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多年后,为什么仍然广受欢迎并被人们纪念?

王小波(1952-1997),男,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 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十而立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过完一个轮回

[作品]地久天长

纯洁的感情地久天长,王小波早期感人作品~~

王小波

[作品]万寿寺

《万寿寺》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王小波奇想与荒诞的结晶。 《万寿寺》的主人公王二的遭遇和唐代传奇人物薛嵩、红线的遭遇古今交错,讲述了关于现在、过去、自我、记忆,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故事。作者以借古喻...

王小波

[作品]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唯一一本爱情专著。 ★征集网友十个最想问的关于爱情与人生的问题,李银河给出睿智答复! ★王小波全部作品的独家授权,最全面、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全稿,并作序追忆对王小波的思...

王小波

[作品]思维的乐趣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和理性的反思和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给我...

王小波

[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本书收录了王小波的杂文代表作,他以卓越的文采,众醉独醒的姿态对社会道德伦理、国学与新儒家、个体尊严以及小说、艺术等方面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剖析,表达了有理有趣的观点。时隔二十年,依然如同清流一般,读来让人...

王小波

[作品]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似水流年里去了。 如果决定这样去写似水流年,倒不患没得写,只怕写不过来。这需要一支博大精深的史笔...

王小波

[作品]黄金时代

【内容简介】 写出《黄金时代》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写得好。——王小波 本书收入王小波颇负盛名的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其中《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故...

王小波

[作品]红拂夜奔

王小波说:“凡人都喜欢有趣。这是我一生不可动摇的信条,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红拂夜奔》谈的是这一点。” 《红拂夜奔》借隋末大将军李靖和杨素家妓红拂的风流韵事为蓝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

王小波

[作品]寡人有疾

•苗炜“反成功主义”叙事杰作。 •很多读书人和文艺青年都知道三联有个闷骚苗师傅。但只有读过《寡人有疾》,人们才会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严肃小说家有多么优秀。 •在满纸智识乐趣中,看三个失败的医生如何徒劳无功...

苗炜

[作品]我的兄弟王小波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

王小平

[作品]我的阴阳两界

《我的阴阳两界》收录了王小波的几部重要作品。他的武器很简单,不过是常识和理性。本卷包括《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四部长中篇。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我的阴阳两...

王小波

[作品]青铜时代

这是以中国古代唐朝为背景的三部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的主人公,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奇人物。他们作为一群追求个性、热爱自由、想按自己的价值观念精神信条生活的人,充满了强烈的创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当时...

王小波

[作品]绿毛水怪

王小波短篇小说集,其中同名小说《绿毛水怪》是王小波小说处女作,可以一窥作者创作的源头及其后的发展走向。小说中肆意的想象力、幽默的调侃以及人对自我意志的彰显,是作者zui突出的写作风格,也是一以贯之的精...

王小波

[作品]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的一部杂文集。话题大多涉及他对生活方式、电影等媒体的看法以及国外见闻的思考。他从身边小事入手,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电光石火般让人幡然惊醒。我们在他的精...

王小波

[作品]春雪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从大正初年(1912...

三岛由纪夫

[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2021,读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跳出人生的围栏! ☆ 首度收录《有关克隆人》,失落二十年的名篇重新面世。 ☆ 李银河郑重授权并审定:依据王小波手稿、生前定稿逐一勘校,修订多年讹误。 ☆ 全新编排,...

王小波

[作品]白银时代

王一波独一本畅想未来的小说,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王小波后期成熟之作,文风恣肆随意,满口谐谑,有着明显的反思性和寓言性,让读者有别样的体验。 王小波作品的全部授权!李银河亲自校勘全稿。 ...

王小波

[作品]香水

20世纪德语超级畅销书,全球销量逾千万册。 同名改编电影全球票房过亿,本•威士肖倾力演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倾力推荐:“我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能让自己的书...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作品]黑铁时代

《王小波全集•第10卷•未竞稿:黑铁时代》内容简介:现在这些东西我都有了,堆在双层床的顶上。到目前为止,我还没付过钱,全是赊购。它们不仅是商品,还是我已经长大的证明。有一样东西人家在努力推销,我还没有...

王小波

[作品]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相传为荷马所作,与《奥德赛》并称为占希腊两大史诗。描写的是希腊部族联军攻打东方部落特洛伊人都城伊利亚特的10年战争,尤其是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热情...

荷马

[作品]黄土高坡

本套图库旨在为从事美术创作、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和传媒美术工作的人员提供所需的图象资料,计划出版100集。

崔国强

[作品]水浒

救冻犬的脖子上挂着酒瓶和面包,它们在寒冷的山区救助被埋在深雪中的行人。蚯蚓吃进垃圾后排出的粪便,是上等的天然肥料;秃鹫吃光了动物尸体的腐肉,不仅饱了肚子,也清理了自然环境;鸟的腿内具有振动小体,能感受...

施耐庵

[作品]时代三部曲

时代三部曲:生死事小 身体愤怒 做秀时代,ISBN:9787500831907,作者:一人著

一人

[作品]匹诺曹

匹诺曹,ISBN:9787560033150,作者:马欣等编

马欣等编

[作品]三国

一部二十四史,得从何处说起呢?如果你计较这个问题,请准备蹲二十年“史牢”吧,因为除了“从头说起”,没有第二招;如果你不想受这么大的折腾,倒也不妨由着性子来,想从哪儿说起,就从哪儿说起。比如像我这样,直...

周泽雄

[作品]我为什么写作

“小说家讲坛”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凸现作家主体而又易于批评家、立业读者沟通的充满活力的“文学现场”而设立的。当代文坛诸多知名作家:莫言、叶兆言、铁凝、史铁生、贾平凹 、余华等陆续登上这个讲坛,他们的讲演,...

王尧

[作品]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全集》分为十卷,每卷都以平装和精装珍藏版两种装帧形式出版。第一卷、第二卷为杂文;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卷、第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第十卷为未竟稿...

王小波

[作品]东宫西宫

漫畫以進念的「東宮西宮」劇場作為文本。 用大家知道的政治人物作主角, 作出一場消滅香港生死對決。

黎达达荣

[作品]革命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复杂。 我要说的是:人们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爱在内。故而性爱也可以有最不可信的理由。...

王小波

[现言]来自星星的你

直到现在,裴念,还是北城这座城市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名字。人人都知道,裴家大小姐,卑劣下作,无恶不作,不折手段,几乎牵涉了所有肮脏不堪的名词。四年前,她设计上了陆绍庭的床,两人衣衫不整的在众人面前醒来,终...

唐小唯

[耽美]继承者们

这是一个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圈子,他们生下来便拥有一切,也注定被生意与争斗紧紧捆绑。在他们的人生里,没有相互喜欢,只有出于家族需要的联姻,这是坐拥一切的代价。可是,一定要向命运屈服吗?一个是富可敌国、完美...

[韩]金银淑

最新跟帖
11月

11月

他就一个凡人,二十年前写了一些感觉惊世骇俗的所谓金句,再加上夫人的不懈努力的惊世骇俗。徒子徒孙们太孝顺了

caigou

caigou

接触王小波是在十多年前。当时,我读高二。

那时,没有多少课外书籍可阅读。我所接触的,几乎都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盗版的网络小说也开始火了,同学喜欢看。我不怎么喜欢,因为盗版的纸质的手感实在是糟糕。好在网络购书,已经起了苗头。

有一本贝塔斯曼书友会的购书目录,不知从何时起就出现在班上。小册子色彩斑斓,纸质柔和,各种各样的书籍简介,让我读了非常羡慕。理科课的时候,我就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购书目录,然后盘算着生活费,精挑细选地选择需要购买的书。

王小波的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进入我的眼帘。促使我买下第一本王小波的书的,是《黄金时代》腰封上的一句文案——好像是“饥馑的年代,性成为了唯一的乐趣”。

潜伏在身体内的荷尔蒙,面对着赤裸裸的挑逗,选择了屈服。

在贝塔斯曼买书,不像现在,可以在网上下单,然后等着快递上门。那时,我需要去邮局里往贝塔斯曼寄钱,想要购买什么书,得写在汇款单的留言了。一张汇款单,能写多少字呢?只记得购买最多的一次,是跟班上几位成绩好的同学,凑足了两百多元钱,可是一笔巨款。贝塔斯曼是骗子吗?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怀疑,只记得午休时骑自行车到街上寄钱的情形。

邮局在街上,离学校有三里路,骑自行需要十五分钟。邮局下午四点钟下班,而放学已经过了四点了,前去寄钱自然是来不及,只能趁着午休两个小时,向老师请假,前去邮局汇款。

邮局柜台里坐着的是一位中年人,五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穿着绿色的制服。他见我来汇款,应该是担忧这名学生,被人所骗,于是多问了几句。

末了,他说:“网上买东西不知是真是假。”

但这样的话,并未使我惧怕或担忧。那些未读过、未见过的书,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他见我没有改变主意,只好帮我办了业务。可能是刚刚实现电脑办公,所以他打字极其缓慢,用五笔一字一句地敲打着。敲打键盘的声音,清脆又遥远。

此后,就开始漫长地等待,等着书寄过来。每周四,邮递员会到学校里来送信送报纸。当他送来包裹单之时,就是书到了。一张包裹单,仿佛散发着油墨香,拿到手中,心情不由激动和期待。于是,周五中午就兴冲冲地请假,前去取书。

一大包裹的书,运回了学校,真是开心。

然而,《黄金时代》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深刻的记忆。只隐隐约约地记得,有一位平时比较顽皮的同学,借着这本书去读,还的时候一脸的挤眉弄眼。

真正开始阅读王小波,是在大学。那时,我已经决定自己未来要从事与写作有关的工作。成为作家的梦想,开始支撑着我去阅读大量的书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套《王小波全集》,是我大学四年的枕边书。尤其是《黄金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和《思维的乐趣》。

像所有热爱写作的青年一样,王小波深刻影响到我的写作。王小波所提倡的“文学应该有趣”的观点,我全盘接受。有段时间,我非常痴迷于王小波的叙述与恣意的想象。我在刻意地模仿他,写过唐朝大学的故事,写过现代大学的故事,也写过东汉末年荒谬故事。

这段时间,并不算长。度过最初的学习之后,我逐渐意识到王小波的叙述方式,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我并没有他的幽默天赋和叙述语言,而且,我再怎么去学,始终也不过是“小波的门下走狗”。

最终让我放弃王小波方式的叙述,却是苗炜的《寡人有疾》。苗师傅段子讲得好,也具有知识分子风范,但这本书里的三个中篇,让我意识到王小波的幽默感是天生的。

这些,无论如何都是学不来的。

当然,即使是抛开小说,王小波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他的见识,他的文学观,都让我打开眼界。

今晚,推荐王小波的三篇随笔。

我的师承

这篇文章乃是《青铜时代》的序言,王小波谈起了他写作方面的老师。其中,有一个观点我经常引用,便是“小说是用来读的、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好的文字,自有韵律。所谓韵律,简单地说,就是字里行间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感。所以,我常常主张写作者应该多读明清笔记、古典文学。古文所具备的韵律,会让每个作者都受益匪浅。

前些天,我翻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了第一章,故事极好,让人欣喜。可到底还是有遗憾,中文译者已经很努力了,但文字的韵律终究还是损耗了。

在这篇短文里,我认识了杜拉斯、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我跟随着王小波的阅读谱系去阅读,发现他的品味从未让我失望过。

关于幽闭型小说

“所谓幽闭类型的小说,有这么个特征:那就是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这是王小波对幽闭型小说的定义。他在文中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例,认为张是在痛苦、绝望中打转。

王小波对于张爱玲的评价,我并不是非常认同。但他对“幽闭型小说”的阐释,对我却有着非常巨大的启发。之前,我非常佩服一些作家的勇气,认为他们敢于自己的不堪与痛苦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我也一度认为,这些文字,都是好的。

然而,伟大的作家,从来不是卖惨就能成功的。超越苦难(不管是自身,还是历史)是作家走向卓越的第一步。如果只是咀嚼痛苦,不去超越,也许可能只是高级一点的知音故事。

论战与道德

王小波杂文名篇多。

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有《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论战与道德显得并不起眼。我喜欢它,是因为王小波在这篇文章里讲了最基本的常识。这些常识,即使是到了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是自媒体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一个社会事件出来后,自然会是万马齐喑,众说纷纭。

你有你观点,我有我想法,这原本是正常。但大伙儿对讨论事情本身,似乎不怎么感兴趣,更想要做的是往对方身上泼污水、戴帽子,试图以此来获得胜利。这就是王小波所说的往对方身上泼屎橛子。像是“公知”、“女权”等词汇陆续被污名化,即可说明当下讨论的氛围并不好。

论战与道德告诉我讨论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应该所具备的修养。

我不是洗洗我叫傻白路

我不是洗洗我叫傻白路

2019年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第22周年。很多公众号,大V都争相发表了关于王小波的纪念文章。在这个追热点,引流量的快消时代,即使王小波已经去世多年,还是依然如此受新媒体的关注,自然有他备受欢迎的地方。

下面,有书君将通过以下三点的分析,以此告诉大家为何王小波去世多年依然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与纪念。

第一,他笔下的经典著作让真正喜欢他的读者难以忘怀

认真读过王小波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是这个文学圈的另类者。用他的话而言——”这一切和我格格不入“。而正因为如此的格格不入,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完了他的书之后,对其印象深刻。

王小波有一部作品叫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特立独行,并不是和别人唱反调的意思,而是无论身在何种洪流之中,都能保持自我的思想。

通过他的作品,我看到的是绝大部分按部就班跟着大部队前进的人,而背道而驰的在那个年代里,也许只有王小波一人。

所以,他是不属于洪流的。与其用尽形容词去称呼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不受局限的人。正是因为在这世上存在过一个这样独一无二的王小波,才成为了被人怀念的理由。

因为真正喜欢王小波的人,从不通过几句在网上传遍的名言,也不是通过公众号言简意赅的介绍,更不是因为看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才跟着一齐崇拜他的。恰恰相反地,但凡认真读过他书的人,都会由衷地认为这样的王小波有他值得被大家永久纪念的意义。

他不仅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世上少有的一只特里独立的猪,更是《黄金时代中发出异样光彩的钻石。

所以选择永恒去爱这个作者的大部分人,是真正爱他的精神,在这个社会上不可多得的自由精神。

第二,王小波的大火一定程度上要感谢李银河的付出

王小波生前并不火,而真正让大家熟识他的,要感谢他的遗孀——李银河先生。

感谢李银河先生在王小波去世之后,对他的形象进行了更加具体化地描述。当然,不可否认地,也许里面还有渲染的成分。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说明即使王小波去世了22年,李银河依然爱他如故。而这样的爱情,又有谁不羡慕的呢?

在中国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周国平,女生不得不读王小波。“作为一个浪漫诗人,一个爱情高手,又是一位专一的丈夫。李银河先生在这里的宣传的确有推波助澜了不少。

直至今日,谈起王小波,李银河依然有很多话想对网友们说。每当有人在微博上向她提问关于王小波的问题时,不管内容是友好的还是荒诞的,她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耐心地回应别人。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在大家眼里的那个王小波是不是真实的王小波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即使是十多年,今天依然还受到大家纪念,作品还能广泛流传的王小波,有一部分的功劳是属于李银河先生的。如果没有她十年如一日的宣传,王小波可能就只能活在很少一部分人的心里了。

第三,他有趣的话语加上网络的宣传加快了大家认识他的速度

也许你并没有看过一本王小波写的作品,但你一定知道王小波这个人。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倘若你是一个经常翻阅读书公众号的人,不用看关于王小波的作品就会发现王小波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而这些除了他本身的个人魅力,还要感谢如今自媒体对他那些”名言警句“的摘抄和大肆宣传。

谈到自己的外貌,他自嘲:“我远看不像个好人,近看还是个好人。”

谈到自己的爱情:”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 ?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 。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

谈到自己:“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从这些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王小波是一个这么有趣好玩又浪漫多情的人。而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很清楚,在这样的快消社会,再慢慢去品味他的作品,从而了解他这样的做法太慢太没有效率了。

所以不如借助网络,借助别人对他的评价去试图去喜欢他。因为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随波逐流的河水啊。但跟着大家一起去喜欢去纪念一个那么有趣的灵魂又有什么损失呢?

综上所述,逝世了22年的王小波依然能够再中国文坛上经久不衰,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纪念这是时代必然的选择。虽然其中除了他的文采还有其他的因素,但这又如何呢?他这么独立的思想、有趣的灵魂完完全全配得上这样的名气!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yanxiaobo

yanxiaobo

你一定听过那句话:“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这句话出自王小波之口。而他自己,也是对“一个有趣的灵魂”的真正阐释。

他有男性的高大外表,有骑士和诗人的不羁灵魂,却又有女性的柔婉细腻,坚韧浪漫。

作为一个有趣的男人,他是雌雄同体。

聪敏

王小波可算不上一个美男子,甚至说丑也不为过。他身材高大,不修边幅,背有点佝偻,看起来痞里痞气,甚至还有点凶。

但你只要跟他一见面,与他坐下来聊天,便很容易喜欢上他。就像刘心武说的:“一开始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

一颗有趣的心,藏在坏坏的外表下;他的聪敏幽默,不仅体现在文字里,也体现在生活中。

小波有个外甥,天资聪颖,在清华大学学电气工程。家里人都期待他顺理成章地奔向远大前程,偏偏年轻人血气方刚,痴迷摇滚乐。

家里人心疼他瘦得尖嘴猴腮,困得两眼乌青。偏偏这外甥谁都不服,只服作家舅舅。小波就跟他聊起了这件事儿。

小波:“有爱好,这很好。你先挣些钱来把自己养住,再去爱好不迟。毕竟‘一无所有’,听起来可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

外甥:“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导,没有毫无用处的鸡汤。寥寥几语,外甥心悦诚服。

他把自己的温柔纤细,用“有趣”的外衣包裹起来,就成了顶级的人格魅力。

坚韧

王小波第二个带有女性气质的特质,是坚韧。因为女人对痛苦的耐受性,往往比男性要好。

他文笔中汪洋肆意的自由精神,他后期小说里精巧凝练,环环相扣的结构,其实都积累自日复一日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就像农妇一般,坚韧隐忍。

1994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当时,张朝阳刚刚回国,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如果小波没有坚持写作,他可能也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的首批弄潮儿。

他自学了一系列复杂的编程语言,只为能更快更好地在电脑上写作。当windows95系统还勉强被少数人使用,他已经开始和程序员外甥一起,谋划着做多媒体出版——因为他的书很难在大陆出版,而他又真心地想让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

当时,他维持生计,只能忍着严重的身体不适,一边给杂志写杂文稿件,一边研究电子出版物。他经常住在母亲家,外屋很小,只有一张床,里屋就是他的生活起居和写作桌。

他的外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烧普洱茶的电路和玻璃茶壶,里面总有极浓的茶水,下面沉淀着大量茶叶。估计熬夜就靠那个。”

也是在这个时段,他进入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主要作品——《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等,都是在此时写就。

“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就是王小波。在投身创业大潮和忍受贫苦、专心写作之间,他坚持选择了诗意的世界。

浪漫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看文字就能知道,小波是一个对浪漫感知极强的的人。

在爱情中,他带着热情和真诚的满腔爱恋,成为李银河一生的光亮。

相恋之初,王小波给李银河送了一张他童年时期的照片,还配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得像一个个凸出来的拳头。那时候这条路上就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这张相片上的一样。

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的喜欢幻想。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了。你喜欢他的故事吗?”

“你喜欢他的故事吗?”

这就是王小波送给李银河的照片

谁能不喜欢呢?

在五线谱本子上给银河写情书的他;自称“愁容骑士”的他;写下“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的他。

他的浪漫,是一颗赤子之心。

他们一起去美国留学,一起去自驾大半个美国,一起游历欧洲,一起回国做研究。他们的生活很是清贫,每个月的伙食费只靠银河的几百美元奖学金来维持。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非常快乐。

在爱人面前,他毫无保留,率真率情,浪漫可人。

周国平说: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她们往往集两性优点于一身。

我们常常说有男子气概的女人,如周迅、林青霞,强悍而娇媚,是多么迷人。而我们甚少谈起的男人的雌雄同体,高大的外表下,一颗温热柔软的赤子之心,又是另一种高级的性感。

小波既有男儿的豪侠气概,仗义执言,又有女性的温柔纤细,敏感细腻。

他写得活在与妓女和刺客的恶斗中发明了弓弩的薛嵩;写得活夜奔的红拂;也写得活在爱上王二的瞬间,如蔓枝一般柔软地挂在他肩头的陈清扬。

他是追寻着自由之精神的骑士,内心盛开着芬芳的蔷薇。

真正有趣的男人,也是雌雄同体。

小政baby

小政baby

在众多解说王小波的著作里,我非常喜欢的是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写的《我的兄弟王小波》。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王小波为什么会成为王小波,王小波的作品,和他的人生文本,最打动我们这代人的地方在哪里。

王小平生于1949年,王小波生于1952年,两个人岁数相近,又都是男孩子,在王家的五个孩子里,走得比较近,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有超强的感受力,这让他们心心相惜,心心相印,就像两条平行线,可以互为镜像,互相诠释。像两个双重身,有着相近的心灵,相近的感受。在这种关联里,感受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那种强烈的,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王小平很知道这一点,他用了整整一本书,不厌其烦的细节,和各种内心感受,为的就是写出王小波文学品质里最珍贵的地方,感受力。以及这种感受力的由来。

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出生在1950年代(后来是1960年代、1970年代)的北京,那时候的北京,说是城市,却更像是田园,有许多大小河流和水田,甚至产出了著名的京西稻,孩子们就在田野里游走,去颐和园,去荒野,一路上的风光,常常让王小平想起我们的田野那首歌。王小波一家,先是住在东四附近的铁狮子胡同一号,后来又搬到人大小院。铁狮子胡同一号里,有荒草,有废园,有钟楼,还有一个类似祭坛的地方,有点阴森,却比外面的街道宽敞和电压,在五十年代中的那个温馨年代,每到周末,还原里还会有音乐会和舞会、

而人民大学的那个家,离荒野就更近。人民大学不远处,有一条路,两旁有高大的白杨树,秋天的时候,落叶纷飞,好像永远走不到头,王小平这样写:

“我们也愿意永远这样走下去,好像可以一直走到天国。那是一个令人沉溺的境界。当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传之秘,那就是天国和人间,王子与贫儿,古代和现代的间距其实其薄如纸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在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这种意思,好像成为王小波的一个思维习惯。”

荒野游走,滋养了写诗的心灵。更何况,他们生活在一个既平静又动荡的年代,他们的父母,和他们自己,都在接受时代的颠簸。这种颠簸,必然又带来一种滋养,对痛感的敏锐,对大起大落的个人命运的观察。那个时代,无穷无尽的运动,又造就另一种幻觉,那就是,大政治是和个人紧密相关的,政治是可以言说的,甚至是可以参与的,可以破坏的。这又在他们身上锻就一种大格局,尽管这种格局,也是幻觉,像幻觉一样脆弱。我在很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身上,例如我妈妈,例如刘晓庆身上,看到过这种格局。

王小波和王小平,都特别有感受力,对气候,温度,形状,色彩,气味,都有强烈的体察。在这本书里,王小平写了一个特别奇异的瞬间,有一个夏天的中午,兄弟俩午睡,却睡不着,王小波像被催眠一样走到了院子里,去看每一道光,每一个微小的景象,王小平紧随其后,看着王小波走过整个院子,走到院子中间的水龙头旁看水滴:

他呆呆地占了一会,好像在体会头顶上灼人的正午阳光,在寂静的小院环绕中的特别感受,然后就走到院子中间的水龙头前,端详着水龙头的嘴子,看水聚集成滴,一滴一滴坠下。他这样看了足有两三分钟,一动不动,然后似乎有点不满意,伸手把水拧大了一点,使水珠列成密集的一串,接着拧得更大,形成一根连续的水柱,接着又拧小,这样反复改变落水的形态,如鱼饮水,自得其乐。

王小波能够感受到,王小平能感受到王小波的感受。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让我对生育繁衍减少一点恶感,对生二胎三胞不那么厌烦的话,就是在读到和看到或者感到这样的片刻时。

所以我理解了,王小波的小说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颜色、气味、形象,从《绿毛水怪》到《红拂夜奔》《万寿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都和感受力有关。在《白银时代》和《黄金时代》里,他都写到过北京秋天的白杨树,金黄色的叶子,潮水一样涌上来,潮水一样退下去。整本书都有一种在秋天的长路上甩着手行走的味道,走也走不完,走也走不到尽头。《青铜时代》,则始终有一种宝石的艳光,伴随着我的整个阅读过程。

舅舅情人的结尾,我曾经能背下来:

从前她在终南山下,有一回到山里去,时值仲夏,闷热而无雨,她走到一个山谷里,头上的树叶就如阴天一样严丝合缝,身边是高与人齐的绿草,树干和岩石上长满青苔。在一片绿荫中她走过一个水塘,浅绿色的浮萍遮满了水面,几乎看不到黑色的水面。 女孩说,山谷里的空气也绝不流动,好像绿色的油,令人窒息,在一片浓绿之中,她看到一点白色,那是一具雪白的骸骨端坐在深草之中。那时她大受震撼,在一片寂静中抚摸自己的肢体,只觉得滑润而冰凉,于是她体会到最纯粹的恐怖,就如王安的老婆被铁链锁住脖子时。然后她又感到爱从恐惧中生化出来,就如绿草中的骸骨一样雪白,像秋后的白桦树干,又滑又凉。

感受力不只针对气味、颜色,感受力也针对命运、梦幻、痛苦、颠簸、希望,疯狂。而王小波的小说里,这些都有。甚至可以这样说,王小波不光用掉了他自己的感受份额,也用掉了王小平的感受力份额。王小平没有从事的写作,没有挥发的感受力,被王小波挥发和使用了。

所以,王小平在这本书里,用许多篇幅,解读了两本书,一本是聚斯金德的《香水》,一本是图尔尼埃的少女与死亡,这两本书,都是写感受力的。《香水》中的气味天才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在臭气熏天的巴黎,他谋杀少女,用她们的体味萃取香水,制成终极香水,让围观行刑者进入酣醉状态。

王小平说,香水不只是香水,是所有气味的综合,是感情、感触,是记忆中印象的回声,也或许,就是一个时代的精魄。王小波就是一个淬炼香水的人:“他以灵敏的鼻子捕捉到从这个世界里透出的,他人难以分辨的种种气味,并把他们制成了‘’香水’”。

很多喜欢王小波的人,不喜欢这本书,他们觉得,这本书很啰嗦,以王小波为名,写到王小波的地方却很少,很多地方都在写王小平的内心感受,但我始终觉得,这本书最珍贵之处,就在于这种事无巨细,就在于,王小平用自己的内心感受,映照出了王小波的感受,就像李银河在推荐语里写的那样,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我是在1997年,才读到王小波的小说的。向我推荐王小波小说的,是我的朋友颜峻,他告诉我说,王小波的小说集快出来了,他说得那么轻松简单,那么理所应当,似乎我们应该知道王小波,熟读王小波,这种理所应当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愧疚,我怎么可以不知道王小波呢,我怎么可以没读过王小波呢,他在最好的朋友心目中,占据着这么一个轻松简单,又理所应当的位置,我却不知道他,没读过他。但就在小说还没上市的时候,我们先听到了另一个消息。紧接着,《时代三部曲》出现在了书店里。

在民主西路92号六楼的宿舍里,我读完了这套书。我还记得,那个夏天,白杨树叶子特别绿,墨绿,翠绿,我常常去洗澡的,大厂的澡堂里的水汽,嘈杂声,和气窗外的白杨树叶子。那个夏天,对我来说,也成为这套书的一部分。

那一年,我模仿他,写了好几篇小说,其中有一篇,名叫《春雪》:

春雪渐渐把这当做是她日子的一部分,她站在高高的旗台上,看见杏花和桃花已经象涂颜色似地一道道涂到小镇子上来,她嗅到春天的雨润润地各处洒了一洒,她也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每天早晨传过来,她感觉到脚底下大地在震动,蚂蚁在打洞,树在扎根。入了夜,她能看到北极星炯炯地、严重地照临,只有那时,她才会觉得恐慌,觉得自己是个不应该的人,到了一个不应该的地方,后来,她连自己是不是真实的,都有些怀疑。兴许是别人的生魂出了窍,也兴许是别人的一个梦,梦见了她,梦见了这些事,她恨死了这个做梦的人。

我更想模仿的,是他的人生文本。这似乎不可能了,我陷在娱乐专栏的世界里,兜兜转转十几年,直到现在。

我们这代人,是能够感受到王小波感受的,最后一代人。我们有过田园生活的经历,也经历过生活的颠簸,也经历过乡村和小镇到城市的巨大落差。这点尤其重要,我有个朋友,是个导演,他在选演员的时候,很愿意选用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他认为,乡村到城市的落差,最容易激活一个人的感受力,会让一个演员有更丰富的表演素材和空间。但这样的演员,越来越难找到了。

以后不会再有的,不只有那种感受力,还有那种元气充沛的岁月,那种挥斥指点一切的人生格局。似乎什么都可以参与,可以发表意见的自信,那种对世界的相信,已经不会再有了。那种参与的可能,已经随着大城市无处不在的压迫,和无处不在的监看和算计,完全消失了。我们都是支离破碎的人,以为已经足够卑微了,但卑微并没有尽头。我们的未来也不会有破坏,只会有毁灭。

我无比怀念的,其实不是王小波,而是他身后的那个年月。白杨树的大道,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黄叶堆积在脚下,像是无尽的海浪。无双还可以寻找,红拂也没有老去,王二一步步走进星星的万花筒,唱自己的歌,做自己的诗人。

四裤全输

四裤全输

王小波,何许人也?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玩英雄联盟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和你的段位联系在一起,八竿子打不着的。而我了解这位作家却是从他的另一本书《沉默的大多数》算起,起初还在好奇x当上推荐的读书计划怎么会有这么一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特别喜欢这本书。

先来说说作者王小波本人吧,出生于一九五二年,经历过“大跃进”、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在这样的经历中也练就了作者对社会环境的思考以及对思想自由的向往。初读这本《沉默的大多数》,会让人觉得大多属于生活的小故事,琐碎而又普通,但是仔细品味,却饱含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其中的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出了这只“猪”的与众不同,对设定生活的讽刺,追求个性发展,作者和这只猪“称兄道弟”,或许更多的是寄托作者对现有处境的不满。摘选这篇文章最后一段,“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或许你真的不知到王小波是谁,但是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说到王小波,当然离不开作者的“放荡不羁爱自由”(当然这里是褒义的),爱与性的描述也是夹杂在作者的作品中,并且独树一帜。看过韩剧吧,太阳的后裔、《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匹诺曹》等等,在这里笔者建议撩妹的不管是男大叔了还是男欧巴了,又或者是“乳臭未干”的00后们,看看王小波的作品吧,《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到,“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我的阴阳两界》里这样写到:“自从我隔断了对女人的单恋,寂寞就真正的归我所有。寂寞纯黑如夜,甜蜜如糖,纯如酒。但是现在我却受不了寂寞,因为它不再是过去那个样子,既不黑了,也不甜了;而是惨烈如白昼。”;《革命时期的爱情》中:“天黑以后远处灯火阑珊,河水就像一道亮油。她让我抱着她,我就抱着她,在黑暗里嗅她的气味,晚上她身上有一种温暖的气味。”。这是变向赤裸裸的秀恩爱呀!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幽默大胆的行文特点,“敢爱敢恨”又不缺思考,这样的王小波,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又是否引起你的关注?

ypx轩仔

ypx轩仔

一个人可以长久的存留在人们的心间,要么他是个超级牛逼的人,要么就是一个十足的坏蛋,我想王小波一定是前者了,一个超级牛逼的人。

对于王小波的贫家用王国维墓碑上的墓志铭里的这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则甚为恰当。在文学创作上,王小波被冠以异类之名,其小说以黑色幽默而闻名,不乏有对性的描写,也充满着对时代的嘲讽和批判、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的彰显。用他自己的话“我起初发现生活有很多虚伪的成分,像一个洋葱头一样,一层一层的皮都是假的,我剥到最后,还没剥到心呢。”我们就能深刻的体会到其特立独行。

高晓松来在谈到王小波时曾说“说他,我有千言万语,但是真到了要讲他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个人热爱写作,热爱做音乐,也热爱拍电影。每当看到伟大的作品,我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那样。大部分音乐如果努力,我是能做到的;有些电影我做不到,但我能感觉到差距有多大;唯独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完全没办法拿自己去做比较。很多人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我看不懂卡夫卡原版,但从翻译作品中还是能感觉到卡夫卡头脑中具有很多突破性的臆想。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王小波,他追求智慧,从不故作高深,也不矫揉做作,其表达的通透性和逻辑的清晰性让人读来甚为舒坦,也启发着读者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

王小波对于自己写小说这件事,在《我为什么写作》中提到: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从后来的文学作品看来,他说的没错。而他的这份自信我想与他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他打小就爱看小说,而且经常讲故事给邻家小伙伴听,能将《三国》、《水浒》这类故事及金庸的武侠小说通本叙述。他的父亲是个逻辑学者,家中藏书丰富,因此王小波从小就接触大量的书籍。王小波涉猎的书籍也不仅仅是拘囿于文学小说这块,他看书很杂,因此知识面很广。早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就能看得懂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据其母亲所言,在家中王小波成了活字典,不论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军事政治、官场民间都有涉猎。到了后期,王小波开始受到卡尔维诺、玛格丽特杜拉、奥威尔、尤瑟娜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等作家的影响,他称他们是完美的作家,认为他们对文学媒介——语言高度敏感,并且小说的叙事技法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他的作品有趣、犀利、辛辣。

时隔二十年,我们依然记得王小波,并为其着迷,我想每一个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那是我们着迷的地方。

大醉虾

大醉虾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