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提到的作品

[作品]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

孙武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

倪泰一,钱发平,

[作品]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神话作品。它寓传奇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炉,讲述了武王伐纣、灭商兴周的故事。根据原著编绘了这套黑白连环画对原著去芜存精,悉心编绘了十一篇故事,从而使全书情节更紧凑,人物...

祝竺

[作品]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十二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

吴楚材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在国内一批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普及性读物。它从浩如烟海...

孙膑

[作品]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十代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争。特少伊王子帕里斯拐起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持久续了整整十年。希腊最勇猛的将领阿基琉斯面对节...

荷马

最新跟帖
张难一

张难一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来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悬疑事件,就是光绪之死。因为光绪皇帝死的时候,仅仅比慈禧太后死的时候早了一天而已,所以这实在是有点太巧合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怀疑是慈禧太后杀了光绪,但是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

1908年11月15日,掌握整个中国大权几乎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终于到了去世的一天。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已经74岁了,在七十古稀的古代,慈禧太后也算得上是长寿了。而且在这么多年中,慈禧可谓是享尽了人间的富贵,并且也掌握了大权几十年之久,所以慈禧应该是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了。

但是慈禧太后死后,大清帝国将是由谁来掌权呢。毫无疑问肯定是当时的皇帝光绪了,但是慈禧肯定不想让光绪重新掌权,因为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双方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光绪皇帝甚至想借用袁世凯的军队来杀掉慈禧,最后慈禧太后几乎想废掉光绪,但是遭到了列强的反对。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还引起了八国联军的事件。

双方的矛盾大到这种地步,完全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慈禧自然不愿意自己死后光绪还在这个世上。否则的话自己的一切都会找到光绪的清算,到时候死后都不得安宁。因此在慈禧死前的一天,光绪也莫名其妙的死掉了。对于光绪皇帝的死,人们都有很多的猜测,但是一直找不到证据,但是可以通过种种迹象来推测。

因为在光绪还在的情况下,慈禧就下令将溥仪迎进宫中,准备让他登大宝。要知道,慈禧身体不行了要死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那个年纪了。但是光绪还很年轻,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般情况下活个几十年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这个时候迎新的皇位继承人进宫就非常可疑了,只能说明慈禧太后已经做好了杀掉光绪的打算。

100多年后的考古表明,光绪的头发中砷的含量超过正常人的300倍。而且在光绪的其他身体部分中还发现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传说中的砒霜。所有这些表明,当年的光绪是被慈禧用砒霜毒死的。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princess蝶b

princess蝶b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秦始皇的陵墓在修建的时候,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动用了几十万的民力。还说秦始皇的的棺椁,是穿三泉而下葬的,整个墓室里,都充满了流动的水银,还有各种明的暗的机关。

很多人都怀疑,司马迁记录的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毕竟司马迁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人,那时候距离秦始皇下葬的时候,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将近小两百年了。

司马迁怎么可能会对当时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呢?

所以,很多人都怀疑《史记》到底有多少记录是真实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验证,秦始皇的陵墓里,真的有大量的水银吗?还有秦始皇的棺椁,真的是穿三泉而下葬的吗?

因为人类的好奇,再加上最近考古专家得到的物件。都在正史《史记》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同样对秦始皇的陵墓的考究,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近年来很多研究秦始皇陵的专家们,已经探测出,秦始皇的陵墓里,的确是有大量的水银的。

当然了秦始皇陵并没有开挖,专家们是通过,在秦始皇陵的地面上,向下取土的办法,了解土质的成分,研究是否含有汞的成分的。

通过专家们测量出的结果,确实是有水银的。通过研究出水银,也可以得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保存的很完好的。

因为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封闭很好,没有接触过空气,所以,水银才不会挥发掉,一直都是陪伴在秦始皇的身边的。

还有秦始皇棺椁的深度,也确实达到了穿三泉而下葬的。

要知道秦朝的时候,水位是很浅的,古代的时,出现数字“三”的时候,一般都是指的多的意思。

也就是秦始皇的棺椁是穿过多层地下水,而下葬的。如今专家正是在地下将近二十米的深的地方,发现的水银。

这个深度在当年,肯定是经过多层地下水的地方。

所以说秦始皇的地宫应该在地下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也是正确的。

若是事实上真的如同《史记》里描写的一样,那又进步一正实了《史记》的正确性。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证实的是,秦始皇陵墓里确实是有大量的水银的,而且秦始皇的棺椁埋葬的地方,确实是很深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陵,至今保持完好的原因。

通过秦始皇棺椁的深度,也可以倒推出,他的陵墓动用了几十万的劳力,修建了三十多年,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秦始皇陵被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虽然秦始皇陵里,有很多人民想探索的未知数。

但是,只要陵墓是完好的,就不能打开它,破坏它。

因为秦始皇陵墓,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他不仅仅是一座陵墓了。

侯老厮

侯老厮

一直以来虽然有文献记载,但是商朝的存在与否确实是曾经被中外学者怀疑的。

您没有看错,大家都熟知历史,都知道夏、商、周这都是我们上古时期的王朝,但是曾经在一段时间中外学者都在怀疑商朝究竟存在与否。

甚至是在一段时间内,学者都把这个当成神话故事。

您还真别不信,曾经有学者提出来周朝在东进的时候仅仅是打败了一个部落,后代的浪漫主义文人经过加工改编就变成了武王伐纣的故事。

更何况《封神榜》又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直到近代一位药商发现甲骨文的存在,商朝才逐渐的被印证。

当然夏朝现在在历史研究上也是个迷,因为我们知道夏朝的存在。但是现在还未曾有过夏朝的遗迹出土过,相关的资料也都是相对而言后世的资料。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深埋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总就会被人揭开。

cynthia0814

cynthia0814

在四川,有一首流传了300年的童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并且这首童谣就被刻在成都锦江边的石碑上。

据当地人所讲,在四川的某个地方,传说那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只要能识破“石牛跟石鼓遥遥相对”的密码,就算买下成都府也是小菜一碟。乍一看,这跟影视剧中寻宝情节很像啊,“石牛对石鼓”就是宝藏的标志性建筑。

先说说这童谣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呢?原来它说的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里跟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在1644年率部攻破四川成都并建立大西国政权。然而1646年,张献忠顺江南下、派千艘大船转移金银珠宝时,在彭山江口一遭明朝参将杨展突然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随船一起沉于江底。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历史文献以及地方志里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这起历史事件,这些财物价值几何?据文献记载,估摸着亿万银两,简直令人乍舌。

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然而关于张献忠宝藏的具体下落,有人说被参将杨展所得;也有人说,就算有财物,估计也不会有多少,这应该被人为的夸大了。一时间众说纷纭,加上也不清楚张献忠具体沉银在什么位置,只留下了“石牛对石鼓”这一特征,众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指的是什么。

当时间轴来到民国,担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竟然找到童谣里所说“石牛对石鼓”所在地。

话说杨白鹿在做官的时候,无意中救过一个老人。老人为了报答杨白鹿,便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木匣子转赠给杨白鹿。老人告诉他,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是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人偷偷绘制的。

杨白鹿大喜,于是将“藏宝图”向师长马昆山透露,最后他们成立“锦江淘金公司”,开展“张献忠沉银”打捞工作。他们照原图纸方位丈量,推断出埋藏金银地点,最终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大石鼓。杨白鹿那种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他甚至都已经想到了自己家财万贯,左拥右抱的场景。

可是下一秒,他就慌了,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万万五”,只有3大箩筐小铜钱。民国轰轰烈烈挖银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场。虽然杨白鹿得“沉船宝藏图”这个桥断只是民间的说法,还有待商榷。但整个“探宝”结果就是一场闹剧,所以人们都将“张献忠沉船宝藏”当成传说,作为饭后谈资,很多人打心眼里都觉得这个宝藏或许本身就不存在。

然而传说跟历史往往就隔着一次考古发掘。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该考古项目正式启动,同年3月15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共出水文物超10000余件,从而证实张献忠的沉船宝藏这则传说是真的,应证了那句古话,古人诚不欺我也。

说起来这次考古发掘,还得“归功于”2015年发生的一起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来看,彭山区检察院主动介入这起倒卖文物案,最后的结局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从2011年至2015年4月,在四年时间里,有多个团伙涉及盗窃“张献忠沉银”。而且从追缴的文物来看,其中国家一级以上珍贵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西王赏功”金币等等,价值不可估量。也就是从2015年,官方才基本确认了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其实关于张献忠沉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被陆续证实:据相关报道,上世纪末,四川彭山当地人经常能听到有人从江中捞出一些古物,比如捕鱼时,曾网出了一些银锭;当然那时候老百姓还不知道是张献忠沉银。

2005年,彭山水利部门在梳理河道时,又发现了不少银锭。而且发现其中有七枚银锭装是在圆木中,但被施工人员给顺手牵羊走了。公安部门知道后,随即对这银锭进行追缴。

这次无意中的发现,证实了蜀难纪实中“木槽夹银”的说法,这也是相传张献忠“沉银”主要特点之一,原来张献忠喜欢使用”掏空的树干“藏银。然而当时有专家认为,这几枚银锭不能完全证明江口沉银就是属于张献忠的,于是便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2010年,有人再次在河中发现银锭,甚至引发万人下河淘宝的热忱,不少人都有所收获。

2011年,有报道称,政府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再次发现了一页金封册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及一些碎银子。而且令考古学家欣喜的是,在这页金封册上刻有“维大西大顺二年”和“皇帝制曰”等字样。报道一出来再次引起了轰动,然而也正是这次发现却引起了一波盗窃文物的高潮,盗掘活动令人防不胜防。

2015年,国内专家正是宣布,四年前的这批文物就是属于张献忠的金银珠宝,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被证实,童谣“金银万万五”所说也是真的。但由于在此之前,屡次发生盗掘事件,再加上江口上游建起水库,使得盗掘活动更加猖狂,包括民间也有很多人参与其中,也就导致有很多重要文物都被黑市倒卖。

比如上文提到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曾被以800万元高价卖掉,后来被公安部门追回。于是文物部门决定对江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才有了2017年的正式发掘。

到目前为止,张献忠沉银一共出水文物超3万件,价值超几十亿;这些文物的出水,证实了张献忠沉银的真实性,也使得童谣的戏言成为真正能寻宝的“口诀”。

当然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光绪被毒死,在1980年考古人员进入崇陵清理地宫,发现了光绪皇帝的头发,后来经过科学检测,竟发现砷含量严重超标,最终专家确认,光绪皇帝就是死于砒霜中毒。

最后只能说,历史上有些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希望那些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藏都能被一一发现,比如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等。

mafengwo

mafengwo

历史上被发现证实的事情有很多,譬如宋太祖之死,建文帝行踪,朱棣之母,康熙之死等等,哪我们今天来说个冷僻的,“文明”。

我们都知道在前几年玛雅预言世界毁灭的时候,“文明”这个词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外国的文明已经有一些苗头了,中国的文明是否有人了解过?

以下引用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在联合国演讲。

一、文明定义的质疑

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

西方很多学者认为根据青铜器这一条标准,中华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很多学者对此也无奈接受。但是我认为以西方文明的物质产物作为标准来评判东方文明显然是不科学的。西方文明的四项标准: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除了文字,多是具体的物质。而文明,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升华,更多是精神文明层面的。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所以我认为东方文明形成的标准应该调整为:国家政府(帝王)、文书记录(图文徽章)、礼仪规范(礼制玉器)、历法或法规。这或许是更好地适应世界各地的文明形成标准。

玉器出土于各个中国文化之间,包括红山、龙山、仰韶、大溪、良渚。

二、文明的基因证据

用Y染色体构建的中国父系遗传谱上,我们发现了三个独特的新石器时代个体节点,发生了突然的后代人口扩张。也就是说,有三个人,分别有特别多的儿子,他们的儿子又有特别多的孙子,两三代内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万后代。今天,近半数的中国男人都是这三个人的直系后代。根据积累的突变计算出这三个个体的年代,分别是大约6800、6500和5400年前。如果不是帝王级别,如何能有这么多的子嗣?有趣的是,这三个年代正好分别对应考古文化中高庙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鼎盛期的开始时间。

ninidezuiai

ninidezuiai

光绪是被慈禧毒死的。

考古发现,光绪头骨水银严重超标,据此推断死于鹤顶红。

小道消息

我爱贝贝

我爱贝贝

孙膑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古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

孙膑兵法》早有著录, 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 隋书·经籍志即不见著录。因此被很多人怀疑不存在孙膑这个人,或者根本《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由中国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2月与7月两次公开出版。共364简,11000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1985年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简,文字亦有较多修正。这批竹简由于自然剥蚀和出土时发掘上的原因,残断散乱十分严重。虽经文物部门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复原貌。但可以看出,其书应是孙膑及其弟子所著。

飞天遁地小白羊

飞天遁地小白羊



sona

sona

有一种瓷器叫做秘色瓷,有关它的争论,唐之后的不算,在近代就达半个世纪之久,甚至有过一次定论被学界公认,但随着一次偶然事件的发生又打破了以前的认识,也从此揭开了这种瓷器的面纱。

秘色瓷名气很大,唐人说它“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又有人说它“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只在文字记在当中就让人惊艳,但遗憾的是这种瓷器早已失传,后人也无法推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瓷器。

无法推知也不妨碍人们的想象力,于是出现了各种猜测,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争论已久的学界选择了一个较能接受的观点,认为秘色瓷并不是失传了,而是改了名字,实际上就是青瓷。这个共识的达成让秘色瓷这一名字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但就在1987年,偶然的一次发生在陕西扶风的天灾把一切都推翻了。有人说是地震,也有人说是暴雨,反正就是不可控因素弄塌了法门寺的半座佛塔,修复的过程中人们突然挖到了一块白玉石板,像是一座建筑的顶棚,于是发现这个塔下面好像还有地宫。据说当时不敢再挖了,怕挖塌了这个地宫,找到了一些懂得盗墓技术的人来看,终于确定了这个地宫的入口在哪个方向哪个位置。

发掘过程中,在一座石门上的文字中了解到,这个地宫存放的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应该是一截指骨。介绍里面存放珍宝的文字中有这么一句话,“瓷秘色十三件”。这个发现让人振奋,也重新把秘色瓷拉回了人们的视野。当时也很担心天灾这么剧烈,瓷器会不会碎掉,但所幸的是在地宫第三重院落里面,也是最后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已经被乱石掩埋的箱子,因为在墙角并没有受到冲击,而里面摆放的瓷器也正好十三件,其中碗七口,盘碟六枚。有意思的是刚开始被忽略的一件摆放在门口的瓶子,最后也被发现是秘色瓷。所以至今传世的只有这十四件。

终于发现了真正是实物,各路专家就开始对它进行测试,然后就从釉质成分、纹路特点等各种角度观察,发现秘色瓷并不是青瓷,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也至此完结了。这些瓷器看着好像内部盛着半碗清水一样,也是很神奇。

易清泉

易清泉

【@北京精气神儿,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终于解开了困扰相关专家长达三十六年的:曾国的侯爵为什么葬在古随国,那个怎么想也想不通的迷题。】

△文峰塔曾侯墓主人曾侯丙,他还有个富甲天下的前辈曾侯乙

@北京精气神儿

郭德纲先生说了我是黑社会,“喜欢编钟,跟我一起埋了”。不过这事儿说绝了,黑教父都不行!因为编钟是国家的东西,国宝,国之重宝。

早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近郊,擂鼓墩地区,文峰塔附近,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同时出土大量文物重器,例如:青龙尊盘、十六节龙凤玉佩、曾国国徽,等等。

依据当时发掘的文字资料,专家得以判断:曾侯乙乃是曾国的一位诸侯王,姓姬名乙,可能酷爱音乐;他去世的时候,楚惠王赠送了一件青铜镈,也就是一种钟形的乐器,上面刻了31字铭文。

但是,曾国这个“国”,史书上找不到任何记录。

△曾侯丙墓的开启,直接导致曾侯乙墓的二次发掘,编钟终于出土了

@北京精气神儿

2013年挖到了编钟,全套共计六十五件单体钟,编为八组分三层吊挂,钟架总长7.48米,高达2.65米。其音阶、音准以及铸造工艺等等专业指标,不仅代表了先秦礼乐最高成就,同时刷新了古人拿捏的青铜的段位高度。

更加令人惊喜的还有呢,钟面附带铭文180余个,所写内容太重要了,具体就是:战国时代吴王伐楚,将楚昭王追到“曾国”那桩往事。

关于楚昭王逃难,实际《左传》做过详细记载,只不过说他被“随国”收留了。此时专家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曾国就是随国,随国就是曾国别称而已。

△曾侯的老祖宗也露面了,他就是西周开国重臣南宫括

@北京精气神儿

伴随曾侯墓葬群开掘步步深入,一尊刻了字的青铜簋再次引起了专家的关注,铭文具体如下: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犺,就是曾侯犺,他称呼南公为“考”,即便不是亲爸爸,也会是父辈的尊长。

南公即南公括,早年参与西周灭商功高不赏,《封神演义》封他南宫子,佩戴长刀宝剑,是个杀敌高手!

△这是一个欢迎挑刺儿的结论

@北京精气神儿

曾国到底是不是随国?另外还有一柄打造于东周时期的戈,愿意出来作证,那家伙长约21公分,高度差不多15公分,其戈刃之上清晰刻有:“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字样。到此为止,曾侯墓葬群终究是挖来一件与“随国”有关的器物,“曾随之谜”几乎再没遗留悬念。

“鄂北重镇”随州,地处长江与淮河交汇地带,它是神农故里、是编钟古乐之乡,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城。那里还有大洪山,有会唱汉剧父老乡亲,有朝一日新冠病毒绝迹,欢送了瘟神,大家伙儿当真可以去看看。

@北京精气神儿

@北京精气神儿,以上就是我对“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这个问题的粗浅见解,欢迎您来讨论呀!

欣梦

欣梦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1.尧舜禹文明的存在

夏商周之前的尧舜禹时代,是中原地区形成华夏文明的关键时代,但我们了解的这段历史,大多是在神话故事中知晓,并没有切实的文字材料记载以及相关的出土文物来证实这段历史的存在。有的人认为这段历史是人为杜撰的,尧舜禹文明其实并没有存在过,然而陶寺遗址的发掘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陶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1978年至1987年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墓葬一千余座,由此确定了陶寺文化。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后,于2015年6月18日,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陶寺遗址就是尧的都城,由此证明了尧舜禹文明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下图为陶寺遗址的俯视全图。


2.毛笔的起源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蒙恬造笔之说。

据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中记载:蒙恬始做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

因此,在制笔行业中,蒙恬被奉为祖师爷。但是现代的考古发现证明,在蒙恬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

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陪葬品中有一支毛笔,经过鉴定,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这可以说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毛笔,它诞生的时代,要比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要早得多。由此可见,在蒙恬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下图为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和竹管。

谢谢阅读,本文为故影醉梦原创,如果觉得写的不错,请点个赞哦~

伦落鱼

伦落鱼

张献忠沉银江口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其真实性历来众说纷纭。几百年来在彭山江口镇一直有着张献忠沉银的传说,比如民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传说中张献忠在江口被击败,于是将无数的金银沉入江底,并派了一位将军在此守护。后来,这位将军去世,变成一座石虎守于此,与江中的石龙遥相呼应。同时,据彭山县志记载顺治三年的时候,明朝张献忠船队行到彭山县江口的时候,遭到杨展部队的伏击,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沉没在江口境内的水域。

当然,这个传说吸引了众多的寻宝人。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都有掘宝事件,不过发现的金银很少。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施工的时候,挖掘机在地下2米多深的地方挖出了7枚银锭。后来经过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明代银锭,属于国家珍贵文物。根据上面的铭文可以断定为崇祯时期来自湖南、湖北的税银,与张献忠转战路线非常吻合。

不过当时仅仅是成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立刻发掘,因而开始陆续有团伙合作盗窃江口沉银文物。最后,只得抢救性地对张献忠江口沉银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比如2016年,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共出土了文物3万件,之后不断有相关文物发掘出来。

w23liang

w23liang

正史与野史、真实与虚构,它们的分界线一直都很模糊。

4000多年前,地中海克里特岛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岛上的居民专门从事海外贸易,生活富足,社会发展比大陆上的希腊还要早好几百年。然而,岛上的城市却在一夜之间被毁,流传下来的只有关于国王米诺斯和藏着半人半牛怪兽迷宫的神话……


传说中的神级迷宫

即使和电影中天天不带重样的移动迷宫相比,米诺斯的迷宫也能分分钟把人虐哭!

在古希腊神话里,米诺斯迷宫的设计者是雅典艺术家代达罗斯,他受到国王米诺斯(宙斯的儿子)的邀请,在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岛上建造一个建筑,用来囚禁恐怖的怪兽弥诺陶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弥诺陶洛斯被称为“Minotaur”,字面意思为“米诺斯的牛”)


之前与兄弟竞争王位时,国王为了证明自己获得王位是出自神意,就请求海神波塞冬赐他一头纯白的公牛,波塞冬答应了。事后,国王本应用这头公牛向海神献祭,以表明对海神的崇敬,但贪欲使国王违抗了神旨。

白色的公牛有几个人见过?所以他打算把它占为己有,然后用一头普通公牛敷衍过去。这种行为成功激怒海神,为了报复,他用自己的神力使王后疯狂地爱上了那头白色公牛。王后一直得不到公牛的爱,便把自己伪装成一头母牛,吸引公牛和她交配,这招见效了。不久,王后便生下了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这个怪物专吃人肉。

(在神话中,米诺斯修建迷宫是为了囚禁弥诺陶洛斯)


家丑不可外扬,国王觉得这事非常丢脸,打算建造一座建筑,能让进去的所有生物都迷失方向。这样既能把怪物关在里面,又能避免外人发现这件丑事。于是,接到任务的代达罗斯精心设计了一座迷宫,里面迂回曲折,无数过道互相交错。迷宫造好后,代达罗斯走进去察看过一次,差点连自己都没找到出口。

据说,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探访过那里。在他的描述中,整个迷宫有12座带顶院落,所有院落由通道连接,形成3000个独立的室。如此看来,这座迷宫绝对称得上是宫殿plus。


现实世界的奢华宫殿

假的真不了,无论传说有多绘声绘色,没有实锤的事情依然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所以一直以来,米诺斯迷宫都被认为是神话虚构的。

直到1873年,一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德国人找到了《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这让许多人开始相信,传说也不都是骗人的!一时间,谢里曼成为考古界的全民偶像。

(米诺斯迷宫遗址,位于今克里特岛)


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Arthur Evans)就是谢里曼的众多粉丝之一,受爱豆事迹的鼓舞,他坚信:连神话中的特洛伊都能找到,那米诺斯迷宫的事情说不定也可以弄个水落石出。

1900年,他来到克里特岛,几年后果然找到了好几座古城遗址。不仅证实神话中的米诺斯王朝(我国正值夏朝)确实存在,而且其中一处大型宫殿遗址,被认为就是米诺斯迷宫。

这座宫殿和传说中的描述相差不大:占地2公顷,共有3层+地下室,宫中大大小小的房屋由曲折的廊道连接。实锤还在后面,人们在宫殿的废墟中发现了双斧的标志和其它一些与传说相符的文物,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米诺斯的双斧宫吗?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建筑布置不求对称,厅堂错落,故被希腊人称为迷宫)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宫殿的一间仓库中,发现了许多一人高的大陶缸,里面装着粮食、橄榄油和酒;而在另一些仓库里,还存储了大量兵器。金银财宝自然也少不了!一间包裹着铅皮的小房间里,全是黄金、黄金饰物、印章等等。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还发现了大量绘制精美的陶器和做工精巧的金属器具,看来从前的克里特人浑身都是艺术细胞啊!


不过,再辉煌的文明也没能逃脱被毁灭的命运。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了一场动乱,米诺斯的王宫也遭到破坏。由于这段历史没有任何记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猜测:地震、外族入侵……总之真正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传说也被考古发现证实,比如《山海经》中的一些奇珍异兽、张献忠的江口沉银……


Allhistory:基于AI知识图谱,展现不同角度的历史世界。欢迎关注!

梅子mavis

梅子mavis

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商朝的实证。虽然太史公在史记里记载了商朝,但一直不被西方史家承认,直到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但证实了商朝,而且商朝各代王的世系也与记载完全相符合。由此可推史记对于夏的记录应该也是准确的,只是暂时还没实物确证

达蜜儿

达蜜儿

前面“小汉字见大历史”说的很好:中学课文都学过经典古文 触詟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此文古往今来都非常经典,《古文观止》就曾收录。

触詟说赵太后中的“触詟”的“詟”为误解了!不仅是中学课本,记得《大学语文》也这么解。

当然,有更离谱的,说的,这个人的名字就一个字~附图所述。

问题是,但说当时也有争议!为啥不布列两份观点?是不是存在学术欺凌?

这样的事多了!比如,临沂函件出土之前,甚至有人认为史上没有《孙膑兵法》而只有《孙子兵法》,还胡说八道“孙膑就是孙武”。

孙膑与孙武的关系:孙武和孙膑都是山东人,所以说孙膑很有可能是孙武的后代,但是由于两人出生时间相差太久,不能得以验证。

这说明,所谓专家,不尽可信。这倒不奇怪,就像霍金说有外星人,你也信?专家有用精神薄弱的时候!

值得警惕的是学术霸权和学术欺凌!但你当年信誓旦旦,现在知错而改了吗?

lolika

lolika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