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步、骑营阵解

——(明代戚继光练兵实纪

  敌台解

  先年边城低薄,倾圯,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势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贮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见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冲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面立。

  造台法:下筑基与过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旁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其常用守台。先曾用主军,因月粮一石,内供父母妻子之养,外备台上月日之炊,每有饥馁而死者,弃台而逃者,其存者往往私弃台守,下台措办米粮,且妨身役,不得操练。今将召到南兵一万,分布各台五名、十名不等,常用在台,即以为家,经年再不离台入宿人家,以此台上时刻不致乏人。故此数年无虞,遇敌则击斩全捷。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官军得以固守无恐,即敌众大举至边,攻必难入,亦难出,此修险隘之大收效最著者也。

  每台一座,设备军火器械什物:佛狼机八架,子铳七十二门,铁闩二十四根,铁锤八把,铁剪八件,铁锥八件,药匙八件,铁送八根,圆木座八个,木梃八根,合口铅子二千一百六十个,神快枪八杆,合口铅子四百八十个,木马子四百八十个,锤八把,槌八把,剪八把,药匙八件,药碗八个,火药四百斤。火绳二十根,火箭五百枝,铁顶尖棍八根,锣一面,鼓一面,旗一面,木梆一具,大小瓮四口。石炮五十位,河光大石四百块,河光小石四千块,煤炒二石,食米十石,锅二口。

  烽堠解

  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既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每墩设军五名,计减滥设墩军,不下数千,省费不赀。墩之相去,惟以视见听闻为准,不相间断,近台者听守台百总调度。不近台者听信地百总调度,烽号赏罚,立为哨守条约,分给官军习学遵行。每一提调下,各设把总二员,每一路各设传烽委官一员,系南方人员,以其机利素习也,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墩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十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各路兵马见烽,即行收拾器械,或应速发,或应候报,或应赴边者,分投趋赴战守。全镇边墙,一体警备,军士乘墙,昼夜罔懈,御备既速,驰援不误。

  每墩台一座,设备号火什物;小房一间(隔为二半间,向边外半间墩军住,向内半间百总住),炕各一座,米一石,锅灶各一口,水缸一个,碗五个,碟五个,种火牛马粪五担,盐菜之类不拘。以上墩军备之,空心台系充墩者,亦备一分。

  大铳五个(盏口、直口、碗口、樱子皆可),三眼铳一把,白旗三面,灯笼三盏(白纸糊务粗,径一尺五寸,长三尺),以上俱官给。

  大木梆二架(每架长五尺,内空六寸,深一尺,要性响体坚之木,不合式者,即行改造,每擂梆必双,庶声合而可远,该路采木造兴)旗杆三根(好绳三副),发火草六十个(用房一间覆之,毋令雨湿),火池三座(连草苫盖听用),火绳五条,火镰火石一副,旗杆三根(每根长一丈八尺,要直,每根相去五丈),扯旗绳五副(务要新粗,半年一换),火池(每座方五尺,张口,庶草多火亮)。以上俱军采办。

  车营解

  往事,敌人铁骑数万冲突,势锐难当。我军阵伍未定,辄为冲破,乘势蹂躏,至无孑遗。且敌欲战,我军不得不战;敌不欲战,我惟目视而已。势每在彼,敌常变客为主,我军畏弱,心夺气靡,势不能御。自总督谭、今总督前巡抚刘、杨、巡抚王、及职创立车营,近该阅视,侍郎汪会题以上十座为额,每座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双轮长辕,用骡二头,两头俱堪骡架,以便进退。上用偏厢,各随左右安置。长一丈五尺,两头各有一门,启闭出入,车上安大佛狼机二架,每车见派军士二十名,分为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二名专菅骡头。以六名管佛狼机二架。每架三名,车正一名,专在车上披坚执旗,以司进止。舵工一名,专管运车,左右前后,分合疏密。奇兵一队,旗士十名,内以勇敢服人者为队长,以鸟铳手四名仍兼长刀,在车内放鸟统,出车先放鸟铳。敌近用长刀,又以身中年少骨软二人,为藤牌手,在车内放火箭,出车打石块,敌近用藤牌。又以杀气者二人充镋钯手,在车放火箭,出车亦放火箭,敌近用镋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皆其责任。

  用之环卫军马,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为营壁。一则可以代甲胄,敌马拥众而来,无计可逼,诚为有足之城,不秣之马也。但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每二车为一联,四车为一局,立一百总,十六车为一司,立一把总;六十四车为一部,立一千总;一营左右两千总,中军一员,又鼓车二辆,即以鼓手充车正,不另设。火箭车四辆,大将军车八辆,各车正一名,即以火药匠充车正。座车三辆,各车正一名。计车一十七辆,舵工一十七名,运车军兵大将军车每车二十名,计一百五十九名。百总一名,元戎鼓车火箭车每辆十名,计九十名。百总一名,共把总一员,千总不设,以中军兼管。

  以上每一营,通计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九员,百总三十四名,车正一百二十八名,舵正一百二十八名,狼机手七百六十八名,大棒手二百五十六名,运大将军火箭等车车正、军兵二百三十四名,奇兵队长一百二十八名,火兵一百二十八名,鸟铳手五百一十二名,藤牌手二百六十六名,镋钯手二百五十六名,旗鼓、爪探、架梁、开路大小将官,应用军士二百六十八名,通共官军三千一百十九员名。

  每车一营,旗鼓并该设备征军火器械:将官认旗一百,金鼓旗二面,门旗二面,五方旗五面,角旗四面,高招五面,坐纛一面。巡视旗十面,千总认旗三面,把总认旗九面,百总认旗三十四面,车正旗一百二十八面,金鼓一副,佛狼机二百六十五架,子铳三千三百四门,铁闩五百一十二根,钦锤、铁剪各二百五十六把,凹心送子二百五十六件,铅子二万五千六百个,火药七千六百八十斤,火绳一千二百八十根,鸟铳五百一十二门,铳袋五百一十二个,药筒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个,药鳖五百一十二个,细火药三千七十二斤,火绳二千五百六十根,铅子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个,杖五百一十二根,铅子模三十四副,火箭一万五千三百六十枝,火箭篓并雨罩具二百五十六个,大棍七百六十八根,铜锅一百四十四口,桶一百四十四只。

  马营解

  每马军十二名为一队,队总一名,次鸟铳手二名,次快枪手二名,次钯手二名,枪棍手二名,大棒手二名,火兵一名。三队计队总三名,兵夫三十名,火兵三名,旗总一名,共三十七名,为一旗,三旗为一局。百总一员,共一百一十二员名。四局为一司,把总一员,共四百四十九员名。二司为一部,千总一员,共八百九十九员名。三部为一营,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共二千六百九十九员名。

  以上为中营,每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千总三员,把总六员,神器把总一员,百总二十四名。旗总七十二名,队总二百一十六名,兵勇二千一百六十名。火兵二百一十六名,神器马骡九十四头。如军出三千之外,另为大营。每一把总司加一局,旗鼓、爪探、架梁、开路大小将官,其用军士二百八十八名,通共二千九百八十八员名。

  每马军一中营,旗鼓并该设备征军火器械:将官认旗一面,坐纛一面,门旗二面,五方旗五面,角旗四面,高招五面,金鼓旗二面,巡视旗十面,千总认旗三面,百总认旗二十四面,旗总认旗七十二根,队总认旗二百一十六面,旗总备旗杆七十二根,队总备旗杆二百一十六根,金鼓一付,虎蹲炮六十位,铁锤六十把,铁剪六十把,火根九面根,药线盒六十个,火绳一百八十根,铁锥六十把,火药九百斤,大铅子五万四千个,木马子一千八百个,石子一千八百个,皮篓一百二十个,药升六十个,木送六十根,木榔头六十个,驮架九十副,鸟铳四百三十二门,■杖四百三十二根,药鳖四百三十二个,药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个,铅子袋四百三十二个,铳套四百三十二个,火药二千五百九十二斤,铅子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个,火绳二千一百六十根。铅子模二十四副,快枪四百三十二杆, 杖四百三十二根,铁锥四百三十二把,铁剪四百三十二把,药袋四百三十二个,药线筒四百三十二个。药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个,铅子袋四百三十二个,火药四千五十斤,铅子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个,药线二十一万六千根,火绳一千二百九十六根,铅子模九十四副,火箭一万二千九百二十枝,火绳一千二百九十六根。火箭篓四百三十二个,油罩四百二十二个,盔二千七百九十顶,甲二千七百九十副,锃带二千七百九十条,撒袋一千三百四件,弓一千一百五十二张,弦二千三百四条,火箭一千一百五十二把,雨罩一千一百五十二个,腰刀一千一百五十二把,双手长刀四百三十二把,镋钯四百三十二把,枪棍四百三十二根,大棒六百四十八根,铜锅二百一十六口,拒马六百四十八副,短柄刀四百三十二把,水桶一百二十二只,喂马筐子九十三个。

  步营解

  每步军十二营为一队,火器手每队,队长一名,鸟铳手十名,火兵一名。杀手每队队长一名,圆牌二名,狼筅二名,长枪二名,钯二名,大棒二名。队长长旗枪一杆,腰刀弓箭牌手腰刀一把,狼筅手狼筅二把。钯手兼火箭,枪手兼弓箭,大棒手兼弓箭,火兵一名,铁尖扁担一根。三队为一旗,旗总一名,井三十七名。三旗为一局,百总一名,共一百一十二名。三局内鸟铳一局,杀手三局,为一司,把总一员,共四百四十九员名。二司为一部,千总一员,鸟铳四局,杀手四局,共八百八十九员名。三千总为一营,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共二千六百九十九员名。

  以上为一中营,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千总三员,把总六员,神器把总一员,百总二十四名,旗总七十二名,队总二百一十六名,兵夫二千一百六十名;内铳手一千八十名,杀手一千八十名,火兵二百一十六名,共计二千六百九十九员名。

  每步军一营,旗鼓并该设备征军火器械:将军认旗一面,金鼓旗二面,门旗二面,坐纛一面,五方旗五面,高招五面,巡视旗十面,千总认旗四面,把总认旗六面,百总认旗二十四面,队总旗枪杆七十二根。队总旗枪杆二百一十六根,腰刀二百一十六把,金鼓一副,鸟铳一千八百门, 杖一千八百根,锡鳖一千八百个,铅子袋一千八十个,药管三万二千四百个,火药四千三百二十斤,铅子二十一万六千个,火绳三千二百四十根,铅子模一十二副,长刀一千八百把,藤牌二百一十六面,狼筅二百一十六根,长枪二百一十六杆,弓二百一十六张,弦四百三十二条,火箭二百一十六把。雨罩二百一十六个,镋钯二百一十六把,火箭六千四百八十枝。大棒三百二十四根,铜锅二百一十六口。

  辎重营解

  师行粮从,军事所先。迩来敌每入犯,官军并无辎重,敌乘肥马,即日驶百五十余里,我军马匹既弱,行至有城池所在,俱将城门关闭,月粮在仓,草束在场,多在城内,每不得支,如候支粮料,必误追敌。大军之行动,以二、三万计,便开城听候,缘仓城门小,株粒干系钱粮,唱名给支,一、二日尚不能完,如候支完追敌,敌去二、三百里矣。官军只得枵腹追往,饥疲甚矣。气息恹恹,支步不前,安能胜敌?即敌有可乘之机,徒付叹息而已。

  近该题奉钦依,新创辎重营三座,每座大车八十辆,每辆骡八头,车上用偏厢牌,远视如城,到处下四面营。每车一辆,派军二十名,分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知喂养者八人领拽车骡,内以六人为营,狼机二架,每架三名,以大棒手二人,临阵专管收拾骡头;车正一名,专司进止;舵工一名,专备留后。奇兵一队,队长一名,鸟铳手八名,仍以一、二、三、四名兼习长刀,五、六名兼习藤牌短刀,七、八名兼习镋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此奇兵一队,专备护车,每车载米豆煤妙一十二石五斗,每营可供一万人马三日之食。各于出门之日,再自带干粮二、三日,计敌出入,亦足用矣。故师行常饱,而敌忾不销,全赖于此。每营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全营千总二员,分管把总四员,各管二十辆,百总一十六名,各管五辆,中军元戎鼓车三辆,各骡二头,中军带管。计骡夫六百四十六名,车正八十名,舵工八十名。元戎鼓车三辆,每辆军兵十名,共三十名。又奇兵队长八十名,铳手六百四十名,火兵八十名,共计一千六百六十员名。旗鼓、爪探、架梁、开路大小将官,共用二百五十四员名,每营车八十辆,每辆载米二石五斗,煤炒三石七斗五升,黑豆六石二斗五升,共载米三百石,煤炒三百石,黑豆五百石。

  每辎重一营,旗鼓并该设备征军火器械:将官认旗一面,坐纛一面,五方旗五面,角旗四面,高招五面,金鼓旗二面,巡视旗八面,千总认旗二面,把总认旗四面,百总认旗十六面,车正旗八十面,队总旗一百六十面,金鼓一副,佛狼机一百六十架,子铳一千四百四十门,铁闩三百二十把,铁锤一百六十把,铁剪一百六十把,铁匙一百六十把,铁锥一百六十把,凹心送子一百六十根,火药三千二百斤,铅子一万六千个,火绳八百根,鸟铳六百四十门, 杖六百四十根,锡鳖六百四十个,药管一万九千二百个,铅子袋六百四十个,铳套六百四十个,火药三千八百四十斤,铅子一十九万二千个,火绳三千二百根,铅子模一十六副,大棍七百二十根,大锅一百六十口,木桶一百六十只,喂骡柳筐八十个,草铡八十口。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练兵实纪》 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
《练兵实纪》热门篇章

【戚继光】简介

山东备倭
  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成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分工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二十七年(1548)至三十一年(1552),奉命率领卫所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
  二十八年(1549)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
  三十二年(1553),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大改观。


浙江抗倭
  当时浙江倭患严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司佥书,次年升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此后,戚继光多次与倭寇作战,先后取得龙山、岑港、桃渚之战的胜利。实战过程中,戚继光认识到明军缺乏训练,作战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练兵建议,最后得到批准。
  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无意目睹到义乌矿工与永康矿工打架的场面(几万人打架),戚继光惊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军。”戚继光在义乌招募了近4000人,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这就是著名的戚家军。
  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针对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
  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在台州十三战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岑港之战
  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巡抚胡宗宪诱捕斩杀了海盗汪直,其党羽三千余人盘据岑港,声称要为汪直报仇。岑港在舟山岛的西面,地形非常复杂,倭寇只留一条小路以便出入,将其余通路一概堵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各路官兵进攻岑港,戚继光由左路进攻。倭寇居高临下,明军仰攻很不方便,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岑港久攻不下,明政府认为将官作战不力,撤去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职务,限令一个月内攻克岑港。未至一月,嘉靖便下旨,自总兵官以下,全部戴罪立功。随着期限的临近,戚继光等亲率士卒,奋勇冲锋,倭寇抵挡不住,在一个深夜乘船退出岑港,转移到舟山北面海中的梅山,此后扬帆南下,转寇福建。


龙山所之战
  龙山所在定海县(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境内,北面濒临大海,是倭船往来必经之道。
  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倭寇八百多人打到龙山所,戚继光这时新任参将不久,听到消息立刻率军前往。倭寇分成三路猛冲过来,明军纷纷溃退,戚继光见形势危急,连忙跳到一块高石上,一连三箭将三个倭酋射倒,倭寇这才退去。十月,倭寇又在龙山所登陆,戚继光与俞大猷等率军抗击,三战三捷,倭寇乘夜撤退。明军跟踪追击,至雁门岭遇伏,纷纷逃走,倭寇得以乘船出海。两次龙山所之战,戚继光初露锋芒。同时,在此战役中,戚继光认识到明军「兵无专统,谋不佥同」,有必要训练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
  战后不久,戚继光便连续两次上书,向上司提出练兵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建议未能及早实现。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第三次提出建议,决定到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得到上司同意。到义乌后,戚继光进行了严格的挑选,他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凡选入军中之人,以下几等人不可用:在市井里混过的人不能用,喜欢花拳绣腿的人不能用,年过四十的人不能用,在政府机关干过的人不能用。
  以上尚在其次,更严厉的要求还在下面:(1)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要;(2)胆子小的人不要;(3)长得白的人不要;(4)性格偏激(偏见执拗)的人也不要。
  而被录取者,还必须具备如下特征:臂膀强壮,肌肉结实,眼睛比较有神,看上去比较老实,手脚比较长,比较害怕官府。
  最后选定四千多人,编立队伍,分发武器,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此,这支军队转战各地,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人称「戚家军」。


台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1561)四、五月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船只达数百艘,人数达一两万,骚扰地区达几十处,声势震动远近。其中大股倭寇窜犯宁海、桃渚、新河等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原则,在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地大败倭寇,先后十三战十三捷,共擒斩倭寇一千四百多人,焚、溺死四千多人,使侵犯台州的倭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其它将领也在宁波、温州一带和倭寇交战十多次,取得重大胜利,浙江倭患基本平息。由于台州大捷,戚继光被提升为都指挥使,「戚家军」也闻名天下。


福建抗倭
  福建的倭患也很严重。嘉靖三十九年(1560)后,倭寇由于在浙江受到沉重的打击,在福建的活动更加猖獗,一支筑巢于宁德城外海中的横屿(时人称夺命岛),另一支筑巢于福清的牛田,形势非常危急。
  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横屿、牛田、林墩三大倭巢,随后回浙江补充兵员。戚继光刚离开后,倭寇就相互庆贺说:「戚老虎去,我们还怕什么!」活动又猖獗起来,攻占兴化府(今福建莆田)城,随后又据平海卫为巢。
  四十二年(1563),戚继光抵达福建,于平海卫大败倭寇。随后率军解仙游之围,灭山贼吴平于南澳,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横屿之战
  横屿是宁德县东北的一个小岛,离岸约有十里,和大陆之间隔着浅滩。涨潮时,海水将岛屿与大陆分开;潮退后,又尽是泥淖。倭寇在岛上结下大营,修筑防御工事,侵占已达三年之久。戚继光为了渡过浅滩,命令士兵铺上干草,随着鼓声向前爬行。到达横屿岸边时,倭寇早已布成阵势,士兵们奋勇冲杀,放火焚烧倭巢,倭寇四处逃窜,明军乘胜追击,斩首三百四十八人,生擒二十九人。残余倭寇向海上逃命,被淹死六百多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三个时辰。随后,戚继光进军牛田、林墩,铲除了福建的三大倭巢。


平海卫之战
  铲平福建三大倭寇后,戚继光回浙江补充兵员,倭寇又猖獗起来。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六千人攻陷兴化府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次年二月,倭寇退出府城,据莆田东南的平海卫为巢。四月,戚继光率领一万多人到达福建。五月,福建巡抚谭纶命戚家军为中路,刘显为左翼,俞大猷为右翼,向平海卫发动总攻势。倭寇仓皇应战,戚家军用火器猛烈射击,倭寇战马受惊,乱跑乱窜,左右两翼乘势并进,倭寇大败,逃回许家大巢。明军进围敌巢,四面放火,倭寇或被烧死,或被杀死,逃窜者也多坠崖、蹈海而死,共被斩首二千二百一十人。


解仙游之围
  平海卫之战不久,又有大批倭寇陆续登陆。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约两万人围攻仙游,城内居民昼夜死守,双方伤亡都很严重。谭纶和戚继光统兵来救,驻扎于仙游城外二十里处,这时戚继光的部下只有六千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不宜立即决战。次年一月,换防的军队到达,戚继光进行周密部署后,分道向仙游进军。当时倭寇结为四巢,分别盘据于东、南、西、北四门,中路军直冲倭寇南巢,其它各路配合作战,倭寇丢盔弃甲,全线崩溃,仙游之围得以解除。戚继光这次以寡敌众、大获全胜,体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灭山贼吴平
  吴平是福建南部漳州诏安县梅岭人,他与倭寇勾结,招纳海盗、流氓一万多人,盘踞在梅岭一带。嘉靖四十四年(1565)春,戚继光攻占梅岭,吴平率部南逃,占据闽广交界的南澳岛,戚继光跟踪追击,将南澳岛封锁起来。十月,戚继光率军在龙眼沙登陆,命人散布劝降檄文,吴平党羽军心动摇,戚家军乘势进攻,大获全胜。吴平伤魂落魄,率领部下遁入森林。月底,戚继光与俞大猷合力进讨,吴平惨遭失败,仅率八百余人乘船逃脱。四十五年(1566),戚继光和俞大猷进剿吴平残部,吴平投海自杀,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惊人战绩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蔡丕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


调镇蓟州
  东南沿海的倭患虽然平息了,但北边仍然存在鞑靼的威胁,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务,朝廷决定调戚继光训练边兵。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命北上,到京师不久,便上《请兵破虏四事疏》,提出自己的边防策略。但一些官员议论不休,纷进谗 言,戚继光结果被任命为禁军神机营副将。二年(1568)夏天,由于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推荐,戚继光被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之军务。当时坐镇蓟州的是总兵郭琥,戚继光来到后,权力不统一,诸将多不听命令。不久郭琥被调走,由戚继光单独负责蓟州防务,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


整顿边防
  戚继光到蓟镇后,将全部防区划分为十二路,上面设东、西协守,分管东西各路军队。他虽然全权负责蓟州一线的防务,但练兵主张却得不到朝廷的积极支持,于是将精力主要用到了防御工事上。他将旧城墙加高加厚,并修筑了大量空心敌台。敌台修成后,戚继光又设立车营,创立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在此期间,因北方士兵纪律散漫,荀且偷安,戚继光请求调浙兵北上,得到朝廷同意。开始只调来浙兵三千,后增到九千,最后增至二万,成为守边的主力。通过戚继光的艰苦努力,北边防务有了很大的改观。


建立车营
  戚继光到蓟州后不久,即根据北方的地理条件,提出了车、骑、步三军配合作战的策略。敌台修筑完毕后,戚继光便建立七座车营,分别驻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营有重车一百五十六辆,轻车二百五十六辆,步兵四千人,骑兵三千人;每车配备士兵二人,「佛朗机」炮两门。这种战车有八片可以折 叠的屏风,平时平放在车辕上,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最边的两扇可以活动,供步兵出入。作战时,骑兵在前面阻挡敌人,战车在后面排成战斗队形;敌军逼近时,骑兵退入战车阵内,车上的士兵施放火器;火器的威力发出后,步兵从车后冲出;敌人攻势被挫后,骑兵又从车后出击。


抵御鞑靼
  戚继光镇守蓟州不久,俺答汗就放弃了骚扰政策,与明政府达成协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设立互市于大同、宣府等地,俺答汗则严禁诸部入边劫掠。不过,辽东的图们札萨克图汗(或称土蛮)还经常攻掠边境,朵颜部的董狐狸也不时和明军发生冲突。戚继光积极防御,多次击退董狐狸的进攻,使其保证不再攻扰边塞。万历七年(1579)冬,图们汗带领骑兵四万多人进犯辽东镇,辽东总兵李成梁坚壁清野,朝廷命戚继光出兵声援,图们汗见明军准备充分,只得空手退去。


罢归故里
  戚继光从东南抗倭到北镇蓟州,上司胡宗宪、谭纶、刘应节、梁梦龙,以及执政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对他的工作都比较支持。尤其是张居正,常把那些作对的官员调开,甚至免除职务,所以戚继光能久镇北边,发挥所长。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死,反对派群起攻击,戚继光也受到牵连。十一年(1583),戚继光被调往广东。 十三年(1585),戚继光被朝廷罢免官职,回到家乡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1588年1月5日),戚继光突然发病,与世长辞。

更多戚继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