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

提到的作品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最新跟帖
仙剑奇侠1

仙剑奇侠1

正因为是当官的才能流传下来。不当官尽管诗作水平很高,但是没有影响力或诗作不能出版发行(不当官没钱刻版印刷)。
thymel

thymel

自隋煬帝大业四年(608年)实行科举考试选拨官吏,打破了靠血缘世袭关係和世族垄断,使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通过考试进入上层,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一制度直到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長达1300年。科举考试内容有墨义(圍绕经义及注释的简单问答题),帖经(经书中选取一行要求写出相联係的上下文),策问(提出经义或政事,考生发表见解.对策,难度大,有实用价值),诗赋(加试一诗一赋,这需真才实学,估计当时没人敢抄袭),经义(圍绕书.义.理展开议论)。可见,会写诗,是科举考试必不可少的,当然,唐朝诗歌盛行与唐朝的经济文化环境和此前各种诗歌形式的逐浙成熟完善唐人可得以利用有关。我们今天熟知的唐朝著名诗人多是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并当了官吏,我随便想了一下选了二十名自己比较熟知的诗人名单: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渙,王昌龄,李商隐,王维,刘禹锡,杜牧,韩愈,柳宗元,韦庄,陈子昂,张继,贺知章,崔颢,岑参,崔护,孟郊,除李白因其父为商人而不得参加考试,杜甫则是参加考试而考不上,其余18人全都考上进士,担任一定官职,李白与杜甫虽不是进士,但李白也有一年当官经历,杜甫也做了不長时间的官,但他们一生并不得意,特别是杜甫。如果这些人没有作官,无俸禄,靠写诗怎么生活,诗既不能卖,也不能靠出版得稿费,如是普通民众,你那怕写出好诗,没有官职,也难能传播出去。想起孟郊的那著名诗句:春風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長安花。孟郊两次落第,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欣喜之極,写下这首"登科后"著名诗句,后也仅当了溧阳县尉不大的官,管一个县的治安抓捕盗贼,相当县公安局長。顾炳鑫画孟郊诗意。
如果是幸福

如果是幸福

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就跟问现代公务员问什么都会英语?因为高考要考英语,当公务员要考英语。科举明经与进士唐朝的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明经以背诵为主,因此非常好考。进士要求创作,因此终唐一朝,平均每年只有二十几个人考中进士。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得意之余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可见白居易那一年只有十七人考取了进士。进士科考诗赋考进士是所有读书人的理想。而考进士的内容是:诗和赋。唐朝科举的诗是是律诗,赋是律赋,因此每一个读书人就像我们今天学语数英一样,必须会作诗和赋,必须懂格律,否则考不上进士。这有点像央视的诗词大会,目前的诗词大会类似于明经,考的是背诗和填空。如果哪一天改为现场作诗,而且必须是格律诗,你想想是什么结果?考进士不同于明经,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考场上现场出题,一般考的是五言的排律,但是名篇佳作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钱起的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结语题主提的问题,其实可以这样回答,唐朝当官的必须是诗人。因为大部分当官的人是读书人,而读书人肯定是诗人。@老街味道
逆时针

逆时针

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这个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问题,有一定的道理,像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高适、岑参、王勃、卢照邻、贺知章、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著名的诗人,的确都是担任过一定的官职,或者有些事当官的履历,因为名气大、作品多,影响大,耳熟能详的经典诗篇也多,所以,说唐代的诗人很多都做过官,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或多或少都有过那么一段从官的经历。诗仙李白,一生浪漫、才华横溢,因为擅长写诗人作文,交友甚广,,面对唐玄宗,对答如流、才情辈出,深得玄宗赞赏,被特招翰林院,其实就陪侍皇帝左右,给皇上写诗娱乐,皇上每次外出踏青、郊游,必并李白侍从,唐玄宗与杨贵妃同游赏花,著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受到皇上和贵妃的热宠,至今都流传,可见诗仙李白他多大的才气?诗好,身份又特殊,所以,流行起来更广泛。诗圣杜甫,出生在官员家庭,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小官,但杜甫根本就看不上,这种官职低微,主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这对于满腹经纶,才华四溢的杜甫,岂不是一种浪费?但对忧国忧民,具有悲悯意识,心系苍生的杜甫来讲,小官职的位置上,不能阻挡他坚守梦想的步伐,在诗作上大有作为,创作出了三吏三别杜工部文集等大量瑰丽的诗篇,为我们世代留下宝贵的财富。所以,对文人而言,做不做管,关系都不是很大,有了这层光环,或许也很好,但没有这次光环,有能力、有天分的,一样写出经典,文字没有高低,有的是情怀、是梦想、是天分,是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
浮华一梦

浮华一梦

在古代,识字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清朝的时候识字率最高,也只有百分之20左右。识字的人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会作诗的,甚至是没有什么文化素养的。最多能达到写写信,看看公文这种水平。能写出诗来,并且诗歌能够流传下来被大家记住。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社会上的文化精英了!在古代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环境下,这些文化精英当个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读书人从小就会被培养去对对子,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写诗了。有的时期科举考试中也会要求写诗,所以当官的人可能人人都会写诗。有的时候一些诗人也会带着自己写好的诗集去拜访高官,受到赏识后也能当官,比如白居易!所以,唐代的官员很多都是诗人,这并不是巧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文学中年,带您领略文字的魅力!
孫小吹

孫小吹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种:常科与制科。常科就是每年举行一次,和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一样,而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主要是为了临时选拔有才能的人。在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主要是考诗赋,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文学才华。因此,唐代考生都普遍重视进士科的考生。可以说,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制度,对唐代诗人影响很大。既然进士科考主要是考诗歌,那么诗人当官的肯定就多。诗歌,在唐代成为士子们登科的一种资本,能写一手好诗的人,人生不会太差。就算名落孙山,也不会太差,比如像李白、杜甫,只要诗名大,还能搞个特岗工作。于是,唐代的诗歌空前地开始发展了。盛唐时期的科举主要是以诗赋取士;《新唐书》记载:“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说明,唐朝中晚期科举考试除了诗赋还加进去了议论文。唐代诗人考上进士之后,出现了一些社会习俗,比如,慈恩塔(大雁塔)上题名、曲江宴游;另外还有就是放榜之后所有的青楼张灯结彩,欢迎新科状元来狎妓游玩。因此,在唐代一个诗人能考取进士,就能当官,就有机会做翰林,能做翰林,也就有了做宰相的机会。所以,唐代很多当官的是诗人就不奇怪了。
风七凌

风七凌

因为唐代以诗入科举,许多文人在未考取功名之前,往往把自己平时写的诗卷投送达官贵人之门,让他们推荐宣传自己,为科考作准备。所以凡是考取进士者都是写诗高手。因为进士是要授官的,所以唐朝官员多是诗人。
小马哥james

小马哥james

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开科取士成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这比以前的世袭制大大的进步了,黎民百姓通过努力读书,过了乡试,省试,殿试等关口,即成为秀才,举人,进士之后,就可以走上仕途,成为治人的劳心者,也就是所谓的鱼跃龙门。唐朝诗人孟郊(715年____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以前曾两次落第,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欣喜若狂,在慈恩塔写下登科后一诗。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所熟知。再看看郊寒岛瘦中的苦吟诗人贾岛吧。贾岛(779年____843年),字浪仙范阳(今北京市房山)人。早年曾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后任普州司仓参军。他有一首题李凝幽居,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芳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妻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因为鸟宿一联之推字,反复吟诵,想用推又想用敲,不知不觉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队伍,最后由韩愈定为敲字。韩愈(768年____824年),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后,两任节度推官,累官临察御史,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又任行军司马,以吏部侍郎致仕,人称韩吏治。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长卿,高适,岑参,李商隐,杜牧,许浑,王建等,他们都曾在朝廷任职。
蜡笔小熊

蜡笔小熊

唐代是诗歌的盛世,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可谓群星闪耀。唐人生活与诗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无论读书山林、纵情山水、幽居茅庐、往来寺庙,还是宦海沉浮、忧国忧民、歌舞饮宴,都少不了吟诗作赋。唐人有山水诗,有咏物诗,有爱情诗,有咏史诗,还有送别诗、行旅诗、边塞诗等。诗人们恨不得把每一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写成诗歌。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唐代诗歌已经覆盖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给后来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尤其在杜甫、李商隐等人的诗歌里,蕴含了对唐代制度文化的丰富思考,透过他们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回到历史现场,与他们一起吟唱,一起哀叹。比如杜甫著名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此处的武皇是汉武帝,杜甫是拿汉武帝喜好以武力开辟边疆来比拟唐玄宗。此段诗句描写了如鸡犬般被驱赶送死的「役夫」,即便已经血流成河,也不敢对统治者发出只言片语的怨恨。▲兵车行,徐燕孙绘画又如新安吏中的千古名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此诗的背景是唐军在邺城大败后,为了补充兵力,在民间大肆抽丁拉伕。百姓即便是把眼睛哭瞎了,也留不住自己的孩子,统治者对百姓是不会有丝毫同情的。新安吏是杜甫「三吏」「三别」中的一首,这六首诗可以说是杜甫对唐朝制度文化批判的一个顶点,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chocolate_纯黑

chocolate_纯黑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