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
冷昕
当然王安石喽
灰灰Scorpio
谁的命最好才对
lynn
王安石官职最髙
桃尔卡
1.韩愈(公元768年—824年12月25日):他的最高官职是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2.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他的最高官职为柳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省委书记。
3.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最高的官职为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4.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最高官职为秘书省试校书郎,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助理。
5.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最高官职为御史中丞,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也做过门下侍郎,皇帝的近臣,相当于国务院的办公厅文秘。
6.王安石(公元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最高官职为北宋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7.欧阳修(公元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最高官职为参知政事,也做过兵部尚书,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部长。
8.曾巩(公元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最开始为县长,后升任官职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国家历史档案馆馆长总编辑,兼任国家祭祀的主管)。
leizhang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盘一下,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就是这八位:两个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六个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再说说这八个人做过的最大的官分别是什么:
韩愈的仕途还是有波折的,因为迎佛骨事件导致被贬。但是晚年的时候有当上了吏部侍郎的位置。吏部侍郎放到现在都点类似中组部副部长。但是在中晚唐的时候,吏部尚书往往是可以拜相的,吏部侍郎事实上主持日常工作,所以应该是正部级。
虽然后期被贬,但是柳宗元还是在朝中做过比较大的官员的,曾经是改革大将王叔文的人,做到了礼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文化宣传部门掌管礼仪的副司长。属于副局级干部。
相比于前两个人,欧阳修的仕途相对顺一些。最高做过参政知事,差不多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晚年又加封了一些类似于政协副主席的荣誉头衔,是标准的副国级领导。
苏洵是苏东坡的爸爸,属于大器晚成的代表,二十七,始发愤,终于成为一代名家。不过苏洵在文学上建树很高,但是在仕途上却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只做过秘书省校书郎,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机关科员。但是他的墓志铭是欧阳修写的,面子还是很大的。
苏轼生前仕途极为不顺,一贬再贬,用苏轼自己的话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晚年虽经大赦,得到了回京的机会,但是却死在了路上。不过,苏轼死后,被追封为太师,正国级。
苏辙虽然仕途也是大起大落,但是也在朝中拜过相,属于国家领导人行列。而且苏辙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师,位列三公,正国级。
王安石在仕途上的成绩,是八个人里面绝对最大的,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绝对的正国级。
曾巩应该是八个人里面最被大家忽略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曾巩最高做过知州,也就是正部级。
延伸阅读:
https://item.jd.com/12535777.html
momiji0101
武人排名靠打架,文人排名靠什么?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打擂台比输赢当然容易,文人之间做比较就难了。没关系,我们还有官职品阶可以比。
说起唐宋八大家,大家肯定会想起一段学生时代不堪回首的陈年往事——“同学们,唐宋八大家是期末考试必考内容,你们要给它背下来,分分必争…”听到唐宋八大家这几个字,联想到他们写的大长篇儿古文,你掐死他们的心都有。
首先出场的选手便是韩愈了,他出生于公元768年,被称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亦称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他的前半生涯比较坎坷,三岁丧父,十岁丧兄,跟着嫂嫂生活到19岁,后投奔族兄,第二年族兄便去世了,官场生涯同样几经波折,考了三次才在公元792年时进士及第,后来他又参加了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但是没有一次成功考过。
等到他步入官场是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历经多次贬谪,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贬谪就是“谏迎佛骨”,当时宪宗一怒之下把他贬为潮州刺史,但不久就又升了上来,而他生前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在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罢了。
正四品。
其次就是柳宗元,柳宗元在前半生上要比韩愈幸福许多,他出生于河东的世家大族,比韩愈晚五年出生,但是一次科举,便进士及第,同样的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人家一次便成功通过了。
二十多岁便已踏入官场,但是他的后半生却是比韩愈要差上不少,他希望改革,在当时与主张改革的王叔文关系非同一般,唐顺宗继位后,便推出了永贞革新,但不幸的是,这次改革只是昙花一现,顺宗也只是当了七个月的皇帝便被赶下台了。
柳宗元在改革时的官职是最高的,即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可惜随着改革的失败,柳宗元也是被一贬再贬,再也没有翻身之地了。
从六品,淘汰。
紧接着便是宋朝的欧阳修,他的官路也并非一片坦途,他出生于公元1007年,在第三次的时候才科举成功,是连中三元,但是在殿试上却只是一个二甲进士及第。
有意思的是他一生侍奉过三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同时也三次被贬。
但他在英宗时期做官做到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正二品)这一级别,算是达到了顶峰。
正二品,新擂主欧阳修产生了,韩愈淘汰。
第四位便是苏洵了,苏洵比欧阳修晚出生两年,27岁之前尚未沉下心来读书,但当沉下心来读书科举时又不是很顺利,经由欧阳修推荐直到53岁才有了官职,但最大也只不过做到了秘书省校书郎,于58岁时去世。
校书郎比秘书郎品阶还低,在唐代是正九品,宋代也高不到哪里去,淘汰。
大家都知道苏洵有两个儿子也是唐宋八大家,但苏轼和苏辙两人的官场经历却有些不同之处了,苏轼由于他的真性情,倾其一生也不愿与有各种潜规则的官场融合,他的官职是起起升升,生前最大的官职就是在宋哲宗时期的翰林学士(正三品),去世后才被追赠为太师。
正三品,不好意思,苏大学士,淘汰。
相比之下,苏辙的经历是比苏轼要好一些,最开始经历的都类似,但因为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后,官场经历才有所不同。最高官职是正二品的门下侍郎。
正二品,与擂主欧阳修并列。
接下来便是曾巩了,算是八人中名气最小的一位了,比苏洵小十岁,一生的官场经历并不具有传奇色彩,直到41岁才开始做官,做过最大的官就是正四品的中书舍人。
正四品,不用说,淘汰。
年龄最小的便是王安石了,比曾巩还要小两岁,上文提到过的王安石变法就是由他所主导的,他22岁就踏入官途,政绩也相当不错。
在宋神宗继位期间,王安石变法才得以施展开来,罢相一次后又再次拜相,担任尚书左仆射和门下侍郎,获封为舒国公,但神宗去世之后,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也随即病逝,获赠太傅,被追封为舒王,但后来又废黜了他的爵位。
虽然王安石变法在后世的地位上一直纷争不断,但从上文中不难看出,欧阳修,苏辙,王安石都曾拜相,但相较而言,其相权都没有王安石大,在职时间也没有他长,再加上生前封国公,死后赠太傅,甚至追封为王,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官职的确是最大的。
答案揭晓——王安石在八大家中,无论官职还是品阶,都达到了顶峰。emilia_wy
基于“学而优则仕”的圣人教导,古代的文学家往往都是“货卖帝王家”的官家(皇帝)的家人——官吏。文无第一,但(官)位有高低。唐宋最有名文豪当属“唐宋八大家”,那这八位作家大IP谁位列第一呢?
唐宋八大家最早被明朝的朱右称为“唐宋六先生”。看见朱右,大家可能想是不是跟朱元璋有关系?福垊想说的是被大明皇帝朱元璋称为老朱的朱右,最早跟朱元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比明太祖大14岁,最早跟着方国珍混,后来方国珍打不过朱元璋,他又跟着朱元璋混。
曾为宋(韩宋)臣的朱元璋称帝后,一切恢复汉唐,自然文学上也就推崇唐宋。在这种情况下,负责编撰《元史》的朱右将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三苏”汇集一册,名曰六先生文集。有人就说了:朱右先生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明明是八个人啊!
这事早在明朝中期就被人发现了,他叫茅坤。他是抗倭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军师,文学上他是唐宋派。他将三苏分开,编撰了八先生文集和《唐宋八大家文钞》,于是也就有了“唐宋八大家”之称。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秒记唐宋八大家:韩流欧证王三叔。韩国的流行时尚以及欧洲的证件王三叔有。
唐【韩愈】(768年—824年)
韩愈是个官迷。为了做官,考了四次才中进士,但进士不能直接授官,又考了三次吏部考试,结果竟然没考上。他就毛遂自荐给宰相写信,写了三封信都石沉大海。于是给吏部写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求职信,这次回信了。回的信的内容是洗洗睡。韩愈也就范进般地继续参加吏部考试,中了,真的中了。822年九月,韩愈的官职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最高的官职就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而不是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更不是正四品下的他部侍郎或京兆尹。死后,追赠他的礼部尚书为正三品。
唐【柳宗元】(773年—819年)
柳宗元出身书香门第的官宦世家,不仅有人脉而且还是学霸。韩愈考了四次中进士,柳宗元21岁一次就斩获了进士。但他在805年9月,所担任的最大官职为中州级别的邵州刺史(唐朝刺史分为上州、中州、下州),品秩为正四品上。柳宗元的悲剧说明一句话,站对(不只是站队)很重要。
△宋【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欧阳修虽出身于官吏家庭,但其父欧阳观老年得子(56岁),以至于欧阳修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的他们寄身于叔父之家。最早欧阳修像韩愈一样是个学渣,科场两次落第。但他勤奋改变命运,拼命哥的他创造了连中三元(监元、解元、省元)的奇迹。本来他想拿下第四元——状元的,只因他锋芒毕露,傲气过重而得了全国第十四名。这个评语可不是福垊说的而是欧阳修的主考官大词人老乡曼殊说的。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欧阳修,其最高官职是1061年的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副使),为正二品官。死后,追赠的最高官职为正一品太师。
△宋【苏洵】(1009年—1066年)
苏洵年轻时爱玩,25岁勤奋的结果也是科场失意,一怒之下,把自己做的笔记全烧了。他决心重新苦读,重做笔记。发奋苦读六七年,结果还是不中,又考两次还是不中。就一边培养两个儿子,一边勤奋苦读。1056年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拜访了欧阳修,俩儿都中进士了。这时,他都47了。他感觉是不是好考了,想试试,后来一想算,万一再考不上怎么面对自己的俩儿啊。53岁时,还是在韩琦的推荐下才被认命为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苏洵在家谱行业做出了贡献,苏式谱系流传至今。莫非真的应了那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宋【曾巩】(1019年—1083年)
他是官三代,聪明又勤奋,18岁拜欧阳修为师。后来还结识了范仲淹、杜衍,可谓人脉很广。1082年4月,曾巩的最高官职为四品中书舍人。
△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
王姓是最霸气的姓,王安石是最霸气的人。曾巩18岁结识了王安石,然后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其结果是曾巩没混出来,王安石倒是混得特别的好。王安石真正的学霸,聪明、勤奋,他21岁中进士,而且考了全国第四名。宰相欧阳修、文彦博都很欣赏他、推荐他,就连名士周敦颐(著有《爱莲说》)也佩服他。57岁时,任尚书左仆射(ye),正一品。追赠太傅、舒王,正一品。而且他曾任比参知政事还高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级别至少是从一品。
△宋【苏轼】(1037年—1101年)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苏景先八岁夭折。苏轼多才多艺,考试不顺,仕途更不顺。他19岁中进士,本来该是状元的,但主考官欧阳修感觉这文章写得像自己的爱徒曾巩的风格,为了避嫌就让他屈居第二。宋仁宗非常看好他和的弟弟苏辙,曾说:朕为子孙留下两个宰相。结果,苏轼最高官职竟然是从三品的龙图阁学士(包拯也是这个学士,人称包龙图)。三苏比较保守,跟王安石关系不好,这也是苏轼官运不好的原因。
△宋【苏辙】(1039年—1112年)
事事无绝对,苏老三苏辙还真的做了宰相。苏辙最高职务是守门下侍郎。门下侍郎为正二品,那守门下侍郎是几品呢?守可是权的意思吗?也就是代理的意思吗?还请指教。
结论王安石的官职最大,正一品。苏洵的官职最小,从八品。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tiaotiaoshuxin
唐宋八大家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这八人均是唐宋时期散文大家的代表人物,若问文学成就,此八人并驾齐驱,但是他们的政治成就如何呢,官职大小如何呢?
明初朱右编写了一部八先生文集,此八先生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共计八人,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唐宋八大家。此八人均是散文领域的佼佼者,引领各时代的古文运动,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与传承以及弘扬均做出很大的贡献。
唐宋八大家均是文学领域的顶尖人物,但是在官场上,或者说政治成就则各不相同,那么他们的官职大小都究竟如何呢,谁的官职更高呢,下面我们为其按1~8分进行打分。
一、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进士出身,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在晚年时做到吏部侍郎,吏部侍郎在古代一般是三品,而在现在则相当于人事部副部长,所以韩愈的官职还是不错的。因此,韩愈为4分。
二、柳宗元
柳宗元也是进士出身,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高的官职做到了柳州刺史,而刺史则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也是一个大官了。所以,柳宗元为5分。
三、欧阳修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在古时大概是正二品,在现在则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欧阳修的官职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欧阳修为6分。
四、苏洵
苏洵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相当于国务院部门的小弟,负责校对一些书籍,文件什么,总得来说,官职不大。所以,苏洵为1分。
五、苏轼
苏轼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实际任职为地方太守,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委书记,算是不大不小吧。所以,苏轼为3分。
六、苏辙
苏辙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尚书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部委的部长,而右丞相则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所以苏辙的官职确实很高。因此苏辙为7分。
七、王安石
王安石官拜宰相,手中握有实权,同时期的苏家兄弟都不是对手,官职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但是实际上要比总理的还要大一些,所以王安石的官职已经是超级高了。所以,王安石为8分。
八、曾巩
曾巩一直都是州县的地方官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县长级别的,所以曾巩的官职还是相对较小的。所以,曾巩为2分。
综上比较,八人的官职大小为王安石>苏辙>欧阳修>柳宗元>韩愈>苏轼>曾巩>苏洵,也就是说王安石是官职最大的,这就是唐宋八大家的政治上的成就。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zuilove0bing
要论唐宋八大家里谁官职最大,当然要数王安石。
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号半山,溢文封荆国公,官至宰相。
王安石是文学家,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巜临川集拾遗》等。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可见对他的文学成就品价极高
王安石又是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作为新党党魁,坚持变法,几经沉浮,失志不改,为人一生勤俭质朴,但博学多才,相传一生虽官至宰相,却不做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实属难得,因此也威望极高,就连他的政收苏轼都非常佩服,称赞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期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also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流浪的老醯儿
看到这个提问,我就笑了。唐宋八大家,只要上过中学,这8个亮闪闪的名字谁不知道啊,然而看到问题的核心词“官职”,我有点傻眼了,好好的一个文学知识分享,却被“官本位”思想抢夺了风头。
先看看唐宋八大家是那8位大文豪吧。首先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其次是宋朝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了。在这里,曾巩稍微有点陌生,我们就先从他着手,看看他们都官居几品吧。
1、曾巩: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以散文著称,主张“文以明道”,曾巩自幼天资聪慧,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1057年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太平州司法参军和馆阁校 、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后来出京任越州通判,齐州太守等官职,1082年任中书舍人,大概比现在部级干部高一级的官职。
2、欧阳修:说完学生曾巩,再来说说他的老师欧阳修。一提到他,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背出“环滁皆山也.....”这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文章。欧阳修开始在京,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等,主要是搞文字工作,后来因参与革新,又被贬到滁州太守、扬州太守等,直到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官职。
3、王安石:王安石的诗、词传世不多,但却自成一体,开创了“重炼意,又重修辞”的“王荆公体”,词开豪放之风,小短文更是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王安石的主要精力在变法,想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最大官职是担任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了。
4、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父亲苏洵少年时喜欢到处游玩,直到25岁才开始真正读书,直到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第二年1061年的8月,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9月份的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苏洵的官职大致相当于部级干部下属的司局级吧。
苏辙名声岁没有苏轼(苏东坡)那么响亮,但官职却是一几度沉浮。1065年,苏辙出任大名府推官,之后从地方到朝廷,官职升升降降。1090年,担任御史中丞,加任龙图阁学士。1112年以太中大夫职致仕(就是退休了)。后来因为生了个好儿子,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
苏轼可以说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中举之后开始在京任官,后来和欧阳修一起批评变法,不被王安石所喜,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先后担任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最低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后来复起最高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5、韩愈,柳宗元:虽然这两人虽然政见不同,但确实好朋友。韩愈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796年,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后被贬,直到808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815年正月,晋升为中书舍人。
柳宗元在793年21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名声大振。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来又有起伏。直到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宋高宗加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侯。
经过这么一番梳理,@星巢 觉得应该是王安石的官职最大了,为宰相,苏辙也担任过宰相,但更因儿子被追封为国公。
小璐璐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对古文运动做出杰出贡献的几位文学家,分别是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先来看一下唐宋八大学各位的官职是什么?韩愈,当过最大的官是吏部侍郎,所以世人称他韩吏部
柳宗元,当过柳州刺史,但是这个刺史不值钱,古代柳州乃是艰苦偏远之地,柳宗元是被贬官到此地的。
苏轼,当过最大的官是礼部尚,但是后来被贬谪,也是任职司马。
苏洵,苏轼的爸爸,当过秘书省校书郎。
苏辙,苏轼的弟弟,当过最大的官是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来就被贬谪了。
欧阳修,出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太子少师。
王安石,当过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曾巩,当过参军和太常寺兼礼仪事
唐宋八大家中,按官职来说,王安石居首;按官场地位来说,欧阳修更胜一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其最高官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是宰相,当时也是北宋朝廷的大官!
欧阳修的官职为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和太子少师等职务,其中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兵部尚书就是军委委员,太子少师是荣誉职务,是一品荣誉衔。虽然欧阳修单论官职比王安石稍微低一点,但是欧阳修在官场任职多年,而且担任都是重要职务,所以在官场地位最高!
红尘白羽
唐宋八大家里面,很有意思的是,他们虽然是文学家,但在官场混得还相当的不错,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至少有一个正国级、三个副国级、一个正部级、两个地厅级。如果他们组成一个同学会,绝对可以碾压古今任何一个同学会了。我先给他们八个在官场上的巅峰时刻排个序吧:
1.王安石:宰相(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正国级)
2.欧阳修:参知政事(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副国级)
3.苏辙:门下侍郎(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副国级)
4.苏轼:翰林学士(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副国级)
5.韩愈:京兆尹(直辖市市委书记、正部级)
6.曾巩:知州(地级市市委书记、地厅级)
7.柳宗元:剌史(地级市市委书记、地厅级)
8.苏洵:校书郎(正科级)
显然要讲官大,当然是王安石碾压其它七人。
王安石的巅峰状态是宰相,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宰相,而是排名第一的宰相(首相)。而且他的这个巅峰时刻差不多有六、七年之久。加上王安石在生前封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在宋代可以说位极人臣。唐宋八大家里,其它七个人加起来都比不过他的。
王安石一生的官场运气简直好到爆,其他七个人跟他比官场的气数,苏洵首先就要被气死。王安石在二十二岁中进士,第一个官职是秘书省校书郎,注意,苏洵一生的官场巅峰就是这个“秘书省校书郎”。王安石一出场拿到的,就是苏洵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得到的东西。
王安石三十七岁成为知州,而柳宗元一生的巅峰时刻就是剌史,也就相当于宋朝的知州。王安石不到四十岁,就已达到了柳宗元一生的顶点。曾巩,可以说一生最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大部分时间都在天南海北的做知州。但他一生的官运,却从来没有超越过三十七岁时的王安石。
此外,看一个人的官场地位,除了看他的巅峰时刻外,也还要看他从巅峰时刻下来以后的地位。王安石不当宰相以后,实际处于退休状态,但前期挂着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的闲职,后期挂着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的闲职,这些闲职在官场上都相当于享受正国级待遇的离休,而且这些闲职还在不断地上升,到他死前,他的闲职已经加到了位列三公的“司空”了。别说唐宋八大家里的其他七个没法比,就是古代所有的文学家恐怕都没他在官场上混得这么好。
其实,韩愈和苏轼、苏辙兄弟的巅峰时刻的官也不算小,但他们三人一生大部分时间的官都不大,基本是被贬的时候多。
苏轼一生最巅峰的时候是当翰林学士的时候,但也不过二、三年,其它时间都是地方官或者是被贬的待罪之身,苏辙后来官至门下侍郎,但不到二年就罢官了,之后他基本上处于贬官待罪的状态。而韩愈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小官,而且偶有升官,马上又会被贬官,只到临死前两年才当上了吏部侍郎、京兆尹,这算是他一生的巅峰时刻。可惜时间也很短。
难怪苏轼曾经写诗感叹自己跟韩愈都不幸是摩羯座,注定要才高八斗,坎坷一世。
顏小YiDe欧豪Oho
毫无疑问,无论官职还是实权,都是王安石最大,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垂青史。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最顶尖的八个人物之一,他们的文章基本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
唐宋八大家分别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后人一般概括为“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
如果论文章成就,恐怕大家会争执不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如果论官职这种客观标准,就毫无争议了,无论官职还是实权,王安石最大。
1,韩愈,生前官至吏部侍郎,副部级,相当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但任职短,无实权,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2,柳宗元,生前官至礼部员外郎,副厅级,相当于文化教育和外交部所属副司长,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3,欧阳修,生前官至参知政事,副国级,相当于副宰相(副总理),政治上缺乏作为。
4,王安石,生前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正国级,且两度拜相,任职时间长,大权在握,厉行改革变法。
5,苏轼,生前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正部级,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但任期短,在新旧两党都不讨好,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6,苏洵,一生没考中进士,只做了短短几年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正科级,相当于县政府秘书长,在唐宋八大家中,官职级别最低。
7、苏辙,生前官至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正国级,官职仅次于王安石,但任职时间短,政治上缺乏作为。
8、曾巩,生前官至中书舍人,正厅级,相当于国务院正厅级秘书。
综上所述,唐宋八大家的官职中,王安石最高,苏洵最低,综合排序由高到低是:
王安石(正国级)>苏辙(正国级)>欧阳修(副国级)>苏轼(正部级)>韩愈(副部级)>曾巩(正厅级)>柳宗元(副厅级)>苏洵(正科级级)。
作者对古代官职研究有限,如有纰漏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