肉袒负斧锧於军门。(锧,鍖也。示必死。鍖音砧。锧音质。)弇传步诣行在,而勒兵入据其城,树十二郡旗鼓,(弇凡平城阳、琅琊、高密、胶东、东莱、齐千乘、济南、平原、泰山、临淄等。)令步兵各以郡人诣旗下。众尚千馀万,辎重七千馀两,皆罢遣归乡里。齐地悉平。

  又曰:建安中,刘表为荆州牧。(理今江陵郡也。)刘备时在荆州,众力尚少,诸葛亮曰:"荆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即人心不悦,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言其计,故表众遂强。

  又曰:百官志云:节从武贲,比二百石。

  《东观汉记》曰:上赐冯异玺书曰:"闻吏士精锐,水火不避,购赏之赐,必不令将军负丹青,失断金也。"

  《魏志》曰:张绣反,袭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典韦战於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左右死伤者略尽。

  《晋书》曰:桓玄使陶谦屯覆舟山,刘毅至蒋山。裕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知测。裕与毅分为数队,进突谦阵,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谦等诸军一时奔散。(裕则刘裕也。)

  又《职官志》曰:左卫将军领熊渠武贲,右卫将军领佽飞武贲。

  又《天文志》曰:武贲一星,在太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

  徐爰《宋书》曰:众推高祖为盟主,移檄京邑,遇吴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径入其阵,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高祖望贼旗鼓,誓众驰进,挺剑指麾,光曜如电,将士皆莫敢仰视。但冯神武争为先登,殊死而战,无不一当百。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曰:陈安奔陇城,前赵将刘贲驰将追之,石虎止贲曰:"穷寇归兵不可迫也。我士卒连胜,皆已怠矣;以骄急之卒,当致死之众,恐无万全之利。"贲曰:"不然。彼锐气尽矣,众心乖沮,人怀苟免,莫有斗志,我卒乘猛气甚盛,皆一当十,岂其衰沮之馀所能抗也。贲躬先士卒,战辄败之,遂围安於陇城。

  又曰:定阳人梁犊,因民心怨赵也,谋兵东还。犊自称大将军,率众攻下辨,克之。犊军人皆多力善射,一当十,馀无兵甲,所在略大斧,施一丈柯,攻战若神,拟向崩溃。

  《后魏书》曰:燕凤尝使於苻坚曰:"彼国人马,实为多少?"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百万匹。"坚曰:"卿言人众可尔,说马太多,是虚辞耳。"凤曰:"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有馀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以此推之,使人言之,犹尚未尽。"坚厚加赠遗。

  又曰:宋遣沈攸之,吴憘公领卒数万从沂清而进,欲援下邳,尉元遣孔伯恭卒步骑一万以拒之,并以攸之前败军人伤残手足、〈疒豕〉兀膝行者尽送令还之。

  又《官氏志》曰:太和中,定品令有戟楯武贲将军,有募员武贲将军,有高车武贲将军。

  又曰:河北贼葛荣为魏将尔朱荣所擒,馀众悉降。以贼徒既众,若即分割,恐其疑惧,或更结聚,乃普告勒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所居止。於是群情喜悦,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时散尽。待出百里之外,乃使分道押领,随便安置,咸得其宜。擢其渠帅,量才授用,新附者咸安。时人服其处分几速。

  《三国典略》曰:萧明王僧辩书曰:"凡诸部曲,并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霜戈电戟,无非武库之兵;龙甲犀渠,皆是云台之仗。

  《文选》曰: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又曰:士马精研。

  陆士衡《辨亡论》曰:於时云兴之将,带州飚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众雾集。

  又曰: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又曰:《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云:"今百僚济济,俊乂盈庭;虎臣武将,折冲万里;国富兵强,六军精练。

  ○队伍

  《太白阴经》曰:阳队起一至九,阴队起九至一,队有五十人,五人火长,五九不失四十五人之数。卒间容卒,相去二步;队间容队,相去一十八步。前告十步,其队前后相去亦如之。黄帝曰"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是也。

  《卫公兵法》曰:诸道狭不可并行者,即第一战锋队为首,其次右战队次之,其次左战队次之,其次右驻队次之,其次左驻队次之。若道平川阔,可以并行者,宜作统法。每统战,锐队居前,两战队并行次之,又两驻队并行次之,馀统准此。若更堪齐头行者,每统五队,横列齐行,后统次之。如每统三百人,简取二百五十人,分为五队:第一队为战锋队,第二队第三队为战队,第四第五队为驻队。每队队头一人,副队头一人。其下等五十人为辎重队,别着队头一人,拟战日押辎重,遥为声援。若兵数更多皆类此。诸军当军折冲果毅,必须排定队伍。每行引发营,须依次第。战日有罪须罚,有功须赏,依名排次,甚为省易。不然,推逐稍难,争竞不定。

  又曰:诸每队给一旗,行则引队,住则立於队前。其大总管及副总管则立十旗以上,副总管则立四旂以上。行则建于车前,住则立於帐侧。统头亦别给异色旗。拟临阵之时,辨其进退,驻队等旂,别样别造,令引辎重,各令本营行队识认此旗。诸军相去既远,语声难彻,走马报又劳烦,故建旗帜,用为节度。旂方面旂举,当方面兵急须装束。旗向前亚,方面兵急须进,旗三竖即住,其卧却回审,细看大将所举之旗。(大将方面旗:东方碧,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专看方色旗亚处,即是其方贼来,便须御捍攻击。)

  又曰:诸军将战,每营跳荡队、马军队、奇兵队、战锋队,驻队等,分拆为五等,当军各令一官押领。出战之时,先用某等兵战斗;如更须兵,以次更取某等兵,用尽当营。辎重队不得辄用,亦各一官人押领,使坚垒,各令知其部伍,不使纷杂。自馀节度,一依横阵。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