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真的是天赋吗?可以后天培养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写出我心

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娜塔莉·戈德堡

[作品]如何阅读一本书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

莫提默·J. 艾德勒

最新跟帖
一OU一

一OU一



写作需要天赋,但更多的是后天培养。只要用对方法,任何人都能成为作家。

一,多读

斯蒂芬·金曾在自己的书《写作这回事》中说:“我很难相信那些很少阅读或根本不读的人竟然也打算写作,并且期望别人喜欢他们的著作。”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读书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就多了,不仅写起来更轻松,而且还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写算是言之有物或者死气沉沉。

所以,斯蒂芬·金从童年起,就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简直就是一位书蠹。

成年以后的他即便为了生计奔波忙碌,但是依然还是走到哪里都带着本书,抓住一切机会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

比如排队时、候机时、候诊时、等人时甚至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

阅读好书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写作风格、优雅叙事、情节发展、丰富可信的人物创作等,但是阅读烂书同样会给我们很多帮助,它能让我们了解写作的禁忌,清楚地辨别和避免类似的情形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所以,想要写作,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不管好书还是坏书,也不管书的种类风格,只需长期坚持阅读就行了。



二,多写

作家余华说:“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就是写! 斯蒂芬·金从小就开始写作,一直笔耕不辍。哪怕是在家庭经济状况最困难的时期,依然在工作的间隙,趴在洗衣台上写作。

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文章频频被拒,但是斯蒂芬·金仍旧没有轻言放弃。他把那些被拒的稿件全都挂在墙上的钉子上,钉子承受不住重量,掉了下来,他就又换了一个更粗的钉子钉。

在无数次的拒稿、退稿中,斯蒂芬·金也在慢慢地进步。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斯蒂芬·金发表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不仅家庭经济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自己也成了畅销书作家。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为作家,那就不问前程,埋头苦干,写!写!写吧!至于写什么,那完全在于你,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写得越多,你越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有所改进,写作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三 ,百折不挠的信念

写作的道路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来自自身和周围人的阻力常常让我们对自己的坚持生出怀疑和迷茫,这种情况很正常,这也是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就连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也不例外。

中学时,斯蒂芬·金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兴冲冲地拿到学校售卖,小说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很快就要卖完了。结果斯蒂芬·金被校长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连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也被认定为垃圾。斯蒂芬·金备受打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涉足过讽刺文学创作。

好在,对写作的热爱,始终不减,他开始创作其他类型的小说。哪怕经济拮据到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哪怕他一次又一次地灰心丧气、自我怀疑,可他依然在坚持写。没有安静的写作环境,他就在嘈杂声中不管不顾地写,没有桌子,他就屈着腿在儿童桌上写,在洗衣台上写。 哪怕年老时遭遇车祸,九死一生,每天要吃上百种药物,稍稍能坐起来的时候,他又继续写作。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愿对你有所帮助。

x绿豆沙

x绿豆沙

完全可以后天培养

阿传

阿传

写作这件事儿,天赋固然重要,但天赋不足也是可以靠刻意练习后天补足的。


一、关于天赋

大家都觉得靠文学创作吃饭得有天赋,这话没错。大底我们会发现,这些有天赋的作者都有一个共通的特质——敏感。

1、 对生活敏感

非常喜欢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作者只是喝醉了仰卧看个星星而已,却写出了字里行间流泻着缥缈奇幻的诗句,笔调轻灵,虚实之间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一句“今晚月色真好”,流传百余年,让情侣们从此多了一种隐秘表达爱意的方法。

一个是漫天星星,一个是一轮明月,敏感的人总会将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关联到生活,创作出美丽或有深意的文字。

但如果是缺乏敏感的人,大底会觉得今天月亮很圆啊,快到十五了吧?今天星星很多啊,看来明天会是个好天气。诸如此类。再不济者,就看一眼,回去睡觉了吧。

2、 对文字敏感

大多数人对文字并非那么敏感,比如很多人看不懂结局是开放式的小说,但凡作者写得不是用非常明确的字眼表达,他们就会追问,所以最后这主人公到底怎么了?

有一次我和部门几个同事去参加一个读书会的活动,大家读了同一本书。结果我和文案妹子两人看得眼泛泪光、感动不已,文案妹子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感想文。

而另外几位却觉得只是看了个故事,还有一个完全看不进去,觉得故事不跌宕起伏没意思。

关于写作,我自己也是个练习者,很多时候写出来的句式是杂糅的,通常一遍两遍我看不出,但敏感的人就能一眼看出这种语病。

如果你已经是个敏感的人,那就来看看第二个共同特征——闲。

不是玩笑话,感想来自于你的善于发现和思考,而有时间去发现、去思考往往是因为你很空,有闲情逸致去看、去想。

网上之前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大致是“有些人天天无病呻吟,不过是因为太闲了,什么丧不丧的,人一忙起来就没空想那么多了”,这原是一些生活过得很忙碌的人对闲人的讽刺,但也确实反映了,太过繁忙的人生不利于思考。

当然“闲”也不是指混吃等死,而是不去分心做太多事。

比如村上春树之前说他的每日安排,每日早起,然后跑步,然后写作,基本每天就这三件事。而其余时间,应该不是休息就是用来感受生活了吧。

许多时候,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呢。



二、关于刻意练习

但如果我们真不是天赋型选手,而又真心想写作,也是可以靠刻意练习来达成的。辛苦些,但不是不可能。

维库的创始人阿何老师,同时也是大号阿何有话说的作者。他读书时,作文都不及格,后来念大学,也是念的理工科,似乎他和写作是毫无关联的。

可最终促使他放弃原来国企工作,从打工者变为创业者并赚到钱的,却是写作。

老师说他花时间研究别人的写作套路,转化成自己的思路,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写,不断地改,直到写出人人称赞的文章。

有天赋吗?不知道。刻意练习,一定的。



如果说新媒体作者不具代表性,另外举个例子,就是有惊悚女皇之称的小说家红娘子老师。

老师说她在写小说之前,从没参加过任何有关写作的培训学习,她也从不认为自己在文学上有太大的天赋。只是因为想写小说,就去坚持写了。

她会去比较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读大量排行靠前的优质小说,研究其他作者的写作手法。

老师说,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写,多写,不停写。写不了10万字就写2万字,写不了2万字就从5000字开始,一步步,循序渐进。

写作都是写着写着,才会渐入佳境的,光想没有用。

所以总结了几位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我们不是天赋型选手,首先应当找对创作的方向。

随后,多多阅读同类型优质作者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多研究同一领域的畅销书排行榜,了解目前哪些内容是现在读者所喜欢的。顺风走容易,逆风飞翔难嘛。

知道了这些信息,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刻意练习写作了。

建议先找喜欢的文学作者的作品,从仿写开始练习。就像很多企业不是创新成功,而是复制成功的一样,懂得学习别人的优点,是永远不会错的。

当然文学创作这件事,有信念也是很重要的。 喜欢还得加上坚持。如此,即使天赋不如他人,找对方向,多写,持续写,量变产生质变,也能写好作品。

我们一起加油吧。

那汐森

那汐森

确是天赋,其次爱好!

细路祥

细路祥

天赋重要,后天培养也很重要。

天赋决定了对文字的领悟能力,后天培养决定了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k2_karakor

k2_karakor

送你曹雪芹的一句话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文章不仅仅是需要天赋,更需要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小虎儿

小虎儿

个人觉得文学需要的是知识、思想与品味。

但是我们夸赞以为作家的时候会说他有所天赋,只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能创作出非常优秀的作品,知识、思想、品味都远远超出了他那个年龄应该具有的水平。

历史上这类所谓的有天赋的文学家比比皆是,他们的作品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很多绚丽的瑰宝,成为后世读者研究和学习的典范。

但是知识、思想、品味、经验,这些都是后天学习、思索、积累的范畴,不属于生而知之的范畴,所以也就不存在真正的天赋!

sallly

sallly

写作当然讲究天赋,在文学创造方面,不仅讲究天赋,还有阅历积淀,思维,语言组织,文字功底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单单是你会写字就能写好文章,其中差异可谓天差地别。
同样学历的人,写作出来的文笔相差都是很大的,这不是学历带来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带来的差距,这些就是天赋,有的人天生就能说会道,说话一套一套的,而且有的人却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这是语言天赋和性格上面的差距,有的人会学历不高,但是就是能用有限的字眼组织城一段意境深远的诗画,而有的人就只会那几句骂人的话,粗俗不堪,这就是语言组织能力天赋的差距。
思维能力的差距是很难用后天学习来弥补的,这是天生的,就好比有的人天生对数字敏感,有的人就对数字很是不敏感,这种形式不好形容,很抽象,用一个音乐上的区别来打个比方,有的人天生唱歌很好天,而有的人就五音不全,怎么都想不到那个点上去。
有很多东西
是后天可以学习可以弥补的,比如语言应用,词语组合,典故应用,这些都是在写作是经常会遇到的,而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从后天学习中学到,知识应用的点上或许没有天赋型人勇士那么精妙。
但是不管是天赋型,还是努力型,后天培养都是尤为重要的,有的天赋极佳,但后期学习环境不好,或是阅历不够,他创作出来的文章,深度也是不够的,意境不够,终究落与平庸。有的人虽然思维不够新颖,创造立点不够独到,语言词汇也不华丽,但是他情节严谨,创作实际,也不失为一种社会写照。就像抗战时期北大校长胡适,他的文章就不是那种很新颖,甚至给人意境平平的感觉,但是他就能用平庸词汇学出新文化运动。而鲁迅,沈从文,巴金,老舍,他们的文章看似词汇平平,但是连起来却给人焕然一新的认知。而这种天赋型文学巨柱,离我们最近的,人知道最高的,得数古龙和金庸了,他们的小说可谓家喻户晓,他们的文字创作,情节意境引人入胜。看了舍不得丢下的,看完还意犹未尽。

总结一下,天赋对于写作确实有事半功倍之效,但是不努力,最终落于平庸,天赋不够,阅历来凑,只要你有足够的文学积淀,依然能创作出出彩的文章来,天赋很重要,但是后天培养更重要。

陌简轩

陌简轩

有天赋,但不完全。写作第一你要有爱好,有兴趣。第二,要有长期阅读集累,要有一天不看书就不舒服的阅读习惯。第三,要有点写作常识,例如:写新闻,你连新闻定义→人咬狗都不知道,写什么新闻。第四,写作要真实要有激情,自已写的东西连自已都感功不了,还能感动读者?第五,潜词造句,不能太平淡,要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笔法。作品是一个人格,品格,文学造诣体现。学写文章,先学做人!
夏日清饮

夏日清饮

文学作品象家具,天赋象材质,创作能力象制作工艺,材质好,工艺高,就成了名贵家具。
天地过客

天地过客

写作是否需要天赋? 有人说要,有人说不要,但究竟需不需要,其实你该问的是自己。1.如果你是一个入门小白,先别写作有没有天赋,怎么确定自己有没有天赋,就问自己热爱写作吗?如果热爱,那就去写就好了。如果真的想在写作上有所建树,越早开始动笔越早获得成果。动笔之后,一边写一边修正,寻找大师模仿,寻找老师教导,想一切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同时也要记住,学理论是为了让我们写出更好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不要本末倒置。很多人开始写作之后都想着自己不会写作,写得东西太烂,然后沉寂在理论研究上迟迟不肯动笔。畅销书作家娜塔莉·哥德堡在《写出我心》一书里写到: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只有去写了,你才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知道自己哪里可以写得更好。2.如果你已经写作一段时间,并且感觉遇到瓶颈了,那么就可以来探讨一下天赋的问题了。说实话天赋是有的,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那就一定会有写作天赋,只是有高低之分罢了。天赋高者如蒋方舟,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写专栏,低60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同一年龄段,这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天赋低者可能连写个几百字都短文都要花上一整天时间。那是不是天赋低者就不适合写作?不是的,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虽不知天赋是否可以后天培养,但写作能力是可以靠后天的积累和练习提高的,就算你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积累和练习都是瞎扯淡。还是拿蒋方舟来说,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一方面归结于她的天赋,另一方面则归结于其母,蒋方舟母亲在此之前就是一个知名作家,耳渲目染之下,蒋方舟能有此成就也不足为奇了。说白了一点,所谓写作,就是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变成一篇篇文章,也就是让想法具现化,只要经过不断的练习以及特定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切实的提高。如我就切实体会过写作水平的提高,刚接触写作的时候我就是那个天赋低得可怜的人,一整天时间也写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写一篇稿子给老师pass一篇,连续一个多月。但坚持写作练习半年后,我就已经脱离了这个阶段,文思翻涌时一小时就能写下俩千多字并且写出来的东西还被颇为认可。3.既然写到这了,最后也谈一下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想要提高写作能力,以下几点做好了,写作能力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一、写写写想要写作能力提高,最主要一点就是写,不断的写不断的练习,这绝对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首要方法。就像是你想要八块腹肌做个健身美男,那就必须不断的锻炼、健身,让身体通过锻炼强度不断的向你想要的方向发展。写作也是同理,光靠想是绝对没办法提高写作水平的。二、寻找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其实更多的体现在结构上,一篇文章好不好,最首要看结构。如果通篇写得乱七八糟,就算你文笔再好,再多的华丽辞藻都无济于事,读者连看你的文章都费劲,更别说去理解你的中心思想了。如何寻找写作方法呢,第一可以找老师,能开课的老师在写作方面一定有相对研究。第二则是参考理论及文学经典,如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还有各类知名大作家的畅销文学作品。第三、输入、输出当你写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严重的知识匮乏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去阅读,也就是输入知识,每一次阅读其实就是和智者的一次对话。在开始阅读时候,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就是读完之后就忘了,压根啥也记不住。真正想要吸收知识的阅读,也是有方法的,这里推荐大家在阅读时可以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阅读,里面有说到各种阅读方法以及各类书籍如何阅读。同时要特别留意的一点,就是有输入必须要有输出。只有输入输出同步时才能让你更好的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就像学自行车和学游泳一样,再天才都不可能只知道理论就会了,都必须得经过实践才能将之变成自己的能力。第四、选择擅长的领域在写作初期,不必纠结这一点,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都去试一下就好了。但你写了一段时间,接触了众多写作领域之后,就可以去感觉一下,自己在哪一领域写作更顺畅更轻松,那说明你更适合那个领域,将之作为以后写作的主要领域会令到你写作更有方向的提升。当然,如果你并不想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而想去写另一个领域,也是没问题的,但其间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多很多,得花细功夫去钻研。因为一个领域是否适合自己,其实是根据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性格决定的。打个比方,如果让一个性格内敛含羞的人去写一篇奔放、热情洋溢的文章,首先他就得踏过自己当下性格的圈子,去探索、体会热情、奔放是怎么感觉,这样才能将之写好,写出优秀作品。好了,到这里就完了,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天赋高低与否,并不是我们能否在写作上有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我觉得只要热爱,就去写就好了。
dididi

dididi

首先要有天赋,而且是必须有天赋,当然有大有小,没有大的有小的也行,如果一点没有就别想了。人生来是不同的,比如韩非子,生来口吃,说话结巴,谁听谁烦,但人家文章写的好。曹冲称象,谁教的?别人都不会,这就是天赋。白居易很小就能写诗,这也是天赋。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点很吃力,都是天赋。爱迪生说的那句名言,还有后面一句‘那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所有成功首先要有天赋,有了天赋还不行,还得后天努力,否则就成了伤仲永。在天赋的基础上努力,才有了法家韩非子,才有了大诗人白居易。如果你让韩非子去演讲,让白居易去做木工,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出息?
大土豆雷雷

大土豆雷雷

文学写作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她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同时得广泛接触各类体裁的文学名著,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文学的写作很枯燥,只有作者对其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具有一定的天赋,这一点很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为时代呐喊,为人民歌唱,这是搞文学写作人的灵魂所在。
小野人

小野人

问,文学写作真的是天赋吗?可以后天培养吗?答,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文学写作绝对靠天赋!天赋大的人,成就大。天赋小的人成就小,没有文学天赋的人,去搞文学,绝对是瞎忙活!不要听文学巨匠的谦逊,所谓百分之九十九努力、百分之一天赋的说法,纯粹是哄人的。巨匠们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百分之一,是服装商场里的三角裤衩,用料最小,作用最大。我再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天赋不可以后天培养!天赋是天生的,是与身俱来的,是基因携带者。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后天培养,只是培养兴趣和经验,培养不出悟性和直觉。邓亚平曾是身材最差、取得成就最大的女乒队员。很多人以为,那是她刻苦训练的结果,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她父母的乒乓天赋,在她身上的优化。中国运动员有几个不刻苦的?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刻苦培养就能解决的。我自己也是个例子,我是个半文盲,但我的文字直觉好,我身边很多知识分子讲半天讲不清楚的问题,我三言两语就能讲透彻。他们比我文字培养,不知要多多少倍,有屁用?强调天赋,并不是否定刻苦的重要性,而是主张天赋的更重要性。如果天赋与刻苦对称,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没对准天赋的人,通过刻苦努力,最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与天赋门当户对的人,通过刻苦努力,最终可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这就是天赋的意义。
shirly

shirly

天也好地也好赋予了我们什么??肉体?这个所有人都有没啥稀罕的……………天地赋予人的除肉体生命之外最宝贵的其实是眼、耳、鼻、舍、身、意这六根的感知能力我经常告诉孩子为什么徐志摩、龚自珍、冰心、老舍这些文学巨匠的东西那么好但是细看他们的文章又那么平常为什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