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8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戴着黄金面具与舅舅合葬?

提到的作品

[作品]辽史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

托克托/脱脱

最新跟帖
yangsulingtaobao

yangsulingtaobao

这位契丹辽国公主,在18岁的美好年龄,却因病去世,与她的叔伯、同时也是她的丈夫合葬在一起。

1000多年后,这座埋藏大量珍贵文物的、保存完好的辽国贵族墓葬被发现,震惊中外。


墓中的公主和驸马,衣着华丽,奢美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公主、驸马均头戴鎏金银冠、头枕镂空金花银枕、脸部戴着鎏金面具、身穿银丝网衣、腰部束金银蹀躞带、脚上穿着缠枝卷云纹装饰的鎏金银靴,网衣与面具用金线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根据“墓志铭”,考古学家了解到,这是与宋同时期的契丹辽国贵族墓,极具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墓中发现的大量的珍贵文物,款款精美,件件都称得上是国宝。


在此之前,我们几乎是无人知晓辽国贵族的丧葬规格的,公主和驸马脸上的黄金面具以及殓服,为我们更全面地展示了契丹文化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除了这些珍贵文物,让我们感到好奇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为什么他们会戴着黄金面具?为什么自己的驸马会是公主的叔伯呢?

公主、驸马 = 侄女、表叔伯


根据“墓志铭”:


陈国公主(本名肯定是姓 耶律),1000年—1018年。

父亲是梁王耶律隆庆(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生前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


驸马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侄子,死的时候是35岁,他的官品不高,是驸马都尉,公主嫁给他的时候是16岁,所以,算是“下嫁”。


陈国公主和驸马,两个人差一代人,隔着一辈,应该算是侄女与叔伯舅舅的关系。

(陈国公主,嫁给的是自己父族的亲属,应该是叔伯关系,并不是标题里的“舅舅”关系。)


侄女嫁给叔伯(舅舅),这事要是放在今天,大家可能会觉得过于荒诞。

但是,如果了解了契丹辽国的习俗,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耶律阿保机的梦想

辽国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他推崇汉化,欣赏刘邦。

在他建立辽国之前,契丹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也没有固定的姓氏。


阿保机建立辽国之后,将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了“耶律”,“耶律”就成了皇族的姓氏,他还在汉姓里,挑选了他认为最尊贵的汉代的刘邦的刘姓,取了汉姓名字“刘亿”,并将商朝时期的刘姓,追为先祖。


耶律阿保机既然认为自己是刘邦一样的皇帝,那么肯定少不了丞相萧何的辅佐

,于是将自己的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

所以,辽国的帝族是“耶律”,辽国的后族是“萧”。


耶律族、萧族共同统治

从耶律阿保机之后的辽国皇后,一族都是萧氏。

耶律家的男性娶萧氏的女性,耶律家的女性也只能是嫁给萧氏一族的男性,也就是说“肉烂在锅里”,这样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净(只是在基因上,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吧)。


比如:


辽义宗耶律倍,他的妻妾很多,皇后有两位,都是他母亲的娘家人(他母亲赐姓“萧”,娘家人也是“萧)。


辽世宗耶律阮,甄皇后,辽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汉人皇后,后迫于压力,又立了“萧”姓萧撒葛只为皇后(祖母的侄女),出现了两位皇后并存的局面。


辽景宗耶律贤,萧皇后(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萧太后,她是辽太宗长女的女儿,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外孙女),那就是说,耶律阿保机的重孙子娶了外孙女.......外甥娶了姑姑。


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宫佳丽无数,皇后萧菩萨哥(母亲萧绰的侄女)。


楚王耶律隆祐(陈国公主的父亲),秦国妃萧氏(大姐耶律观音女和萧继先长女,亲侄女);秦晋国王妃萧氏(二姐耶律长寿女和萧排押之女,亲侄女)。


(太多了,就不一一赘述了。)


了解上面契丹贵族的婚配规律,也是人家贵族保持血统纯净的习俗,就不难理解墓主人“陈国公主”与“驸马叔伯”这个关系了吧。




尘封的习俗——神秘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

超薄:

公主和驸马的脸上都戴着黄金面具,黄金面具是用薄金片捶击成形,金薄片面具的厚度只有0.05厘米,呈现出一种半浮雕的形态。


写实:

金面具应该是遵照死者生前面容制作的,跟真人的脸差不太多。

公主面具的面庞丰润,额头很舒展,嘴角、眼睛都显得很平和,眼睛是睁开的,鼻梁狭长,公主去世的时候只有18岁,面具应该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她年轻的风姿。


连接网络:

面具周边有33个小孔,起到连接网络的作用。

两具遗骸都穿着银丝网衣,网衣使用金线跟面具连接成一个整体。




灵魂不死、肉身完整

契丹人相信他们的灵魂是不会死亡的,在辽代贵族墓葬中,会发现金属面具、银丝网衣,它们的功能基本上就是两点:

1.保持肉身的完整,从美观的角度保持尸体的完整度;

2.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灵魂就不死,用网衣、面具把尸体笼住,可以达到这种状态。

(在墓中出土的“蚕蛹形琥珀配饰”,也能体现出契丹人对生死轮回的观念。生命是轮回的,就像蚕蛹破茧成蝶,这种观念应该是受汉文化的熏染。)


古人很奇妙,少数民族的古人就更奇妙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内容!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善居名门曾莉

善居名门曾莉

1000年前的一天,18岁的少女突然死亡,母亲悲痛欲绝,为她戴上了金面具。少女与丈夫,也是舅舅一起睡在金花枕上,长眠于地下。

他们没想到的是,千年后,他们的风采惊艳了世人,他们的爱情温暖了冰冷岁月。

一、陈国公主的短暂人生

少女身世显赫,她的叔叔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她的父亲是辽代第五位皇帝辽景宗和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之子耶律隆庆。

按照辽代的规矩,萧太后是皇后,耶律隆庆即是嫡子。虽然他没有做皇帝,他的女儿也可以跟皇帝的女儿一样,称作公主。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死后又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备受皇室恩宠。

陈国公主16岁时,嫁给了34岁的舅舅萧绍矩。萧绍矩可不是什么七拐八拐的亲戚舅舅,而是如假包换的亲舅舅,萧绍矩的亲妹妹是陈国公主的母亲。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辽国历代如此,再往上推一代,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也是母亲萧氏的亲舅舅。

这可真是够混乱,辽国的规矩不在乎结婚双方是不是近亲,只在乎血统是否纯正,结婚双方是不是耶律氏配萧氏。

整个辽代,几乎都是耶律氏与萧氏通婚,要么就是耶律氏娶萧氏,要么就是萧氏娶耶律氏,“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被他们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外甥女嫁给舅舅,在当时的辽国,是完全合乎规矩,无可厚非的事情。

更难得的是,陈国公主很喜欢萧绍矩,而萧绍矩也心仪这个娇憨美丽的小姑娘,余生能够一起度过,是双方梦寐以求的事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两情相悦”。

两个身份显赫的人结为连理,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敲锣打鼓,群马奔腾。入夜,篝火熊熊,契丹族人载歌载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共同祝福一对爱侣生生世世,永浴爱河。



婚后,陈国公主和萧绍矩自然是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不幸的日子来的那么快。

陈国公主结婚当年的冬天,父亲耶律隆庆就不幸病逝。没想到又过了一年,萧绍矩逝去。没多久,陈国公主也突然生命垂危,辽圣宗亲自来看她,为她延医问药,可惜皇帝也无力回天。

公主的生命终结于1018年,那一年她18岁。墓志铭上这样感叹:“自古人生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

二、奢华的公主生活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的一群工人在修建水库时,挖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考古专家勘探后,确定这是一座辽代古墓,墓葬的规格是王侯级别的。

打开墓室,专家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这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地。一个无法想象的华丽世界出现在大家面前。

墓地中没有棺椁,戴着金面具的公主和驸马躺在棺床上,他们头上顶着鎏金银冠,身体用银丝网格包裹了起来。


房顶和四面墙壁上是毫不褪色的艳丽壁画,绘有牵马图、侍奉图、仙鹤、云朵等图案,展示了草原人民自由奔放的风姿。

公主墓中随葬品共3227件,明亮耀眼得让人不舍得移开视线。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整个墓室。契丹贵族的奢靡生活展露无遗。

契丹人的生活离不开马,他们也非常爱马,所以都会好好装扮自己的马。在不断的改良中,兼顾舒适和美感的马具就成为了契丹人的必备品。

在草原上长大的公主可少不了做为骑手的装备。马背上的欢声笑语和飒爽英姿,仿佛透过这些远古的饰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公主留下的谜题

陈国公主墓地中,一块墓志铭记录了公主的身世,弥补了辽代历史的空白。可是,由于契丹特有的文化和风俗,墓葬中留下了大量的谜题,引人好奇。

1、为什么公主和驸马要戴金面具?

公主的驸马的金面具造型精致,据说是按照真人的模样制作的,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的丧葬习俗非常奇特,常常把死者放置在树上,待得自然风干后,再将尸骨埋葬起来。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丧葬方法也称作“风葬”或者“树葬”。

金面具和银丝网格可能是为了将尸体固定在一起,避免散落。这样使尸体看上去更加美观,具有威仪。

虽然辽国后来的丧葬风俗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讲究入土为安。可是,辽国人仍旧保留了契丹民族的一些传统特色,金面具就是其中之一吧。

不过古人忌讳死不瞑目,陈国公主和驸马的面具却是睁开眼睛的,这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2、一件诡异的文物

公主腰间的一枚尖细物品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这件东西貌似现在的锥子,但是比普通锥子长度略长。玉柄金鞘,锥体为银质,虽然历经千年,拔出来依旧寒光闪闪,锋利依旧。
这样的东西是做什么的呢?为什么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会把它带着身边?


辽是契丹民族建立的政权,一直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固定居住在都城,而是根据季节迁移行宫。
上行下效,辽的贵族常常在狩猎中表现自己的勇猛彪悍,男子如此,女子也不甘于人后。
每到春季,贵族们会训练海东青捕猎天鹅。海东青是一种猛禽,能高飞而且善于捕猎。
下人们在湖泊周围寻找天鹅,找到后就举旗报警,敲锣打鼓,天鹅受惊飞起后,狩猎人放出海东青,追捕天鹅。

海东青抓住天鹅后,将它们拖拽到地面。狩猎者会举锥直刺天鹅颈部,一锥毙命。

想想娇滴滴的少年公主,举起玉柄银锥刺向雪白的天鹅,画面有些血腥残忍,却正是契丹人勇猛好胜的表现。

3、公主到底因何而死?

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两个皇室贵族,突然在结婚一年后先后死亡,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专家推测,公主和驸马的祖先都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公主和驸马都因遗传病而死。

可是,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毕竟遗传病很难造成夫妻双方突然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这个谜题没有答案,或许以后能在其他墓地中找到答案也未可知。


四、结束语

一个娇美而又英气勃勃的女子,就这样穿越千年的时光,袅袅地走到我们面前。

那些精美的文物,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国风光推送我们面前。让我们聆听历史的声音,回望那金戈铁马,猎猎风云的年代。

~~~~~~~~~~~~~~

欢迎关注@福小猫

小维子大维子

小维子大维子

合葬习俗在我国传承已久,而自西周以来,合葬的双方多为夫妻,陈国公主和舅舅之所以会合葬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是夫妻关系。

图|陈国公主——示意图

近亲结婚在现代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的皇族中,近亲结婚时有发生,因为这样既能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也能保证权力永远集中在皇室手中。

例如著名的埃及艳后就曾嫁给自己的亲弟弟,还有日本的圣武天皇,也娶了自己的亲姨妈,高丽的第四代国王光宗王昭,更是将妹妹、侄女一起收入了后宫。

当然,古代中国在这方面就要严格得多了,自西周开始,就有“同姓不婚”的原则,如果同姓结合被发现,那是要遭受唾骂的,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不过,古人虽禁止同姓结婚,却允许同一母系的男女亲属之间结合,例如汉惠帝就娶了亲外甥女鲁元公主,还有汉武帝也娶了自己表姐陈氏。

而陈国公主和舅舅这对夫妻,就属于母系亲属结合中的“舅甥婚”,虽然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舅甥婚仍属于亲近结婚,但在古人看来,这是一桩很正常的婚姻。

图|陈国公主(影视剧照)

更何况,陈国公主的封号看起来像是中原皇朝的封号,但她其实是辽国的公主,而在辽国的法律中,这种近亲结婚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

例如在辽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萧太后,就是丈夫辽景宗耶律贤的姑表妹,萧太后的儿子耶律隆庆的妻子萧氏,也是他的亲外甥女。

可以说,辽国皇室之间的关系非常混乱,像舅甥婚、叔侄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为了防止政权旁落。

纵观整个辽国历史,大家会发现萧氏和耶律氏之间,其实一直在互相通婚,例如在辽国的九位皇帝中,有八位皇帝的皇后都是来自萧氏。

而耶律氏和萧氏正是辽国最强大的两个部族,所以只要耶律氏和萧氏一直保持着通婚状态,就可以保证皇室的权利永远不会旁落他人,而陈国公主和舅舅,正是因此才结合在一起的。

图|萧太后——示意图

陈国公主来自辽国皇族耶律氏,她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萧太后和辽景宗的第二个儿子,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

按照中原礼制来说,耶律隆庆是辽国的王爷,他的女儿陈国公主应该是郡主才对,但在辽国皇室的规定中,只要是皇后嫡系子嗣的女儿,都可以被封为公主。

因此,陈国公主作为萧太后的亲孙子,自然就有了“公主”的封号,而且因为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曾为辽国立下了赫赫功勋,所以陈国公主自出生起就屡获隆恩。

陈国公去世时年仅18岁,但在这18年的时间里,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等到死后还被追封为了陈国公主,可见其身份有多显赫。

而陈国公主的驸马,也就是她的舅舅萧绍矩的背景也同样显赫,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亲侄子,正统的皇亲国戚,同时萧绍矩还曾任秦宁军节度使和检校太师等职,深受辽国皇帝的器重。

图|萧太后——示意图

从地位上来说,萧绍矩完全配得上陈国公主,再加上萧氏和耶律氏通婚已成习俗,所以陈国公主在16岁时,就和舅舅萧绍矩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可惜,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年,在陈国公主18岁时,她和丈夫萧绍矩就先后离世,至于他们是因何去世,历史中却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从辽国皇室一直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习俗来分析,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的基因中,很可能存在着某种隐性遗传病,最终病症爆发,导致英年早逝。

陈国公主和萧绍矩去世后,被合葬在了如今内蒙古的青龙山镇附近,因为两人生前地位显赫,所以辽国皇室在墓穴中放置了非常多的陪葬品。

图|陈国公主墓

根据现今对陈国公主墓的发掘统计,陪葬品多达3227件,其中大部分都是金、银、珠宝,以及玛瑙、琥珀等贵重物品,堪称豪华奢侈至极。

另外,在陈国公主和萧绍矩下葬时,辽国皇室还特别为他们带上了金质的面具,而之所以会如此做,则是因为辽国有着非常独特的丧葬习俗。

辽国是由契丹人所建立,他们常年以游牧为生,也就是靠着大自然的赋予而生存,可能是为了回馈自然,所以契丹人在去世后,会采取一种独特的丧葬方式——“树葬”。

所谓的“树葬”,就是等人去世后,将遗体先挂在树上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为三年,等到遗体自然腐烂或者风干后,再由亲属收敛遗骸埋入土中,或者直接进行火化。

而在这一过程中,遗体很可能会遭受到动物的啃食,导致面目全非,所以亲属在收敛遗骸时,一般会为其带上金属面具。

图|金质面具——示意图

不过,后来契丹人受到汉文化影响,渐渐取消了“树葬”,但为死者覆盖面具的习俗倒是保留了下来,而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生前身份显赫,所以他们在下葬时,带上的就是最为贵重的黄金面具。

大黄小博

大黄小博

1000多年前,一名妙龄少女突然病逝。下葬时,她的舅舅哭得撕心裂肺,亲手给少女带上黄金面具,没想到数月后,舅舅竟然也撒手人寰,带着微笑躺在了少女的身边。

这段爱情,在今天看来,难以让人接受,但在一千年前,两人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死也没想到,这段尘封千年的爱情,竟是后人一铲子挖了出来的。

公主墓出土的两幅面具


一、公主墓的发现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镇,准备修建一个水库,村民们开着推土机正在取土,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不断,突然传来“铛”的一声,众人寻声望去,土层下竟然有块青石板。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镇

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去,这块青石板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上面隐约还画着红色的壁画,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东西是啥啊,怎么还在石板上画画?”“该不会是什么宝贝吧?”“还要不要继续挖啊?”

这时,村里年长的老人站了出来:“这东西可能是古墓,咱们还是不要碰了,赶紧把这事给报上去,大家先干别的活去。”

很快,通辽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希木德赶了过来。初步判断,这下面是古墓的可能性很大,经过勘探,希木德一脸欣喜,这竟然是一座辽代古墓。

在我们现在来看,历史以宋朝为正统,其实辽代在当时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辽国当时版图

当时辽代和西方的交往甚密,在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文献中,曾多次记载西方与辽文化经济互通,就连中国的火药,也被叫做“契丹花”。

辽代虽然只有200余年的历史,却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风俗,甚至拥有独立的契丹文字。可惜的是,金灭辽之后,许多关于辽代的史书都被焚毁,就连文字也被取缔,曾经辉煌一时的,辽文化就这样消失了。

希木德心情有些矛盾,既雀跃又丧气,因为辽代人建造陵墓的技术实在一般,不仅容易被找到,还经常扎堆埋在一起,以至于辽代很多帝王陵都已被破坏,他担心这座古墓有可能也凶多吉少。


二、公主墓里的惊喜

大家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搬开青石板,开始了忙碌的墓道清理工作。不经意间,手电照过墙壁,希木德惊讶地发现,墓道上竟刻着壁画:

墓室内壁画1

“一个留着黑胡子的小平头,身穿蓝色衣服,手里牵着一匹马,这匹马装备也很齐全,马笼头,马嚼子,马鞍子,非常精致。”这个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个契丹人,专家们猜测可能是某个官员。

突然,站在前面的工作人员大喊道:“你们看,墓室的封门没有损坏!这座墓可能是完好的!”这一消息令众人精神一振,大家迫不及待想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惊喜。

随着墓门缓缓地打开,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若干年后,希木德回忆道:“这个墓室虽然不大,但是我连脚都不敢迈进去,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宝铺满一地,各种金银首饰,重达十几公斤!”


然而,让人欣喜若狂的还在后面。墓室的正中间有一张石台,上面摆放着一张棺床,两具骸骨依偎在一起,头戴高翅鎏金银冠,脖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网衣,脚踩簪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诡异的是两人脸上竟带着黄金面具。

随葬的头冠


三、公主身份的揭秘

这时,旁边的墓志铭揭开了两人的身份。这名女子是陈国公主,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她姓耶律,她的父亲是耶律隆庆,她的奶奶是萧太后,她的祖父是辽景宗耶律贤。

后人画的公主画像


“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虽然公主年纪不大,但她却倍受宠爱,先后被封为太平公主,越国公主和陈国公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肯定还有更多的荣耀等着她。

当时辽国皇室有两大家族,耶律氏和萧氏,为了保证皇族血脉纯正,耶律姓只能与萧姓通婚,这位陈国公主也不例外,在她16岁那一年,嫁给了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舅舅萧绍矩。


耶律氏和萧氏人物关系图

墓室内壁画2

当时没有近亲不能通婚的概念,这一点和我们汉族文化差异很大。

萧绍矩是谁呢?“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驸马都尉萧绍钜,即皇后之兄也。”也就是说,萧绍矩的妹妹是辽仁德皇后。

根据《辽史》上的记载,萧绍矩的祖父萧思温是四朝元老,他的姑妈是萧太后,妥妥的名门望族。但是可惜的是,两人度过两年的甜蜜时光,公主就不幸病逝,驸马萧绍矩也备受打击,整日郁郁寡欢。

没过几个月,驸马萧绍矩带着对公主的思念离开人世,好在两人葬在了一起,这段“生同裘,死同穴”的凄美爱情成为一段草原佳话。驸马有多爱公主呢?这座合葬墓,是以公主为主,驸马为次。


四、公主墓的谜团

1.为何公主18岁就去世了?


左为公主,右为驸马


从辽史后妃传中,可以得知她的祖母萧皇后,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奇女子,作为游牧民族,女子从小就在草原上长大,不仅会骑马射箭,性格也格外爽朗。

所以,陈国公主就算不如祖母那般耀眼,但肯定也不是养在深闺中的娇弱女子,从墓室中一些关于马具和骑射的随葬品就可以看出,公主生前不仅爱好骑马,也善于捕猎。

可为什么公主这么早就离世了呢?专家们判断,很有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后代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公主和驸马都因此患病离世。

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疑点,为何18岁的公主才去世没多久,身强体壮的舅舅萧绍矩也会离世呢?世人认为,或许萧绍矩实在是太爱陈国公主,忧思成疾。

也有人认为,这里面或许有着某些见不得光的秘史,但是在陈国公主墓中,却没有更明确的答案。或许这一谜团,已经掩埋在历史的车轮里。


2.公主的墓室里为何乱七八糟?

之前希木德曾说过,墓室里满地都是珍宝,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为什么墓室里会这么乱呢?

排除地壳运动等外在因素,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丧葬习俗,叫做“抛盏”,就是把随葬品抛出去打碎,有些类似于,当今丧葬习俗中的烧纸制的房子,车子等给故人。

抛盏仪式


3.为何两人要带着黄金面具呢?

公主的黄金面具

这也和契丹人丧葬习俗有关。作为游牧名族,契丹人对大自然很敬畏,人们去世后采用树葬的形式,把尸身风干,然后“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

建辽之后,契丹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始为逝去的人建立墓碑、铭刻其功绩,“山曰于越峪,诏立石记功”。在尸身的处理上,也不再是风干焚烧,而是把尸身处理成干尸,搭配尊贵的面具和华服,这种风气在皇室中颇为流行。

这个面具就算在今天,也算做工很精巧的,厚度约为半毫米,根据公主的脸型定制,圆润饱满,嘴唇微抿,鼻翼略宽。

从技术上来说,这种工艺叫做捶揲,是由匠人根据主人容貌,亲手锤出来的。从外观上看,这个面具就是为年轻女子打造,彰显公主的平静端庄的仪态。


4.为何陪葬品中还有玻璃器皿?

随葬的玻璃器皿

随葬品里有7件玻璃器皿,造型精致,晶莹剔透,和现代的水杯看着很相似,但是如此珍稀又易碎的物品,当时的工匠是如何制作的呢?

曾有史料记载宋使路振被辽国张肃宴请:“置宴于亭中,供帐甚备。大阉具馔,盏斝皆颇璃,黄金扣器。”其中的“颇璃”也就是玻璃,比黄金更加的珍贵。

专家们分析,当时辽代与西方已经有经济文化往来,这些玻璃器皿也是由西方运送到辽国,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多为当时贵族所用。


陈国公主墓的历史意义:


据专家们统计,在这座合葬墓一共出土随葬品3227件,包括金银、陶瓷、玉器、木器、玻璃、珍珠、玛瑙、水晶及琥珀制品,算下来一共使用金1700克,用银1万多克,如此奢华的随葬品让专家们无不咂舌。

虽然这只是一座公主驸马合葬墓,但它的规模仅次于皇陵,更让人庆幸的是,在它的周围,陆续勘探出大量的墓葬,这很可能是萧氏家族的墓葬群,这一发现对后世研究辽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把更多的历史空白填补起来。


大家对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在同一年去世,有什么看法呢?一起来聊聊吧!

3W英尺

3W英尺

近亲结婚害死人。现今社会明文规定不能近亲结婚的。

ningmengshuolivi

ningmengshuolivi

每一个墓室的发现都能揭开一段传奇的历史,都能让历史研究者欣喜若狂,尤其是一座保存完好又高贵显赫的墓室,陈国公主的墓室便是其中之一。1986年,因内蒙古通辽奈曼旗青山镇兴修水利的急需,施工过程当中,就在推土机作业途中,无意之间使得几块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砖头愈发吸人眼球。通辽的考古专家匆匆赶到,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翘开了砖头,里面的墓室结构逐渐清晰,这是陈国公主和其驸马的墓室。

考古专家勘测后,十分的惊喜。新发现的墓室和汉代墓室的结构十分的相近,这个新发现的墓室也是由墓道、前室等六个部分组成。但仔细看来,这个墓室和汉代的墓室在一些细节方面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墓室的顶部设计。进入墓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还能辨别出壁画的大概内容。壁画应是出自大家之手,武士的刻画栩栩如生,连发型都可以辨别出来。同样也是根据武士的发型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墓室主人的民族。壁画之中的人形武士,头发已经全部剔除,只有在其两鬓和前额部位留有少量毛发,书中记载这个被称为“髡发”,而在民族大融合中,只有契丹人一直保留着这个发式。因为契丹人是马背上的国家,头发披散会遮挡在马上的视线,所以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一个辽代的古墓,但要最后确定还需要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

让考古专家开心的是,墓门保存完好,没有被偷盗的环境,辽代的古墓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个古墓则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幸免于难”,墓室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墓室中到处都是陪葬品,进入墓室就能看见“大写的奢华”。化妆盒是鎏金龙纹银妆盒,钥匙是鎏金鱼纹的,最普通的杯子也都是拿最为上等的玛瑙打造的,墓室中一眼望过去流光溢彩,不仅奢侈豪华品的数量多,质量纯度也都是最好的。随葬品总计有3000多件,而且女性用品居多,由此可见这最起码是一个很受尊崇的契丹女贵族。

来到放置棺材的后室,与众不同的是,后室没有棺材,两具尸体被排列放在一个平板上,走近一看,更是令考古专家大吃一惊。这两具尸体都带着黄金面具,穿着银制的衣服,尸体形态依然保存完好。在这个墓室没有被发现迄今为止,以至于如今世人都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和西欧的独有之物,法老图坦卡蒙便是典例。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予了中国的考古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真正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是随后发现的墓志铭,根据现存墓志铭的记载,该墓室中面披黄金面具的男人应该是陈国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另一重身份也是当时皇后的弟弟,由此也可以确定这是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该墓室的女主人——陈国公主,这位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人生结局却不尽美好。当时名震一时的辽景宗是她的祖父,即便陈国公主的父亲没有最终登上王位,但却十分权倾一时,以至于陈国公主在陈国的地位便十分的高贵。她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于是便丝毫没有顾及血缘亲疏和伦理关系,毅然决然嫁给了自己年长的舅舅。两年以后,正是她十八岁的花季年龄,公主便香消玉殒、悄然离世,至今史书和后世学者都对其具体的去世原因尚未定论(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

先来解释一下近亲结婚问题,契丹一族非常在意血统的纯正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皇室内部不是可以通婚而且必须通婚。萧绍矩,他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虽然差一代人,但是合乎契丹人的通婚守则,二人埋葬在一起也是有理可依,这也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何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墓室当中。

黄金面具就和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契丹人是一个和大自然十分密切的国家,他们在草原上出生,在草原上长大,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采取树葬。契丹人去世以后不会直接埋葬,而要把尸体放置在树上,让尸体自然风干。人去世以后,都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也一样的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平静美好。但因为树葬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有蚊虫甚至野兽鸟类的侵蚀,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有条件的贵族都会采用金面具和银制衣的做法。金属面具会雕刻出墓主人的大概容貌,让其在日后接受人们祭拜的时候依旧安详,银网络则可以收拢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主人生前形象的损伤。另外一个说法是,面具是根据真人相貌模仿制作而来,契丹人认为:在保持生前容貌的前提下,能够下辈子让亲人一眼认出来。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黄金面具不光栩栩如生,设计也是十分的精巧。黄金面具有33个穿孔,通过这些穿孔和身上穿的银网络紧紧的联合在一起,与汉族的“金缕玉衣”相似。契丹的贵族在去世以后尸身也会经历几次的祭拜,金银加身既显高贵又可以保证形象的良好,一举两得。

陈国公主的墓室无疑是奢华的,金的纯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克数也有900多,银的克数更是有10000多克,为中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史料和器具。

综上,金制面具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保护尸身,维护皇家的尊严、体面。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成婚的一个血缘守则,葬在一起是夫妻同穴,天经地义。

猫年狗月的事

猫年狗月的事

陈国公主指的是大辽萧太后萧绰的孙女(即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

萧太后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曾经指挥大辽军队兵临北宋皇城根,逼得宋真宗签下了“澶渊之盟”,逼得北宋纳岁贡。

萧绰(又叫萧燕燕)和同时代的佘太君、穆桂英有得一拼,都是巾帼英雄。

她的孙女陈国公主生前却默默无为,过了千年后,即1986年,当考古队发现了陈国公主的陵墓后,陈国公主这才被世人所关注。



(公主和驸马合葬)

陈国公主墓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坡上。它实际是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

墓中出土了上千件古物,其中包括金、银、玻璃、木器、珍珠、玛瑙等……其规格仅次于帝陵,不过辽代的帝陵几乎被破坏殆尽,而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是迄今保存完好没被盗墓者光顾的大辽皇族古墓。

令人感动的是,墓中陈国公主戴着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和驸马紧紧相偎相依葬在了一起,这才是“生同眠死同穴”的真实写照。这让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显得苍白无力。

随着考古学家的深入解读,陈国公主的驸马竟然是她的舅舅萧绍矩。为何公主嫁给了舅舅?

原来16岁的公主下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舅舅萧绍矩,现在看来是乱伦,但在过去的契丹族属于正常婚姻。

萧太后秉承祖上习俗规定,为了皇族的血统纯正,耶律皇族必须和萧姓通婚。这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实际是为了保护财产不被外人分割。



(萧太后)

现在看来是“近亲结婚”的事,在古代习以为常。汉初刘邦的老婆吕雉曾做过这样的事,她把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也就是说刘盈这个当舅舅的娶了外甥女。相传张嫣到死都是处女。

陈国公主是不是处女不得而知,不过我知道她娶过门两年后就去挂了,据说是因病去世的,和近亲结婚没关系。

18岁的公主去世后,他的父亲耶律隆庆(当时的皇太弟)为女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发掘墓时看到公主脸上戴着黄金面具,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着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戴着多枚金戒指。夫妻二人穿着契丹族特有的葬服,处处凸显出雍容华贵的厚葬风格。

18年后,35岁的萧驸马因病去世,夫妻二人合葬在了一起。由于地处偏僻,合葬墓一直没引起盗墓贼的光顾,夫妻二人安安静静沉睡了上千年,一次偶然的大兴水利这才发现了这座墓。



综上所述,18岁的陈国公主戴着黄金面具和舅舅葬在一起,这在当时的契丹族是很正常的婚姻,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思维看待古代的事。

文/秉烛读春秋

岚枫

岚枫

这个陈国公主的舅舅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的丈夫萧绍矩。外甥女嫁给舅舅?没有错了,古代辽国皇室一直有近亲相互结婚的先例,相传是契丹人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正这一说法。

因此,年仅16岁的陈国公主耶律氏嫁给了比她大10多岁的舅舅萧绍矩,但两年后夫妻两人双双去世。按照辽国的规矩,陈国公主耶律氏要与她的舅舅兼丈夫葬在了一起,所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陈国公主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墓中会使用黄金面具?

历史上被封陈国公主的有多人,比如宋朝的宋徽宗也有一个女儿被封为陈国公主,而嫁给自己舅舅的就应该是契丹辽国的“陈国公主”耶律氏。

陈国公主与丈夫的合葬墓在辽宁盖州市境内,在下葬了900多年后因为当地修建水库而被专家发现,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银玉器以及数不清的珍贵珠宝。

此墓的奢华程度可以说是让人难以想象,一个辽国的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中居然有3200多件随葬品,而且多数还是金银和玉制品,充分反映了当时契丹贵族的奢华和地位。在辽圣宗时期,辽国的贵族就已经如此奢华,也可能是学习了中原王朝的“厚葬”风俗。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两位墓主人都是带着黄金面具下葬的。陈国公主耶律氏与驸马各自都戴着一副黄金制成的面具,面具的外观各不相同。身份尊贵的陈国公主除了脸上戴着黄金面具以外,头上还戴着鎏金的银冠,脖子上有珍珠项链,手腕上有金手镯,手上戴着11枚黄金戒指,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公主耶律氏是契丹辽国的第6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一位爱女,在16岁时就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萧绍矩。契丹的贵族原本就是一支东北的游牧民族出身,对于伦理纲常这一块并不是特别的重视,所以外甥女嫁给舅舅在辽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驸马萧绍矩的黄金面具)

不过,在辽圣宗开泰7年(1018年),年仅18岁的陈国公主突然去世,史书没有记载其任何死因。有人推测陈国公主和驸马是死于某场宫廷政变,但辽圣宗开泰7年并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有也的话难以查证。

(契丹贵族女性复原)

至于陈国公主与丈夫为什么要戴着黄金面具下葬,这其实是源于契丹的一种古老风俗。契丹人认为死后给尸体保存好脸才能再次转世轮回,后来契丹人信奉了佛教,对此也就更加看重了。

在其他的地方出土的辽国墓葬中,也有黄金面具的出现,不过非常稀少,只有身份极为尊贵的人才可以使用,要么是辽国重臣,要么就是非常显赫的皇室宗亲。

陈国公主年仅18岁就去世,然后戴着黄金面具下葬,足以说明她的父亲辽圣宗耶律隆绪非常宠爱这个女儿。除了黄金面具以外,契丹人还使用银、铜、鎏金的银等材质面具。根据面具的材质,我们大致也可以判断墓主人身上是否属于辽国的贵族阶级。

东邪

东邪

每一个墓室的发现都能揭开一段传奇的历史,都能让历史研究者欣喜若狂,尤其是一座保存完好又高贵显赫的墓室,陈国公主的墓室便是其中之一。1986年,因内蒙古通辽奈曼旗青山镇兴修水利的急需,施工过程当中,就在推土机作业途中,无意之间使得几块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砖头愈发吸人眼球。通辽的考古专家匆匆赶到,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翘开了砖头,里面的墓室结构逐渐清晰,这是陈国公主和其驸马的墓室。

新发现的墓室和汉代墓室的结构十分的相近,这个新发现的墓室也是由墓道、前室等六个部分组成。但仔细看来,这个墓室和汉代的墓室在一些细节方面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墓室的顶部设计。进入墓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还能辨别出壁画的大概内容。壁画应是出自大家之手,武士等的刻画栩栩如生,连发型都可以辨别出来。同样也是根据武士的发型考古学家基本确定了墓室主人的民族。壁画之中的人形武士,头发已经全部剔除,只有在其两鬓和前额部位留有少量毛发,书中记载这个被称为“髡发”,而在民族大融合中,只有契丹人一直保留着这个发式。因为契丹人是马背上的国家,头发披散会遮挡在马上的视线,所以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一个辽代的古墓,但要最后确定还需要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

让考古专家开心的是,墓们保存完好,没有被偷盗的环境,辽代的古墓一般都是残缺的,这个古墓则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幸免于难”,墓室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墓室中到处都是陪葬品,进入墓室就能看见“大写的奢华”。化妆盒是鎏金龙纹银妆盒,钥匙是鎏金鱼纹的,最普通的杯子也都是拿最为上等的玛瑙打造的,墓室中一眼望过去流光溢彩,不仅奢侈豪华品的数量多,质量纯度也都是最好的。随葬品总计有3000顿件,而且女性用品居多,由此可见这最起码是一个很受尊崇的契丹女贵族。

来到放置棺材的后室,与众不同的是,后室没有棺材,两具尸体被排列放在一个平板上,走近一看,更是令考古专家大吃一惊。这两具尸体都带着黄金面具,穿着银制的衣服,尸体形态依然保存完好。在这个墓室没有被发现迄今为止,以至于如今世人都认为黄金面具是中亚和西欧的独有之物,法老图坦卡蒙便是典例。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又给予了中国的考古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真正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是随后发现的墓志铭,根据现存墓志铭的记载,该墓室中面披黄金面具的男人应该是陈国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另一重身份也是当时皇后的弟弟,由此也可以确定这是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该墓室的女主人——陈国公主,这位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人生结局却不尽美好。当时名震一时的辽景宗是她的祖父,即便陈国公主的父亲没有最终登上王位,但却十分权倾一时,以至于陈国公主在陈国的地位便十分的高贵。她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于是便丝毫没有顾及血缘亲疏和伦理关系,毅然决然嫁给了自己年长的舅舅。两年以后,正是她十八岁的花季年龄,公主便香消玉殒、悄然离世,至今史书和后世学者都对其具体的去世原因尚未定论(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

先来解释一下近亲结婚问题,契丹一族非常在意血统的纯正性,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皇室内部不是可以通婚而且必须通婚。萧绍矩,他是萧太后的侄子。而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孙女,虽然差一代人,但是合乎契丹人的通婚守则,二人埋葬在一起也是有理可依,这也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何二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墓室当中。

黄金面具就和契丹人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契丹人是一个和大自然十分密切的国家,他们在草原上出身,在草原上长大,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采取树葬。契丹人去世以后不会直接埋葬,而要把尸体放置在树上,让尸体自然风干。人去世以后,都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也一样的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平静美好。但因为树葬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有蚊虫甚至野兽鸟类的侵蚀,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有条件的贵族都会采用金面具和银制衣的做法。金属面具会雕刻出墓主人的大概容貌,让其在日后接受人们祭拜的时候依旧安详,银网络则可以收拢住尸体,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身散乱,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主人生前形象的损伤。另外一个说法是,面具是根据真人相貌模仿制作而来,契丹人认为:在保持生前容貌的前提下,能够下辈子让亲人一眼认出来。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这两具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黄金面具不光栩栩如生,设计也是十分的精巧。黄金面具有33个穿孔,通过这些穿孔和身上穿的银网络紧紧的联合在一起,与汉族的“金缕玉衣”相似。契丹的贵族在去世以后尸身也会经历几次的祭拜,金银加身既显高贵又可以保证形象的良好,一举两得。

综上,金制面具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保护尸身,维护皇家的尊严、体面。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丈夫,并非乱伦而是当时成婚的一个血缘守则,葬在一起是夫妻同穴,天经地义。

中国联不通

中国联不通

与带着黄金面具的陈国公主一同下葬的,不仅是她的舅舅,更是她的夫君。

1986年的一天,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的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陈国公主墓被发现,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没有被盗掘的辽国皇族大墓。

陈国公主墓共出土文物3000千余件,墓葬中有大量的金银、玉、瓷器等,各种精美的壁画展示了草原风情,而陪葬品的丰富、贵重程度也显示了墓主人身份的不一般。

在这座千年后重见天日的古墓中,人们惊叹于陈国公主的华贵雍容,鎏金银冠、琥珀耳坠以及珍珠项链,双手还带着十一个各式各样的金戒指,每一处都在向世人显示这位公主殿下的尊贵。

躺在公主身边的,则是公主的驸马,与公主一样,脸部覆盖着黄金面具,身上穿着银丝网格兜衣,与公主平卧于棺面。

驸马名为萧绍矩,他不仅是驸马,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

陈国公主何许人?

陈国公主,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是她的祖母,却是大大的有名,辽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萧太后,就是陈国公主的祖母。

而陈国公主的父亲,就是萧太后的次子耶律隆庆,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祖母是萧太后,祖父是辽景宗耶律贤,大伯是辽圣宗耶律隆绪,自己的父亲,则是辽国皇帝的皇太弟,这个陈国公主的身份,确实是尊贵异常。

耶律家族和萧家,是辽国时期的门阀大族,辽国的大权则牢牢地掌握在两大家族手中,而为了巩固政权,耶律家族与萧家,多有联姻,萧太后和辽景宗耶律贤,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陈国公主的母亲是萧氏同样也是如此,萧氏是秦晋国大长公主之女,而她的弟弟,就是自己女儿的夫君萧绍矩,

关于这个萧绍矩,历史中对他的记载较少,只知道他在生前曾担任过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位,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功绩,可能与他的早逝有一定关系。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风和日丽,草原上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因为今天,美丽的陈国公主就要嫁给她的心上人。

此时,公主刚满十六岁,而出身显赫的驸马则为三十四岁。

当然,爱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虽然驸马比公主大了十八岁,但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如胶似漆,郎情妾意,一时间羡煞旁人。

但这对神仙眷侣却没能白头到老,仅仅两年后,十八岁的公主和三十六岁的驸马,两人先后因病去世。

两人的先后离世,令皇族内外无比悲痛,辽圣宗耶律隆绪为表示对这个侄女的疼爱,下令以最高规格将夫妇两人共同安葬。

黄金面具覆面的用途和含义

在陈国公主的墓葬中,人们看到了夫妻合葬以及黄金面具覆面这种独具一格的墓葬方式,古代契丹贵族的墓葬习俗完完整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的墓葬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在入主中原后,契丹人又吸收了中原的墓葬特点,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陈国公主墓中的场景。

在古代的契丹族中,带着金属面具是各个阶层比较流行的习俗,而金属的材质的不同则是面具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由高到低,分为金银铜铁几种,身份最尊贵的,如皇家成员,均是黄金面具覆面。

在死后以面具覆面的的作用,是为了保持死者尸身的完整,防止尸身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导致的世海散乱,最大限度的保持死者生前的容貌完整,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敬之意。

民间对此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契丹族是游牧民族,很多时候在人死后会出现不能马上下葬的情况,等到能够正式安葬时,因为外界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尸身也就会有多多少少的腐烂现象,带着面具也是为了遮丑的意思。

这两种说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持死者容颜的完整性,也是在契丹墓葬文化中,对死者重视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陈国公主还是驸马萧绍矩,两人的黄金面具都是紧紧覆在脸上,几乎与面部完美贴合,其中,尤其以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最为完整。要知道,在我国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之下,能够将黄金这种金属打造的如此完美和贴合,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技术。

这种先进的技术叫做捶揲。

捶揲是一种纯手工的传统工艺,精通此道的工匠在开始制作之前,会仔细观察所需刻画人的容貌,然后凭借敲打就可以打造出跟人脸一模一样的面具。

这个打造过程,难就难在没有模具,完全凭借记忆来打造,并且,几乎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的捶揲工匠,是需要付出不知道多少努力和汗水才能达到的。

总结:

陈国公主的墓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辽国贵族的墓葬习俗和传统,更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古代那些令人叹服传统技艺,无论是黄金面具还是捶揲技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证明了中国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

cwjkevin

cwjkevin

一座辽代贵族古墓因地处偏僻而得以幸免,从古墓中出土的文物都在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号,这是座女子的墓葬!

墓葬里的很多陪葬品大都是女子的嫁妆,这些嫁妆曾陪着正值芳华的她嫁了人,然后又陪着她静静地沉睡地下千年。

因为史书对于这位墓主人的记载寥寥无几,所以在世人的眼里,她就显得非常神秘,直到千年前的一幕呈现在人们眼前时,我们才能试着去还原她那“生同眠死同穴”的爱与情!

这座辽代贵族古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985年的一个炎炎夏日,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的大草原上,工人们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俢建一座水库,突然几块砖头阻挡了挖掘机的工作,有人经过仔细查看后辨认出那是一些“墓砖”。

从此这座历经千年的辽国古墓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考古队员对这座辽国古墓进行的保护性发掘,他们发现这座辽国古墓是一座贵族墓葬,其规格与陪葬品不亚于一座皇陵。

据记载,由于当初辽国受唐朝墓葬文化的影响,辽国皇室也有了厚葬的习俗。这自然也引起了盗墓贼对这些辽国古墓的垂涎,因此很多辽国贵族墓葬大都遭到过盗墓贼的光顾与盗取。

但让考古专家们感到惊喜的是,这座墓葬却保存的十分完整,没有经受过盗墓贼的破坏。所以从这座古墓中挖掘出的陪葬品数不胜数,都价值连城,其中黄金制品31件,重约1700多克,银制品147件,重约1万余克,以及玉石、玛瑙、水晶等材料制作的玉器300多件,出计出土文物约3227件。

在墓室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一男一女两具死体,他们呈东西方向并排躺在石床上,两人上身都穿着银丝网衣,头上顶着金色王冠,脸上戴着黄金面具,脚上踩着金花银靴。

两人身体紧挨在一起,他们的一条胳膊互相叠压,相拥而卧枕在金花银枕上。特别是那位女子更显得雍容华贵,她的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腕戴两对金镯,每个手指各戴一枚金戒子。

随着墓志铭的出土,两具死者的身份也都逐渐清晰起来,女子是陈国公主(耶律氏,名字没有记载),男子是驸马萧绍矩,也是公主的舅舅,显而易见这是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

18岁的陈国公主为什么会和舅舅葬在一起?

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是契丹皇族中的公主,奶奶是辽国的萧绰萧太后(萧燕燕),爷爷是辽景宗耶律贤,父亲耶律隆庆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晋国王,辽国大元帅。所以陈国公主可是正儿八经的金枝玉叶!

耶律隆绪继位之后,对弟弟耶律隆庆也是倍加信任,不但晋封他为梁王,还将兵权也都一股脑地交给了他。

耶律隆庆自然也不负众望,他一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的女儿陈国公主从小就受到契丹皇室人的喜爱,成为了契丹族人的掌上明珠,就连当时的圣宗耶律隆绪也曾在她生病时,不但亲自探望,还亲自找御医取药,可见圣上也对她疼爱之极。

萧绍矩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仁德皇后)的亲哥哥,按辈份陈国公主应该叫萧绍矩为舅舅。

陈国公主比萧绍矩小18岁,在她16岁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他俩婚后的恩爱生活让人艳羡。

但婚后一年,她就开始经历了一桩桩天人永隔的沉重打击,先是宠爱她的父亲在这一年突然离世,还没等她从伤痛中走出,接着她的夫君又撒手人寰,两个世间最爱她的男人,在这一年里都相继离世。

这对于一个只有18岁的公主来说,内心该是怎样的悲凉和无助,此后,公主一直郁郁寡欢,脸上再也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开泰七年,也就是她夫君死后的第二年,公主因哀伤过度也离开了人世,与夫君萧绍矩合葬,从此她就以最美的年华,永眠于夫君之侧,陪伴着夫君千年。

在墓志铭上有这样一首诗句:“自古人生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无不流露出人们对陈国公主无限的伤感!

由此看来,陈国公主之所以嫁给萧绍矩,是因为她与萧绍矩两情相悦,从而满心欢喜地选择了舅舅作为自己的夫君,而不是像历朝历代的公主一样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或许,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婚姻,但当时的契丹风俗就是如此,尤其是皇族,由于耶律氏地位高贵,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就只能选择与贵族萧氏近亲结婚。

对于他们的死亡,人们有着许多猜测,根据墓志铭上的记载来看,陈国公主与驸马都是因病而离世,似乎不存在宫斗的非正常死亡。

但考古人员却发现陈国公主的遗骨发黑,而且发现陈国公主的遗骨和头发里的汞含量均超高,假设是为了尸体防腐,那么公主的头发中不应该出现汞超标。

而且从死亡时间来看,在她父亲死去后,就是她夫君死去,接着就是18岁的她突然病逝,所以人们就猜测,她的死因也不能排除宫斗的可能。

为什么要戴着黄金面具呢?

通过专家对黄金面具的研究,他们认为这是契丹人特有的丧葬习俗。

当然这个黄金面具可不是随随便便去打造一副,然后给死者戴上,黄金面具的制作可是大有讲究!

它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容貌量身定做而成,不管是面具的大小还是五官的比例,都和死者生前的脸庞和五官高度一致。

契丹人认为,一个人的身体虽不在了,但灵魂却不会死去,所以他们给死者穿上银质的衣服下葬,既是为了防止尸骨散落,同时也寄托着他们美好的希望,就是能够将他们的灵魂留住。给他们戴上黄金面具,是为了保留住他们生前的容貌,以便在下一世的轮回中,亲人相聚便可互相认出!

结语

神秘的黄金面具,记录了一段尘封千年的爱情故事,陈国公主虽与驸马只过了两年甜蜜的婚姻生活,但她与丈夫同穴千年,也算弥补了没能相伴终老的遗憾!

梦如

梦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稀奇的。

在1986年,在内蒙古发现了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

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契丹贵族墓葬。

之所以没有被盗掘的原因,是它位置偏移,在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一个叫斯布格图的小村里。

坟墓内发现大量陪葬品,但最珍贵的是夫妻两人佩戴的纯金面具。

根据检测,含金量高达98%。到今天已经差不多1000年了,这两个面具因为纯金打造,仍然金光闪闪。

另外,墓葬包括黄金面具一共发现金器31件,银器147件,共用金约1700克,用银1万余克。金器含金量高达95%--98%。

根据墓志铭,男人叫做萧绍矩,是皇亲国戚。

他是辽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哥哥,当时官职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死亡时35岁。

女子是陈国公主耶律氏,是辽景宗皇帝孙女、辽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

她在16岁就被封为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萧绍矩其实是公主的亲舅舅。

在我们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乱伦。

然而,在当年契丹游牧民族,这种通婚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然而婚后才1年,萧绍矩就死了,死因不明。再过1年,公主也死了,年仅18岁,两人就合葬在这里。

因为家世地位高贵显赫,死后给以厚葬。

那么,为什么夫妻两人死后都要带黄金面具呢?

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带着黄金面具。两人头戴金冠银冠,穿着银丝网络殓衣,脚穿金花银靴,手握琥珀握手,富丽堂皇。

除此以外,首饰也很多。

公主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身佩金荷包、金针筒和各种玉佩。她双手十个手指上一共戴着11枚金戒指。

为什么会对死人这么精心打扮?

其实源于契丹的丧葬传统。

契丹人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丧葬曾经很简单,就是树葬。

所谓树葬,就是将尸体放在大树上,自然风化,最后变为僵尸或者尸骨。

普通人就是这样处理了,而贵族则会将尸骨取下来,经过一些仪式以后火葬烧毁。

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在葬礼上,尸骨非常难看。因为树葬的特点,尸骨很多都被飞鸟或者小动物、昆虫破坏过,惨不忍睹。就算没有破坏,这种僵尸也是很可怕的,根本不能看。

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形象,契丹人就开始对身体进行装扮和美化,其中金属面具和银丝网络就很重要。

尤其是金属面具,可以遮住尸体面目全非的脸,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契丹受到汉人和佛教影响,贵族开始放弃火葬转而土葬,但这个装扮遗体的风俗流传了下来,就有了纯金面具。

miladuoboy

miladuoboy

很简单,因为陈国公主的舅舅萧绍矩,不仅是其舅舅,也是其夫君。

辽陈国公主墓于1986年夏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青龙山镇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没被盗掘过的辽代皇族大墓。

最终,陈国公主墓里出土文物3227件,有大量的金银器、玉器、瓷器等等,数量之多品质之优世所罕见。而墓穴后室中并列着两具遗骸,按照墓志记载,就是当年辽朝的陈国公主与其驸马萧绍矩,两人的面部都覆盖着黄金面具。

陈国公主墓志记载:公主为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当年的秦晋国王皇太弟,叫做耶律隆庆,也就是辽景宗与萧太后萧绰的次子,虽然辽代的太后几乎都姓萧,但萧绰就是那个最有名的萧太后,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虽然陈国公主的父亲并非皇帝,但是按照辽朝的规矩,她还是可以做公主的。

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

换句话说,但凡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就算没做皇帝,他的女儿还是可以享受与皇帝女儿同等的待遇的,所以封为公主也可以。

陈国公主的父亲乃是辽圣宗的同母弟弟,而母亲萧氏也出身非同一般,萧氏乃是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女,封号秦晋国大长公主,小字观音,她成年后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继子萧继远,而萧思温就是萧绰的父亲。

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生女二人,长适,秦晋国王追谥孝贞皇太弟隆庆,册为秦国妃,次适故齐国王隆裕,册为齐国妃。

当时秦晋国大长公主与萧继远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并且还都嫁给了自己的弟弟,其中一个就是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而那个儿子,就是萧绍矩。

最终,萧氏与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也就是外甥女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这倒是与当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舅舅汉惠帝刘盈一般。

辽朝时期,耶律一氏与萧氏一族世代通婚联姻,历代的辽国皇后太后几乎全都姓萧,而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耶律一族规定只能与萧氏一族通婚。况且当时的契丹人并没有所谓的近族不得通婚姻的限制,所以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萧绍矩,虽然其出身显赫,但是似乎能力平常,在辽代史料中记载甚少,已知就是其曾做过泰宁军节度使,还是个有职无权的虚衔,按照现代科学手段的检测,当年萧绍矩离世的时候大概35岁,而公主也没到20岁。

契丹作为游牧族群,非常喜欢金银之类,而陈国公主的墓葬之内有大量的黄金饰物出土,陪葬非常多,公主与驸马各佩戴一顶鎏金的银质冠,并且佩戴着黄金面具。

古代,覆面这种风俗在很多的地方都广泛存在着,西汉时期的中原地区尤其兴盛,只不过使用的大多是玉而非黄金,而除了中原之外的其他地方,东北、漠北、青藏、西域等,大多使用黄金白银。不仅仅是黄金面具,陈国公主的墓葬之中,还有大量黄金制品,包括脚底下的靴子也是黄金制成,工艺与唐朝时期酷似,但花纹极具契丹特色。

如果陈国公主真的纯粹和自己的舅舅合葬,那倒是挺奇怪,毕竟外甥女跟舅舅合葬的现象着实罕见,但关键萧绍矩不仅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其夫君,那么夫妻合葬,也没什么。

limi_rich

limi_rich

1986年的内蒙古奈曼旗,两具戴着黄金面具的尸体在一座辽代古墓中被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墓室四周都是金银珠宝,两具尸体并排躺在棺木里,身上裹满了银丝,穿戴整齐,华贵异常。

据调查,该古墓属于陈国公主耶律氏,她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辽景宗耶律贤。古墓中并排躺着的遗体之一就是公主殿下,而另一个乃是陈国公主的丈夫契丹人萧绍矩。

令人震惊的是,萧绍矩和陈国公主还有血缘关系,他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年仅18岁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会戴着黄金面具与自己的舅舅合葬?

考古学家研究后发现,墓室中还有一套用篆书刻写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这套墓志铭验证了公主身边尸体的身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即皇后之兄也”,同时也揭开了这对夫妻死亡和墓室的秘密。

据墓志铭中记载,陈国公主自小深受盛宠,封号赏赐不断,是皇帝最喜欢的女儿之一。16岁时,被皇帝许配给了契丹人,也是皇后的兄长萧绍矩。

这一现象在其他朝代可是很难出现的,而且当时的萧绍矩比陈国公主整整大了十岁不止,让人不由得怀疑陈国公主真的是最受宠的国朝公主吗?

据了解,辽王朝权力比较集中,王族和后族人选代代固定于两个家族,即耶律氏和萧氏。

为了让权力严格统一,当时常常会让两大家族子嗣联姻来达到聚合权力的目的,于是陈国公主的婚姻受政治影响,早在她出生前就敲定了。

而这场政治联姻自然也得到了亲王贵族的支持,办得轰轰烈烈,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场婚礼最后在草原中进行,依据就是古墓历久弥新的壁画上详细刻画的奔马、草原、传神的婚嫁人物等形象。

虽然婚姻乃父母之命,可是陈国公主和萧绍矩却是真心爱慕的,婚后他们伉俪情深,没有因为年龄差异而性格不合,反而一见如故,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惜的是,他们成婚后不久,18岁的陈国公主就去世了。陈国公主的去世原因众说纷纭,直到现在也没有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们只能推测她的死很可能和辽王朝这种近亲结婚的政策有关。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患有遗传疾病,陈国公主的父亲也是联姻的牺牲者,因此陈国公主很有可能带有先天性遗传疾病,18岁就香消玉殒也不足为奇。

而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何她死后被发现的尸体上有一副黄金面具呢?难道陈国死之前,还在打扮自己吗?

事实并非如此,辽国为契丹人建国。在契丹并未掌握政权的时候,他们相当节俭传统,对逝去之人的最普遍处理方式是树葬,也就是将尸体放树上风干,随后将其直接埋葬。相当的朴素。

可是等到契丹建国以后,他们学习到了中原汉人的厚葬习俗,并且运用到了生活中。不少皇亲贵戚都放弃了史书记载的著名“树葬”,转而修建陵墓,携带大量奢侈品、金银珠宝陪葬。

陈国公主墓也是如此。在陈国公主去世后,辽景宗悲痛欲绝,当即为陈国公主选址修建了陵墓,并为她打造了精致的黄金面具,也就是我们在墓碑中看到的那副,目的就是遮蔽住尸体,免得因为腐烂而影响了尸体的外观,从而有损皇室的颜面和公主形象。

不仅如此,随之陪葬的还有无数用金银珠宝,玛瑙玉石,珍珠琥珀等制成的器具物品。数量之多,令当时的考古人员大为意外,这可是难得的考古发现。

那么,为什么公主陵墓中会有她丈夫,也是她舅舅萧绍矩的遗体呢?难道他们是一起去世的?或者萧绍矩驸马也是众多陪葬品中的一员?

众所周知,夫妻同时死亡的可能性一般不大,除非死于有预谋的凶杀,否则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情况。而据分析,陈国公主大概率是死于疾病,故而驸马必定不太可能是和公主一同因病去世的。

值得注意的是,陈国公主墓中,不管墓志铭还是随葬器物刻字中,对萧绍矩的描写都少之又少。

推测这大概是因为身为皇帝亲生闺女的陈国公主,在当时身份地位都比后族出身的舅舅萧绍矩高不少,加上深受盛宠,又英年早逝的原因,所以格外受皇帝照顾。

但丈夫陪葬的说法却依旧荒谬,萧绍矩身为皇家贵族,怎么会被逼着替陈国公主陪葬呢?

实际上,在陈国公主死后,萧绍矩还独自活了大概十余年,并未娶妻,他与陈国公主真心相爱,在独自生活的这十几年光阴里,他一直在追忆缅怀自己的结发妻子。

等到50多岁后,萧绍矩疾病缠身,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下令开棺,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陈国公主身旁。契丹一族没有中原的“封棺后不可开棺”的习俗,因此萧绍矩的遗愿得到了满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陈国公主墓中,看到两个黄金面具尸体的原因了。

rae

rae

一千多年前,辽国的皇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宴,一名16岁的公主出嫁,对象竟然是34岁的舅舅。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仅仅两年之后,一对新人先后去世。紧接着,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葬礼也如期而至。


陈国公主墓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斯布格图村修建水库时,村民们发现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很快,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便到达了此地。

经过考古发掘,该墓营建辽圣宗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另外,该墓历经千年而未被盗掘,因此,里面的布局陈设和当年入葬时一模一样。

经过考古工作人做的清理,该墓共计出土了金、银、玉石、玛瑙、珍珠等珍贵随葬品3227件。这些品类繁多的陪葬品中,黄金制品的重量更是达到了1700克。如此规模的珍贵陪葬品,着实让考古人员惊讶不已。

当时,最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墓室正中央的两个墓主人。

在棺床上,公主和驸马头东脚西,仰身直躺。他们二人均头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网衣,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双手手腕佩戴一对金手镯,且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腰间甚至还佩戴了一个纯金的荷包。

在一众金银殓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墓主人都佩戴了一副纯金面具!



为什么会佩戴纯金面具

佩戴纯金面具这件事实际上是源于契丹民族的丧葬习俗。

众所周知,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渔狩猎、放牧养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大自然给予。因此,他们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回馈之心,衍生出了与汉族土葬形势完全不同的“树葬”。

所谓树葬,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在人死之后将其尸体挂在树上,因此,该种丧葬形势也称挂葬、风葬、悬空葬。

当然,在契丹的习俗中,死者并不是一直挂着,而是有一定的时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等到死者的尸体自然风化腐烂之后再收敛其骸骨入土。



在这一过程中,悬挂于树上的尸体难免会遭到飞禽走兽,以及一些蛇虫鼠蚁的啃食,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也因此,在死者入殓之时,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仪,死者的家属通常情况下会制作金属网衣来收敛尸骨,用金属面具来覆盖死者的面部。

由于陈国公主和他的驸马萧绍矩出身高贵,地位显赫,因此他们二人面具自然非同凡响,黄金打造也成为了她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他舅舅

说了这么多,咱们最后聊聊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自己的舅舅。

实际上,古代皇族婚配,很大一部分都奉行近亲结婚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为了权力、财富不向外流失,二来是保证所谓的血统纯正。

比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曾娶了自己的亲妹妹,生下了图坦卡蒙,埃及艳后也曾嫁给自己的亲弟弟。



另外我们熟知的日本皇室,以及高丽皇室也有大量的近亲结婚案例,比如日本圣武天皇和亲姨妈结婚,桓武天皇娶自己的亲姐妹,高丽光宗王昭先后娶了自己的亲妹妹以及亲侄女为妻。

当然,欧洲地区更加混乱,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奇葩。

在中国,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情况。也因此,自西周以来,大部分人都严格遵守着“同姓不婚”的原则,一些朝代为此甚至立法,禁止同姓男女结婚。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禁止表亲甚至舅甥的婚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吕雉曾让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

在辽代,情况也基本如此,辽代奉行的是耶律和萧姓结婚。比如著名的萧太后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而萧太后则是萧思温和辽景宗姑姑的女儿。换句话说,萧太后是他丈夫的姑表妹。

题目中的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他嫁的人萧绍矩,这个萧绍矩则是萧太后侄子。也因此,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两人为何突然去世?

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没有经历任何血腥的政治斗争,因此有一种说法是两人因为近亲结婚导致了生理问题。

关于近亲结婚,大家都很清楚其危害。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祖先因为累世近亲结婚,到了他这一代出现了严重的畸形,一口龅牙外加左脚踝严重弯曲,上肢细小、下肢肥大,走路都走不了,因此仅仅19岁就突然暴毙了。

再有,日本天皇也有很多近亲结婚的遗传病,著名的比如明治天皇,生了好几个儿子都早早的夭折了,无奈之下选了硕果仅存的大正天皇,结果还患有脑部疾病,后来还出现了精神问题。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个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每个人都拥有有一个仿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硕大下巴,以及一个嘴巴几乎包裹不住的大舌头,以至于他们连正常的说话和吃饭都非常困难。



回到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问题,两人结婚时,耶律和萧姓已经连续通婚多代,也因此,两个人会有很大的概率患有遗传性疾病,年轻暴毙也在预料之中。当然,这也是一部分人的猜测,至于真相还有待考证。

水草心

水草心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