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是文笔更重要还是情节更重要?

提到的作品

[作品]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影响了几代读者的青春名作。故事讲述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

村上春树

[作品]登山

走出都市的喧器 摆脱职场的纷扰 沉浸在大自然的天地之间 登山 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循着山间小路 人们找回的是 健康,快乐 还有身心的满足 本书要召...

刘小晖

[言情]香蜜沉沉烬如霜

一颗匪夷所思的葡萄美人,一只烧焦的凤凰男,一条闪亮的美男鱼。外加一粒领衔客串的绝情丹。呃…其实,双修它是一门值得深入探讨的行为艺术。花开了,窗亦开了,却为何看不见你。看得见你,听得见你,却不能说爱你…...

电线

最新跟帖
双gi汉堡

双gi汉堡

个人感觉如果光有情节而写得不够生动,那就像是流水账,会让读者没有代入感。

火把节飞涂黑

火把节飞涂黑

无论何种题材不同类型的小说,情节都比文笔重要!你现在随便回忆一部看过的小说,你首先想起来的会是什么?它的情节吧?

在我看来,情节是基础,文笔是点缀。会讲故事的人才能写好小说,而会讲好故事的人比单纯将故事的人更能吸引读者。故事就是你的情节,好故事就是你的文笔。

当然,现在网文写手门槛太低了,看文的你会发现真的是什么阿猫阿狗会打字就能写网文。他甚至可能根本就没写过高考作文,连小说三要素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要勤奋码字,日更三千+,总会有人买账。不信你可以去点开某江榜单文,除了一些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大神,剩下的都是情节雷同,内容空泛的日更文。有些甚至你看简介都能直接挑出病句……

很多梗都是写烂了的。所以你有好的故事情节,基本可以冲到写手批发厂里的前30%了!

同样是系统+穿越,他是回古代种田,你是末世模式,那你的受众就比他高,因为末世到现在依然是个热题。

那有人会说:我可以杂糅啊!把所有梗都写进来。先不说抄袭的问题,这时候就得看你的文笔了。有些人的文笔驾驭不了大格局,到后面就会崩得一塌糊涂。笔力有限,同等题材下也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情节是你引流的基础,文笔是你留存的工具!你连读者都吸引不了,三章不过脑,谁还会去关注你的文笔?而写文贵在坚持,所以,坚持就是你变现的道具。

假裝

假裝

文笔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东野圭吾天天被人吐槽文笔差,但是人家故事写得好。

刘慈欣的文笔在文科生看来,就是钢铁直男式写作,但是他的思想深度,他的想象力无人能企及,因此他的科幻小说爆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们对文笔有着太多的误解,要知道,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评判作品价值时,才会开始聊文笔,因为这样最安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做了无数阅读理解题,但绝不会有一道阅读理解题会问你这篇文章的文笔好不好,毕竟出题人懂文学,懂文章,知道什么东西比文笔更值得向读者提问。

但是,当这样做的人多了,就让文笔变得仿佛很重要的样子。自打中学时起,我身边就老是出现这样的同学,用词考究,辞藻华丽,文章写得那叫一个漂亮,赞誉声络绎不绝,被大家奉为“文笔一流”。后来在网上,我也遇到过无数用词精妙、句子精巧,恨不得整篇文章都是金句集的网友。只是那样的文章着实令人望而生畏,毕竟文章是写给人看的,不是拿来炫技的。

其实,对文笔的极端在意其实也是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我们究竟是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从整体上来衡量一件事情的得失成败,还是仅仅用某个局部、某个切片来做判断?有太多人喜欢用静态的,碎片式的方法来观察世事。所谓的“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指的就是这些人。所以看文章只专注于给别人挑错别字的人,只会给别人的英语挑语法错误的人,或者阅读国外经典名著只会大谈特谈译本选择的人层出不穷,然后这些人会腆着脸以“连这都做不好”为由,否定整件事的价值。

以文笔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用的不也是一套相同的方法论吗?

只是必须清楚认识到:如果一个作家以文笔作为写作核心价值的,最后他写出来的只能是一堆漂亮的垃圾。如果一个读者只知道以文笔作为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只能说明他缺乏思考。

忘不了。

忘不了。

要写好小说,文笔和情节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 写小说是要给别人看的,如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再华丽的文笔也会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同样情节安排的脉络清晰、错落有致,若没有引人入胜、妙笔生花的文笔修饰烘托,也会令读者心生倦意。打个比方说,一棵花木把枝条修剪成型,只有长出绿叶开出艳丽的花朵,才算是好的盆景。一部好的小说,情节好像修剪过的枝条,绿叶红花当然就是画龙点睛的文笔。一部成功的小说,离不开情节和文笔这两个要素。

那么,写小说怎样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呢?安排情节要善于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掌握好小说故事情节的冲突、矛盾、悬念、伏笔的节奏,时而风平浪静,时而跌宕起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读者忍不住继续读下去的好奇心。

另外,写小说巧妙熟练的安排故事情节,练就妙笔生花的文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有兴趣,有恒心,多读,多看、多想,多练,多写。日积月累,就能驾轻就熟。

总之,一部成功的小说,故事情节和文笔是一对并蒂莲,缺一不可。要想写好小说多读一些别人成功的作品,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发表成功的作品。

Emilia200

Emilia200

都重要,薄弱环节都将影响小说的发行量。一部嗨小说文笔要精彩,故事情节要浪漫,更要具备活生生的生活节奏。

Roger邵捷

Roger邵捷


启星写作网校惠老师答:

(首发于公众号网络作家报)

读者并不是文学批评家,他们对文笔的好与坏,不是那么敏感。读者看一部小说,当然看剧情的要占八成以上,看文笔的最多也就两成。

如果单独说读者看情节和文笔,都是不成立的。因为文笔和情节,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的文笔不行,写出来的小说凌乱不堪,不知所云,再好的故事情节,到你的手里,也成了一锅粥,何谈好情节呢?如果你的情节很好,那文笔自然也不错。因为文笔太差,肯定写不出好情节。

这就像看电视一样,如果是一台坏掉的电视,屏幕一直闪烁不停,想看清里边的电影,都成问题。就算里边的电影再好看,你也无法坚持看下去,因为眼睛疼啊。

小说也是这样的道理。好故事,需要好文笔的支持。

那么,有人说,我文笔好,怎么没读者。这可能是你的故事出了问题。就像读优美散文和经典小说一样。读者去书店如果是买散文集的,那你的文笔好,是占优势的,文笔好的散文,自然受人喜欢。如果读者是去买小说看的,但你写的是优美的散文,那读者自然不会选择。

这是是否放对位置的问题。

想让小说卖得好,就得去用好文笔,去设计好故事。

文笔和情节的关系,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的关系,这里只能给你简单的讲一讲,了解一下。更深层的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民民

民民

一颗星星刹住车,照亮了你我。

这句子文笔好么?你能明白这句话的意义,能联想这句话的故事,但这只是一个句子,并不是小说。

我也写作,小说是长篇的,有具体的人物,场景的变化,情节的推动和故事的进展。所谓文笔,其实不过是对生活的观察,用文字将人物、景色、地点等等细微的描述出来,通过文字让你身临其境。

好的文笔,能让你通过文字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副清晰的画面。比如:一群鸟儿扯下一块巨大的黑幕,扑腾着翅膀向远方飞去,夜晚一下便至了。月牙儿划着桨挂在了天空,草间的萤火虫飞上天变幻成各种星座,俏皮地眨着眼睛。我站在阳台上,望着天空,期待在你抬头的那一刻,我就能看见月亮里倒影着你的模样。

但!再好的文笔,首先是为剧情服务,人物性格随着剧情推动的变化,周围的地点、景色等等都要契合剧情的发展,一本完整的小说,它首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能让人读完后有具体的映像。情节决定了故事是否足够吸引人,

一个好的句子也许像花朵一样美丽。但是它首先要有根茎、枝干和树叶,故事的可读性、趣味性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甚至于,一个枯燥无味的故事,毫无意义的情节,连读下去的欲望都不会有,再美的句子又如何。这不是诗词,而是小说。

小说可以说是电视剧和电影的文字化,引人入胜的情节决定了你是否喜欢。最简单的四大名著,大部分人都知道故事讲了什么,但有几个人记得里面的句子。包括我,如今我写作一段时间后去重读《水浒传》,其实,那文笔并没我想象的那么好,但是里面的剧情推动和情节的描述依旧深深吸引我,也值得我去模仿和学习。

小说,首先是一个好的故事。

muziknight

muziknight

客观的说,文笔和情节是好的小说的两个翅膀,但在所有的小说中都会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的小说文笔明显好于情节,但也有一些小说的情节明显好于文笔,而文笔与情节都出色的小说也比比皆是。但文笔是基础,情节是小说的内容,好的文笔可以让小说的结构、形式、内容以及情节更加巧妙、精彩、丰富和跌宕起伏。反之,好的情节是无法提高或改变文笔水平的,文笔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写作、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生活积累和一定水平的语基作为保障。因此,我以为相比而言文笔更重要。

冷昕

冷昕

是脑洞更重要!现在的小说套路都是千篇一律!看个开头就不想看了!所以你要写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来,还要在这中间不停的挖坑,让人陷进去,欲罢不能!

大妖怪

大妖怪

小说已经商品化,所以如果只是为了生计,作家就要以商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明白读者的需求,迎合市场需要,从而确立小说的基础,当然,小说有其特殊性,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的产物。然而,如果写小说是为了自己的情感宣泄,想创建一个自己的天地,文笔还是章节,作家都会想要尽善尽美,自然也没有哪个重要一说。

香草蒔

香草蒔

写小说有人说是文笔比情节重要,因为好的文笔能够掩盖故事情节上的不足,就比如同样是写《登山》:

你通常是这样这样写——

我们一起去爬山,首先来到山脚下,接着爬到了山腰,最后我们登上了山顶......

而文笔好的就会这样写——

初春,和风煦煦,正是登山的好季节.......

一路小跑,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这里山花烂漫,姹紫嫣红,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在了花草的海洋之中.......

山腰要难攀登的多,约到中午时分,我们才算到达,可能是受海拔的影响,山腰处基本都是以高大的灌木为主,很少看到花草,一阵山风吹来,凉飕飕的,我们不禁将衣服裹紧了些。

我们登上的山顶是群山的主峰,站在上面顿时让我想起了杜甫的那首望岳,于是我们便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同样是登山,一样的故事情节,却写出了不一样的境界,由此看来,文笔比情节重要还是有道理的

但文笔真的比情节重要吗?

有人则认为情节比文笔重要——

为什么?

还是以《登山》来举例:

如果是南派三叔那样的情节高手来写的话,便就是这样:

那天,我们来到了秦岭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知名的红花,如血一般的红花......

胖子惊叫道:“哪来的这么多彼岸花?娘的!真TM不吉利!”

闷油瓶淡淡说道:“这里我好像来过.......”

我一脸懵B的看着他,惊疑的问道:“难道这山里头也有那玩意?”

闷油瓶点点头,依旧淡然说道:“也许吧......”

这种高度的山川,对我们来说是小意思,不稍一盏茶的工夫,我们便来到了山腰处,当我们来到山腰处的时候,顿时被这里的情景惊呆了:

与其它山腰完全不同,这里不但没有花草,而且连一棵树都没有,满眼光秃秃的岩石面上布满了像头发一样的东西......

见到如此恐怖的情景,我与胖子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快走!”

随着闷油瓶一声惊呼,我与胖子撒开腿丫子便跟着他急匆匆的朝山顶跑去——

.........



同样也是登山,但“南派三叔”便要精彩的多,让人有了一种想强烈看下去的冲动......

这就是情节的魅力——

文笔好固然重要,但吸引人的情节往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文笔好+扣人心和的情节,才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因此,文笔与情节同样重要,没有孰重孰轻——


照夜白

照夜白

对于好的文章来说,故事情节与文笔一样重要。

故事情节也就是文章的行文节奏,为了吸引读者,必须有好的故事情节。或者设悬念,或者剧情反转等。

想一下我们平时看电视剧,一节电视剧总是在关键时刻或者故事的转折点,就结束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些广告也是插在电视剧两节中间。

故事的悬念一直吸引着观众,所以观众就会每天按时按点的守在电视前去追剧,那些剧情反转的地方,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评论。

文笔也就是文章的文采。简短凝炼逻辑清晰的语句比复杂的句子容易读。作家叶圣陶说:好文章要既能看又能听。

回想一下我们上学时的语文课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经典的,容易看,读起来朗朗上口。

挪威的森林》里面的一段对话,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太棒了。”“我就这么喜欢你。

这段对话基本都是短句,同时把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比喻成春天原野里的可爱的小熊。看到这段话,就仿佛看见一对热恋的情侣在草地上幸福嬉闹的场景,妙不可言。

总之,想写好文章,除了文章的主题、结构、开头、结尾,故事情节和文笔也不能忽视,需要下一番功夫。

麻花珊

麻花珊

现在的读者,多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评判标准了,适合口味的,他就觉得是好的。所以什么重要这个问题,已经难以说清楚了。以前,一篇小说好不好,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去评判,有一定评判尺度和标准,不能单以自己喜欢不喜欢来判断。

一篇小说,应从他的主题思想,时代价值,它的立意构思,情节结构,人物刻画等诸多方面进行审视。所以,单从文笔和情节来看一篇小说是否成功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单说文笔、情节哪个重要。主题健康,有时代价值;情节结构迭荡起伏,曲折多变,吸引读者,且合情合理;通过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通过语言、动作行为、神情状态、外貌、穿着、姿势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叙述故事的语言有什么风格、特色,运用了哪些技巧等诸方合起来考察,才能确认一篇小说成不成功。以上诸方面都重要,某一方面不足,都会影响它的质量,它是不由个人爱好可以决的。社会上多数文学评论肯定的才是好小说。

fwfang

fwfang

写小说文笔和情节都很重要,但如果一定要从中二选一的话,本人觉得文笔更重要些,如果只有情节,但语言描述平淡无奇,读起来会有种记流水账的感觉。

比如墨书白山河枕前段描述卫家父兄为国牺牲,卫小公子带他们回家时以及捍卫故者名誉时的场景描述非常的细致悲壮,带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泪流满面。

又比如《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润玉对锦觅的感情可谓是爱而不得,就像文中润玉所说:“此生无妨爱我淡薄,但求爱我长久”。短短一句话道尽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妥协,只要所爱之人陪伴在身边。

褪色回忆

褪色回忆

我觉得是情节。如果小说的情节不能激起你创作的冲动,即使用生花妙笔堆砌而成,难免会感到胸口闷塞,好像刚刚吞下一滩翔。

我的眼界狭窄,见识低微,文笔词藻更是一塌糊涂,拿不出手来,每次写命题作文,都靠强推。在没有表达冲动的情况下,为了糊口,硬着头皮赶工,精神就特别容易倦怠、烦躁。像困在迷宫里的老鼠,慌得一比。一应的人物性格、内在冲突、线索布局、剧情分岔,完全听凭摆布,不由自己收放,仿佛回到刚刚识字时,被老师攥着手按在纸上一笔一划地描。个中滋味,类似于演员为了剧情需要出镜演吻戏与真实恋爱中与情人亲吻的区别。

磨道里的驴,拴上笼头后,被鞭子吆喝着,永远不知道自己要转多少圈。而我只有等到收尾完工,抹平毛刺,交付验收后,才能长长地舒一口气。

马秋瑜

马秋瑜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