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如题,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最新跟帖
走在风的前面7

走在风的前面7

要树没树,要房子没房子,要衣服没衣服。零下30~40度的天气,就算人是铁打的,也完全扛不下来。

错误的战略部署,延误了战机。

德国在攻打莫斯科之前,先是向南进攻的基辅地区。德国集结500多万的兵力,准备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北方集团军对准圣彼得堡,南方集团军对准乌克兰,中路军团对准莫斯科。

本来在北路和中路的集团,一直是势如破竹,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但是由于苏军在南方布置的军力比较多,一时间南路集团军有些吃力。

曾经有士官建议在雨季没有来临之前,先行攻打莫斯科,毕竟这里才是重中之重。虽然乌克兰地区是资源重地,但是只要莫斯科败了,乌克兰也撑不了多久。

可惜这个建议并没有采纳,一场规模极其宏大的围歼战就此展开,西南方面军将近60万人被捕。不过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莫斯科附近集结了110万的兵力,苏联也进入了雨季当中,眼看冬季就要来临。

其实这也不能怪当时的德国高层,毕竟战争打到那样的程度,德国内部的资源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乌克兰作为资源重地,抢夺下来会占据很大的主动权。就算绕过不去攻打,囤积在这里的70万苏军,也不可能让德军完全放松。


而德军一支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在苏联地区却失去了作用。长时间没能攻打下来乌克兰地区,也把战事拖得越来越远长。再加上苏联地广物博,在战略纵深上面,德军也是欠考虑。

苏联战略恰当,逼迫德军败退。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闪电战,它是由德国著名将军古德里安创建的一种作战方式。充分的利用了飞机、坦克高机动性,高破坏性的特点,对敌方重点地区特殊照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破坏敌方阵营的目的。

之前在欧洲地区一直是屡试不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不是因为欧洲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小国。甚至一个小时,飞机就能穿越整个国家。然而整个欧洲面积加起来,可能都没有苏联的大。

因此闪电战到了这里,自然而然的失去了效果。再加上苏联的反抗,战争也被越拖越长。无独有偶,希特勒也曾经夸下三个月攻下苏联的海口,因此就没带这么多冬季装备。

可惜熬过了漫长的雨季,等到苏联极度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战况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然而这些士兵带的最厚的衣服,也只不过是秋装。莫斯科零下30多度的天气,让这些士兵完全傻了眼。

其实苏联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所有的兵力全部蜷缩在莫斯科附近,准备和德军来一个破釜沉舟。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坚壁清野,把莫斯科周围能毁的都毁了。

当时在莫斯科周围的所有树木、房屋,全都被烧光砍光。当时打出的口号是:不留下一口水,不留下任何牲口。能搬得动的全部被搬到了莫斯科城内,如果有不愿意的,直接用军队采取强硬措施。

所以等到德军赶来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算是想抢东西都找不到地方去抢。至于所说的为什么不烧树木,因为完全被砍光了,能烧的都没有了。

就算是这些树木都留着,对于上百万大军来说是杯水车薪。就算是烧火取暖,总不能一直烧吧?有人说为什么希特勒没有补救?不是没有救,只不过实在是杯水车薪。

后方在得知情况之后,曾经加急赶制出了170万套的棉衣。但是要运到莫斯科,又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莫斯科领土这么大,从德国运到莫斯科已经很费劲了,再去定点投放,下面白茫茫一片,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就算是投放下来了,让德军去找估计还没有走出去莫斯科范围,也就冻死在了外面。德军的失败来看,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据。

hardaway_lau

hardaway_lau

休息整备的时候当然可以烧木头取暖了,但总不能打仗的时候也烧木头吧!再说了,刚砍下来的木头烧不着,因为里面水分太多了

开门见山,先解释下德军为啥不烧木头取暖。

至于德军为啥不烧木头,有人解释说苏联人为了阻止德军入侵,采取兼并清野的措施,将莫斯科周围的树林都砍光了,所以德军没有木头烧 。

这个解释真的很扯,即便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的树木总数还是比人多,而且是多很多,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对于世界上树木的数量,目前有很多估计,但最少的推算全球也得有4万亿棵数,而莫斯科周围就是大森林,苏军砍得过来吗?(莫斯科郊外有大量的森林)

再说了,就算苏军把树砍光了,这么多树总得运走吧,要是放在原地不等于替德国人砍树嘛!而运这些木头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军忙活的过来吗?

如今大多数中国人都用上了天然气做饭,对于砍柴烧火都不太熟悉了。其实刚刚砍下来的木头是烧不着的,因为木材里面有大量水分,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用作燃料。砍木头本身就是一件很费劲儿的事情,砍完了还得处理后才能用,德军难道不打仗了?

德意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做事之前都要经过详细准备的,德国人是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是做了大量的后勤准备的,尤其是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国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莫斯科郊外的德军,看起来德军的御寒装备还是不错的,大衣手套都有,而其周围也有很多是树)

由于意大利的拖累,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出兵巴尔干半岛,这导致德军对苏作战日期推迟了数个月。在开战之后,德军高层多数将领都主张直取莫斯科,但希特勒认为这样会造成孤军深入,因此决定在拿下整个乌克兰后再进兵莫斯科。

基辅战役一直打到1941年的9月低才结束,此时距离苏联的冬天已经不远了,德军于是赶紧马不停蹄地发动了莫斯科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前后投入月170万人,而苏军也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军队,并动员了全城居民参与防御工事的修建。在苏联军民的奋力抵抗下,德军最终折戟莫斯科。

对于德军的失败,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天气,认为是苏联寒冷的冬天是导致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个解释太过于偏执,苏联寒冷的天气确实是导致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莫斯科的纬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比中国的北极漠河的纬度还要高,按理说这里应该非常冷。不过莫斯科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冷。

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莫斯科的气温要高于纬度更低的中国东北。而在1941年的那个冬天,其实在入冬之初时天气还不算太冷,当时温度还没有突破零下10°。并且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军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事实上德军的御寒物资要比苏军还齐备。

在进攻苏联之钱,希特勒原本就有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逼迫斯大林和谈的打算。不过战事的顺利程度还是大大出乎希特勒的预料,于是这更加坚定了他拿下莫斯科的决心。

对于苏联的冬天,德国高层是做了充分的应对的,不仅在德国本土制作了大量的棉服、棉被、手套、皮靴、防冻爽、枪械润滑油,并且在攻占苏联的工业城镇后,德军也立即下令当地工厂开始生产御寒所用的军需物资,所以德国是不缺乏过冬物资的。

不过虽然物资堆积如山,但德国人却是在运输上遭到了巨大的障碍。

由于苏联国土辽阔,德军的后勤保障压力是西线战场的数十倍。这里面除了路途更长以外,苏联落后的公路基础设施也让德军运输部队几乎崩溃。

当时在西欧,德国和法国都已经普及了柏油公路,德国甚至建立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为德国的闪电战和后期运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苏联在这方面就落后很多,苏联许多公路都是土路,一旦下场大雨就变成泥潭了,履带车开起来都费劲儿,卡车就更没法走了。并且苏军在撤退时还破坏性的拆除了大量铁轨,这导致德军想依靠铁路进行运输的方法也无法实现。(大雨过后,德军的卡车陷在了泥泞的土路上)

鉴于运输困难,德军只能优先将弹药运送至前线,但即便如此,德军的御寒保障还是比较完备的。不过到了12月底,莫斯科的气温突然开始降低,一度到达了零下三四十度,这在莫斯科的气候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这种温度下,就算是穿着大衣也能被冻死。

面对寒冷的气候,被逼无奈的德军将士只能点燃所携带的汽油取暖,而此时苏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而且由于西部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被德军占领,苏军的御寒衣服甚至还不如德军。

但是早在天气降温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反攻了,此时莫斯科战役马上就要结束了,德军的溃败显然不是因为这场寒流造成的。

当然,寒冷的天气无疑是德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无需回避,但我们也不要刻意放大气候因素,这样不利于我们去了解战争的真相。

kaixinba

kaixinba

我们在冬季收听天气预报的时候,都忘不了气象预报员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集团”。

都说苏联有三狠:斯大林的暴脾气、布哈林的脚气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随便哪一样都叫人受不了。


苏联到底有多冷,没去过的人当然无法想象,但可以告诉你一个抽象的数据:德国人在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进攻抵达乌克兰的时候,曾经遇到过零下71度的极端低温,而中国北部城市哈尔滨冬天的最低气温才零下三十度左右。

如果不是该死的天气,燃油问题就不会对德军那么重要,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就会运行自如,就不会到处抛锚。

更要命的是,苏联的鬼天气把德军士兵直接冻趴下,死于寒冷的德军士兵数以万计。因为严寒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更是多达几十万。

德军一个统帅就把德国在苏联的失利归咎于天气,他说,我们在苏联栽跟头不是德军无能,而是冷空气太厉害了。

希特勒在进攻苏联的时候不会不知道寒冷,在前线的德军士兵也不是傻子,难道他们没有棉衣可以御寒吗?原始人都知道钻木取火,他们为什么不烧火御寒呢?

遇到严寒的时候,冻得全身发抖,冷彻心扉,手脚冻僵,脸都冻坏。而苏联地大物博,森林一望无际、树木随处可见,德军完全可以就地取材烧火取暖,为什么还是冻死那么多人呢?

在二战初期,苏军虽然打不过德国人,但他们躲得过。

斯大林指挥战斗不行,但作战决心是有的。每当德军将要进攻到哪里的时候,斯大林就下令把吃的、用的和战备物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掉,连一根木柴都没有给德国人留下。心说,老子非让你们冻死不可,德国人别想在苏联的土地上获得一点补充。


有人说了,斯大林没有给德国人留下木柴,但还有那么多森林,斯大林带不走也烧不掉吧?

不错,累死斯大林,那些森林也带不走,更不能烧。

德国士兵冻得要死要活的时候也去砍伐树木,可是那些树木都是湿的,燃点太高,想尽办法就是点不着,把德国兵急得抓耳挠腮。

没有足够的引火,刚砍伐下的带着冰雪的树木根本就不会燃烧。不怪天、不怪地、只怪苏联人太狠心,连根干柴都没有留下,都说干柴烈火,没有干柴何来烈火?

看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就会想起一个妙招,我有办法,用汽油,再难燃烧的木头经不住汽油的高温。德国兵为什么不用汽油呢?


我们想到的,很多德军士兵也不会没想到。

可是燃油是机械化部队的血液,而装甲集群是德军战争的灵魂,那些运兵车更是德军通向战场的动脉。

坦克和装甲车的油箱巴掌大的地方,就装那么点燃油。一旦用来点燃木头,往哪里加油补充?车没有了燃油不就成了一段废铁吗?

既然不能烧火取暖,御寒的房屋都被苏联人烧掉,不行军的时候,就只能待在帐篷里,靠着身上的衣服抵抗寒流了。

但是,德国军队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为了避寒,士兵们可以躲进帐篷里。但是苏军反攻的时候,难道士兵们要躲在帐篷里还击吗?

更糟糕的是,德军在最需要衣服的时候,没有棉衣穿。

苏德战争是夏天打响的,当时德军没有穿冬衣,等到了冬天,棉衣又运不过来。

为什么呢,和德国、英国这些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苏联是欧落后的国家。铁路毁掉了不说了,公路网也不发达,再加上被苏联人破坏一部分,后勤供应跟不上。严寒来临的时候,运送棉衣的车队才断断续续抵达前线,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德国军人不能及时领到棉衣。

而且到后来气温达到零下几十度的时候,油箱里的汽油也凝固了,运输车辆都趴下了,棉衣就更没有指望了,严寒面前,那些德国士兵没有别的选择,也只有冻死、冻伤了。

F-zero

F-zero

哪有那么多树木可烧呢?

当时前线有上百万德军,如果每人每天烧0.1立方米的木材取暖,整个莫斯科会战期间就需要消耗上千万立方米木材。这几乎等于俄罗斯2018年1月到7月全年木材出口额,莫斯科周围可没那么多木材。

要知道,全世界森林每公顷的木材量为110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的木材需要9.1万公顷森林提供,约等于910平方公里,莫斯科附近也没这么大面积的森林。

而且,苏联人和德国人打的可是焦土抗战,别说树木,连柴禾棍都被清理了。

苏德战场是二战期间战斗最惨烈的战场之一。

这种惨烈不仅体现在双方人员的损失上,物资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而且这些物资不仅有敌人摧毁的,还有很多因为带不走而被自己摧毁的。

当时,为了打败德国军队,苏联执行了焦土抗战的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资。

(人们烧毁了自己的家园)

单单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当时苏德战场上是多么惨烈!

而这一切,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就开始执行了。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苏联就成立了战时疏散委员会,并且在一周内制定对人员和设备的疏散计划,以便将大批物资和人员运输到大后方。为此,在战争开始后的3个月之内,共计有超过1300家工厂被疏散到大后方,数千个集体农场的设备被移走。同时,数百万熟练工和技术人员也随设备一起转移了。

当然,苏联能够如此高效的执行转移任务,和他们战前充分的准备是分不开的。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铁路系统就被要求必须在一夜之间转化为战时状态。既不能给敌人留下火车头和车厢,又要依靠铁路系统将西部工业区的设备和人员尽可能快速的送到乌拉尔山附近。所以,战争虽然爆发的极为突然,由于有应急预案的存在,以铁路为主的苏联运输系统,还能够几乎不受影响的高效运转。

遗憾的是,德军的攻击太过突然,在闪电般的攻击下,前线苏军往往还没做好应战准备就被消灭了。德军迅速向苏联国土纵深推进,让很多工厂没办法及时迁走。

于是苏联决定主动破坏掉那些迁不走的工厂,与破坏基础设施同时进行,不把它们留给德国人使用。

当时苏联的撤退计划是这样的:在苏军撤走的前10天,必须开始拆除设备,撤离人员。在苏军撤走前的24小时,爆破小组已经安放好炸药准备随时对工厂进行爆破。在苏军撤退的同时,当地开始执行爆破任务。

就这样,苏军每撤出一地,就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然后一座座建筑物被夷为平地。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电力为例,在德战区内有超过80%的电力设施在苏军撤走后被毁坏,以至于这一地区的发电能力由战前的257万千瓦下降为30万千瓦。

就这样,苏联西部地区的电力设施、通信、铁路、公路、工厂等被一一摧毁。等德国人打过来的时候发现,这些从来没有被炮火波及的地方也已经满目疮痍了。而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依靠当地的资源实现补给,只好千里迢迢从大后方把物资运过来,这给德军的持续攻击造成了很大困难。

而苏军为了能在莫斯科地区成功抵御德军,早在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坚壁清野。周围树木被砍伐一空,即便有遗漏的也不能解决德国人的取暖问题。

烧煤就更别想了,苏军撤走前几乎炸塌了所有煤矿,导致整个德占区的煤炭产量下降了97.9%,德国人妄图使用煤炭来取暖的想法也破灭了。

公路、铁路、桥梁尽数被毁,德军的后勤物资运输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从大后方运输取暖材料了。甚至,苏联人在撤走的时候把庄稼都烧了,德国人哪怕想使用柴禾都没地方拾去。

所以,那个冬天莫斯科附近的德军注定被冻成狗了。

Blue-wing

Blue-wing

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人的事情,主要发生在1941年底到1942年初的莫斯科保卫战时期,据估计,在俄罗斯这个极端寒冷的冬天里,冻死的德军人数要有17万人!冻伤得就更是不计其数。这个冻死冻伤的人数几乎占了莫斯科之战170万参战德军的十分之一,死亡人数占这次战役德军50万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看起来冷冰冰数字,反映的却是战争的极端残酷。

在整个苏德战场,冻死的德军人数说法不一,但也有几十万之众。

那么,既然是在寒冷的地区作战,又冻死冻伤这么多人,难道德军就没有提前准备御寒装备,不知道燃烧树木取暖吗?

实际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御寒装备的确也准备了,但实际上到达前线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眼看着士兵一个个地在寒风里冻死冻伤。

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斯大林难道不知道吗?

苏德战争,始于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纳粹德国出动550万的兵力,分为三个集团军,按照三条线路,以闪电战的方式对苏军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希特勒是这样计划苏德战争的:

"我们只需要踢一脚,整个腐朽的建筑就会倒塌。"

可见,当时希特勒和德国对苏军的战斗力是十分蔑视的,根本没有把战斗民族剽悍的战斗力当一回事,更是忘了当年拿破仑在俄罗斯吃瘪的惨痛教训。

实际上,希特勒的狂妄也是有理由的,那个时候由于双方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虽然不断有情报显示德军会进攻苏联,因为情报部门给出的结论是德军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进攻苏联,这个时候的德军正在英吉利海峡与英国人交战,哪有工夫去找苏联的麻烦?再说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希特勒也不可能傻到不顾一切吧。但苏联情报部门不知道的是,希特勒还真在做进攻苏联的准备,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正在和英军打得不可开交,怎么会有进攻苏联的念头呢?那是因为在英吉利海峡的军事行动受挫了,滔滔的英吉利海峡阻挡了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的脚步,这个时候希特勒自然而然就把目光转向了东方的俄罗斯,在英吉利海峡的军事行动不过是迷惑苏联人的障眼法而已。

而且苏联情报部门并没有发现德军大规模组织御寒装备的情况,其间虽然发现了德军准备有防寒润滑油,但经过测试,这些润滑油并不能在俄罗斯寒冷的气候下使用,结论就是目前不用担心德军会进攻苏联。错误的情报,让斯大林相信他们还有很多的时间做战争准备,所以苏军并没有对德军可能的进攻做多少心理准备。

苏德战争前夕,苏联人在干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苏军在干什么呢?其实他们也没有闲着。苏联先是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然后又乘势吞并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这让希特勒大为光火,因为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是德国必须的战略资源,如果被苏联人占据,那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也是德军进攻苏联的一个诱因。

另外,虽然苏联人错误估计德军可能对苏联发起的进攻的时间,自己实际上也没有闲着。

1941年,苏联就已经完成了战争生产动员计划,从1939年到1941年,苏联的武器装备的类型与数量急剧攀升。例如坦克增加了7000多辆,火炮(含迫击炮)数量92578门,飞机17745架,海军舰艇600多艘,在绝对是相当数量级的准备工作。

大战前夕,苏联在苏德边境驻扎了170个师的兵力,此外还秘密调集了5个集团军,希特勒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生怕苏联人会先发制人,突然经过德国,这样子德国就会真的腹背受敌了。

那么,苏联这样的军事准备是为了进攻德国吗?显然不是的,虽然后来流传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但并没有得到证实,可能只是个想法而已,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实力主动进攻德国,因为他们在刚刚结束的苏芬战争中吃尽了苦头,前面提到的所有军事准备,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加紧换装,极力弥补苏军存在的短板,另一个就是防止希特勒对苏联可能的进攻。

苏军想要主动进攻德国,那还是以后的事情,在苏德战争前夕,这是不可能的。

但可能希特勒把苏军的这些行动看成了对德国的威胁,进攻苏联也就成了希特勒的必要选项。

被猪队友拖延的巴巴罗萨计划,成就了希特勒的滑铁卢

本来,按照希特勒的计划,1941年4月份就应该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了,可惜的是,他有一个猪队友,那就是意大利,由于其在北非的作战行动因为指挥失灵和补给中断被英军击溃,希特勒不得不抽调军队支援意大利军队,致使对苏军的包围拖到6月份才完成。

就是这短短两个月时间的浪费,德国耽误了最佳进攻时间,导致了希特勒在苏德战场的最终失败。

1941年6月22日,终于完成了对苏德边境苏军包围的德军,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芬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家,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闪击袭击。

由于对德军的突然进攻毫无防备,由于德国的突然袭击,前线的600多万苏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丢失国土100多万平方公里,苏联可谓损失惨重。

但是,这个时候,希特勒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进攻计划本来就被拖延了两个月,而希特勒放弃了直取莫斯科的作战计划,改为先向北围攻列宁格勒,向南进攻乌克兰,然后再拿下莫斯科。但这遭到了前线将军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会给苏联喘气的时间,先拿下莫斯科,再去进攻其它城市效果更好,但被希特勒拒绝了。

希特勒先打乌克兰的原因,一方面是担心攻打莫斯科时孤军深入,很不利,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乌克兰丰富的战争资源,因为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希特勒发现物资储备已经不够支撑战争需要了。

这样,一直到1941年9月30日,围攻乌克兰的基辅战役才结束,德军开始进行合围莫斯科的作战计划,而且希特勒都想好了,在圣诞节前夕攻入莫斯科,在那里过个温暖的圣诞节。

但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苏联,出现多年未见的超级严寒雨雪天气,自11月7日开始,疯狂的雨雪天气肆虐大地,而这又恰巧被耽误了两个月时间的德军遇上,希特勒喝凉水塞了牙缝。

不幸的是,因为希特勒原来的计划是三个月干掉苏联,从6月份到现在,三个月已经过去了,莫斯科还在斯大林手里。苏军顽强地抵抗和苏联糟糕的天气与道路情况,都让德军在欧洲大陆屡试不爽的闪电战化为泡影。就这样,德军就给苏联人拖到了寒冷的冬天,正是这要命的寒冷,要了德军的命。

德军在进攻法国等西欧国家时,那里的基础设施尤其的道路,大部分都已经是柏油路,特别适合机械化作战。

而这时的苏联相对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地区,大部分道路都是土路。平时还好,虽然尘土飞扬,但不影响使用,一到雨雪天气,那就完了,泥泞不堪不说,甚至还会结冰,德军的机械化装备基本上难以行动,不是陷于泥坑,就是被冻的失去行动能力。

武器装备如此,士兵就更难了,由于他们的物资装备是按照三个月结束战斗而准备的,到进攻莫斯科的时候,这些凶残而又可怜的德军士兵,还仅穿着薄薄的秋装,这在零下几十度的苏联,和求死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莫斯科的最低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三四十度,在乌克兰,甚至极端低到零下七十一度!这让德国最低气温只有零下十度的德国人如何承受。

更不幸的是,由于战争拖延,德国后方不得不加急为莫斯科前线的德军赶制了170万套棉衣,并紧急发往前线。这样你以为就可以了?然而并不是,由于战线太长,苏联的幅员及战略纵深太大了,又遇上泥泞不堪而又寒冷的天气,运输车辆在路上死掉是家常便饭,这样送达前线的棉衣,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士兵只能继续在寒冷中瑟瑟发抖,等着他们的,不是被苏军打死,就是被严寒冻死。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问题的关键,既然那么冷,御寒衣服又不能及时送来,德军人傻吗?他们不会砍树烧火取暖吗?再不济,也可以烧燃油取暖啊。

德军自然不傻,我们能想到的,德军当然也可以想到,他们也知道可以去砍树、烧油取暖。

但问题是,他们真的可以这样做吗?答案的否定的。

先说烧燃油取暖,这个是最直接最省事的办法,但如果把燃油拿来取暖,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靠什么来驱动?人拉肩扛吗?

再说了,那种极端严寒下,燃油是不是也被冻了?

退而求其次,就算燃油来取暖,机械化装备先放一边,光围攻莫斯科的可都是170万之多的军队,那得多少油去烧?再说当时德军根本没有做长期准备,汽油储备只有3个月,柴油储备只有1个月。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的后勤此时已经跟不上战争的需要了。

燃油不行也不够,可以去老百姓家里抢燃料啊,木头啊什么的。对不起,这个也不行。

苏军在撤退的时候,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搬光、毁光、烧光!在苏军撤走的前10天,必须开始拆除设备,撤离人员;在苏军撤走前的同时,由爆破小组对工厂实施爆破。

据统计,苏联前线共计有超过1300家工厂被疏散到大后方,数千个集体农场的设备被移走,有超过80%的电力设施在苏军撤走后被毁坏,几乎炸塌了所有煤矿,当然各种人员也没有给德军留下。

等德军千里迢迢地赶到莫斯科的郊外,什么也没有了,苏联人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了,带不走房子的全部给毁了,毁不了物资全部都烧了干干净净,包括水源都处理得无法饮用。

一句话,什么都没有给德军留下,绝对的坚壁清野。德军想从苏联人这里淘到取暖御寒的物资,想都不用想了。

既然老百姓这里不行,那莫斯科周边有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砍树取暖总可以吧?对不起,这个也不行。

这些树木都是活树,水分很大,砍下来就想当柴火烧,门都没有。首先你得把它烘干才能燃烧,烘干也得需要火源和燃料,更需要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苏军会给你把树枝烤干的时间吗?德军啥也不干了,大家都来伐树烘干烤火啦!开个玩笑,实际上还真是玩笑,德国人玩不起,也没有时间去玩,苏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在等着他们呢。

人没有办法取暖,就连武器装备都被严寒冻结,装甲车、坦克,各种枪械,都因为严寒出现了问题,不能正常使用。

在德军的围困之中,斯大林并没有被吓退,而是于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最著名的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斯大林说道:"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苏维埃公民和军队都要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村庄"。

在斯大林阅兵讲话的鼓舞下,士气高昂的苏军士兵雄赳赳气昂昂地从莫斯科红场开赴前线。

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战斗,被天气、后勤及苏军强大的作战意志打垮了的德军,不得不撤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自此,苏德战场,苏军也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前的胶着阶段。

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苏联派出了数千士兵清理战场,发现了大批被大雪掩埋的被冻死的德军士兵,这些德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场面令人震惊。

所以说,德军在苏联战场上被冻死冻伤这么多人,除了苏联极端的严寒天气,更和希特勒的自大与准备不足有关。

另外,在进攻时间上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间;赶上极端的雨雪天气,这让从没有感受到这种天气的德军猝不及防,后勤跟不上,就地取材又被苏联搞了坚壁清野的焦土政策,这个时候的德军士兵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一个的被冻死冻伤。按照一位德军高级将领的话说,打败我们的不是苏军,而是天真冷!

问题的本质,还是后勤问题,打仗打的是后勤,这句话一点没有错。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屡屡为希特勒立下大功的闪电战,也宣告彻底破产。

鎈卟誃尐姐vicky

鎈卟誃尐姐vicky

其实德国兵也没少烧,很多东西其实都是错觉。

很多时候,人们对德国兵冻死会有疑问,为何不抢俄国人的棉衣。但是忽略一个问题,有棉衣就冻不死么?珠穆朗玛峰上面那些死人估计得跳出来打死你,谁告诉你有棉衣就冻不死了?

德国人有棉衣,棉衣数量其实并不少,有一些苏军士兵还从德军死尸上扒衣服穿呢。至于烧不烧树,这个其实没什么纠结的,冻死的都是不能烧树的,或者没树烧的,就这么简单,但凡可以烧,都冻不死。

烧树这种事,德国人其实没少干,德国兵取暖做饭都是烧木头的,莫斯科战役的时候,汽油都被他们烧了取暖了,就别说树了。烧树,一个前提条件,不打仗,远离敌方重兵集团。离近了,烧树,这不找死呢么。敌方观察哨,正愁找不到目标呢,你倒好,一把火点了,还是有烟的那种,喀秋莎一轮齐射,全报销。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人一般是怎么冻死的?

老家那边,边防哨卡,士兵户外站岗,冬天的时候,有个亭子,可以进去暖和一下,但是不允许待时间长,老班长讲的原因是,里面暖和,可能会睡着,睡着了容易冻伤。

▲注意着两个人的姿势和表情

很多时候,人冻死,并不是你走着走着,突然一翻白眼就冻死了,这十有八九是中枪了或者猝死。自己要是知道自己一会儿会冻死,就有补救措施了,但是很遗憾,这都是不经意间就冻死的。别问我为啥,我见过冻死的,打个盹,休息一下,没准就冻死了,你就别说烧树了,烧啥都没用。

其实没那么多客观条件,现在冻死的,都是意外,意外,当时,也一样,你冻死了,为啥别人没冻死?还不是发生意外了。

Zy

Zy

如果说二战中最惨的一次战役非苏联卫国之战莫属了,而且这次战役在整个二战中影响力也是非常重大的,决定了二战中欧洲战场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快欧洲法西斯势力的消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这场战争中,苏德两国死伤数量都相当庞大,突破了百万大关,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 要知道,在这次战争中,双方都出动了大批军队,虽然是苏联的卫国之战,但是在数量上苏联却明显处于劣势,而且在战斗力方面苏联军队也不如德军,以至于在战斗刚刚打响后不久,苏联就损失惨重。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次战役最后还是德军败了,而德军从之前的优势重重到后来的劣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德军在苏联境内发挥不出闪电战的强大优势,导致德军的进攻节奏要比之前慢很多,其次就是这次出动的军队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以至于后方的补给不能及时送达。

在苏联境内拖得太久,就连季节都成了德军损失惨重的原因,因为不适应苏联冬天的高冷,德军竟然在苏联境内冻死了几十万人。

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他们为什么不用燃木取暖的方式抗寒呢?

其实,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德军可不是不想燃木取暖,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首先从军队的数量上来看,德军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么多的军队,每天要消耗的木材数量也可想而知,而且莫斯科本来就是城市,附近上哪里找那么多的木材去呢?即便是莫斯科周围有森林,这么庞大的军队,又能够提供他们烧几天的呢?

那些木材烧光了之后,德军不还是照样面对冻死的结果吗?更何况莫斯科附近根本没有多少树林。 不仅德军自己找不到可供燃烧的树木,苏联军队在撤退的过程中已经将这一点想好了,在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没从一个地方撤退,就一定要把这里的东西全部带走,绝不会留给德军,带不走的东西也要将其毁掉。

所以,在苏联军队撤退之时,这里的树木就已经被焚烧过一次了,剩下的可供德军苏联的材料就更少了。

要知道,当时可是冬天,多少的冬天不仅寒冷,而且经常下雪,这里的潮湿度相当高,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燃烧木材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就算是点燃了木材想要让木材燃烧的更加旺盛也要向里面加汽油,那么多人每天要消耗取暖的汽油数量也相当庞大。其实,早在对英国的战争中,德国石油不足的状况已经有显露出来了,此时要想消耗汽油取暖,简直比登天还难。

种种原因都导致德军在莫斯科附近用木材取暖的方式根本不可行,而且他们那些帐篷、棉衣也根本抵御不住苏联零下30度的超低温,一旦德军执着在苏联呆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因为天寒地冻而全军覆没。

Sherry道听途说

Sherry道听途说

进入苏联的德军有数百万之多,且战争一直在进行,他们原计划用闪电战击溃苏军,然后从苏联那里取得战略物资,因此过冬的御寒衣物准备不足。苏联确实有很多原始森林,德军也可以伐木取火,但是在前线是不能一直采用伐木取火的方式保暖的,因此很多士兵还是被冻死了。伐木取火只能满足一时之需,不可能所有士兵都围在火堆旁烤火,战斗时、防守时都会冻死人的,要知道苏联的冬天零下三十度左右,人一离开火堆很快就会被冻死的。冬季作战还是要穿保暖服,这样才能保证部队的机动性,如果依靠伐木取火或者焚烧汽油取暖,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德军进攻苏联时,最开始进展很快,德军击溃了百万苏军,但是苏联的地盘太大了,它的战略纵深十分的深,德军不得不孤军深入,一旦深入苏联腹地,补给线就十分的长了。德国本来战争资源就不足,加上千里运输,更是力有不及,因此在莫斯科会战时无数德国士兵被冻死冻伤,部队战斗力大减。苏联采用了当年对抗拿破仑法军的方法,也就是坚璧清野,将一切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烧掉,德军在苏联腹地要人无人,要粮无粮,要物资无物资,因此十分的被动。派遣大军去伐木,然后烧火取暖,这只能是宿营或者防守时可行,一旦与苏军交上火,伐木取暖就不现实了,只能在战斗中战死或者被冻死!

德军要想获得战争物资,只能是从本土获得,这就需要千里运输。苏联的冬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汽车运输不仅慢,还容易受到苏军的飞机轰炸。德军的工业大部分都用来生产坦克了,因此德军的飞机并不多,在极端天气下采用飞机运输保暖衣也是十分不方便。据说德军大本营给前线生产了170万套棉衣,但是受运输的限制,很多都没有运到前线;飞机空投的设备多数找不到了,因为那个时候全球定位系统还没有,空投设备的风险十分大。可以说德军的后勤保障不力导致了苏联的冬天大规模的杀伤了德军士兵,而苏联也充分利用了冬天的优势两次击败了强敌,第一次是拿破仑的法军,第二次则是希特勒的德军。

MyLens

MyLens

德军在零下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多度的情况下,用燃烧树木取暖你感觉效果怎么样?,他们能一直烧吗?几十万大军怎么个烧发?烧完了以后开始打仗,一会不就又冷了,

所以说最主要的并不是燃烧树木,而是要穿的厚才是当时的当务之急,当时的德军也是冷到燃烧着宝贵的油料,没有办法,冬装当时的德军就没有准备,就想着闪电战快速消灭苏联,苏联2300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居然想在6月末开战冬季前11结束,德军高层对自己国家的军队、闪电战太过自信,

苏联为了德军可是下了血本,告诉自己国家的国民,吧所有房子都烧掉,所有用的带不走都烧掉,所以德军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全靠后方补给,

所以燃烧树木,燃烧宝贵的油料都只是一时,根本没用。

三笑人生

三笑人生

希特勒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苏联的冬季竟然有如此寒冷,虽说不是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但造成德军战斗力下降以及冻死冻伤的德军也是非常多的。

有人说不能穿棉衣吗?不能就地取材?

如果在东北待过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即使是穿着齐全,棉衣棉裤全穿在身上,如果半夜出去也很有可能被冻僵,如果是城市市内还好,周边有房屋抵挡着冷风,但是如果是在野外,再遇上白毛风,那就听天由命了,毕竟一整晚都在郊外,没有御寒的物资。

当时的德军也曾用过飞机运送棉衣,但是因为数量有限,短时间又无法生产出大量冬装,所以德军的御寒效果非常不理想,德军缺的不止是棉衣,更多的是夜晚御寒所用的棉被,况且在郊外又没有足够的帐篷以及御寒的靴子。

不要说人,就连一些武器的攻击力也大打折扣,都被冻住,其实德军所有枪支弹药准备齐全,唯独没有想到这寒冷的冬季,德军自认为有信心在冬季来临之前攻陷苏联。

然而被意大利拖了后腿,加上这年苏联的冬季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最后导致节节败退,很多人反问,自己没有御寒的冬装,难道就不能燃烧树木取暖吗?

其实我们能想到的德军早就已经想到,据说当时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三十多度,积雪厚度已经盖过膝盖,许多树木已经被大雪压垮,在当时的情况想要生火取暖,可能性极低,甚至可以说连树木都没有,湿淋淋的树木怎么燃烧?

为什么说没有树木?

因为当时的苏军抵御德军的进攻意志非常强烈,甚至达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莫斯科居民在得到命令撤退时,将家中所有的御寒物资全部烧毁,有的直接将房屋毁坏,不仅如此,斯大林下令将所有的树木砍光,能运走的运走,不能运走的就烧光。

因为德军闪电战实在太快,如果不做好长久抵抗的话,很可能如希特勒所愿,不到几个月就会被德军攻占。因此苏军这一招实在太精,后因种种原因,德军战败,最后也因为苏联寒冷的冬季造成数万士兵被冻死冻伤。

苏联在清理战场时更是派出了5000人,德军士兵堆积如山,很多都被大雪掩埋。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葉曉琝

葉曉琝

德军在入侵苏联出现大面积冻死的情况只出现在“莫斯科保卫战”,而其它的大型战役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冻死冻伤的情况。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是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军队,德国是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武器装备和衣服鞋帽都是大规模制式化生产的,德国地理位置在虽说不像苏联那样靠北,但也有冬天最低温度也在-10度,所以德军是有冬装配备的。

德军43型冬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大型防风帽,可以罩住戴头盔头部。

那么,为何“莫斯科保卫战”会出现了大面积挨冻的情况呢?原因就是德军统帅部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而轻视苏军的抵抗意志,“苏德战争”爆发在1941年6月,德军在战争初期确实利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实施“闪电战”击溃了苏军在欧洲国土上的400万军队...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兵临莫斯科城下!
二战期间德军制式棉裤、棉马甲、厚棉手套,这说明的并不缺乏冬装。

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是在1941年9月30日,这已经快进入到苏联的初冬季节但天气不算太冷,德军统帅部根据前几个月苏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认为,认为集中100万人可以在11月中旬完成对莫斯科的占领,为了速战速决德军将后勤保障力量集中在运输弹药、油料、军粮和重装备上了,至于冬季作战的被服只能是往后推迟一段时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0月初开始下起了秋雨,本来公路大部分被苏军后撤的部队破坏了,加之秋雨绵绵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严重的迟滞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好不容易挨过秋雨和苏军的层层狙击,但也将莫斯科攻城战的时间拖到了11月份,而这一年的严冬来的比较早,还是苏联人都认为的寒冷天气,气温一度降到了–40°!这对于德军来说就是灾难性的,冬装的配发仅完成20%左右,100万人大部分穿着秋装在零下40°的严寒天气作战,肯定会出现了大面积的冻死冻伤情况,坦克装甲车辆、大炮甚至手里的枪械由于缺乏防冻液和防冻润滑油...开不动、打不响!人被冻死、武器被冻结最后只能是兵败莫斯科城下。
至于说为啥不抢老百姓的衣服和砍伐树木取暖?苏军在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之前将德军进攻路线上的公路全部毁坏、居民撤退到莫斯科城内或者远离战区、粮食等战备物质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就地焚烧...施行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仑的“坚壁清野”战术!使德军不能“以战养战”,只能是靠车辆将物质从遥远的后方运抵前线。
砍伐树木取暖更不是可行的办法,战场上可不是“篝火晚会”那样的浪漫!二战期间侦察手段已经多样化了,白天用木材取暖会升起浓烈的烟雾、晚上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火光,这明显就是给敌方提供了目标指示...一阵迫击炮急促射篝火周围的人都会被炸飞!所以战场上升篝火取暖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前沿阵地烟都不让抽,还能让生火取暖?

总之,莫斯科保卫战这样的数百万人的特大型战役,物质后勤保障要非常的完备才行,但是德军骄兵必败!发动战役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的条件下败北,实属考虑不周、过于自信。

ce

ce

二战时,德国攻打苏联的兵力共有190个师,约550万人。这些兵力基本都扔在了苏联,光是斯大林格勒一战就战死70万;不过苏联二战损失更为惨重,有超过2700万人伤亡,其中苏联红军死亡人数为865.6万人左右。俄罗斯就是个大坑,欧洲攻打俄罗斯大多以失败收场,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俄罗斯,结果年底(1812年12月)回来时,只有不到3万人,天气寒冷可能是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二战后分析德国在苏联失败的原因时,天气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因为天气太冷,而是因为天气冷得不厉害、不持久。

另外,对苦逼的德军来说,即使天气太冷,即使柴火成堆,烧树木取暖也是不可能的事。

一、天气冷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不多,对胜负影响不大,不是失败的原因

几万人看起来不少,但与550万的比起来,不算多。军队在平时也有损失兵员的,在演习时也有一定比例的非战斗减员,更何况战争期间。天气冷,对双方都一样,不能说苏联人抗冻,德国人不抗冻。德军攻打苏联是从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希特勒的想法是快速打垮苏联。为了保证战争最终胜利,德军先占领了苏联大粮仓乌克兰和大油田巴库,以保证战争潜力。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准备不充分的苏军一路溃败。1941年的冬天也很冷,德国军队没有受到冬天的影响。

第二年,缓过劲来到苏联红军站稳了脚跟,在1942年6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并在会战后期占领了主动,战争形势从此改变,德军再也不能从容地选择战役方向,部队的机动也不能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1942年的冬天又来了,虽然没有前一年的主动,德军还是安然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1943年8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再也没有战争初期那股势头,他们只能采取守势,苏联红军进入反攻阶段。从这一年的冬天开始,德军进入了梦魇般的困局。

困难之一是补给不能到位。由于战线太过漫长,苏联红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德军既不能及时得到补给,也不能就地抢夺粮食等物资,整个冬天过得苦不堪言。库尔斯克会战后,苏联就进入了阴雨绵绵的秋冬季节,气温低了许多,德军过冬的衣物也补充不上,士兵们的痛苦可想而知。因为要不断地机动、打仗,前一年御寒的衣物早就扔了,哪知道今年补充不上。虽然有困扰,但不是大问题,不会如想象的那样冻死饿死一片。

真正困难的是部队机动。二战时,打仗已经是机械化部队的对垒,机动能力就是胜利的保证。德军的闪电战就是快速机动能力的体现。但德军在补给困难、丢失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部队机动也变得难上加难。他们的机械化大军在秋天泥泞不堪的路上举步维艰;在冬天,坦克汽车都被冻住不能快速开拔;春天化冻,机械化运输工具的行进速度比不上牛车马车。德军就这样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潭。为什么以前不会这样呢?以前他们有战争主动权,怎么机动、往哪里机动、什么时候机动,自己说了算,现在没有主动权,只能跟在苏军后面跑。这是掌握主动与不掌握主动的区别。

二、不能燃烧树木取暖

至于砍伐树木烧火取暖,这在战时是不能做的。军队的驻扎、机动在战争期间都是很隐蔽的,这一烧火,正好是敌人炮兵瞄准的最好示意;更是空军轰炸机投弹最好的引导。所以,树林再多,柴火再丰富,也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生火取暖的事情,这很危险,近乎找死。部队行动恨不得像空气一样悄悄流过,断不会大喇喇地点火,这应该是常识。

再说了,几十万的军队,在野外生火取暖有什么用?如果有遮风避雨的房子,许多人在里面,也就没有冻死之说;在野外,一个火堆能管多大面积、暖和多少人?温度保持多久?部队还要不要机动作战?这些都决定了不会砍树烧火。

所以,烧火取暖在家里可行,在平时可行,但对于在外打仗的部队就不可行。抗美援朝时,我们的志愿军也深受寒冷天气的危害,许多英勇的官兵冻成了冰雕。但是他们也没有砍树烧火,正是因为这样会暴露自己,不可行;作用也不是很大。

三、德国打苏联和拿破仑打俄罗斯不同,拿破仑可能真的因为天气

拿破仑真的因为天气原因而在俄罗斯铩羽而归,损失惨重。虽然战争开始,法国做了准备,但他们的准备是不足的,他们也有因地为粮的想法,他们还有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斗的想法。进入俄国后,俄国人虽然撤退,但也是边撤边烧,留给拿破仑的就是一片焦土,拿破仑的后勤因为部队太过深入也跟不上。即使这样,拿破仑还是攻进了莫斯科,但看到的还是空荡荡的焦土,啥也没有。

冬天来了,没有吃、没有穿,加上军队内部疾病横行,战争前景不明,拿破仑的军队人心浮动,军心动摇。接下来的战斗变得愈加困难,攻守之势改变。塔鲁丁诺战斗和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是俄军主力反攻的开始,法军损失不小,俄军开始全力反攻;法军一路撤退,冻、饿交加,死伤无数,12月6日回到巴黎,出发时的60万大军,剩下不到3万。

德国军队的失败和法国不同,他们从1941年开始,打了好几年。最后的失败是因为大形势,也因为这陷入烂泥潭的战没法打。天气冷是严酷的条件,但不是失败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

每个人都是

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有很多人说,在苏联和德国这场战役中,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德军战败,其实,我认为这件事不能这样说,天气原因虽然对于德军战败有直接影响,但绝对不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能去掩盖战争失败的真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德军在苏联究竟遭遇了什么,致使几万大军在苏联活活被冻死。

众所周知,苏联的地理位置所在的纬度非常高,这里的冬季气候是很寒冷的,零下三四十度是经常的事,在中国东北零下二十多度,大家还被冻得不敢出门,更别说,苏联的严寒气候 。

这时候,上前线作战了,对于苏联的军队来说,寒冷还是可以适当忍耐的,毕竟在苏联本土生活这么久了,对寒冷的天气早就适应了,但是,对于德军来说这里的寒冷简直要了命啊。

德国本土地处欧洲西部,其气候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德国的德军,哪里受过这样的寒冷啊。所以说,来到苏联,面对这样极端的天气,真的让德军终生难忘。

其实,在德军攻打苏联时,他们不是没有做充足的军事准备,各种保暖措施也准备的很到位,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大量的德军被活活冻死呢?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呢?德军这么聪明,为了自己的性命,能不在这里被冻死,肯定不少人想过想要燃烧树木取暖,但是真的不是看到一棵树一砍倒就可以烧火啊。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虽然,苏联境内有大片的亚寒带针叶林,树木多得不能再多了,这些都是提供柴火的天然材料。

但是,有传言说,苏联军队为了不给德军有可以烧火用的材料,在自己走之前,把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或者进行毁灭,甚至有人说,他们还将树砍了下来运走或者就地焚烧。

我感觉这简直是毫无道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亚寒带针叶林的树一般都非常高,想要将树砍下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树砍下来后,并没有结束,你还得花费心思运走,这比砍树要麻烦的更多。

苏联军队本来战事吃紧,就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砍树,并且花费人力物力将大量的木材运走呢?一旦花费大量的时间将森林砍下,又不将木材运走的话,那么,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德军,只要他们来了就可以直接用木材烧火御寒?

所以说,苏联军队也没有那么傻,他们宁愿把这些森林留在这里,也不愿意再给自己增加麻烦和负担。

大家对于木材的理解可能是这样子的,森林只要砍下来就可以直接用,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刚刚砍倒的森林,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的木材根本就烧不着,森林必须砍倒后再晾晒一段时间,让木材中的水分充分蒸发掉,这样的木材才可以当燃料。

否则,即使你拥有很多的森林,这样的木材你就是烧不着,所以,砍树烧木材这样的做法并不可靠。

难道说,德军在进行攻打莫斯科时,没有进行充足的御寒贮备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德军在进行对苏联作战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事实上,德军准备的过冬物资比苏联军队准备的还要充分。

德军不仅在本土生产了大量过冬需要的棉衣、棉帽、皮靴、手套、棉被等等,大量的过冬物资德军都准备得很充分。在成功攻占苏联一些城市后,德军还特意派人在苏联的工厂中生产棉衣、棉被、手套等过冬用品。

但是,令德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联地域辽阔,物资的运输问题真的是太难了;很多过冬物资军堆叠如山,但都因为苏联本土上运输条件十分欠佳,而运送到目的。

例如,这个时候在德国已经是柏油马路,出行以及交通都很方便,但在苏联还是铁路运输为主,因为双方作战,在撤退之前,苏联军队已经将铁轨进行了破坏,铁路运输线顿时瘫痪了。

而苏联的公路多土路,一下雪或者一下雨道路就变得很泥泞,德军的卡车或者货车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行,所以,很多物资根本就运输不到前线,这与德军在欧洲大陆的作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德国本土的交通运输业特别发达,为作战时的运输物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德国本土并没有那么辽阔,公路运输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苏联就不同了,苏联的面积太大,东西距离绵延不断,在铁路运输被破坏的情况下,德军的战备物资根本没有办法被运输到前线。所以,导致大量的德军只能活活被苏联的鬼天气冻死。

其实刚进入冬季,苏联的天气也就零下十度左右,还不是很冷,本来德军将领打算在冬季之前就攻占下来莫斯科,从而逼迫苏联军队进行和谈;而前期战争的过于顺利,导致德国军队野心膨胀,想快速攻占下莫斯科。

然而,在1941年的冬天,莫斯科突然降温,迎来了史上最寒冷的严冬战役,最低温度竟然有零下三十多度,这样的天气,在苏联这么多年以来也是极为罕见的,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即使过冬储备充足,也很难抵抗,毕竟穿着大衣、棉裤、皮靴、戴着手套和帽子也会被冻透的。

遇到这种几十年难以一遇的极端天气,苏军和德军还要继续作战,真是苦了两支军队的战士们。德军这时候已经开始以汽油做燃料进行取暖了,因为过冬物资迟迟到不了,德军可以说在苏联吃尽了不少苦头。

这回不用说德军受不了了,苏联军队也受不了了,更何况苏军的御寒装备还不如德军,这时候苏军已经开始准备反攻了,莫斯科战役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所以说,德军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天气原因造成的。

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没有房子住,没有木材可以烧,没有取暖设备,即使德军是铁打的也坚持不住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军战败呢?

错误的战略布局,本来莫斯科作为重中之重,应该派遣更多的兵力进行攻打,但德军硬是将大部分兵力都安排到了乌克兰,用大量的兵力率先攻克乌克兰。

虽然,乌克兰是能源储备基地,但是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啊,攻克了莫斯科乌克兰也坚持不了多久,结果德军逆其道而行,硬是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到了乌克兰附近,结果乌克兰战事吃紧。

德军本来是兵分三路对苏联进行围攻的,北部圣彼得堡、中部莫斯科、南部乌克兰。北部和中部的进攻中,德军很是顺利,势如破竹一马当先,而苏军也在乌克兰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导致乌克兰战事吃紧。

当然,这时候也有人建议先攻打莫斯科,将莫斯科攻占下来再说乌克兰,但是建议没有被采纳。这样的战略布局,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德国战略指挥高层,因为这个时候德国已经物资紧缺,攻占下来乌克兰肯定会助德军一臂之力。

所以说,德军真的不想放弃乌克兰这块“大肥肉”,但苏军也不傻,他们硬是在这里布置了七十万的军队,死死拖住了德军。

德军擅长“闪电战”,一直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在这里却派不上用场,乌克兰长时间攻克不下来,结果,使战事时间拖得越来越长,导致德军后勤供给不上。

那么,什么是“闪电战”呢?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德军非常出名的“闪电战”。听到他的名字你就能知道这场战役会很迅速,德军利用飞机坦克等设备对于敌军的重要地区进行轰炸,破坏敌军军事防线,从而在短时间内攻克敌军,取得战役胜利。

在欧洲,德军很擅长用“闪电战”,因为欧洲各国国家都很小,整个欧洲所有国家加起来也没有苏联大啊,所以这一招对付苏联是没有用途的。

因此,在攻占苏联的时候,德军也是自信满满,认为不出三个月苏联就可以被攻下了,所以,他们也没有准备很充分的过冬物资,结果,实力狠打脸,秋季根本没能将苏联攻下来,在经过漫长雨季后,德军又要在苏联这个高寒地区,经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即使苏军有些东西带不走,能给德军留下的东西少之又少,当德军来到苏军经过的地方时还真的都傻眼了,感觉是被洗劫一空,什么都不剩了,留下的一点点物资,根本不够这么庞大的德军进行取暖的啊。

木材砍下来还有水分根本就烧不着,这时的德军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且由于德国军队人数众多,将树木砍倒烧火取暖,也只能解决暂时之需,长远来看,德军根本就不可能在苏联度过这么漫长的冬季,加上今年苏联气温突降,这更是雪上加霜啊,最终德军失败,二战欧洲战场发生逆转。

不管怎么说,非正义的战争是不能得到大家支持的。

moqilanxin

moqilanxin

俄罗斯的寒冬,可以说是在战争史上无解的存在。18世纪初期,瑞典和沙俄有过一次战争,当时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亲自率军攻打莫斯科。但不幸的是遇到了俄罗斯的冬天,军队因为严寒损失三分之一以上,这也导致了沙俄反攻,最终瑞典以失败告终,瑞典国王被迫流浪。



有了瑞典人的教训,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进攻俄国时,仔细研究了瑞典人失败的教训。于是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准备在冬季来临之前攻下俄国。但不幸的是,俄国人采取了回避战术,硬生生的把战争拖入了冬季,最终即便是拿破仑攻下了莫斯科也无济于事,拿破仑也以失败告终。

进入到近代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海狮计划受挫之后,选择暂时放弃英国,转而准备拿下苏联,并且为此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一个错误的时间发动的错误战争

1940年7月底的时候,纳粹德国的重要高层已经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直到12月的时候,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出台。

巴巴罗萨计划初步拟定德军将于1941年5月进攻苏联,这样德军就能在苏联严冬来临之前拿下苏联。但进入到194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猪队友意大利请求希特勒出兵援助攻打希腊。



原来意大利在1940年10月出兵50余万进攻希腊,结果第二年3月希腊以20余万兵力将意大利50余万军队围困在了阿尔巴尼亚。无奈之下,墨索里尼厚着脸皮向德国求援。

希特勒为救意大利,于1941年4月6日派遣了德国第12集团军进攻希腊。虽然在此期间,英国也有大量军队支援希腊,但德国还是在短短的24天之内,击败了希腊和英国的联军。

德国援助猪队友意大利虽然取得胜利,但实际上这件事是一个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进攻苏联的计划被推迟近两个月。



1941年6月22日,德国550万大军,190个齐装满员的师,分三路进攻苏联。北方集团军仅用两个星期便深入苏联境内400多公里,彻底占领波罗的海领域。南方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配合,在9月份歼灭苏联军队66万人,生擒6万余名苏联军官。

德国中央集团军作为重点突击集团,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推进,号称钢铁洪流的装甲部队使得苏联防线迅速崩溃。同年9月德军便占领了乌克兰基辅,并且准备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



战争初期,苏联确实因为兵力不足,以及准备不充分被德军打的兵败如山倒。但经历了过多的失败之后,苏联人很快意识到了冬天即将到来,所有的物资都会成为维持生命的必须品,于是斯大林下令苏联军队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战略”。

所谓焦土战略就是苏联军队以大炮摧毁道路和周围的居民点,并且组织军队放火焚毁村庄、城市和周围的一切。因此德军在进攻过程中,虽然不断地占领土地,但土地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资源。

即便是莫斯科保卫战时,苏联也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将莫斯科所有能够转移的设备和物资运往了其他地区,不能运走的物资随时准备销毁。因此即便是德军有可能攻下莫斯科,也不可能得到任何补给。



结局到了冬天已经很明显,希特勒重蹈拿破仑覆辙。因为自己准备不足,加上苏联的交通落后,而且在当地又得不到任何补给,最终在12月6日被苏联反攻,损失超过50万军队,苏德战争从此陷入僵局。

纵观俄国历史上的三次重大入侵事件。每一次到达绝境,俄国人以空间换时间的时候,都会选择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战略,慢慢将对方拖入严寒的冬季。当然很多人也曾说,如果没有猪队友意大利的意外情况,德国很可能会按照原计划进攻苏联,或许也不会败的这么惨。大家怎么看呢?

漫游者

漫游者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