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哪个让人觉得更为耻辱?

小小珊瑚虫
靖康之耻
其实靖康之耻本不该发生,北宋也完全不必灭亡,可惜大宋朝廷脑子好像缺了一根弦似的,居然和金国联合灭辽,结果辽一灭亡,金军立刻南下,于1127年1月9日,攻破开封城,俘掳徽宗、钦宗二帝。金太宗居然还下诏将徽宗、钦二帝贬为庶人。二帝以及皇亲国戚、大臣、工匠等一万多人,被押往金国,最后二帝死于北国。
土木堡之变
1449年,瓦剌也先数次侵犯明朝领地,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命其弟朱祁钰据守北京,自己和王振,还有一百多位官员,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英宗朱祁镇被俘。
靖康之耻后明显要比土木堡之变更耻辱,原因如下:
1、 靖康之耻两个皇帝被俘。土木堡之变,一个皇帝被俘。
2、 送钦二帝卑躬屈膝,受尽侮辱,最后还是死在异国他乡。朱祁镇镇定自若,不但完好无损的回到北京,竟还复辟成功,二次登基称帝。
3、 靖康之耻后,金国在开封城内大肆掠夺,不仅搜刮金银珠宝,连妇女、工匠、教坊乐工、图书典籍、祭天礼器等都在搜刮之列,开封城一片狼藉。土木堡之变就不一样了,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于谦的带领臣民立朱祁钰为帝,并加固城墙,征调部队,成功的抵挡住了瓦剌对北京城的进攻,最后瓦剌什么也没得到,只好放朱祁镇回国。
4、 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故土难收,“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政局稳定。

小虎识途
没有最耻辱,只有更耻辱——都是丢人的事儿
明明是皇帝被人俘虏了去当猴儿看,史书为了美化偏偏称其为“北狩”,意思是皇帝到北方打猎去了,啥时候回来?不知道!
单纯这两个比较一下,更为耻辱的应当数靖康之耻
相对之下,土木堡一役罪魁祸首只有俩人——军事白痴王振和地主家的傻儿子朱祁镇
而靖康之耻就比较尴尬了,赵宋皇室几乎一扫而空,国家积蓄尽数被掳;有点类似于当年八国联军入京洗劫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不同时代的惨案,却有着相同的原因——懦弱无能
明朝的遭遇还不算太惨,但清末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和北宋末年的遭遇差不多,都是面对强敌一味退让以求自保,最后却鸡飞蛋打。只是不同的在于统治者,虽然各不相同却极其相似
清末统治者是个啥都不懂就知道享受的老娘们儿(慈禧太后),而宋末统治者是个只会写字画画的文人(宋徽宗赵佶)
纵使国家有忠臣也好、良臣也罢,就算是奸臣当道也对整个局势的发展无济于事,毕竟决定权是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
古往今来,多少从未提过刀的文臣上阵不仅能杀敌,还十分厉害;所以不要为赵佶找理由。女性也有无数巾帼英雄、大辽萧太后、女皇武则天、前秦皇后等人都是优秀代表,而慈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女性统治者(实际),除了修园子看景儿,啥都不知道
只是我们现在不愿意提起清末的无情变迁,毕竟距离我们太近,有太多的损失让我们心痛到不愿意提起,只好对着宋末这一次靖康之变说道说道
落后就要挨打是硬道理,而奸臣当道又成为北宋之殇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大辽的灭亡,北宋迎来的是更加水深火热的日子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辱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在宋亡之时发生——两代帝王均成为阶下囚!
除此以外,满朝文武大臣和后宫嫔妃全部被打包带走,男人成为奴隶、女人成为....
可怜了这些锦衣玉食的嫔妃和公主们,被金兵奸淫致死者不计其数!
金银财宝自不必说,自北宋成立以来无数珍宝古玩、金银绸缎全部被装车带到遥远的苦寒之地,成为金国炫耀的资本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赵佶作为历史上知名的书画家皇帝,竟然在五国城坐井观天,苟活了十几年才死去,而在做囚徒的日子里,何谈笔墨纸砚,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北宋不是没有忠臣,只是如李纲、宗泽等人也想浴血奋战却被奸臣阻挠,哪怕国破依旧不放弃,最后却败给了毫无大志只图安逸的高宗赵构
所以,我们说靖康之耻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耻辱,没有之一。不仅仅是北宋灭亡带来的耻辱,更多的是南宋的不思进取所带给我们的遗憾!
土木之变——就是一场笑话
明英宗朱祁镇,如果不经历这件事情顶多算是个普通皇帝,但却因为土木之变摇身一变,成为白痴兼天才的代名词
不折不扣的白痴,这是我对他的评价。讲道理,你一个皇帝宠信个把太监无可厚非,但是没必要为了实现太监的理想就陪他一起横刀立马啊!就算是为了哥们装13,也别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他啊!关键是,他只能立马却不能横刀,甚至连马都骑不明白!
土木堡一役,朱祁镇御驾亲征,率领明朝精锐二十余万,带领国家重臣无数(尚书级别的就好几个),指挥权呢,则交由心腹太监王振一人掌握
面对也先的数万精兵,白痴王振先后错失战机,又在军队濒临崩溃之时做出愚蠢决定,最后导致几十万雄师如砍瓜切菜般被人收拾,文臣武将全部战死沙场,关键是连皇帝明英宗也成为了也先的阶下囚!
这是大明最耻辱的一战,哪怕是明末崇祯都没有这么耻辱过!而朱祁镇也光荣的成为北狩旅行团的第三位成员。然而,就是这个白痴到极点的朱祁镇,竟然也算是个“天才”。凭借其过人的个人魅力和三寸不烂之舌,竟然在大明未出一分钱赎金的情况下,自己回来了!
不管怎么说,土木之变是一场意外,而朱祁镇回来更是一场意外。只是这件事情会永远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差一点明朝就会重蹈宋朝的覆辙,那么这两件事谁更耻辱就两说了
多亏明朝出现了一个超级大忠臣兼超级救世主——于谦
正是于谦拼死守住已无精兵的京城,打跑了锋芒正盛的也先,才得以让大明继续延续下去。当时诸多大臣已经准备开溜,提出效仿北宋南迁,是于谦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北京城上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
所以说,朱祁镇应该感谢于谦才是,如果不是他,自己将与宋朝的爷俩一起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可是朱祁镇却在复辟之后杀掉了这位大明昔日的栋梁,一如南宋赵构自毁长城冤杀岳飞
或许历史就是这样,留给我们太多遗憾,却也精彩纷呈!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

凌凌柒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一个发生在北宋末年,一个发生在明朝初年。这两件事各自对宋朝和明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每次读到这两段历史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两件事是宋朝和明朝的耻辱。如果要选择一个哪个更让人觉得耻辱的话,我个人认为是靖康之耻。
事变起因:靖康之变宋朝软弱求和,金兵攻破汴梁。
北宋末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中的女真人由于不满辽国的压迫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反抗。后来女真逐渐壮大建立了金朝,进而灭亡了辽国取而代之。本来和辽国对峙的局面到现在变为了和金国接壤,这就面临到两个问题是战是和了。本来金是偏向和宋朝友好相处的,但是由于海上之盟宋军的表现,使得金国认识到宋朝早已不是他们了解中的那个强大的中原王朝了。于是金国在灭了辽国之后发动了对宋朝的进攻。金军一路进军最终攻破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及皇室宗亲,朝中大臣和各类工匠共14000多人。
土木堡之变瓦剌劫掠边境,明朝主动出击全军覆没
正统年间瓦剌部逐渐强大,不再满足于对明朝进贡的赏赐。进而率部袭扰劫掠明朝边境,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在王振的煽惑下决定御驾亲征。朝廷集结了包括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在内的25万大军,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看上去这次阵容强大,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军中各大事情都由王振独断,造成了大军内部组织混乱、物资短缺。好不容易大军到达大同,瓦剌诱明军深入,王振不听劝坚持北进导致先头部队惨败。于是王振想退兵了,但是他还想回去的时候也风光一下就诱导明英宗让军队回去的时候经过其家乡,但后又怕军队踩踏了庄稼而又改变路线,导致本已疲惫不堪的明军精疲力尽。最终疲惫之军驻扎在土木堡的时候由于饮水时的混乱被瓦剌大军乘势攻击导致全军覆没。
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宋朝首都开封被攻破,整个皇族几乎被一网打尽,仅剩一个康王赵构,北宋也随之灭亡。这还没有结束,被俘虏的这些人在去北方的路上死者十之七八。那些曾今高高在上的公主、后妃们也都受尽折磨,有些不堪受辱的都自尽身亡。活着到达金国的人也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金国为了羞辱宋朝,让徽、钦二帝“露上体,披羊裘”举行女真族的牵羊礼。这对于曾今俯视天下的皇帝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最终徽、钦二帝也没能活着回去,就那样屈辱的死在了金国的地牢之中。
明朝至土木堡兵败之后,明英宗被俘、带过去的文臣武将基本死完了。最为精锐的三大营也损失殆尽。这对于明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损失,但还没有到达亡国的程度。瓦剌击溃明军主力之后也发现了巨大的机会,只有一鼓作气攻陷北京,最差也会和明朝隔江对峙,明朝也会像南宋那样偏安一隅。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明朝最伟大的功臣出现了,他就是于谦。他在最危难的时候站了出来,力主守卫北京。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立新军稳定人心,命全国兵马进京勤王,整顿留守北京的神机营。并在瓦剌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主动出城作战打败了瓦剌。正是有了于谦的力缆狂澜才避免了明朝覆北宋的下场。
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太祖、成祖那时候横扫蒙古的那种威势了。之后明朝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只能缩在长城内进行对峙。明初靠着军功崛起的武将功勋的大量死亡也造就了文官集团的崛起。
从这两件事来看,靖康之耻更为耻辱。毕竟明朝只是皇帝被俘,文臣武将战死。后来由于瓦剌的败退,明英宗也被放了回去。如果不是皇帝被俘、随军大臣死尽的话这也只能算是一场战役的失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于谦的北京保卫战挽回了很多颜面。宋朝虽然有岳飞的北伐,但是最终也没能接回徽、钦二帝。也留下了岳飞那首流传千古的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kenny_l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都是中原的皇帝被少数民族给俘虏了。
这在当时,当然是以天朝自居的中原汉人的耻辱了。那么这两次,被人家劫走皇帝的事件,相对比一下,到底是哪一个更耻辱呢?
要知道靖康之耻,是北宋除了康王赵构之外的,所有皇室里的人,大概1500口,包括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在内的人所有人,全部被女真人给俘虏走了。
而且这些皇室里的子弟,全部被女真人,用铁链子给串起来,押送到女真族的都城那里去的。
千里迢迢的路途,行走起来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么说吧,在路上宋徽宗的儿子,就有饿死的。你看皇子都有可能被饿死,就不用说其他的人了。
皇室里的男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女人了,女人的命运,更加的惨不忍睹。
一般高高在上的公主们,都成了女真士兵手里的玩物。
不要说公主了,就是宋徽宗的妃嫔们,只要被女真人给看上的,也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前面我们说的宋徽宗的儿子,有一个叫赵构的逃了出去,后来,他就成了南宋的开国之君,也就是宋高宗赵构。
赵构的母亲韦妃,也是一起被女真给俘虏走了的,她在被俘虏之后,还给人家女真人生了两个孩子。
你看韦妃的儿子,是南宋的皇帝,他们都干对她下手,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南宋的皇帝呀,太不把南宋当成一回事了。
皇太后尚且如此这般,就更不用说其他的人了。
被女真俘虏走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宋徽宗,一个是宋钦宗。
宋徽宗是老死在了女真那里的,他死后女真人火化他的时候,用他尸体上滴下来的油点灯用。
你说宋徽宗,作为皇帝的他,下场是不是很惨。
但是,他的儿子宋钦宗的下场,比他还要惨,宋钦宗是被女真人,当作猎物,活活射死在猎场的。
堂堂的两个北宋的皇帝,因为懦弱活成了这个样子,真的是没有比这更惨的事情了。
我们再说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一个人,被瓦刺给俘虏了。
但是,明英宗这个人,人缘不错。他用他的善心,感染了瓦刺的领导。人家瓦刺的领导对他照顾有加。
不但好吃的,好喝的给他供应着。而且养了他多年之后,还把他给送回了大明。
做俘虏的皇帝,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给大明争了一点颜面吧。
对比于宋朝的那两个活宝皇帝,当然了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加的耻辱了。

灵感
这是有点区别的;
靖康之耻是国家和中原民族之耻,是野蛮对文明的践踏,魔鬼对善良的吞噬。
北宋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统治宽仁,社会开明,发展繁荣,文化昌盛,人民乐业,《清明上河图》是真实的写照。这一切,被来自北方的蛮夷无情颠覆。开封被攻破,财产被劫攫,妇女被蹂躏,皇族沦为猪狗。
北宋灭亡的教训是重文轻武,拳头软弱;文人军师不乏韬晦之计,先用金钱买和平(澶渊之盟)缓解北方辽国威胁;后又心有不甘,用以夷制夷(海上之盟)报复。结果算来算去,将金军引狼入室,悔之晚也!
北宋灭亡是华夏大地的一场文明浩劫和历史倒退,人格践踏,生灵涂炭,经济滑坡的灾难,是北方游牧民族首次问鼎中原,(从此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宋微宗父子及随人的悲哀不幸,只是其中浓墨重彩的插曲。
土木堡之变是朱明皇家的耻辱!皇帝昏庸,太监督军,大军浩浩荡荡,竟然不允许踩踏一颗庄稼禾苗。这不是打仗,是豪华巡游。明英宗被俘表现还算镇定不丢人,但作为俘虏携带元蒙残渣余孽来北京城下叫阵,(这应叫“天子攻国门”),既对不起一生驱除鞑虏的祖宗朱元璋、朱棣,对不起国民,也对不起自己。
这个昏庸皇帝通过“多门之变”复位后,不思自己之过,不褒奖力挽大明王朝社稷于狂澜之中的民族英雄于谦,反而挟私报复将其杀害。
从那以后,他和他的子孙失去了太祖、成祖恢复中华锐意进取的锋芒,失去了宣宗治国的睿智;明朝日趋平庸,皇家还怪人怪事不断……。

昱都
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是皇帝亲征被打败俘虏了,但是北京朝廷没有屈辱求和,反而在于谦的带领下另立新君,挫败了也先的阴谋。靖康是宋朝首都被攻破了,整个国家上到皇帝本人皇亲国戚下到升斗小民全做了俘虏,基本宣布国家灭亡了

Dennis
当然是靖康之耻。因为朱祁镇最后回来了,大明也没有割让一寸土地给瓦剌

purpleeyes4444
比较而言,靖康之耻更为耻辱,这里可从皇帝对外敌的态度上、现实情况可见一般。终观宋一朝,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王朝,重用文人,轻武将,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面对外侵的时候,就只能软弱,妥协,靖康之耻,当朝的一朝皇帝受到百般羞辱。金国的敲诈勒索,让开封百姓苦不堪言。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的表现,以及背景政权中心的表现却是非常不错的,也先并没有得到多少的好处。从这点就可以看到出来。一个是出卖国家尊严来换的一时的安定,一个是极力维护国家,力保国家政权稳定。
靖康之耻宋朝,靖康一败,金人占据开封四壁外城,假惺惺要与宋朝和谈,并提出请太上皇到金营谈判,宋徽宗不敢去,宋钦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到了金营之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且要求降表要四六对偶句,宋钦宗迫不敢违背。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卑膝之态。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宋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宋钦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宋钦宗返回。
钦宗一路回城,一路哭哭啼啼,看见迎接自己的大臣和民众,想着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自己的安危,便嚎啕大哭。可钦宗一回宫,金军就派人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这时候钦宗想起惦记着自己的百姓了, 下令在开封大肆收集金银。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关于金银布帛,宋钦宗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宋钦宗如此听话,金朝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又要宋钦宗去金营谈判,宋钦宗那么怕当然就去了。到了金营之后,又被抛在一边不理,住的房间条件也极为简陋,门外还有金兵把守。金人声称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钦宗。金人把宋朝当作提款机,不仅搜刮金银,连妇女、工匠、教坊乐工、图书典籍、祭天礼器等都在搜刮之列。而那些宋朝官吏也在卖力地为金人搜刮。
最后,宋钦宗被废为庶人,宋徽宗之后也被迫前往金营,父子二人被逼脱下龙袍。之后,金人扶植主和的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继续加紧在开封的搜刮。金人押着徽钦二帝、亲王、皇后、妃嫔、宗室成员及大臣北撤。被驱掳百姓不下十万人,沿途烧毁房屋。金人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宋王朝府库积蓄为之一空,开封府的百姓深受苦难。
土木堡之变明朝,英宗被俘之后,英宗本身还比较镇定,面对一拥而上的瓦剌兵要脱他的衣服,不服反抗,至少没有卑颜屈膝求活。朝廷那边则迅速确定了新君及太子,先是当朝打死了王振的亲信马顺,后于谦喝住了南逃派的徐珵,稳住新皇帝的心。又灵活部署各地军队进京勤王,重用逃回来的武将石亨,加紧加固城墙,操练军队。也先先是挟英宗在边关游荡,希望靠着英宗的身份拿下宣府大同,但朝里早已立新君,也先碰了一鼻子灰。也先无可奈何又忍无可忍之后,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希望与明朝谈判,明朝这边却无意和谈,只派了几个低阶的官员去瓦剌军营,自然是谈不出什么来的。也先失去耐心,决定直接攻打北京。令也先想不到的是明军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全军列阵九门之外严阵以待迎敌。于谦亲登城门指挥,下令: 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明军知道他们的背后就是京城,这是死战,他们怀着上次溃败的耻辱对瓦剌军展开攻击。也先外交失利,攻城不下,只好后撤,于谦又调各将领追击,追到居庸关才回来。
也先带着明英宗回去之后,一直派人与明朝求和,让明朝派人把英宗接回去,估计也想捞点金银,可无奈朝中皇帝大臣团结一致,并无间隙可钻,景泰帝在坐了皇位之后根本不想这个哥哥再回来,面对也先每次派人致书都爱理不理。最后在于谦的保证之下,“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景泰才同意把英宗接了回来。
两相对比宋朝面对兵临城下的金军,内部矛盾重重,可战不战,主和派一心求和,卖国割地,搜刮百姓无所不做,皇帝在金营做人质,受到百般屈辱,开封百姓惨遭杀戮,北方大地山河破碎。最后,皇帝及宗室成员被掳,半壁江山沦丧敌国。明朝在经历大败,皇帝被俘之后,迅速稳定内部,主战一派把握住朝政,立新君、调部队进京、操练军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更是把握住了话语权,让也先无缝可钻。明朝经此一战,虽有损伤,但坚守北京,决意一战,把战线控制在沿边、京城一带,保住了北方大部分的国土和百姓。

一切旎好
比较而言,靖康之耻更加耻辱。历史上,中原皇帝曾经有三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所俘虏。大家或许只记得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可能大多都不知道,在百年多以前,后晋末帝石重贵,也因兵败被契丹所俘虏,从公元947年被俘,一直活到了公元974年去世。对比来看,靖康之耻和石重贵被俘,这两个屈辱性更大。说到底,无论是北宋还是后晋,实际上都算是偏安政权。北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终北宋一世,始终面临辽的威胁,而且也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宋徽宗继承的虽然是一个富庶的大国,但由于其本人昏庸无能,导致朝政日非,而且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与金国合作,驱虎吞狼,结果饭被虎吞噬。后晋也是如此,后晋开国君主石敬塘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取支持,但建国以后始终仰赖辽鼻息生存,石重贵继位后虽然心有不甘,但身边无人可用。无论是辽对后晋的征伐,还是金国对北宋,实际上打的都是灭国之战,而且还是在两个国家衰退时期。君主无能之下,臣民自然也就很难幸免。但土木堡之变不一样。在正统十四年以前,大明王朝的经济、军事实力都是蒸蒸日上的,而且即便是朱祁镇昏聩,前期有张太皇太后扶持,朝廷几无大事。如果朱祁镇不亲政的话,以蒙古瓦剌当时的军事实力来看,是不可能突破边防直接打到北京的。瓦剌和辽、金国都不一样,他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稳固的政权,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形不成致命的威胁。在当时瓦剌也是因为想要抢掠一些东西,加上互市中故意挑起摩擦,才率军入侵的。虽然兵锋正锐,但除了在大同取得了一些胜果以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占什么便宜。脱脱不花侵袭辽东,也只是做做样子,抢东西罢了。如果调配得当,实际上瓦剌打不进来,但前提是,朱祁镇不干预,不亲征的前提下。当然即便是后来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全部折损,以当时大明的军事实力来讲,也完全没有可能打下北京来。而且就算也先真的选择南下,也会是阻碍重重,瓦剌灭不了大明王朝,自己反而会折损很多,朱祁镇在他们手中只是烫手山芋而已,根本就不值钱。剑桥中国明代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也先的时期,蒙古人的真正利益不是领土征服,而是维持与中华帝国的紧密和有利的经济关系。重点只有一句话,无论是靖康之耻,还是石重贵被俘,打的都是灭国之战,而土木堡之变,则是一场经济利益的互换而已,二者虽然都是皇帝被俘,但战争的本质并不一样。

发东亚系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都是中原王朝的帝王被边疆少数民族国家俘虏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皇室成员以及开封百姓受到金军的肆意凌辱,把开封抢劫一空。临走时还把北宋的两位皇帝和数千名皇室嫔妃和公主挟持到北方的五国城。很多嫔妃和公主在前往五国城的途中就受到金军官兵的凌辱和蹂躏,到达五国城之后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皇后按照金人的习俗袒胸露乳身披羊皮对金国的宗庙进行祭拜,之后被拉到大街上供金国百姓围观。
而北宋的皇室嫔妃和公主的下场是及其悲惨的,到达五国城之后他们首先被关押在金国的官方妓院--浣衣院。在这里她们天天被金国官兵凌辱,特别是赵构的生母韦皇后一天要惨遭金军官兵上百人的强奸,并为金国人生下了两个孩子。茂德帝姬更是被金人折磨到“谷道破裂”而死,死时只有22岁,柔福帝姬被俘虏时只有17岁,在浣衣院遭到金军的强行侮辱长达数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致死都没有回到中原,宋徽宗死后据说还被熬成了灯油。所有被金国俘虏的皇室人员的遭遇可谓是悲惨至极。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位皇帝,在第六位皇帝任上时由于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不顾于谦等人的坚决反对执意北伐,由于王振擅自更改行军路线使明军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大军的合围,明军死伤十数万人,各级高级将领和官员多数被杀,王振也被禁军首领樊忠一吹砸死,明英宗和身边的小太监被瓦剌俘虏,虽然做了俘虏但是明英宗在瓦剌的日子过得还是十分滋润的,瓦剌首领也先并没有为难他,日夜派遣人员细心照顾朱祁镇的生活起居,生怕他出现什么事故。
瓦剌身处北方草原异常苦寒,为此也先为朱祁镇以汉人的风格制作了众多的御寒服装,在饮食上瓦剌每两日进奉一只羊,七天进奉一头牛,羊奶牛奶更是随便享用,五日七日十日为朱祁镇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在朱祁镇生日的时候也先更是要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朱祁镇。后来经过北京保卫战也先眼见留着朱祁镇没有好处就把他放了回来,当朱祁镇回国时也先的弟弟伯颜亲率大军相送几十里,一直到明朝边境,鼻涕一把泪一把和朱祁镇挥泪告别。后来瓦剌内乱伯颜被杀,朱祁镇派人将伯颜的妻儿老小接到北京居住,并把他的儿子都封了官。由此可见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虽然皇帝都被俘虏,但是遭遇完全不同,因此靖康之耻才让人感觉更加耻辱。

伊人de神话
这还用问,当然是靖康之耻了!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宋朝赵官家和大明朱皇帝的家族遗传性格分析
https://www.sohu.com/a/389199262_120560109
我从宋朝和明朝皇帝性格心理分析为什么宋朝和明朝在经过国难之后,会有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宋朝亡国,偏安一隅,割地赔款
而明朝却停过了大难,继续存在下去。
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因为虽然明朝发生了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虏,也先野心膨胀,想要南下攻克北京,重建大元。
但当时是明朝前期,国力很强,当也先攻击北京的时候,于谦等大臣立即另立新君,就是明代宗景泰帝,坚决抵抗。
明朝京师的精锐部队均在土木堡阵亡,所余的疲惫不堪的残军不足十万,人心恐慌,官员百姓都没有坚守的信心。
在得知英宗被俘后,京师震惊,百官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向南迁都避敌。
于谦高声厉喝道:“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将大势而去。难道没看见宋朝南迁的历史么?”郕王听后称是,于是留守策略始定。
这就看出了明朝君臣的血性。
就是大敌当前,要与敌人拼死作战,绝不后退,就算战死了,天地间也有个大明魂在。
如果像宋朝那样割地赔款,苟且偷安,为万世耻笑!
于是明朝人的血性被激发出来,全力投入了北京保卫战之中。
于谦当即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他请求郕王发布檄文集合顺天府、应天府、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直隶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应天府各地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人心遂稍安定。
这些军队集结北京,有效的增强了北京的防御力,给与也先迎头痛击。
接着惨烈的北京包围战开始了。
也先深入内地,自视拿下京城只是旦夕之事,但在北京结结实实的提到了铁板上。
为了保持战斗士气,于谦下达了著名的军战连坐法: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不仅仅是守卫北京的军队,就连北京的老百姓都加入抗击瓦剌的战斗中。他们站在屋顶,向也先起兵投掷砖瓦,杀伤了许多蒙古骑兵,延缓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瓦剌一万大军开始主攻,遭到以火器突发反攻,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而亡。
瓦剌军不得已改攻西直门,都督孙镗守卫,石亨亦分兵援助,瓦剌军败退。
瓦剌撤至
土城,王竑及福寿援兵赶到,蒙古大军撤退。
此后两军相持五日,也先感到大势已去,再加上各地勤王部队赶到,唯恐归路被断,于是拥着英宗由良乡向西而去,于谦调遣部队追至关外方才还师。
至此,蒙古撤出关外,明军获得京城保卫战的胜利。
李梦阳曾做石将军战场歌,为赞美石亨。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反观靖康之耻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及宗室蒙尘,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金人继续搜刮汴京财物。
据南征录汇载: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十,宋臣“吴幵、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
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 、王妃 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 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
“自正月二十五日,开封府津送人物络绎入寨,妇女上自嫔御,下及乐户,数逾五千,皆选择盛装而出。选收处女三千,余汰入城,国相(完颜宗翰)自取数十人,诸将自谋克以上各赐数人,谋克以下间赐一二人。”
次月五日夜,完颜宗翰宴请手下将领,令宫嫔换装侍酒,不从者即处死,当时有郑氏、徐氏、吕氏抗命不从,被斩杀,又将一女以箭镞贯穿喉咙杀死,又有“烈女张氏、曹氏抗二太子(完颜宗望)意,刺以铁竿,肆帐前,流血三日。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太子指以为鉴,人人乞命。”
开封府状载:“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统计竟有11,635人。
靖康之耻后,宋朝继续耻辱下去,连找回场子的机会都没有!

Emma777
靖康耻吧 这是华夏文明衰落的的一个重要节点 上一个节点是安史之乱 下一个节点是崖山海战 南宋结束

chaos
当然是靖康之变耻辱,所以才会有“靖康之耻”这个说法,而土木堡之变只被称之为“变”。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代王朝里空前绝后的奇耻大辱,除了靖康之耻以外,中国从来没有过两代皇帝和后宫妃嫔,满朝文武一起被人打包带走的情况。宋徽宗宋钦宗作为大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居然上赶着当了金国的阶下囚。赵宋皇室的妃嫔公主,居然当了金军的性奴,被奸淫至死的人不计其数。可以说整个北宋的朝廷,都成了金国的奴隶,毫无尊严可言了。
而宋徽宗宋钦宗,也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皇帝,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居然也在金国苟活了十几年。他们但凡有崇祯帝十分之一的骨气,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耻辱。在异国当了十几年的阶下囚,宋徽宗死了以后居然还要被金国人洘出油来点灯。
话说回来,赵家的皇帝要是有崇祯帝的骨气的话,开封根本就不会失陷。金军两次南侵,每次的目的都是为了抢点钱,根本就没有灭亡宋朝的想法。第一次南侵的时候,在开封城下被开封的爱国军民大败。即使这样,宋朝皇帝也赶快和人家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还严令宋军和义民不许阻击金军。第二次南下的时候,宋朝军民的抵抗意志更强了,但宋钦宗对军民高涨的战斗热情充耳不闻。当时开封城内尚有近十万宋军,全城百万百姓皆愿出死力,城中粮草可支持一年,全国的勤王军队源源赶来,而金军只有几万人。就在这种情况下,宋钦宗好死不死的命令一个叫郭京的妖道带着一群流氓去开门迎敌,开封外城随即陷落。然后吓破了胆的宋钦宗就放弃了内城防守和巷战,乖乖的去当了金兵的俘虏。
而土木堡之变就完全不同了。明英宗是在战败的军队中被俘的,跟宋钦宗在皇宫内出城投降是两个性质。而明英宗即使在被俘虏后,依然保持着皇帝的气度与体面,面对也先毫不畏惧,不卑不亢,其气度令瓦剌人都称赞。更重要的,明朝朝廷并没有在土木堡兵败后被击垮,而是在于谦的带领下很快重新组织起了北京的防守,并在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大败瓦剌,瓦剌没有从中讨到一点甜头,于是在一年后灰溜溜的把明英宗送回来了。
其实在土木堡之变后,很多明朝大臣都倡议迁都,往南京或长安迁都,这时候于谦站出来,引用的就是靖康之耻的故事。靖康之变后,金军占领了开封,随即在开封设立了伪政权,整个华北不再为宋朝所有。如果当年明朝也南迁的话,那在明朝也势必出现一次南北朝,历史将会改写。所以靖康之耻并非全无好处——至少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

Reyoung
当然是靖康之耻更耻辱啊,土木堡之变之后北京毕竟守住了,最后也没丢失土地,靖康耻完了那可是丢了半壁江山

大头企鹅
老规矩,先说结论——虽然土木堡之变也很二,但跟靖康之耻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你出门找仇家算账,没找到人无功而返,回家路上你被仇家截胡了,仇家逼你向家里打电话要钱赎你,这是土木堡之变。
你整天不着四六,某天突然灵机一动,招呼一伙黑社会上你家抢劫,你主动帮黑社会砸自己家人,主动帮黑社会制服自己家保镖,主动向来的警察叔叔解释这是闹着玩的,事后在黑社会大哥家里一脸抑郁忧伤地玩守望先锋。这是靖康之耻。
当时皇帝手里还有牌啊,可是不用!四周都是义军,叫人不要打了,还叫老百姓要听金兵们的话,把皇帝干出维持会会长的风采,真是古今第一奇谈。淮河以北生灵涂炭,女真人搜山检海,京城的王公贵族像狗一样跪着把自己的妻女送出去当军妓,无数汉人百姓家破人亡沦为奴隶,所有的典章书画文物成为垃圾,最尊贵的汉人皇后公主沦为最下贱的军妓,两位皇帝就在那苟延残喘看着自己的妻女被强奸以换取女真老爷的打赏。
这君臣,这嘴脸,可比军事失利本身难以承受一万倍,这才是靖康之耻比土木堡之变更耻辱的根本!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委曲求全只会带来生灵涂炭!
最后贴上岳武穆的词以平心中之愤!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历史总是这么让人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