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树深时见鹿”频频被改,如“林深时见鹿”,你如何看待?
李专哟西
李白的诗句被改,可能是有些人认为自己作诗的水平比李白高吧。
把“树深时见鹿”改成“林深时见鹿”,这样改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个人认为改成“林深时见鹿”的作者应该是只凭想象,并没有去仔细观察,他的实际生活经验比较欠缺。
“树深时见鹿”出自下面这首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说的是李白某一天想去拜访戴天山的道士,他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鹿出没,正午时在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到了地点才发现道士不在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作者不由自主地靠在几株古松上犯愁。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首诗的意境,我们只分析“树深时见鹿”这句话。
李白走在小溪边,边走边欣赏着溪边的美景,这时他在树丛深处看到了鹿,“时见鹿”是说鹿时隐时现,有时露出身形,有时又将身体藏在树后,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当看到树丛中的鹿出现又消失后,李白很有可能会在树丛中寻找它,大家注意,这里是在“树丛中”寻找,李白视线的焦点肯定是一棵棵树而非整片树林,所以诗句中会说“树深时见鹿”,而不是“林深时见鹿”。
我们再结合李白去拜访道士的这个地方,戴天山也就是大匡山,在四川的江油市。四川的山大多树木丛生,枝繁叶茂,但这里的树林与北方的树林不同,北方的树林很多都是一种或几种树成千上万棵生长在一起,而四川的树林种类非常多,而且会有很多低矮的灌木丛。
李白看到的鹿在这些低矮的灌木丛中,它们依靠浓密的树丛隐藏,更难被发现,而这些灌木丛称之为“树”比称其为“林”更合适。
我们再看另一首诗句,南朝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里用的就是“林”而不是“树”,因为作者听到蝉声却是看不到蝉的,他目光所及,看到的是整片树林。
总之我觉得“树深时见鹿”比“林深时见鹿”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用词更准确更真实。
Feeling
应该是“林深时见鹿”。林深时见鹿,林子深处看见鹿,说明李白姓戴的朋友住在树林深处,有清幽的环境,有清高格调。树深就太直白普通,浅显,没有深度。一棵树几棵树能有好的环境,好的空气?有高雅的朋友,自然自己也高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白鲨
我基本上同意网友略输文采416的观点。
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东西,只有经历过实践,体验过生活后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精彩动人,真实可信。灵感产生于素材的积累,汗水滋润出天才的蓓蕾。
柠檬
不佞之意,李白的原文就是“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以李白的才情和对汉字词义的熟谙程度,不至于在“树“和“林“之间徘徊不定,可以一锤定音。
之所以有改动,要不就是古义“树“和“林“都指森林或者是单个或稀疏的树,但从字的结构组合来看,“林“是两个木,本身就指树多,树和林是有区别的。既然如此,大诗人李白原文就是“树“而不是“林"。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怎么能时时看见鹿儿跳跃呢!
我们都没看过李白原文真迹吧,何以得知原文经过改动了呢?也许是某位后人在排印李白这首l诗时,出于嫉妒,给李白抹点黑,故意排个“林"字,以示李白树林不分;也许是某位无名之辈,想借老李出名,从老李诗里抠字眼,抠出"名”来!
一般人读诗读书,不会逐词逐句去抠,怎会一掠而过。只有那些诗文评论者和那些想当写家的人,才会认真地仔细地反复地去看,也只有他们才能品评定位某诗某文的妙处和名分。不然,我们怎会知道那些是千古妙文,哪些是千古名句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得衷心感谢那些抠字眼者!
这回答问题,本来可以写长些,理由说得充分些,但你吝啬,不给银子,我得赚银子去啊!
我在拉萨等你
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李白的诗句朗读起来是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韵味,更有内在的寓意在其中,形容事物很恰当,用在其它地方也挺合适。改动了就算是二次创作了,不能把改动的诗句挂在诗仙李白的头上,因为改动了之后意境不同、意思也不同。
不仅李白的诗句的“树深时见鹿”频被改,其它的诗句在现今也有改动,然而改动后的诗句被人熟记,而原创则是黯然到无人可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今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靠电视、手机、媒体就可以接触到全世界,这样的好处在于对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要是在改动后进行传播,也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导致原著被人熟知的少,反而改动版本被人熟知。比如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播出之后,大众对苏轼的“一枝梨花压海棠”耳熟能详。这就是现今网络社会对文化起到的传播作用。
但是影视剧往往为了渲染效果,吸引观众、读者,或者为了方便传播,有时候就会对古代文人墨客题写的诗句进行一些改动,就如“一枝梨花压海棠”就做了一定的改动,在苏轼的原文中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可以看出,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让我们对古诗句产生一定的误解,有优势自然也有弊端,毕竟事物都有两面性。
而李白诗句“树深时见鹿”被乱改动、乱用,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把改动看成是二次创作就好,毕竟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们的发展和前进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现,但是对古诗句做一些好的改动,相信我们是乐于看见的,但是污蔑和传谣古诗句等行为,必要坚决抵制。
李白的“树深时见鹿”不仅是被改为“林深时见鹿”,还有其它的一些改动,被一些现代文艺青年改成了情话。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树深时雾起,海深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这个改动可以说是大改,完全就是二次创作,几乎不能算是改了,算是重新创作出来的,而这句话在网络上还特别流行的一阵,被很多网友们引用,以寄托心中"愁思与哀伤",这样的改动真是和原文差别是天翻地覆,完全是两个意思。
李白原诗是: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时是时常之意,林木很深,时常能看见鹿,在溪涧正午听不见钟声。
意在以见鹿(侧面)衬托树林之静谧,进而营造隐者生活的环境状态。前六句都是在写 “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溪午不闻钟”除了交代时间之外,也暗示李白寻隐者不遇的结局。
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改动的时见鲸真是前言不搭后语。虽然李白的原诗也是表达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怀。但是改动的诗句意思完全不同,诗句也大作更改,算是新创作。也就不要和诗仙李白扯上,不要用改动的诗句影响李白。
在说到问题中的“树深时见鹿”被改为“林深时见鹿”,紫陌差点以为这是写错了,但是就因为这个“写错”就对诗句的意境和意思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这就是误导人们。古诗本就短小精悍,相信诗句的每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李白作为诗仙,对诗句中的每个字都做出了相当的提炼,要是被随意改动,就会把意思改变和意境变为不同。
“树深时见鹿”一句出自于李白的五言律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诗是李白拜访道士,但到了地方却没有见到道士本人,之后感慨万千,写出的一篇作品。写作此诗时,李白正值十八、九岁的年纪,诗中提到的戴天山位于四川昌隆县,青春时代的李白曾隐居于山中的大明寺,赏景读书。
改动的“树深”与原文的“林深”所处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林深”只是一个泛泛的概括,“树深”是李白的视角。如同于在密林中行走,身旁的一棵棵树木在眼前闪掠而过,渐而连成一片,每一棵树都像是另一棵树,似是而非,不觉已至深处。在这种似真似幻的场景下,又不时有鹿跃入眼底,使意境更添空灵。
“树深时见鹿”仅仅五个字,却配合得天衣无缝,竟一字不能改。如果换成“林深”,就显得呆板而空洞无物。天才与庸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一字之间。但就呈现情感的方式来看,显而易见是李白拔得头筹,同时相较之下,后者就不足很多,将情感、意境变得不同,我们姑且看成现代诗句就好。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包容且鼓励着挑战权威,“树深”改写“林深”导致意境不同,完全就是现代人的心境,可无思考的情绪宣泄容易使文艺成为附庸风雅之物。很多古代文学的诗词都被现代人借鉴和改写,但不同的改写有着不同的意义和韵味,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并规范使用才行,这也是对古人的一种尊敬。
大家对此怎么看?认为现今人们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容易误导怎么看?下方留言探讨。
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梧桐雨
谢谢悟空邀请,除非原创笔误,后人没理由将"树"改"林",否则对原创者不尊重,再则理解也会有偏差。
宝贝儿
谢邀。
李白的“树深时见鹿”频频被改,如“林深时见鹿”,你如何看待?
看了几个回答,都是回答“树深时见鹿”改成“林深时见鹿”的意境差别,说改得不好,肯定是李白写得好——诸位的古文修为我是佩服的,但是你们真的不知道“林深时见鹿”是怎么改动的吗?
其实这个改动,单独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树木成林,“林深”未必就比“树深”要差。而且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二冬”部的孤雁出群格五言律诗,首句押“一东”部。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的基础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也就是说“树深”改成“林深”,更加符合基础平仄关系,连“首字不论”的借口都不用了。
但是从本联上下句平仄相对来说,“树深时见鹿”是“仄平平仄仄”,对句“溪午不闻钟”为“平仄仄平平”,在首字不论的情况下,既相对又对仗,比“林深”的完成度更好。
不过这都不是这个改动的问题所在。
真正使用“林深时见鹿”的这句很流行的网络句子是: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看上去很唯美对不对?有山林、有大海,有麋鹿,有蓝鲸,有美梦,还有你。
这三句形成排比,也是一种比喻,用林深见鹿,海蓝见鲸的美好感觉来比喻清晨看见你,既平常、又虚空,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抒发的是对爱人超越情欲的爱。
不过这句“林深时见鹿”实际上和“树深时见鹿”差得很远了,差在文白之间。
这句话很好懂,也不必翻译,我们只需要断一下句: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因为是排比,所以三句结构一致,所以第一句的意思其实是,在树林深处的时候能看见小鹿。
而“树深时见鹿”呢?在李白诗中的断句节奏为: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时”在这里是“时不时”的意思,其实“树深”还是“林深”关系不大,只不过李白的意思是在山林里行走,时不时能见到小鹿——这个意思就和现在改过的“林深见鹿”差别很大了。
不排除是某位美文作者,看到了李白的这首诗,并没有正确断句,没有精细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只是觉得感觉很好,便加上了后面的句子重新创作。
“树”改成“林”问题不大,但是“时”字之差,就直接将文言文理解成了白话文。
当然,放在各自的语境中,也能讲得通。
但是你要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就是没有理解透彻的缘故,而且后两句是否有其他典故,或者从别的地方拼凑而来,也未可知。
原本很美好的句子,因为这种断句的文白差异,让我对整个句子都产生了怀疑。
我还是很认同这种虚幻美感,特别像一些日本动漫电影中的情境设定。
其实李白早期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勾勒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隐秘、寂静、访友不遇有些惆怅加无聊的个人情绪,其闲淡感觉完全不是修改后的爱情表白句子所能替代。
毕竟这些句子只摘抄修改了颔联中的一句,氛围就已大成。
李白原诗并没什么难的,就不详解了。
不过“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的流行让我们重新找出李白年轻之时的作品赏读,也算是一份功德了。
赵宇儿孔雀窗
在我看来,虽然看似只改了一个字,但后者与李白的诗作已经没有什么关联性了。
两者的意思其实完全不一样,李白的“树深时见鹿”,是这样断句的,“树深 / 时见鹿”,这里的“时”带有时隐时现的含义,这样反过来突出了前面的“树深”,正因为林深树密,这野鹿才看不真切,而且让野鹿更具动态感,仿佛这野鹿是在不停移动的,所以才能时隐时现,五个字就写活了这一句,十分高妙的。
另外,这里的“见”不见得就是看见的意思,要知道“见”在古代是可以通假为“现”字的,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中的“见”,就通“现”,解释为“出现”。李白这句诗如果读作“树深时见(xiàn)鹿”,并不违和,也说得过去。
李白突出的是一个“仙”字,他是干什么去的?看诗名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去访道的,结果不遇,只有带露的桃花,青霭的山色,淙淙的飞泉,高耸的碧峰这些深山盛景,唯独不见想见的道士,从资料来看这是李白十八、九岁的作品,而唐朝当时“求仙学道”之风盛行,戴天山的风景秀丽,足见“仙”气,但道士却是“仙”踪飘渺,不露痕迹,这里的李白多少有点仙道难求的意味。
再来看被改后的句子,“林深时见鹿”,它的断句在后面——“林深时 / 见鹿”,树林深幽之处,方才看见了野鹿。表现得是难寻二字,结合此后的“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已然成了痴情的话语。“林深时见鹿”突出一个“情”字,这里的“情”是思念之情、爱慕之情。整段只是稍加含蓄,总体还是挺直白的。
所以,在我看来,两者句意不同,立意更是南辕北辙,虽然形似,但内里没有太大的牵连,无伤大雅。
一壶好酒
谢谢邀请!
我说朋友啊,依我看,这事儿没啥了不起!有什么呀,不就是改变一个字吗!在当下网络社会里这种现象多着呢,不足为奇。尤其是在同音字与同义字的运用上,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创造发挥,巧妙运用,已经是当下一种时尚!木(没)有什么啦,勿用(毋庸)置疑啦,简直是美美嘀(的)啦,棒棒哒啦!哈哈哈,网上不都这样吗!通过这些句子,还有什么可强求呢!其实,文化也好,网络也罢,都是在发展变化中永恒!虽然是唐诗宋词扬名海内外,有韵,有律,有仙又有圣,那又能怎样!历史就是历史,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发光闪亮足够了,在发光发亮中任凭你去发挥呀,反正有历史(原文)在!在原文对照下“树”与“林”无所谓啦!都是木头,都有根有梢,咋写还不行呢!依我看,写成投石问路(鹿)都行!哈哈哈!这就是我对此的看待!
我行我不素
谢邀!
首先,“树深时见鹿”与“林深时见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境却迥然不同。“树深时见鹿”语出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诗是这样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意思是: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这是李白年轻时候的作品,说的是他某次去戴天山寻仙访道,这一路上的见闻。前半阙写的是他入山后看到的景色:先是隐隐约约的听见溪流声中夹杂着狗叫声,再是看见路旁盛开的桃花和桃花上的露珠。这里诗人由远及近的描写了自己的所闻所见,而且观察的非常仔细。然后他走进了树林深处,便看见了有鹿在远处的密林间时隐时现。再是提到时间,正午时分他来到了小溪边,却已听不见寺院的钟声了。下半阙写的是自己的心情。你看那碧绿的竹子长得冲天而上,仿佛直插云霄,飞流而下的瀑布还高挂在青峰上,可是我要访的人呢?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于是只好倚靠在古松旁排遣消愁。全诗表达出了一种静谧通达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寻仙”不得的百般惆怅。
而“林深时见鹿”则是网友的改版,再创造。原句是这样的: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意思是:在林子深的时候就能看见鹿,在大海碧蓝的时候就能看见鲸,在做梦醒来的时候就能看见你。这完全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一种小情小爱。与前者相比,意境实在是差的甚远。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释义。在字典中“树”是这样解释的:树,木本植物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数据结构中又被引申为一种集合,如树状图,树状结构。而“林”字则解释为:平土有丛木曰林。表示一片土地上有大量的,成排成片的树木。如诗经·邶风·击鼓中便有这样的句子:“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由此可以看出,“树深时见鹿”和“林深时见鹿”,虽然在字面上看来并没多大区别,但树包涵的范围要比林广,而且此处的树不一定完全指树林,也有可能是指灌木丛或木本花丛,(高大的叫林,低矮的叫丛),这是把两个句子各自分开来讲的,如果再放到各自的句子中,则释义又完全不同了。
故而我还是认为“树深时见鹿”更好。
Sandalwoods
我的理解为“树深时见鹿",这里的树深表示季节,树深就有时令演变慢慢转凉天气的意味,应是深秋之意;而“林深时见鹿”,这里的林深表示茂密而大片森林,则是暗示盛夏,古诗稀字如金,全在心领神会。
juliahirai
"树深时见鹿″是诗句的体现,广意深层次的去理解,才能体现作者的本意,这里的树是许许多多的树,是树林是密密的树,加上"深"表示很多,成片,一见望不见的树林的比喻手法,读来令人深思凝神,表达诗人的写作之技非常人可比。
应理解为树的林子,一眼望不尽,很远很远,里面有鹿的影。
如改为林深时见鹿,就意思就变了,不具诗意,淡白无味。
树深时不能狭义理解为一根树,那样就乏味。
这里的"时"在古时是否应理解为状态景象才对,不能用现时的时间概念去理解,否则就无法理解诗人的意思。
还是要尊重作者原文,意思吗你自已去理会思攷吧!
(原创)
meimei
李白的诗句"树深时见鹿",频频改来改去,不但说明诗人在对待谴词造句方面非常严谨,对于自已的作品和读者也是很负责任的。
在一首诗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自已的思想,意境,作者常常会选擇最形象,最确切的字或词。所以有时会在其意思相近的字或词中选来选去,最终选取最妥贴的字,使诗句更加形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的诗人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唐代的诗人贾岛在应试的路上,在驴背上忽然想起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后来又想用"敲"字。为了更形象,更妥贴,便在驴背上反复作着推和敲的动作。这种情形正好被主管京城事务的地方官韓愈看到了,便好奇的问贾岛。听了贾岛讲的原委后,韓愈考虑了一下便给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没料想这件事后来竟成为"推敲"一词的历史典故。
和这种情况相同的还有宋代的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州一诗。其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初始诗人想用“过",后来又改为"到“,”入","满"……等,经过多次反复,最后才确定用"绿“字,
由以上事例,可以充分说明古人在用字上是非常讲究和严谨的,李白将"树深时见鹿",改为"林深时见鹿是很正常的,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学习。
aroean
“树深时见鹿”和“林深时见鹿”,虽然“树”和“林”大致都是指葱葱树木的意思,但是在诗句或文章里,所描述的意境还是存在着差异。
这句诗里的“树”深,指的是一棵或者两棵,五六棵,也可能是一排,两排,意思是比较高大茂盛的树,同时诗人所处的意境相对比较空旷,也许是在长着两排高大树的道上,或是在有着稀疏农舍和大树的村庄里,或者是有几棵茂密大树的山脚下,有清澈泉水的山涧里,时不时的看见飞奔的小鹿在树荫下,草丛里穿梭而去,或许诗人是描述一番美丽的山村农家田园风光呢,它的意义不止只在于描述几棵树,还有农舍,芳草,山涧的溪水,或许还有鲜花,农家的鸡鸭,活蹦乱跳的小鹿,田舍,这就要我们结合整句诗和精炼的文字去理解。
通过诗人精简,加工的文字去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他是要描述怎样的意境?抒发怎样的一种情怀?
每一个字,每一句,都给它赋于正确的解释,因为古诗本来就比较短小精悍,每个字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过的,我们怎样才能把经过提炼,精华的诗句的意义给它赋于生命力的表现出来,如一幅真实,自然,美丽,有饱满的感情,有色彩,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画卷呈献在你的面前。
“树深时见鹿”,这句诗是写景的,那如果将“树”改为“林”,意境总是会欠缺一些,甚至意境会改变,还会显的呆板,单调,只是看到一片茂密整片的森林,看见欢快的小鹿时不时的在树林深处间穿梭飞奔,没有了山涧,桃园,农家的那种悠然的意境,也少了田园,生活的气息。这是我的理解,谢谢邀请。
画风清新酱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我见过几个版本全是:树深時见鹿,溪午不闻钟,未曾见过:林深時见鹿,溪午不闻钟。
另:桃花带雨浓,有的版本为:桃花带露浓。
又:友人知所去,有的版本为:
无人知所去。总述以上,我认为年代久了,多次翻印,以错承错,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