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儿子李恪真的很强吗?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他?

提到的作品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最新跟帖
kiwigwj

kiwigwj

不管李恪强不强,他的身份注定不能成为太子。

一,李恪的生母是杨妃,杨妃的生父是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却是被关陇集团抛弃的皇帝,所以为了以后不被清算,拥有隋炀帝血脉的李恪是不能上位的。

二,李世民有三个嫡子,李恪想上位得这三个嫡子死完,还得李世民其它儿子也死完才轮得到他们两兄弟。显然这不可能,除非李世民和二十四功臣是瞎子。

李恪之所以受到追捧,应该是受到七八年前的网络小说的影响,小说什么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应该是小说里李恪的人设比较受网民的欢迎。

bunny2580

bunny2580

李恪,在电视中一直是以小杨妃和李世民的儿子出现。小杨妃又经常以隋炀帝公主的身份在电视剧中和李世民展现一段狗血的恋情。人们喜欢这样的八卦故事。

于是李恪相当于拥有了两位帝王的鲜血,大家又觉得他应该强大。

其次,也是在电视剧中一直塑造的李世民嫡三子李治的形象,懦弱无能优柔寡断。

两厢比较,大家就会为李恪感到可惜。

但真正的李治和李恪应该不会如电视剧狗血八卦一般的。

1、历史上真正的李治

我个人一直倾向认为李治应该如唐宫美人心计郑国霖演的那样腹黑,表面装柔弱,坏人让武媚娘去当。

比如除去长孙无忌的事件,历史上是因为朝廷大小事务几乎都由长孙无忌拍板决定,李治‬说话‬都没用‬了‬,长孙无忌‬还要请‬李治‬立‬陈王‬李‬忠‬为太子,到了‬‬“拥权自重‬”的‬地步‬,这才‬惹怒‬了李治‬。

李治‬自己‬不想‬出头‬除‬掉‬舅舅‬,还是‬扶持自己‬上位‬的舅舅‬,要知道‬他‬是以‬“仁孝‬”出名‬的,所以‬他‬不能‬塌‬房‬,要维持‬人设‬。他‬就利用‬了武媚娘‬的野心‬。武媚娘‬为‬了‬当上‬皇后,设计‬‬除去‬了‬反对‬她‬的‬无忌‬。你想‬如果‬没有‬李治‬暗测测‬的允许‬,在‬后宫‬的武媚娘‬还没‬那么‬大‬权利‬的武媚娘‬能‬搞‬出‬那么多‬事‬真‬能‬扳倒‬长孙无忌‬吗‬‬?

再看后来武媚娘当皇后后,李治为了抑制武家的发展,继续将王皇后的哥哥留在朝堂任用,还拟定内训和外戚戒来限制武家势力,借此达到朝堂上世家间的权利平衡。

李治不简单的,大概就像汉朝那个装柔弱的刘恒。

你就看李治时期开创了大唐版图的巅峰,这个有明确的记载,就应该知道他并不简单,他军事上不仅守成,还做到了对外扩张。政治上,他在位时期关陇门阀被严重削弱打击。人事‬方面‬,李治知人善任,亲自提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统治时期得到重用的著名文臣有卢承庆、魏元忠等,武将则有苏定方、薛仁贵等,后期‬他‬还放心‬武媚娘‬帮他‬理政‬,他‬其实‬也是‬发掘‬了武媚娘‬的一些‬才能‬的‬。

2、历史上记载的李恪

而历史上真正记录的李恪,身份也未见多高贵的。

最主要是那些电视剧里李世民多爱小杨妃的狗血在历史书里完全没影,反倒全是李世民又爱又尊重长孙皇后的纪录。

爱屋及乌,我也不相信李世民真多么珍重李恪,反倒李二确实喜欢嫡子们有很多历史纪录。

真正的小杨妃只出现在纪录李恪的一段话里,“恪母,隋炀帝之女也”,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小杨妃多透明了吗?隋炀帝时期是个没有封号,生母是谁都不详的,完全不受重视的隋炀帝女儿。在李世民后宫里,她都没有出现在纪录李世民相关生活的事件里。古代子凭母贵,显然真实的李恪也不会受到多少重视的。

历史上史学家也只是为李恪感到冤屈而已,说到李恪的才华,都写不出一件具体的事情,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些李恪生平。

所以我觉得李恪才华也是后人想象出来的。

人们谈论他就像谈论一个悲剧、又在谈论一个八卦,津津有味。仅此而已。

以上。

  Salim

Salim

李恪在颉利可汗帐前射雕!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曾经被唐太宗亲口赞许“英果类我”。想立为太子,但却被宰相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最为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被李世民非常欣赏的皇子,仅仅因为宰相长孙无忌阻拦一下,就马上被李世民放弃了。难道李世民还怕长孙无忌,还是长孙无忌掌握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自己本身不是太子,最后是他为了得到皇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才夺得这万里花花世界。经历了人伦惨变的李世民,是用什么办法防止后代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夺得皇位的。

今天我们就借助史书,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李世民明明喜欢李恪,但却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玄机!

1)李恪其人,身兼两大皇室血脉!

其实要论出身高贵,非李恪莫属。因为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恪的母亲杨妃是眼睁睁看着大隋灰飞烟灭无能为力。其内心的悲伤可想而知。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的正妻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三岁,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公元613年,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时,李世民刚好16岁。

而李恪的出生时间是公元619年。公元617年,李渊带着李世民造反,并且在十一月份进入长安,架空杨广,改立代王杨侑为隋帝。从这个时间看起,也就是进入长安后,为了稳固李家的地位,李渊选择了和隋朝宗室联姻,而杨妃就是这个时候才下嫁李世民,这也刚好和李恪出生的时间对的上。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勒死,李渊这时候趁机登极做了皇帝。杨妃这时候嫁给李世民还真是比较幸运。否则乱世皇族女人的下场还是非常悲惨的。不管怎么样,杨氏是公主,按常理不应该给李世民作妾。估计杨氏下嫁的时间应该是李渊当皇帝之后,这样才说的通。

虽然杨氏的身份比长孙皇后要尊贵的多。但这时也是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只好屈居长孙皇后下面做妾。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李恪不是嫡长子,要想当上太子是难上加难。除非长孙皇后生的儿子全部死光了。

除了这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如果非常喜欢杨妃,就可以把杨妃尊为皇后,这样李恪也就顺利成章的变成了嫡子。

但可惜的是,李世民并不特别喜欢杨妃。李世民最喜欢的恰好是李元吉的老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李元吉的老婆收进宫里。

不说别的,李世民和巢王妃杨氏,生下来四个儿子,女儿更是一大群。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后来几乎天天跟巢王妃在一起。以至于后来李世民想立巢王妃为皇后的想法,但都被大臣制止了。原因太不好看了,有违礼制。李世民后来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因此,李恪压根就无法成为嫡子。

2)强行立李恪的风险!

李世民作为一代天骄,他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他认为李恪是很英明的人,那么李恪的水平就不会差。李世民既然这么肯定李恪,如果他强行立李恪为太子,会发生什么的事情?不是说皇帝至高无上吗!

第一,李恪的隋帝血脉让群臣非常紧张。

李世民的手下,包括凌烟阁的功臣们,哪一个不是踩着隋朝皇室的献血赚取功名的。如果李恪当上皇帝,势必要对母族予以照顾。那么如果杨氏的人掌握住大权,要报复该怎么办。因此,功臣集团大都比较抵触。这也是长孙无忌敢直接反对的基本原因。因为李世民心知肚明,立李恪有风险,功臣集团担心被报复。

第二,开启皇位之争。

李世民当上皇帝,固然是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但李世民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这个就是立贤。一旦立贤就堂而皇之的宣称,皇位是可以自己谋画得来。但封建王朝宣扬的一直是天命制度。嫡长子就是上天的安排。

一旦开启皇位之争,皇家必然是腥风血雨。我们大都看了《雍正皇帝》的九王夺嫡,基本到最后康熙皇帝的儿子死的差不多,皇家基本陷入分裂。而康熙皇帝对儿子们也失去应有的控制。

所以皇子不能立贤,一旦立贤会使皇族分裂。历史上这些事情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就是齐桓公的立贤,最后五个儿子大打出手,齐国陷入混乱,齐桓公被饿死。

因为“贤”这个标准很难清晰的界定。人人都可以说自己贤明。装腔作势收买人心每个人都会。一旦每一位皇子都认为他可以当太子,可想而知这个国家会乱成什么样子。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纷争导致大臣纷纷站队。玄武门之变后,东突厥的二十万骑兵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开到长安前,其中李建成的旧臣出力不小。因此夺嫡是最伤害一个国家的事情。这才有上天安排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是天意,不是人力可以竞争的。这样就让很多皇子,死了当太子的心。

国家保持稳定,这也是长孙无忌敢强烈反对李世民的原因。如果李世民强行立李恪,就要和汉武帝一样,为了立刘弗陵,逼太子谋反,牵连无数大臣,一举荡平太子的全部势力。

就这汉武帝最后还是一样要和太子势力和解,不得已建立思子台。田千秋甚至把刘邦都搬了出来。大家都是装糊涂。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不知道谁在想什么。

因此,李世民不是不可以立李恪,对大唐伤害太大。要清洗很多功臣和皇子。看看朱元璋杀功臣就知道其中的厉害了。

3)李恪本身的水平。

李世民在夸李恪,但是群臣不感冒。公元637年,李恪因为游猎过度,损害庄稼而被御史弹劾。这时候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护犊子。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为了撇清李恪的责任,对宰相说:“长史权万纪是辅佐朕的儿子,李恪有错他不能纠正,罪该死!”

大臣柳范马上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

一句话把李世民怼的无话可说。非常生气,一甩帘子就进去了。过了好久,李世民感觉刘范的话正确,就把他叫进去说:“你怎么能这么不给我面子!”

刘范说:“人家说君正臣直,陛下这么圣明,我怎么敢不进愚直!”

因此,李恪在自身修养上,做的并不是很出色。打个猎竟然敢视国法于不顾。可见也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主。在这一点上,远不如年纪很轻的李治。

李治九岁那一年,长孙皇后去世。李治哭的一塌糊涂。简直是肝肠寸断。不但李世民看了觉得这孩子孝顺,就连大臣们都看着李治心疼。

封建王朝的礼制的核心就是要“忠孝”。做为儿子要对父母孝顺,作为臣子要对皇帝忠心。这才是遵从封建礼教制度。

公元644年,长时间没有带兵的李世民,按耐不住心中长久的冲动,要亲自带兵东征高丽。大臣们纷纷劝阻,为了皇帝和天下的安危。但李世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那会那么容易放弃。可以说,李世民这次东征高丽纯属长时间没打仗憋的难受。要发泄一下。

亲自带领千军万马,杀伐果断,指挥若定,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李世民心情极爽。但皇帝出征,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坐镇后方的太子。

我们再看李治的表演。这时候已经16岁的李治表现的极不舍得父亲。天天哭的以泪洗面。如果不知道后来他和武则天有一腿的话,根本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装的。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李世民也被感动了,对李治非常放心。这还不是李治表演的最高境界。李世民回程的时候,李治一直跑到并州去接李世民。并且用手扶着李世民的车架,步行了一个多月。当朝太子,尊贵无比,装也不可能装的这么长时间。

李世民身上长了一个毒疮,李治亲自用嘴把脓吸出来。看到就会让人恶心的脓,李治一口一口吸出来。真是孝顺到了极点。那个父亲不喜欢这样的儿子。

这一切李恪能做的到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李恪就是到最后也不可能竞争过李治。李治真是太孝顺了。不过参照后来他娶了武则天,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不过李世民夸李恪的话,被长孙无忌牢牢记住。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在处置房遗爱谋反案时,把吴王李恪牵连进去,李恪被处死。

处死前,李恪大声说:“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宗有灵,长孙无忌不得好死!”

老天还是很给面子,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李治和武则天弄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是非常喜欢李恪,认为李恪文武双全,做事的方式和果断非常像自己,也确实有心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李世民之所以要听长孙无忌的话,是因为太子不是人立的,而是上天安排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一旦选择李恪为太子,大唐后世的太子之争必然会腥风血雨,大唐皇族必然会凋谢。太子李建成的灭族教训就在眼前。 因此李世民选择屈服于现实,让上天来调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kahwai23

kahwai23

说起李恪,必须要涉及到另一个人。

他的立场决定了李恪的命运,也决定李恪的才干的展现。

此人就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时常将李恪挂在嘴边,在人前称赞李恪类己,给人的感觉是想将帝位传于吴王李恪。事实上,经过一番角逐,李治在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下登上太子之位。

至于李恪,李世民也的确开口询问过其他人,他的主要理由是现任太子李治过于仁弱,难以胜任。这立刻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抱有怀疑,质问长孙无忌是否怀有私心,图谋以甥舅私人关系,凌驾于国家之上。

长孙无忌当场否认,说正是为了国家社稷,才更应该选取一名守文之主,造福黎民百姓。如果举棋不定,必定引发灾祸。

李世民勉强的认同了这一观点。但是,李恪的才干已经是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可。

李恪就此被搁置了一边。长孙无忌却暗暗将李恪记挂在心,他认为李恪是自家外甥李治的潜在威胁。

那么,李恪究竟有什么能力,使得李世民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记挂在心?

第一、类己。

类己这样的话,李世民从没有在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身上使用。

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之前,时常留守长安,李世民常令居守监国,庶政皆令听断。监国就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力,只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等问题,包括大的人事变动等方面还需上报批复。不管怎么说,李承乾也算大半个皇帝。

魏王李泰则在文史上有很重要的贡献,他主持编撰了括地志,更为重要的是在编撰图书期间,他收揽了众多的人才,这为他与李承乾展开争夺助力不少。事后,被李世民一再在众臣面前提起给与褒奖,赐予财物,几乎与太子李承乾旗鼓相当。

尽管两人一个在政务上有所作为,一个在文化上获得美誉,且各有一套御下的方略。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却是不类己的。

李恪在藩地主政时(时任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喜爱射猎,多次损毁百姓庄稼,为此柳范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刚开始李世民还为李恪辩解。因为李世民本人也喜爱射猎,并且为了保持和弘扬尚武之风,多次在北方边地举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校猎。

这在李承乾和李泰身上所欠缺的。

最能凸显李恪才干的是他在安州任职时,虽然突厥已被大唐击溃,吐谷浑和西北羌族以及六诏一直蠢蠢欲动。李恪在职的数年间,也是屡有叛乱,图谋中原。然而,李恪爱骑射的性格恰好对其有一定的震慑力。

这一点,很是得李世民的心意。这种偏向一面的明示,且处在长安刚刚经过太子争立过后不久,这使得整个朝廷的风向,也随着李世民的态度,产生了变化。(李恪)既名望素高。

Claire

Claire

吴王李恪能力是很强,本来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首要原因因为他是隋炀帝女儿杨妃生的,只好选择李治当太子也就是唐高宗。后来平阳公主不满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把持朝政,举行谋反不幸把吴王恪也牵连进去了,等到长孙无忌平定了这场谋反罪,吴王李恪与高阳公主一伙统统被长孙无忌给处死了。

oftenpan

oftenpan

都不是长孙的儿子,皇位跟他没有关系,除非长孙儿子都死了。

翠西部落

翠西部落

李恪在颉利可汗帐前射雕!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曾经被唐太宗亲口赞许“英果类我”。想立为太子,但却被宰相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最为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被李世民非常欣赏的皇子,仅仅因为宰相长孙无忌阻拦一下,就马上被李世民放弃了。难道李世民还怕长孙无忌,还是长孙无忌掌握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自己本身不是太子,最后是他为了得到皇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才夺得这万里花花世界。经历了人伦惨变的李世民,是用什么办法防止后代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夺得皇位的。

今天我们就借助史书,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李世民明明喜欢李恪,但却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玄机!

1)李恪其人,身兼两大皇室血脉!

其实要论出身高贵,非李恪莫属。因为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恪的母亲杨妃是眼睁睁看着大隋灰飞烟灭无能为力。其内心的悲伤可想而知。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的正妻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三岁,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公元613年,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时,李世民刚好16岁。

而李恪的出生时间是公元619年。公元617年,李渊带着李世民造反,并且在十一月份进入长安,架空杨广,改立代王杨侑为隋帝。从这个时间看起,也就是进入长安后,为了稳固李家的地位,李渊选择了和隋朝宗室联姻,而杨妃就是这个时候才下嫁李世民,这也刚好和李恪出生的时间对的上。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勒死,李渊这时候趁机登极做了皇帝。杨妃这时候嫁给李世民还真是比较幸运。否则乱世皇族女人的下场还是非常悲惨的。不管怎么样,杨氏是公主,按常理不应该给李世民作妾。估计杨氏下嫁的时间应该是李渊当皇帝之后,这样才说的通。

虽然杨氏的身份比长孙皇后要尊贵的多。但这时也是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只好屈居长孙皇后下面做妾。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李恪不是嫡长子,要想当上太子是难上加难。除非长孙皇后生的儿子全部死光了。

除了这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如果非常喜欢杨妃,就可以把杨妃尊为皇后,这样李恪也就顺利成章的变成了嫡子。

但可惜的是,李世民并不特别喜欢杨妃。李世民最喜欢的恰好是李元吉的老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李元吉的老婆收进宫里。

不说别的,李世民和巢王妃杨氏,生下来四个儿子,女儿更是一大群。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后来几乎天天跟巢王妃在一起。以至于后来李世民想立巢王妃为皇后的想法,但都被大臣制止了。原因太不好看了,有违礼制。李世民后来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因此,李恪压根就无法成为嫡子。

2)强行立李恪的风险!

李世民作为一代天骄,他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他认为李恪是很英明的人,那么李恪的水平就不会差。李世民既然这么肯定李恪,如果他强行立李恪为太子,会发生什么的事情?不是说皇帝至高无上吗!

第一,李恪的隋帝血脉让群臣非常紧张。

李世民的手下,包括凌烟阁的功臣们,哪一个不是踩着隋朝皇室的献血赚取功名的。如果李恪当上皇帝,势必要对母族予以照顾。那么如果杨氏的人掌握住大权,要报复该怎么办。因此,功臣集团大都比较抵触。这也是长孙无忌敢直接反对的基本原因。因为李世民心知肚明,立李恪有风险,功臣集团担心被报复。

第二,开启皇位之争。

李世民当上皇帝,固然是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但李世民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这个就是立贤。一旦立贤就堂而皇之的宣称,皇位是可以自己谋画得来。但封建王朝宣扬的一直是天命制度。嫡长子就是上天的安排。

一旦开启皇位之争,皇家必然是腥风血雨。我们大都看了《雍正皇帝》的九王夺嫡,基本到最后康熙皇帝的儿子死的差不多,皇家基本陷入分裂。而康熙皇帝对儿子们也失去应有的控制。

所以皇子不能立贤,一旦立贤会使皇族分裂。历史上这些事情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就是齐桓公的立贤,最后五个儿子大打出手,齐国陷入混乱,齐桓公被饿死。

因为“贤”这个标准很难清晰的界定。人人都可以说自己贤明。装腔作势收买人心每个人都会。一旦每一位皇子都认为他可以当太子,可想而知这个国家会乱成什么样子。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纷争导致大臣纷纷站队。玄武门之变后,东突厥的二十万骑兵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开到长安前,其中李建成的旧臣出力不小。因此夺嫡是最伤害一个国家的事情。这才有上天安排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是天意,不是人力可以竞争的。这样就让很多皇子,死了当太子的心。

国家保持稳定,这也是长孙无忌敢强烈反对李世民的原因。如果李世民强行立李恪,就要和汉武帝一样,为了立刘弗陵,逼太子谋反,牵连无数大臣,一举荡平太子的全部势力。

就这汉武帝最后还是一样要和太子势力和解,不得已建立思子台。田千秋甚至把刘邦都搬了出来。大家都是装糊涂。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不知道谁在想什么。

因此,李世民不是不可以立李恪,对大唐伤害太大。要清洗很多功臣和皇子。看看朱元璋杀功臣就知道其中的厉害了。

3)李恪本身的水平。

李世民在夸李恪,但是群臣不感冒。公元637年,李恪因为游猎过度,损害庄稼而被御史弹劾。这时候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护犊子。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为了撇清李恪的责任,对宰相说:“长史权万纪是辅佐朕的儿子,李恪有错他不能纠正,罪该死!”

大臣柳范马上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

一句话把李世民怼的无话可说。非常生气,一甩帘子就进去了。过了好久,李世民感觉刘范的话正确,就把他叫进去说:“你怎么能这么不给我面子!”

刘范说:“人家说君正臣直,陛下这么圣明,我怎么敢不进愚直!”

因此,李恪在自身修养上,做的并不是很出色。打个猎竟然敢视国法于不顾。可见也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主。在这一点上,远不如年纪很轻的李治。

李治九岁那一年,长孙皇后去世。李治哭的一塌糊涂。简直是肝肠寸断。不但李世民看了觉得这孩子孝顺,就连大臣们都看着李治心疼。

封建王朝的礼制的核心就是要“忠孝”。做为儿子要对父母孝顺,作为臣子要对皇帝忠心。这才是遵从封建礼教制度。

公元644年,长时间没有带兵的李世民,按耐不住心中长久的冲动,要亲自带兵东征高丽。大臣们纷纷劝阻,为了皇帝和天下的安危。但李世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那会那么容易放弃。可以说,李世民这次东征高丽纯属长时间没打仗憋的难受。要发泄一下。

亲自带领千军万马,杀伐果断,指挥若定,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李世民心情极爽。但皇帝出征,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坐镇后方的太子。

我们再看李治的表演。这时候已经16岁的李治表现的极不舍得父亲。天天哭的以泪洗面。如果不知道后来他和武则天有一腿的话,根本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装的。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李世民也被感动了,对李治非常放心。这还不是李治表演的最高境界。李世民回程的时候,李治一直跑到并州去接李世民。并且用手扶着李世民的车架,步行了一个多月。当朝太子,尊贵无比,装也不可能装的这么长时间。

李世民身上长了一个毒疮,李治亲自用嘴把脓吸出来。看到就会让人恶心的脓,李治一口一口吸出来。真是孝顺到了极点。那个父亲不喜欢这样的儿子。

这一切李恪能做的到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李恪就是到最后也不可能竞争过李治。李治真是太孝顺了。不过参照后来他娶了武则天,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不过李世民夸李恪的话,被长孙无忌牢牢记住。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在处置房遗爱谋反案时,把吴王李恪牵连进去,李恪被处死。

处死前,李恪大声说:“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宗有灵,长孙无忌不得好死!”

老天还是很给面子,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李治和武则天弄死!

综上所述:李世民是非常喜欢李恪,认为李恪文武双全,做事的方式和果断非常像自己,也确实有心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李世民之所以要听长孙无忌的话,是因为太子不是人立的,而是上天安排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一旦选择李恪为太子,大唐后世的太子之争必然会腥风血雨,大唐皇族必然会凋谢。太子李建成的灭族教训就在眼前。 因此李世民选择屈服于现实,让上天来调剂!

nankaizhangxu

nankaizhangxu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很多人认为他才是最应该继位的,可能并不是说他有多厉害,更多的是众人对李治的否定,李唐的繁荣强盛令人向往,中间被武则天插了一杠子,总有点美味大餐上掉了苍蝇的感觉,造成这种局面的李治,怎么会让世人喜欢得起来呢?

“英果类我”的李恪,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李恪的才能如何,我们更多的还是从别人的评价中知晓的,

比如旧唐书中评价:“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
唐太宗曾说:“吴王恪英果类我。”唐朝大臣哥舒峘也曾说:“吴王恪光翊化抠,燮和大猷。”

历代的评价都很高,那么具体能力如何呢?李恪相比于唐太宗的其他儿子,尤其是魏王李泰,他最大的优势是曾多年出镇地方,而且政绩还非常不错,受到了唐太宗的夸赞和认可。

李恪从贞观七年,开始赴任地方,任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在职一年,此后又历任益州大都督、潭州都督,都没有赴任,贞观十一年,李恪被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这段时期李恪在地方还是一副纨绔公子的做派。

赴任安州没多久,同年末就被人弹劾了,因为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原本唐太宗还想袒护一下自己的儿子,认为是吴王府的长史权万纪的失职,结果被柳范的一番犯颜直谏,唐太宗只能压着火气,将李恪罢免处理。

没多久,唐太宗就再度将李恪任命为安州都督,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李恪和唐太宗都吸取了教训,李恪临出发前,李世民给他写了封诫子书,勉励李恪要不忘父子之道,学习汉朝河间王刘德、东平王刘苍的美德,克制欲望,抵制诱惑,勤于政事,成就忠君、孝顺的美名。

或许是太宗的这封书信起了作用,或者是李恪接受了之前的教训,这次赴任安州之后,李恪尊重敬畏权万纪,善于采纳他的刚直谏言,既成就了自己的贤名,又成就了权万纪的政绩,此后李恪出任宋州,不仅将本州治理的很好,还大力举荐了贤才史苌出仕。

在太宗的诸子之中,李恪相比于齐名的魏王李泰,有治理地方的政绩,相比于同样出镇地方的齐王李佑,李恪心怀忠孝,不曾心怀怨恨、有谋逆的心思,而且又善于纳谏,非常有唐太宗的风格,这才是李恪在太宗诸子之中,经常被人提起,令人惋惜的原因。

李恪被诬陷而死,悲情的人物,总是容易让人怀念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谋反牵出了太子李承乾的谋逆事件,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在长孙无忌的力争之下,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不久又因为李治懦弱,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极力反对,太宗认为长孙无忌因为李治是他的外甥,所以他才反对,长孙无忌辩驳说,李治仁慈厚道,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太子之位确定后,就不能随意更改。

李世民于是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但是也因此长孙无忌非常记恨李恪,唐高宗李治继位后,起初李恪受到了优待,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后又加授太子太师,但是有长孙无忌这条豺狼惦记,李恪怎么能安然无恙呢。

终于在高宗永徽四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夫妇与薛万彻、柴令武等人密谋政变,打算废除高宗李治,打算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事情败露后,一干人等被抓捕,长孙无忌负责审理此案,房遗爱根据长孙无忌的授意,攀咬李恪参与谋反,不久李恪在宫禁之中被杀。

对于李恪来说这真的是无妄之灾啊,李治也非常清楚三哥李恪是被诬陷被杀的,但是当时长孙无忌把持朝政,他也没什么话语权,后来长孙无忌获罪被罢免后,高宗立即为李恪平反,追封李恪为郁林郡王,并为其立庙祭祀。

当然李恪被杀,李治也是有责任的,因此李治在位时期,李恪的地位并没有完全恢复,直到神龙政变之后,中宗复辟,李唐王朝恢复,李恪的地位才得以完全恢复,他的几个儿子也得以赦免,被加封为王爵,李恪人生的悲剧,加深了人们对他的怀念。

唐高宗李治的懦弱无能,才是人们怀念英武果敢的李恪的根本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历史上对唐高宗李治的评价都不高,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很多喜欢创造话题的大咖,开始热炒李治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因为唐朝的疆域在李治时期达到最大。

李治真的这么厉害吗?其实这是很多人对历史的误区,疆域最大,国力就一定鼎盛吗,那为何只是“永徽之治”而不是永徽盛世呢?永徽之治的政绩,其实也未必是李治的功劳,他的一生比秦昭襄王还要幸运,前面有舅舅扶持,后面有老婆掌握国政。

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李治在位时期,有两大罪过,让世人对他的评价大打折扣,第一是纵容长孙无忌和武则天,残害兄弟和李氏宗亲,经过二人的联手,唐朝初年的宗室,基本是扫荡一空了。

其实李治能够被立为太子,唐太宗的考虑是认为李治仁厚,能够善待兄弟,所以没有立比他年长的嫡子李泰为太子,将其幽禁,但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在这个仁慈的儿子手中,不仅自己的儿子被残杀殆尽,李氏皇族也被杀的七七八八了。

李世民去世时,其在世的儿子还有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七子蒋王李恽、八子越王李贞、九子高宗李治、十子纪王李慎、十三子赵王李福、十四子曹王李明。

其中除赵王李福在高宗咸亨元年去世,获得善终之外,其余无一幸免,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兄弟被长孙无忌杀死,蒋王李恽因遭到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谋反,自杀于家中。

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因反抗武则天,李贞全家被杀,李慎死于流放途中,曹王李明因与李贤关系密切,在武则天的授意,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

因越王李贞反抗武则天一事,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等大批李氏皇族的人都有参与,兵败之后,李氏皇族被武则天基本血洗一空,李世民如果知道他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恐怕连长孙一家都要灭了门吧。

李治的第二大罪过,就非常显而易见了,纵容武则天执掌朝政,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势,李治自己也无法撼动武则天在朝中的地位,先后有两个亲儿子看不惯武则天把持朝政,纷纷被逼死,最终武则天篡夺李唐政权,建立武周。

如果不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一干李氏人员,不甘心被武氏夺去权势,发动神龙政变,恐怕李唐的江山,要在李治手上断送了,与隋朝的二世而亡,好不了多少吧。

正是因为李治得不堪,才让世人怀念李恪的贤能,最后,人们怀念李恪,还有另一个对隋朝杨氏的眷恋吧,虽然隋朝短命,但是杨坚、杨广两代帝王创造的辉煌也足够的耀眼,如果你能由杨氏的外孙来传承江山,在情感上,也更加的有认同感吧!

拖鞋男

拖鞋男

怀念说不上,但为他惋惜是真的。

李恪一切都好,他争不过李治,最后当不上皇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并非李世民嫡子,而且母族“弘农杨氏”的力量不够强,但抛开出身和背景来说,李恪的确很像李世民,比李承乾、李泰都像。

抛开李世民军事能力不说,李世民当皇帝一生,最让人钦佩的是什么?

是他对天下文政运筹帷幄的能力吗,是他不分昼夜对天下的经营吗?

并不是,而是他善于听从谏臣的意见,并且跟随改正,他还大方提倡谏臣对他“激烈”建言,不怕说得难听,就怕不说,所以李世民当皇帝那么多年,一切错误都是在指导下被纠正的,若不是心胸宽广,又何如十年如一日,天天接受被骂。

李世民本以为李承乾跟他是一样的,但李承乾后期心态崩溃了,李世民才知道,他的嫡长子跟他并不一样。

真正最像李世民的,乃是他的第三子,庶子李恪。

李恪特殊的身份:隋朝外孙。

唐朝也是从关陇世族的发展模式中诞生出来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就要讲究“子以母贵”。

大家都是皇子,除了“嫡子”(皇后所生)外,庶子的地位高低并不是很严格地按照“长幼顺序”,也不是生母的后宫排位(但一般来讲,母族势力强大的,排位几乎都很高,所以还是利益关系),而是“母族”势力。

李恪的“外公”乃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以至于大唐人人谈之色变,但这个“厉害”,却未必能给李恪助力,原因很简单,李恪的外公乃是大唐前一任皇朝的“亡国之君”(不是末帝):隋炀帝。

当然,真正厉害的李世民,敢把隋炀帝的女儿杨氏娶进宫中,虽然隋炀帝之死跟李世民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就连间接关系都是勉强,可李家到底是拿走了杨家的江山,光这一点,双方就是“死仇”。

可李世民还不仅纳杨氏进宫,甚至百般宠爱,所以杨妃的地位很高的。

能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理由,就只能是这种“世族”的理性变通,从江山更迭的角度来看,李家和杨家不共戴天,但从利益的角度来讲,抛开情绪,两家本就是亲戚,如果用“利益集团”的概念取代“利益家族”,那么就顺眼多了。

今日的皇帝是杨家,来日是李家,后天指不定是谁来当皇帝,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保证大权在一个群体里流转,不拘泥于皇位上的那个具体是谁,只要姓李或者姓杨,那就可以了。

因此,杨妃的地位就在这种“吊诡”的局面中显得很高,但又不会太高,比杨妃更郁闷的是她的儿子李恪。

后宫如何如何,终究是后宫,但皇子却不一样了,一个好的母族,能决定他们的上限,按理说,李恪的母族算是很强的,把他的身份拿来“夺嫡”,那是有资格的。

可问题也来了,李恪这小子,可是隋炀帝外孙啊。

所以李恪自己都很无语,这关系不偏不倚,正好他是前朝皇帝外孙,既是亲人,又是仇人,尴尬不尴尬?

曾经叛逆过的李恪。

虽然看似李恪的“夺嫡”身份有点不妥,但作为李渊的孙子(李渊个人非常偏向杨氏族人)、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出身就是赢家,不管是李世民和李渊争权如何,李恪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武德三年,年仅两岁的李恪被封为长沙郡王,同年领湘州刺史,而再过了五年,也就是武德八年,李恪改封为汉中郡王,领梁州刺史,同样的,李恪并不需要去任职,只是遥领。

在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成功后,李世民当上皇帝,并立即再次加封李恪,年仅十岁的李恪立即成为了亲王,年纪不大,却早到达人生巅峰:

吴王恪,太宗第三子也。贞观三年,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

可李恪的问题也出现了,这小子长大后,有点叛逆。

李恪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乃是“齐州都督”,在贞观七年,李世民陪李恪吃了一顿饭后,才十几岁的李恪就准备出发齐州就任,这一顿饭李世民语重心长地告诫李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李恪一一称是,不日便出发。

其实李世民对儿子们的期望都很高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制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找来当朝有威望、建树、思想的大臣全部给他“灌输”道理和知识,而李承乾,没有反抗,渐渐成为一个“乖宝宝”。

李世民本以为李恪也是这样,谁知道,李恪会叛逆。

贞观十一年,已经上了好几年班的李恪照常继续按照李世民的计划“镀金”,前往安州担任刺史,就在这次“任上“,李恪闯祸了被弹劾了。

基于李世民打造的朝堂环境,臣子们都以“弹劾”、“上谏”为荣,对于皇帝都敢直接多批评,不含蓄,所以李世民的儿子们,跟后世的皇子不一样,活得很“规矩”。

李恪有一回和自己的“发小”(乳母的儿子)玩“博簺”(在田地里玩类似于下棋的游戏),导致田地大量受害,这还没完,李恪犹爱打猎,喜欢跟李世民一样骑着马背着弓箭四处横扫,就这样,李恪被人“弹劾”了。

坐与乳媪子博塞,罢都督,削封户三百。

理由很简单:这小子身为父母官,带头祸害田地,没教养!

李世民大怒,第一时间责怪李恪的“秘书”权万纪,还声称要弄死权万纪,因为就是权万纪失职,没帮他管好儿子,才导致李恪变坏了。

根据李世民的行为风格和脾气来看,李世民想杀权万纪,绝不可能只因为这件事情,那么能够解释的就是,李恪犯的浑事不少,才被李世民认为权万纪教导无方,所以李世民才急嚷嚷着杀了权万纪。

这反映了李恪的确年少时候不是什么好孩子。

可李世民喊着要杀掉权万纪这件事情,又被人批评了。

很郁闷,李世民很郁闷,他有时候都不知道,找一群人天天来骂他们父子是对还是错,但李世民还是理智了下来。

改变才是难能可贵,变化后的李恪。

被弹劾后的李恪被教会做人了,他才第一次知道,这群文人这么可怕,灰溜溜地回到了京城受训。

见到了李世民,李恪很惶恐,但李世民终究是没有发脾气骂他,而是给李恪讲道理。

其实李世民自己也不知道,若不是他十八岁开始起兵征战,他这一身的“调皮”该如何发泄,李承乾、李泰这些儿子都好,但实际上不像他,只是活成了自己最理想的样子,真正像他的,乃是这个会犯错,会惶恐的李恪。

因此李世民作诫子书给李恪,希望李恪能快点懂事,明白一些道理。

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李世民给李恪讲为君之道,讲皇家的意义,讲一个人享有了权力,但也要付出义务和代价,这些都是李世民很客观的人性真理,没有那种我是皇帝,天下皆为奴仆的傲慢,核心的思想仍然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恪大受震撼,回去后梳理人生,决定多听权万纪的话。

所以李恪光是“知错能改”这一点,就和李世民特别像,李世民看似顺畅早慧的人生历程中,其实也充满了年少轻狂,他也曾多次悔恨,因此对于魏征这个曾经是李建成谋臣的人物,他选择留下来了。

李恪比起李承乾更真实,更像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随着李恪的配合,权万纪对李恪的教导也非常上手,李恪对权万纪非常尊重,钦佩他的耿直,李世民渐渐地感受到了权万纪的能力,后来他的另一个儿子李祐有些叛逆,又是把权万纪给安排到李祐身边当老师去了。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尚书左丞,出为西韩州刺史。徙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之。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

进步后的李恪让李世民非常满意,李世民当时最满意的儿子,也就是李承乾、李泰、李恪,而只有李恪是庶子,并且在李世民看来,李恪的品性要比李泰、李治好得更多,李世民会对庶子如此称赞,只能说明李恪做得真的很好。

太子造反,夺嫡暗流。

贞观十七年,魏征死后不久,李承乾终究是走上了不归路。

其实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李恪和李承乾的人生已经开始有了“分叉”。

李恪变得更好了,而李承乾,此前李世民觉得他“完美”的背后,还是暴露了李承乾的本性。

李承乾在长孙皇后死后,变得脆弱不堪,他卸了以往乖宝宝的面具,不再尊重老师,也不再听从李世民的话,他不想当一个好太子,他只想做自己,比起李恪最起码还叛逆过,李承乾是压根没有叛逆的机会,从小就跟囚犯一样,被灌输这、灌输那。

另一方面,李世民错误地用自己面对谏臣的态度施加给李承乾,李世民觉得自己可以接受朝臣的心直口快,可李承乾还只是个小孩,天天被老师骂,轮流骂,那也太惨了,因此李承乾在经历亲弟弟李泰的“威胁”后,心态崩溃了。

于是他造反,明明是太子了,却还要造反,最终造反不成,落得被捕下场,连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都没有包庇可怜他,上书李世民斩杀李承乾,李世民百般运作,苦苦哀求,才让李承乾被废庶人,免去杀身之祸:

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乃幽泰于将作监。

这本来是李泰最想看到的局面,可李泰心狠,告诉李世民,若让他当皇帝,那么他就先杀掉自己的儿子们,这是为了让李世民相信,李泰以后立“皇太弟”,也就是把皇位率先传给李治,“好孩子”李泰让李世民百口莫辩,他第一次觉得,他当爹很失败。

李世民知道,李泰当了皇帝,李承乾、李治都死定了,只有李治这个性格当皇帝,才能保住几个人,所以立了李治。

但李治也有很致命的缺点,为人懦弱、性格太良善、资质平庸。

所以思来想去,李世民开始考虑李恪,这个才是最像他的儿子: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

李世民想立李恪,受到的最大阻力就是长孙无忌,以外戚长孙家族为首,纷纷反对,理由自然很简单:

李恪是隋炀帝外甥。

李恪不是长孙无忌亲外甥。

李世民很无奈,想据理力争,但他还是处在被世族捆绑的姿态,皇权没有庞大,最重要的是,李世民也知道,如果非要立李恪,未来又是一场内乱,所以李世民是“试探”,看看李恪的支持率,但结果让人悲哀。

因此这才说,李恪的“母族”也限制了他。

李恪结局:被长孙无忌步步害死。

因为李世民的缘故,长孙无忌的历史形象一直是“光明贤良”的,但事实上,长孙无忌也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比如“诬陷”李恪。

唐高宗即位的时候,他的妹妹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牵扯出了“谋反案”,当房遗爱被抓的时候,长孙无忌暗示房遗爱“诬陷”李恪,从而得以自保,房遗爱相信了,于是他上告唐高宗,这里面还有李恪的身影。

李治百般煎熬,听房遗爱说完这些,而后又学李世民哭着“求情”,求朝廷放过李恪,可大家不愿意(李治很有可能也是在演戏),最终要处死李恪。

这让李恪仅活了三十四岁,在被处死前,李恪大骂长孙无忌“族灭”,这属于是彻底和长孙家族撕破脸皮了:

高宗即位,房遗爱等谋反,敕无忌推之。遗爱希旨引恪,冀以获免。无忌既与恪有隙,因而毙恪。临刑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 族灭!”不久,竟如其言。

而史书很戏剧性的记载就是“不久,竟如其言”,这说的正是在废王立武后,李治和武则天联手扳倒了长孙无忌,并且清除了长孙家族的事情,长孙无忌的确如李恪所言,遭到了很惨痛的报应。

后来一直到唐中宗时期,李恪才被平反。

总结:

李恪作为李世民庶子,的确十分突出,作为唐太宗的众多儿子之一,能被唐太宗说一句“类我”,这本身就是对李恪最大的认同,什么皇子最适合当皇帝,当然是最像皇帝的那个皇子了。

可李恪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没法忽视,那就是他的母族背景。

李世民也不是超然的,他也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他跟长孙家族有情有利,不仅是单纯的瓜葛,而且长孙无忌的辅佐的确很重要,为了多方利益,他只能选择明显很平庸的李治了。

而李恪被后世人所“怀念”,更多是对他的一种同情,明明有皇帝的机会,却没有皇帝的命,一切的一切,都是命数主导,时也命也,李恪再像李世民,也终究要服从于现实。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倾心一程

倾心一程

人们对李恪的惋惜与怀念是因为李恪是继承李世民皇位的最完美人选,可惜却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被冤杀了。

首先,李恪此人生性聪慧、人品端正,又有治世之才,李世民亲口承认此子与其最相似。李恪也深得李世民的青睐。

其次是李恪的出身高贵,他是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身具两朝皇室血脉。他要当了皇帝会得到李氏和杨氏两大门阀的支持,还有前朝旧臣的支持,李氏皇族从此可以不惧门阀集团的威胁。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门阀集团是绝对不会允许李恪登上那个位置的。



门阀集团的代表人物当属长孙无忌了,李世民曾向长孙无忌表明过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被长孙无忌坚决的反对了。之后李世民再没提此事,还为了安抚门阀而将李恪外放,但李恪还是被长孙无忌惦记上了,觉得此子对皇位是个威胁,必除之。

李世民也知道,想要立李恪,必须先干翻门阀集团,但大唐建立之初,主要依靠的就是门阀的力量,想一下子翻脸显然没那个实力。所以李世民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选择九子李治,想来好歹有个舅舅帮扶着,也不会受欺负。这也正中长孙无忌下怀,李治看起来软弱可欺,以后自己可以说一不二了,大唐将来还是门阀做主。



在李治登基后四年,可怜的李恪就被房遗爱谋反案给牵连进来,在长孙无忌的指使下,房遗爱无端攀咬李恪,使李恪蒙冤下狱,并在长孙无忌等门阀的压力下,李治做出妥协,李恪被秘密处死。

虽然长孙无忌等门阀最终被李治给整垮了,但李治却将大唐王朝拱手让给了武氏,这在当时是极其耻辱的事情,即便武则天最终把皇位还给了李氏,但李治的形象也大大受损了,这更让人们怀念李恪的好,如果是李恪当皇帝,是绝对不会让武氏篡权的事情发生的。

这桩桩件件让李恪的形象被人们脑补的越来越完美,也使人们对李恪更加的怀念。乃至五代时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都追认李恪为祖先,用于彰显自身的出身高贵。

viviyin

viviyin

李恪谁个。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他是隋炀帝杨广的亲外孙,是杨广之女同李世民的儿子。其姓杨名谁不知,但的确是李世民的四妃之一的杨妃之子。

李恪由于继承了杨广的聪慧和李世明的英明神武,各方面都是深的李世民的喜欢,曾经也是被李世民确定为了皇位继承人之一。

李世民和原配夫人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自然是嫡系儿子,自然成为了第一序列的皇位继承人。嫡系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李恪作为庶出最有作为的皇子也出现在了继承人的行列之中。

当时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长大后他受到了弟弟李泰及其周围人的攻击,常常被打小报告,渐渐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李承乾从小受到储君培养,对这种局面渐渐失去耐心,最终恶向胆边来,想起了父亲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手段,于是企图发动政变杀死李泰,逼迫李世民退位,结果可想而知被李世民粉碎了他的阴谋。兄弟两一同遭到了处理,被遍为庶人,流放到偏远地带,抑郁而终。

作为之后唯一的嫡系儿子李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李治身体比较差,也无心从政。

这时候嫡系儿子继承皇位的希望落空了。

吴王李恪走进了朝廷的视野,李恪从下受到杨妃的良好教育,知道分寸、进退有度,很是受到李世民的喜爱。原本最有希望继承大统。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代表着自南北朝以来影响力无限大的关陇集团在唐朝的代言人、亦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凌烟功臣阁排名第一、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这个人能量无限大,他不但力主立自己的外甥为皇帝继承人,还不断带着他的团队施压李世民,最终李世民考虑到朝堂之上关陇集团势力颇大,为了稳定朝堂,最终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登基,被称为唐高宗,李治其实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上太后先是一切唯长孙无忌马首是瞻。在此期间长孙无忌大权独揽,制造了不少冤案并牵连李恪,最终将李恪处死。李恪登基后接回了他喜欢的前皇帝李世民的才人武曌,在为了武曌的身份地位上他开始了和关陇集团的斗争,最终在武曌的辅佐下斗到了长孙无忌,将长孙无忌流放。

但是英明神武的吴王李恪却成为了牺牲品,被长孙无忌杀害。到了神龙二年也就是707年,唐中宗李显恢复了吴王李恪的封号爵位。

(玉之溪)

家有巧虎

家有巧虎

李世民之子李恪千载以来能够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感慨,并非他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而是人们在读史时,看到俊美良才却无用武之地和美好人物被毁灭时的一种惋惜和悲凉之心。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寄托的怜悯不忍情感也是人类一种比较高尚的感情,毕竟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这提高了他的身份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先封蜀王,后封吴王,他的生母为隋炀帝公主,后被李世民封为杨妃。隋唐时期是一个贵族制的门阀社会,社会风气上总体推崇高贵的门第和郡望,李恪的母亲杨妃既是隋炀帝女,那她不仅出身当时的高门大族弘农杨氏,更是帝世之家,因此母亲的尊贵出身也给李恪带来了荣耀。史书上说他因为母亲的缘故,“地亲王高、中外所向”,就是说他出身非常好。李恪成年后又娶了弘农杨氏女为王妃,可以说进一步巩固了这层关系。

李恪自身的优秀让父亲唐太宗对他格外看重

李恪在李世民十四个儿子之中,和魏王李泰一样,在才华能力方面是最为优秀杰出的。旧唐书记载道:

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才高辩悟

李恪可以说是个文武全才,根据多本史书记载,他既有文学才华,又特别擅长骑射,可谓文体两开花。李恪和他父亲李世民一样具有胆气,性格好动,尤其是喜欢打猎,他还曾因为打猎过头踩坏了庄稼还被朝臣批评。

李世民很喜欢李恪的性格和胆气,曾经多次得意地说,“这个儿子和我一样英武果断”。因此李世民对他特别看重和喜爱。

李世民试图用李恪取代嫡子李治为储君,引起长孙无忌妒恨

李恪虽然才华出众又被李世民宠爱,但我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社会,所以李恪即使再贤,但因为庶出身份,他的继承权天然排在了长孙皇后所出的三个嫡子之后。长孙皇后生育了李世民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其中李世民最喜欢的也是才华出众的四子魏王李泰。

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逐渐动摇了李承乾的储君之位,再加上李承乾的荒唐作为,所以李世民对其非常失望,这时李泰依靠父亲的宠爱加剧了夺嫡的步伐,这两个嫡子之间为夺嫡闹得白热化,朝廷都分化出了党派。最终李世民把两个儿子双双废黜,在仓促之间立了嫡三子李治为储君。

但李治性格懦弱优柔,李世民对这个儿子总是看不顺眼,觉得以后要把江山托付给他实在不放心。他甚至天真地想摆脱嫡庶的束缚,另立英武杰出的庶子李恪为储君。他的想法一提出来,自然遭受到了自己最大的从龙功臣、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李世民当然也承担不起破坏制度和重新分配朝廷利益集团的换太子成本,因此李恪立储的事就这么作罢。

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罗织罪名构陷李恪害死了他,自己也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

但是李恪构成了对长孙无忌利益代表人李治的威胁,这让长孙无忌深深妒忌愤恨上了李恪。其实李恪在换储风波里是个被动者,真正的倡议人是李世民,但长孙无忌当然无法去仇恨皇帝,因为是李世民给了他和长孙皇后飞黄腾达的平台和基础。所以长孙无忌就把满腔怒火迁怒到了李恪身上。

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当然装得很温和低调,李世民去世后,成为托孤大臣的长孙无忌大权在握,于是他找到了机会报复李恪来发泄心头之恨。

当时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很是看不惯唐高宗李治,她找了一大帮亲贵们各种发泄怨言,甚至搞起了谋反。这种过家家水平当然是很快就被人告发而且成立了专案组,负责人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处理此案时,故意扩大化,指使人把已经分藩的吴王李恪罗织进来,构陷和污蔑他谋反,百口莫辩的李恪含冤自杀,临死前诅咒长孙无忌:如果国家社稷有灵,长孙无忌应该灭族!李恪死后,他的儿子们全被被流放,女儿们被幽禁给唐高祖守陵,他的同母弟弟蜀王李愔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巴州。

后来长孙无忌果然在武则天手上栽倒,并被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联手逼死,他的家族和亲人们也或死或流,声势显赫的长孙家族从此几乎退出了唐朝政坛。长孙无忌可谓含冤而死,但史书却没有给与他任何同情,原因就是他陷害了李恪,史官们认为这是他该得的报应。

水子欢

水子欢

人们对李恪有好感,并非因为他????很强的能力,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是看到文武双全的他无用武之地,又青年才俊就被无辜毁灭,内心产生了一种惋惜和悲凉之情。因而,对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油然而生发了怜悯的情感。所以,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怀念他。

1李恪身上流淌两代帝王的血液。

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隋唐时期是一个贵族制社会,社会风气推崇高贵的门第。李恪成年后又娶了弘农杨氏女为王妃,进一步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李恪自身的优秀让唐太宗对他格外看重,认为李恪在自己的十四个儿子之中,和魏王李泰才华横溢,能力卓越。旧唐书????记载:“”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才高辩悟。”。

2.李恪因为庶出,没????继承皇位。

李恪还特别擅长骑射,并有与他父亲李世民一样的胆略与豪气。他性格好动,经常去打猎,曾因为打猎时兴奋过头踩坏百姓的庄稼被朝臣批评过。 李世民曾经多次得意地说,“吴王英武果断,类我。”。李恪虽然才华出众,但我国古代继承制是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李恪因为是庶出身份,所以,他的继承权很微弱。

长孙皇后育有嫡子三人,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由于太子李承乾身体有缺陷和荒唐作为,使李泰萌发了夺嫡之志,最后二人闹了个鱼死网破,最终李世民把两个嫡子都废黜了,万般无奈,才立了嫡三子李治为储君。

但李治性格懦弱优柔,李世民觉得他不一定守得住江山,他想另立英武杰出的庶子李恪为储君。他的想法遭到了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李世民不敢挣脱宗法制度的束缚,又因为换太子会引起朝廷权力的重新分配,成本太高。因此李恪立储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3.长孙无忌捏造事实,害死了李恪。

李世民死后,李恪成为了对长孙无忌利益代表人的高宗李治的潜在威胁,这让长孙无忌深深妒恨上了李恪。当时,根据长孙无忌掌握的案情,高阳公主、房遗爱联络与高宗不和的薛万彻,柴令武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结果李元景、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全部被杀。也逼迫李恪含冤自杀,李恪临死前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诅咒:“如果国家社稷有灵,长孙无忌应该灭族!”。

后来,长孙无忌果然被一代女皇武则天逼死,长孙无忌的家族和亲人们也或死或遭流放。长孙无忌含冤而死,却引起不了任何同情,原因就是他捏造事实,陷害了李恪。

datang801

datang801

怀念与否不好说,但后世对李恪的评价一直不错。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评语:“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也就是说,在毛主席看来,李世民因为听了长孙无忌的话,而选择朽物李治做继承人,实在是犯了大错。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出身高贵,文武全才

李恪是否优秀,别人说的不算,但唐太宗自己所说的,一定有些份量。

太宗常称其类己,也就是说,李世民自己认为,李恪是最像他的儿子。

这个像,自然不仅是相貌、性格,而且包括了治国理政的能力。

李恪曾先后被授益州大都督、安州都督等官职,前者未赴任,而后者却是确实上任的,他积累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并非完全养于深宫不知事的皇子。

说李恪出身高贵,这一点不假。

太宗与长孙皇后生育有三子,即前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第4子)、高宗李治(第9子)。

这三位皇子,是太宗的嫡子,自然身份高贵,比其他皇子更有份量。

但李恪的出身也不比嫡皇子逊色多少,他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前朝公主,而且隋帝本身就与李唐有表亲关系,二者可谓亲上加亲。

如果撇开以唐代隋的国仇家恨不谈,李恪生母杨妃,确实是太宗后宫里地位尊崇、而且非常特殊的一位妃子。

长孙皇后病逝后,曾一度有传言,说太宗欲立杨妃为继后,而这一点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

既是宠妃之子,又有两朝皇室血统,李恪这身份,天然地就比其他皇子列接近皇权。

但也因为如此,他的处境是尴尬的,既有人想捧他上位,更有人想拉他下马,两班人马矛盾冲突不可调和。

二、被诬谋反,海内冤之

前太子李承乾因足疾被太宗嫌弃(实则还有好声色等原因),四子李泰认为自己有机可趁,便想夺取皇位,结交了房遗爱等一帮大臣,蠢蠢欲动。

结果,李泰计划失败,反被李承乾举报揭发,最终结果就是,李承乾被废,李泰也被监禁,后徒居外地。

太宗选择了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旧唐书中记载了太宗对侍臣所说的一段话:“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可见,太宗选择李治为太子,并非李治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而是他为人比较忠厚仁义,他为君,李承乾、李泰都能得以保存,但若李泰为君,则不会容下其他兄弟。

太宗的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李治登基后确实没有动李承乾、李泰,但他动了异母兄弟李恪。

准确地说,李恪是被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冤杀的。

李治继位后,房遗爱谋反,长孙无忌一向嫉恨李恪的声望和号召力,便借机将李恪牵连其中,一并诛杀。

史书中对此的评价是: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什么是以绝众望?

原来,太宗虽然立了李治为太子,但心里又很后悔,他清楚这个儿子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很可能干不好。

事实证明,太宗的担心不无道理,李治身体不行,脑子也不太行,后来倚重皇后武则天治国理政,结果这个仁厚的帝王,为李唐皇室引入了一只可怕的雌虎,大唐被大周取而代之,武则天也成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宽厚仁义就一定好么?至少对帝王而言,这并非首选品质。

太宗担心李治不能做好皇帝,又将目光投向最像自己的三儿子李恪。

新唐书》中记载着,太宗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

太宗质问长孙无忌:“公岂以非己甥邪?”

长孙无忌也狡猾,没有直接回答这个质问,反而说:“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意思是,陛下你已经做出了决定,是男人就别犹豫,反反复复像什么话?

太宗果然还是犹豫了,最终没有立杨妃为后,也没有立李恪为太子。

但这件事情,就成为长孙无忌心头的刺,当高宗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千方百计也要拔掉这根刺。

李恪谋反完全是冤枉的,李泰、李承乾相争的时候,他都没参与进去,李治已经登基,他何苦去争?

但长孙无忌存心致他于死地,是容不得辩解的,李恪被杀,他的四个儿子也被流放岭南。

李恪临刑前,高呼:“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长孙无忌在皇帝跟前打小报告、抢先动手搞人的作派,一直未改,直到有一天,他碰上了女中雄主武则天,踢上了铁板,最终倒霉。

从这点来看,长孙无忌不过是久走夜路必撞鬼,对皇位指手划脚的次数多了,必然遭遇反噬。

三、若李恪登基,历史的改变

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时,除了为李恪感到惋惜,更多的是对大唐命运的猜测。

如果登基的是李恪,会否有所改变?

至少,武则天是没办法出现了。

李恪不是李治,绝对不会出现一个可以左右他决定的女主,共治天下。

而李恪的治国能力,也绝对不会比李治做得差,只会更有决断力,而且身体素质更强,外人干政的可能性极低。

李恪有四个儿子,继承人方面也不愁,大唐可能会与其他王朝一样,正常地传递几代,然后才出现衰落迹象,而不会中断几十年,被大周取代。

也许,在对外战事上,大唐也会更加强硬,不会给吐蕃等国发展壮大的机会,更不会有安史之乱等着,盛唐华丽、中唐窝囊的尴尬局面,便不会出现。

当然,这一切只是历史的可能,但对李恪个人而言,长孙无忌的陷害确实可悲,他未必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子,但确实是一位有帝王之才的准太子。

U_Vniquey

U_Vniquey

说起李恪,必须要涉及到另一个人。

他的立场决定了李恪的命运,也决定李恪的才干的展现。

此人就是长孙无忌。



在贞观十七年时,发生了一件影响整个大唐国运的重大事件。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大打出手。李承乾甚至生出了率兵逼宫的想法来。

还未等李承乾动手,便被纥干承基告发。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查证,事实很快搞清楚,证据确凿,李承乾的确有谋反的意图。

长孙无忌等人联名要求处死李承乾。

李世民没有答应。他准备当面询问李承乾其中原委之后再做决定。他实在无法理解作为太子为何生出谋反的心思?

李承乾的回答很是干脆,他感受到了威胁,而且是来自一母同胞的弟弟魏王李泰的威胁,他的储君位子眼见不保,所以才出此下策。

又经过一番查验后,李世民最终做出了决定,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贬出长安。魏王李泰被幽禁。

李世民此举造就了一个新的问题,太子之位空缺了下来。

此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晋王李治,在李世民众多子嗣之中呼声最高。

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虽然呼声不敌李治,但是拥戴者也为数不少。拥戴者中包含有李世民自己。

李世民时常将李恪挂在嘴边,在人前称赞李恪类己,给人的感觉是想将帝位传于吴王李恪。事实上,经过一番角逐,李治在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下登上太子之位。

至于李恪,李世民也的确开口询问过其他人,他的主要理由是现任太子李治过于仁弱,难以胜任。这立刻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抱有怀疑,质问长孙无忌是否怀有私心,图谋以甥舅私人关系,凌驾于国家之上。

长孙无忌当场否认,说正是为了国家社稷,才更应该选取一名守文之主,造福黎民百姓。如果举棋不定,必定引发灾祸。

李世民勉强的认同了这一观点。但是,李恪的才干已经是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可。

李恪就此被搁置了一边。长孙无忌却暗暗将李恪记挂在心,他认为李恪是自家外甥李治的潜在威胁。

那么,李恪究竟有什么能力,使得李世民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记挂在心?



对此,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笼统的给出了三个方向。类己,有文武才,名门之后。

第一、类己。

类己这样的话,李世民从没有在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身上使用。

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之前,时常留守长安,李世民常令居守监国,庶政皆令听断。监国就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力,只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等问题,包括大的人事变动等方面还需上报批复。不管怎么说,李承乾也算大半个皇帝。

魏王李泰则在文史上有很重要的贡献,他主持编撰了括地志,更为重要的是在编撰图书期间,他收揽了众多的人才,这为他与李承乾展开争夺助力不少。事后,被李世民一再在众臣面前提起给与褒奖,赐予财物,几乎与太子李承乾旗鼓相当。

尽管两人一个在政务上有所作为,一个在文化上获得美誉,且各有一套御下的方略。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却是不类己的。

李恪在藩地主政时(时任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喜爱射猎,多次损毁百姓庄稼,为此柳范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刚开始李世民还为李恪辩解。因为李世民本人也喜爱射猎,并且为了保持和弘扬尚武之风,多次在北方边地举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校猎。

这在李承乾和李泰身上所欠缺的。

最能凸显李恪才干的是他在安州任职时,虽然突厥已被大唐击溃,吐谷浑和西北羌族以及六诏一直蠢蠢欲动。李恪在职的数年间,也是屡有叛乱,图谋中原。然而,李恪爱骑射的性格恰好对其有一定的震慑力。

这一点,很是得李世民的心意。这种偏向一面的明示,且处在长安刚刚经过太子争立过后不久,这使得整个朝廷的风向,也随着李世民的态度,产生了变化。(李恪)既名望素高。



第二、有文武才

而在众多的史籍中,如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书,提及吴王李恪,用词最多的是有文武才。

李恪的文才究竟如何还需要作品来衬托,可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言片语。不过,李世民是很注重子女的教育的,十四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延请当世的名宿名臣来当老师。

在这种氛围下,虽然李恪的文才没有被发掘出来,但是他待人接物却中规中矩,有礼有节。(李恪)甚为物情所向。

第三、名门之后

隋朝破灭之前,隋炀帝已被宇文化及所杀。先是隋炀帝的原配妻子,萧后以宫门床板拼凑一副棺材将其安葬,而后是奉宇文化及之令留守江都的陈棱将其迁葬。待萧皇后从突厥返回中原之后,离世前恳求李世民,让她与隋炀帝合葬,这才形成了现在的隋炀帝帝陵。

李世民同意前朝帝后合葬,目的自然是顺势而为收买人心。其中的人心多是指隋朝的旧臣遗老。

在李世民的贞观十七年,李氏建立社稷,不过短短26年,诸多的隋朝老臣依然在世。包括上文所说的萧皇后及隋炀帝之孙杨正道 。

李恪作为隋炀帝之外孙,又是当朝李氏皇族子孙,其身份之显赫无人能与之匹敌。

包括李世民在内都是隋朝杨氏的臣子,如果李恪在某一敏感时刻振臂一呼,他吸引到身边的不仅仅是前朝旧臣,还有一帮嗣位无望的新贵。

这才是当权者惧怕的。

而在李承乾和李泰争立之后,长孙无忌力荐晋王李治,其最大的根源还在于此。



可是,李恪自始到终并未在太子争立时出手,也未在李世民暴崩之时竖起反旗,直到唐高宗李治的永徽四年二月被长孙无忌诬陷参与了“房遗爱谋反案”被逼自杀,时年35岁。其人品人格都经过了实际的检验,这样的人一旦登位必定是第二个李世民。

Dean

Dea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