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真的是天赋吗?可以后天培养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老人与海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等终于钓到大鱼,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大鱼仅存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

欧内斯特·海明威

最新跟帖
volvo

volvo

文学写作有一定的天赋,但主要靠后天的培养,是一定能写出作品的。

傻瓜走天涯

傻瓜走天涯

天赋是什么东西?所谓天赋是超人一等吗?我觉得不是!

我之前学习画画,也关注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有好多人画几天就非常好看云云!这个人真有天赋!但是后来我看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所谓“几天”就画的很好,并不是真的几天!而是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意识了!或者是很早就很喜欢,有大量的关注,或者是以前画过很多小东西,只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关注也好,画小东西也罢,或者是家里有相关从业人员都会对人的潜意识有很大影响!

而文学写作就不一样吗?我觉得是一样的!有很多人提笔前是有很大的阅读量了!或者在学习期间语文练习上也很优秀!前者有很厚重的积累,而后者则是有练习量!

我觉得这两项都是一种技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并不是那么神秘,天生的?天赋?

我觉得不过是刻意练习的产物,只是每个人接受学习的方式不同!所以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学习这件事同样!

小美金

小美金

文学写作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她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同时得广泛接触各类体裁的文学名著,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文学的写作很枯燥,只有作者对其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具有一定的天赋,这一点很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为时代呐喊,为人民歌唱,这是搞文学写作人的灵魂所在。

彩虹在跳舞

彩虹在跳舞

问这个问题的人,我极力推荐一本书成为作家。

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还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是可以传授的。成为作家一书在1934年出版后 ,风行美国文学界80余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


我自己是看了这本书后,19年初开通微信公众号,坚持写到现在,每次写不出东西,我就拿出这本书翻翻,总能找到继续写作的勇气和信念。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给每个喜欢写作者信心,还告诉你作家是什么样的?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如果想自学写作,如何无师自通?这些问题作者都一一做了解答。


你会明白坚持写作并不神秘,成为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回忆和一生的经历作为创作的素材。其实,大作家的作品万变不离其总,都是各种传记和回忆录的变体。关键在于,学会使用这些素材进行文学创作,就像一个人要学会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人生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写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你的经验和道理可以与人分享。

你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任由自己的思绪写下来,不要怕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可,最重要的是写出来的,并且是自己的观念。


这对于写作,对于本人,都有好处。

那就是你永远不害怕写作,且永远觉得有东西可写。

wyfreedom

wyfreedom

天赋,没有不行!

慕容秦风

慕容秦风

个人觉得写作天赋对写作固然有很大的助力,但并不是说没有天赋的人就不能写作。写作这件事,很多时候拼的是耐力,并不是天赋。


除此之外,写作还是有很多固定技巧可以学习的。比如说写一个好故事吧。


人们在看到一句话的一秒之内,感官会向大脑输入十几万条的信息,但真正被关注的仅有几条。正因如此,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想让故事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的东西。



1.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


写故事的时候,如果能让读者成功进入到主人公的身体,以主人公的视角传输故事事件,那产生情感共鸣的几率也会更大。那如果以第一人称写故事,讲述者就不能提到任何一件对主人公毫无影响的事(人类大脑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外在表现、内在直觉与想法反应主人公的观点。这个过程中,讲述者(也就是作者)的态度不能是中立的,中立会让读者生厌,因为我们所写的行为代表的是主人公,必须要有他的个人风格。永远不要告诉读者该怎样去想、该有怎样的感觉,那种压迫感会影响阅读体验。


人无完人,同样一个坏人也不可能坏到骨子里。所谓坏人,也总有那么一个想法,或者行为瞬间,让读者觉得,他这样做情有可原,或者是产生“这个人也没有那么坏”的想法。就比如说历史上的商纣王,挖比干的心,炮烙忠臣良将,最终民怨四起,伐纣呼声越来越高。但细究历史,于世人看来罪大恶极的纣王,原也是个天资聪颖、博闻广见之人,那他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心理的转变过程就尤为吸引人。


而以第三人称写作时,就需要作者尽量客观,与此同时,也要注意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和全知视角。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作者可以看到每个人物的内心,但写人物的所思、所做、所见时都是用的“他”、“她”。我们一方面要掌控全局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时刻保证自己处于幕后状态。


2.好的故事,框架合理,有冲突、铺垫等技巧。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经指出,“艺术就是火加上代数学”,写故事也是如此,所谓“火”就是那些令人振奋的好点子,而“代数学”则代表好的故事框架。作为作者,我们只有好点子是不够的,写作前还要精心安排的框架为故事加分。有些人写着写着就无话可写了,还有的人写到一半被其他事情分心,再写故事就连贯不起来了,这都是之前有做好框架,如果框架合理,我们对进行到哪一步一目了然,就可以有效避免思路卡壳与事情中断了。


比如说巧设冲突。人类大脑有渴望得知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天性。我们在写作中要激发读者思考或推理,所以确保未来冲突的种子在前面已经萌芽,这种铺垫能让读者也做出几种预测,以便后面有印证成功的满足感。


再者,要试着建立“对抗组”,这能让读者意识到主人公进退维谷,进而迫切地帮着人物推理预测,以便能选出条比较明智的路去走。人们潜意识里会有很多想要逃避不去面对的事情,想一想如果你要是主人公,最不想面对什么,然后设置一种境况,逼着主人公去面对,这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不错的体验。


切记还有重要的一点:故事情节要环环相扣。一旦真相被揭露,试着返回去查看您在前面做的铺垫、冲突、线索等一切信息是否合理。


3.好的故事,经过无数次打磨。


很多作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前一晚写文章时文思泉涌,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写作的料。可第二天复读,就觉得自己写的一塌糊涂,顿时怀疑自己到底还能不能写作。这个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即便是最最成功的写作大家,他们的创作中都包括“重写”!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只需诚实面对、修改作品中的症结。


写作初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写,然后以读者的身份去读一下,接着修改润色,直到感觉是自己的最佳水平为止。


综上,我认为写作并不只是拼天赋,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希望想写作、爱写作的人们,从创作好故事、修改作品和坚持写作开始,一步一步提升自己吧。



凡悦颜——乐读好写,参悟书中智慧,拓宽生命宽度,专注个人成长。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变更好。

兜兜夜猫猫

兜兜夜猫猫

先天的喜好和后天的努力,再加那么一点点天赋会更容易成功。

凹凸曼

凹凸曼

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首先是观察能力,善于捕捉细微和独特之处;二是思考分析能力,文字创作源于生活,但非照本宣科平铺真叙,一定要有你的思想你的情感揉汇其中,有你灵魂的烙印;三是表述能力。在生活中,有人善于与人交流沟通,而有些人却木讷少言。其实写作也是一种交流沟通,把心里话写出来,如何写才能清清楚楚地表达心臆,又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心眼生辉。这种表述力可以说是文字写作最基础最根本的能力,只有勤学苦练累日方成。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故事,说得好写得妙,才被大家知晓。

sinnrann

sinnrann

可以。

之前有看过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创作的写作的诞生一书,书中提到:

天才是可以教出来的,写作是可以练出来的。你的灵感源于你的潜意识,你的故事源于你的生活。只要你足够敏感,善于观察,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作家的要素。

那没有天赋该如何刻意练习呢?

一、你要有成为作家的信念

任何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都不能在任子领域一蹴而就,假若一个人想要立竿见影地学习好某项技能,并急于求成,那他只会收获到失败。当你选择写作时,就应下定决心走一条慢工出细活,一步一个脚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刻意练习

写作高手应该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自然而然地写出流畅的文字,而且是源源不断的,不会中途卡壳或是没话说,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进行刻意练习。

在早上练习写作和在选定的任何时间进行写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论写得多么马虎潦草、缺乏连贯性、文字干巴巴,都要坚持写下去。当你练习到一定程度,源源不断地输出文字就是潜意识的工作,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你也找到了,写作会变得轻松️而流畅。

三、写作的时候不要边写边回头检查

在写作时,不管你的文章是陈词滥调还是精美绝伦,你都不要回头检查。错别字、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都不要管,等到你写完一篇的第二天或者更多天再去检查,这样效果会更好。

换另一个更严谨的自我去检查文章,明白无误地把可以找到的错误标出来。假若你怀疑自己看不出其中的某些错误,就把你的作品拿给你对他的良好品格和判断力十分相信的人看。不过只有在你自己已经竭尽所能对作品进行了修改之后,才能把它拿到外面听取别人的意见。 只要发现问题,就要迅速找出对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放过。

四、规范日常行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日常行为上,明白适合你的饮食是什么,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要改掉的。 嫉妒、生气和沮丧是你灵感之源的毒药,我们要公正地观察日常生活,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刻意地试验和观察后,你要找到适当你的写作习惯。比如早上写作状态比晚上好,写作之前喝杯咖啡更有意境,写作之前喜欢放空自己等等。

五、越早找到自己的风格和方向,越容易成功

现在写作的方向太多了,可以写故事、小说、书评、拆书稿、听书稿、公号文、软文等等。 方向是多了,但我们的精力有限。刚开始写故事,看人家写书评赚钱了,你也去写书评。写了一段时间的书评,你又发现公号文赚钱,你又改行了。这样三心二意、左右摇摆的结果就是看着人家赚钱,你只有着急羡慕的份。

在你早上和选定时间的写作时积累下来的素材就是你的无价之宝,你可以通过 它们找到你的品味和优点。一旦发现了你的优势,你就坚定你的目标,在一个领域的深挖好过不同领域的浅尝则止。 千万不要期盼通过模仿来成为富于创造力的一流作家,不断地追求模仿,模仿写作风格,模仿叙事形式和主题思想,只会让你永远过时,永远追随别人的脚步️看不见自我。我们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调整和改良。

六、像一个作家那样读书

作家都是书虫,他们看书还不是简单的欣赏,往往是抱着目的去阅读,会分析书的结构、写作风格、作者是如何处理平常他遇到的难题的等等。批判式的阅读不仅不会枯燥乏味,反而有着更大的乐趣。

像作家那样读书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所有东西读两遍。先快速、不带评论地读一遍。读完后,写一个简要的大纲,给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再读一遍,扩大大纲,丰富内容,把具体的答案记下来。往往读第二遍时,只读作者写得最好或最差的章节。

七、用纯真的眼神观察世界

作家都是敏感的,善于观察的。如果用小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任何东西都是新鲜有趣的。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就是你的写作素材,你的写作素材也会更加丰富和美好,也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当我们描写和别人类似的场景时,是不是模仿,毫无创意?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场景本身是老套的,只有单调乏味、缺乏想象力或者词不达意的作家。你的爱和我的爱,你的愤怒和我的愤怒,会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我们的体验,永远不会相同。你不同的体验就是你的创意。

八、学习作家的喜好和特点

作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创作后,喜欢一段静止期,在这段时间内喜欢做一些有节奏的,单调的,无言的事,比如散步、擦地板、编织。在看似放松的状态下,灵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蹦出来,他仍在不停地酝酿故事情节。

作家就像一台多核处理器,有自己的好多面,有双重甚至三重性格。写作时安静文艺,日常生活中就像普通凡人,可以随意地切换自己的角色。

就像李诞说的那样,你写不出来怎么办,那也要硬着头皮写,哪来那么多灵感。成为作家,可以不用天赋,但肯定要付出努力,学会坚持,平时多注意积累。

小蜜蜂

小蜜蜂

天赋和后天努力不可偏废。

那个严歌苓。原来奇怪,她的小说什么都有,人物,故事低潮高潮。规规矩矩。就是没有灵魂。

原来是那个创意大学的学生。

那个创意无非是模仿别人的意思。

方法可以学,但创意还是要自己找,去发现。

不是把别人的意思变化一下拿来用。

p_p999

p_p999

是。但没有后天的勤奋,则等于没有。

初夏有风

初夏有风

确实要有天赋,由其写诗。

YY_雅子

YY_雅子

与天赋有关,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三观才是决定写作的因素。

与幸福相伴

与幸福相伴

写作不看天赋,看后天培养。

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作没有天赋之说,也没有技巧之说,不然作家就应该是祖传行业了。可以祖祖代代是作家的寥寥无几。

写作是一个文字的表达。只有当你拥有更多的阅历,看过很多的书之后,你才会有创作的素材。很多作家自己没有经历,但是他善于倾听,比如《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听来的故事,然后创造出来的。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来源于自己的经历或听到的别人的经历。

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谢谢,希望对你有用。


mandyxujin

mandyxujin

谢邀请!

至于写作是需要天赋嗎?我是这样认为:

天赋是啥?天为天生,赋为给予。即天生的宝贝武艺。

不光是写作,干什么事,有天赋固然是好。但天赋并不是什么人都会有的。

一位哲人说得好:成功=99%的勤奋+|%的天分。天分即是天赋。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一切都等于零。

写作是个既动手又动脑的事情。好多作家对人的忠告为从记日记写起。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写的多了笔顺了,写的多了语句巧了,运用自如了,好句子如割乳胶般哗哗直流,说文思泉涌,便是这个状态。张爱玲说,写作就是没话找话说。有个好开头,引人入胜。有个好结尾让人不忘。这是她一个大家的体会。

能写,能写好,不外乎一要爱写,二要多写,三要会取舍,不忘初心。

行成于思,敏于巧。常思索,多动笔,勤积累,读美文。一来二去,写作便熟捻了。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