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

唐诗是我过古典文学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可是我们发现大部分唐代诗人都是身居要职。那么他们到底是先做官、后写诗,还是写诗出名了才做的官?
提到的作品

[作品]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该书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

中华书局编辑部

[作品]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ISBN:9787538247756,作者:(战国)公羊高撰;顾馨,徐明校点

徐明

[作品]仪礼

仪礼,ISBN:9787805680842,作者:贺涛 编

最新跟帖
飘()

飘()

首先说下唐代官制,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少数民族政权的职官制几个方面。它的体系就是三省六部制。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所以官员们不论职位高低大小,入职的话分散在这个体系内不同岗位上。那么为什么有唐一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呢?一、学而优则仕,当官可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诗赋只不过是文人抒发胸臆的副产品而已,写诗写得好最多有点名气,朋友多一些。在唐代,当作家发稿多既带不来多少经济收入,个人的雄心壮志也无处施展,没有一官半职的白衣平民,还要服兵役和徭役。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耀门楣,这些才是文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对功名却是相当热切执着的。所以学子文人们穷毕生之力一次次参加科举考试,以期改变命运。比如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二、科举制考试内容决定学子们的努力方向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分常科、制科二大类。其中常科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道举等,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经常举行的是明经与进士二科,进士科最为难考,主要考试方式是诗、赋写作,也最能显出应试者的真才实学,临场发挥。唐中叶后又增考诗赋,并重视诗赋的考试,往往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严羽沧浪诗话里面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这是唐诗兴盛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明经科的考试以死记硬背为主,又可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等。只要求熟读经义注疏就行,对于经义也未必真懂,录取的比例也较大。进士科大约每100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10人就有一二人被录。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科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进士及第者前程更好,更受人尊重,反过来又促使朝野上下更重视进士科,成功代表比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所以学子们的考试目标——进士及第,考试重点内容——诗赋,都很明确了,在诗赋上付出投入与来日收获也是成比例的,对于考试成功的人来说自身素质修养不必说,写诗也就成了生活的点缀,胸臆的抒发,而且当官之后较之普通人更有条件保存自己的诗稿,流传相对更多更广。三、皇帝爱好诗歌,诗歌的主旋律地位让人们都喜欢诗歌整个唐朝,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大都喜欢诗歌,因而写诗写得好容易得到皇帝垂青提拔,即使科举没有考中,因其诗名也能得到一些在门阀手下做幕僚的机会。比如初唐唐太宗本人非常喜欢作诗;盛唐唐玄宗曾经将李白招为翰林学士,作文学侍从之臣;元稹因为诗歌写得好得到唐穆宗的多次提拔,甚至将元稹的诗作送给宫中御览,一时间连宫内嫔妃都称呼他为“元才子” 。再比如白居易,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唐宪宗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提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耐”宪宗皇帝觉得无礼的是白居易的各种谏疏,不是诗歌,并没有因为揭露矛盾抨击现实的诗作而对其迁怒罪责。白居易死后,宣宗皇帝亲自写诗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臣子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由此,王公卿相到黎民百姓都喜欢作诗吟诗,而苦读多年成功参加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宦中的一员,擅长作诗就不足为怪了。四、“官场”不幸诗家幸,很多著名诗人并没有当过官“官场“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功成名就的人,杜甫两次考进士不第,安史之乱时当左拾遗的短暂时光可算一生中最光辉的一段日子了,也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李白甚至不曾参加科举考试,只短暂地做了一段翰林供奉。很多有名的诗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做过官,但不妨碍他们为诗歌思想内容的丰富成熟做出贡献。比如孟浩然,虽然张九龄爱慕其才华曾招为幕僚,终生只是一介布衣。比如罗隐,科举十次不第,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但并不妨碍我们读他们的诗,喜爱他们的诗,比如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身份高低贵贱都是过眼烟云,诗作流传千古,至今仍被人们传唱才是永恒,毕竟比起身份,我们更熟知的是诗人的作品。作者:小安。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gouzi

gouzi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简单。首先唐朝虽然文化政治比较开放,但是教育程度肯定不如现在,也就是说,大多数老百姓是文盲,识字不多,而写诗是文学题材中,具有一定难度,非一般人能够掌握的,所以受过教育的大多都能当个一官半职,也都能吟诗作对。比如唐诗一哥李白,虽然没当过什么大官,但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李白的才华惹得了皇帝的嫉妒,最后赐金放人,但李白依然写出了千古名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而白居易和杜甫也是唐诗界的翘楚,都留下了优秀的作品。其实不仅唐朝,宋朝,元朝,清朝也是一样,比如陆游也是官员,留下诗词作品一万多首,令人惊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古人的观点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正道,才能光宗耀祖。而写诗因为其字数少,创作周期短,在当时比较流行。就像现在人们喜欢发微博,和朋友圈一样,心血来潮就会吟诗作对,也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本文由远方诗声天马君回答,如有不妥,欢迎留言讨论!
hmok8888

hmok8888

这个原因比较多,这与唐朝的第一,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唐朝延用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考试规定,写诗要考察的内容。所以会写诗是很重要的,不会写诗当官可能性很小,客观上也就培养出了一批诗人。第二,流传环境当官的诗人,谁的诗更容易流传下来。道理也很简单,像是书里写的都是有一定影响度的人物一样,很多下层民众根本进不到史书中去。用写的诗,自然也很难流传下来。
fucanbin

fucanbin

你好,我是梦初dreamer,专注于文化知识分享!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先了解唐代的选官制度和用人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在唐代已经盛行起来,成为最正宗的选人方式,这时也就是说只有读书方能考取功名,全社会读书氛围浓厚,形成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就看到大部分官员都是读书人。而在当时能成为诗人的往往又是这些读书人中的精英人才,因此他们能当官就很不奇怪了。总之啊,这时由于当时的选官制度和社会环境觉定的。
delia105

delia105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通过科考制度选拔上来的官员普遍具有文学修养,所以写诗便不在话下。秦汉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是从贵族中产生,文字是贵族阶级才能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自隋朝开始,朝廷在官员选拔上废除了推荐制度改为科考制,从此唯才是举正式让寒门布衣有了出头之日。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创了我国人才选拔的先河,这个优越的制度领先了西方近千年。到了唐代,科普制度更为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代考试的科目时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从此不难看出,在这种考试制度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文学水平都是比较好的。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唐朝极重诗才。高祖武德四年开科取士, 第一场既考诗赋,考五言排律,每诗要求 12 句, 太宗开[文学馆]「弘文馆」以征文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唐代的统治者之好诗词歌赋, 犹甚往朝. 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 录入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并序列位卷首。而后的高宗,则天,中宗,睿宗,至此道高手玄宗李隆基, 都对此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王室成员中的后宫佳丽,公主王孙,能言诗的也不在少数, 他们所起的引领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Miss福小鱼

Miss福小鱼

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一是门阀,二是科举,三是幕僚。按照这三个选拔制度,简单的分析下诗歌在官员选拔中的影响和地位。首先看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实际上就是官员的世袭制,皇亲贵族无需和普通民众争个头破血流,只要家族大,地位高,就可以父传子,子传孙,这个接班制度不需要很大学问的,所以一部分官员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他们能够做官只是因为生在了一个好人家。其次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建立,唐朝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与明清相比,仍有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地方,很多次的科举制度漏洞很大,有的仅凭皇亲贵族或官员推荐就可以及第,但是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中,有一项是靠诗词和歌赋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学子在诗歌上下了很大功夫,而且唐朝的各个皇帝对诗歌也有着特殊的偏好,如果做的好,也可以获得皇帝的垂青。最后看幕僚制度。有些不参加科举的文人,可以被一部分有地位的官员招为幕僚,相当于给个编制,比如李白、杜甫都做过幕僚,这些官员在纳贤的时候,也非常看重此人诗歌水平,同时如果作诗比较有名的文人,他们会主动邀请。所以唐朝的大部分诗人都做过官,毕竟在古代,能够出人头地也就是做官一条路了,王维、李白、王勃很多诗人都是年少成名,最后相继做官,诗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jasmin

jasmin

第一个原因,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其实是很低的。一直到1949年,建国的时候,中国大约5.5亿人口,文盲率高达80%。在遥远的唐代,可以想象文盲率只会更高。根据现代文学影视作品的演绎,大家会想当然的,以为唐朝是一个人人会吟诗写诗的时代,实际上,唐诗宋词元曲,在古代都只是一小部分精英团体的小众爱好,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而唐朝官员,属于古代的精英团体,自小受过文化熏陶,有写诗的基础。第二个原因,古代的生产水平很低下,你也许无法想象,一个种田农家汉,一天之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田间劳作,才能靠种粮食,填饱肚子。,普通老百姓,即使识得一点字,大概率也没有闲情雅致去写诗。而官员们,一般有朝廷俸禄和田地租金,所以有这个清闲去写诗,去感悟人生。第三个原因,每个朝代,只有重要人物才会被铭记。古代的文字传播率很低下,普通老百姓即使写了诗,也很难流传,或者被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民间的诗歌也就很难流传下来。而官员,一般有社会地位,可以著书立传,将自己的诗歌流传下来。总之,唐朝的官员,在文化修养、经济基础、传播效率三个方面,都占据优势,因此他们的诗篇更多的流传了下来,给人一种印象,唐朝的诗人都是当官的。
暖暖_55

暖暖_55

自古以来,“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文人墨客最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也大都跻身于士大夫阶层。尤其在唐代,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诗歌发展尤为繁荣,自上而下都流行诗歌创作。就连唐太宗本人,也非常喜欢作诗。他的那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直被后世流传。唐朝实行科举制,以诗歌取士,自然这些擅长作诗的文人墨客更有机会考取为官员。受中国文儒家文化的影响,诗人也大都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济世救民思想,为官从政,则是一个最好的途径。唐代诗人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赢取功名,还可以通过位居高官诗人的引荐进入仕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就是向当时位居高官的诗人张九龄表达自己为官入仕的心情。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荆州长史的张九龄招致幕府。只有自己的诗歌得到位居高官诗人的欣赏和喜爱,才会得到引荐为官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带动很多诗人进入仕途,求得功名。即使浪漫飘逸如李白,也是通过结交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等人,诗歌受到喜爱,才有机会得到唐玄宗的垂青,进入仕途。但是并不是每个人进入仕途的诗人都能一帆风顺,很多也是屡遭贬谪,起起落落。每个人所处的官职高低也有所不同,有元稹、张九龄这种位居高位的宰相,也有刘禹锡、柳宗元、韦应物、杜牧、岑参、刘长卿等人担任刺史。不管官阶如何,不得不佩服,他们都有很高的诗作水平和文学修养。有了出众的创作才情,才有了进一步政治提升的机会。但更多的诗人,因为把握不好分寸,又经常会因为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如张九龄即使身居宰相也因此遭贬。
爱驴油

爱驴油

唐诗宋词,诗是唐朝最流行的一种文化境界,当然,诗人也就成为当时的文化宝贝,可能都会有当官的机会。封建社会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所左右,士子攻书农种田,工商勤苦挣家园。又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当官,诗人出了名就更容易当官。至于先做官后有诗或先是诗人后做官我不敢肯定,因为诗人肯定能当官而当官不一定全是诗人。这是我粗浅看法,不一定正确。谢谢邀请!
木东

木东

谢谢邀请,古代奉行科举制度,能考上的都有一定才学,做诗自然不在话下,唐宋诗词达到巅峰,留下佳作令后人叹为观止,感觉是做了官以后,书生之气不灭,满腹经伦玩不转官场游戏,转而将情怀付予诗中抒发,使诗词沾上灵魂,有血有肉有感怀,让人回味无穷,"竹杖鞋芒,难得糊涂"可见一斑。戏说包拯为官正直,一心为社稷,面对官场种种,刚正不阿,不懂得拐弯,更不愿将情怀转予诗词逃避,直面勇对,常惹一脸怒气,久了脸都气黑了,呵呵,戏说,戏说。
jojoyucaa

jojoyucaa

不仅仅是唐代,宋、元、明、清亦是如此。古人读书都是位了中科举去当官,入仕为官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发展到明清时形成了定式。欲走仕途官道者,必须连连升级、登科及第,即顺利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所以,在没有中举之前,哪有心情来写诗?即使写了,又有谁知?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写诗多数是用来抒发感情的,与当官对比来说,是次要的,只是生活的调剂品。尤其是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所以唐诗宋词中大部分的诗词,基本是诗人仕途不顺、潦倒落寞的时候写的。比如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你想想要是仕途顺利,就跟现在一样,忙都要忙死了,哪有功夫来吟诗作对?
jackchen

jackchen

写诗不是职业,而是爱好。当官才是诗人们安身立命的职业。只不过他们当官的成就比不上他们写诗的成就,政治方面的才华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产生写诗才是他们的正职,而当官才是副业的错觉。古代没有职业的作家,文人们靠什么生活呢?门路无非是四个:一是入朝为官;如王维,官至唐朝右丞相;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投奔唐肃宗,得到左拾遗;岑参,做过刺史;就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也在翰林院供职过;白居易、苏轼等人就更不用说了,去杭州西湖走一走,白堤、苏堤就是嘉扬他们为官时功绩。二是投奔权贵,成为幕僚。如杜牧,就曾在牛僧孺府中当过幕僚。三是隐居。像陶渊明这样自力更生,“带月荷锄归”,自己种地。或像孟浩然这样,成为地方的乡绅。四是成为私塾教师。如蒲松龄就以私塾教师为业。古代阶层明显,社会地位上是“士农工商”。在普遍是文盲的古代社会里,读书人真的是社会精英。那些能以作诗写文名留青史的文人,真是万里无一的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诗作文,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宏大的理想,只能进入官场才能实现。所以,很多诗人写诗,都是为了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窘境,就是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裂缝。而一旦进入官场、进入文人圈,写诗作文亦是一种应酬。如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最直接的写作原因,是“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是对一次大聚会。王勃不过是把自己李广难封的困境给写出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各自有应酬诗歌。白居易与元稹常常以诗代书。由此可见,诗也是文人们沟通情感的重要体裁。
桂林小文

桂林小文

这个跟唐代确立并完善科举制度有很大关系,唐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相继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盛世大环境下,读书人的政治热情和走上仕途的意愿自然是强烈的。诗人也是读书人,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古代不比今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出来可以有很多的职业道路可以选择,当官其实就是古代读书人唯一而且最好的职业选择。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为众多读书人提供了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也是对自己十年苦读的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和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唐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来成就自己,不然你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该是多郁闷啊。当官历来是古代读书人改变自己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功成名就前后的真实写照。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高中之后的无限得意的心情,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人生的影响。所以唐代很多读书人都是当官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露露

露露

科举考的是文人,文人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诗词作者。唐代参加中央礼部考试需要现职官爵推荐。这是相辅相成的,诗词出名了,就有官员喜欢推荐。当时很多应举者在长安投诗词給官员爵者,就难免有互相吹捧。唐代科举本来就非常严格,进士科每三年不过十来人通过,少的时候甚至二三人乃至一个都通过不了。而科举内容之一就有诗,所以中进士科者基本都是诗词名家。
chocolate_纯黑

chocolate_纯黑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