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8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戴着黄金面具与舅舅合葬?

提到的作品

[作品]辽史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

托克托/脱脱

最新跟帖
打不死星人

打不死星人

根据出土墓志铭的内容记述,陈国公主于开泰七年(公元1019)戉午三月七日薨于行宫北之私邸,年仅十八岁。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个是“金‬面‬具‬”,‬一个‬是‬“与‬舅舅合‬葬‬”。‬

‬大辽简介


上图的中间蓝色曲线就是契丹的母亲河一一现在称为西拉木伦河(辽时称潢水),一直向东与其它的河流汇集成中国著名的大川之一,几乎横贯蒙古全境。契丹民族的一个神话: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个青年骑着马儿沿河而东进,与迎面而来,驾着牛车的姑娘相遇了。

他们一见钟情,没有什么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的世俗,他们在这里顽强的生活着,繁殖着后代。一直到了六朝的北魏时期,大概是公元五百多年左右,在诞生云岗石窟群的同时。契丹八个部落形成,过的仍然是“逐‬水草、‬就‬畋‬猎‬、‬仰‬湩‬酪‬(‬牛‬奶‬)‬、‬车‬帐‬为‬家‬的‬生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即使如‬广‬阔‬天‬地‬里‬的‬契‬丹‬族‬,‬同‬样也有如此的心‬态‬,‬一个‬叫‬耶‬律‬阿保机的‬契‬丹‬人‬东‬征‬渤‬海‬、‬西‬讨‬奚‬族‬,‬终于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建‬立了契‬丹‬国‬,‬年‬号‬神‬册‬,‬国‬号‬不‬定‬,‬时‬而‬契‬丹‬,‬时‬而‬大‬辽‬。‬到了圣‬宗‬耶‬律‬隆‬绪‬时候,‬契‬丹‬人‬吞‬并‬了‬“燕‬云十六州”消‬灭‬后‬晋‬,‬迫使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它的领域此‬时‬东‬到‬东‬海‬、‬西‬抵‬流‬沙‬(‬西‬北‬沙漠)‬、‬北‬逾‬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至‬白‬沟‬(‬河北高‬碑‬店‬)‬,‬幅员‬万‬里‬。‬

‬陈国公主的墓葬


陈国公主于辽开泰七年(1019)去世,时年十八岁。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正是与北宋筌订“澶‬渊‬之‬盟‬”的时期,‬执‬政‬的‬就是十‬分‬疼爱陈‬国‬公‬主‬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和‬著名的萧‬太‬后‬。‬

坟墓的北‬侧‬开‬有‬一门‬,‬进‬去‬就是放‬置‬公‬主‬与‬驸‬马‬尸‬身‬的‬后‬室‬,‬紧‬靠‬后‬壁‬就是砖‬砌‬的尸‬床‬。‬


上图是明代梁庄王与后妃的棺床,用砖砌成。这里用于参考。

与汉族墓葬极大的不同在于,契丹贵族不用棺槨,而是尸体直接摆在尸床上。

当然,尸体不是直接暴露,上面堆满了黄金、白银、绿玉。

尸体摆放的位置很有意思,上图明代梁庄王的棺床上,梁庄王的棺槨摆在右侧,使用的砖块明显的要高档一点,尺寸似乎也要大些,左边的是王妃的棺槨停放处,品质和规格都逊色于右边的梁庄王。

而陈国公主尸体安厝的位置恰好也是右侧,说明陈国公主的地位优于驸马。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使人不禁肃立默哀,陈国公主与驸马左右臂相叠!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朝‬元‬好‬问‬的‬疑问也‬许‬在‬这‬一‬瞬‬间得到解‬释和‬感‬叹‬......


‬关于金面具

据辽史·礼仪志载,”在‬公‬主下‬葬‬之时‬,‬辽‬皇‬帝‬赐‬公‬主‬送‬终‬车‬一辆‬,‬车‬中‬载‬送‬终‬之‬具‬及‬覆‬尸‬仪‬物‬。‬”公‬主‬脸上所‬覆盖的金‬面‬具‬,‬纯‬金‬所‬制‬,‬呈‬半‬浮‬雕‬形状。‬应该依‬据‬公‬主‬生‬前‬仪‬容‬所‬制‬。‬圆‬脸‬、‬抿嘴、‬上‬额‬明‬朗‬开‬阔‬,‬明‬显感觉是‬一个‬年轻女‬性‬的姣‬好‬面‬目‬。‬


德国于1871年发掘的公元前14世纪希腊迈锡尼国王的墓,出土了国王的黄金面具,引起世界性的轰动,以至世界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文化的独有文明之物。

陈国公主墓一下出土了两具黄金面具,完全可以比肩希腊迈锡尼国王的黄金面具。

契丹贵族的其他墓也有出土,但是很少,而且只是铜质或者铜鎏金。


(下图 陈国公主的“LV包”)

‬黄金面具的作用及渊源的初探

究竟黄金面具在这里有什么用处呢?一种看法认为是受佛教的影响。因为契丹族深深的崇敬佛教,为拜祀的佛像重塑金身是人生的願望,深受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喜欢的公主受到隆重的葬礼规格,所以送了公主和驸马各一件黄金面具。

也有人认为是避邪之用,我同意这个说法。理由如下: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出土的墓志铬,洋洋洒洒五百言的骈体文,也是大家所作,墓志明确记载:“其‬先‬漆‬水‬人‬也‬。‬”漆‬水‬乃‬是中‬华‬始祖黄‬帝‬故里,‬也‬就是说,‬陈‬国‬公‬主‬的‬先‬祖‬是黄‬帝‬。‬那么,‬丧‬葬习俗也‬存在与‬中‬华‬丧‬葬‬文化相‬同‬的地方。‬比‬如‬避‬邪‬。‬


上图是完全汉族传统文化的“傩‬戏‬”。‬傩‬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始‬于‬周‬朝‬。‬而‬唐‬朝‬的“秦‬王‬破‬阵‬乐‬”的‬演‬员‬们‬都‬要‬戴‬上‬面‬具‬的。‬”

最‬后一‬个说法就是丧‬葬习俗‬的原因。‬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墓‬志‬铭‬的‬佐‬证‬,‬契‬丹‬大‬贵‬族‬死了后‬,‬尸体要‬在‬外‬边‬放‬置‬一‬段‬时间,‬一年‬半载甚‬至几‬年后‬才‬下‬葬‬,‬放‬置‬时‬,‬不‬用‬任何器‬具‬盛‬敛‬,‬敞‬放‬。‬稍微有‬常‬识的的‬朋友都‬晓得,‬尸体不‬作‬处理,‬很‬快‬会‬发生溶‬解‬现‬象‬,‬那‬就‬“惨‬不忍睹”了‬,‬所以釆用了‬用‬面‬具‬“遮‬丑‬”的‬办法。‬

‬关于驸马的问题

题主专门使用了“与舅舅合葬”的问题,这个现象我无法解释,但是,你为什么要强调舅舅这个身份呢?驸马的另一个身份是墓志铭中明确了的,我们应该记住陈国公主的夫君是萧绍矩。在辽代,只允许耶律氏和萧氏通婚。比如著名的萧太后。



而驸马的姑妈就是萧太后。萧太后的妹妹就是圣宗耶律隆绪的仁德皇后。圣宗驾崩,驸马也去世,萧氏家族被清空,辽代也由盛转衰。驸马生前手握兵权,曾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

辽代的风俗习惯与汉族不同,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好象很豪放,从萧太后的逸闻就可以看出。侄女与舅舅成婚,契丹族不在乎!我们当然也不在意。

结语

陈国公主墓的发掘,对于了解神密的契丹族的墓葬形制、独特风俗、金银器制作水平,服饰、公主的手提包样式,玻璃器皿的发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xkelly

lxkelly

1986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这座古墓的规格非常大,陪葬品数量也十分的豪华,显然是一位王公贵族的墓葬。因为这座墓葬的保存比较完整,考古人员从文物和墓志铭中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根据墓主人墓志铭的介绍,这座古墓属于一位被封为陈国公主的辽国贵族,“陈国公主”是公主的封号等级,并不是指的陈国的公主。陈国公主是辽国皇帝的孙女,因为出身比较的高贵,公主在幼年时期就获得了太平公主的封号,成年后又被加封为越国公主。

陈国公主是公主去世后,辽国皇室赠给她的追封,一般来说追封的爵位级别都要高于死者生前的爵位,因此墓主人的墓志铭才会以陈国公主命名。陈国公主的墓葬并不是单人墓葬,而是夫妻合葬墓,在陈国公主的尸体旁边,还有一具男性尸体,这具男性尸体就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因为陈国公主的身份更高贵,萧绍矩的寿衣和陪葬品规格明显不如陈国公主。

由于萧绍矩在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建树,史书并没有关于萧绍矩的记载。幸运的是陈国公主的墓志铭中记载了萧绍矩的部分生平,按照墓志铭中的记载,萧绍矩的姐妹分别嫁给了辽国皇帝和陈国公主的父亲,也就是说萧绍矩很可能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辽国最大的两个家族就是耶律家和萧家,辽国王公大臣的正室妻子肯定是萧家的女人,辽国皇室的公主肯定嫁给萧家的男人,因此陈国公主的婚姻,是一场典型的贵族联姻。

萧绍矩除了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外,他的年龄也比陈国公主年长十多岁。可能在萧绍矩迎娶陈国公主前,萧绍矩已经有过一任妻子,但是由于他的前妻地位不高,所以没能获得合葬的资格。舅舅和外甥女结婚,在我国古代就是有违伦理的事情,吕后曾经让汉惠帝的外甥女做了汉惠帝的皇后,结果汉惠帝根本不认可这门婚事,一直到汉惠帝皇后去世的时候,人们发现汉惠帝皇后竟然还是处女之身。

虽然舅舅和外甥女结婚不符合伦理,但是辽国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政权,纲常伦理意识十分的薄弱。再加上辽国的主要统治阶级就是萧氏家族和耶律家族,两大家族为了防止大权旁落,根本不跟外族人联姻。这样的联姻模式,必然会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毕竟耶律家族和萧氏家族的人数有限,两大家族经过几番联姻之后,舅舅迎娶外甥女,姑妈嫁给侄子的情况肯定难以避免。

实际上辽国时期外甥女和舅舅结婚的情况不止一例,陈国公主的父亲也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辽国的其他王公贵族的妻子和丈夫,也多多少少都跟自己有点血缘关系。至于陈国公主的金面具,主要是因为辽国时期崇尚厚葬,贵族下葬的陪葬品多为黄金制品,数量都十分的庞大。因为辽国墓葬比较豪华,大部分辽国墓葬都遭到盗掘,陈国公主的墓葬能够保存下来,确实是比较的幸运。

gratia

gratia

地处辽西山地北缘的浅山丘陵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山脉绵延,树木茂盛,这里有个清澈的山泉,和旭的微风,有谁知道在离镇东北10公里的一个叫斯布格图小村的山坡上,竟埋葬着辽朝最显贵的公主和附马。

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为配合青龙山镇水库建设,对沉睡地下千年的合葬古墓进行清理发掘,没想到这一清理竟有了惊人的收获。

这次发现了一处合葬墓,墓中的主人是一对夫妻,即使已过去千年,他们依然相偎在一起。经考证,这是辽陈国公主与附马的合葬墓。

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皇帝的孙女,她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辽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陈国公主还是吴国公主的妹妹,死的时侯只有十八岁。附马名为萧绍矩,是圣宗齐天皇后的哥哥。

陈国公主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的亲孙女,而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公主与附马实际上差了一辈,公主是嫁给了自己的舅舅。

但辽国那时的权利被耶律与萧氏两大家族把控,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时有发生,这也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和权利的把握。

附马比公主大十八岁,陈国公主当时深受恩宠,可二人成婚后不到两年时间,便相继去世,死因不为今人所知,想必是只有这短短的夫妻缘份。

辽国盛行厚葬,两个家世显赫的人去世,其墓葬规格自然是异于常人。后来的盗墓贼都知道辽朝的墓葬里面有很多宝贝,所以辽朝的陵墓几乎都被盗空了,达到了十墓九空的地步。

当时发现陈国公主墓的时侯,专家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当陵墓被打开以后,竟是一个完整的从没被盗过的墓地,这对于研究辽国的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国公主与附马萧绍矩两手相扣,墓内极尽奢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黄金面具。面具是采用捶擛工艺制成,和人脸差不多大小。最重要的是面具上五官的纹路都很清晰,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陈国公主面具上的眼睛是睁开的,世人猜测这可能是希望下一世可以再次与亲人相聚,能更容易认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

这些应该和辽国的墓葬习俗有关,必竟那时的古人大多有着一些对来世的美好愿望,不管这些愿望是否能实现,世人总希望用人为的方法彰显出来。

墓中出土了许多宝物,这些宝物都是极品,对研究辽国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墓中实景图)

(银丝敛衣)

(两组四件双鱼玉佩)

(金銙蹀躞带)

(鎏金银靴)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SUSU

SUSU

陈国公主耶律氏,她是让北宋闻风丧胆,被迫签订“澶渊之盟”的萧太后孙女。16岁时嫁给了舅舅萧绍矩,然而这段婚姻仅仅只维持了两年,在耶律氏18岁时,夫妻二人相继病逝。

她下葬时带着黄金面具跟舅舅合葬,并不是因为嫁给舅舅觉得没脸见人,而是为了完美地维持生前美貌,毕竟人死后,面部腐烂看上去极为恐怖,带上面具,就毫无违和感。

陈国公主的婚姻,一场政治交易

辽朝的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这是辽国的两大家族。为了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同时也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便盛行近亲联姻。据记载,陈国公主的夫君都尉萧绍矩,是辽国仁德皇后的亲兄弟,官拜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是辽代的贵族。

从身份上来看,萧绍矩配得上辽国公主。当然从那张号称“量身打造”的耶律氏大圆饼脸型的黄金面罩来看,这个舅舅有没有吃亏就不知道了。舅舅娶了侄女,这在汉人看来就是教化不开,伤风败俗的乱伦行为,是要遭天打雷劈的。然而在契丹人眼里就是家常便饭,所以她嫁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舅舅就很容易解释了。

这种让汉人觉得不可思议,违反儒家三纲五常,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清朝的女真族,也有极为相似的风俗叫“接续婚”。

据虏廷事实中载: 虏人风俗,娶妇于家,而其夫身死,不令妇归宗,则兄弟侄皆得以聘之,有妻其继母者。

简单来说,女真族中,如果家族娶来的女人,丈夫去世后就不能再嫁他族男人,也不允许回娘家,要在丈夫的家族内转房,也就是说由族内另一个男人娶为妻子:儿子可以娶庶母,哥哥去世,弟弟可以娶嫂子,伯父(叔叔)去世,侄子可以娶伯母(婶子)为妻。

如果女子外嫁他族,那么夫家就会觉得十分羞耻,甚至就有可能提着刀去女方娘家洗刷耻。这种婚俗,是出于对家族财产不外流,防止大权旁落的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陈国公主耶律氏嫁给舅舅萧绍矩说白了就是封建社会下,皇家女子的悲哀,因为她们生下来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只是政治交易的产物,是一种悲剧。

陈国公主与舅舅,同墓同棺而非同墓异棺

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博物馆馆长接到村民的报告,说在当地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后经考古人员的勘察,确定这是一座辽代的王候级古墓。而且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这是国内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据记载,当时考古学家打开墓室,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惊,两具脸上都带着黄金面具的尸体躺在一副棺床内,尸体用银丝包裹,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经过多日清理发掘,大量随葬品重见天日,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

面对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考古学家们震惊的同时,翻阅各种古籍都无法判断,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可喜的消息传来,现场出土的一份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墓志铭我们都清楚,是为了阐述主人的生平及来历。原来墓主人是辽景宗的亲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与她同棺合葬的则是他的丈夫,同时也是他的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

这让考古学家大喜过望,因为辽景宗、辽圣宗时期是辽国最强大繁华时期,这些文物出土,为研究辽国制作工艺特别是玉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同时由于墓葬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未受到盗墓贼的光临,文物摆放位置并没被挪动过,这为研究契丹文化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所以夫妻合葬同棺,这应该也就是辽国的一种丧葬文化。那为何还需要带黄金面具呢?其实这就是辽国人敬畏自然的产物。

戴黄金面具,契丹人的丧葬风俗:树葬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衣食住行深受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他们都要靠天吃饭。所以这些人对自然都有着深深的敬畏,也就有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然而,树葬时遇到天气炎热的夏天,尸体就会很容易腐烂发臭,甚至还会有蚊虫叮咬,野兽蚕食,影响主人生前形象。为了尽可能保持肢体的完整性,契丹人特别是贵族会用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把尸体固定住,从而避免因尸体腐烂导致不堪入目,也防止被野兽叼走,导致缺胳膊少腿。

后来,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大地后,他们开始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丧葬习俗也逐渐融合了中原的元素。除了单纯的树葬之外,还产生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才能看到陈国公主丰富的陪葬品。

所以戴面具下葬,其实是契丹人的一种常规操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弯弯绕绕。

skyshy99

skyshy99

导语‬:1018年‬,18岁‬的辽‬陈国‬公主‬离奇‬病逝‬,和‬她‬一起‬病逝‬的‬还有‬她‬的舅舅‬,也‬是她‬的‬夫君‬,36岁‬的驸马‬萧绍矩‬!之后‬,两人‬被‬一起‬下葬‬,直到‬1986年被‬无意‬挖掘‬出来‬,两人‬的墓葬‬里‬陪葬‬的‬大量‬物品‬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尤其‬是两人‬所戴‬的金面具‬,更是‬让人‬惊叹‬并‬好奇‬!

‬他是她的亲舅舅,却也是她要嫁的人,最终两人都年少而逝。

陈国公主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大伯则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爷爷奶奶则是辽景宗和萧太后,所以从出身来看,陈国公主那是实打实地高贵,尽管她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因为契丹有习俗:嫡出‬的‬皇子‬所‬生‬的‬女儿‬和‬皇帝‬的女儿‬一样‬,也‬称‬公主‬!加上‬辽圣宗‬比较‬软弱‬,朝政‬把握‬在‬弟弟‬耶律隆庆‬手上‬,这样‬出身‬的陈国公主‬自然‬是‬高贵‬无比‬。

但也恰巧也是这样的出身,决定了陈国公主的夫君只能是近亲的萧氏。为了‬大权‬旁落‬,契丹‬有规定‬皇室‬耶律‬一脉‬必须‬和‬萧‬氏‬联姻‬。所以‬,1016年‬,16岁‬的陈国公主‬被‬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亲舅舅‬萧绍矩‬,至于‬为什么‬是‬萧绍矩‬,那‬答案‬自然‬只有‬一个‬:萧绍矩‬是‬萧‬氏‬里‬最‬合适‬的、最‬显贵‬的!

可是,两人结婚后才两年,便双双病逝,或许因为近亲结婚的原因吧,毕竟没有资料显示两人参与朝政争斗。

‬为什么带金面具?那自然是高贵!

契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民族自古崇拜自然,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上天赐予,因此死后多采取树葬‬的‬方式‬,就是‬先‬挂在‬树上‬风干‬再入葬‬,以‬示‬对‬上天‬的虔诚‬。风干‬之后‬的尸体‬便‬会‬入殓‬,而‬有钱‬人家‬尤其‬是皇族‬便‬极为‬奢华‬,而且‬为了‬保护‬脸部‬,防止‬腐化‬过快‬,皇室‬多‬会‬给‬死者‬戴上‬黄金‬面具‬,毕竟‬没什么‬比‬黄金‬更‬更‬凸显‬身份‬的了‬,这‬也是‬为什么‬陈国公主‬会‬带着‬黄金‬面具‬和‬舅舅‬一起入葬‬地‬原因‬了‬!

‬结语

身为契丹的皇室,陈国公主所嫁的萧绍矩虽然是自己的亲舅舅,这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属于乱伦,但是在游牧民族是很正常的,两人死后自然就是合葬了。至于黄金面具,那自然便是保护面容加凸显身份了。

庄周晓梦

庄周晓梦

1986年,在内蒙古的一个叫做青龙镇的地方,一群工人在挥汗如雨地挖着水库,挖着挖着就挖到了青色的方砖,看上去就是年代久远的古砖,其中不乏有见识的觉得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便向政府上报了这个情况。

考古团队闻讯而来,在一番保护挖掘后,一座宏伟的古墓重见天日,据记载,这座古墓的建设偏女性风,墓主应该是个贵族女性,可让考古专家们大感意外的是,在主墓室的棺椁里居然躺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呈相拥状长眠于此,而且两具尸体全身包着银丝网,脸上带着纯金面具。

古代夫妻合葬的陵墓有许多,可基本都是各自长眠在自己的墓室中,这样葬在同一个墓室,躺在同一个棺材里的还很罕见,两人还都带着纯金制成、按照他们模样雕刻的面具,而且这座陵墓明显是为女性准备的,是否意味着这女尸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男性,我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他们到底是谁,有着怎样的人物关系,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墓葬方式,这一系列的问号,在考古学家们不断考证研究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谜团能够破解,有赖于随后在墓葬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考古人员经过对墓志铭的解读和相关资料的考证,推断出这座古墓的墓主是辽朝的陈国公主,就是杨家将对抗的那位辽国萧太后的孙女。

萧太后是辽国中兴的关键人物,执政时期在辽国呼风喊雨的人物,辽太后去世后,辽圣宗虽然得以掌权,但是他资质平庸,眼看二弟耶律隆庆做大也无能为力,陈国公主正是权势滔天的耶律隆庆的掌上明珠,生前养尊处优,去世后享受高规格的墓葬,有着丰厚的陪葬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和陈国公主合葬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萧绍矩,令人意外的是,据考证,这萧绍矩其实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虽然在古代中原王朝皇室也出现过舅舅与外甥女的结合,例如吕雉把外甥女张嫣许给了儿子刘盈,亲舅甥纯粹的乱伦组合,但这只是个例,而辽国上层当时的亲上加亲简直都乱了套了。

辽国的皇室婚嫁是有严格的姓氏要求的,简单来说耶律是皇帝的姓氏,那萧姓就是皇后的姓氏,而耶律家的女儿还要嫁给萧家的儿郎,可以不顾血缘、不顾辈分,只要是两家的联姻就可以,这样循环的亲上加亲,肯定会导致近亲结婚,婚姻血缘关系乱作一团。

就以陈国公主的身世来说,前文说到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那是从父亲角度来说,要从母亲角度来说,她是萧太后的重外孙女,纵横来理一理这其中的关系,萧太后除了长子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外还有一个女儿耶律观音哥,耶律观音哥长大后嫁给了萧太后的弟弟、她的舅舅萧继先,生了一个女儿,此女又嫁给了她舅舅耶律隆庆,生下了陈国公主。这其中关系,理不理得清,全看诸位的辈分理解力了。

这萧绍矩倒不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是她伯母耶律隆绪妻子的兄长,不过耶律与萧家早已水溶交融,两人肯定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这萧绍矩比陈国公主大了将尽20岁,更悲哀的是结婚两年后,年仅十八岁的陈国公主就香消玉殒了,悲痛万分耶律隆庆斥巨资为女儿筹建了这座陵墓,不过没想到的是陵墓刚建完,萧绍矩也去世了,辽人便把他们二人都安葬在这座陵墓里了,也就是说其实这座陵墓原来就是为陈国公主准备的,没想到驸马那么着急,也没准备他的地方,索性就放在一起了,生当同眠,死亦同穴也很浪漫的。

至于他们夫妻二人身上都穿着银丝网衣,脸上都带着纯金面具,是因为辽人独特的殡葬习惯,因为契丹是游牧民族,和中原人安土重迁不同,他们行踪不定,崇尚自然,在人去世之后,多是将他们尸体挂在树上,风干之后再火化。因为担心亲人被鸟啄食的身体散了架、脸被咬的面目全非,贵族都会给亲人穿上银制的网衣、戴上面具,也算是成全了亲人的死后尊严。

陈国公主夫妇身份贵重,尤其是陈国公主去世时,耶律隆庆如日中天,当然要将爱女的丧葬准备得体体面面,按照陈国公主脸型定制的面具,做工精致,原料都是纯度在98%的黄金。

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在陈国公主诸多的陪葬品中发现了类似现代工艺制造的水晶杯,有人不禁调侃难道这公主是穿越了,穿越时空是不可能了,在慨叹古人手工业技术高超的同时,也看出了这位公主确实很受宠爱,父亲将一切能得到的美好事物都埋在了这座古墓里,想让它们陪着女儿,在地下的日子不凄苦,寄予了想女儿生生世世享受富贵荣华的美好祝愿。

流浪猫的足迹

流浪猫的足迹

这是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之谜,这是一个令人叹惋的凄美结局,欢迎你们来到大型未解之谜现场之神秘的黄金面具。

一座尘封已久的古墓,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遗产?又是怎样的“契丹文化奇迹”?

揭开的序幕要从1986年,刚担任内蒙古奈曼旗王府博物馆馆长的敖秉权和一些人员用推土机推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说起,在漫长的工作进程后,墓铭志的出现,陈国公主墓就这样被考古人员勘察并证实,而真正的秘密还未浮出水面。

神秘的黄金面具上集之珍贵的史料遗产。1986年首次发现的这座未经盗扰的辽代皇族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将近2000件。而两具尸体戴着金面具的出现更是吸引了学家的注意,尸体用银丝包裹,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这一采用捶揲工艺而制作的面具,模具展现的人物面部神态为我们想象契丹女性面容留下了参考。而这座规模宏大,高等级的陪葬品之墓的展现,更是让学者们研究到贵族之墓的种种规定,但事情还未完结。

神秘的黄金面具中篇之融和的丧葬习俗。作为一个天生的游牧民族,他们不能如普通百姓那般衣食住行,只能随四季变化放牧狩猎,与自然恶劣环境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就是独特的树葬习俗(具体的细节可以自己查阅)但是发现的陈国公主耶律氏的墓并未反应这一习俗,是哪里出错了吗!因为它体现的是融和的丧葬习俗,如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确立统治后,会吸取中原的一部分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样。

当契丹入侵中原后,他们便看到了中原的一些文化,原来的树葬习俗也被加入了中原的丧葬文化,呈现一种融合趋势。除了单纯的树葬之外,还产生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这个被誉为辽国文化奇迹的陈国公主之墓毫无疑问的展现了这一点。

神秘的黄金面具之凄婉的爱情结局。这是冰冷冷的墓铭志的一段话“圣上亲临顾问,愈切抚怜,诏太医以选灵方,服良药,而绝神效。无何,身之存殁,大限难移,寿之短长,冥数已定,奄薨颜而早谢,与薤露以俱零。”接着,这位公主在美丽的二八年华,就这样与驸马沉沉睡去了,便是千年。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公主的香消玉殒是因为不治之症,而不是什么可怕的阴谋权斗。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公主患了什么病,其中可有什么隐情?这里要谈谈二人的背景及婚姻的结合。她是辽景宗的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肖氏之女吴国公主之妹。”

他是丈夫,也是舅舅,付马都尉萧绍矩。身为皇族,就要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为其做出牺牲,这位年轻的公主,生于契丹皇族,为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所以有人猜测,是因为世代的通婚,使得携带遗传基因,而引发的血友病,当然是否可靠还有待考证。这里我们不能耻笑为什么要近亲结婚,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所以时代文明才能步步演进。

在这个神秘黄金面具之谜的结尾,你会突然发现,神秘的并不仅是只是用来笼络尸体,防止其腐坏的黄金面具,这个天赐的古墓奇迹,他的一切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掘。

Grace

Grace

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是大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和萧太后的孙女,辽景宗第二子耶律隆庆之女。她生前十分受到恩宠,根据墓中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的记载,这位年轻的公主竟然数次荣获封号,初封为太平公主,后又被封为越国公主,后又追封为陈国公主,可见她是一位非常可爱而又受欢迎的一位公主。

陈国公主墓

首先解释为何陈国公主要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大辽国当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相关概念,而且为了保持皇家血脉的纯正,在契丹皇族中,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所以,在陈国公主16岁的时候即1016年,在辽景宗的赐婚下,陈国公主嫁给了大自己十多岁的舅舅萧绍矩。这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是有背纲常伦理,但是在当时不仅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觉得是喜上加喜,对于维护皇室正统的血脉最好的办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国公主与舅舅萧绍矩也没有半点的难堪和不悦,也属于两情相悦,于是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千年前的北方大草原上隆重举行。但是,陈国公主与自己的丈夫是非常不幸的,原本安稳富贵的生活可以享受一生,但是在1018年,陈国公主和丈夫萧绍矩先后去世,从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上面记载来看,双方之死与宫廷斗争没有一点关系,而是因病去世,但至于究竟是何等疾病导致夫妇二人先后离世一直是一个迷。

高翅鎏金银冠

于是,聊过的皇室为二人准备了一个极为豪华的葬礼,从墓葬发掘的情况来看,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随葬品共3227件,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的。在墓中他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覆盖着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尤其是公主头部上方放置着高翅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着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金面具

但这样的厚葬应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是其中唯独一项东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公主和驸马都戴着金面具,在我们的印象中,戴着面具下葬应该多出自中亚及欧洲,但在陈国公主和驸马戴着这样的面具就让人很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

金缕玉衣

实际上,之所以戴着这样的面具,与契丹人对于生死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契丹人的传统中素有灵魂不死的观念,用金面具、银丝网格罩住死者,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这与金缕玉衣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发现,这个金面具周围还有33个穿孔,而这33个孔就是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也就是说这个面具与陈国公主穿的银丝网格实际上是一体的,正是因为用细银丝连在一起,更加让契丹人相信有他们罩着逝去的人,逝去的人形就不会散,形不散,神就一直在,活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

以上就是陈国公主为何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一起,并且为何脸戴面具下葬的原因。

太多

太多

陈国公主是谁?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这就意味着,陈国公主原来是辽国后裔。

在1986年的时候,陈国公主墓终于出土,墓中琳琅满目,各类珍宝应有尽有,按理说,这座陈国公主墓应该是被盗墓者挖掘过的,毕竟是大辽贵族,在大辽被金国灭国的时候,辽国宗室,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尽皆遭受到了金国人的洗劫,这座陈国公主墓,算是唯一的一座,没有被盗墓者光顾过的坟墓。

墓中的各类珍贵陪葬品数不胜数,但那都不是今天笔者要讲的东西,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墓中的那副黄金面具。

陈国公主为何会与自己的舅舅合葬在一起?这是因为,这名陈国公主的丈夫,正是她的舅舅。这么说就可以理解了,古代的时候,妻子丈夫埋在一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两人明显身份有别,陈国公主为何会嫁给自己的舅舅呢?

从大辽的传统来看,大辽皇室后裔之间近亲结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辽的皇室后裔也就那两个姓,一个是萧太后的萧,一个则是耶律阿保机的耶律,这两个姓氏的子孙后代之间经常进行联姻,陈国公主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在,那个朝代,那个世代,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嫁给自己的亲舅舅,不知是对还是错,对陈国公主而言,想必心中的反感应该是要大于感情的。但毕竟他们生于那样一个世代,萧氏与耶律氏为了血统纯正,只能牺牲后代子孙的幸福。

陈国公主与丈夫的头部都放置着一个黄金打造的面具,陈国公主面孔上的面具,刻画的是一个女子形象,而丈夫面孔上的面具则是一个男子形象,打造面具的工艺也是那个世代独特的捶揲技艺。

其实不仅仅是佩戴了黄金面具,陈国公主身上还覆盖着一身的银丝网络衣,据说无论是这种面具,还是这一身的银丝网络衣,都是为了防止陈国公主死后尸身腐烂而准备的。

陈国公主的封号,也是陈国公主去世以后,大辽皇帝特意封许的,由此可见,陈国公主定然也是备受宠幸的一名公主。

只是可惜了这两人,尽管身着荣华富贵,却抵不过生老病死,陈国公主去世的时候不过十八岁而已,而她的舅舅,或者说丈夫,当时也不过是三十六岁,或许这便是近亲结婚带来的危害吧。

无论是佩戴黄金面具,还是与自己的亲舅舅结下姻缘,共同入土,都象征着一种独特的大辽文化,大辽已经消失了近千年,大辽的文化也大多遗失殆尽,陈国公主墓的挖掘,毫无疑问是填补了国内关于大辽文化的欠缺。

小牙不懂?

小牙不懂?

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戴着黄金面具的少女为何会与自己的舅舅葬在一起?

古墓的发现,墓主人的身份,关系

198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人们在兴建水库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座辽代的古墓

两座古墓相距不过十米,但现状却有着天壤之别。一座被盗墓贼光顾多次,损毁严重、一座保存完好,沉睡千年,未曾被人打扰

经过考古专家考证,确定这座墓的墓主人应该属于王侯级别。那座完好无损的墓就是陈国公主和她的舅舅,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陈国公主复原图)

甥舅为婚,现在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是在专家们研究了契丹族的婚姻制度后,才知道了这是契丹皇族为了保证血统纯正而制定的一种婚姻故俗

契丹人的婚姻观念比较奇葩,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儿子娶后妈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了契丹部落联盟的新首领,建年号“契丹”

陈国公主是辽景宗耶律贤(辽代第五位皇帝)的孙女,生母为仁德皇后

萧绍矩是仁德皇后的兄弟。陈国公主在16岁时嫁给了她这个30多岁的舅舅。然而这对夫妻在一起仅仅生活了两年便接连离世


(萧绍矩复原像)

为何会带着黄金面具下葬

这座合葬墓的墓室内绘有大量壁画,历经千年依旧鲜艳夺目。考古人员清理出金银玉石,玛瑙等陪葬品共3227件

尸骸腐朽的陈国公主和驸马头戴鎏金银冠,面戴纯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脚上穿着鎏金银鞋并排躺在石床之上


银丝网衣的功能就是笼络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而导致尸身散乱。最罕见的发现当属黄金面具了

为什么要带着黄金面具下葬?这与契丹人的丧葬风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契丹族是典型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骁勇,彪悍,尚武,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据虏庭事实记载,契丹富贵人家去世后,会用刀将死者身体的内脏取出。待血流干后,将其用铜丝包绕,带上量身制作的黄金面具,然后进行树葬


“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刀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笔刺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锦綵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摘自虏庭事实

所谓树葬就是将包裹好的尸体挂在树上晒三年,等风干后再进行埋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防腐的作用。其实就是把人做成了干尸木乃伊

契丹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学习中原文化,逐渐的才由树葬转变为土葬和火葬

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辽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

为研究人员了解辽国的风土人情、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资料:《辽史》陈国公主墓志铭

pure_glass

pure_glass

1986年6月5日,位于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一个小山村里,一辆正在施工的推土机无意之中挖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一座古墓就此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座古墓坐落在该村一个名叫“庙子山”的半山腰,庙子山在当地人眼中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山势如一把太师椅。而在千年之前,这座山就因其独特的形态,成为了一个显赫家族的墓地。

经过考古专家现场的初步考证,这座古墓应该是辽代古墓。但专家们并未对此感到兴奋,一来辽代古墓发现数量较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二来辽代古墓被盗的概率很高,从已发现的辽代古墓中,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完整的、从未被破坏的古墓。

但当考古专家将墓葬的大致轮廓清理出来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这座古墓似乎十分完整,墓门完好无损,没有被盗的痕迹。当考古人员打开墓室的一刹那,强烈的阳光让整个墓室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让在场之人为之一振。

(墓道中的壁画)

墓道两侧的壁画,虽历经千年但依然色彩艳丽,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草原风情扑面而来。这就是可与敦煌壁画媲美、且名满天下的辽墓壁画,它形象地描述了雄踞北方的契丹帝国的辉煌文明。

这座古墓的规模虽不大,但里面琳琅满目的陪葬品,却让在场之人目瞪口呆。

众多的金银玉器,琥珀玛瑙堆砌如山,让考古队员几乎无立锥之地,生怕稍不留神,就会损坏脚下的无价之宝。

经过考古人员的仔细清点,共发现珍贵的随葬品3200多件。仅黄金制品的总量就达到了1700多克,银制品更是重达1万余克。

最让考古专家兴奋的是,在墓室中央并排放置着的一男一女两具尸体,都是头顶鎏金的银冠,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身着银丝网络,胸佩琥珀璎珞,颈戴琥珀珍珠项链,脚蹬银靴。

两个金光灿灿的黄金面具,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面具呈半浮雕状,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面貌制成。面具脸型丰满,抿唇,上额舒展,呈现出年轻女性的显著特点。面具与银丝头网络相连,面长20.5厘米,宽17.2厘米,耳长7.6厘米,宽3厘米,面具厚0.05厘米,重达184克。

(黄金面具)

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为何死后能享有堪比帝王的厚葬?

现场发现的一块完整墓志铭,解开了人们的疑惑。从铭文中得知,墓主人名叫陈国公主,是辽代景宗皇帝与皇后萧燕燕的孙女,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之女。

耶律隆庆是景宗皇帝次子,圣宗皇帝同胞兄弟。由此可知,陈国公主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和他一起合葬的是她的驸马,名叫萧绍矩。虽然墓志铭中对驸马的介绍很少,但从《辽史》中,我们不难看出,萧绍矩是萧隗因之子,是圣宗仁德皇后之兄。

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可以看出,萧绍矩实际上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两人属于近亲结婚。

不过,这在辽朝的历史上算不得什么,耶律氏身为皇族,和历代都为后族的萧氏联姻,更有利于辽王朝的统治。

陈国公主16岁时就下嫁于萧绍矩,两年后因病去世,萧绍矩也在不久后追随爱妻而去。

(陈国公主)

那么,两位墓主人为何死后要用黄金面具覆面呢?

这主要源于契丹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

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打渔放牧,狩猎为生,是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与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因此,契丹人死后,会将自己回馈给大自然,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树葬”习俗。

顾名思义,所谓“树葬”,就是指在人死后,将尸体挂在树上,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或一年,让其自然腐烂风化。在树葬的过程中,尸体难免遭到飞禽走兽的侵蚀,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持死者的尊严,也为了便于收集死者骨骸,就制作了金属面具来覆面,同时用金属丝网对尸体进行笼络。

由于陈国公主有着显赫的身世,是辽朝的皇亲国戚,她的面具和网络当然不能马虎,所以就出现了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这和汉朝的“金缕玉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辽史》等)

下底传中

下底传中

在1986年,内蒙古发现了一座辽代贵族古墓,这里面是埋葬这辽代的陈国公主,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这些公主王爷的墓葬,国内实在是太多了,可这座墓葬就有些特殊。

首先这其实是一座合葬墓,这位陈国公主的尸身旁边,还有一具尸体,两具遗体都穿着银丝网衣,整体的服饰还是比较华丽的,可奇怪的是,尸体上还带着黄金面具,这在合葬墓里面就比较少见了。

接下来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墓葬里面有大量的文物,金银玉石等各类的珍贵文物多达3000多件,四周还有精美的壁画,也很好描述了之前的场景。这样的一座墓葬,居然还没有被盗墓贼光顾,实在是有些罕见,当然,这座墓葬的位置是有些偏僻,盗墓贼也不太容易来到这里,也不具备太好的挖掘条件。

根据调查,这位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的孙女,当时的辽国实力也是非常强大,因此这座墓里面,有着这么多丰厚的陪葬品。

那么陈国公主旁边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为何他们会佩戴黄金面具在一起下葬呢?

这个人名叫萧绍矩,是辽圣宗皇后的哥哥,当时也在朝中担任要职,他受到皇帝的宠信,因此皇帝就把16岁的陈国公主嫁给了他,夫妻俩人是非常恩爱,可没想到,陈国公主嫁人之后才过了一年多就去世了,年仅18岁,这绝对是早逝了。

在公主死后,萧绍矩也是非常伤心,很快也随着公主一起去世了,他的年龄是要比公主大很多的,可俩人的关系是非常好,在死后夫妻俩人能葬在一起,在地下继续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墓中出土的陈国公主墓志铭,简单介绍了夫妻俩人的事迹,墓中陈国公主的尸体上穿金戴银,彰显往日的尊贵,这座墓葬是非常有考古价值的,因为辽国在灭亡之后,契丹人也在历史中神秘消失了,后来有关契丹的文字典籍,大多都已经消失了。

而墓葬是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东西,可辽国的古墓非常稀少,辽人并不太注重墓葬的设计,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了,他们很多的墓葬都在荒漠草原上,也不太容易保留下来,经过了这么多年,辽国古墓大多都已经被毁掉了,还有很多都被盗墓贼光顾,像陈国公主这样完整的墓葬实在是太少了。

有意思的是,陈国公主正好是她丈夫的外甥女,这在中原地区就是乱伦的关系,可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并不太注意这些细节。那么公主等人的黄金面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契丹贵族下葬的时候,往往都会佩戴面具,只是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佩戴的面具材质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墓葬习俗,佩戴面具也能保证头部不受野兽的破坏,对于保存尸体是有着一定的帮助。契丹贵族们非常注重自己尸体的完整,他们死前就想尽办法要保护好自己的尸体,至于还有什么佩戴面具的习惯,这些就随着辽国的灭亡,渐渐隐藏在了历史中。

这位陈国公主的死因不是非常明确,他们之间属于近亲结婚,不过这种婚姻只是对他们的下一代造成影响,对他们自身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辽景宗,圣宗在位的时期,萧家的权势达到了巅峰,这位辽国驸马是萧太后的侄子,他们家族早就有与皇族联姻的传统,这也是辽国巩固皇族权力的一种策略。

可惜他没能享受太久家庭的温暖,妻子的早早去世,让他也受到极大的打击,渐渐也跟着去世,辽国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们至今仍有不少的疑点没有解释清楚,有关辽国的资料文献也是有些少,这也是很可惜的事情,对契丹文化,我们还是不够了解的。

krystal1102

krystal1102

1986年在内蒙古一个叫做青龙镇的地方突然挖到了青色的方砖,而这看上去年代久远,所以一些有见识的人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墓,于是马上向上汇报。


等到考古人员到达之后,终于是让这一作古墓重见天日。着一座古墓的建设偏向于女性,而且墓主人也是贵族女性。但是等到真正进入了主墓室的时候却发现在棺椁之中躺着两具尸体,一男一女,而且全身都包裹着银丝网,脸上也是带着纯金面具。

古代夫妻合葬的并不是没有,但是像这样躺在一起的却很罕见,同时两人都带着纯金打造的面具,而且这一作古墓的风格也偏向于女性,很显然其中的女子地位更高才对。但是在古代一直都是男权社会,那么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谜团揭开

在之后墓葬之中发掘的墓志铭之中找到了墓主人的身份,原来这座古墓是辽朝时期陈国公主的墓,也就是鼎鼎有名的萧太后的亲孙女。萧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用多说,加上陈国公主的父亲是耶律隆庆,所以陈国公主死后能有这么高规格的陪葬,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至于和陈国公主合葬的男人,其实就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根据考证这个萧绍矩不但是陈国公主的丈夫,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辽人皇室的婚姻非常严格,耶律是皇帝的姓氏,而萧氏则是属于皇后的姓氏。因此两家一直以来都重视联姻,甚至不顾血缘和辈分,这也就导致婚姻血缘关系一团乱。

但萧绍矩也不能算是陈国公主的亲舅舅,因为萧绍矩算是陈国公主伯母的兄长,但是由于萧氏和耶律氏长久以来的联姻,要说两人毫无血缘关系还真说不定。而且萧绍矩比陈国公主大了整整十八岁,同时陈国公主的寿命并不长,在结婚两年之后便离开了人世,也就是在陈国公主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悲痛万分的耶律隆庆为自己的女儿建造了这个陵墓,只是没想到陵墓刚刚修建完毕,萧绍矩也跟着去世了。所以辽人认为这是萧绍矩对自己妻子的思念,于是干脆将两人葬在了一起,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浪漫了。

金面具

至于说两人身上的银丝网衣和金面具,则是因为辽人特别的殡葬习惯,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对土地并没有太深的情结。而且他们一直到处放牧,崇尚自然,在人去世了之后也是采取特别的处理方式。旧唐书中就曾有过记载,说契丹人去世后不会做陵墓,而是用马拉着车送进大山中,并且将人挂在树上风干,然后再入殓,这也被称之为树葬。

不过因为担心尸体被鸟兽给损坏,所以契丹人贵族会给自己的亲人穿上这种独特的银网衣,戴上金面具,也就是为了维护逝去者的尊严。

浪客剑心

浪客剑心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水库施工现场,铲车挖出了一座辽代墓葬,跟绝大多数遭遇多次盗掘不同,这座墓居然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躲过了盗墓贼的黑手,完整地保留下来。

考古工作者从这座墓葬中,发掘了三千多件精美绝伦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谜一样的黄金面具。从墓志铭我们得知,该墓的主人是“陈国公主”,和她的丈夫“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陈国公主是谁?她为何年仅18岁就去世了?神秘的黄金面具又带着什么呢?

揭秘陈国公主的身世

一般理解,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不过陈国公主并非如此,她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既然不是皇帝的女儿,怎么敢称“公主”呢?原来其父耶律隆庆的身份太特殊。

耶律隆庆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同母弟弟,生父辽景宗,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萧绰(萧燕燕),那位两次亲临战场,与北宋对垒的萧太后。

辽景宗驾崩时,新君辽圣宗只有11岁,大辽国处于“子幼母寡”,宗室势力虎视眈眈的危急时刻。我们知道,自从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后,由于述律皇后的偏心,导致皇位一直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两系之间,通过暴力手段轮换,每一次轮换,耶律家族都经历一次血腥的杀戮。

所以,萧太后非常担心宗室子弟趁势作乱。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没有坐以待毙,她以高超的政治手腕,顺利解决了危机。其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联姻的方式,扩大和巩固后族势力;重用韩德让等汉臣,削弱宗族势力;培植皇家势力,拱卫皇权。

其中第三个举措,就是大力提拔和任用辽景宗的兄弟和儿子们,弱化旧宗族在朝中的影响力。耶律隆庆就是这个政策下,最大的受益人。

耶律隆庆自幼尚武,光屁股娃的时候,就喜欢带一群小孩玩征战游戏,一群同龄的小孩,被他治得服服帖帖,连辽景宗都不由惊叹,“此吾家生马驹也。”

有这么个宝贝儿子,萧太后自然当作王牌,耶律隆庆年纪轻轻就以藩王身份留守南京(今北京),镇守大辽的南大门。统和十七年,耶律隆庆大败宋军,全歼范廷召一万人马。统和十九年,耶律隆庆再败宋军,全歼王继忠部,并活捉王继忠。

有太后母亲的宠爱,有皇帝哥哥的照应,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耶律隆庆因此成了辽帝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为了表彰弟弟的功勋,辽圣宗下旨将他的儿子们纷纷封王。作为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的封号,也应该是那段时间获得的。

离奇的甥舅婚姻关系

根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是“仁德皇后”之兄。仁德皇后即辽圣宗的皇后萧菩萨哥,是萧太后的侄女,这样一来,陈国公主跟萧绍矩的关系就有点复杂了。

怎么复杂呢?从他们与萧太后的关系看,一个是萧太后的侄子,一个是萧太后的孙女,二人就是表叔侄关系,即表侄女嫁给了表叔。

从他们与萧菩萨哥的关系看,一个是皇后的哥哥,一个是皇后的侄女,二人又是甥舅关系,即表外甥女嫁给了表舅。

如果我们再另找一个参照人物,他们的关系还会有所变化。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呢?原因很简单,辽国的皇族,只与萧氏通婚,两个家族相互嫁女,关系不复杂才怪。

那岂不是乱伦了嘛?既是又不是。首先古代只要不是同宗婚姻,就不算违礼,即使汉人,这种婚姻也不少见。其次,辽国的萧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家族,虽然都姓萧,但是他们早就出了五服。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的关系。萧太后姐仨,没有兄弟姐妹,所以,萧菩萨哥和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这个说法就有问题,顶多说是“族侄”,也很有可能是萧绍矩的萧氏,与萧太后的萧氏,关系非常远了,甚至不是一个“萧”。

另外,陈国公主跟萧菩萨哥没任何关系,萧菩萨哥是辽圣宗的皇后,陈国公主是辽圣宗的侄女,不是女儿。同时,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与萧菩萨哥不是一家人。所以,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的甥舅关系说法不成立,顶多说他们如果是一个“萧”,从辈分上勉强算甥舅关系。

不过,即便陈国公主与萧绍矩,疑似是关系很远的“甥舅”,可耶律皇族与萧氏后族之间的乱伦婚姻,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陈国公主的爹耶律隆庆,有三位王妃,两位是他的亲外甥女,一位是表外甥女。陈国公主的生母是谁不大清楚,但肯定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花季年龄早逝的隐情

陈国公主墓出土后,考古人员发现,夫妇俩都已经化为尘土,仅留下少量遗骨。根据对遗骨的化验分析,及史料记载,发现陈国公主去世时年仅18岁,萧绍矩约36岁,萧绍矩比陈国公主略早去世。

那么,陈国公主为何在花季般的年龄,就早早去世了呢?人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词——宫廷斗争!

是的,辽国的宫廷斗争非常惨烈,前期是耶律家族的互杀,后期是内廷与外朝,以及后宫嫔妃之间的厮杀。比如那位大美女兼大才女萧菩萨哥,就被“丑八怪”萧耨斤谋害。

作为皇族与后族的结合体,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有没有可能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遭到杀戮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按史料记载,陈国公主夫妇都是正常死亡,从墓葬的细节看,也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同时,他们生活的年代,恰好是辽国政治比较安宁的时期,没有内乱爆发的记载。

因此考古世家推论,陈国公主的早逝,原因很可能只有一个:近亲结婚带来的基因缺陷。

神秘面具掩盖下的特殊葬俗

当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戴着黄金面具的尸身,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考古人员既惊喜又疑惑。惊喜的是,黄金面具太罕见了,疑惑的是,墓主人为何要戴着面具入土呢?

之前,考古人员曾经发现过一座契丹墓,墓主人头戴铜面具,身份是个尸身不腐的巫师。参考这个信息,考古人员产生以下两个推论:

一,面具是职业的象征

古代巫师的地位非常重要,他们被认为是通灵的使者,面具就是他们工作的必备道具。不过,考古人员在陈国公主墓内,并未发现其它任何可以证明墓主是巫师的证据。

一般来说,巫师这个职业也是祖传的,他们与皇族之间,会形成相互支撑的两个家族,因此皇室子女不大可能从事巫师职业。

二,面具为了遗体防腐

巫师不腐的尸身,让人们联想到,铜面具是不是尸体“保鲜”的原因呢?考古人员特地做了化验分析,发现铜的分解物硫酸铜和磷酸铜,确实对抑制细菌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确保尸身不腐。

陈国公主墓内,夫妇俩都已经腐朽,这也说明,面具根本起不到防腐的作用。

那么,神秘的黄金面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契丹人通用的葬俗吗?它又代表什么含义呢?经专家分析,给出了以下令人震惊的答案。

黄金面具居然是陈国公主出嫁的陪嫁品!除了黄金面具,她死后包裹全身的银丝网状衣服,也是她的陪嫁物。

这就奇怪了,姑娘出嫁,用冥器陪嫁,多丧气呐!其实这并非是契丹民族的民风,而是贵族阶级特有的荣耀,这要跟契丹贵族的葬俗有关。

原来,契丹人死后不用棺椁,而是将尸身停放尸床上。这一点,从陈国公主墓就得到了验证。另外,契丹人死后,一般要将尸身停放半年至两年后,才送入墓室安葬。

这两个习俗就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尸身停放太久,就会出现腐烂现象,等到入葬之日尸体往往已经不成形。又因尸身暴露在人们视线中,腐烂的面容相当狰狞。

银丝网状的衣物,就是保证入葬时,尸身不至于分家,面具就是为了遮挡不忍目睹的面孔,跟防腐和巫师身份毫无关系。

小虎第一小虎第一

小虎第一小虎第一

黄金面具下葬本身就是一个谜,年仅18岁就去世的花季少女,为什么要与舅舅合葬,这难道有什么讲究,或者是他与舅舅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

那是在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了一个辽代的陈国公主墓,位于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墓,与往常的绝大多数墓葬都与众不同。

最令人诧异的就是,虽说是公主墓葬,但却硬是并排躺着两具尸体遗骸,按照当时墓葬的规格来看,上身穿戴银丝网衣,头顶金色王冠,而且两人的脸上均被金色的面具包被子,就连脚上的靴子,也都是鎏金银材质。

这座千年古墓的神秘面纱,才刚刚拉开一角

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心生疑惑,整个墓葬周围壁画丛生,根据壁画内容大概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是当时的生活场景图,与此同时出土的陪葬品高达3000余件,各种材质应有尽有,金银首饰,这只是最基础级别。

而各种玛瑙,翡翠,琥珀、珍珠也应有尽有,恐怕整件事没有这么简单。这座墓葬如此豪华,却沉睡千年属实匪夷所思在那个盗墓贼猖獗的年代,各大帝王的陵寝也成了盗墓贼争相抢夺的地盘。

古代摸金校尉的奇技淫巧,不得不令人称奇,按理说精通各类风水学知识的他们,只要是稍微豪华一点的墓葬,基本逃不过他们的视线,之所以这座千年古墓得以幸存。

根据当时发掘的专家猜测,可能是由于地处偏远,这里地广人稀,而且它还位于一个名叫斯布格里的小村落,盗墓贼要想光顾这里,就必须克服地域障碍。

年仅18岁去世,为什么会和舅舅合葬?

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位就是刚开始提到的辽代公主,她是耶律氏家族的一员,之所以称其为公主,是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当时地位显赫的辽景宗,相信对于孙女的离世,他也备感意外。

(萧绍矩)

按照墓志铭记载叙述,这名男子也是皇亲国戚,本名叫萧绍矩,当时辽圣宗即位,也开创了辽国最兴盛的时代,这名男子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不仅担任泰宁军节度使,而且还担当着检校太师一职,他去世时也相当年轻,仅仅35岁,两人合葬其实有另一层关系。

外甥女嫁给亲舅舅,合葬自然理所当然。

陈国公主的父亲就是辽圣宗,对于自己16岁的女儿,也将她许配给了萧绍矩,很难符合今天的常规,如此乱了伦理纲常,同时也是有悖常理的存在,但其实这一切在契丹族中来说并不算什么,仅仅是一种很正常的通婚现象,为了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

关于两人的死因,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资料表明,从结婚到去世,萧绍矩仅仅和妻子待了一年,他死后一年,或许公主也因为悲痛欲绝,一年之后随他而去,这也是两人之所以合葬的原因。

关于戴面具又有怎样的说法?就不得不提当时的风俗习惯

按照契丹人特有的丧葬风俗习惯,戴面具下葬,其实是一种常规操作,其他人最常用的是树葬,但这仅仅是针对普通人的葬法。

很可能因为天气炎热,尸体腐烂发臭,影响主人形象,也容易遭到野兽蚕食,契丹贵族则不一样,为了尽可能保持肢体的完整性。

用豪华的装饰品不仅彰显了其尊贵地位,而且还能完美的维持死者形象。戴面具就有这样的用途,毕竟人死后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护措施,面部腐烂也是极其恐怖的,带上面具就毫无违和感。

无论是公主还是她舅舅的死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知识水平受限,没有明确的判断记载,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事人并没有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有关。

如果您有更合理的解释,欢迎评论区探讨留言!

水草心

水草心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