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前方的路
卧槽~废都,活着都还真没看过。没看过咋认为?你说咋认为?

joqi
把这四部书作为现代四大名著太牵强了。首先这四部书的受众率不够,有多少人读过这四本书,它们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而且其内容又能为社会发展带来什么?
中国认定的四大名著几户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上面提到的四本书只有少部分人看过,不防做个社会调查,估计四本书加一起的读者不过1亿,而且读过的人对书的评价也不都是很高,比如《废都》,很有争议。
别着急弄什么四大名著,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snoopy6449
这四部书我有幸拜读了三点三部,废都看了三分之一多点,看不下去了。
我个人觉的平凡的世界是无可争议的现代名著,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期中国农村的现状,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充满激情,鼓励了几代年青人奋发向上,努力去实现自已的人生理想。白鹿原从篇幅上,历史跨度上看能算一部宏篇巨著,有些情节描写以偏盖全,有消极的东西,让人失望,能勉强是一部现代名著。活着只是让人觉的是作者象小孩搭积木搭成的童活世界,全凭作者臆想天成,把世上有可能发生的苦难都简单粗暴地强加在福贵身上,毫无感染力可言,让人一看感觉就是假的,不可能让人为福贵感到伤心,痛苦,不可能成为一部名著。废都我是慕名而拜读的,但读着读着读不下去了,我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只感觉是一段段毫无前因后果的黄段子,一个接一个地挤着在纸上呈现,没有铺垫,伏笔,更没有高潮,低谷。我只能弃之一旁,许是我的阅力有限,拜读不了这部巨著。
以上是我的一点读后感,仅供参考。

世界第一帅男
这个问题,我想不要简单这么来分,我们要先看看原来的四大名著的入选的标准与依据:
《三国演义》是中国谋略文化杰出代表它是中国古人智慧与谋略集大成者,里面《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广为运用,把它入选四大名著,这不是偶然的,这是文治武功韬略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人历来崇拜英雄,路见不平一声吼;危难之时,拔刀相传。官府欺压百姓时,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精神图腾,我们对神仙鬼怪也是信得要命。从秦朝徐福带领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东渡蓬莱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开始的道教,到了后来传到中国的佛教,更是把我们图腾文化发扬广大,尤其是观音已经深入每个国人心里。
我一直把《红楼梦》放在四大名著之首,因为该书把中国几千年来的诗、词、歌、赋和元曲都集中展示与传承下来,这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就像老人家说的:《红楼梦》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它博大精深,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当成枕边书来读。
可以说古代的四大名著,都是自成一体,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四本书《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确实写得不错,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侥侥者。
但是这四部作品,入选现代四大名著,又有何依据呢?我想,不必把它们冠以四大名著来说事,还是让他们沉淀沉淀。
上面的四大名著是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共识,用这四部作品来说成现代四大名著还为时过早,也难有广泛认同,比如我看莫言的作品《蛙》就不错。

濯夭
首先,一本书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完美反映当下社会现实,另外,在写作的技巧上也开创先河,独辟蹊径。在文学空间上有所拓展和延伸。
但是一本书能不能被认为是经典,其实我们很难在当代就能给出一个结论。因为它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
社会和时代一直在变化发展,有的书也许在当代红极一时,可是一百年之后换了一种社会环境,它的光芒就消退了。而有的书一百年前无人问津,可是一百年之后突然炙手可热。任何艺术莫不如此,梵高的画就是典型。
还有一个原因,一本书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艺术家的远见。因为他的精神是超越大众的,他提前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这里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卡夫卡。有人说卡夫卡的小说属于预言式的小说,因为他犀利透彻的眼光在他那个年代就精准预言了一百年后将会呈现的社会现状。
如果一本书仅仅是满足当代人的口味,它会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一定会成为经典名著。经典名著一定是呈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一些生命中永恒的东西。无论时代怎样更迭,这些都不会改变。
根据我的阅读经验,我觉得问题中所罗列的书都具备了这些特质,相信它们会成为不朽的经典名著。

woniu2006
可以这么说吧,这四本书都看过。
1:《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轩在书中算是一个正面形象,可是有时候也给人一种迂腐甚至残忍的感觉,典型的道德先生。即便这样,他身上的那种踏实,坚韧,还是让我感动,人都是比较复杂的吧。
其实书中还有另外一个很神秘的人物那就是朱先生,在他的身上也凸出来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说白嘉轩代表的是中国农民的精神,那么朱先生代表的就是圣人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精神”和“圣人精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需要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生生不息。
2:《废都》本书四组平行人物:艺术家阮知非、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作家庄之蝶。
本书以打官司为引线,讲述了庄之蝶与多名女性的爱情,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展现了那个时候的社会现实。
作家 庄之蝶
四大文人之首,众人的偶像,名誉金钱都收入了怀中,然而没有想到成功之后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困扰,创作中缺乏情感,过盛的赞许,成为公众人物的他再一次被束缚。正如书中所说:你已经不是你自己的庄之蝶,你是西京的庄之蝶。
他被更大的责任与义务束缚着,他的欲望和人性一直被压抑着,整本书当中都体现着,他被压抑着,不断的释放,就像永远也逃不出来一样,被折磨着,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变市侩、狡诈、圆滑、贪婪,这样的自己与内心的善良、感性、纯洁、浪漫相斗争,最终还是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现实生活毁了他。
3:《活着》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这个词语其实充满了斗争与力量。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段友情感人肺腑,因为他们之间有感激也有互相之间的仇恨;他们谁也没有办法抛弃对方没有理由去仇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书中也告诉大家,人不是为了某件事情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失去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
4:《平凡的世界》远非完美,评论界和读者对它一片赞美之声,却缺少必要的清醒的批评,自然体现了评论界和读者接受上的缺陷。
那个时候中国的大多读者还没有彻底从以往的那种虚假的文学环境中解脱出来,培养出真正的现实主义审美心理。读者对《平凡的世界》审美模式的普遍认同,与当前文学中流行的那种虚假情感、粗制滥造的“散文”现象,体现出同样的审美缺陷。
其次,在创作精神上,《平凡的世界》也有一定的缺失,尤其是在主导精神上,它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服务者”角色中走出来,带有较强的政治功利色彩,这一点,影响了作品的向更深入的人性世界开掘,也局限了它的思想深度。
当然,读者也有充分的理由将皮球踢回来:因为现实中找不到比《平凡的世界》更切合他们心理需求的作品,他们才最终选择了它。
所以,综合起来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和评价中所折射的,是创作界、文学史界和评论界以及读者等多方面的缺失,渗透的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某些精神和现实困境。


流水不争
我只能回答三个字:很合适!

雨满池
有人的此项作为很难通过。

RobertRobot
称得上是中国的名著不是轰动一时的作品,而是对社会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著作。逐步被人们淡望的著作配不上中国名著的称号!

清澈绿茶
把平凡奉为圣经的大多要么阅历尚浅,要么学历不高,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毫无了解,平凡的世界完全跟白鹿原不在一个档次!白就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rainjo
陕西不光面好吃,作家也不赖,一些就写出个四大名著

雨露
现代四大名著?
首先要明白和厘清“现代”是个什么概念?按文学史的分期概念来说,“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近代”和“当代”而言的,那是个相当宏大而又确切的划分范围。那么,这四部著作应该划入哪个年代似可对号入座的,也就是说它们产生的年代应是“当代”,而不是“现代”,这现代四大名著之说也就是无稽之谈了。
当然,现在是改革创新的年代,有些人或许会说,如今什么都在改革,文学上的分期说法也可以改变,或者说也应该改变。创新嘛。
姑且认可这一点,但也总得对"当代”有个时间范围限定,总不致于只能从《平凡的世界》(1986年出版)、《白鹿原》《废都》《活着》(均为1993年出版)这么短促的7年间就形成了当代的概念,或者以此为当代的起点?再或者这四部著作便是当代文学的顶峯吧?那是否有点量身定制的味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可从古代四大名著的形成以及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伪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开始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
明代冯梦龙是“三言”的编撰人,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明代有“四大奇书”。哪“四大奇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一称谓后来得到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的认可,并在《三国演义》序里面引了这段话。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直到今天大家还说“明代四大奇书”,就指这四部。这四部书是晚明时期的人提出来的。后来《金瓶梅词话》被《红楼梦》所取代,这已是晚清时期的事了。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整理中国古代小说经典的时候就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小说,应该说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乃至中国古代文学中间的经典之作,也可以说是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对读者,对普通大众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著作,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在国际上对世界的文化建设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四部经典著作。
如此看来,认定《白》《活》《废》平为现代四大名著是否草率、轻薄、任性了一点?!
愚以为,还是让子弹再多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