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尚书大传》曰:天子堂广九雉,诸侯七雉,伯、子、男五雉。(雉,三尺也。)

  《续汉书》曰:中平二年,造万金堂於西园。

  《三十国春秋·西凉传》曰:李暠於南门外临水起堂,名曰靖恭堂,以议朝政,阅武事。堂成,图赞自古明王忠臣、孝子贞女,暠自为序,以明鉴戒。文武群僚亦皆图焉。是月,白雀翔于靖恭堂,暠颂之。

  《梁书》曰:高祖五年,改阅武堂为德阳堂,改听讼堂为义贤堂。

  《后魏书》:任城王澄从高祖於观德殿,高祖曰:"躬以观德。"次之凝闲堂,高祖曰:"名要有义,此堂天子闲居之义。不可纵奢以忘俭,自安以忘危,故此堂后作茅茨堂。"谓李冲曰:"此东曰步元庑,西曰游凯庑。此坐虽非唐尧之君,卿等当无愧於元、凯。"冲对曰:"臣既遇唐尧之君,不敢辞元、凯之誉。"高祖曰:"光景垂落,朕同宗则有载考之义,卿等将出无远,何得默尔?"(示听德音。)即命黄门郎崔光、郭雅、邢峦、崔休等赋诗言志。烛至,公卿辞,高祖曰:"在夜载考,宗族之义。卿等且还,朕与诸王宗室欲成此夜饮。"

  和苞《汉赵记》曰:刘聪嘉平三年,廷尉陈元达极谏,聪怒,将斩之。聪时幸逍遥园李中堂,元达抱堂下树叫曰:"臣所言者,社稷之计。"聪免之。於是易李中堂为愧贤堂。

  《北史》:齐文襄於邺东起山池游观。河间王孝瑜遂於第作水堂龙舟,植幡槊於舟上,数集诸弟,宴射为乐。武成幸其第,见而悦之。故盛兴后园之玩习。於是贵贱慕效,处处营造。

  又曰:若干惠事母以孝闻。周文帝造射堂,新成,与诸将宴射,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周文闻之,即日徙堂於惠宅。

  《论衡》曰:王者之堂,墨子称尧舜堂高三尺,儒家以为卑下。假使之然,高三尺之堂,蓂荚生於阶下,须临堂察之,乃知荚数。夫起视堂下之荚,孰与悬日历於扆坐,顾辄见之也。

  《风俗通》曰: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

  《晋宫阁名》曰:洛阳宫有则百堂、螽斯堂、休征堂、延禄堂、仁寿堂、绥福堂、含芳堂、乐日堂、椒华堂、芳音堂、显成堂、承先堂、五福堂、嘉宁堂。

  《瑞应图》:帝琴堂前有二桔树连理,改琴堂为连理堂。

  《华阳国志》曰:文翁立讲堂,作石室,一曰玉堂,在城南。永初后,堂遇火,太守更修立,又增二石室。

  《虞氏家记》曰:虞潭为右卫将军,太夫人年高,求解职。被诏不听,特假百日,迎母东归。起堂养亲,亲集会,作诗言志。

  《齐地记》曰:临淄城西门久有古讲堂,基柱犹存,齐宣王修文学处也。

  《拾遗记》曰:董偃尝卧延清之堂,设火齐屏风。

  又曰:海人献龙膏,为灯於燕昭王,王坐通云之堂。

  王子年《拾遗记》:汉武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明不歇。帝弥思涕,及改延凉室为遗芬梦堂。

  《襄沔记》:白马泉,每年刺史三月上旬於此泉起曲水流杯堂,引泉水为祓禊之所,临时构造,事竟毁除。其流杯堂本在垒城西。

  《郡国志》:王屋县有孔子学堂,西南七里有石室,临大河,水势湍急,五里之间,寂无水声,如似听义。

  又曰:齐桓公宫城西门外有讲堂,齐宣王立此学也,故称为稷下学。莒子如齐,盟于稷门,此也。

  《宋永初山川古今记》:永康县缙云堂,黄帝练丹处。

  又曰:费北有积弩堂。

  《益州记》:太文翁学堂,在城南。

  《羊头山记》曰:学堂,洛阳南开阳门外,长十丈,广三丈。堂前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八枚,西《尚书》、《周易》、《公羊》十六碑,南《礼记》五碑,东《论语》三碑,有谏议大夫马日磾碑,议郎蔡邕铭。

  又曰:圣寿堂,石虎造。垂王佩八百,大、小镜二万枚,丁香末为泥油瓦;四面垂金铃一万枚,去邺三十里闻响。

  《十洲记》曰:昆仑山有光碧之堂,西王母所居。

  《郡国志》:鸡陂之侧,即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故涂以雌黄,遂名黄堂。

  《说苑》曰:圣人之於天下,譬如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一人独累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管子》曰:堂上远於百里,门廷远於万里。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闻,步者百日万里之情通门庭,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谓远於万里也。

  《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言:"西王母有六甲之术,用之可以游景云之宫,登流霞之堂。"

  《汉武故事》曰:玉堂去地十二丈,基阶皆用玉。

  《东京赋》:金华玉堂,白虎麒麟。

  潘尼诗曰:鸾凤栖堂庑,不若翔寥廓。

  《文选·天台山赋》:玉堂荫映乎高隅。

  《楚辞》曰:鱼鳞屋兮龙堂。

  古诗云: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庭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堂皇(附)

  《汉书》曰:坐堂皇上。室而无四壁,曰皇也。

  《广雅》曰:堂皇,合殿也。

  《洛阳记》曰:洛阳宫有桃间堂皇、杏间堂皇、柰间堂皇、竹间堂皇、李间堂皇、鱼梁堂皇、醴泉堂泉、百戏堂皇。

  《晋宫阙名》曰:洛阳宫有水碓堂皇、择果堂皇。

  陆机《四言诗序》曰:天子晏朝士於宣猷堂皇,遂命机赋诗。

  ○楼

  《尔雅》曰:狭而修曲曰楼。

  《说文》曰:楼,重屋也;樔,泽中守草楼也。

  《释名》曰:楼有户牖,诸孔娄娄然也。

  《史记》曰:方士言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帝乃立神明台、井幹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

  《汉书》曰: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盖楼之始也。

  又《郊祀志》云: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幹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颜师古注云:《汉宫閤疏》云:"神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室。"

  《东观汉记》云:公孙述造十层赤楼也。

  《后汉书·张奂传》曰:初,奂为武威太守,其妻怀孕,梦带奂印绶登楼而歌。占者曰:"必将生男,复临兹郡,命终此楼。"既而生子猛,以建安中为武威太守。杀刺史,州兵围之急,猛耻见擒,乃登楼自焚而死。

  又曰:黄昌为郡守。陕县彭氏造高楼临道。昌行县,彭氏妇人辄升高楼而观,昌乃杀之。

  《蜀志》曰:周群作小楼,多令奴更直台上视天灾,才有一气,即白群。群自上楼观之。

  《晋书》曰:石崇作楼,令婢绿珠作歌舞於上。孙秀求绿珠不得。及崇被收,方在楼上,谓珠曰:"我今为汝死矣。"珠乃坠楼而死。

  又曰:於石头东城内起高楼,加累入於霄汉,连堞带於积水,署曰入汉楼。

  《宋书》曰: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气出景阳楼,状如烟,回薄久之。诏改景阳为景云楼。

  《赵书》云:赵梁袭长安,秦王业奔射雁楼,格战至天明,不拔。

  《齐书》曰:东昏侯后宫起仙华、神仙、玉寿诸殿,穷尽雕采,以麝香杂香涂壁。时世祖于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绝用琉璃。"

  又曰:焦度尝战败,逃於营亭湖中,江州刺史王景文诱降。复拒沈攸之於郢城,登楼辱詈攸之。攸之攻,不能下。至今呼此楼为焦度楼也。

  又《魏虏传》云:虏自佛狸世至万民,世增雕饰。正殿西筑台,谓之白楼。楼南又有伺星楼。

  《梁书·处士陶弘景传》云:弘景止於句容之句曲山。永明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

  又曰:武帝大同十年,幸兰陵,固赋《归旧乡诗》。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楼,曰:"此不足以固守,然北望江山,实为壮观。"乃改名北顾,因幸回宾亭,宴帝乡故老及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赉钱三千文与之。

  《周书》曰:《长孙俭传》云:"为荆州刺史,人安其业。吏人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盛弘之《荆州记》云:西鄂城东有三女楼。周稚殁三女,造此楼於墓所。

  《老君本记》云:周康王时,文始真人结草为楼,占星候气。

  《登真隐诀》云:长绵楼上太清上宫,名玉晨道君所居。

  《吴越春秋》云:会稽郡小城,勾践筑,周千一百二十步,西北立为龙翼楼。

  《世说》云: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顾长康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墨子》云:偏城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堞四尺;百步一木楼,楼前面九尺,高七尺。二百步一立楼,去城中二丈五尺。

  《洛阳地记》曰: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东北角有楼,高百尺,魏文帝造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荆州城西百馀步有丹霞楼,临川康王之置。

  《吴越春秋》曰:范蠡为勾践立飞翼楼,以象天门;为两蟉绕栋,以像龙角。

  《羊头山记》曰:原城西门南角有万岁楼,俗传飞入江,常以铁锁维之。又楼上时见一道白气如烟,刺史必死,轻者贬谪,州人至为常候。

  《郡国志》曰:定州安县城上楼,谓之神女楼。

  又曰:马邑白楼,即后魏纳姚兴女为后,后悲思,因造此楼登望,饰以铅粉,故名之。

  又曰:金华县,因山为名。城南临溪水高阜上有楼,名曰玄畅楼,宋沈约造以吟咏於此处。

  韦述《两京新记》曰:上阳宫有丽青台浴日楼。

  《十洲记》曰:昆仑山有玉楼十二层。

  《虞氏家记》曰:吴小城白门,盖吴王阖闾所作也。至秦始皇帝守宫吏烛燕窟失火,烧宫而此楼故存。

  《濑乡记》曰:老子庙有皇天楼、九柱楼、静念楼,皆画仙人云气。

  袁彦伯《罗山疏》曰:仰望石楼,眇然在云中。

  《金陵地记》:吴嘉禾元年,於桂林苑落星山起三重楼,名曰落星楼。

  《吴都赋》曰:享戎旅於落星之楼。

  《世说》曰:凌云台楼观极精巧,先称平众材,轻重当宜,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恒随风摇动。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持之,楼便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九江录》曰:庾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等乘秋夜佳景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众将避之,公曰:"老子於此兴复不浅。"便坐谈咏。至今名庾公楼。

  《幽明录》曰:邺城凤阳门五层楼,去地二十丈,安金凤凰三头於其上,一头飞入漳河,清朗见在水底,一头今独存。

  《水经》:邓州伯陵山上有入乡楼。

  《益州记》曰:成都有百尺楼。

  《晋宫閤名》云:洛阳有凤皇楼。

  诗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乐府诗》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宫阁名》云:长安有马伯骞楼,又有贞女楼。

  《晋宫阁名》:晋有伺星楼。

  又曰:总章观、仪凤楼,在观上广望观之,南又别有翔凤楼,又有庆云楼。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