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河北道中

  魏州

  《元和郡县志》曰:魏州,魏郡。《禹贡》兖、冀二州之域。在夏即观扈之国。春秋时为晋地。战国时为卫、魏二国之地。秦灭魏,置东郡;灭赵,置邯郸郡。汉以秦邯郸之南部、东郡之边县置魏郡。后汉封曹操为魏王,治邺。

  《史记》曰: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重义而务节。

  《汉书》曰:邯郸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汉初,分邯郸之南部置魏郡。

  《汉志》曰:魏郡,王莽曰魏成。领邺、馆陶等十八县。

  又曰:元城,属魏郡。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因而氏焉。

  《后汉书》曰:曹操为魏公。操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

  《元和郡县志》曰:元城县有沙麓山,即《春秋经》所书"沙麓崩"。后为汉元后兴之象也。

  博州

  《元和郡县志》曰:博州,博平郡。《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齐之西界聊摄地也。战国时为齐地。秦、汉为东郡地。

  《左传》齐晏子对景公曰:"聊摄以东,其为人也多矣。"

  《史记》曰: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不下。鲁仲连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燕将得鲁连书,泣三日,犹与不能决,乃自杀。

  《史记》曰:齐威王伐晋,至博陵。徐广注曰:东郡之博平也。

  莫州

  《十道志》曰:莫州,大安郡。其地历代所属与瀛州同。唐景云二年,分瀛州置。

  《汉志》曰:鄚县,属涿郡。王莽曰言符。

  《郡国志》曰:鄚县有易京城,后汉末公孙瓒筑京以自固。围堑十重,以铁为门,诸将家家作楼,以千计,并高五六丈。为袁绍所攻,城楼皆陷没。

  《图经》曰:清乐县,本汉乐乡县也。

  《汉志》曰:乐乡,属信都。王莽曰乐丘。

  《史记》曰:汉高祖过赵,问:"乐毅有后乎?"对曰:"有乐臣叔。"遂封乐叔于此。

  《后汉书》曰:献帝初,公孙瓒据幽州。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间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乃筑京以自固也。

  深州

  《元和郡县图》曰:深州,饶阳郡。《禹贡》冀州之域。七国时为赵地。秦为钜鹿郡地。汉为饶阳县。隋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城为名也。

  《汉志》曰:饶阳,属涿郡。在饶河之阳,故名之。

  又曰:安平,属涿郡。王莽曰广望亭。《汉书》:高帝六年,封鄂千秋为安平侯。

  《后汉书》曰: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之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冯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公孙异字。)

  易州

  《十道志》曰:易州,上谷郡。《禹贡》冀州之域。虞舜分冀州为并州,则为并州之地。春秋时燕、赵之分。秦并天下,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郡,今州即涿郡之故安地也。

  又曰:易县,本汉故安县也。

  《汉志》曰:故安,属涿郡。

  《汉书》曰:文帝封申屠嘉为故安侯。

  《九州记》曰:易县西南三十里有送荆陉,即荆轲入秦之路也。

  《河北记》曰:易县前有五公城。王潭不从王莽,潭子兴生五子,避隐於此,世祖并封为侯。

  《十道志》曰:淶水县,本汉遒县也。

  《汉志》曰:遒,属涿郡。莽曰遒屏。

  《汉书·年表》曰:景帝封匈奴降王隐强为遒侯。

  又曰:容城,属涿郡。莽曰深泽。

  《十道志》曰:遂城,战国时武遂县,汉之北新城。

  《史记》曰: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

  《汉志》曰:北新城,属中山国。莽曰朔平。《土地十三州志》曰:"河间有新城,"故此加北。

  幽州

  《十道志》曰:幽州,范阳郡。《禹贡》冀州之域。虞舜十二州为幽州。夏、殷省并冀。周复置幽州。秦为渔阳、上谷等五郡。汉高分上谷置涿郡;武帝开东夷,又置玄菟、乐浪二郡。

  《释名》曰:幽州,北幽昧之地,故曰幽州。

  《晋地道记》曰:幽州,因幽都以为名。

  《山海经》曰:北荒有幽都之山。

  《尔雅》曰:北方之美者,幽都之筋角焉。

  《晋地道记》曰:舜以冀州南北广大,分燕北地为幽州。

  《汉志》曰:渔阳郡属幽州,莽曰通路。

  《史记》曰:颛顼都於帝丘,其地北至幽陵。

  又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曰北。)

  《郡国志》曰: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其气躁急。通齐、赵,渤海之间一都会也。

  《史记》曰:燕、秦千树粟,与封侯等。士马所生,有鱼盐桑枣之利。

  《后汉书》曰:公孙瓒破刘虞,尽有幽州之地。

  《三国典略》曰:东魏薛琡尝梦山上挂丝,以告所善张亮,曰:"山上丝,幽字也。君必为幽州。"后果如之。

  《礼记》曰:武王克商,封黄帝之后於蓟。

  《史记》曰:邹子之燕,昭王拥彗前驱,请为弟子受业,筑碣石宫以处邹子,亲往师之。

  又曰:昭王谓郭隗曰:"愿得贤士,以身事之。"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於隗者,岂远千里哉!"於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归燕。

  《汉志》曰:安次县,属渤海郡。又《续汉志》曰:安次,属渔阳郡。

  《图经》曰:武清县,本汉之雍奴县也。

  郦元《注水经》曰: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壅,不流曰奴。

  《魏志》曰:《张郃传》曰:"从击潭於渤海,别将围雍奴,大破之。"

  顺州

  《方舆志》曰:顺州,顺义郡,在范阳郡。唐天宝初置,又改为顺义、归化二郡。(亦曰思顺州。)

  归顺州

  《方舆志》曰:归顺州,其地乃燕之北境,燕太子丹使荆柯献地图即谓此也。即元顺州之北境,唐天宝初以置归化、顺义二郡,同领怀柔一县,复又立归顺州以理焉。

  涿州

  《图经》曰:涿州,涿郡。古涿鹿之地,舜十二州为幽州地。《禹贡》为冀州之域。春秋战国为燕国之涿邑。汉高帝置涿郡。

  《史记》曰:黄帝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

  《汉志》曰:涿郡,高帝置。莽曰垣输。属幽州。领县二十九。

  蓟州

  《图经》曰:蓟州,渔阳郡。《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属燕。秦时於此置渔阳郡,二汉因之。

  又曰:渔阳县,本北无终子国也。有无终山城。

  《春秋左氏传》曰:庄十三年,齐人伐山戎。杜预注曰:山戎、北狄、无终,三名其实一也。

  《汉志》曰:无终,属右北平。故无终子国也。

  燕州

  《释名》曰:燕,宛也。在涿鹿山南宛宛然,因以名之。

  《春秋说题辞》曰:箕尾为燕,阴气浸生。故俗云贪利,地宜栗。

  《史记》:苏秦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不佃作而足於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

  又《货殖传》曰:燕、秦千树栗,以比封侯。

  檀州

  《十道志》曰:檀州,密云郡。《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并为燕地。秦为渔阳郡。在汉领白檀等十二县。

  又曰:本汉虒奚县,属渔阳郡。

  《汉志》曰:虒奚,属渔阳郡。莽曰敦德。(虒音题。)

  又曰:燕东有渔阳郡。

  《汉书》曰:汉李广弭节白檀。

  《魏书》曰:曹公越北塞,历白檀,破乌丸於柳城。

  《续汉书》曰:白檀县,即右北平。

  妫州

  《十道志》曰:妫州,妫川郡。《禹贡》冀州之域。舜暨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战国并属燕国。秦并天下,为上谷郡为潘县也。

  《汉志》曰:燕西有上谷郡。

  又曰:上谷郡,秦置。莽曰朔调。属幽州。领县十五。

  又曰:潘县,属上谷郡。莽曰树武。(潘曰普半反。)

  《晋太康地里记》曰:潘县,更属广宁郡。

  《史记》曰:轩辕黄帝战於阪泉之野。

  《十道志》曰:阪泉,在怀戎县。

  《周书》曰:黄帝杀蚩尤於中冀,名曰绝辔之野。亦其地。

  《史记》曰: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即妫州之地名也。)

  平州

  《十道志》曰:平州,北平郡。《禹贡》冀州之域。舜十二州为营州之境。周为幽州之地。春秋时为山戎孤竹、白狄肥子二国地。秦兼天下,为辽西郡肥如县地。

  《汉志》曰:肥如,属辽西郡。肥子奔燕,燕封於此。

  《史记》曰:齐桓公北征山戎至孤竹,至卑耳之溪,见一人长八尺,具衣冠,右祛衣,走马前。桓公问於管仲,对曰:"山之神有俞儿,霸王之君兴则前导,祛衣示前有水,右祛衣从右方涉。"至卑耳之溪,从左方涉,其深至膝;自右已涉。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於此。"

  《魏志》曰:曹公北征乌丸,田畴自卢龙道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登白狼,望柳城。道今在卢龙县。

  营州

  《十道志》曰:营州,柳城郡。《禹贡》冀州之域。其在十二州为营州地。周为幽州。春秋为山戎之地。战国时属燕。秦、汉为辽西郡。

  《郡国志》曰:地当营室,故曰营州。

  《汉志》曰:辽西郡,秦置。属幽州。领县十四。

  《后汉书》曰:辽西郡,即乌丸鲜卑蹋顿所居。

  《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曰: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为福德之地也。可营制规模,筑龙城,构宫室。改柳城为龙城县,遂都之,改曰和龙宫。

  《后汉舆地记》曰:舜分齐营州之域燕西,置营丘郡於其域内。今柳城县有营丘城。

  德州

  《元和郡县志》曰:德州,平原郡。《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齐地。秦兼天下,为齐郡地。汉分齐郡置平原郡。

  《汉志》曰:平原郡,高帝置。王莽曰河平。领县十九。

  《十道志》曰:蓚县,本汉条县也。景帝封周亚夫为条侯。后改为蓚。

  《汉志》曰:蓚县,属信都。莽曰脩治。

  《元和郡县志》曰:安德县有鬲津枯河,《禹贡》九河之一。

  《汉志》曰:鬲县,属平原。王莽曰河平亭。

  棣州

  《元和郡县志》曰:棣州,乐安郡。《禹贡》青州之域,又曰兖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地。秦并天下,为齐郡。汉为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

  《左氏传》曰:锡我先君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

  《十道志》曰:厌次,本汉富平县。

  《汉志》曰:富平,侯国。属平原郡。王莽曰乐安亭。后汉明帝改为厌次。

  《汉书·东方朔传》曰:朔,平原厌次人也。

  《十道志》曰:滴河县,本汉朸县也。(朸,音力。)

  《汉志》曰:朸,属平原郡。莽曰张乡。

  《十道志》曰:蒲台,本汉湿沃县也。

  《汉志》曰:湿沃,属千乘郡。莽曰近亭。

  《三齐记》曰:蒲台高八十尺,始皇所顿处。台下萦蒲系马,今蒲犹萦也。

  沧州

  《十道志》曰:沧州,景城郡。《禹贡》兖州之域。虞舜及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时属齐、晋。七国时属齐、赵。秦并天下,以齐地置齐郡,以赵地置钜鹿郡。汉高帝分钜鹿置渤海郡,分齐郡置平原郡。

  《汉志》曰:渤海郡,高帝置。莽曰迎河。在渤海之滨,因以为名。

  《图经》曰:渤海,实沧州之地,属赵分居多。

  《汉书》曰:赵分地薄人众,丈夫相遇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

  《十三州志》曰:渤海风俗鸷戾,高气力,轻奸凶。

  《十道志》曰:清池县,汉之浮阳县也。

  《汉志》曰:浮阳,属渤海郡。莽曰浮成。

  《十三州志》曰:浮阳,浮水所出,东入海。

  《汉书》曰:宣帝时,渤海饥,盗贼起。龚遂单车入境平之。后劝叛者卖剑买牛,民皆知劝。

  《汉志》曰:平童县,灵帝改曰饶安。属渤海郡。

  又曰:乐陵县,属平原郡。莽曰美阳。

  贝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贝州,清河郡。《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属晋。七国时属赵。秦兼天下,以为钜鹿郡。汉又分置清河郡。

  《十道志》曰:周武建德六年,北齐于此置贝州,以贝丘为名。

  《左氏传》曰:齐襄公田於贝丘。

  《汉志》曰:清河郡,高帝置。王莽曰平河。属冀州。领县十四。阿

  《图经》曰:清河县,秦为厝县。(厝音翅亦反。)汉为信城县。

  《汉志》曰:厝,属清河郡。王莽曰厝治。安帝以孝德皇帝葬於厝,改曰甘陵。

  《十道志》曰:武城,赵邑东武城也。

  《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

  《元和郡县志》曰:夏津县,本鄃县也。

  《汉志》曰:鄃县,属清河郡。王莽曰善陆。

  《汉书》曰:高后封吕他为鄃侯。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