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是文笔更重要还是情节更重要?

提到的作品

[作品]琅琊榜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讲述了 “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复仇故事。 从阳刚的侧面反映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情义...

海宴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作品]老人与海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等终于钓到大鱼,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大鱼仅存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

欧内斯特·海明威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

鲁迅

[作品]阿Q正传

《阿Q正传》收录鲁迅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名篇。其中《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阿Q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

鲁迅

[作品]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出类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论,至今看来,仍是最准确、最切中肯綮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

吴敬梓

[作品]红高粱

《紅高粱》 紅高梁 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集,在八十年代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通過前此十年動亂的摧殘,中國新一代的知識分子自一九七六年起迂迴突破,尋覓各種合乎人性、關懷時代,以藝術為依歸而不逃避現實的文...

西西编

最新跟帖
mranyan

mranyan

我觉得一样重要。

我不写小说,所以我只能以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谈,但我觉得这样可能更客观一些。

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文笔有时可能更甚于情节,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关注细节的阅读者。我读到优美的句子会觉得内心非常舒畅,总想要拿笔记下来。而如果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一个好句子都找不到,我有时会觉得非常失望。


不过有些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确实是靠情节取胜的,读过后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可是你要细找,确实一个好句子都没有,都是一些平常的语言。

这两者不论是文笔还是情节,难道一方面比较薄弱,就能说它不是优秀的作品了吗?

不能。因为有的人擅长文笔,有的人擅长情节,只要能够好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一部好作品。

但是我认为,无论是文笔还是情节,作者其实没必要太纠结。因为我们写作的终极意义,是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至于作品完成后,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那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


一件文学作品与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一样,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赞来有人骂。因为每个人的品味不同,趣味不同,角度不同,所以阅读的结果也就不同。故此,我们写作,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至于阅读者对自己的爱与恨,都实在是没办法太在意的。

题主既然问这个问题,有可能就是这样处在犹豫中,生怕丢了这个失了那个。其实大可不必。写自己的就好。

Mandy熊

Mandy熊

我看小说,注重情节多一些。小说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对话冲突等,最终只有一个目的:推动情节发展。

文笔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上学那会喜欢看郭敬明、安妮宝贝的作品,觉得辞藻华丽、文笔优美。后来有段时间翻了翻他们的作品,发现除了词藻的堆砌,作品本身是空洞的,经不起读的。

文笔当然重要,但绝不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堆砌。真正有力量的文字是简短的、干脆的,同时它还得为剧情服务。

无论是从情节上,还是用词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出海捕鱼,和大鱼搏斗两天两夜,终于杀死了那条大马林鱼。当他将战利品往回拖的时候,先后5次和鲨鱼搏斗,最后那条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架。

通过《老人与海》,可以看到海明威很少用形容词和虚词,更多的是动词和名词。剧情简单,用词简洁,节奏很快,使得这部作品很好读,但是细究背后主题和情节结构,却又是十分惊艳的。

这部作品主要是纵向式情节。海明威晚年长期居住在古巴海滨,他很热爱大海,热爱捕鱼,热爱渔民,也对海边生活非常了解。他曾这样说:

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部一千多页的巨著,可以将渔村的每一个人都写进去,把他们如何谋生、出生、受教育和养儿育女的过程全部都写进去。

但最后《老人与海》呈现出来的是一部约40000字的中篇小说。海明威刻意给作品做了精简,只突出一个老人:圣地亚哥,选择了一条大马林鱼作为老人的主要对手,将所有的情节都在两天时间内推进完成。从老人已经八十几天没有捕到鱼,到他成功补到一条大马林鱼,最后却又遇到鲨鱼,又进行一场殊死搏斗。整个纵向结构完整而紧凑,高潮此起彼伏。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风格在剧情中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其简洁明快的节奏,使情节推进得很快。其次是突出老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形象,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展现无余,也升华了作品主题:人可以被摧毁,但你无法打败他!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文笔和情节哪个更重要。情节是小说的脉络,文笔是语言风格的一种表述方式。语言风格为推动情节服务。所以,个人认为,小说不必拘泥于文笔,好读能启发人思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一味追究文笔,是很空洞的事情。

我是@女神故事圈,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文学。

kidy

kidy

按理说,无论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文笔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自已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语言苍白无力或晦涩难懂,缺少遣词造句的能力,结构松散且层次不清,不要说编辑和读者的感受,恐怕连自已都会感到难为情了吧。小说主要通过时代典型人物的故事展现时代发展的脉络,通过刻画时代人物的形象,讲述人物故事,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达到审美目的。

但是在小说创作中,相对应来说,个人认为情节比文笔更重要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在小说作品中,结构是骨架,情节即是血和肉。一部好的小说作品,如果没有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完整故事,或故事性不强,情节不真实,是引不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也将是一个失败的小说作品。

写小说,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过多的景物描写,更不需要过分的气氛渲染。需要的只是一个有头有尾完整的故事,情节真实且合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形象化,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此外,文笔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以前看到这样一句话,《西游记》好在语言,它的诗词和对话都是经典;情节就是循环加重复。所以写作先学文笔,好比学素描,只有能纯熟运用才能得心应手,把心里所想的画出来;不然意思再好表达不出来。有些人口才好,讲话时滔滔不绝,但叫他写一小段话都费劲;可见文笔是真功夫,不是凭空而谈,会说与会写是两码事。好的文笔可以把一个很普通的事写得赏心悦目,荡气回肠,甚至成为经典;它是锦上添花,引人注目。

迷彩小菲

迷彩小菲

依愚之见,情节更重要。

小说重要的是讲好故事,故事有头有尾,有人物、有地点、有场景、有起始、有冲突、有高潮、有结尾,方能抓住读者,吸引读者。如果连故事情节都不紧凑、不完整、不精彩,仅靠文笔去充实,那最多也只能讲是叙事散文,丢弃了小说的精髓。

一部《红楼梦》,曹雪琴的文笔该是精致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但吸引人的还是宝黛的情爱、大观园内的纷争、一众人物的形象与个性,如果缺乏了种种繁复的人物冲突这些情节、故事,那还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

曹雪芹通过优美的文笔,在书中对大观园细腻的刻划描述,足以让后人按图索骥原汁原味的制作出来,但那又怎样呢?人们记得的还是园内人们的情爱、游戏、祭花、猜谜、做寿、祭悼、说笑打闹以及各种争斗的情节,各种有趣、开心或悲切的故事。

当然,文笔好能够给小说增色不少,那是绵上添花的事。但文笔略逊,只要文通字顺,由于小说情节的精彩也是可以成上品的。当年识字不多的高玉宝创作了长篇小说《高玉宝》,以情节见长,获得成功,便是典型的一例。


正しいことを

正しいことを

文笔好坏决定这篇小说读者会不会看完

情节精彩与否决定读者会不会看你的下一篇

siel

siel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

我们都知道,小说有长篇和短篇小说之分,小说不管篇幅的长短,都会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部分。

既然小说的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那就说明小说的情节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和地位。

为了能更直观明了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就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莫言的《红高粱》为什么能获得不可多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说到莫言,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读过莫言写的小说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太真实了,而且故事情节永远安排的是那么的巧妙,既能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故事情节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一直有读下去的欲望。

红高粱》是莫言的呕心沥血制作,小说中的九儿和土匪余占鳌的人物形象是被他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文笔,没有故事情节的衬托,小说还会那么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吗?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人心中都有数,小说的故事情节犹如一根导火线,导火线没有了,炸弹就不会被引爆,在写小说的时候没有巧妙故事情节的安排,我们就看不到小说的高潮部分,那么整篇小说就没有了点睛之笔,就没有办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的小说绝非好小说,加强小说的文体也很多,把控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让不同类型的小说展现出它独有的特色。

如果你是曹雪芹你将怎么去写《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都说《红楼梦》一书中写的全是精华,一般读过一遍《红楼梦》的人,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它。

看到这么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你是一个文笔特别好的曹雪芹你能仅仅依靠文笔把《红楼梦》中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写出来还能让读者不厌其烦的去读吗?

红楼梦》不仅刻画人物形象一流,故事情节也是相当的玄妙,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是在读玄幻小说一样,有一种让人在探索奥秘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读者就不会厌倦小说中有多复杂的人物关系,反而是越读越有趣。

儒林外史》可以告诉你小说的“情节到底重要不

范进和严监生是《儒林外史》描绘的堪称经典的模范的两个人物。

儒林外史》虽然都是记录都是讽刺性的小说,但是对故事情节的运用可谓是妙笔生花。

范进中举了为什么还疯了呢?这样的结果不符合逻辑呀,我们都知道小说一般都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只有小说的情节写的很突兀,才会让读者发现小说中隐藏的暗线。

小说中隐藏的暗线没有一定背景知识的人一般都察觉不了,但是有了突兀、让人不解得故事情节的安排就容易了许多。

再说严监生,为什么死了还的比个剪刀手,小说中描述的场景是他的后人、亲生的儿女都无法理解,更别说你一个在旁边看戏的读者了,绝对是一头雾水。

小说情节最终揭破迷雾的人是巧合还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想都心知肚明了吧。

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小说整个布局都变得扑朔迷离,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小说的故事情节被安排的跌宕起伏,小说才能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没有故事情节的小说,文笔在好,也是索然无味的。

鲁迅的小说告诉你文笔在小说中的地位

相信读过鲁迅写的小说的人,下来都会说一句话:“太难懂了”。

读过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祥林嫂、藤野先生这几部小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具有思想和批判批判精神的人,这和他生活的时代必然是紧密联系的。

但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都这么有特色呢,这的源于鲁迅先生的文笔特色。

鲁迅先生的作品文笔特色特别明显,我们读他的作品不了解一定的社会背景,读起来自然是晦涩难懂,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就不能正常的说话,加强鲁迅也是一个相当有才华和思想的人,拥有自己的文笔和文风也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小说的情节很重要,小说的文笔是著作者的风格,与生俱来的,和著作者的生活以及社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小说的情节和小说的文笔放在一起比那个重要是没有可比性的,一篇让人叹为观止得优秀小说,二者缺一不可,就如同美女好看的标准不光要长得美还需要内修才华,外修衣品,才能打造出具备独特气质、无人能代替的美女。

j-builder

j-builder

按照你的特点,还是情节重要,情节决定你的小说的成败。文笔只是一个人的表现,这个表现就是能够培养人的感情因素,也是一个人,特别是对写小说的人,是靠平常炼笔的好坏得到的体验,哪个小说家都是首先看你炼笔程度的好坏,你的小说能够打动人心,就说明你的文笔还是可以的。至于你还会把你的小说情节做出巧妙安排布局,这就说明你有魅力,这个魅力表现在你的小说中,是一个成功的启示。你这个人适应写小说,能够把生活的情节运用在小说的细节中来……

种菜的猪妹妹

种菜的猪妹妹

文笔和情节并不冲突,但是对于网文而言确实更注重整体的故事性,不过能讲好故事其实文笔也不会很差。

なずな

なずな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塑造形象鲜明的人物能够瞬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环境是小说发展的必备条件,特定的环境诞生特别的故事。

故事情节是小说发展的推动力,随着情节的发展,能够将读者代入其中,引起共鸣。

一部小说能做到以上三点,就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而用有限的字数塑造有吸引力的小说,也考验作者的文笔。

所以情节和文笔都重要,不可舍弃任何一个。当然,文笔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一定要多写多练,才能有进步。

国际乡巴佬

国际乡巴佬

这个很难说的,没必要这么呆板地二选一,有的小说是以情节胜出,有些是以情绪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胜出,自然两者都超强那必定是超牛的精品无疑。

而所说的文笔好究竟怎么定义又是个难题,行文华丽形容词副词堆砌再加一些45度忧伤的感叹是好吗,自然有文字华丽而实则空洞无物的形容词副词搬运工出来证伪。个人比较喜欢简洁而有力的那种表达,不动声色之中刀子已经戳进了心窝子,但这种往往靠的是唤醒读者共情的生活化的细节描写,而不是靠高举高打那种所谓情节离奇。而就算有好的情节,文字功底太差表达不出其深意往往也是浪费。个人觉得文笔好这个说法像是一个工具盒,表达透彻精微应该算在里边,谋篇布局结构能力强,行文幽默雅致等等也应纳入其中。总之,感觉写个好小说,真的很难。相对来说,真的文笔好会更容易出相对不错的作品(不是形容词副词搬运工45度忧伤那种),真的文字功底强,并不离奇的故事里就能深入剖析出人间情感之种种,而且让人共情读得津津有味。一味追求情节离奇却未能挖掘其寓意,就是故事会,文学性终归是个大的短板。如果逻辑上还顾此失彼难以自洽,那只是洒狗血。

文笔和情节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全。情节好,那好文笔会让情节入德芙巧克力般丝丝顺滑,让读者不知不觉中就全盘接受了那么颇有些狗血的情节。而文笔烂,往往真的都被写成假的了。

winni

winni

谢谢邀请回答。写小说情节重要,文笔次之。情节是灵魂,文笔是躯壳。没有好的情节,只有文笔,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打动不了人。

胜过七级浮屠

胜过七级浮屠

文笔更重要,只要有好的文笔无论什么情节都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来。

xiaoyaowlh

xiaoyaowlh

在写小说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情节,因为只有在情节上面特别动人,人们看了之后才能够知道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吸引人们继续读下去。

圆圈儿大罐头

圆圈儿大罐头

本人从事创作20多年,一直是专职写作,一大家子的经济来源都是我的稿费。

这些年,小说、剧本等各种类型的作品都写过N多。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就创作者而言,我认为应该两者并重,真正好的作品,也一定是两者兼顾的。

注重情节的,其实写剧本更好些,因为对文字质量要求不高,只要故事情节好就行。

注重文笔的,写小说就喜欢雕琢语言,他们会自觉地养成文字怪癖,语句不通顺、不精致是不会罢休的,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品味。



就读者而言,这要分两方面看。

对那些把读小说当热闹看的人,当然是情节更重要。

刺激的情节,更容易吸引他们。

就如影视剧的反转,不断的情节反转,是他们的最爱。而文笔,则退居其次。他们爱看的类型,就如《水浒传》《琅琊榜》那样的。


对那些喜欢品小说的人来说,文字是比情节更重要的。

比如我,更喜欢品文。尤其喜欢看《红楼梦》。

喜欢写作或想学写作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欢迎你的到访。

我是李妙娜

我是李妙娜

有的人靠着优秀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明有意思的角色,有的人依靠跌宕的情节谱写出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么这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二者的作用以及对于文章大体的影响。

文笔

文笔是什么意思呢?文笔,即写作技巧,泛指文体和文章写作的风格。我认为优秀的文笔是写下一篇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好文章基础,共鸣又是什么?如果说写文章就是作者在与读者进行心里边的沟通,那么共鸣就是读者所给的回应,有好文笔的人构架出来的故事绝对不会差,因为优秀的文笔还会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加的明了,通畅。

文无定法,文笔在一些将写作技巧融会贯通的大作家之间已经不存在高低之分,他们都各自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而并非是谁能写出一些华丽的辞藻就能算的上优秀的文笔。

如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文章,带着对旧社会的讽刺,犀利、清朗,笔杆如枪杆,这便是鲁迅先生的文笔风格。

情节

情节在文章中需要花更多的字符来表达,它代表着事情的表现和经过,张弛有度的情节就像海浪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浪有多高,跌宕的情节能够带来悬念,也往往能给读者们带来深刻的印象,是否有时会突然想起某个小说的情节呢?那么这个情节的某个细节一定打动了你吧。

从表层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文笔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情节是使读者能将你所发表的好文章看下去的动力。

从深层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文笔和情节是相得益彰的,二者缺少了互相,都无法使文章的感染力最大化。

马秋瑜

马秋瑜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