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知道朱棣远胜于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提到的作品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南山菊叟

南山菊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做皇帝,一生就是传奇。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晚年非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孙朱允炆,而不是自己非常能干的儿子朱棣,也让很多人颇有疑问。我们从朱元璋的视角分析下。

首先: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活下来的大儿子,就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长孙。朱元璋非常宠爱朱标,5岁就给他请了无敌奢华教师团悉心教导,而朱标也成长为一个宽厚仁德的儒生。很多人都说朱标其实无能懦弱,也不见得。朱标和蓝玉等多位开国重臣交好,在他身边有一干“朱标党”辅佐他。朱标也曾奉旨巡抚陕西,回来后,奉上陕西地图,详尽报告秦王朱樉的情况,又学到地方军政管理的经验,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有这样的太子,朱元璋应该是很满意的。可惜朱标不长命,朱允炆在朱标弥留之际,一直伺候在病榻前两年。朱标死后,朱允炆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道:“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所以,朱元璋是把对朱标的感情和希望,很顺理成章的放在了朱允炆身上,封他皇太孙,继位大统。

第二:朱元璋在意规矩理法,立嫡立长是他的理念。其实他还有两个嫡子,可惜没有太大出息,而朱棣虽然能征善战,但他出身本身就有问题。据说,他的生母是朝鲜人或者蒙古人,血统不纯正,所以朱元璋还是选择立长。

第三:性格问题。朱棣的个性简直是朱元璋的翻版,能征善战、知人善任,也不能掩盖朱棣暴戾狂躁的个性。从他靖难之役后大肆杀戮大臣良将,实施“瓜蔓抄”,窃国后对前臣长达十余年的杀戮中可见一二。而现在不是朱元璋乱世打天下的时候,现在要太平治世。朱允炆没有朱棣的霹雳手段,但他更宽厚仁慈,所以也更适合做个守成之君。

第四:朱元璋原想着自己几个儿子都是为朱允炆守边,十分公平。后来虽然发现朱棣有不臣之心,但自觉已为朱允炆做好方方面面的安排,即使叛乱,也兴不起大浪。如果朱棣审时度势留守封地,为朱允炆戍边也是最好人选。

所以,朱元璋放心大胆的让朱允炆即了位。可惜,千算万算,儿子朱棣还是把朱允炆拉下马篡了位,成了“永乐大帝”。

装聋作哑的狐

装聋作哑的狐

藩王之祸,朱标意外病死之后,为何朱元璋会选择立皇皇孙朱允炆?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是把朱标当作大明未来的皇帝培养的,可惜朱标生来没有皇帝的命,走在了朱元璋之前,留给他一个超级大难题:选谁当继承人呢?

想来想去,朱元璋定下了皇孙朱允炆,为什么选择他?

有许多朋友都觉得立嫡立长,朱允炆是嫡长孙,选他就完全合乎礼法了。但是事实上朱允炆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孙没错,却不是完美的嫡长孙。朱标有五个儿子,老大朱雄英早夭,老二朱允炆,老三朱允熥,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䐤。老大和老三都是朱标元妃常氏所生,即咱们说的嫡子,老二老四老五吕氏所生。按礼法来说,朱允炆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吕氏还没有扶正,所以,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嫡孙,吕氏扶正是后来的事。当然了,扶不扶正,嫡不嫡的,其实就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他认朱允炆是嫡长孙,那他就是嫡长孙,但咱们不能不明白这么一回事。

既然朱元璋认定了要给他一个江山,身份上的瑕疵,不用太过考虑,老朱也不完全是认身分的这么一个人,他选择立皇孙朱允炆,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毕竟大明帝国和张老财主家那点子遗产不好比,一定得慎之又慎。

元朝之所以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什么兄弟争位,什么叔侄相斗,为了大位,互相踩,直接把自己给作死了,到了朱元璋这里,似乎还在眼前的教训,一定得吸收。

朱标死后,朱元璋其他的儿子就全部得摆上来了,这其中合适的有不少,按长幼来,有秦王晋王燕王……按才华来说,这些个儿子质量都挺好,个个拿得出手,尤其是像燕王这样的,特别有朱家刚猛的风范。那么问题来了,立哪个儿子好?哪个儿子能让所有兄弟都佩服?哪个儿子上位他们会乖乖下跪自称臣?原本朱标在,还可以,现在朱标不在了,谁能服众?其实并没有谁!想来想去,朱元璋就得让皇孙上,就从朱标的儿子挑一个。既然都不服,那就都不给,黄了你们的梦!

朱元璋考虑朱标的儿子们时,也是考虑到了其他的问题的,他为什么不选老三?老三有常氏血统,外戚太强悍,他又还小,恐怕驾驭不了,老二就不一样了,他外祖家根本不怎么样,却又是文人集团中人,说破大天也不会有事,至于后面两个,不用考虑了。

朱允炆上位有什么保障吗?在朱元璋看来是有的,功臣们已经被他杀得差不多了,朱允炆只要好好地做他的仁君就行,外戚集团掌控朝政是不可能会出现的事,吕家并没有那么大能量,他的叔叔们呢?因为都当不上,哪个当上都不会服,秦王晋王和燕王们,可以形成制衡的局面,朱允炆只要平衡对待就好了。

另外,朱元璋刚猛治国,手段太凌厉,他也很希望自己的下一任君主能够宽容仁厚,抚平帝国的伤口。刚好朱标一系,包括他的儿子朱允炆都是这么按儒家礼法培养出来的人物,想当初,朱标去世,大家都悲痛万分,朱允炆这孩子,却能安抚弟弟,安慰皇爷爷,小小的人儿既懂事又沉稳周到,可是个好苗子啊——正常来讲,有朱元璋早就做好的铺垫,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惜的是,朱元璋虽神勇,却不是神仙,没法料到未来。最终,还是那个最像他的儿子,坐上了宝座,那个他抱以极大希望的孩子,眼高手低权谋少,根本斗不过啊。

不过呢,肉烂了,都在锅里,江山还姓朱,朱元璋应该也不会太难过吧。

抛砖引玉了,叶之秋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哈。(剧照图)

天大的水

天大的水

朱元璋为啥要传位给朱允炆?这跟朱棣和朱允炆的个人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即使朱允炆是个傻子,朱元璋也很可能会将皇位传给他。

为啥这么说?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的继承问题了。

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对于国家而言,凝心聚力,富民强国,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实现国人幸福生活是其重要职能,《左传》将国家的核心职能总结为两个字:祀与戎。所谓的祀,就是祭天、祭地、祭祖先,封禅大典、开国大典;而戎,就是打仗。

翻译过来就是,对于国家而言,大事只有两件,除了打仗,就是祭祀,古人将天地也视为衣食父母,所以祭祀本质就是祭祖。由此可见,祖宗对于古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两千多年来,自从周代开创了“礼制”,它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底层秩序,知道今天,在中国偏远地区的乡村,还保留着它的身影。

虽然,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宗法社会开始瓦解,以五口之家成为了小农社会中最小的组成单位。但是,遇到灾害、水患等单个家庭无法解决的大事,还是需要宗族族长站出来,对那些分散的家庭基本单位进行组织、动员,以宗族集体的力量度过难关。

因此,宗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最底层、最核心的组织力量。中国古代王朝虽然推行了两千多年的郡县制,但是,我们应该也知道,皇权是从来都不下县的。县以下的单位,都是由乡绅、宗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其背后的秩序,也还都是周代“礼制”的那一套宗法社会的逻辑。

宗者,何谓也?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白虎通义·卷八·宗族

宗法社会中,“宗”是地位最尊贵的,是组织和动员族人的核心。而“宗”保持其地位的手段,就要体现在继承制上:

在周代的制度里, 有百世不迁之宗,是为大宗;有五世而迁之宗,是为小宗。

所以,天子对诸侯来说是大宗,故天子要将其分封出去;而诸侯对卿大夫来说又是大宗,所以再将其分封出去;而卿大夫对士来说又是大宗,所以要将其分封出去;而士对庶民来说也是大宗,所以即便没有什么家产也要将其分出去。

虽然秦汉以来,中国政治结束了分封制,开始郡县制的统治,但是,县以下还是靠宗法社会那一套制度来维持秩序,皇帝是作为全天下最大的“大宗”存在的,继承他的位置的应该是嫡长子、嫡长孙。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在宗法制下,作为小宗的他只能是藩王,已经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了。

宗法社会的“礼制”,本质上是用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来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嫡长子继承制”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因王位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战乱,稳定国家。

在古代社会,“嫡长子继承制”为何能够维护国家稳定?

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大部分朝代在皇位继承(立太子)的选择上都会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这个原则遵循的就是自周代以来,宗法社会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

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

说“嫡长子继承制”之前,我们得先说说什么是“嫡”。

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在一夫一妻的制度原则下,一个男人还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女性伴侣——妾,这些女性的地位和正房之妻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这也就是说,虽然妻和妾都共侍一夫,但是,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古代社会,妻跟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妻子”、“老婆”一样,拥有全部的人身权利。而妾就不同了,她们虽然也是男主人的女人,但是身份则相当于奴婢。妾是没有基本的人身权利的,可以被男主人随意的买卖,或者赠送给他人,甚至逐出家门。

传统的儒家社会是最讲究等级秩序的,所以,对妻和妾的区分是非常的严格。这一点从她们进家门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妻是要“娶”进家门的,而妾则是“纳”来的。娶妻,是要严格的遵守礼制,所谓的六礼一个都不能少;而纳妾,从“纳”字收纳,接纳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比较随便,妾经常是男主人花钱买来的,或者是“临幸”的丫鬟奴婢。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人怎么样宠溺小妾,甚至将正妻休了,扶正小妾。就好像妻和妾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一样,可以任意处置。但真实的历史可不是这样,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出台法律,明文禁止丈夫把妻变成妾,或者把妾变成妻,违者判刑。

为啥会这样?因为,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儒家社会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

社会上的男人要遵守这样的秩序,皇帝贵为天子,作为万民的表率,对这制度更得严格的遵守了。皇帝的正室妻子是皇后,各种嫔妃,就相当于“妾”,地位则与皇后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一个嫔妃就是再怎么受皇帝的宠幸,见到统领后宫的皇后也得行大礼。

妻和妾地位不同,她们所生的孩子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同了。正房之妻生的孩子,被称为“嫡出”;而妾所生的孩子,就被称为“庶出”。

正所谓是嫡庶有别,嫡出的子女在家庭地位和权力上要远远大于庶出子女。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也一样,嫡出的儿子会拥有父亲的最优先的继承权。

嫡庶有别好理解,问题是,古人为什么要以年龄,不以贤能作为参考标准“唯才是举”,非得要立长子呢?万一嫡长子是个傻子咋整?

是啊,大多数情况下,皇后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从众多嫡子中挑选一个最贤能的人来当太子,也就是所谓的“唯才是举”才是最符合国家的利益。我估计皇帝他老人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也只能是想想,最后还会将皇位传给大儿子。

为啥会这样?皇帝缺心眼儿不成?并不是,恰恰相反,“立嫡以长不以贤”正是皇帝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立贤不立长”的理论听上去确实挺好,却没有办法实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贤”或“不贤”全凭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主观性判断,它并不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标准。以一个主观性的标准作为立储的依据,会引发不同立场下人们之间的矛盾,更有甚者会造成国家大乱。

为什么还会造成天下大乱?

储君,那可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啊。如果选择谁来当储君,仅依据“贤能”这么一个非常主观的评判标准,那也就意味着,皇子们谁都有可能当皇帝,即使是从嫡子中选择,也通常不是一位候选人,皇位的竞争无比残酷,皇子们降生那一刻就得争的你死我活。

你想想,既然大家都有可能当皇帝,那就尽量展现自己“贤能”的一面就行了。这里为啥打引号?因为,贤能也有可能是表演出来的,不只是皇子一个人的表演,外戚、朝廷上那些政治投机的大臣,也会明里暗里纷纷划分阵营进行押宝,配合皇子的“贤能”表演。

这样一来,旷日持久的皇位斗争会白白消耗国家的大量人才和资源,而且,最后决定出胜负的往往不是谁更贤能,而是谁的政治资源深厚,谁的拳头硬。

如果放任这样的竞争,国家岂不是乱了套?

所以,选择继承人这样的事情,必须制定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标准: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只有一个,继承人具有唯一性。这个制度被确定下来,也容易贯彻,谁也不用争抢,各种政治势力也就不用在皇位继承这件事情上白白的耗费精力和资源了。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在皇位继承上大多数都会遵循“立长不立贤”的原因,哪怕嫡长子的能力明显不如其他儿子,甚至是他是个傻子,皇位也只能给他。“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人结合历史上很多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皇位继承的最优解。

古代皇帝以“可能会让傻子当皇帝”的代价,换取国家政治的稳定。说白了,这就是确保我们现代司法必须遵循的“程序正义”。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确保立长这看得见的“程序正义”,而牺牲了立贤的“结果正义”。

什么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

所谓的“程序正义”,就是法庭在裁判的过程中,对审判的过程和细节上要保持公正;而“结果正义”是指事情的本来面目,在事实层面上的公正。我们经常会在一套司法流程中感觉到,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甚至是在“保护”他。这就是司法体系为了追求程序正义,而舍弃了“结果正义”。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比如,你看见一个人贩子正在抱着邻居家的小孩儿准备逃跑。一身正气的你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所以,你立刻将他拦住,并且高喊抓人贩子。

这时候,街坊四邻纷纷出来,帮助你将人贩子给按倒在地。那么,按住人贩子后,你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你也许会说,人贩子偷人家小孩,毁了几个人的一生,干的事丧尽天良,看新闻都会气的我浑身发抖,这回好不容易亲手逮着一个人贩子,必须先得亲手揍他一顿,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这时候,揍人贩子一顿,甚至直接将他当场打死(以暴制恶),是每个普通人的想法,所以它就是人们的结果正义。然而,我们要是真这么做了,冲上去对人贩子一顿拳打脚踢,我们就犯法了。因为,这样做,不符合现代司法的程序正义。

什么是现代司法的程序正义?就是在执法和审判的过程,一切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首先,在这个人贩子上法庭接受审判前,他还都是个“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犯罪嫌疑人”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法律要保证这个人贩子的人权,谁也不能打他,不能骂他。哪怕是我们亲眼看到他干坏事,抢小孩儿了。

关于“程序正义”,希腊神话有一个关于正义女神的故事:在天界中,众神谁也不服谁,所以冲突不断。眼看马上就要引起天下大乱了,这时候就有神提议,请一位神出来作为众神的裁判,秩序就能恢复了。那么,谁又这个公信力来裁判纠纷,恢复众神的秩序呢?

这时候,一位女神挺身而出,说:我来裁决!她拿出一块布,将自己的双眼蒙上。大家一看,就都同意了:因为的眼睛蒙着布,无法看见纠纷双方谁是谁,就能不偏袒地公正地裁决了。

耶鲁法学院著名的程序法教授罗伯特·科弗(Robert Cover)有一句名言:“程序,就是正义女神的蒙眼布。”在一个法制成熟的社会,在司法审判方面的程序正义要大于结果正义。

也就是说,假设法院最后对人贩子进行调查发现,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他是在贩卖人口。那么,即使大家都看见了他想要拐卖人口,都认定他是罪犯,也不得不把他放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恶贯满盈的黑老大被抓,在法院审判前,黑势力团伙杀掉了证人,销毁了犯罪证据后,法官无奈之下,不得不宣判他无罪,当庭释放。

为什么司法机关一定要保证“程序正义”呢?

这是因为,“结果正义”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我们每个人所持有的立场不同,眼中的“正义”也就不同。

我们抓到人贩子后,当场打死他,就是我们认为的“结果正义”。但是,对于人贩子和他的亲属来说呢,他的“结果正义”是自己逍遥法外。对于大多数没有在现场的人,他们没有看见人贩子拐卖人口的实事,大多数人就会觉得事情没搞清楚就将人打死,这很暴力。

试想一下,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坚持的“结果正义”比其他人的“结果正义”更正义、更正确,那正义怎么去贯彻?

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大战就会在现实中发生,人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贯彻自己的“正义”,唯一办法只能是使用暴力。社会中将会充满了私刑:谁人多,谁拳头硬,谁有枪,谁的枪多,谁就能代表正义。最终,这个社会将会陷入无序的状态,被暴力所淹没。

人类的社会是复杂而多元的,在没有一个“能看得见的”标准的事情上,所有人很难达成共识。所以,经常会陷入没有结果的辩论,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因此,法律在不能使所有人对结果满意的情况下,就要确保能把程序做到公正、公开,实现程序正义。只要法律的程序的执行保证客观公正,即使最后的判决结果看起来不合理,也比互相争论得不出结果强。

结语

“嫡长子继承制”利大于弊,这是古人结合大量的历史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它虽然牺牲掉了“立贤”,但最大的好处是就是避免了皇子之间为了皇位陷入无谓的争斗。“立贤不立长”的结果正义没有客观标准,这就给皇子们以争斗的借口。

以唐朝为例,当初李渊虽然将嫡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但他为了平衡李建成过大的势力,同时又扶持李世民,让两个儿子都有竞争皇位的希望。最终,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水火不容,酿成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也不吸取他老爹的教训,到了晚年,他原本立嫡长子为太子,但又非常宠爱四子。于是,四子蠢蠢欲动,弄得太子整日惶恐不安。两个儿子又重演了李建成和李世民那一出好戏,展开了皇位争斗。

要说太子李承乾,真不愧是李世民的好儿子,李世民好的本领没学到,坏的都给学去了。贞观十六年(642年),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又策划谋反,企图武装政变,想把李世民一起端了。“玄武门之变”差点在李世民身上再重演一遍。还好李承乾造反的本事不如他老爹,政变在策划阶段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一气之下,将太子李承乾、四子李泰,统统剥夺了继承权,最后把皇位给了小儿子李治。

李世民领头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程序正义,开了个坏头,后面的李唐皇室子孙们在争夺皇位上也就没有顾忌了,经常发动政变争抢皇位。每一次皇权的更替,都会造成全面的宫廷斗争甚至内战,大唐就在这样的折腾下逐渐衰落了。

朱元璋是个精明人,历史上这么多的教训他不会视而不见。朱棣不是嫡长子,太子虽然先他而去,但没有绝嗣,所以,即使朱棣再怎么贤能,在老朱眼里也不会是皇位的继承人。

liuhedi

liuhedi

朱元璋明明知道自己的四儿子比自己的孙子更有能力,也更适合做皇帝,为何要跳过儿子,选择自己相对文弱的孙子呢?其实这方面也很好理解。

首先,对长子倾注太多的心血了。朱元璋对于自己的长子特别看重,也极力培养,这符合帝王家庭正常的思路。客观的讲,作为帝王,朱元璋对自己的长子爱的有点过了,长子是重要,也得到群臣的认可,但帝王应该站在整个王朝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理的继承人。他把长子作为自己的延续,并继续延续到自己的孙子。而这种特殊的爱,导致他忽略了其他儿子。


其次,晚年的朱元璋做事有些偏执。朱标去世时,37岁,朱元璋65岁,属于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谁都受不了。而经历最喜爱的儿子离开,让朱元璋的一些行为开始失去理智。比如杀功臣,集中在朱标死以后,有替孙子铲除威胁的思路,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他在思想受了刺激,做出了一些非常的事。


第三,朱允炆的孝心让朱元璋心软。朱元璋在儿子去世前后已经是老人了,虽然成为人君,显赫一生,但他也是孤独的。发妻没有了,儿子病重,有些话没法和其他人说,周边充斥着虚伪,所有人对君王都是奉承。当看到,伺候在朱标身边的朱允炆,他眼前一亮,这样的孝心也是他需要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对儿子的爱倾注到这个孝心的孙子上,他相信孝心的孙子可以治理好天下,他选择了孙子。


第四,朱元璋以为太平盛世应该选择仁厚之君。经历洪武时代,朱元璋觉得国内已经很安稳,不需要那么多武力,需要以文治理天下。各路义军都被消灭了,元人也被赶的远远的,还有那么多儿子守护边关,一切都是安宁的。应该选择一个治理天下的仁君。其实文弱的朱标并不被他看好,但是符合他文治天下的需要。而朱标死后,他的儿子朱允炆更像朱标,他希望在自己的调教下,孙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儿子们也不敢违背自己,对新君有影响的大臣统统除掉。


朱元璋看到了所有问题,也解决了所有问题。无法知道,他到底注意没注意他的儿子们对皇太孙的威胁,笔者感觉心思缜密的他,不会不注意。但是虎毒不食子,寄希望于孙子依靠自己给留下的文臣武将镇住自己的叔叔们。可惜的是,他的孙子还是打不过儿子。

轻松健身

轻松健身

古代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无疑是比较传奇的一位,由一个草根最终成为一个开国皇帝,建立了大明朝。这位传奇、伟大的帝王却在自己的传位问题上,出现了戏趣性的一幕。那就是他放着26个儿子不选,最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是因为儿子们都不成器吗?当然不是,燕王朱棣就是一个文武全才,战功赫赫,而且文成武略皆比朱允炆强,那为,何朱元璋为何传位于朱允炆,而不传朱棣呢?

其实,一开始这两个人都不是皇位的继承人,最开始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与一代贤后马皇后所生。朱标从出生起,朱元璋就把他当作下一任皇帝来培养。而朱标长大后确实不错,为人友善,仁慈宽厚,没有辜负朱元璋的精心培养。可惜,这样的人才,在染了一次风寒之后死了。

太子的意外死亡,让朱元璋感到万分悲痛。但是,立储之事还得继续,选谁呢?当然得选一位有能力的人来继承自己。说到选择继承人,就不得不说朱元璋做的一个梦。

据说在梦里,一个男子,穿着一身金灿灿的黄金铠甲,向他索要皇位,朱元璋不认识梦里这个男子,所以被惊醒了。正在这时,后宫碽妃产下了一个儿子,碽妃本来是前朝元朝的妃子。而生的这个儿子就是朱棣。(朱棣母亲最大的可能性,也被许多史学家引用)。随着朱棣一天天的长大,他的样子越来越像朱元璋梦里那个男子。但是,这些朱棣不知道啊,朱棣仗着自己的战功,整日嘚瑟,而且朱棣聪明,他总能猜出朱元璋的心思。这可不是好事,所以疑心很重的朱元璋对朱棣是越看越讨厌,在准备对朱棣动手的时候,朱棣跑到了北京,于是朱元璋就把碽妃杀了,随后给朱棣封了个燕王,言外之意就是你在边疆好好待着吧,别回来了。

所以朱棣虽然战功赫赫,骁勇善战。但是他依旧做不了继承人的原因就是。

1,他的骁勇善战在乱世有用,但是现在的大明朝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已经是太平盛世,更需要一个仁慈的人来治理,朱棣的勇猛在盛世之下已经没用了。

2,血统。朱元璋最终还是倾向有马皇后血统的人,而朱棣出身不行,是前朝妃子所出。

3,传给朱棣,其他儿子会不服。那样容易引起兄弟之间的反目。为了不出现夺位之争,所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当上皇帝的朱允炆,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昏庸软弱。竟然听信谗言,开始消藩。到了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位成功,当上皇帝。而朱允炆去了哪里,至今还是历史上的一个谜。这一年,离朱元璋去世还不到四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

clouds

clouds


朱元璋传位于孙子朱允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按嫡长子继承制度二是朱元璋特别喜欢长子朱标爱屋及乌,加之朱允炆表现很不错,所以深得朱元璋宠爱。

下面我们以具体分析一番。

一、嫡长子继承制度

一般正统王朝的继承制度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也选择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通俗来说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像朱标为朱元璋正妻马皇后所生第一个儿子,所以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是为嫡长子。(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朱标身为太子死后,按理嫡长子继承制度应该由他的嫡长子继承皇位,这样就可以“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了。

朱允炆并非朱标嫡子,是次子,都不是嫡次子。他还有一个哥哥朱雄英,不过早夭了,他的母亲吕氏在太子正妃常氏死后才被扶正,所以勉强可以称之为嫡次子,实际上的嫡长子。

朱元璋既然立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肯定想要执行下去,所以按照这个制度立了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而且明朝之前就有一个成功例子。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也是嫡长子真金太子英年早逝以后,立真金之子铁穆耳为皇位继承人,最后铁穆耳顺利继位,作为也还可以,是为元成宗。

二、爱屋及乌还有朱允炆的表现

朱标身为朱元璋嫡长子,可以说差不多倾注了朱元璋所有的心血与希望,早在朱元璋没有称帝自称为吴王时代,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朱元璋称帝以后朱标顺理成章升级为皇太子。

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如此之喜爱肯定是爱屋及乌的喜欢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了。

而朱允炆也的确表现很好。(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朱标逝世以后朱允炆表现的特别孝顺和悲伤,都感动了朱元璋,使朱元璋大为赞赏,自然是加分了不少。

综合下来朱元璋就立孙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了,也为日后孙子朱允炆与四子朱棣的靖难埋下了伏笔。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旭仔很闲

旭仔很闲

【朱标死后,朱元璋传给孙子朱允炆遵循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嗣原则,朱棣一点继承的资格都没有。】

01.什么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就册立了马皇后所生的长子朱标为太子,并且确立了明朝立太子的根本原则就是“嫡长”。朱元璋为此想的非常周到,为皇权的传承做了详细的规定:

嫡长子继承制简单的解释就是,皇后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是无可争辩的第一继承人。如果嫡长子早夭,第一选择范围是嫡长子生的嫡长子,即嫡孙。如果没有嫡孙,选择太子的范围会回到嫡次子顺位继承。

如皇后无子,则册立庶出的皇长子为太子。这就是说除了皇后外其他嫔妃的地位是一样的谁的儿子是长子就立为太子。

有的时候皇帝没有儿子可继承帝位,怎么办?,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意思是,如果皇帝无子,可以由一母同胞的弟弟继承,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考虑。

除太子外,皇帝其余的儿子,只能封王,而且要承担起藩屏国家的义务。

02朱棣为什么不能立为太子?

原因之一,朱标去世后,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首先要从朱标的嫡子即朱元璋的嫡孙里边选择继承人。朱标的太子妃常氏,生子朱雄英,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在8岁的时候就死了,太子妃也因为难产而死。朱标的继妃是吕氏,生子朱允炆。

虽然吕氏没有正式册封为太子妃,但是因为太子妃早死,其地位与嫡妻没有区别这样,加之长子朱雄英早死,按照递位原则,朱允炆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朱允炆“颍慧好学,性至孝。”洪武25年9月,朱元璋立他为皇太孙。

原因之二,即使朱标没有儿子,按照“嫡次子顺位继承”“兄终弟及”的原则选太子,朱棣也没有资格,因为他不是朱元璋的嫡子。马皇后生了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周定王朱橚。在太子朱标死后,有资格继承太子位置的顺序是朱樉→朱棡→朱橚。

朱棣的亲生母亲是碽妃,也就是说成祖是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帝位的。

朱棣在靖难之役后,为了说明自己得位之正,指使手下人,修改史书,篡改出身,说他是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即我们现在明史上见到的“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这样一改,他与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是一个妈。在三个哥哥去世的情况下,朱棣递位嫡长子,做皇帝也就顺理成章。

为了做得天衣无缝,朱棣命人修改了太祖实录和永乐实录,众人敢怒不敢言,后来清朝修《明史》时也采用了这个说法。但是百密一疏,在黄子澄传和太祖成穆孙贵妃传里透露出朱棣的生母是碽妃的信息。

03小结

综观明朝皇帝以嫡子最终继位的,只有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武宗朱厚照三位,立长多于立嫡,兄终弟及也偶有发生,总体上按照朱元璋的设计原则在运行,不得不佩服明太祖的先见之明。

栩栩清风

栩栩清风

明太祖朱元璋总共有26个儿子,在众多的儿子中,朱元璋最喜欢的要属长子朱标。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宽厚仁慈,很受朱元璋的喜爱,从小就被朱元璋按照皇位继承人的方式来培养,在朱标13岁那年被立为皇太子。但是天不遂人愿,明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悲痛之余不得不改立太子,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并没有选择他的其他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还是选择朱标次子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皇位继承制定了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皇位由嫡长子继承,如果嫡长子不在了,则由嫡长孙继承。因此朱元璋百年之后,明朝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是朱标,第二继承人就是朱允炆(朱标长子因病早逝,原配夫人常氏去世之后,朱允炆母亲吕氏得以扶正,因此,以朱元璋的观点看,朱允炆就是嫡长孙),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允炆就是合法的继承人。

其次,朱允炆性格仁厚。朱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性格宽厚仁慈,这与朱元璋,他的叔叔朱棣杀伐果断的性格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建国之初,政局不稳,需要杀伐果断的人来稳定时局,但是朱元璋同时也明白,宽仁治国,明朝才能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因此他希望他之后的国君是宽厚仁慈之人,朱标之后,朱允炆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再次,选择其他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可能会引起皇位之争。除朱标之外,朱元璋最年长的三个儿子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三王都手握重兵。除了燕王朱棣有点本事之外,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相当不受朱元璋待见,秦王朱樉甚至年仅40岁就因为放纵就去世了,但是如果朱元璋直接跳过秦晋二王,将皇位传给朱棣,则直接会引来秦晋二王的不满,一场争夺皇位的血雨腥风就会上演,因此选择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爱屋及乌的原因。朱标在时,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在朱标身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对于朱标的死,朱元璋也是悲痛万分。朱标死后,面对和朱标同样宽厚仁慈的朱允炆,很明显朱元璋把自己对朱标的那份喜爱转移到了朱允炆身上。

因此,朱标死后,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嫡长子继承制上来说,朱标之后,朱允炆是第一皇位继承人,从性格上来说,宽厚仁慈的朱允炆也是皇位最合适的继承人。朱元璋生前为朱允炆的继位安排好了一切,为了让朱允炆即位之后不受朝廷重臣所羁绊,大杀蓝玉等有功之臣,但是朱元璋算到了一切,唯独没有想到燕王朱棣会谋反,朱允炆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火烧南京皇宫的下场。

WanGyaShenG

WanGyaShenG

西周时期,周公总结商朝的经验教 训。为避免兄弟争相代立,纷争不断,造成政局混乱。周公就“制礼作乐”,正式创制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礼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内部团结和等级秩序,宗法礼制的规定是为更好且长久地巩固王朝的政权和嫡系继承权,所以嫡长子继承制便为适应需要而建立起来。而且,嫡长制做为规章制度要求传承开来。

所谓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指由正皇后所生的长子即嫡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按照周制,最高统治者称天子,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明确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原则,祭祖敬宗也以嫡长制为主流。

和历朝封建社会一样,朱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也开始考虑如何世代相传统治天下的措施,他也认定皇位继承是维持皇朝安全的根本制度,皇家家事乃国事,必须制定严密的制度,家族内部才不至引发争端,这个法则就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也是嫡子,其母亲就是正宫马皇后,朱元璋称吴王时,就立朱标为世子,称帝后也把朱标立为皇太子,当时朱标才13岁,朱元璋就把他立为重点培养对象,遍请名师让朱标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朱标也培养成了一位生性忠厚,温文儒雅的人物,这个时期,朱元璋也让朱标学习怎样当皇帝,进行政事实习,处理国家大事,并诏谕群臣只有事关重大的军机才可奏闻朱元璋,朱元璋的良苦用心,无非是想让太子成为有道接班人,使大明王朝统治得以维持和巩固。

可惜的是朱标年仅三十八岁就病死,朱元璋也陷入极度的悲哀与痛苦之中,丧子之痛使他的头发胡须全都白了。更可惜的是朱元璋不听大臣相劝,给其余的二十多个儿子都封王建藩,这难免和历史上的西汉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一样,朱允炆消藩就有了朱棣的靖难之变。

懿文皇太子朱标不幸早逝,照理循规,下一个继承人应该是朱标的长子,朱标共有五子,长子雄英早天,二子朱允炆便居长了,为了避免诸子觊觎皇位,求得天下稳定,朱元璋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历史上的西汉、西晋都曾经发生大规模藩王造反的事,朱元璋却认为那是皇帝与藩王没有守好天道,不顾亲情,所以他不怕。可明太祖显然太高看亲情的力量了,毕竟在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下,哪里有什么亲情呢?果然,建文帝在大臣的撺掇下执意“削藩”,却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给干掉了。靖难之变,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年号“永乐”。也有了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传说。

阿瓜姐

阿瓜姐

英明的君王都可能遇到立储的难题和不测事件的发生:秦始皇立的太扶苏被儿子胡亥和赵高所杀,使秦朝早亡。汉武帝立的太子反叛,兵败自杀,武帝苦脑可想而知。唐太宗李世民儿子软弱,帝位被武则天取代。宋太祖赵匡胤也有烛光斧影之灾,弟弟赵匡义登上皇位。清康熙帝也有立允仍废允仍,再立再废的苦脑和诸子争位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亦不例外,因为太子朱标很优秀,文武全才,德高望重,满朝文武,皇族弟弟们无不心悦诚服。太子继位,大明江山可谓固若金汤。朱元璋竭尽全力培养朱标接班,然尔万万想不到朱标竞夭折,对朱元璋的打击可谓是晴天霹雳,痛苦万分。岀于对朱标的爱恋,他立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为太子,这是送给朱标的最宝贵纪念。朱元璋认为的能征惯战的儿子们和满朝文武,会和他的想法一样,不会有二心,所以才立孙子朱允文继位。

然而朱允文和他的父亲朱标相差甚远,並没有经过多少历练,治世谋略水平太低。靠祖父和父亲的德威登基,首先应该安撫为朱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劳的亲王叔叔们,给他们加官增禄。而是反其道行之,登基不久,轻信愤青官员黄子澄等人瞎呼悠,施行削藩政策,使亲王们人人自危,终于逼反了亲叔燕王朱棣,导致靖难之灾。虽然叔叔夺了姪子的权,但江山依然是朱明江山,不过是由孙子改成儿子。朱棣当上大明王朝皇帝,开创永乐盛世和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统治历史,太祖朱元璋不应有太多遗憾,只不过多一个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的一个过程。

O宝宝O

O宝宝O

朱元璋长子朱标是朱元璋与正妻马皇后所生,出生于战火之中,性格宽厚,群臣敬服,深得朱元璋喜爱,是当之无愧的继承者。只可惜英年早逝。朱元璋出于对长子的钟爱,就把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



朱元璋在传位之前,曾考察过这为皇长孙。曾出过一副对联让朱允炆答对。上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允炆答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毡”,令朱元璋很失望,发现这位长孙太过懦弱,缺少霸气,便有了换人之心。

重所周知,封建时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皇位继承者的废立,一个处置不当,就会引起腥风血雨,并引发政权更迭。于是朱元璋为了给这位皇长孙扫除继位后的威胁,就开始了对群臣的大清洗,只留下了齐太、黄子澄和老将耿炳文等辅作朱允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后窝里反,被自己的儿子夺去了孙子的皇位。

哈皮毛毛

哈皮毛毛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不是朱棣,主要是由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嫡长子继承制。

历代王朝为了皇位顺利的传承下去而不动乱,一直以嫡长子继承制传承皇位。朱允炆是嫡长子朱标的的嫡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符合传统。



第二,朱元璋过于疼爱朱标,以至于转嫁给朱允炆。

朱元璋非常疼爱朱标,从小六把他当作皇位继承人来培养,历练朝政,朱标的表现也不错,但是上天没有给予他机会,早于朱元璋而去世,朱元璋非常悲痛,把对朱标的爱转嫁到他的嫡长子朱允炆身上。



第三,朱棣为燕王,镇守北疆。

朱棣在北京,对于预防北元残余力量的骚扰很重要,如果入京为帝,会减弱北方的力量,不利于王朝的北部防御。



第四,朱棣继位,容易引起诸侯王的不服。

朱棣并不是嫡长子,让朱棣继承皇位,其他的诸侯王不会服,容易引发叛乱,不利于朝廷的稳固和统一。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欢历史,欢迎关注“津城沐雨”。

鼹鼠先生

鼹鼠先生

皇帝的个人青睐不无关系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首先立了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这是很正确的举动,因为防止了儿子们争权夺位。 事实也证明朱标是块当皇帝的料,学业武艺俱佳不说,训练处理政事时也令朱元璋非常满意。可朱标却在一次出宫巡查中积劳成疾,没几个月就死掉了,这令朱元璋的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后来经过思考,朱元璋将太子之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即自己年幼的长孙朱允炆,允炆虽然先天资质不足,但经过后天努力进步也是相当大的。但从朱元璋传位给太孙的一刻起,就引起了手握重兵、镇守边关的儿子们特别是朱棣的不满,因为朱棣确实在功劳和能力方面都更适合做国君。 朱元璋的这种疏忽最终导致了朱棣造反夺位。 原因2,皇位继承规律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嫡孙继承。嫡孙继承顺序高于幼子和庶子。 长房无人,考虑幼子;嫡系无人,考虑庶子。若无直系继承人,则上推一服,选关系亲近、有德者继承。若还无人,则继续上推,直至找到合适继承人。宋朝和明朝都有几个皇帝是上推了N代继承的。女子无继承权,外戚无继承权。养子有继承权。 朱元璋好象只有一个老婆,所以不存在嫡庶问题,但子嗣众多,长幼问题很突出。所以,若按宗法,即便是不传给孙子,作为幼子的朱棣继承顺序也是很靠后的…… 首先皇位应该是长子的。只能把皇位给长子或者长孙。而且有大臣反对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别的儿子,所以他才把皇位给了长孙的。虽然朱棣有才能也有胆识,但因为当时的法律,所以没有继承的权利。 明太祖朱元璋先立继承人是太子朱标。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考虑皇位的继承时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但向群臣咨询时遇到激烈反对,通过权衡利蔽,朱元璋最终将朱标的次子朱允文立为皇太孙。因此,朱棣是朱元璋在几个人比较中最后舍弃的。 因为当时的局限性,当时的情况是嫡长子继承制,而由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病死,使得皇位继承就只能由朱标的长子即嫡长孙朱允文继承,朱元璋其它几个儿子封王到地方拱卫中央,形成了侄在中央,叔在地方,以致于有了后来夺位事件!!!


四万公里

四万公里

1392年,朱元璋的皇太子朱标去世,年仅37岁。时年64岁的朱元璋痛苦不已,伤心欲绝。他辛辛苦苦培养了24年之久的皇太子就这样撒手人寰,朱元璋不得不强忍痛苦,再重新选立一个接班人。

明代之前的历朝历代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这种传位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性,杜绝诸子相争局面的出现,使得政权相对平稳的交接。但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是嫡长子朱标已经去世,那么到底该选谁做皇太子最为合适?按惯例来说,朱元璋有两种选择。

一、在剩余的嫡子中做出选择

嫡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根红苗正。朱元璋有嫡子五人,分别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朱标去世后,剩余的四个嫡子都有可能继位,一般是谁岁数大谁占优势,因为这样最为公平(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选最有才能的接班呢?如果按才能来选,那朱元璋所有的儿子就都有了竞争资格,到时候兄弟相争,刚立国的明朝可就乱套了)。

而朱棣是老四,实际上排序非常靠后,只要前面几位哥哥不出大的问题,是轮不到朱棣的。

但老二、老三和老五在朱标去世前都因为行为不检,在封国犯下了各样的错误,被朱元璋交道南京好好训斥了一顿,朱元璋从心里对他们已经失望透顶,所有这些人被排除在外。这样看来没有犯错的老四朱棣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了。

话是没错,但朱元璋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二、在皇太子的儿子中做出选择

如果皇太子去世时留有子嗣,年龄也正合适,朱元璋也可以选皇太子的儿子接班,这是符合规矩的。朱标有五个孩子,分别为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和朱允熙。朱雄英早夭,朱允熞和朱允熙未满7岁。所以朱元璋可以在15岁的朱允炆和14岁的朱允熥之间选择一个。

而朱元璋最终选择朱允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朱标的思念。朱标宅心仁厚,有仁者气度,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所以朱元璋对朱标十分疼爱。为了给他接班铺平道路,朱元璋替他在朝廷中拔了许多刺,还让他和大将常遇春的女儿结合。朱标染病时,朱允炆寸步不离,十分孝顺。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和爷爷朱元璋一样伤心欲绝,日渐消瘦。朱元璋心疼的说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可见,朱元璋对这个皇孙是很喜爱的。

另外,朱允炆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他的气质父亲朱标一样,朱元璋能从朱允炆身上看到朱标的影子。

最后,朱元璋想通过这个例子给后世立一个典范,就是嫡长子不在的时候,要传位给嫡孙,让其余诸子断了争夺皇位的念想。所以为了明朝的利益,朱元璋只能牺牲朱棣,而选择了皇孙朱允炆。

但朱元璋没有料到,他百年之后,朱棣竟然夺了侄子的位置,要是两人九泉相见,朱元璋估计会给朱棣一个大嘴巴子。

氿久

氿久

一个人适不适合当皇帝,还得依据当时的国情决定。

朱元璋起于元末乱世之中,当时朝廷极其腐败,再加上天灾不断,人民的生活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在这样的乱世中,活着已经是极为困难了,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更是难上加难。

朱元璋做到了,他开创了大明王朝,从一个放牛娃摇身一变成了皇帝,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一帝功成,就不止是“万骨枯”了。

朝廷腐败加上天灾不断,再加上朱元璋打天下,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自己也很清楚,要想让大明王朝稳定发展下去,不至于走上元朝廷的灭亡之路,就决不能再轻易开启战端了,而要给老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与民休养生息。

马上得天下之后,就得下马治天下了。

这个时候,下一任皇帝的职责也就呼之欲出了,就是要多施仁政,亲民爱民,所以其性格尤为重要,仁慈的朱标又是长子,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反观朱棣,从小和徐达等将帅长大,骨子里崇尚武力,与朱元璋的立储标准相差甚远,所以朱棣肯定要靠边站。

而当朱标死后,朱允炆小小年纪就知道忍住悲伤,去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再加上他实在太喜欢朱标,爱屋及乌,所以就动了立朱允炆的念头。

但是,动念头不等于行动,真正让他做决定的还是自己的一个判断,那就是如果立了朱允炆,其他儿子们不会造反。

这就不得不说,朱棣很聪明,他虽然骨子里是武将,但很善于隐忍和演戏,表面上装出一副十分关心侄子朱允炆的样子,骗过了农民出身,很重亲情的朱元璋(注意,只是亲情,朱元璋杀起臣子来那可是一点不手软),让他以为朱棣将来会是朱允炆的得力帮手,不会造反。

这才立了朱允炆为新皇帝,而没有立朱棣。

最后再说明一下,朱允炆当一个“仁”字勉强可以,但他绝不是“弱”,从他即位后大刀阔斧的削藩就能看出一二,那些可都是他的亲叔叔啊。而朱棣也不含糊,削藩削到他头上后,就义无反顾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战”,最后还真成功了,大明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万国来朝,迁都北京,打击蒙古,修撰《永乐大典》,可谓天下太平。

chen4059

chen4059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