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儿子李恪真的很强吗?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他?

提到的作品

[作品]全唐文

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一千卷。嘉庆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共收文章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编次以唐及五代...

董诰等编

[作品]续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网罗繁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成就就达到古代编年体史书的高峰,为千古不朽的名学名著,在我国古代史学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资治...

毕沅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作品]贞观长歌

《贞观长歌》是一部历史故事,但是它又抒写了以几段爱情故事,或浪漫或壮美或悲情。剧中巧妙地安排了有确切记载的唐太宗与郑姓女子的婚姻风波。在情与法之间,太宗做出了理智的选择,留下了有情人未成眷属的遗憾,却...

周志方

[作品]册府元龟

据明刻初印本影印。

王钦若等筹编

最新跟帖
122闲人

122闲人

简单来说,李恪被人怀念不是因为他强,而是因为他惨。

不受宠的“高贵”皇子

隋唐皇室是历史上少见的亲戚皇室,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跟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亲姐妹,独孤皇后的儿子隋炀帝跟李渊是老表,在李渊看来,既然表弟受不住江山,不如表哥我来吧,于是晋阳起兵,历经数年战争,唐朝统一全国,隋朝已成过眼云烟。

隋朝亡了,隋朝皇室却还剩下许多人,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的后宫中就有一位,那就是杨氏,她是隋炀帝的女儿,跟李世民也算表兄妹,而李恪,正是杨氏的长子。

两朝皇室的结合并不少见,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一抓一大把,但两个大一统王朝皇室的结合是很少见的,李恪就有这种“高贵”血统。但其实这种血统对他没有多少影响,他能不能获得父亲重视还是要看母亲受不受宠和自己争不争气。

杨妃显然是不受宠的,首先她没有一个强大的外戚,别说隋朝已亡,就是隋朝没亡,杨妃一没有公主封号,二连生母都不知是谁(应该不是萧皇后),三被隋炀帝留了在长安(南阳公主陪伴隋炀帝,常年不在长安),显然不受隋朝重视。其次杨妃在唐宫里嫔妃品级低到没有记载,后面史官为了表现李恪出身高贵,提了杨妃是隋炀帝女,但没说她是什么公主,也没提她是什么妃,应该是连史官都不知道她有封号。

再次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619年),则杨妃至少在武德元年(618年)就嫁给了李世民,此时李世民已经与长孙氏成婚,杨氏的地位肯定是妾,李渊把杨氏嫁给自己的次子为妾(李世民属于自己夺位),显然也没多重视她。再算上隋炀帝是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去世,杨氏在守孝期就怀孕了,李世民对自己的表叔和表妹是没有太多尊重的。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母亲地位不高,导致李恪兄弟俩的地位也不咋地,李恪最初封蜀王,当然,年纪小的他没去益州,之后转封的都督有秦州(甘肃天水)、齐州(山东济南)、潭州(湖南长沙),都不是什么繁华地段,最后得了个安州都督,益州则给了他同母弟李愔,安州在湖北地区,这个地区最重要的是襄州,给了李恪异母弟李恽。

李恪在贞观七年(633年)的时候便去了封地,时任齐州都督,但与李恪同龄的李泰就不用走了,甚至李世民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也一直在宫廷抚养,这哥俩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那李恪自己争气不争气?新旧唐书对李恪的具体事迹全无记载,旧唐书有一句“恪善骑射,有文武才。”《新唐书》有一句“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

文物才,究竟是什么才呢?不清楚,李恪既没有出战记录,也没有良好政绩,只有这一句笼统的赞美之词,至于“善骑射”,在初唐基本是皇子必备技能。

心血来潮的改立问询

在李恪传记中,有一件事似乎体现了李世民对他的重视,这件事发生在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后不久,觉得这个儿子只有十五岁,又一直养在自己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担心他处理不好国政,李世民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把长孙无忌叫来商量易储的事,对象就是李恪。

其实这并不能体现出李世民多重视李恪,因为这时候的李世民没得选,嫡长子李承乾造反被废,次子李宽早夭,四子李泰夺嫡被贬,五子李佑谋反被杀,六子李愔是李世民眼中的禽兽,七子李恽好敛财,八子李贞只比李治大一岁,之后不用说了,都比第九子李治小。李世民看来看去,只有第三子李恪了。

从李世民只找长孙无忌商量来看,这压根就不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只是一时冲动的想法,他又不是不知道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易储计划不可能得到他的认同,如果李世民真要易储,肯定要放到朝堂上讲,在李世民时期,长孙无忌只是重臣之一,远远达不到权倾朝野,就算他同意了,其他重臣不同意也难以进行。

李世民当初要立李治时,是拉了好几个重臣的,“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这次悄悄地跟长孙无忌商量,在得到长孙无忌的明确反对后,李世民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被打消后,李世民就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培养李治,李治长子李忠诞生之日,他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对李恪则全无措施。

反观历史上那些改立失败的例子,如刘邦改立刘如意,失败后“心不乐,悲歌”,担心儿子安危还让周昌去做刘如意的相国。李世民却丝毫不担心李恪被清算,他担心的是李承乾和李泰,据他自己说,立李治的目的就是因为他仁厚,能够保全李承乾和李泰。

冤杀惨死

李治继位后,封哥哥李恪做司空、梁州都督,司空是个摆明的荣誉职位,地位高而无实权,李恪作为当时李治兄弟中最长者,得到这个职位是非常正常的。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李恪被冤致死,史书记载“以绝众望,海内冤之”,看起来李恪的影响力非常大,其实这是史家常用词,李林甫被构陷时同样有“天下以为冤”的待遇,天下人说什么,全凭史家一支笔罢了。

家有巧虎

家有巧虎

李世民之子李恪千载以来能够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感慨,并非他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而是人们在读史时,看到俊美良才却无用武之地和美好人物被毁灭时的一种惋惜和悲凉之心。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寄托的怜悯不忍情感也是人类一种比较高尚的感情,毕竟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这提高了他的身份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先封蜀王,后封吴王,他的生母为隋炀帝公主,后被李世民封为杨妃。隋唐时期是一个贵族制的门阀社会,社会风气上总体推崇高贵的门第和郡望,李恪的母亲杨妃既是隋炀帝女,那她不仅出身当时的高门大族弘农杨氏,更是帝世之家,因此母亲的尊贵出身也给李恪带来了荣耀。史书上说他因为母亲的缘故,“地亲王高、中外所向”,就是说他出身非常好。李恪成年后又娶了弘农杨氏女为王妃,可以说进一步巩固了这层关系。

李恪自身的优秀让父亲唐太宗对他格外看重

李恪在李世民十四个儿子之中,和魏王李泰一样,在才华能力方面是最为优秀杰出的。旧唐书记载道:

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才高辩悟

李恪可以说是个文武全才,根据多本史书记载,他既有文学才华,又特别擅长骑射,可谓文体两开花。李恪和他父亲李世民一样具有胆气,性格好动,尤其是喜欢打猎,他还曾因为打猎过头踩坏了庄稼还被朝臣批评。

李世民很喜欢李恪的性格和胆气,曾经多次得意地说,“这个儿子和我一样英武果断”。因此李世民对他特别看重和喜爱。

李世民试图用李恪取代嫡子李治为储君,引起长孙无忌妒恨

李恪虽然才华出众又被李世民宠爱,但我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社会,所以李恪即使再贤,但因为庶出身份,他的继承权天然排在了长孙皇后所出的三个嫡子之后。长孙皇后生育了李世民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其中李世民最喜欢的也是才华出众的四子魏王李泰。

李世民对李泰的偏爱逐渐动摇了李承乾的储君之位,再加上李承乾的荒唐作为,所以李世民对其非常失望,这时李泰依靠父亲的宠爱加剧了夺嫡的步伐,这两个嫡子之间为夺嫡闹得白热化,朝廷都分化出了党派。最终李世民把两个儿子双双废黜,在仓促之间立了嫡三子李治为储君。

但李治性格懦弱优柔,李世民对这个儿子总是看不顺眼,觉得以后要把江山托付给他实在不放心。他甚至天真地想摆脱嫡庶的束缚,另立英武杰出的庶子李恪为储君。他的想法一提出来,自然遭受到了自己最大的从龙功臣、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李世民当然也承担不起破坏制度和重新分配朝廷利益集团的换太子成本,因此李恪立储的事就这么作罢。

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罗织罪名构陷李恪害死了他,自己也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

但是李恪构成了对长孙无忌利益代表人李治的威胁,这让长孙无忌深深妒忌愤恨上了李恪。其实李恪在换储风波里是个被动者,真正的倡议人是李世民,但长孙无忌当然无法去仇恨皇帝,因为是李世民给了他和长孙皇后飞黄腾达的平台和基础。所以长孙无忌就把满腔怒火迁怒到了李恪身上。

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当然装得很温和低调,李世民去世后,成为托孤大臣的长孙无忌大权在握,于是他找到了机会报复李恪来发泄心头之恨。

当时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很是看不惯唐高宗李治,她找了一大帮亲贵们各种发泄怨言,甚至搞起了谋反。这种过家家水平当然是很快就被人告发而且成立了专案组,负责人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处理此案时,故意扩大化,指使人把已经分藩的吴王李恪罗织进来,构陷和污蔑他谋反,百口莫辩的李恪含冤自杀,临死前诅咒长孙无忌:如果国家社稷有灵,长孙无忌应该灭族!李恪死后,他的儿子们全被被流放,女儿们被幽禁给唐高祖守陵,他的同母弟弟蜀王李愔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巴州。

后来长孙无忌果然在武则天手上栽倒,并被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联手逼死,他的家族和亲人们也或死或流,声势显赫的长孙家族从此几乎退出了唐朝政坛。长孙无忌可谓含冤而死,但史书却没有给与他任何同情,原因就是他陷害了李恪,史官们认为这是他该得的报应。

咩綿羊

咩綿羊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很喜欢这个儿子,而李恪也表现的很优秀,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太宗对李治过于仁弱的性格较为担忧,反而钟情于李恪,最后在长孙无忌的坚持下才打消了易储的念头。李恪后来卷入房遗爱案,被长孙无忌诬告谋反,被谥杀,成为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

出身高贵,深受宠爱

(影视剧中吴王李恪形象)

李恪的出身非常高贵,他与其胞弟梁王李愔(后改封蜀王)都是太宗和杨妃所生,而杨妃正是出身于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其父是隋炀帝杨广、祖父隋文帝杨坚、祖母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也就是说,李恪与其胞弟李愔是融合了李唐、杨隋和独孤氏三大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渊源深厚的帝族,李恪与李愔是太宗所有儿子中出身最高贵的两个儿子。

李恪不仅出身高贵,而且最得太宗喜爱,其人英武果敢,有乃父之风,太宗曾在大臣面前评价李恪说:“吴王恪英果类我。”对于这个儿子,太宗可谓是倾注了很多心血,尽管在最初,李恪因为庶子的身份与储位完全无缘,但从太宗对李恪的悉心安排来看,他对李恪的疼爱已经超出了其他皇子,这种做法其实也似有含义。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封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因为年幼,没有实授赴任,仅遥领职位。贞观七年(633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此次是有实际到任。临走前,李恪还侍奉太宗,与父皇一起用膳,李恪在齐州虽只短短一年,但也干的有声有色。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吴王李恪形象)

不久,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以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身份赴任,此次赴任李恪也犯了些过错,李恪在封地因为游猎过度,损坏了地方庄稼,遭到御史柳范的弹劾。但是太宗偏袒李恪,认为权万纪作为吴王的辅臣却不能纠正其错,他应该要以失职之罪论死。柳范据理力争,认为房玄龄辅佐陛下时同样不能制止陛下游猎,更何况是权万纪,陛下仁德圣母,对错自能分辨。在柳范的坚持下,李恪最后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太宗作为一个舐犊情深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经过这一次罢官的风波之后,李恪的性格收敛了很多,但太宗对他仍不放心,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恪再度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太宗写了一封殷切教导的诫子书(全文较长,可在《全唐文》翻开),信中满是太宗对李恪的关爱和教导,表现出了太宗作为一个慈父对爱子的无限希冀。李恪后来也果然不负太宗所望,在安州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此后史书上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的记载。

易储风波,含冤而死

(李恪与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案被废,与之争位的魏王李泰也被幽禁。在司空长孙无忌的力荐下,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

但李治的性格过于仁弱,太宗并不看好他,太宗在长孙无忌面前表达了想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长孙无忌仍坚持己见,认为太子仁慈厚道,可以成为守成之君,更何况储位已定,怎么能说改就改呢,太宗这才打消了易储的念头。经历了这一次的易储风波,长孙无忌感觉到太宗对李恪的过度宠爱会威胁到李治,从此便对李恪极为忌恨。

太宗驾崩后,吴王李恪作为高宗在世最年长的兄长得到重用,官拜司空后又加授太子太师。永徽四年(653年)驸马房遗爱被揭谋反,为了活命,房遗爱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转而诬告李恪和荆王李元景谋反。天性仁慈的高宗想赦免他们,但在群臣的坚持下,高宗最终还在长安宫城之内缢杀了李恪,死时李恪年仅三十四岁。吴王李恪与荆王李元景之死,是初唐时期最大一桩政治冤案,无辜的李恪在临时前,更是痛骂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据《资治通鉴》)此后李恪此话果然应验,长孙无忌被武后流放后自缢而死,家产被抄没。

李恪之死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但高宗作为这场冤案的施害者之一,若在生前就为李恪谋反,就是承认了这起案子就是冤案。为了维护自身形象,高宗生前并未给李恪平反。一直到中宗复辟后的神龙二年(706年)朝廷才下旨恢复他的爵位和封地,李恪得以彻底的昭雪平反。

南唐认祖,后世留名

作为太宗最优秀的儿子之一,李恪后来还被南唐追认为先祖。

南唐开基祖徐知诰是杨吴大权臣徐温的养子,杨吴势微,徐氏崛起,徐温死后徐知诰总揽杨吴大权最后建立了南唐,并恢复本姓李。中宗李昪时期,追认唐朝皇帝为先祖,由于李恪早年曾在江东安州任职,对吴地功劳颇大,中宗想认吴王李恪为祖先,但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反对,认为李恪是以亲王的身份被诛杀的,莫如将郑王李元懿认为祖先。于是中宗派人考察两位亲王的后裔,认为吴王的孙子李祎有功劳,李祎的儿子李岘是宰相,其身份地位又比郑王的后代高,于是便追认李恪为祖先,自称是是李岘后代第五世一直到父亲李荣,其世系传承有序,史官详细记载各世之生平。

南唐天福四年(939年),南唐中宗皇帝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吴王李恪是太宗最喜爱的皇子之一,而且能力出众,品行端正,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若不是长孙无忌因太宗有易储想法而制造冤案害死李恪,他将很有可能成为大唐一代贤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莫不可惜李恪之死,对长孙无忌的卑鄙行径表达了强烈的谴责。而太宗在立储之事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同样遭人诟病。2007年,李恪的墓志在西安长安区被发现,只是历时悠久,时过境迁,李恪的具体墓葬已不可考。

datang801

datang801

怀念与否不好说,但后世对李恪的评价一直不错。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评语:“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也就是说,在毛主席看来,李世民因为听了长孙无忌的话,而选择朽物李治做继承人,实在是犯了大错。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出身高贵,文武全才

李恪是否优秀,别人说的不算,但唐太宗自己所说的,一定有些份量。

太宗常称其类己,也就是说,李世民自己认为,李恪是最像他的儿子。

这个像,自然不仅是相貌、性格,而且包括了治国理政的能力。

李恪曾先后被授益州大都督、安州都督等官职,前者未赴任,而后者却是确实上任的,他积累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并非完全养于深宫不知事的皇子。

说李恪出身高贵,这一点不假。

太宗与长孙皇后生育有三子,即前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第4子)、高宗李治(第9子)。

这三位皇子,是太宗的嫡子,自然身份高贵,比其他皇子更有份量。

但李恪的出身也不比嫡皇子逊色多少,他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前朝公主,而且隋帝本身就与李唐有表亲关系,二者可谓亲上加亲。

如果撇开以唐代隋的国仇家恨不谈,李恪生母杨妃,确实是太宗后宫里地位尊崇、而且非常特殊的一位妃子。

长孙皇后病逝后,曾一度有传言,说太宗欲立杨妃为继后,而这一点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

既是宠妃之子,又有两朝皇室血统,李恪这身份,天然地就比其他皇子列接近皇权。

但也因为如此,他的处境是尴尬的,既有人想捧他上位,更有人想拉他下马,两班人马矛盾冲突不可调和。

二、被诬谋反,海内冤之

前太子李承乾因足疾被太宗嫌弃(实则还有好声色等原因),四子李泰认为自己有机可趁,便想夺取皇位,结交了房遗爱等一帮大臣,蠢蠢欲动。

结果,李泰计划失败,反被李承乾举报揭发,最终结果就是,李承乾被废,李泰也被监禁,后徒居外地。

太宗选择了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旧唐书中记载了太宗对侍臣所说的一段话:“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可见,太宗选择李治为太子,并非李治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而是他为人比较忠厚仁义,他为君,李承乾、李泰都能得以保存,但若李泰为君,则不会容下其他兄弟。

太宗的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李治登基后确实没有动李承乾、李泰,但他动了异母兄弟李恪。

准确地说,李恪是被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冤杀的。

李治继位后,房遗爱谋反,长孙无忌一向嫉恨李恪的声望和号召力,便借机将李恪牵连其中,一并诛杀。

史书中对此的评价是: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什么是以绝众望?

原来,太宗虽然立了李治为太子,但心里又很后悔,他清楚这个儿子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很可能干不好。

事实证明,太宗的担心不无道理,李治身体不行,脑子也不太行,后来倚重皇后武则天治国理政,结果这个仁厚的帝王,为李唐皇室引入了一只可怕的雌虎,大唐被大周取而代之,武则天也成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宽厚仁义就一定好么?至少对帝王而言,这并非首选品质。

太宗担心李治不能做好皇帝,又将目光投向最像自己的三儿子李恪。

新唐书》中记载着,太宗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

太宗质问长孙无忌:“公岂以非己甥邪?”

长孙无忌也狡猾,没有直接回答这个质问,反而说:“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意思是,陛下你已经做出了决定,是男人就别犹豫,反反复复像什么话?

太宗果然还是犹豫了,最终没有立杨妃为后,也没有立李恪为太子。

但这件事情,就成为长孙无忌心头的刺,当高宗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千方百计也要拔掉这根刺。

李恪谋反完全是冤枉的,李泰、李承乾相争的时候,他都没参与进去,李治已经登基,他何苦去争?

但长孙无忌存心致他于死地,是容不得辩解的,李恪被杀,他的四个儿子也被流放岭南。

李恪临刑前,高呼:“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长孙无忌在皇帝跟前打小报告、抢先动手搞人的作派,一直未改,直到有一天,他碰上了女中雄主武则天,踢上了铁板,最终倒霉。

从这点来看,长孙无忌不过是久走夜路必撞鬼,对皇位指手划脚的次数多了,必然遭遇反噬。

三、若李恪登基,历史的改变

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时,除了为李恪感到惋惜,更多的是对大唐命运的猜测。

如果登基的是李恪,会否有所改变?

至少,武则天是没办法出现了。

李恪不是李治,绝对不会出现一个可以左右他决定的女主,共治天下。

而李恪的治国能力,也绝对不会比李治做得差,只会更有决断力,而且身体素质更强,外人干政的可能性极低。

李恪有四个儿子,继承人方面也不愁,大唐可能会与其他王朝一样,正常地传递几代,然后才出现衰落迹象,而不会中断几十年,被大周取代。

也许,在对外战事上,大唐也会更加强硬,不会给吐蕃等国发展壮大的机会,更不会有安史之乱等着,盛唐华丽、中唐窝囊的尴尬局面,便不会出现。

当然,这一切只是历史的可能,但对李恪个人而言,长孙无忌的陷害确实可悲,他未必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子,但确实是一位有帝王之才的准太子。

U_Vniquey

U_Vniquey

说起李恪,必须要涉及到另一个人。

他的立场决定了李恪的命运,也决定李恪的才干的展现。

此人就是长孙无忌。



在贞观十七年时,发生了一件影响整个大唐国运的重大事件。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大打出手。李承乾甚至生出了率兵逼宫的想法来。

还未等李承乾动手,便被纥干承基告发。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查证,事实很快搞清楚,证据确凿,李承乾的确有谋反的意图。

长孙无忌等人联名要求处死李承乾。

李世民没有答应。他准备当面询问李承乾其中原委之后再做决定。他实在无法理解作为太子为何生出谋反的心思?

李承乾的回答很是干脆,他感受到了威胁,而且是来自一母同胞的弟弟魏王李泰的威胁,他的储君位子眼见不保,所以才出此下策。

又经过一番查验后,李世民最终做出了决定,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贬出长安。魏王李泰被幽禁。

李世民此举造就了一个新的问题,太子之位空缺了下来。

此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晋王李治,在李世民众多子嗣之中呼声最高。

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虽然呼声不敌李治,但是拥戴者也为数不少。拥戴者中包含有李世民自己。

李世民时常将李恪挂在嘴边,在人前称赞李恪类己,给人的感觉是想将帝位传于吴王李恪。事实上,经过一番角逐,李治在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下登上太子之位。

至于李恪,李世民也的确开口询问过其他人,他的主要理由是现任太子李治过于仁弱,难以胜任。这立刻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抱有怀疑,质问长孙无忌是否怀有私心,图谋以甥舅私人关系,凌驾于国家之上。

长孙无忌当场否认,说正是为了国家社稷,才更应该选取一名守文之主,造福黎民百姓。如果举棋不定,必定引发灾祸。

李世民勉强的认同了这一观点。但是,李恪的才干已经是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可。

李恪就此被搁置了一边。长孙无忌却暗暗将李恪记挂在心,他认为李恪是自家外甥李治的潜在威胁。

那么,李恪究竟有什么能力,使得李世民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记挂在心?



对此,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笼统的给出了三个方向。类己,有文武才,名门之后。

第一、类己。

类己这样的话,李世民从没有在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身上使用。

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之前,时常留守长安,李世民常令居守监国,庶政皆令听断。监国就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力,只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等问题,包括大的人事变动等方面还需上报批复。不管怎么说,李承乾也算大半个皇帝。

魏王李泰则在文史上有很重要的贡献,他主持编撰了括地志,更为重要的是在编撰图书期间,他收揽了众多的人才,这为他与李承乾展开争夺助力不少。事后,被李世民一再在众臣面前提起给与褒奖,赐予财物,几乎与太子李承乾旗鼓相当。

尽管两人一个在政务上有所作为,一个在文化上获得美誉,且各有一套御下的方略。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却是不类己的。

李恪在藩地主政时(时任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喜爱射猎,多次损毁百姓庄稼,为此柳范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刚开始李世民还为李恪辩解。因为李世民本人也喜爱射猎,并且为了保持和弘扬尚武之风,多次在北方边地举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校猎。

这在李承乾和李泰身上所欠缺的。

最能凸显李恪才干的是他在安州任职时,虽然突厥已被大唐击溃,吐谷浑和西北羌族以及六诏一直蠢蠢欲动。李恪在职的数年间,也是屡有叛乱,图谋中原。然而,李恪爱骑射的性格恰好对其有一定的震慑力。

这一点,很是得李世民的心意。这种偏向一面的明示,且处在长安刚刚经过太子争立过后不久,这使得整个朝廷的风向,也随着李世民的态度,产生了变化。(李恪)既名望素高。



第二、有文武才

而在众多的史籍中,如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书,提及吴王李恪,用词最多的是有文武才。

李恪的文才究竟如何还需要作品来衬托,可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言片语。不过,李世民是很注重子女的教育的,十四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延请当世的名宿名臣来当老师。

在这种氛围下,虽然李恪的文才没有被发掘出来,但是他待人接物却中规中矩,有礼有节。(李恪)甚为物情所向。

第三、名门之后

隋朝破灭之前,隋炀帝已被宇文化及所杀。先是隋炀帝的原配妻子,萧后以宫门床板拼凑一副棺材将其安葬,而后是奉宇文化及之令留守江都的陈棱将其迁葬。待萧皇后从突厥返回中原之后,离世前恳求李世民,让她与隋炀帝合葬,这才形成了现在的隋炀帝帝陵。

李世民同意前朝帝后合葬,目的自然是顺势而为收买人心。其中的人心多是指隋朝的旧臣遗老。

在李世民的贞观十七年,李氏建立社稷,不过短短26年,诸多的隋朝老臣依然在世。包括上文所说的萧皇后及隋炀帝之孙杨正道 。

李恪作为隋炀帝之外孙,又是当朝李氏皇族子孙,其身份之显赫无人能与之匹敌。

包括李世民在内都是隋朝杨氏的臣子,如果李恪在某一敏感时刻振臂一呼,他吸引到身边的不仅仅是前朝旧臣,还有一帮嗣位无望的新贵。

这才是当权者惧怕的。

而在李承乾和李泰争立之后,长孙无忌力荐晋王李治,其最大的根源还在于此。



可是,李恪自始到终并未在太子争立时出手,也未在李世民暴崩之时竖起反旗,直到唐高宗李治的永徽四年二月被长孙无忌诬陷参与了“房遗爱谋反案”被逼自杀,时年35岁。其人品人格都经过了实际的检验,这样的人一旦登位必定是第二个李世民。

小豆包不是小豆包

小豆包不是小豆包

这都是反因为果的说法,罪魁祸首就是李治。



李治生性温和,也可以说是懦弱,一直就不是李世民看好的接班人,自己也没啥想望,跟秦始皇的儿子扶苏,汉武帝的儿子汉惠帝,朱棣的儿子朱标,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一样,都跟他老子“不类”。



而且李治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给了武后足够的权力,最后武后居然篡夺了李唐江山,差点跟秦朝隋朝一样二代而亡,所以后世就给李治扣了无能昏庸的帽子,就连老人家都说,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但是如果李恪真的当了皇帝,他就一定能比李治更强吗?其实也不见得。李唐的政权基础是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杰,无论谁当了皇帝,都得依靠这两股势力。李恪的母亲是杨妃,跟杨广是一族,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如果他当了皇帝,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但是李唐王朝的军事力量掌握在山东豪杰手中,代言人是徐茂公,李治就是依靠徐茂公从长孙无忌手里夺权的。



如果李恪上台,同样走的是李治的路,那就是扳倒长孙无忌,干翻权臣,建立自己的班底。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可能不会重用后宫,不会出现武则天这种反骨仔。

李恪之所以被怀念,是因为死的冤。因为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和行动,但长孙无忌看他不顺眼,就把他杀掉了。而不是因为他的能力。

跟着心走m小景

跟着心走m小景

“远则垂芳万古,近则启圣千龄。国史为祥,斯可略而称也。昔文帝之后,高宗践位之初,吴王以英杰亲贤,久为权臣所疾,谗言罔极,非命而薨。”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碑文李恪第四女信安县主墓志铭中,特意节选出来的,如果有对文言文比较熟悉的朋友,相信应该能看得出古人对于李恪的评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高度。诚然,这是李恪女儿的碑文,因而或许会对父亲有所美化。但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也能看出,如果李恪是一位普通的皇子,那又怎么会出现“被权臣所疾”之类的话呢?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接下来笔者会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历史上的李恪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又到底为何会被后人们怀念千年之久。

一,李恪的生平

因为顾虑到很多朋友应该对李恪还不太熟悉,所以笔者就先简单地介绍下李恪的生平故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为杨妃(李世民有两位杨妃,这位为长)。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个儿子早夭,所以作为第三子的李恪一直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而唐太宗本人也非常喜欢李恪,并不止一次地说过“英武类我”之类的话。

李恪少年时曾拜房玄龄为师,而且其他如魏征杜如晦等唐朝开国功臣,也都曾做过他少年时期的老师。但李恪在学习方面的成就,并不如长兄太子李承乾以及四弟魏王李泰等。李恪或许很早就发现了这件事儿,因而经常着眼于弓马骑射等武艺方面,并且曾在就藩的时候,便有过单枪匹马逼退突厥大股骑兵的精彩表现。

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李世民曾数次考虑过要将皇位传给李恪,但因为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强烈反对,这才让李世民不得不废长立幼,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帝(唐高宗)。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李恪之所以被长孙无忌等大臣,强烈反对立为帝储的原因在于,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亲女儿。因而如果立李恪为帝,那么谁也不能保证李恪日后不会清算那些曾经反对过他外公隋炀帝的人。因而李恪虽然在李承乾被废后为名义上的长子,但唐朝皇位与他的距离依然如天堑一般遥远。

二,南唐追封为帝

李恪与弟弟蜀王李愔(yīn)可谓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血脉最为高贵的皇子。原因在于,李恪在不仅在生前便拥有隋炀帝与唐太宗两位雄主的骨血,而且还在死后得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唐烈祖李弁(biàn)的追封,即唐定宗孝静皇帝。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南唐虽然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但如果论起所统治的地盘大小及境内百姓的安居程度,那么南唐应该是仅次于当时的唯一霸主——后周。南唐开国皇帝李弁起初是同为五代十国之一的杨吴政权大臣徐温的养子,但后来登基称帝后因为要认祖归宗,所以还是改回了自己的本姓李。

因为李弁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贵,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定,李弁便迫切地想要一位有身份有血统的人来做自己的先祖。李弁的老家因为在江东,而江东当地唯一符合李弁要求的就只有曾在江东待过一段时间的吴王李恪,所以李弁便力排众议地追封李恪为帝,并在整个南唐都推行自己为李恪四世孙的身份。在有了李弁的大力推广后,当时的南唐很快便掀起了一股祭拜李恪的风潮,原因是李恪之死实在是令人遗憾。

三,李恪的下场凄凉

在唐太宗还活着的时候,李恪虽然不是储君,但其地位绝对是两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根据史料记载,李恪最早的封号为汉王,而历史上的汉王封号除了真正的皇室嫡系血脉外,几乎很少能被他人所占据。再往后,李恪的封号又接连改为蜀王和吴王,虽然这两个封号不及汉王那么尊贵,但依然也是排得上号的前列爵位。

李恪的前半生虽然风光无限,但后半生却凄凉至极,而造成这种巨大落差的则是前文提到的长孙无忌一党。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长孙无忌为了彻底铲除朝中反对自己的人,以及有可能对皇位产生威胁的人,便伙同党羽一手掀起了震惊朝野的“房遗爱谋反”大案。在这场案件中,长孙无忌将所有与自己有过仇怨的,唐朝开国功臣及唐朝宗室成员,全部牵扯其中,而最为典型的就是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及江夏王李道宗等(唐太宗十七女高阳也被害死)。传闻李恪在被长孙无忌冤杀前曾大声喊出了“构害良善,社稷若有灵,无忌且族灭”之类的绝望之语。

最后,关于历史上的李恪到底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的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李恪自身拥有罕见的双帝血统,且曾被后世追封为帝王;其二是李恪乃唐太宗嫡子,但却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因而后世百姓在缅怀纪念唐太宗的同时,也会一同怀念一下李恪这位悲情的太宗嫡子。

参考资料:唐书旧唐书《续资治通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招财猫靡靡求...

招财猫靡靡求...


李恪强不强不好说,史书上只说过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诸子中,其才最高”。


不过李世民确实曾经考虑过立李恪为太子,所以这也成了李恪后来悲剧的根源。但李世民这个考虑不是深思熟虑,而更类似于没过脑子,随口说了一句的形式。


结果李恪就被李世民无厘头的一句“吴王英果类我”给坑死了,被自己皇帝老爹坑死,这在历史上可不多见,所以后世史书上对他都多有同情之意。

首先来说,唐人,准确来说李世民、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人看来,所谓嫡子就是太后生的第一个儿子,除此之外都是庶子。

李世民曾经对劝他废掉李承乾改立李泰的大臣说“我儿虽患脚。犹是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宰相褚遂良后来批评李世民时也提到李世民过分宠爱李泰,“嫡庶不分”是造成李承乾悲剧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在唐初,李世民、褚遂良这些人看来,李世民儿子里只有李承乾是嫡子,其他哪怕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治、李泰都是庶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李恪和李治在“嫡庶”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李恪还是李世民的庶长子。

其次,李世民这个皇帝是一个血统控,而李恪母亲血统是后宫中最高贵的。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后,担心李治太柔弱,所以故意给了李治一批宫女,结果李治把出身不好的宫女巧妙识别出来,让这些人去扫地做饭,只让出身世家大族的宫女近身服侍他,这一点让李世民非常满意。

李世民还笑着对周围大臣说,李治这么做就对了,怎么能让那些出身卑贱的人生下我的孙子呢?

严格来说,不管李世民喜不喜欢李恪的母亲,但是毫无疑问,论血统,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留着前朝皇帝的血,李世民后宫里没有任何女性血统比杨妃更高贵。


所以当李世民废掉李承乾后,他确实对于立谁为太子感到犹豫,虽然在关陇大臣们,如长孙无忌等人劝说下立了15岁的李治为太子,但是李治身体不好,性格又比较柔弱,李世民这样的马上皇帝难免就有点担心。

这个时候,李恪就进入李世民的视线了。毕竟此时长孙皇后已经去世七八年了,李世民这样的帝王对皇后的爱也早就淡漠了。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李世民之所以准备改立李恪,也是因为李世民皇帝当太久,不太在乎李恪是隋炀帝外孙这一事实了。换句话说,头脑发热的产物。

但在贞观早期,李世民还是很注意的,所以我们看到史料上从贞观七年到贞观十一年期间,李恪动辄就因为一些小错被重罚,李恪作为亲王食邑只有800户,结果在贞观十一年时就只剩下200户了。

而且李恪封地也是最小的,从贞观十二年开始就一直待在安州刺史位置上,也只能管安州一州之地,而李世民其他皇子都能挂“都督”头衔,管辖数州之地。

无论新旧唐书都说李恪才能在李世民儿子中算得上顶尖的,那么李恪之所以被这种处罚原因只有一个:他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

但是等到了贞观十七年后,李世民已经做了十几年皇帝,而且功成名就,心里松懈了,再加上李承乾、李佑谋反事件爆发,李世民担心李治这个十五岁的柔弱少年守不住自己基业,觉得“善骑射”的李恪英武,说不定比李治更适合做皇帝。

所以就随口和长孙无忌说了,觉得李恪可能更合适,结果长孙无忌一反对,李世民立刻就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孟浪了。

隋炀帝的嫡亲外孙怎么能做李唐新皇帝呢?满朝文武都可以算是间接杀死他外公的凶手,李恪要做了皇帝满朝文武恐怕睡觉都睡不踏实,要谋反了。


但是李世民作为帝王的无情也在于此,他随口一句话,结果给李恪埋下了日后杀身之祸,但李世民本人就和没事人一样,没多久李治长子出生,李世民还开心的忘形,给予了李治长子超高规格的待遇,彻底把李恪的事情抛在脑后了。

李世民也根本没有为李恪打算,比如告诫李治善待李恪等等,反而还把李恪叫过来训斥一番,让李恪谨言慎行,不要走汉朝谋反的燕王刘旦的老路云云。

事实上目前史料上没有一点儿反映李恪曾经想过要争太子,要夺嫡的痕迹,相反,李恪已经尽量谨小慎微了,完全没想到他老爹脑子一热,给他开了这么大一玩笑,居然没跟他商量,就去和李治的亲舅舅商量要改立他做太子。

结果李世民一死,李治继位,李恪下场可想而知。

但是李恪之死实在太冤了,他等于是被自己亲爹“坑死”了,所以后世史书,不管是新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很同情李恪。

candylaw

candylaw

李恪之死,出自长孙无忌之手,源于李世民之口,可以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武德元年,李世民霸占了自己的远房表妹,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第二年,这个女人就给他生下了第一个庶子,李恪。



李恪的诞生几乎没有什么波澜,跟同年在太极宫出生的哥哥李承乾比起来,那是天差地别。

要知道,承乾这个名字是高祖李渊亲赐,意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而恪的意思是‘恭敬、谨慎、恪守’。

也许正是因为李渊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得李世民在得而不得之间痛苦徘徊,最终他发动了玄武门兵变,通过‘杀兄逼父’这种不光彩手段当了大唐皇帝。



登基之后,嫡长子李承乾直接被立为太子,李世民坚信自己在处理继承人的事情上,要比父亲优秀得多。

然而,基因是有遗传的,或者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世民不知不觉间继承了李渊的‘优良传统’,他对嫡次子李泰越看越顺眼,越来越溺爱,一如当年李渊宠爱他一般,以至于让李泰产生了不该有的非分之想。

李承乾和李泰开始明争暗斗,就像当年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人一样。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

兄弟俩竟然走了自己的老路,这让步入老年的李世民何其难堪,震怒之下,二子双双被废。


如此一来,嫡子就剩下一人,太子之位毫无悬念地落到老九李治的头上。

为什么是毫无悬念?

唐朝初年,嫡庶之分没有那么严格,可关键点不是嫡庶,而在于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的权力之大,功劳之盛在贞观年间是首屈一指的,其和李世民的关系之铁也不是任何皇子所能比拟的,他对李世民的决策影响太大了。

可是,李治没当几天太子,李世民就后悔了,因为这个儿子太仁弱了,这怎么行?

自己多么英明神武的一个人,怎么会生出这么个懦弱儿子?

他遍视诸子,发现李恪这个庶长子有点像年轻的自己。

喜欢打猎,善于纳谏,长于治国。

怎么看都比李治强多了。

于是,李世民跑去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李治小名)为太子,然而稚奴懦弱,恐怕不能治理好国家,怎么办?吴王英果类我,我想立他为太子,如何?”


‘英果类我’这个词在李世民自己看来可能没什么,无非就是这孩子像我,是个好孩子。

可在长孙无忌听来,就非常的忌惮了。

像你?那还得了!你可是造反之王啊!

毫无疑问,长孙无忌坚决反对立吴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又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辩解道:“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李世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实上,就算没有长孙无忌反对,李世民也不可能在太子李治没有犯错的情况下随便废嫡立庶,这不是取乱之道么。

如果事情只到了这种地步,李恪这辈子大概率也就受受排挤,在偏远地方当个逍遥王爷,在酒色中度过余生。

可是李世民却干了一件授人权柄的事情,他跑去跟李恪说,“父与子虽然是最亲近的,但是如果儿子有罪,国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气,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你作为人臣,不可以不以之为诫”。


这些话在古代是很直白了,就是说我已经确立李治为太子,等我百年之后,你千万别不服气,私下图谋造反,如果你造反,长孙无忌就可以凭借诏书诛杀你。

李世民之所以会告诫儿子不要造反,是因为唐朝王爷造反不是不是什么稀奇事,他的两个儿子李佑和李承乾就相继造反。

特别是李佑造反一事给了他很大警醒,李佑的外公是隋朝将领阴世师,李佑造反就是受阴家的蛊惑。

而李恪的外公可是隋炀帝杨广,这个身份可以说更加的敏感。

可李世民这么一说,却正好给了长孙无忌杀人的权柄,你让我当霍光,那就勉为其难了呀。

到了永徽四年,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和女婿房遗爱密谋造反(不得不说李家的造反基因太强大了),房遗爱为了活命,按照长孙无忌的心意诬告李恪谋反。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



狗尾草

狗尾草

公元643年,李世民的贞观政权,刚刚经历了太子谋反的宫廷大案。随着嫡长子李承乾的被废,继位人的问题立马又摆在了李世民跟前。

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原则,下一任的接班人,应当要在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中产生。

先沉不住气的是魏王李泰。原本他带着一帮读书人编书,以往给老爹李世民留下的印象还挺不错,可这哥们急于坐上太子之位,跑到李世民跟前说什么自己当上皇帝后,一定要把儿子们都杀死,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大臣褚遂良听到这番话,当即表态说一个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赌咒发誓这样对待,还能指望他真心对弟弟好?就这样,立泰被pass在了接班候选人之外,李治毫无意外地就成了第二任太子。

只是没过多久,李世民越看越觉得李治性情懦弱,恐怕不能担负统治帝国的重任,于是又动起了另立储君的心思。这一回,他心目中的合格人选,是第三子李恪!

于是,李世民准备再次改立李恪为储,但这一提议因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而作罢。长孙与李恪两人也因此结仇,后来长孙无忌在房遗爱案中故意栽赃李恪,将其害死。

史书记载,李恪死后,“天下皆冤之”。那么,李恪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天下人都对他的屈死而感到冤枉和委屈呢?

相比于李世民的其他儿子,李恪身上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是李恪的血缘,最具特征的标签就是“两朝皇室血脉”,他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母亲杨妃则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大隋皇室自称弘农杨氏一脉,在两朝皇室血统、世家贵胄的双重加持下,李恪的身份自然是十分特殊。

不过,在李唐皇室执掌天下的大背景下,毕竟隋炀帝已死,大隋已亡,前朝皇室血脉的说法听起来唬人,对于李恪本人而言未必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更何况,历史书中对于他母亲杨妃的记载,只有“恪母,隋炀帝女也”七个字,这意味着这位杨妃不仅在隋朝时不得隋炀帝重视,到了唐朝,李世民也没有多宠爱这个前朝贵女。

使他从小透明变成众人焦点的,是他的父亲。

前面说了,在李承乾谋反被废、魏王李泰又说出“杀子传弟”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后,李世民对性情温和的李治寄予厚望,希望立李治为储君后可以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

但性格差异就是性格差异。时间久了,李治的温吞性子,让向来习惯大开大合主动出击的李世民头痛不已,担心他未来难以驾驭手下大臣。

而相比之下,李恪的性格和李世民极为相似,史书记载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左思右想下李世民就动了易储的念头。尽管这个想法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下,最终没有形成现实,但李世民的“李恪类我”之说,却流传了开来。

这当中有两个值得剖析的关注点:一是李世民的李恪类我”之说;二是李世民为什么要介意长孙无忌的反对意见?

李世民是什么人?是李唐江山的半个开创者,是贞观之治的亲手缔造者,按理说看人的水平不会差,更何况知子莫若父,他都对李恪的印象这么好,说明李恪在能力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世民为什么要介意长孙无忌的反对意见?表明在立李恪为储君的问题上,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这就涉及到唐朝初年关陇贵族集团的强大背景了,而长孙氏正是这个集团的代表性家族。

换句话说,这个集团也在考虑储君人选,是否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什么支持李治?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他们偏偏推出一个性情柔弱的李治,小心思就很明显了,无非是李治更符合关陇集团对“虚君”的期待!

而李恪与李世民性情相近的特点,那就成关陇集团十分忌惮的问题了,在好说话的李治手底下混事,总比跟李世民同样强硬的李恪好相处多了。

只不过,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没想到的是,李治这位不怎么强势还生着病的皇帝,后来竟然遇上了一个强势无比的皇后——武则天。

在后来的权力争夺中,武则天不仅通过抬升科举制地位,以及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搞掉了长孙无忌等一大票关陇贵族,而且更是在李治死后7年称帝,改国号为周灭了李唐!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在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去进行假,如果当时是由李恪这位李世民都曾经称赞的皇子继位,那么是否就不会出现武周代唐的结局了呢?

由此可见,所谓对李恪的怀念,这里头还有人们对李治、武则天这对CP的反面情绪在起作用。因为看不惯李治怕老婆,因为看不惯武则天由后宫干政发展到改朝换代,所以追根溯源到了李世民立储的问题上。

热茶

热茶

一个君王要是早死了,大家都会觉得非常惋惜——假如他没有早逝,说不定将来是个好皇帝。但历史没有假如。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王莽袁世凯汪精卫们要是早死了,大家说不定更是扼腕叹息。

封建社会的君王权力少有制约,哪怕是初心再好,前期表现再优秀,未来岁月谁想当个好皇帝,概率极其微小。封建体制就像一个大染缸,想不被染坏,比登天都难。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本质较好跟一个本质差的人,要是当了皇帝,对百姓的伤害程度还是会有所区别的。

那么,让大家非常“怀念”的李世民儿子李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如果是一个血统论者,李恪血统绝对是最高贵的,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说他外公和爸爸都是皇帝。

但是因为这个缘故,李恪在宫里的地位并不高,也不是那么受李世民待见。为什么呢,因为李唐王朝的江山就是从隋炀帝那里夺过来的,属于敌我矛盾。

因此,李渊灭了隋朝之后,把隋炀帝的女儿当战利品给了李世民做王妃。

而且杨氏就是在隋朝地位也不高,史书上关于她的身世记载只有短短的7个字:

"恪母,隋炀帝女也。"

杨氏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史书上都没有准确记载。

在这种情形下,李世民也不敢对李恪太客气了,还要在乎大家的感受。

再说李世民儿女那么多,公务那么繁忙,想待见都待见不过来。

对于这个说法,有人会不以为然,电视剧里明明说李世民非常欣赏这个儿子,如果不是这样,李世民会考虑让他当接班人吗?

下面几件史实上,可见李世民有多么不喜欢李恪。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贞观七年(633年),就被派到外地"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

这时候他才14岁,如果真的娇惯会舍得吗?

而李世民对待另外的皇子就没有那么狠心,李泰被封王之后,不但没有去就任,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特殊,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宝贝儿子带在身边抚养,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就任。

在对皇子赏赐上,李世民也是厚此薄彼。

唐太宗非常抠门,舍不得给李恪赏赐,还振振有词说:"本来想给你东西来着,怕你玩物丧志,变坏了。"

——"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

但是对于太子李承乾和四子李泰的封赏,唐太宗却非常慷慨,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各种赏赐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则更是大方,宫里的东西按需分配,没有消费限制,也不怕两个皇子变坏了,难道他们二人免疫力更强?


由此可判定,李世民对于这个三皇子,大约是不够喜欢的。

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什么还一度动了心思,让这个自己并不待见的儿子为接班人?

因为选择余地太小。

太子李承乾被废,二子李宽,早夭;第四子魏王李泰,夺嫡失宠被贬;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举兵谋反被诛;第六子李愔,品行不端,经常无故殴打官员,唐太宗对他失望至极;第七子李恽,有人告他谋反而自杀;第八子李贞,年龄太小,只比李治年长一岁,要接班也轮不到他。

最下面的5个皇子比李治年龄还小,由于这个原因,更不在接班人考虑之列。

但是唐太宗想立李恪,只是心血来潮,念头一闪而过,如果真的铁了心,按照他的性格,即使长孙无忌反对也无济于事。

就在自己欲立李恪的想法遭到反对无果而终仅仅两天后,唐太宗为孙子李忠的出生大摆筵席、隆重庆祝,甚至他本人兴高采烈、载歌载舞("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而且违背皇孙只能封郡王的祖宗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亲王。

由此可见,唐太宗内心里对李恪并不那么感冒。

那么李恪人品如何?

李恪曾经因为纵马踩踏百姓庄稼和赌博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多次,至少说明皇帝对他的教育很失败,因为皇帝为了江山千秋万代,对皇子们进行勤政爱民教育是最基本的。

一个对百姓没有感情的人,当了君王怎么能做出什么好事?

再说,此人的气量也非常狭小,当失去储君资格到外地就任的时候,就说了一段这样的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这话杀机毕露,叫人听了脊背发凉,一个潜在的“暴君”形象,呼之欲出。

即使不上纲上线,至少说明此人是个没有城府的人,没有治国才能。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只能为大唐庆幸:还好,李世民没有选择李恪为接班人。

白水泥

白水泥

吴王李恪其实资质平平,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之所以他在后世史书中多次出现,其大半原因倒是因为他冤死于长孙无忌之手,一小半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弟媳妇武则天。

李恪表现并不优异,反而劣迹斑斑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出生于619年,即武德二年,这一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四周强敌环伺,谁也不知道唐朝能够存在多久,会不会像其他势力一样旋生旋灭。对唐高祖李渊来说,此时谁能为他保住大唐江山,谁就是他最为倚重的人,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李世民。

因此,李渊虽然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对李世民也极尽拉拢之能事,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封李世民的儿子们。比如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一出生就被封为恒山王,嫡次子李泰被封为宜都王,李恪也不例外,在他两岁时被祖父李渊封为长沙郡王,授湘州刺史,显然这个刺史只是挂名而已。

公元625年,李世民在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左右十二卫大将军等一系列官职的基础上,晋升中书令,达到了其官职的顶峰。中书令责任重大,甚至超过了尚书令,担任过此职位的比如东晋的谢安、隋朝的杨素等等。李恪也跟随父亲的职位提升,被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汉中当然比长沙重要,所以汉中郡王的地位也略高于长沙郡王。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后即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李恪的身份从皇孙变成了皇子,爵位也随之提升,627年,李恪被封为汉王,从郡王提升为亲王。第二年又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这个时候,李恪虽然爵位和职位经过一系列提升,但年仅十岁,还谈不上有什么政绩可言。但按照隋唐时候的规矩,皇子只要被封为秦王,就必须要就藩,也就是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然而李世民对李恪非常疼爱,以其年纪尚小为由,将他留在了长安。

其实,李世民的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汉文帝刘恒8岁受封代王,年纪比李恪更小,但也不得不到代国就藩。当然,刘恒不受刘邦喜爱也是事实。

李恪既然没去就藩,那么益州的事务谁来负责呢?这里就要解释一下唐朝的大都督究竟是个啥了。贞观初年,唐朝共有41处都督府,每个都督府下面,又管辖着几个州府,都督府的长官分为三等,分别是上都督、中都督、下都督,掌管地方军事大权。而大都督就是管辖这些都督的职位,权力极大。

由于大都督的位置太过重要,所以通常不交给外人,而是由皇帝的兄弟或者儿子担任,就比如李恪这样的,年仅十岁就担任了益州大都督。十岁的孩子当然不能处理军务,所以朝廷又给大都督配备了一个辅助,叫做大都督长史,地位相当于州府的刺史。而李恪的辅助,益州大都督长史,就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

所以,李恪在长安做益州大都督,而高士廉则在益州替李恪处理一切事务。高士廉的能力不用多说,把益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但这其实和李恪没有半毛钱关系。

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中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又说,“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翻遍史书,对李恪的评价就这么一句,但这句话是在太笼统了。

所谓“有文武才”,具体指的是什么?李恪做出了哪些政绩?史书中并没有提及,这并非写书之人忘记了。李世民第十子纪王李慎,“迁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碑”。第十子徐王李元礼,“转绛州刺史,以善政闻,太宗降玺书劳勉,赐以锦彩”。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累授绛州刺史,数断大狱,甚有平允之誉。高宗嘉之,降玺书褒美,赐物三百段。”可见,如果李恪有突出政绩的话,史书中断然不会没有记载。

倒是关于李恪的劣迹,史书倒有明确记载。根据出土的李恪墓志记载,“居鲁卫之亲,任侯伯之重,春秋鼎盛,血气渐刚,傅相怀赐罢之忧,宰司申切责之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恪在做齐州刺史时,年轻气盛,做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遭到了朝廷大臣们的弹劾。

贞观十年,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贞观十一年,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都督。这个时候,李恪已经19岁了,于是出京赴任。

但在安州时,李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坐与乳媼子博簺”。“博簺”是指赌博,意思是李恪多次外出打猎,踩坏了庄稼,还和乳母的儿子赌博,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罢免了李恪职务,降安州刺史,削封户三百。此时距离李恪到任还不足一年。

贞观十二年,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临行前,李世民怕李恪再犯老毛病,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告诫他,告诫他“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此外,李世民还让直臣权万纪担任李恪的长史,以时常劝诫他。

不知道是李世民的诫子书起了作用,还是权万纪的刚直起了作用,之后史书中再未见到李恪犯错的记载,当然也没有政绩方面的记载。倒是权万纪因此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在另一个儿子李祐不太长进时,又调权万纪去人李祐的长史,结果李祐谋反,白白搭上了权万纪的性命。

李恪死于长孙无忌之手,海内冤之

李世民登基之后,即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在贞观十六年,李承乾意图谋反,事情泄露,被废为庶人。之后,李世民本欲立嫡次子李泰为太子,但经过褚遂良等人的劝解,觉得如果李泰将来当了皇帝,只怕自己的其他儿子性命不保,因此最终决定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在立李治为太子之后,李世民经过观察之后发现,李治性格柔弱,似乎不能担当其大唐帝国统治者的重任,又想改立吴王李恪,于是就与长孙无忌商量,便有了以下这番对话。

李世民“疑太子仁弱”,就对长孙无忌说:“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江山社稷,怎么办?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想立他,如何?”

长孙无忌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李世民就问:“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吗?”

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确实是守成之主,况且储位这么重要,怎么能换来换去呢?请陛下三思。”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世民打消了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如果不看前因后果,这段话的确很容易让人觉得李恪比李治优秀,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只是因为长孙无忌反对才作罢。但实际上,史书中有交待,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下令选良家女充实东宫,李治得知消息,派左庶子于志宁推辞掉了,对此,李世民觉得李治“仁弱”,而李恪在这方面“英果”,因此就和长孙无忌发了发牢骚,也就随口这么一说,要不以李世民的性格,怎么会因为长孙无忌一反对就放弃了呢?

再者说,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李治也好,这哥仨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是李世民的嫡子。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李承乾被废之后,有这个资格的就剩李泰和李治了,李世民选来选去,也只是在这两个人之中打逛。

李恪虽然是李世民第三子,但却是庶子,除非李泰和李治也死了或者因谋反被废,否则李恪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尤其是在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更是深知,如果立庶子为太子,必然引起兄弟相残,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很可能会再次上演,他又怎么可能明知故犯呢?

因此,李恪从来都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他并不是与皇位失之交臂,而是从未接近过。

649年,李世民驾崩,临死前曾特意嘱咐李恪,“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或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诪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死国除。夫为臣子不得不慎。”这就是赤裸裸的告诫李恪,要守臣子之礼,不要有什么想法,要是妄想图谋不轨,马上就会有人铲除你。

李世民的想法,可能是出于保护李恪,他怕李恪不服李治而生出夺位的想法,导致兄弟骨肉相残。李恪倒是听他的话了,但却有人不肯放过李恪。

这个人并不是李治。李治继位时,李承乾、李宽已死,李恪就是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因此李恪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第二年又加授太子太师。

可以说,李治对李恪还是不错的,但长孙无忌并不这样想。在之前和李世民的谈话中,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得罪了李恪,为了防止遭到报复,必欲除之而后快。很快,机会就来了。

永徽四年(653年)年初,房遗爱谋反案事发,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李治曾经哭着为李恪求情,但崔敦礼反对后,李治就没有再坚持。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其子流放岭表,其女被罚守献陵。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以后长孙无忌果然被灭族。

据《册府元龟》记载,案发后,李治问房遗爱: “朕与你是亲戚,你为什么要谋反?” 房遗爱回答说:“臣包藏祸心,的确该死,但我告发吴王李恪,希望借此赎罪。就像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告发侯君集、刘兰,先帝不仅免除了他们的死罪,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但李治回答说,“卿承籍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 且告吴王反事, 无乃晚乎。”于是,房遗爱“遂服罪”。

综上所述,李恪在世时,他的表现其实并无太过优异之处,至少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的死,却的的确确是因遭受长孙无忌的陷害。而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逐渐攫取了权力,并最终连废李显、李旦两位皇帝,自己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因此,很多人就会这样想,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阻拦,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陷害,那么李恪是不是有可能登上皇位呢?如果李恪当了皇帝,还会有武则天乱政的事吗?大唐王朝会不会一直兴盛下去?

自古以来,称中国最强莫过于汉唐,出于对唐朝的维护,很多人对其中武则天称帝这段历史感到惋惜,他们认为如果是李恪当了皇帝,而不是“仁弱”的李治,那么历史或将改写。因此,在同情李恪冤死的同时,也不免深深地怀念这位“可能改写大唐历史的人”。

指尖芭蕾

指尖芭蕾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集合了隋唐两朝皇族的血脉,还拥有显赫一时的独孤家的血脉,出生非常高贵。不仅如此,李恪善于骑射、文武全才,李世民就说过“吴王恪英果类我。”说明李世民是很看好他的,唯一一点就是李恪不是嫡长子,但这并不影响别人对他的敬仰。



在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和李泰由于争夺储君之位而失去继承资格之后,李世民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由于已经先立了李治,而且长孙无忌的劝说,这才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件事使得长孙无忌很是记恨于他,也是后来李恪被冤杀的开始。

后人怀念他主要是因为他是被冤杀,而且后来由于李治的原因导致武则天的出现差点毁灭唐朝。李恪到底有多强,是否真像李世民说的那样和他很像,这点无法判断。毕竟他没能登上帝位,没能全力的施展的才能,史书中关于他记载最多的就是文武全才。



毛主席也评价过李恪:“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毛主席也认为李恪要强于李治,李世民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并不像他政治和军事上那样聪明。

当一个事情成既定事实之后,人们总是喜欢用类比的方式去想象历史。如果换一个人,或换一个选择,结果是不是会更好。就像项羽乌江自刎一样,同情他的人就会想:“如果当时项羽没有自刎而是坐船回到了江东,是否可以重整旗鼓打败刘邦。”就像李清照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对一个悲剧人物的同情。



其实在这里也一样,人们怀念李恪,固然是当时人对他的评价颇高,也是对于李治的软弱导致武则天篡唐的无赖。人们会想象如果是李恪当上了皇帝,拥有和李世民相似性格的他是否会继续维持住贞观盛世,将唐朝推向另一个高度。

另一方面就是李恪死的很冤

在李治当上皇位之后,长孙无忌的权利可以说到了独揽朝纲的地步。皇帝是他的侄子,也是他一手拥立的,他的长子娶了李世民的五女长乐公主,几个堂兄弟也分别娶了三个公主,自己当了宰相也近三十年。放眼望去,整个朝堂也没有谁的权势要大于他了。

但是即使这样,长孙无忌并不满足,他在朝堂上力图铲除异己。永徽年间最为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就被长孙无忌利用上了,李恪也是因此而死。



房遗爱谋反案是李世民最为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引起的。在李世民时期,高阳公主就因为和辩机和尚私通闹的满城风雨,但由于李世民的纵容,导致高阳公主性格更加肆无忌惮,就是这样的性格闯出了祸事。到了高宗时期,高阳公主还是那样不知收敛,不仅毫无顾忌地和外人私通,还怂恿房遗爱和他大哥房遗直争夺家产。结果是高宗受不了他们的争吵而各打了五十大板,把房遗爱和房遗直都给贬了。



高阳公主一看这样不行,于是又跑到宫中向李治告房遗直非礼她。就是这样一件事,高阳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打击下房遗直,好让丈夫房遗爱继承爵位。结果交给长孙无忌审理之后就彻底失去了原有的轨迹,这一审理发现房遗爱竟然想要谋反,于是在房遗爱的嘴中,李恪、李道宗、宇文节、薛万彻、李元景、柴令武、执失思力等人都参与了谋反。李恪就这样牵连其中,被李治赐自尽。李恪死前曾诅咒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这句话在不久之后果然应验了,长孙无忌由于反对武则天为后,而被武则天以同样的手段构陷,称长孙无忌意图谋反而导致身死族灭。



同样是被冤枉,后人却只同情李恪,对于长孙无忌更多的觉得是报应。李恪并没有做错什么,相反他还做得挺好,而长孙无忌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moid-

moid-

李恪何许人也?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儿子,也是李世民最对不起的儿子。


虽然李世民曾说:“吴王恪英果类我。”,还曾想立他为太子,但却始终是亏欠!

李恪是真的很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唐书记载:“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

当年若不是长孙无忌从中作梗,若不是他是庶出,这太子之位绝对是他的。没办法,他母亲姓杨,而不是姓长孙,长孙无忌不可能让他坐上皇位。

他的母亲乃是前朝皇帝杨广之女,乃是一超公主,地位崇高,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在隋朝败亡侯烟销云散,后来隋朝败亡后这位公主被抛弃在长安城里,为李家所俘。后来他们这些公主便被当作福利品一样,分配了各位亲王。

当时的李世明乃是秦王,地位崇高,朝中声望仅次于皇上,这位地位不高的公主,只能做妾做妾,在古代妾的身份极其卑微,所生的孩子与正房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更重要的是,杨妃乃是前朝公主,虽然隋唐不分家,但改朝换代,父死族灭的仇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若唐太宗驾崩,李恪上了台,难保会复辟隋朝,给隋炀帝翻案。

李恪作为前朝公主之子,同时又是庶出,注定了他一出生就无法享受到其他皇子应有的待遇。即使他是李世民眼中最像自己的人,即使他是诸多兄弟里最优秀的那一位,即使在太子李承乾与李泰都被绊倒之后,李世民已经没有了人选,但这太子之位还是落不到他的头上。因为母亲姓杨,而不是姓长孙,他有前朝血脉,还是庶出,他的深厚没有庞大的长孙家族支持。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算太可惜,毕竟李治做皇帝也不错。可惜的是李恪与世无争,却因过于优秀而遭倒忌恨,最终李恪因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死不瞑目!

长城影子

长城影子

李恪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甚至是李世民还曾想废掉李治令立李恪为太子,只是可惜最后阻力太大,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了李恪的催命符。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十足的发展,“贞观之治”就是对他统治能力的最好肯定。

只是可惜这么一位雄主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出了些差错。他放弃了“叛逆小伙”李承乾,也放弃了“阴毒后生”李泰,最终选择性格柔弱的李治作为继承人,进而导致了后来的武则天之乱,差点就葬送了整个大唐王朝。

于是就有人开始讨论:如果李世民当时选择三子李恪为接班人,唐王朝是否会更加繁荣?那么问题来了:李恪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千百年来有那么多人怀念他?

笔者认为,后人一直怀念李恪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对李世民爱屋及乌

对于李世民绝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崇敬的心,因为他确实是一位难得的雄主,有道是“爱屋及乌”,人们怀念李世民的同时也会怀念他最为喜爱的太子——李恪。

李恪的母亲是杨妃,而杨妃出自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其父亲是前朝皇帝杨坚,母亲是隋朝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因此李恪的身份血统非常高贵,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当中,只有李愔能与之媲美。

仅仅只有血统高贵还不足以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李恪的性格与李世民非常相似,同样是英勇果敢,这让李世民找到极大的认同感。

反观李世民的其他儿子。原太子李承乾是个叛逆小伙,甚至敢直接和他作对;李泰又是个阴毒后生,根本不适合当接班人;李治性格软弱,更加不符合李世民的胃口。

所以后来李承乾造反一案发生,李世民最先考虑的储君人选不是以上几位,而是李恪,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竭力反对并蓄意陷害,或许李恪早已坐上大唐的王位了。

李恪十岁的时候被封为蜀王,不过由于年龄太小并没有赴任,过了五年他被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之后才前往封地任职。

临行前,李世民为了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还特意让李恪与自己同桌吃了一顿饭。

事实证明李世民对于李恪的喜爱并没有因为距离的疏远而减淡。李恪仅仅只在齐州干了一年就被改封为吴王,并以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身份赴任。

赴任途中由于没有注意李恪不慎破坏了一些庄稼,御史柳范将此事上报给了李世民。可李世民认为是柳范没有制止李恪才使得后者犯错,想要治柳范失职之罪。柳范据理力争之下才让李世民改变主意,免去李恪的安州都督的职位,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有多么偏袒李恪。

等到风波过后不久,李恪再度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同时李世民还特意写了一封诫子书给他,大致内容是李世民对于李恪的看法。从文章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非常看重李恪,甚至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封建帝王难有的父爱。自此之后,李恪就再也没有犯错被罢免官职的记载。

然而这一份过于沉重的父爱也成为李恪悲惨下场的罪魁祸首。当时李承乾造反一事暴露后,李世民下令废了他的太子之位,魏王李泰也因为牵连而被囚禁。

这时长孙无忌极力向李世民推荐晋王李治,可李世民表示李治性格柔弱不适合当储君,吴王李恪才是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但作为李治舅舅的长孙无忌怎么可能放任皇位落到一个外人手上呢?在他的坚决反对之下,李世民只好放弃了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这件事情以后,长孙无忌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他认为李恪日后一定会威胁李治的统治,于是开始暗中对付李恪。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顺理成章继承皇位,李恪也水涨船高官拜司空后又加授太子太师。后来房遗爱想要造反的事情被长孙无忌得知,为了活命他在后者的指使下将矛头指向吴王李恪和荆王李元景,同时长孙无忌又窜通群臣攻击他们,迫于压力李治只能下令杀了李恪。

李恪被杀案初唐最大的一宗政治冤案,对此旧唐书•太祖、代祖诸子列传记载道:

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

李世民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得到他的看重想必李恪的才能也绝不普通,人们期待看到他上位后能够给大唐创造出多少功绩,只是可惜最后他不但没有继承皇位,反而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于是人们就将这种期待转化为对他的思念之情。

二、史书隐藏了李恪的过错

旧唐书记载,李恪当初被罢官是因为“游猎”的同时破坏了当地老百姓的庄稼,这也是各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说法。

可是《新唐书》在记录李恪过错的时候,有意地隐藏李恪所犯的错误。《新唐书》在记载这一段经历时说的“是李恪和他乳母的儿子玩‘博簺’的游戏。”至于“博簺”是什么意思,《新唐书》与旧唐书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按照这种记载,后人会认为李恪在和乳母的儿子玩一种不知名的游戏从而不慎破坏了庄稼,记载的严重程度比事实要低上许多,这算是变相美化了李恪的形象,从而增加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李恪的才能应该毋庸置疑,他能够得到后人的怀念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李世民爱屋及乌同时史书淡化了他的过错。

只是可惜他最后没能登上皇位展现自己的才能,反而受到长孙无忌的蓄意栽赃诬陷,最终平白无故丢掉性命,或许这身怀王室血统的悲哀之处吧!

Dean

Dea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