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儿子李恪真的很强吗?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他?
竹芒
怀念的是前隋
麦田里的小狐狸
只能说,李世民这么多儿子,只有李恪算一个正常人
Chen
最是无情帝王家
sunnie
应该是历史上血统最高贵的一个人吧
彬妍 · 添天
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的兄弟,死的挺惨的。
(李恪,剧照)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儿,嫁给了方遗爱,房玄龄去世之后,就是他的父亲唐太宗去世之后,她帮驻方遗爱争夺到了本属于房玄龄长子方遗直的封爵,而且在她的挑唆下房家两个兄弟反目成仇,相互攻击。
结果房家内部的家庭矛盾越闹越大,被阴谋家长孙无忌抓到时机准备一举办掉政敌。在长孙无忌的“努力”下,借着家庭内部矛盾牵扯出了薛万彻、柴令武、王元景等人,结果他们都被打成了谋反集团。
(高阳公主,剧照)
更为戏剧性的是,方遗爱为了让自己降罪,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说当时的吴王李恪是他的同谋,把李恪拉下了水。问题是李恪老老实实,什么都不知道。
李恪是唐太宗非常喜欢的儿子,可以说没有之一。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等关于李恪的记载提到李恪都说他是有才的人,“有文武才”。唐太宗非常喜欢他,“太宗尤爱之”,而且经常称赞他“称其类己”,“英武类我”。唐太宗为了李恪甚至一度想废了李治(唐高宗)的太子之位,另立李恪。
由此可以看出,李恪曾经一度非常有机会接近成为大唐帝国的继承人。积累了非常之高的政治声望和政治威信。史书记载“名望素高”。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后来李恪被冤杀的事情埋下了伏笔。唐太宗在世之时,曾经与早生无忌交流,希望用李恪代替李治做太子,但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严重反对,并且在唐高宗继位之后的第三年利用房家的家庭矛盾诛杀李恪,消除他可能带来的对于唐高宗不利的政治因素。
(唐高宗)
如果真如唐太宗所说,李恪和他非常像,那么李恪继位之后,会不会继续延续大唐盛世……
~shine~
不强,实属背锅侠一个,李世民把他推出来为他嫡子们挡枪的。
Vanness
李恪强不强不知道,当时李世民的儿子应该不会太差,又是王朝初年,成才率应该高一点,但是!无数的古往今来的文章吹李恪说白了就是为了恶心李治,谁让他的江山被他媳妇骗走了。
这里继续再替李治申冤一下,武则天之前的历史告诉李治,武则天最多就是成为吕后,谁能想到她能抢自己亲儿子的皇位呀!另外李治死的时候武则天都60多岁了,谁知道武则天60多岁还有这种野心!
瑄~
后人怀念吴王李恪多半是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无缘皇位,而且怀才不遇,更是无端被诛杀。其实吴王恪在史书记载并不多,多半都是出自李世民对他赞美。他的死李世民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在太子李承乾谋反之后,李世民觉得李治懦弱恐怕不能胜任,转而觉得英武果敢的李恪更像自己。经过两次对长孙无忌等重臣说这话,难道长孙无忌不忌惮?
武德三年(620年),两岁的李恪以皇孙身份被册封长沙郡王,还授湘州刺史,只是做个样子,两岁怎么工作。武德八年,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等李世民登基继位后,皇孙升级为皇子了,汉中郡王也升级为亲王汉王。第二年又改封为蜀王,拜益州大都督。由于年纪尚幼没去赴任,直到贞观七年,李恪在齐州刺史上任一年。李世民为李恪开启了亲王遥领官职的先例,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职位就没去赴任,而是让信得过的大臣以副手的身份处理地方政务。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恪被封为吴王,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次改封亲王。之后一直爵位没动,也是后人喜欢叫李恪为吴王恪的原因。唐朝之后的藩王基本不用去封地分封出去,都是呆在京城。当年李世民就是秦王身份呆在长安,后来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都没有出去分封。等李世民为李恪破例遥领职位的时候,亲王都可以不用出京了。
但也要根据情况而定,像李恪也出去赴任过几次,但时间都不长。李世民开始也想学汉朝把自己的兄弟和子侄都分封出去,但没过多少年群臣劝谏,迫于压力又收回成命。之后吴王恪一直没有分封就蕃,一直留在京城,直到被害。起初李恪年少轻狂,多有违犯,破坏农民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大臣们弹劾他。李世民也给皇子们一半诫子书,后来发现李恪说话文绉绉的,而且彬彬有礼,李世民大感惊奇,以为是诫子书起到效果,其实是李恪的老师权万纪的功劳。
本来吴王恪本本分分的做他的亲王,根本跟皇位无缘,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份。由于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被李世民给废了,任何又宠爱魏王李泰。这李泰倒是有本事,但也心机深沉,连舅舅长孙无忌也不喜欢他。长孙无忌跟李世民说魏王心机太重,如果立他为太子要先安排好李承乾和晋王。任何极力推荐李治,李世民也头疼,认为李治太懦弱,李泰太有心机,还是觉得李恪最像自己。
李世民不止一次跟长孙无忌透露吴王恪类己,有心把皇位交给他,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李世民就问他是不是吴王恪不是你外甥就不喜欢他,长孙无忌反驳说晋王仁孝,将来一定会是合格的君王。其实李世民也知道李恪是不可能做储君的,满朝文武都会反对,因为这不合礼制。
长孙皇后有三位嫡子,就算李承乾谋反,还有魏王和晋王,再怎么也轮不到吴王。就算天下为公的魏征在世也会坚决反对。其次是吴王恪的身份不允许,他是隋炀帝的外甥,母亲杨妃是正儿八经的前朝公主。如果吴王恪继位,将来会不会给外公隋炀帝翻案,那些隋朝旧臣会不会重用?那李世民培养出来的朝廷重臣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明摆着,吴王恪是绝对不会继位的,首先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世家大族就不会答应,何况长孙皇后有三位嫡子。估计吴王恪自己都没往这方面想。
李治继位后对李恪倒是非常不错,给三哥加官进爵,毕竟此时李恪是最年长的皇兄。永徽四年(653年)年,因房遗爱谋反一事牵连,被长孙无忌抓住把柄,逼着房遗爱诬陷吴王恪。随后定罪被杀死在长安吴王府中,死时年仅三十四岁,子女基本被流放岭南。
史书记载吴王恪被杀之前李治是求过情的,他哭着求长孙无忌放过三哥和皇叔荆王李元景,但遭到拒绝。李恪也曾质问逮捕他的人说我自问心无愧,侍奉陛下恪守人臣之礼,从未逾越,为什么长孙无忌要害我。死之前诅咒长孙无忌家里家族覆灭不得善终。
其实李治被立为皇太子之后,吴王恪基本呆在长安,也确实做到了恪守本分。奈何他是李治在世的年纪最大的哥哥,本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过几次要立他为太子。长孙无忌十分忌惮他,而且李恪本人也英武果敢,类似太宗。又是隋炀帝的外甥,长孙无忌怕隋朝旧臣闹事,也是为了给李治铺路。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己,因为长孙无忌最贪权,李治早已成年,长孙无忌始终处处压制他。他怕李治重用李恪对他不利,后来也证明李治并不是懦弱的人,而是扮猪吃老虎。
之后重用扶持武则天跟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斗,最后长孙无忌也正如李恪诅咒的一样不得善终。显庆五年(659年),长孙无忌倒台之后得以平冤昭雪,此时他的子女们还没有得到赦免。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由于之前李唐皇室被武则天迫害了不少。李显要重新振兴皇室,大封宗室,所以对荆王李元景和吴王恪平反。李恪的儿子孙子全部追封为王,子孙们都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李显还给李恪重新改葬以亲王规格下葬,死时是国公规格下葬,至此才彻底为吴王恪平反。
直到后来五代十国的时候,南唐国主还把太祖庙改为义祖庙,想把吴王恪追封为义祖,跟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是不祧之主。后来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不过南唐开国君主李昇把李恪认为自己的祖宗,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还给上了谥号和庙号。吴王恪要是泉下有知,也是可以含笑九泉了。
issachen
啥身份都可,就是不能有前朝的,不然那些打江山的人,睡不好觉的。就中国历史上很多头头都不是最历害的,需要一个平衡点
KITSCH
第一次知道有李恪这个人,是在很多年前看《大唐情史》这部电视剧。剧中优秀而又略显忧郁的李恪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对他因为出身而错失皇位感到分外的可惜,对他最后的悲惨结局感到非常伤心。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长大以后被封吴王。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儿子,说他英武果断,很像自己,史书也评论他是文武全才。李恪真的很优秀吗?其实史书上并没有写他有哪些政绩,做过哪些了不起的事。但从李世民曾想过让他当太子和长孙无忌对他的忌惮可以看出来,李恪确实在诸皇子中出类拔萃。而人们一直怀念他并不仅仅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更多的是对他结局的挽惜。
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恪是隋、唐两大王朝皇室共同的后代,血统之高贵无人能及。再加上文才武略,很得父亲的喜爱,这在人们心中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存在。人们都特别喜欢维护完美的人和事物,不忍他遭受破坏,如果这么完美的人还能坐上皇位,带着隋、唐两朝的血统来把大唐江山带入更高的辉煌,那将是最好的、最让人高兴的结局。
可惜,这份完美没有保留住。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因谋反被废,嫡次子李泰也因图谋储位被剥夺了继承资格,于是嫡三子李治便被立为太子。可是由于李治太过懦弱,唐太宗担心他掌管不了国家,想换李恪当太子。唐太宗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他当然力保自己的外甥,还说储君之位不可轻易动,李治做个守成之君还是可以的。唐太宗又问大臣李勣,李勣以“此乃陛下家事”而逃避谈论此事。唐太宗看两人如此态度,只好打消了改立李恪为储的想法。长孙无忌和李勣虽然都以不同的理由来反对康太宗易储,但真实的想法都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李恪的血统是大忌。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如果李恪以后做了皇帝,那么他们辛苦灭隋打下的江山岂不是又到了隋炀帝后代手中了吗?所以不仅他们二人,估计满朝文武都是这种想法,所以李恪注定是做不了皇帝的。本来无人比拟的血统,却成了李恪的原罪。李恪不仅没做成皇帝,还因此事遭到长孙无忌的记恨,永徽四年,因为高阳公主谋反案,长孙无忌便把李恪也牵连进来,李恪因此无辜冤死。
人们对于李恪的冤死,就好像看电视中的好人被坏人害死一样,对好人满满的挽惜,对坏人深深的痛恨。所以后来“坏人”长孙无忌被处死,家人被流放,一点也引不起人们的同情,都说是他的报应。其实不止李恪,人们对历史上很多德才兼备之人的死都十分挽惜。比如扶苏、刘据、朱标等,而且由此引发的历史事件也让人百感交集。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去假设,如果公子扶苏不就死,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如果没有巫蛊之祸,刘据不死,继承了皇位,是不是就不会有霍光专权?如果李恪继承皇位,是不是就不会有武则天篡唐?如果朱标不早亡,做了皇帝,是不是朱棣就不敢造反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人们也只有叹息!
weigxnow
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成为大唐开国后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唐太宗。唐太宗继位后,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也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被视作封建时代少有的贤明君主,享有“千古一帝”的美誉。和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历史上其他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样,唐太宗也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在这方面跌了不大不小的跟头。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唐太宗一共生育了十四个儿子,其中以第三子李恪最为贤能。李恪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广闻,又继承了李氏家族尚武的传统,善于骑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成为兄弟之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李恪还以贤闻名,长史权万纪秉性刚直,数次批评李恪的过失,而他则像父亲一样虚心纳谏,闻过则改,鲜有过失,朝野上下无不对其赞誉有加,就连唐太宗也认为诸子中李恪最像自己,因此对他宠爱有加。
吴王李恪剧照
按品行和能力来说,李恪无疑是大唐王朝最合适的接班人,但命运偏偏对他不公,他的出身让他屡次与皇位失之交臂。唐初遵循古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选立储君首先看重的是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而不看是不是贤能。李恪只是李世民的庶子,在第一次立太子时就被排除在了继承人之外,长孙皇后嫡出的长子李承乾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储,李恪则被封为蜀王,后来又改封为吴王。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反事泄被废,李世民准备重立太子。这一次他考虑了最像自己的吴王李恪,但在权臣长孙无忌的阻挠下,最终选择了长孙皇后的另一个儿子晋王李治。李恪非但再一次无缘皇位,反而引起了长孙无忌的忌恨,为他后来含冤被杀埋下了伏笔。
杨妃剧照
事实上,李恪未能被立为太子,一方面由于他的庶子身份,受到长孙无忌这样正牌皇亲的排挤,另一方面和他的血统不无关系。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国破之后流入秦王府做了李世民的侍妾,虽然没有封号,却拥有高贵的皇族血脉,是实实在在的帝室公主。因此,李恪也成为少有的集两朝皇族血统于一身的皇子,“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但是,这样高贵的出身并未给李恪带来任何助力,反而成为他竞争皇位的一大不利因素。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
唐朝继承历朝遗风,皇帝重用母族后族,外戚位高权重,太宗时长孙家族、高宗时武氏家族、中宗时韦氏家族、玄宗时杨氏家族无一不是门庭显赫。贞观年间离隋朝灭亡不过二十余年,如果李恪继承皇位,作为前朝皇族当朝外戚的杨氏会不会借机死灰复燃,这就成了政敌们绝佳的攻击借口,也是唐太宗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唐太宗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才不得已放弃了李恪。
李恪墓志铭盖
李恪在皇位竞争中落败有出身的原因,他的死亡也与之相关。因为竞争过皇位,又才能出众,所以在长孙无忌和唐高宗李治眼中,他就成为皇权最大的威胁。唐高宗永徽四年,长孙无忌指使人诬陷李恪参与谋反,将其杀害于长安宫禁之中。而同样竞争过皇位的魏王李泰,则因为是长孙无忌的外甥、李治的同母兄长,躲过屠杀,最终得以善终。
评点《二十四史》
李恪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出身高贵却又怀才不遇,郁郁而不得志,最终横遭不测。在评点《二十四史》时就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对李恪才能的赞许溢于言表,也对他的不幸遭遇深为惋惜。
珊珊宝贝公主
有杨广的血统,李世民怎么可能让他当太子
老连长下基层
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不要被近年来的武则天主义宣传,所蒙蔽,以为唐高宗是弱者,功劳都是武则天的。
robert_bh
长孙家族肯定是不愿李恪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