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如题,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雯然暁

雯然暁

从懂事开始,朱棣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是大哥的臣子。

朱棣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朱元璋就已经成为坐拥十万大军的起义军大元帅,控制江左、浙右大片土地。虽然当时东南有张士诚、西面有徐寿辉、北面有刘福通等人领导的反元武装,但朱元璋其实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1364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之后,他自立为吴王,长子朱标也被立为世子,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棣从记事起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最终也只不过是个王爷,未来的皇帝迟早是大哥朱标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朱棣一直保持着一个“好儿子”、“好弟弟”的形象,默默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朱棣17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带着他们兄弟几个来到安徽凤阳老家祭祖,他亲手为祖先们捧上了一抔土、焚上了一炷香,然后听着父亲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时候家里穷,为了讨一口饱饭,天天和地主家的牛羊为伴,几年下来弄得一身骚腥味,在河里泡一天一夜都挥之不去。朱棣自出生开始就随父亲在马背上南征北战,几次虎口脱险早已把这个17岁的朱棣磨砺得少年老成,听到父亲讲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年幼的心里慢慢埋下了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种子。

可是庶子终归是庶子,朱棣表现得再优秀,也打不破延续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

从凤阳回到应天府,朱棣就接到了就藩的命令,他深知这一走将永远脱离了权力中心,胸中纵有万千不甘和怨恨,也丝毫没有发泄之处,因为这就是他的宿命。看着这道冰冷的圣旨、再想想同样雄韬武略的大哥朱标,他没有一丝夺嫡成功的把握,朱棣接受了命运的安排,20岁来到燕京就藩。


身为臣子就理应为君王分忧,朱棣深知父亲大搞分封的用意,就是希望他们兄弟能齐心合力,抵御外敌、拱卫京师,保证朱家能够万世长青。那时候北方少数民族欺负明朝刚刚成立,元朝残存势力大肆在边疆挑起战火,所以朱棣到达燕京之后便开始了一番大动作,他两次亲率大军出击蒙古,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生擒大将军索林帖木儿,开创了北方边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

朱棣在燕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夺嫡之路打基础,而是单纯地想做一个好臣子,不负父亲寄予的厚望。


朱棣在32岁到39岁这段时间里,与皇权近在咫尺,但朱元璋的一道遗诏将他炽热的心浇灭。

20岁到燕京就藩,两次北征蒙古打出了大明铁骑的声威,也壮大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放眼26个兄弟中,有如此赫赫军功的也就朱棣一人。但他明白嫡长子和嫡次子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不是单凭文治武功就能把这条鸿沟填平的。

朱棣在燕京做了15年藩王,转眼已经32岁了,按照原先的预想,“燕王”这个爵位要跟随他一辈子。可是转机往往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太子朱标感染风寒去世了,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朱元璋只能含着泪把苦心栽培半辈子的朱标下葬。


虽然朱元璋的心中满是悲痛,但有些人心中是暗暗窃喜的,其中之一就是朱棣。

之前朱棣对皇权没有任何想法,只是因为大哥朱标尚在,可是现在朱标去世了,嫡长子继承制在他们这一代人里就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皇位接班人。而让朱棣真正大喜的不止于此,论军功、论才能、论威望,兄弟里再也没有人能高过他,现在勉强能对朱棣构成威胁的只有两个人,二哥朱樉、三哥朱棡。至于大侄子朱允炆,那个时候才15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怎么能对混迹沙场多年的朱棣产生威胁呢?

朱棣35岁时、二哥朱樉因为疟疾而死,38岁时、三哥朱棡也因病去世。从这时候起,朱棣不仅是皇子中军功之首,更是家族成员里的诸王之首,皇位毫无疑问要落到他的手中。满朝文武是这么看的,朱棣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1398年,气息奄奄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弥留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口述了一份遗诏,把朱棣的皇帝梦彻底扼杀。

“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朱元璋临终之前,不仅指定朱允炆做接班人,还给他留下了梅殷、黄子澄、方孝孺、齐泰四人辅佐,丝毫没有念朱棣的半分好。


朱棣似乎更适合做皇位继承人,可朱元璋为什么忽视了他呢?为皇位继承树起一个标杆。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最看重的是家人和睦,他不希望后代因为皇位继承问题拼得鱼死网破,所以他必须给后代树立起一个标杆:嫡长子长孙继承制。

其实他也曾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但如果开了这个先河,恐怕后代会为了皇位掀起一场暗杀嫡长子的大战,所以他才规定嫡长子去世、嫡长孙继承的制度。

“凡天下武官亡没,悉令嫡长子孙袭职位。有故则次嫡承袭。”


说白了,嫡长子一脉享有继承优先权,除非这一脉全部断绝,否则嫡次子、庶子根本没有机会继承。

朱元璋下了一盘棋,朱棣是至关重要的棋子。

朱元璋在分封儿子的时候就曾说过,嫡长子“必正储位”,而其余皇子“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他在这个时候早已规划好了明朝未来的发展方向:嫡长子必须是皇位继承者,拥有控股权;其余皇子分到土地、军队、人口,算是股东。两者的关系就是相互维系、唇亡齿寒,这样才能保证明朝的万世基业。


在这几十个藩王里,实力最强、责任最大的就是朱棣,所以他是坐镇北方最关键的一枚棋子,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这个位置。所以朱棣绝对不能调动。

朱元璋为了保证老朱家的事业确实是费尽心机,可这也苦了朱棣,在边疆浴血奋战这么多年,到头来居然让一个毛头小孩抢了皇位,这份憋屈估计没有人能咽得下去。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朱元璋早就料到藩王们会心生不满,所以他在祖训录里苦口婆心地劝导:

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不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若能谨守藩辅之礼,不作非为,乐莫大焉。至如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之所以乐于天子也。

朱元璋列举了做藩王的好处,不论是吃穿住行都不比皇帝差,要处理的政务也少得多。自从废除丞相之后,皇帝每天起早贪黑地处理奏折,根本没有一点私人时间,相比较来说还是做个王爷舒服。

希希子是Crystal

希希子是Crystal

朱元璋一生育子二十六人,排在前五位的有: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除朱棣(是朱元璋妃子所生)以外均为马皇后所生。

那么朱元璋明明知道朱棣是个全才,为什么不立他为太子呢?我想有如下原因,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历朝历代在选太子的问题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从周朝开始立太子的顺序是立嫡、立长、立贤, 有嫡立嫡,五嫡立长。

也就是说先考虑正宫皇后娘娘所生的儿子,如儿子不在了,可以选用儿子的儿子。剩下的如西宫娘娘和妃子所生的儿子,即使年龄多大,才华多么出众,都不在考虑范围。

例如三国时期的袁术,就认为袁绍年纪再大,能力在自己之上,奈何!他是妾生的。

封建世袭制,嫡长子制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朱元璋也按照祖制,立了朱标为太子,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朱标死后还有他的儿子朱允文,这样一来朱棣只能靠边站了。

二,朱标与朱棣对比,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标具备文臣所有的优势,颇具政治头脑,这与他的两位老师悉心教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军师刘伯温,一个是文武双全的蓝玉。

朱标确实受益很深,儒家思想让他有了长着之风,处处体现他的仁爱之心。道家理念使他懂得了以柔克刚,用于政治、军事等策略。在朱元璋来看,朱标是以文功超长,可以胜任接班人。

朱棣在朱元璋的法眼里又是如何呢?我想有如下几点:

从七岁开始,朱棣就接受了军事训练,在朱元璋的教子方法中,认为孩子不应活在温室里,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刻苦的锻炼,提出了一句教子良方“宜劳习。”让他们和士兵一样,到演武场演习武艺。

朱元璋对朱棣的文化教育也没松懈,让他受到鴻学大儒的倾心传教,逐渐成为文武双全的人物。

1370年被封燕王开始,朱棣从此开挂了人生,率领大明军兵平定了北方元人的袭扰,为稳定明朝北方的局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朱元璋其实很喜欢朱棣,原因是朱棣的性格与自己极其相似,杀伐攻略果断刚毅,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朱棣的才华朱元璋是心知肚明的,将来肯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如果让朱棣做太子,有违章规恐怕文武大臣们不服,弄不好会引起宫廷动乱。

在满朝文武大臣眼里,不论是朱标还是朱允炆都是正统衣钵,他们为人处世谦逊和蔼,具有君子风度,他们都欢迎朱允炆接班。

至于朱棣,群臣们都敬而远之,因为此人功高自傲刚愎自闭,很难与之进行沟通,一个朱元璋让大臣们战战兢兢,如果再来个朱棣,以后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啊!

最主要的问题是,朱元璋担心在他死后,如让朱棣接了班会不会像玄武门之变一样,杀尽朱家的子孙后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朱元璋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还不放心燕王朱棣,想召他入京,要朱棣陪他一起走完人生之路。朱棣此时就在南京城外,面对父亲的宣召,置若罔闻。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四子朱棣多么的忌惮恐惧,可惜朱元璋没有完成他的遗愿,要不然就没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和永乐盛世。

小结:朱元璋之所以不立朱棣为太子,一是因皇家世袭制所限制,二是朱棣太为优秀,引人注目,给人一种畏惧感,三是朱棣性情暴躁,难以掌控,所以朱元璋没有立他为太子。

所以说做人低调一点,大度一点,慈悲一点,还是受用终身的!

我是禅悟净慧,欢迎阅读我的其它文章!!谢谢!!

木木88888

木木88888

唐太宗李世民比之明成祖朱棣如何,同样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为何都当不上太子?朱元璋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继承人伦序上,都轮不到朱棣做太子。

生母争议


(明成祖朱棣生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马皇后生皇子五人,“长曰标,懿文太子,次曰欆,封秦王,次剛,封晋王,次棣,封燕王,次橚,封周王。”皇女二人分别是宁国公主、安庆公主。此这一说法的,还有明史.成祖本纪,载之曰“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作为最权威的官修史书,明太祖实录与《明史》都明确一致的记载了朱棣的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但到了近代,却有不少历史学者对朱棣的生母产生了置疑,认为朱棣生母并非马皇后,而是另有其人,学者依据明嘉靖年间进士汪宗元所撰南京太常寺志、明末何乔远之闽书、谈迁之国榷、国史异考等史料,认为朱棣生母乃碽妃。这种说法在一段时间一度引发了历史学界大讨论。

若朱棣不是嫡出之子,当上太子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但最早对朱棣生母产生质疑的南京太常寺志这本书,竟然又出现了“李淑妃生懿文太子、秦晋二王”这一荒唐至极的说法,懿文太子朱标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而李淑妃当时可能都还没出生,即便已经出生,亦不过九、十岁,远未达到生育的年龄。另外,若碽妃作为朱棣的生母,汪宗元却为何对她的来历一字没提,姓啥名啥,籍贯何处何以不知?因此,笔者以为,朱棣乃孝慈高皇后马氏所出当不存疑。连建文帝朱允炆自己也曾对臣下说“(燕王)此孝康皇帝(朱标)同产弟,朕之叔父也。”

太祖多子


(明初诸王分封,朱棣被封在北平)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也是按照嫡庶区分的,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像秦王、晋王都是最尊贵的一字王,周王、燕王的地位也很高。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第一次册封诸子为王,一口气封了11个王,年仅十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并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以元大都故皇宫作为燕王府,可见,朱棣对这个儿子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毕竟镇守的地方距离漠北实在很近,又是元大都,时刻要面对着辽东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没有一个能力出众的皇子镇守,朱元璋是不放心的。

不过,太祖朱元璋的儿子实在是太多了,这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已经有了十个儿子,后面陆陆续续又生了十六个儿子。这么多儿子,优秀的不在少数,像周王朱橚、宁王朱权,蜀王朱椿都是能文能武,其能力不在朱棣之下。

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使之出镇地方,以拱卫大明江山。而北方边塞,则是明朝的重中之重,毕竟元顺帝逃遁漠北后,北元残余势力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所以,把秦王朱樉封在陕西西安、晋王朱剛封在山西太原,燕王朱棣封在前元大都(北平),加上后来封在大宁的宁王朱权,封在宣府的谷王朱穗等好几个塞王,形成了明初有序的塞王体系。

朱元璋大封诸子,没有厚此薄彼,而且强制要求诸王年龄到了必须前往封地。其目的在于打消诸王觊觎储位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也宣告太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朱棣虽然是嫡子,但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二十几个弟弟,实际上他并没有存在什么优势,朱元璋也不可能独独对朱棣这个儿子过分宠爱,估计也从没想过会让朱棣当太子。

太子朱标地位稳固


(懿文太子朱标)

在朱标还没有病逝之前,他的太子之位可以说是稳如泰山,大明王朝上至太祖本人,下至百官群臣,都公认朱标是唯一的储君。

作为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当时朱元璋正率军攻打集庆(今南京),两军酣战于城,未分胜负。突然传来长子出生的消息,朱元璋大喜过望,兴奋的在当地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已经志在逐鹿天下的朱元璋,对长子的出生除了兴奋,还抱以了极大的希望,将来一旦王朝建立,朱标自然是最理想的储君人选。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自称吴王,立九岁的朱标为吴王世子,正式确立了朱标储君的地位。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明朝,朱标被立为皇太子。

朱元璋戎马几十年,深知民间疾苦,乱世要用重典,太平需要宽仁。而朱标性格仁慈宽厚,友亲爱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多有犯错,朱标都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因此在诸王中威信很高。而朱元璋给朱标配备的东宫班底中,包括了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中书平章常遇春等一大部分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朱标对这些与父皇一起打江山的叔伯辈们,都以礼相待,恭谨谦让,展现出了他非凡的个人素养。

太子朱标也有其性格上柔弱的一面,所谓“主柔臣欺”,这或是一生杀伐果决的朱元璋最不满意的一点。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动了易储的念头,而是在自己的统治晚年兴起大案,对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大肆屠戮,希望用这种非常极端的手段为太子朱标将来登基亲政扫清障碍,在朱标英年早逝后,面对比朱标更加仁柔的皇太孙朱允炆,朱元璋加紧了屠戮功臣,蓝玉一案,将仅存的少数开国功臣屠戮殆尽。

伦序不当立


(嫡长子继承制)

东汉大史学家班固有言“方之古贤,伦序当立”,“伦序”乃等类有条理,顺序之意。夏商两朝朝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交叉存在的继承制度,到了西周起,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至此地位开始超越其他兄弟,成为排序第一的皇位继承人,并为后世各个朝代所普遍接受。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这是对“伦序”的最好解释。孝慈高皇后马氏有嫡子五人,他们要比其他庶出子更有资格当太子。因此,在太祖二十六个儿子中,身为嫡四子的朱棣,理论上还是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

但是,朱元璋在立储这样的大事上,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严守历代统一的皇位继承制度,朱标是嫡长子,又很贤明,百官拥护,无论如何朱元璋都不可能废长立幼;即便要废朱标,从伦序上看,也轮不到朱棣,因为在他前面还有秦王、晋王。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是朱棣离太子之位最近的一次,太子的早逝,意味着朱元璋需要重新择选储君,这个时候可供他选择的皇子就多了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却选择了年轻的皇孙朱允炆为储君,且朱允炆并非朱标嫡子,只是朱标与太子妃常氏唯一的儿子朱雄英早夭,朱允炆才幸运的成为皇太孙。

从朱元璋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起,储位问题尘埃落定,朱元璋所有的儿子,包括燕王朱棣在内,都彻底的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

晚新辰

晚新辰

朱棣的能力确实很优秀,但只要朱标还在世一天,他就不可能有机会当上太子。

终于,大哥朱标死了,而且是死在了现任皇帝之前,明王朝需要重新选立太子了。可此时,朱棣依然没有机会,因为朱元璋立了朱允炆做皇太孙。

可即便朱元璋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就有机会了么?当然不是,他还有朱棡、朱樉两个哥哥。就算没有这两个哥哥,他也未必有机会,毕竟他并非是朱元璋的嫡子。

分析

如果立太子仅仅按照能力来划分,朱棣的能力一定有资格进入太子的备选行列。可问题是,立太子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出身。

在古代,你是不是嫡子,将决定着你能掌握多少资源,大家族如此,皇族更是如此。只要你是嫡子,就算是一块废柴,也依然会有很多人捧你。

可如果你不是嫡子,那不好意思,你将失去很多的机会,就算你能力再出众,也不行。更何况,朱棣并没有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表现出“超强能力”。

朱元璋眼中的朱棣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的确表现出了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手腕,可那都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

那么,在他当皇帝之前,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能力也确实表现出来了,但还不够吸引朱元璋的目光。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对他的众多儿子都进行了“规范化教学”。所谓的规范化教学,就是所有的儿子都受到过几乎相同的教育,尤其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儿子:

上以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屦行幐,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庚子,上以秦王樉,晋王棡及今上(朱棣)将之国,命先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且命皇太子率之,祭开国功臣然后行。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儿子,朱元璋对他们都进行了文、武两方面的培训,而且还让他们有了解民生疾苦的训练机会。可以说,朱元璋对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有着极高的期望。

然而,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同样都是受过“规范化教学”的皇子有表现突出的,就有表现不怎么样的。但朱棣很显然是表现不错的:

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虽然表现突出,可朱棣所有的表现都是在军事领域的,至于执政方面,此时的他还没有特别吸引朱元璋目光的地方。

朱元璋的确感叹过:“肃清沙漠者,燕王也!”可他的其他儿子也有长于军事的人,如果仅仅从军事一方面就让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那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况且,朱元璋的孩子有很多,朱棣这个第四子和朱元璋的关系并不亲密。虽然他自己在登基后说朱元璋早就“嘱意”于他,但这完全是他自己为了造势而进行的杜撰。

单就朱棣在朱元璋在世时候的表现,也就是一个合格的将军。朱元璋没有理由“嘱意”于他。

立皇太孙以平内斗

跨过去自己的儿子,而直接选择孙子当继承人,这种操作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进行这罕见操作的人中,就有朱元璋。

朱允炆成为皇位的顺位继承人,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但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他都需要感谢一个叫刘三吾的人:

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刘三吾为什么要劝立皇孙承统,众多的大臣又为什么不去反对,而朱元璋本身又为什么同意了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朱标死后的“夺嫡之争”。朱标在世的时候,众皇子都知道没有机会和朱标争太子之位,他们之间也只能是相互的争宠。

可等到朱标死了以后,这些皇子们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各种的攻击、诋毁一瞬间涌入到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点,如果此时再不加以扼制,那夺嫡之争马上就要开始。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决定由朱允炆来承袭大统,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兄弟阋墙。

信任与补偿

自汉朝之后,没有一个中原政权王朝的藩王,像明初的藩王一样有那么大权力。

唐朝虽然也有王,也让他们到地方去任职,可那不过就是行政事务管理的任职。到了宋朝,那些王爷只是富贵王爷罢了。

可明朝不同,明朝的王爷就是地方的土皇帝,是掌管着地方军政大权的。不仅如此,从中央朝廷派出远征的将军也要被藩王所节制:

遣使命今上督颍国公傅友德收捕番将阿失里等。

朱元璋为什么要进行如此的安排呢?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对亲情的信任远远超过对臣子的信任。他之所以让自己的儿子去当戍边的藩王,就是要让他们成为一支最值得依赖的皇室军事力量。

另一方面,朱元璋也是在给自己的儿子们补偿。

朱元璋本人是一个极其重视亲情的人,就算是很多儿子跟他不怎么亲密,但他也依然想要维系住这种亲情。

他作为皇帝,当然知道自己的皇子们都在觊觎的这个位置,他更知道这个位置只能有一个人来坐。这样一来,他就会觉得自己“亏欠”了其他的儿子。

所以,他想通过封王的方式来补偿朱标以外的儿子。他让其他的儿子成为地方军政大权的最高领导,给了他们足够大的权力。一种能够让这个国家颤抖的权力。

或许,在他看来,既然给儿子们封了王,这样他们就会满足了,就不会再觊觎皇帝的宝座了。

结语

诚然,朱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且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有所表现。

但他更多的表现的是“武”,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执政能力。仅这一方面的表现,是不足以吸引朱元璋全部目光的。

而且,朱元璋一旦立他为太子,那势必会引起兄弟阋墙,夺嫡之争。可如果立皇孙朱允炆承统,那所放出的信号就会阻止众皇子的夺嫡内斗。

Zoeyyu

Zoeyyu


朱棣文武双全,这不是朱元璋对他的评价,而是今人对永乐大帝的评价。那么在朱元璋眼里,选立太子的标准是什么?当太子朱标死后,他又为何选立了孙子而放弃了儿子呢?当时的朱棣又是怎样的情况?且听分析。


朱元璋眼中的合格太子

朱元璋虽然不那么好色,但后宫妃嫔也一样不少。后宫女人们一共为她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两子两女早殇,共有38个孩子长大成人。


我们知道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没少挨饿受冻,饭都吃不上,连个正经名字也没有,更不用说读书识字了。因此,成为皇帝的他,对于诸子读书的事情格外重视。更何况,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们有天下国家之责,从小就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教育,而且对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



打江山时条件有限,开国后为教育诸子,建立了大本堂,特意聘请四方名儒到堂中教授诸子。同时,他更重视帮助孩子们的品德教育。总体来说,朱元璋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话说当初老朱登上帝位之后,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差点把祖宗认到宋代,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拉进自己的家谱。尽管最终没有实现,但他对朱熹的崇拜丝毫没有减退,还是将他力捧起来,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为了科举与学校的教科书。在明朝应试求功名,非读朱熹注解的“四书”不可,后来还一直沿袭到清朝。



这说明什么?说明朱元璋十分崇尚儒学,尊敬读书人,是一个非常传统古板的帝王。所以,在朱元璋的眼中,太子应该是这样的:学识渊博、勤政爱民、德性好。也就是封建帝王的选立太子的标准之一:立贤。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朱元璋首先考虑的太子人选必定是长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生子,马皇后作为老朱的结发妻子,大有唐代长孙皇后之风,老朱十分信赖她,也经常听从她的见意。爱屋及乌,再加上嫡长子的天命说,朱标被立为太子也是迟早的事情。



朱标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时洪武元年(1368年)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确立了他的接班人地位。朱标未满6岁就开始读书,他的老师是著名的学者宋濂。宋濂以道德文章著称,又有教学经验,对朱标的一言一行皆以礼法规劝。在这样的老师教导下,朱标很难不成为一个优秀的儒生。


同时,朱元璋也很注重实践。在朱标刚满20岁时,老朱便令朱标主理日常事务。洪武十年(1377)又下令大小政事要先启奏皇太子处分,然后再奏给他听。


可以说,朱标在朱元璋的强化训练下,已基本成长为符合父亲标准的未来接班人,即使有些不足之处,朱元璋也不会轻易废黜太子,所以,有朱标在,他无需再考虑其他的接班人,当然也括朱棣在内。



那么老朱对于其他儿子们是怎么考虑的呢?为了守好大明江山,老朱最信任的人还是自己的骨肉至亲。因此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便册封了诸皇子为王。二子朱樉为秦王,三子朱棡为晋王,四子朱棣为燕王,一直到第十子都封了王,而那时朱棣才十岁。


所以,除朱标外,老朱都打算让其他儿子来守好大明这片江山,朱棣也不例外。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朱标没等到登基那天,便死在了太子之位上,这让朱元璋十分痛苦。那么接下来,他该选立谁为太子呢?而此时的朱棣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二选接班人,选了孙子不放心儿子?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命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出巡,三个月后,太子还京便病倒了,于次年1392年病逝,时年不过三十六七岁。


太子的病逝对65岁的朱元璋打击很大,迁都计划因此而搁置,但不论怎样,新的太子人选还是要尽快确立下来。那么选谁呢?剩余的几个儿子哪个能上得了台面呢?


朱元璋的儿子们当中也有不少干才。在军事上,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朱棣,属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为封藩北边的代、肃、辽、庆、宁五王。由于第二梯队的成员年龄尚小,所以便形成了以秦、晋、燕三王为首,五个年少藩王为辅的北边藩王集团,另有周、齐、鲁王坐镇中原,这些藩王们已经完全可以取代原有的开国功臣了。



本来朱元璋设计好的是三藩鼎力的局势,即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此三子驻守北边重镇,手握重兵互相牵制,以保朱标之位的稳固。但没想到二子秦王好色成瘾,过失很多,并屡遭训责,当时在皇太子的帮助下才免遭废黜,最终早逝。死后,老朱送他一个谥号为“愍”,意思是可悲,认为他“不良于德,竟殒厥身”。这样一来,勉强形成两强并列的局面。


太子朱标的中途退场,给了朱元璋一个难题。那时二子秦王还活着,如按嫡长子继承制,理应立秦王为太子,但老朱老论如何也不会将大明江山交给一个好色之徒。老朱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四子朱棣,太子朱标过于仁善,新朝固然需要一个仁德的君主,但也需要一位铁腕的君主,朱棣这个儿子就颇有类其父的风范。



但是,老朱是一个传统型且思想顽固的人,一切在面上都得“以礼”示人。所以,他也做不到越过秦王而再从其余儿子们当中另选皇位继承人。再加之,大臣们也反对立四子朱棣为太子,此事两难全,所以老朱也就作罢了。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在太子这一支大宗中再选皇储,这也是合规合矩的。选谁呢?还是朱式标准,德才兼备的人才,太子朱标的第二子朱允炆。


继承人又选好了,但是那些虎视眈眈的叔父们会服一个黄毛小子吗?这也是朱元璋担心的问题。铁三角组合最稳固,可是二子秦王、三子晋王都先后因病去世,这样,三强只剩一强,朱棣一跃而成为强藩之首。也就是说,只要压得住朱棣,朱允炆这个皇帝就坐得稳。



对于朱棣,朱元璋实际也没有好的策略加以控制,只能在临死之时嘱咐一句,燕王不可不虑呀。但那些可以挟制朱棣的功臣旧将早已被老朱杀得差不多了,究竟还有谁能阻挡这位强藩之首向帝位进发的脚步呢?


祖孙俩人有过这样的对话,朱允炆问朱元璋: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呢?朱元璋反问要听孙子的答案,朱允炆说,以德争取他们的心,以礼约束他们的行,若无效就削弱他们的属地,再不行就只有更换他们的封地,兴兵讨伐是最后一条路。



朱元璋听后,默默点头表示认同。但是我们看到的历史是: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四年后便遭遇了“靖难之役”,之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反正后来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是那位叱咤风云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


看来,武林争霸,还是铁拳占优啊。

jerry_travel

jerry_travel

朱棣是明代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在位期间曾五次亲征漠北,武功赫赫。并且他还下令修撰了《永乐大典》,派遣郑和巡航海外,在文治方面也是很有建树。

(永乐大帝朱棣)

但是这些成绩都是朱棣称帝之后的事情,在称帝之前朱棣的表现并不出众,他当时只是一个藩王,在朱元璋的规划中他们家子子孙孙都是为了大哥朱标一家镇守北疆的。

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原本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关于这一点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因为汉人自周代起就确立了立嫡立长的继承原则,既由皇后所出的第一个儿子继承皇位,该原则不仅适用于皇家,即便是普通平民百姓也是贵长子。

朱元璋早在称王的时候就把嫡长子朱标立为世子,等到朱元璋称帝时,朱标旋即被立为太子,其地位无可撼动。只可惜朱标命薄,还没有继承帝位就病逝了,让大明继承人问题再度成为世人的焦点。

朱元璋此时有两种选择:

第一、立次子秦王朱樉为储君

第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或者朱允熥为储君

(朱允炆其实是庶长子,但朱元璋在权衡利弊后还是立他为皇太孙)

在历史上,长子去世后立次子继位的案例有很多,但朱元璋为了防止祸起萧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在皇明祖训中明确写道: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所以在朱标病逝后,有实力跟朱允炆争皇位的其实是二叔朱樉,再不济也是三叔晋王朱棡,根本轮不到朱棣。

虽然明史上对朱樉和朱棡的评价很一般,但这都是后世的评价,在当时朱樉和朱棡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秦王朱樉,作为嫡次子的他是诸王之长,首任宗人令,地位仅次于东宫太子,压制老四朱棣完全不成问题。

事实上朱棣起来造反也是等到朱樉和朱棡都去世之后,若二哥和三哥还活着,怎么着也不会坐视朱棣当皇帝!

(若不是老大、老二、老三都挂了,老四岂敢张狂)

至于明史中关于朱元璋有意让朱棣继承大统的记载,那都是朱棣夺位后自己编的,朱元璋生前对朱棣压根没啥偏爱,朱棣就算想破脑子也没能编出一件父慈子孝的回忆。

纵观明实录和《明史》,朱元璋生前最疼爱的儿子唯有太子朱标,而为了保证朱标一脉皇位永驻,朱元璋还特意命人编写了一部书叫宗藩昭鉴录,历数历代藩王事迹,告诫朱标的弟弟们要安守本分,忠君爱国,别胡思,别乱想,老老实实的当个藩王。

总的来说在关于立储的问题上,朱棣完全不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能当时皇帝是有很大运气成分的,或者说是他的对手朱允炆太菜了,手持四个二加俩王都能输,也是没谁了。

小鸟翅膀儿

小鸟翅膀儿

明太子朱标病故时,朱元璋已经年近古稀,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免悲痛欲绝,但是痛心之后,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首先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是从剩下儿子中选,还是从太子朱标这一脉选?虽然朱元璋有过短暂的犹豫,但是还是很快的确定皇长孙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继承大统,并且此后就大杀功臣,为皇太孙朱允炆执政铺平道路。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选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四子朱棣做皇储,而是把情感的天平倾向于朱允炆?应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爱屋及乌,选朱允炆有对太子朱标感情的延续。

要说太子朱标可是朱元璋心头的宝,当年正在和陈友谅打仗的老朱听说长子朱标出生,立刻高兴地打马上山,在一块山石下刻下:“过此山者,不患无嗣”,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以后开彊扩土问鼎中原的过程中,更是把长子朱标当做未来帝国继承人培养,定国之初,就把大儒宋濂请来做已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更是为他配了最强悍的“师父团”——文臣武将无所不齐,来为这位宝贝儿子保驾护航。

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失去心头肉的老朱自然而言会把这份对太子朱标的爱惜转移到朱标的长子朱允炆身上。而朱允炆本人也确实聪颖勤奋又孝顺非常。朱标病重时朱允炆昼夜不离左右,小心侍奉,长达两年之久。

对朱元璋而言,孙子这样的纯孝懂事必然会刻在心中。加之朱允炆出生于顺天府,从小长于朱元璋膝下,祖孙两人感情更是深厚。相比较四子朱棣,忙于战事的朱元璋根本无暇顾及:七周岁的朱棣才有自己姓名;十七岁的朱棣就被派遣到凤阳居住了三年;二十岁时便去了燕京北平。幺儿没有长孙亲,相比之下朱元璋肯定要亲近自幼长在身边的朱允炆,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等于弥补朱标早逝的遗憾。

二是嫡长子继承大统的宗法制让朱元璋不能选朱棣。

早在朱允炆出生前,朱元璋就曾为王朝定下传统:立朱标为太子——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用意极为明显,就是要为王位的继承立下一个准则,以杜绝以后子孙后代在皇位继承上产生争执甚至自相残杀。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难得的有远见的君主。他太明白自古以来皇室内部为这个皇储位置杀得血流成河,所以他要杜绝此事。

朱元璋立下这一原则,自己自然要率先遵守。嫡长子虽然已逝,但是还有嫡长孙。所以,就身份而言,朱棣只是嫡生的四子,就算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从儿子里选,也是他的二哥、三哥也轮不到他,何况爱孙心切的朱元璋从来也没想过从剩下的儿子们里挑选,所以皇位继承问题上朱棣压根不在朱元璋的考虑之列。

三是朱元璋需要选一位守成之君,能征善战的朱棣不占优势。

古人信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老朱打下一片江山后,需要的是一位“以文治国”的皇帝,而非能征善战攻城掠地的战神。而朱允炆恰好合适,他与其父相似,都是温文尔雅有儒家风范的人,性情温和,为人宽厚。另外,他所亲近信任的大臣也都是崇尚休养生息、以文治国的理想主义者——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都是。朱允炆曾向朱元璋请求修改《大明律》,将其中严苛的条文全部重新修改。朱允炆的种种表现确实有明君的潜质。

相较之下,朱棣优秀的则是他的军事能力:他坐镇北方,曾两次率师北征,军功显著,当然朱棣并非文学素养就一定低,但是在朱元璋眼中,自然是以文治国的朱允炆要比打打杀杀的朱棣更适合做守成之君。

当然最后朱元璋的愿望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亲选的爱孙朱允炆只当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藩王儿子朱棣打了个落花流水,最后一把火烧了皇宫不知所踪,而他的四子朱棣登上皇位后开启了另一番天地。朱棣的文治武功的确在历史上值得一书,政绩也远比执政四年的朱允炆卓著,不知九泉之下的太祖朱元璋得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这样皇位结局,会作何感想呢?

迪。。。

迪。。。

朱元璋的一生总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可以说是这二十六个儿子当中最优秀的一个,没有之一。之所以敢说的这么肯定,是因为朱棣有着明显的功绩摆在台面上,而太子朱标的一生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功绩摆在台面上,一直充当朱元璋的附庸。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率领十几万大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北元太尉乃耳不花的阵营前,逼迫乃儿不花签订城下之盟,将十几万大军献出,成功瓦解了北元的有生力量。单凭这一功绩,敢问哪个皇子能够媲美?


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朱棣是一个无比优秀的皇子,但为什么朱元璋却不肯将他立为太子?难道是朱元璋眼拙?其实并不是。



培养方向不同,朱标是继承人,朱棣是守门人


朱标自从一出生,朱元璋就将他当成继承人来培养。打天下期间,朱元璋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这些敌人每一个都想要他的命,最突出的当属陈有谅,屡次大规模举兵侵犯他。


他的每一天就如同走钢丝,稍微一不注意就得粉身碎骨,所以必须得要日理万机,做到事事巨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旧尽量每一天都挤出时间去考察朱标的作业,这是任何一个皇子都没有的待遇。


他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朱标能够提前适应当皇帝的生活,直接将政事交由朱标自己处理,朝臣上交的奏折先是交到朱标的手上,由朱标批一遍,再交到他的手中,如果他觉得可行,那么就实施,如果他觉得不可行,那么就会将朱标叫到身边进行教导。



顺便提一句,朱标无论是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或者是在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都有着天下间最豪华的教师阵容,明朝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是朱标的老师,其中就有人们所熟知的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


相对于朱标,朱棣则完全不一样,首先他的老师是公共的,与其他的皇子共用。其次,朱元璋对待他的态度十分冷淡,几乎可以说是连管都不管,也正因此年幼的朱棣为了打发时间,稀里糊涂的就走到了军营里,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有时间都会到军营里转悠,对某种军事方面的知识不解,都会请教军营中的将领,请教的人当中就有常遇春、李文忠、徐达等等一批明朝的开国将领。


久而久之,朱棣逐渐引起朱元璋的注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朱元璋意识到朱棣将会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敢在朱棣没有打过一场仗的情况下,就将他安排到北平就藩的重要原因。



说到朱棣就藩北平,就必须要说一下当时北平的情况。北平是明朝边境的重镇,有着十几万的兵马,是明朝边境众多重镇当中兵马最多的一个重镇,没有之一。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北平由于是元朝的都城,宫殿的规格与皇帝一样。


早在朱棣就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安排了两位藩王到边境,这两位藩王分别是朱棣的二哥、三哥,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将他们俩安排在北平,而是分别安排在西安与太原,从这种明显的偏心可以看出朱元璋打心底里认定朱棣绝对能够充当一个合格的守门人。


嫡庶之分


“嫡长子制度”向来是古代皇位继承的传统,皇帝有嫡子,皇位则由嫡子来继承,如果嫡子早亡,则由嫡子的儿子继承,反正只要有嫡系的人存在,皇位永远都传不到庶子的身上,庶子只能心甘情愿的称臣,而朱棣恰好是庶子,与是嫡子的朱标没法比。



虽然明朝的官修史书明实录,明确记载朱棣是嫡子,只不过不是嫡长子,但是通过《明史》以及主管明朝礼仪机构的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可以基本肯定,朱棣绝对不是嫡子,而是庶子,他的母亲叫做硕妃,是朱元璋众多妃子中的一个妃子。


“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太常寺志


之所以明实录中会出现朱棣是嫡子的记载,是因为明实录是朱棣自己修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为了凸显出自己的正统性,他绝对不能够承认他是硕妃所生的儿子,只能够心虚的承认他是马皇后所生的儿子。



朱元璋不想,也不能立朱棣为太子


众所周知,后来朱标去世,太子之位传到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手中,要知道当时的朱允炆年仅十五岁,在现在的人看来,都没有成年。


一个初建的国家,下一任的继承人连二十岁都没有到,很容易会出现各种不安定因素,难道朱元璋不知道吗?朱元璋肯定是知道的,如果朱元璋不知道,肯定不会为了朱允炆的统治而兴起一桩大案。


这桩大案就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蓝玉案”。蓝玉案所牵扯到的人多达一万五千,这一万五千人当中牵扯到无数的明朝开国功臣,也正因为这一桩大案,明朝的开国功臣遭到彻底的清洗,只有屈指可数的人活到下一代皇帝朱允炆期间。


“于是诸功臣宿将始尽。”——《明史



为什么朱元璋宁愿大费周章兴起一桩大案也要立朱允炆为太子,而不愿意一帆风顺的立藩王当中最优秀的朱棣为太子呢?


自始至终在朱元璋的眼中,他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朱标,其他的儿子在他看来只是满足统治的所需而已,朱棣也不例外。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曾经因为犯错,差点就被朱元璋废掉,第三个儿子晋王也因为曾经犯错,差点被朱元璋废掉。


废掉等同于什么呢?废掉就等同于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藩王沦落为普普通通的庶民。


从朱元璋对待其他儿子的态度来看,朱元璋看重朱棣,并不是因为疼爱朱棣,而是因为朱棣有能力为他稳固住边境,也能够为未来的大明王朝统治着稳固住边境。


如果朱棣犯了错,有人能够替代朱棣,他绝对能够眼都不眨地一刀宰了朱棣,反正也不缺朱棣这么一个儿子,正是因此朱元璋后来才会爱屋及乌的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朱元璋为了国家的未来着想,想立朱棣为太子,但也不能这么干。


首先第一点,朱棣是庶子,如果说立朱棣为太子,那么就等于向众多儿子说明,你们任何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到时候自己一旦驾崩,说不定大明王朝会乱成一锅粥。


第二、当时有传言,朱棣是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朱元璋在位期间,死在他手上的官员不计其数,所有的官员看到他就害怕,哪里想再出现一个朱元璋,只要朱元璋一提出想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官员们肯定会全体反对。


皇帝是必须得要靠官员们去办事的,如果说官员们都不服皇帝,都不满皇帝,不确定因数将会有一大堆,说不定都有人敢瞒着造反不报。



结语


从朱棣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这一辈子只能当一个守门人,如果不是他后来强行“逆天改命”,发动“靖难之役”,他这一辈子只有两种下场,第一种下场继续当藩王,第二种下场沦落为庶民,从他屡次对朱允炆表现出不满来看(他在朱允炆当太子期间用手拍朱允炆,在朱允炆当皇帝期间,不拜朱允炆),很有可能是第二种下场。

chenyue

chenyue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就算文武全才,能力超过朱标,朱元璋也不会将他立为皇储。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之下,皇家大格局以及基本的制度所决定的。朱标才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只要他还健在就足以抹杀朱棣成为太子的任何念想。


太子朱标深得人心,而且确实优秀


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的朱元璋,是一个极为传统之人。他终其一生灭亡元朝,尽力恢复汉家衣冠,华夏礼制。立长不立贤是其他王朝奉若珍宝的古训,但在朱元璋这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太子朱标的优秀,足以让朱元璋满足立长又立闲的想法。



朱棣由于从小生长于军旅之中,身边的伙伴和师长都是徐达、常遇春这种明朝初年的超级将领。这种言传身教,让朱棣从小就接受了非常优秀的军事教育。虽然朱元璋也给他找了文化课老师,但从朱棣后来病死在军中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学文化而言,打仗才是朱棣的真爱。


而太子朱标和朱棣就完全不同,他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从小就享受了最为优质的教育,当时朱元璋阵营当中数得上号顶级文人宋濂给太子朱标授课,让朱标从小明白了,尊师重道和基本的理政策略。



而且,朱标对于兄弟们也颇为关爱,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对于大哥朱标也都心悦诚服。在朱元璋称帝以后,他也经常深入民间考察民情,文官们对于朱标是极为推崇的。而武将们对于朱标也相当敬重,可以说他是当时朱元璋继承人的唯一选择。朱元璋其他的儿子们虽然也有一些相当优秀,但是和朱标比起来又显得黯淡无光。


可以说,如果朱标没有意外早亡,那么朱标成为大明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算是朱棣也不可能生出一丝别样的想法。


朱元璋需要朱棣作为大明朱氏王朝最后屏障


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当中,论文学修养,朱棣肯定排不上号。但要是论行军打仗,朱元璋的所有儿子当中,可能就朱棣最能能打。从朱棣几次北征蒙古的战绩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朱棣的作战手法充分继承了常遇春的风格,统兵作战如行云流水,能够在运动当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如此军事才能,而且还是朱氏子孙,这自然让遭遇过创业期间养子背叛的朱元璋心中宽慰。太子朱标在各方面都相当优秀,只有军事才能存在短板。如果朱棣成为保护大明王朝的柱国之臣,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朱棣的保护下,朱标完全可以带领大明王朝走向更高的巅峰。


不省心的儿子还是不如乖巧听话的孙子


哪里知道后来天不遂人愿,朱元璋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朱标因病去世,他的其他兄弟们虽然也很悲痛,但是在悲痛之余,他们也感觉到了庆幸和喜悦。大哥走了,咱们的父亲肯定要从我们当中选一个当皇帝,这一切皆有可能呀!



然而在老来丧子的朱元璋眼中,朱标死了,他真的很伤心。当时他那些成年的儿子当中,有威望,有实力继承皇位的也就秦王、晋王和燕王。但是老二秦王就是一个奇葩,不是很聪明的样子。老三晋王暴虐成性,如果让他上位,大明会早亡,所以朱元璋曾经要将他收拾掉,还是亏了老大朱标求情才得以活下来。


老四燕王军事才能倒是不错,也没有什么劣迹。但也由于朱棣在军事上太过优秀,朱元璋给他的定位就是国之柱臣,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但朱元璋除了儿子以外,还有另外的选择,比如当时才十几岁的朱标长子朱允炆。



朱允炆的这些叔叔们,要不就是根本没办法继承皇位,要不就是因为成长的经历,有了自己的小想法。朱元璋毕竟老了,他不可能一直看着大明朝威震四方。而从小素有聪慧之名的朱允炆,不仅乐于在朱元璋身边耐心听他的创业经历,而且也愿意为他这个老头子考虑。


不太省事的儿子和乖巧听话的孙子,对于步入暮年的朱元璋而言是很好选择的。更何况,朱允炆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朱标所生,就算有一些小毛病也无关紧要。至于朱棣,还是好好当你的护国王爷吧!这是你爹朱元璋给你最好的安排。


结语:只是谁没有想到被朱元璋倚为国之柱石的朱棣,最后居然可以翻盘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自己比较看好的皇孙朱允炆,对几位叔叔太过刻薄,削籓的手段过于残忍。不仅明目张胆的要权要兵,甚至还要了叔叔的命。这也导致朱棣起兵以后,各地藩王没有过度干预此事。



而最后水到渠成之时,朱棣成为了永乐大帝,朱允炆失踪。如此场景,不知朱元璋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

插个翅膀就能飞

插个翅膀就能飞

我是野史春秋,我来回答。

朱棣文武双全能力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让他做太子?野史君想告诉你,朱元璋压根就没考虑要朱棣做太子,朱棣在当皇帝的之前,文武能力在朱元璋众多的儿子中,也没有太过耀眼。

朱元璋没有考虑朱棣做太子

朱元璋推翻大元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在推翻大元统治之后,再造中华,包括恢复华夏衣冠、语言风俗、宗法礼教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宗法制。鉴于元朝皇帝走马观花的一样更换,国家高层不稳,政策不一,致使民不聊生,最终导致黄巾军起义,元朝灭亡。

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立马确定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由大儒宋濂为太子太傅。朱标去世后,由朱标儿子——皇长孙为皇太孙,目的就是为大明王朝确立君主继承制度,避免走元朝帝位承袭混乱,导致政局不稳的老路,所以朱棣排行老四,不管他能力咋样(一开始朱元璋就没有培养他执政,只是培养他打仗)压根就轮不到他。

朱棣在当皇帝前的文武能力

本文就不论述朱棣与朱标的比较,因为压根就没有可比性,有朱标在,朱棣夺嫡的念头都不敢起,因此,就藩北平后朱棣和其他塞王一样,兢兢业业,做国家的藩屏。朱元璋在分封儿子的时候就曾说过,嫡长子“必正储位”,而其余皇子“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

因此朱棣在当皇帝前的文武能力只是表现在做一位藩王的本分上,安安心心做一位富贵王爷,而且其他诸王如:朱权坐拥8万骑兵,而且还在塞外,军功不比朱棣差。

所以,朱棣在当皇帝前的文武能力表现突出,也只是在众多王爷中的一位,并没有太过耀眼。真正耀眼的是他即皇帝位后的五征蒙古、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营造北京城等文治武功,所以今人才产生朱棣文治武功朱元璋不选,而选择皇太孙朱允炆的错觉。

基于上述两点,如果你是老朱,作为大明的创立者和总设计师,为了大明的千秋大业,你会怎么选?

盼暖

盼暖

这个问题其实唐高祖李渊可以给你答案。

为什么李渊明知道李世民功劳高于李建成,还是执意立李建成为太子呢?这和朱棣的境遇完全一样,原因无非有三。

第一,嫡长子继承制

为什么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王朝都要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呢?

其实,主要是为了立规矩。

在封建社会,“父为子纲”、“长兄为父”的观念是很深的,这都要归功于历代皇家的提倡。只有大家都坚信“父为子纲”,皇帝那么多儿子才不会造老子的反,皇位才坐得稳;只有皇子们都坚信“长兄为父”,将来皇帝驾崩时,才不会祸起萧墙。

君不见,清朝一向坚持“立贤不立长”,导致清朝皇子们都认为自己更“贤”,夺嫡之争屡见不鲜。皇太极死后,身为弟弟的多尔衮竟然敢和皇太子长子豪格争皇位,况且当时多尔衮的势力还不如豪格强大,这简直不敢想象。康熙的“九子夺嫡”更是几百年来多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明白不立嫡长子的例子一旦从自己这里开始,后世子孙里少不了祸起萧墙的事情。

(现有史料已经证明,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这就是说,朱棣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早已注定与皇位无缘。)

第二,马上可夺天下,马上不可治天下

封建社会,凡是能取得天下的人,无一不是能力极强之人。无论是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还是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他们都非常清晰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马上可夺天下,马上不可治天下。

尤其是经过长久战乱,终于取得天下一统,这个时候,整个社会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休养生息,穷兵黩武极有可能“二世而亡”。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隋朝和唐朝。

隋文帝驾崩时,隋朝国库充实、军力强盛,即使如此,也扛不住隋炀帝杨广的穷兵黩武,三征高丽后,天下大乱,终落的个亡国的下场。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忍着向颉利可汗纳贡,为的也是换取“与民休息”的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开创“贞观之治”,就一个“玄武门之变”,杀兄灭弟,逼迫父亲退位,李世民在史书上的评价就不会比杨广好。

因此,朱元璋要立的是一个能治理国家的“文”皇帝,而绝不敢立一个能打敢打的“武”皇帝朱棣(毕竟,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可不知道朱棣既有“五征蒙古”的能力,又有“永乐大典”的实力)。

第三,朱元璋太喜欢朱标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非常好,朱标又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偏偏这个朱标对上孝顺父母,对下疼爱弟弟,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又仁慈宽厚。

总之,朱元璋对朱标处处满意,即使朱标死后,也愿意把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而不考虑尚在壮年的其他儿子。

因此,朱棣命中注定不可能拿到朱元璋的传位诏书,想要只能自己抢了。

千穗沫

千穗沫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段来看,朱标死之前,和朱标死之后,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影视剧中的朱标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效仿古代礼法恢复了分封制,皇位继承制度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皇子们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发生内斗。

事实上,朱元璋也没啥好担心的,太子朱标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人谦和仁德,不论是在皇子中,还是在朝野上都非常有威望,朱棣虽然文武双全,也很受朱元璋宠爱,但是和朱标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朱标从小就被朱元璋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对他给予厚望,这和朱元璋宠爱其他的孩子并不冲突,朱元璋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选择接班人时,他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子嗣中谁能带领大明走得更远,另外朱元璋也是很宠爱朱标的。

朱元璋

然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时,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嫡子中朱樉,朱棡,朱棣都还活着,就算没有朱允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之位也轮不到朱棣。

所以我们该讨论的是朱元璋还有其他嫡子,为何选择皇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后,嫡孙继承,嫡孙的继承顺序是高于幼子和庶子的,除非长房无人了,才会考虑幼子,这么算下来,就算朱允炆死了,他还有三个兄弟,继承顺序也是在朱樉,朱棡,朱棣之前的。

朱标的正妻是常氏,常氏死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被扶正,所以朱元璋将朱允炆视为嫡长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朱樉,朱棡也同样有子嗣,所以按照明朝时期施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虽然也是嫡子,但继承顺序是非常靠后的。

朱棣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继承皇位,而非其他的嫡子,他的观念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通过朱棣的实践来看,这显然是不靠谱的,然而有意思的是,朱棣继位后,他更喜欢朱高煦,但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这种做主要是为了在法理上站得住脚,又能维持皇权的稳定,也就是所谓的长嫡承统,万世正法。

織成飛雪

織成飛雪

原因很简单:太子必须得是嫡长子。


这是一项传统制度,最早要追溯到周朝,由周公制定。


准确的说叫做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个制度自周朝起延续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中间只有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和短暂的秦朝没有这么搞。


尤其是儒家壮大之后,这项制度更是牢不可破。


举个例子:


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轨两岁就夭折了,但嫡次子司马衷是个白痴。没关系,白痴皇位也是他的。


就是这么严格!


所以朱元璋称帝后,二话不说,就立了长子朱标为皇太子。



况且朱标不仅不是白痴,还非常优秀,肯定是比朱棣优秀的。


朱元璋对朱标期望很高,自从立朱标为太子之后,竭尽所能培养这个儿子。朱标也很争气,不仅获得朝臣们的认可,在兄弟之间也威望甚高。


这实力足够甩朱棣几条街了,但是朱棣身边许多能人异士,给朱棣相面,都说朱棣将来是做皇帝的命。对此,朱棣是一百二十个不相信。


不过,洪武二十五年,转机出现了。


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命运对他这么残忍,不仅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还将他二十多年花在朱标身上心血付诸东流了。


国不能没有储君。朱元璋召集百官商议道:“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聪明、仁厚、勇武,与朕相同。朕欲立太子如何?”


这是朱棣一生中最接近太子之位的一次。


朱棣在北平就藩十多年,已是大有成就。前不久大败并招降了乃儿不花,威名大震,朱元璋称赞他,“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且朱棣行为处事从不逾矩,在北平治军爱民,口碑很好。


再立太子,朱元璋自然第一个想到他。



然而学士刘三吾却说,如果立了燕王,那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意思是,朱棣是第四子,按次序,前面还有老二秦王、老三晋王,怎么能跳过老二、老三呢


朱元璋听后,大哭。最终遵照宗法制度,嫡子之后还有嫡孙,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大明新的储君。


像朱元璋这种遭遇,历史上还不只一次。


往前倒,


元世祖忽必烈,同样儿子真金死的早,传位给孙子铁穆耳;


辽道宗耶律洪基传位孙子耶律延禧;


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


南越王赵佗传位给孙子赵昧;


周平王姬宜臼传位给孙子周桓王姬林。


瞧,连外族统治者都在遵循这个制度,连杀伐决断的忽必烈都不敢改变,朱元璋也不敢。


所以真正打败朱棣的还是这个两千年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定律。


定律使得朱元璋必须再次费尽心力去培养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也不能启用已经文武双全的朱棣。


很无奈。


天生皇帝命的朱棣只能靠自己打下来属于他的皇位。



但是他上位之后依然保持着这一继承制度,直到清朝建立,才废除嫡长子继承制,改立贤。


不过,很快就尝到了这一恶










果,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夺嫡,堪称历史上最惨烈的帝王之争。除了获胜的四爷党,其余都没得善终。


朱元璋当时要是立朱棣为太子,那么这夺嫡的戏码也就提前上演了。

冷月舞花魂

冷月舞花魂

朱元璋起身民间,当过和尚,要过饭,最终却推翻了元朝,成为明朝开国之君。作为皇帝,他一生中拥有许多女人,而这些女人们为他生下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八个女儿。朱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如果不是后来的靖难之役,朱棣这辈子都与皇位无缘。

一,并非嫡长子

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于应天府(南京),据明人考证生母为碽(gong)妃。

在太宗实录与《明史》中,都说朱棣是朱元璋原配马皇后所生。然而万历时期的官员何乔远的记载中,却出现了朱棣的生母是硕妃的说法。

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为碽妃所生,而余牒则高后第四子也。玉牒出当日史官所篡,既无可疑。

南京太常职掌相沿,又未知其据。臣谨备载之,以俟后人博考。

名山藏——典谟记

朱棣为碽妃所生,后为谈迁的国榷等书所采用。

到了南明弘光元年,钱谦益和李清曾借祭拜朱元璋的孝陵时打开了孝陵寝殿,发现殿内穆位第一确实供奉着碽妃的牌位。

朱棣之所以自称是马皇后所生,其实是夺位后为了增加自己的正统性而有意为之。而他的生母碽妃则被他隐瞒,只是将母亲的牌位放在了孝陵寝殿右边第一位,也就是“穆位”第一,以示尊崇之意。

永乐十年,朱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南京修建了大报恩寺,名为纪念朱元璋与马皇后,实则供奉着碽妃的神位。

明史专家吴晗曾这样评论过:

成祖,周王为碽妃出。成祖为高后所养,故冒称嫡子。碽妃则行历不详,只好阙疑。

清朝学者朱彝尊曾有诗评价这个历史疑案:

高后配在天,御屋神所栖。

众妃位在东,一妃独在西。

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

一见异千闻,实录安可稽?

静志居诗话卷十三


朱棣降生的时候,正值陈友谅攻陷太平府,准备进攻应天的危急时刻,朱元璋得报后赶忙率军前往与之交战。可以说,朱棣是出生在战火岁月中的。

在他降生前,朱元璋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作为老四的他同哥哥们一样,出生时父亲还在打天下,为了夺得胜利四处厮杀,故此这四个孩子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一直到了七年以后,已经削平东南群雄并北伐赶跑元顺帝的朱元璋才正式为孩子们取了名字。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㭎,曰棣,曰橚,曰桢,曰榑。

太祖实录卷二十八

在古代中国,为维持统治者内部的稳定与长治久安,自西周开始便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沿袭。

随着后世儒家思想的熏陶,这套封建宗法继承制扩展到民间。故此就算是普通百姓,也以嫡长子继承家业。

朱元璋自然继承这条自古以来的规定,

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长者必正位储贰。若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固内外之势者。

皇明经世文编卷四

所以,作为妃子所生的老四朱棣从出生起就与太子之位无缘。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继承人只能是原配马氏所生的长子朱标。

二,仁厚的太子

朱标生于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他出生的时候,刚有了自己人马的朱元璋渡过长江,率军攻打元朝集庆府(南京)。

当他听到长子出生的消息后,兴奋地在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马氏原是红巾军统帅郭子兴的养女,她与朱元璋可谓患难夫妻。在朱元璋还是一个大头兵的时候便嫁给他,给予了这个曾经的要饭和尚无限的帮助与温暖。

朱元璋的一生十分尊重这位妻子。称帝后更是将其比拟为唐代的长孙皇后,当马氏产下长子时,他怎能不激动呢?


故此对于长子,朱元璋有着超过其余诸子的疼爱,专门让大儒宋濂教育他,期待着以后能做一个优秀的继承者。这一点上,老四朱棣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至太祖渡江,后多智,恐元兵蹑其后,必相隔。不俟太祖命,急率诸校妻过太平,止繁昌陈迪家。而元兵果扼渡如后虑,后遂于迪家生皇长子焉。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朱标成为世子。

此后 ,经过三年多的征伐,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东南。之后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于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命徐达与常遇春率师二十五万北伐中原。

次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册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皇太子。

洪武元年八月初二,北伐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的统治至此结束。这一年,朱棣九岁。

朱元璋靠武力开国,他一方面让诸子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同时也希望他们不要成为文弱书生,要求他们学习弓马武备,做能文能武之材。

朱棣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

朱元璋有着残忍的一面,他对臣子十分狠辣,动辄杀人,手段极其残忍。

朱标则深受儒家熏陶,性格更像母亲马氏,与朱元璋迥然不同。他认为该实行宽仁之政,故此每次父亲要杀人时,朱标都会调解劝说。

朱元璋虽然听从太子的意见,但父子之间施政理念的不同这是不可否认的。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太子性情与自己截然相反,朱元璋内心是郁闷的,所以后来对朱标的态度也不冷不热。

但他也明白,打天下需要杀伐决断,但治天下则需要宽厚仁慈。所以,也只好把做仁君的机会留给朱标。

然而天公不作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三十七岁的朱标忽然病死。这位仁厚的太子终于没有等到登基施政的一天,丢下六十七岁的父亲先死了。

选谁做太子成了朱元璋的心病。

三,颇类太祖的燕王

朱棣的成长过程中,亲眼见到了父亲的勤于政务与残忍强悍。这对他以后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众兄弟中,朱棣的性格与作风十分像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十分欢喜。

而其他的儿子们,在朱标与朱棣面前则显得黯然失色。可以说,在朱元璋心中,除了朱标以外,最看重朱棣。

洪武九年,十七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到北平就藩。担负起大明王朝防御北元余部的重大责任,朱棣也成为了众藩之首。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他的重视。

朱棣是个有心思的人,他将北平的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很注重民生民情。

他熟知父亲的脾气,每次都派人将代表五谷丰登的嘉禾报送朝廷,从不敢送金银珠宝之类的奢侈物品。这让朱元璋更加高兴了,亲自写诗表扬他。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燕王和晋王一起征讨北元。晋王朱㭎畏缩不前,朱棣则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终于获得了胜利。朱元璋高兴地对大臣说:“扫平沙漠,全赖燕王”。

朱标一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应该由朱标的长子继承。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八岁时就夭折了,那么继承人只能选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虽然聪明,但性格柔弱,儒雅之气更胜过了朱标。这样一个仁慈过度的孩子,怎么有能力继承大明江山呢?

朱元璋对这个柔弱的孙子有些不放心。

他想起了性情很像自己的燕王,于是向大臣表达了自己想立朱棣为太子的意思,却遭到了反对。

反对的理由就一条:朱棣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

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属意于上。一日,召侍臣,密语之曰:“太子薨,长孙弱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为储贰,以承天下之重,庶几宗社有托。”

翰林学士刘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长,可继承矣。”太祖默然。是夜,焚香祝于天曰:“后嗣相承,国祚延永,惟听于天耳。”遂立允炆为皇太孙。

太宗实录卷一

朱元璋在朱标死后,的确有过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但因为老四朱棣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只能选择柔弱的长孙朱允炆。

而这一切,自然让有能力有野心的燕王心里十分憋屈。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只能忍气吞声,若无其事。

而朱元璋为了替孙子清除可能出现的威胁,则更加疯狂地杀戮功臣名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死。大明王朝落到了朱允炆的肩上,这就是建文帝。

而此后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建文帝采用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削藩建议,消除藩王对中央的威胁,早就想造反的朱棣趁机发难,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在北平起兵,四年后攻入南京,夺了侄子的皇位。

这便是著名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在大火中失踪,而燕王则登基成了永乐皇帝。

总结:

朱棣在朱元璋的儿子里的确才能出众,然而他从出生那刻起就注定自己与太子之位无缘。

在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的威力是深入人心的,也是封建道德与法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朱棣最后夺了侄子的皇位,便连忙改写太祖实录,篡改和销毁建文朝档案,残忍的屠杀建文旧臣。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建文踪迹,其实他内心也害怕啊。

作为封建君主的朱元璋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按照宗法制度让庶出的四子来当太子呢?

由此导致的天下大乱,自相残杀是任何君主都不愿看到的。

只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老实巴交的朱棣,最后还是抢了朱允炆的皇位,皇族内斗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Yomiko祉在丶

Yomiko祉在丶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