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最新跟帖
小甜蜜大幸福

小甜蜜大幸福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项羽的公平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的,损人利己,天下诸侯哪有不背叛的道理?此外,并不是天下诸侯群起反对,闹的最欢腾的只有齐和汉两国而已。

一:迫于形势不得不例行封建诸侯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废分封而行郡县制之后,天下英雄谁知道郡县制的好处,即便是奴隶出身的陈胜在奇异之初都只是派遣将领分掠各国旧地而没有册立六国贵族的后裔。只是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但凡有点兵马人手的人都想着称王称霸,成为一方诸侯。更何况曾经世代簪缨的六国贵族呢?

而在楚怀王孙心成为天下反秦盟主的时候,区区牧童哪里懂得这许多弯弯绕绕,自然一口应允亡秦之后再次恢复战国割据的请求,而后来通过战功强势崛起的项羽,又岂能为了撕毁楚怀王的协议而得罪天下诸侯?
那么,项羽就只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尽量做些手脚以便于日后收拾残局。

二:宰割天下的时候多砍了齐国一刀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虽然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原则上并没有违背楚怀王的约定。但对齐王田荣而言,却是极度的不公,因为偌大个齐国硬生生被项羽掰成了三分。所以,仗着齐国偏远、地势优越、富甲天下的优势,他毫不犹豫的反了。

话说田荣之所以如此火急火燎的造反是有原因的,他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相遇要对他动手了。早在楚国率军营救“巨鹿之围”的时候,田荣就已经和楚怀王秘密结盟,商量制定了对付项氏的战略,只是后来时势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两位大佬的预估。齐楚联盟还没开始就匆匆结束了。

贵族出身才气无双的项羽虽然没有眼见目睹,但岂能猜不出齐楚之盟的事情?只不过,当时秦国势大,自然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但如今秦国已亡,对齐的新仇旧怨自然也就到了清算的时候。所以在他分封诸侯的时候,他索性将齐国掰成三分,尽力分化,以便收拾起来更简单一点。

至于田荣会起兵造反的事情,在我看来,项羽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三:瘪三田荣和流氓彭越搅浑了天下,却便宜了刘邦

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反秦这块大蛋糕的诱惑之下,天下间有几人是觉得自己没有功劳的?就在田荣决定造反的档口,同样备感委屈的陈余和流氓头子彭越也抄起了家伙准备和项羽干一场。

臭味相投成知己的三个牛人于是大肆造谣,煽动人心,竭尽全力的将西楚天下搅浑搅乱。大势如此,刚刚安歇的项羽火速率军东征,直扑齐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项羽东征之际,心有不忿却又隐忍不说的刘邦趁势出兵三秦,三位降王除了章邯之外再次做了投诚将军。项羽精心策划、多重保险的东出门户被轻易攻陷。天下大势开始变得糜烂不堪。

于是,天下诸侯开始站队,你来我往数十回合下来之后,当年搅乱天下的田荣战败身死、流氓头子彭越做了刘邦的马前卒。天下混战的局面变成了楚汉相争的态势。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乌江,刘邦称帝定陶,楚汉相争宣告结束。

四:千古不易之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项羽郡国并行本就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在其绝对武力的威慑下,天下诸侯总有不服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不是田荣心中有鬼不得不起来反抗的话,数十年之后,当这些草莽枭雄老死之后。这天下自然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姓项了。

所以说,打从一开始,项羽的分封就没有公平性可言,只能说在当时笼络了一部分有名的战将,震慑住了一部分心有不甘的诸侯而已。既然大家都是心有所图,那也就不能责怪田荣的率先发难和后继者的渔翁得利了。

一家之言,切望指教~欢迎关注过吐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美味芒果

美味芒果

呵呵,项羽分封天下再公平,那也赶不上,当初周武王分封天下时的公平,然后呢,到了东周时,诸侯们,都造反了,最后才形成七大诸侯国争霸,最终秦统一天下的局面。

吸取到这样的教训,秦国废除了封赏制,实行更为先进的郡县制。但可惜的是,秦国一是连年用兵,国力损耗太重,而且,民众过到疲惫;二是对灭国的各诸侯国贵族,其实没有严厉对待,让他们还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如果说,秦始皇再多活二十年,或者,在选择继承人上,让一个更懂得权衡天下的人当,显然,胡亥和扶苏都不合适,胡亥太残暴,扶苏太弱柔,而且,两个人,都不懂得管理大臣。这直接导致秦亡。

项羽是旧贵族的代表,他必须选择落后的分封制;刘邦是市井的代表,来自底层小官吏,自然知道郡县制的好。所以,没办法,刘邦必胜。

你项羽分封得再公平,也有诸侯会觉得不公平,何况,项羽的分封,真的变不上公平。但项羽又优柔寡断,害怕名誉受损,不愿意诛杀了有竞争力的诸侯,这导致西楚霸王,注定了悲剧。

青菜

青菜

项羽、刘邦等各路起义军在诛灭了秦国之后,项羽并没有凭借着自己实力最为雄厚而独霸天下,反而是将天下再次分封给各诸侯。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得出项羽的短视性。


项羽一直厌恶暴秦吞并山东六国、统一全国并且杀害了他的祖父项梁将军,因此项羽无论是在年少时成长的过程中,还是成年之后诛灭秦朝的过程中都是为了报仇。但他并没有看到秦国天下一统的优越性和有利面。因此项羽的失败在他分封各路诸侯之时便注定!

之所以在项羽给各路诸侯分封完天下之后。各地诸侯经常互相攻击更不服从项羽的统一管辖。这其实是一种矛盾的转移。在秦朝存在之时各路诸侯之间尽管矛盾不断,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便是暴秦。但是当秦朝这座大山被推翻之后,起义军便失去了外部矛盾。内部之间的矛盾便会因为利益纠葛和个人情感而不断激化。

因此我们发现,尽管项羽将刘邦分配到了蜀中这一落后地区。但是项羽却迎来了更大的麻烦,那便是原本山东六国的后裔们开始为争地盘而攻伐不止。这使得项羽疲于奔命,不断的去协调和镇压各地诸侯的叛乱。

正是因为项羽陷入到了这样的困境之中,才真正的给了刘邦以喘息之机。比如说当刘邦暗度陈仓之时,与章邯、司马仪等人对峙之时,或者占领关中脚跟未稳之际,都是项羽出兵攻击刘邦的最佳时机。

可惜此时的项羽却不得不考虑齐地的叛乱和赵地的纷争。就这样项羽给刘邦留下了充分的战机和休养生息的机会。

但这怪得了项羽吗?并不!毕竟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各诸侯国故地的百姓,对于原来的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和认同感,各地之间差异较大。这也是为何秦始皇在统一山东六国之后便急于统一文字和货币、度量衡等日常物品的标准。为的就是尽快的改变山东六国故地百姓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和隔阂,尽早的认同秦国的统治。养成中国一体的思想。

然而秦始皇没有做到,项羽也做不到。于是项羽不得不对各诸侯国的王叔后裔进行分封。毕竟人家在消灭暴行的过程中出了力,毕竟原封国故地的百姓对于曾经君主的后裔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就好比张良尽管觉得汉王刘邦是一位难得的主公,但早期不得不依然效忠于赵国的国君一样。因为张良本就是赵国的臣民之后。

于是项羽没法改变这一社会趋势,这也是何项羽在诛灭暴秦之后,对十八路诸侯进行了论功行赏却还需要不断的疲于奔命去平叛各地的纷争。

其实在楚汉相争结束之后,天下百姓依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于是汉高祖刘邦不得不在原来秦地实行郡县制,而在原来山东六国故地实行分封制。以此来缓解山东六国故地的百姓对于故国的旧情和认同感。而且汉高祖刘邦为了防止再次发生项羽时期的事情。将自己的皇室刘氏子孙分封到山东六国,认为同宗同源之间可能矛盾会降低许多。

然而在汉景帝时期,依然爆发了七王之乱。在汉景帝平息了七王之乱之后,天下才真正的归于统一。由此可见,分裂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给中国带来的结果便是各地之间矛盾重重和缺少认同感。而一直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相争和七王之乱才真正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天下真正的一统人心是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之后。这也是为何汉武帝能够有实力与匈奴正面对抗!

lyc168

lyc168

不同于西周以亲缘、血缘简单明了的方式分封,项羽封侯面临着巨大难度,且是不得不分封,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他想成就大业,但是条件不允许。

一、武力不够强大。成为统治者必须在这战乱时代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虽然他麾下的40万大军,绝大部分只是在巨鹿大战时摄于他兵威而暂时臣服,真正直属于他的嫡系兵力,只占联军总人数的一小部分。秦灭后,联军将领们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主君,他们和项羽的主从关系,同样也自此终结。

二、难以名正言顺上位。项羽地位之上还有一个楚怀王,项羽只是楚国的上将军,项羽没有办法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比西楚霸王更高的权力和地位。项羽此时称王,必导致各路诸侯讨伐。

为此,项羽只能通过分封方式先提升自己的地位,目的就是“我让你独立为王,你尊我天下霸主”。于是项羽以楚怀王的名义,分封天下各路诸侯。

这次分封是以“战功”作为分配原则,照顾手握重兵的实权派,损害原诸侯诸王的既得利益,首先就引起原诸侯诸王的不满。而对于那些实权派来说,项羽即便做的再公平,恐也无法满足胃口,诸侯们野心无穷。且那些新受封诸侯率军至封地,也和被项羽移封的旧君主、被项羽故意压制的实力派爆发激烈内战。此外,项羽曾和刘邦有过约法三章,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是关中王。项羽把刘邦封到了汉中为王(但为防止刘邦再出汉中,项羽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安排在刘邦附近,达到钳制和监视的目的),此举也让诸侯对项羽分封的不满。


gboy83

gboy83

谁不想当老大。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逆光奋斗背包客

逆光奋斗背包客

灭秦后,项羽尊原来的楚王熊心为义帝,然后又封了20位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但是,这些人包括项羽哪个是安分守己的主,不久后,就相互攻伐。一个个打的不可开交了。具体战果如下:

义帝熊心: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准备还都彭城,派遣将士迫使义帝熊心前往长沙郴县,熊心无奈上路,但左右群臣,依恋故乡,怨声载道。项羽大怒,暗中命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将义帝击杀于途中。当年十月,英布派人将义帝熊心杀于郴县。这也为后来汉王刘邦收揽人心提供了一个好的借口。

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封了三位王,独独把跟他有怨的田荣给忘得一干二净,那田荣岂是好相与的吗?从秦末第一代齐王田儋到现在的田荣,再到后来的田横,三兄弟哪个是省油的灯,反秦以来,齐国田氏,响应陈涉号召,恢复齐国后,他们从来都没有向任何一个诸侯屈服过。现在项羽分王没了他们,那还得了,田荣大怒起兵,先是赶走了齐王田都,又杀死了不听自己话的胶东王田市,回头攻杀了济北王田安,一统三齐之地,自立为齐王。

常山王张耳:张耳和陈馀原本为刎颈之交,但在巨鹿之战中闹翻,后来项羽将陈馀封侯。赵王赵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陈馀大怒,向齐王田荣借兵杀回赵地,赶走了张耳,迎回赵王赵歇,赵歇则封陈馀为代王。张耳只能投靠汉王刘邦。

韩王韩成:韩成的韩王之位是张良通过项伯的关系向项羽求来的,后来由于张良投靠了刘邦,项羽就没让韩成返回封地,将其直接带回了西楚,不久后就杀掉了。改封郑昌为韩王,被后来刘邦封的韩王韩信所杀。(不是大将军韩信)

辽东王韩广:韩广本为燕王,臧荼原本是燕将,后被项羽封为燕王,而原本的燕王韩广则被改封辽东王。在返回封地后,韩广不愿迁往辽东,随即两人发生火并,韩广被杀,臧荼吞并韩广封地。

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刘邦在韩信的建议下,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杀回关中,先后灭掉三分关中的三王。

殷王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彭城之战被西楚霸王所杀。

河南王申阳:投降汉王

西魏王魏豹:先投降汉王,又投降西楚霸王,然后又投降汉王,被汉将周苛所杀。

经过这番混战,至此剩九王: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齐王田荣、赵王赵歇、代王陈馀、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

接着霸王方面杀田荣,其弟田横复国。汉王方面韩信灭赵下齐,赵王赵歇、代王陈馀死,田横投奔彭越,刘邦被迫封韩信为齐王。

九江王黥布:叛楚投汉

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这三王楚汉之争时几乎一直都是充当看客。

至此,天下四大势力为: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汉王封的齐王韩信,汉王封的魏相彭越。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三打一了。然后项羽乌江自刎,流氓刘邦就做了皇帝了。

沐小青

沐小青

肯定是不公平哟,项羽以势压人,以强凌弱,差点杀了刘邦。义帝有言在先,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刘邦采用怀柔之计,势如破竹,先入咸阳。项羽运气差一些,碰上了硬槎子,打的很苦,加之项羽一味蛮干,坑杀降军二十万,无形中加大了自己的阻力。俗话说,愿赌服输。项羽开始耍赖,先设鸿门晏,企图加害刘邦,心里毕竟虚,还是放走了刘邦。封王时,刘邦封汉中王,把关中封给了秦的降将章邯,如果你是刘邦,心里不窝火吗?当时的汉中乃不毛之地,十分落后。项羽又害死义帝,自封西楚霸王,权力相当于秦皇,无名有实。在推翻秦皇朝的斗争中,项羽功劳最大,其次是刘邦,其他诸侯王都在抢地盘。很明显,项羽对刘邦不公,刘邦开战,是项羽挑起来的。

董源希Maki

董源希Maki

不公平是最主要的


分封最好的都是跟项羽关系好的,跟项羽关系不好的分封的地方都不好!


首先就是刘邦,刘邦本来占领咸阳,功劳很大,但是被封为汉王!


然后就是韩王,分封后还不让去自己的封国,要监视韩王!


剩下的还有陈馀和田荣,都是立了功的,没有被分封!


所以最先起义背叛的就是齐国田荣,也使得项羽陷于齐国战争的泥沼!


然后就是义帝楚怀王的事情,把义帝发配出去,然后找个理由就把义帝给杀了,这下诸侯就更有了讨伐项羽的大旗了!刘邦首先为义帝发丧!痛哭流涕,讨伐项羽!


几年之后项羽被刘邦的大将用十面埋伏的计策讲项羽围于垓下,又用了四面楚国的计策,使得项羽的将使没了斗志,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

lrhnicole

lrhnicole

分多少都嫌少。

Lily_Lucy

Lily_Lucy

项羽若是分封天下的时候,能够做到公平的话,说实话天底下的人,只会拥护他,根本就没有人会反抗他。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项羽分封的天下,不公平,所以,天下诸侯才开始反抗他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对他不满的诸侯王,让他在得到了天下之后,又迅速的失去了天下。

下面我们看看,都是哪些诸侯王对项羽不满。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项羽的老对手刘邦。

刘邦为何要对项羽不满呢?

因为刘邦本应该当关中王的,项羽却把人家给分到了偏远荒僻的汉中,管理蜀地去了。那时候的蜀国不比现在,荒凉的很,水患还十分的频繁。是典型的流放犯人的地方。

所以,刘邦不想去,但是,惧于项羽的淫威,又不得不去。

为什么说刘邦本应该当关中王呢?

因为在刘邦和项羽一起灭秦的时候,楚怀王给刘邦和项羽做了一个约定,也就是淮王之约,他们两个若是谁先到了关中,推翻了秦王朝。谁就是关中王。

结果项羽路上打了巨鹿之战,耽搁了时间。

刘邦捷足先登,先到了汉中,子婴就是投降给刘邦的,按照约定刘邦就是关中王。

可是,到了后来,项羽来到了关中,他不但不尊重刘邦,还要灭了刘邦,要不是因为张良,要不是因为鸿门宴上刘邦的狼狈逃窜,说不定刘邦就死掉了。

最后,项羽把刘邦封为了汉王,然后让他去了蜀地。

而本来刘邦想要的关中,被项羽划分成了三块,分给了投降给他的秦军,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

所以,刘邦对项羽不满,想要骂娘,但是,他又没有那个实力,只能偷偷的骂。可是在得到韩信之后,刘邦就开始给项羽逐鹿天下了,就能公开的骂娘了。

第二个对项羽不满的就是齐地的田荣。

齐地有三兄弟比较厉害,他们分别是田广,田荣和田横。这三个人都很牛,田广在反秦的时候,战死了。田荣开始登场。

正好田荣带着齐地的人,起义的时候,秦军名将章邯杀了出来,锐不可当。起义军一时间陷入了低潮时期。

就在项梁带领的项家军要和章邯一比高低的时候,为了彻底的打败章邯,项梁想要让田荣来和他一起打章邯。结果田荣没有来,导致了项梁被干掉了。

项羽得到天下之后,分封天下的时候,他抱怨田荣没有救项梁,导致了项梁的死亡。所以,他就没有给任何地方于田荣。

但是,那时候整个齐地,都是在田荣的统治之下。

项羽不但没有分给田荣一官半职,还把他占领的齐地给瓜分了。这一下彻底的激怒了田荣,当项羽任命的官员来齐地上任的时候,结果都被田荣给杀了。

项羽带兵去讨伐田荣,陷入了齐地不能自拔,正好在这个空档,韩信带着刘邦杀了出来,占领了关中,杀到了中原。

第三个对项羽不满的就是陈馀。

陈馀的功劳本来是和张耳的一样大,但是,在项羽打了巨鹿之战后,陈馀和张耳闹掰了。陈馀就没有跟着项羽去关中,张耳去了。

结果分封的时候,项羽把张耳分为了赵王,然后仅仅分给了陈馀三个县。

这下陈馀彻底的恼火了,凭什么我们一样的功劳,给他一个国,给我三个县呢。

所以陈馀对项羽极其的不满,他要讨伐项羽,可是,他手里没有兵。

当齐地的田荣,知道陈馀对项羽不满的时候,他就借给了陈馀几万士兵。壮大自己的力量,让陈馀和自己一起来对抗项羽。

第四个对项羽不满的就是彭岳。

彭岳是强盗起家和项羽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交情,但是,灭秦的过程中,彭岳是立有功劳的,但是,项羽对彭岳是什么都没有分封。

这下彭岳也不干了,他也找到了田荣一起合伙,他们组成了强大的联盟,一起讨伐项羽。

结果各地反项羽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项羽是一个头两个大。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

所以说项羽分封的天下,并不是公平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公平,导致了他失去了天下。

*十六-。

*十六-。

大家好,我是[历史不识君],欢迎各位来到本期历史小课堂: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项羽分封天下,为什么诸侯还要反对呢?”

秦朝末期,项梁、项羽揭竿而起,与刘邦等众多起义军推翻秦朝统治!随后,项羽分封了十八位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巴蜀地区!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十八位诸侯之首!

当百姓以为安定的时候,诸候之间,为了争夺地盘相互开战了。

个人认为:1.每一位诸侯其实心存不满,认为推翻秦朝,自己功劳最大,却封如此“小”的地盘。所以,才打了起来。

2.有地盘、有野心的诸侯,如刘邦、英布,既然有实力可以争夺皇位,为什么不拼一下呢?

以上,便是本人的观点!

本期历史小课堂结束了,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关注[历史不识君],下一期更加精彩!

温暖的弦

温暖的弦

自古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项羽分封天下,体现了自己的利益,但却无法满足提着脑袋,反抗秦朝的天下诸侯的需求。

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项羽以楚怀王的名义,分封灭秦功臣,分封十八路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建都汉中南郑。

项羽分封诸侯以后,反对项羽最坚决的是汉王刘邦和齐国的田荣,对他们来说,项羽的分封是极不公平的。在反抗项羽的过程中,还有赵国,但是比较摇摆,属于跟风性质的。



“先入关中者王之”的刘邦,成了被赶入汉中的汉王

项羽和刘邦受楚怀王的命令,分兵两路一路河北、一路河南,进兵关中灭亡秦朝,并立誓“先入关中者王之”。

可能项羽自恃率领主力大军,关中对他来说是囊中之物,但是不想在绕道巨鹿救援赵国的时候,被秦军主力所阻挡,虽然迅速击破王离,章邯因为赵高的陷害而投降。

在项羽的判断中,河南一路有函谷险关阻碍,刘邦率领的乌合之众能不能拿下函谷都是问题,肯定无法赶到自己的前面进入关中。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凑巧,刘邦在函谷无法突进后,采用张良的计策,改道从武关进入关中,然后就是秦人望风而降。秦王子婴打开咸阳城,投降了,可能刘邦自己都没有想到,就这样屌丝逆袭了。

就这样刘邦在项羽之前进入关中,等项羽在河北处理好了章邯,整合了诸侯联军,率军四十万兵临函谷的时候。早就是心上人成了别人的婆娘了,项羽一肚子怒火,率军攻破刘邦派兵把守的函谷关。

进入关中后,给刘邦来了出鸿门宴,逼迫刘邦让出关中,自己在关中大肆劫掠一番,一把火烧了咸阳和关中的秦宫。

糟蹋一番后,还不把关中留给刘邦,顺手把关中赏给了投降的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三秦王”。



刘邦当时真是打不过项羽,要是能打过,恨不得把项羽踹出屎来。最后刘邦被封到汉中,是为汉王,关中就在眼巴前,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这就是个有脾气的,都得反对项羽,没过多久,刘邦就采用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还定三秦。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项羽将关中封给刘邦,他就不反对项羽了吗?肯定不会,项羽和刘邦是思维和格局的差距,项羽还是贵族分封的格局。

经过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熏陶,刘邦已经有了大一统的思维和格局,他想要的是天下,而不是关中,所以刘邦是注定要反对项羽的。

当然项羽也有可能正是看出了刘邦的野心,所以要把刘邦赶到四塞之地的汉中,希望用这个牢笼,困住刘邦这头野心勃勃的猛虎。



既然你不给,我就自己抢的齐王田荣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应,原齐国王室宗族的田儋、田荣、田横兄弟在当地起事,迅速占领整个齐地,田儋自立为齐王。

章邯率领秦军平定天下诸侯,围攻魏王魏咎时,田儋率军救援,被章邯突袭,田儋战死。其弟田荣收拾残军,杀回齐国,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

章邯随后进攻项梁,项梁在定陶之战中战死,项羽因为田荣没有救援项梁,因此记恨田荣。分封时,故意给田荣添堵,封田都为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安为济北王,将齐国一分为三。

田荣被气炸了,既然你给我添堵,那我就让你不得安生。于是率军赶走了田都,杀死自己不听话的侄子,自立为齐王。同时派出彭越率军击杀田安,重新收复齐国土地。



刘邦还没动手,田荣先炸毛了,项羽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歪风邪气,于是率军攻打齐国,杀死田荣。双方的仇结死了,田荣弟弟田横收拾残军,继续和项羽对着干。

齐国的硬气一下子把项羽干服气了,一方面项羽在齐国烧杀抢掠,令齐国军民憎恨,楚军深陷泥潭。另一方面,刘邦从背后进攻项羽,占领了彭城,楚军不得不撤退。

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陈余和张耳

张耳、陈余是辅助赵王歇恢复赵国的两大功臣,但是项羽因为张耳跟随他一起进入关中,于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割裂赵国的领土,封张耳为恒山王。



同时将赵王歇封为代王,陈余仅获得了南皮周围的三个县,被封为侯爵。陈余大怒,经常对人说“张耳和馀功相等。今张耳为王,我却称侯,项羽对我不公。”

田荣起兵反对项羽后,陈余向田荣借兵,与齐国联合对抗项羽,田荣正担心自己势单力薄,正好陈余找上门,立即派兵协助陈余。

陈余率领自己的兵马,再加上齐军,迅速攻破张耳的恒山国,张耳逃往刘邦处,受到厚待。陈余迎接赵王歇,恢复为赵王,赵王感念陈余收复国土的功劳,封陈余为代王。



戏下分封,以力压人,名不正言不顺

项羽率领诸侯大军,进入关中后,以鸿门宴逼迫刘邦让出关中。项羽认为灭秦自己功劳最大,上书楚怀王,请求分封功臣。

威胁楚怀王,以他为首功,由其主宰关中,但是楚怀王回复他“如约”,坚持按照“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分封。

项羽大怒,不遵从楚怀王号令,自作主张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己割裂楚国九郡土地,自称“西楚霸王”,以天下霸主自居。



而且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背地里却命令英布、吴芮、共敖将楚怀王在南下的路途中杀死。天下诸侯都对项羽极为不齿,刘邦也以为义帝报仇的名义,讨伐项羽!

俗话说,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让所有人不满意。关中的秦国(还定三秦的汉)、河北的赵国、东方的齐国,自古就是天下大国、诸侯的领袖,项羽分封天下,同时得罪了这三方势力,令大家都不满意,项羽分封的不公平可见一斑。

混四川、暴走大街

混四川、暴走大街

世人都以为分封是项羽一个人的决策, 却不知道这是西楚高层集体所决定的。理论上可以行得通:刘邦分在巴蜀汉中,履行怀王先入关中者为王之约;秦地封三王遏制刘邦东进;齐地封三王瓦解齐国残余势力。十八诸侯中有六国贵族,有和项羽一起打天下的武将。但是错就错在项羽迁都彭城(也理解,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还有低估了这群人的野心 。实际上野心在绝对实力面前,聪明人不会暴露。比如项羽要是一直在关中,刘邦断然不敢反!

据函谷天险、举世无双之勇,田荣闹得再欢,等待他的还是失败。

午门痴-李昭

午门痴-李昭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项羽是如何分封天下的:

汉元年(前207年)十二月项羽率众诸侯兵破途中;另一方面,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将全国分成十八个王国,分封给诸侯、部将和降将为王。 这十八个王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项羽这样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权威,以便号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劲敌刘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将章邯、司马欣给予钳制。

大家看到了吗,项羽分封天下的目的,一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二是为了遏制自己的劲敌刘邦,以将其限制在巴蜀之地。

要知道那个时候巴蜀之地是很荒凉的,是用来流放罪犯的,用今天的话说,那定然是艰苦卓绝之地。

项羽将刘邦分封在那里,刘邦心里会真心接受?除此之外,项羽还安排了秦国降将章邯、司马欣来牵制刘邦。

试问,这样的分封也叫公平。

另外一点,同为诸侯,共起义兵,项羽在分封前杀了楚怀王,自立西楚霸王,并以西楚霸王的名号分封天下,各路诸侯不服那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皇帝位太诱人了,谁不想分一杯羹呢,所以项羽率先出头称霸,被枪打出头鸟也算是历史的必然。

phipippo

phipippo

问题有错误:不能说项羽分封天下 项羽只是主导者 反对的诸侯不过刘邦、陈余、田荣三人

天下不是项羽作为君主率领部下打下的,因此不能说是项羽分封天下。如果楚汉争霸,项羽赢了,项羽才有资格分封天下。

在诸侯共同灭秦时在咸阳召开分封会议时,项羽只不过是一个主导者,其他诸侯的地位和项羽是平等的,项羽并非是他们的君主,不存在项羽分封天下这种施舍意味的说法。

西周分封天下,是西周人跟随周武王、周成王作战胜利后进行分封的,是自上而下的分封。秦亡时的分封,只是诸侯分蛋糕式的分封,谁的功劳大,谁的封地大。

项羽时的十八路诸侯

分为三类:

因战功分封的军功爵制:项羽、刘邦、申阳、司马卬、张耳、英布、田都、田安、吴芮、共敖。这些都是入关灭亲的立功之人,因功而封王,符合秦朝的军功爵制。

因为投降而被封:章邯、司马欣、董翳;

当时公认的王侯:魏豹、韩成、赵歇、韩广、藏荼、田市。

这十八路诸侯分封和封地大小,都是项羽、刘邦的这些人入关灭亲功臣开会共同商议确定的,不是项羽一个人决定的。

刘邦不能得到关中,不仅仅是项羽的提防,更主要是刘邦是单独入关,其他人都是跟随项羽入关。刘邦势单力孤,除了张耳是认识的之外,其他都是陌生人,他们不可能支持刘邦得到关中。

反对分封结果的是失意人

刘邦认为关中应当是自己的,声称自己单独先入关灭秦的。刘邦的这个主张自然不能被项羽等人所认同——如果秦朝是你刘邦一个人灭的,那么项羽这十几个人入关是干吗来的?秦朝是你刘邦一个人所灭,那么我们还有战功吗?还能以战功分封为王吗?这不是扯淡吗?

不给关中刘邦,就是否定秦朝是刘邦一个人所灭的观点,肯定秦朝是天下诸侯共同所灭。

这就是刘邦攻打关中时,项羽丝毫不着急的原因——又不是他一个人决定不给刘邦关中——你们爱打就打吧。

陈余在巨鹿之战中也是有战功的,只是巨鹿城解围后,和张耳闹翻,才没有跟随项羽一起入关。拥有战功但因为没有一起去关中就不被分封,陈余觉得很不公平。

仗是大家一起打的,凭什么你们封王,老子就该被遗忘。

至于田荣,一不是国君,二没有在灭秦中立有战功,不被分封也是正常的——毕竟大家都是按照军功爵制进行分封的。你田荣一点力不出,不是国君,又没战功,有什么资格分封?

田荣不得分封是符合当时的主流共识。田荣不过是依靠齐国田氏贵族后裔身份想要分封而已。

综述

秦亡时十八路诸侯分封,是项羽主导下的诸侯会议决定的,不是某个人的分封,本人更愿意称之为咸阳共识;是以秦朝的军功爵制为主分封的,不是以六国之后贵族身份分封,六国之后的封地都被分割给有功人之人(魏国、赵国、楚国、齐国、韩国等都被分割)。

刘邦以单独入关灭秦要求独占关中,这就严重威胁着十八路诸侯分封的基础——灭秦只是刘邦一个人的战功,你们十八人凭什么战功去分封?

没有分封陈余是十八路诸侯分封的重大过失。没有分封田荣,是符合军功爵制的主流观念,并没有错。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静小静

静小静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