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英文著作,如果生词有点多应该怎么做,看到一个就查一个还是通篇看完再查?
jessiesagitt
作为一个在国内只接受过传统校园教育、高三“意外”出国并且在国外待了十多年的80后小叔叔,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感触良多,这里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吧。
我刚出国时,英语能力算是高中“好学生”的水平,高考大概能考140分(满分150)左右,语法方面比较扎实,口语和大部分在国内学英语的学生情况差不多,不敢表达也不善表达。在国外上英语课时,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书面材料。这里要说明一下,国外的英语语言课程一般都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而且都是各种题材的“长篇大论”,跟高中时期的阅读理解非常不一样。以前那些两三百词的小文章,我总会习惯性地要求自己完全读通透,哪怕有一个生词都浑身难受,这让我在面对新的学习方式时非常不适应。一开始,我还是会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但很快我就意识到,在那些并非为国内高中生“量身定制”的阅读材料里,生词实在太多(即便是不算太难的文章也会有大量生词),一个一个查字典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最后我只能迫不得已地改变自己的英文阅读习惯了。
这种改变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最开始几乎就是一个半放弃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反正也看不懂,硬着头皮扫几遍,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吧”。一般来讲,一篇很长的文章第一遍读下来真的啥也没看明白,最多就是看懂了主题,但其实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会把重点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一段的前两句话,另外还会凭借印象把文章中出现的“高频生词”标记出来。这些生词和重点的句子是可以花点时间查查字典的,争取把意思彻底搞明白。然后第三遍、第四遍继续标记关键词查字典,慢慢加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个方式,说实话,一篇文章连猜带蒙也就能抓到40%左右的内容。不过我们当时语言强化课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解释一下文章的大意,还会要求我们简单讨论一下,这对于我们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在上面提到的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接受了自己词汇量远远不够这个事实,然后克服了一篇文章只能读懂40%那种让人难受的强迫心理。其实一篇文章里面虽然会有大量的生词,但其实很多词查了之后也记不住,只有那些围绕文章主题的高频词汇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比较容易真正掌握的。度过了这个痛苦的阶段之后,英文阅读也就慢慢上了正轨。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
一、在选择英文著作时首先一定要注意兴趣和难度的平衡。这里难度的适当性甚至比兴趣更为重要。我建议各位英语学习者一定要从青少年读物入手(即便是成年人),尽量选择简单而长的文章或小说、故事等,因为长的文章里面会不停地重复重点词,有利于强化记忆。
二、不要总期望一遍就能读明白,毕竟我们这里谈的是外语,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反复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你应该不断地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逐渐强化自己的理解。
三,Sean想说一句,语言和其他科目不一样,实事求是地讲,语言真的不是一个适合自学的东西。如果有条件能找个老师带着你一起阅读,那效果和效率真的会大幅提升。
伍颢
我觉得,一本英语著作,你若想先大体知道它的意思,必须先读三遍,当然不是让你连续读完三遍,而是分次阅读。至于具体怎么读,请看下面我的方法:
首先,先快速地在心里浏览式地去读,不用去管每句话的意思,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标注一下(比如在单词下面点个点),读完一章后,再把所有标注好的不认识的单词查一下,用小字写在单词上面或下面。
等到所有的单词都查清楚意思之后,再把这一章通读一遍,于是你就大概知道这一章讲的是什么了。
其次,把所有的章节,按照这个方法操作一遍,这样整本书就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而且每一章你也都读了一遍。
最后,一次性地,或者分几次地,把整本书通读一遍,你就知道这本书的意思了。
当然了,如果你想精度的话,最好多读几遍,细细琢磨每一句话的含义。
farlin
看略读还是精读了,略读可以不用每个词都差,有的能推出来意思的,然后你确实需要查再查。精读的话你遇到的话需要查单词的意思发音和用法,因为是著作,所以这个词会在后文中反复出现,所以是遇到就查比较好,否则前面不知道后面也不一定能知道。
宝贝xiao耨耨
我这个人很笨,做不到不查单词就看小说,因为很多细节不查单词是看不懂的,而且,我也不习惯看大意。我一定要把细节都看懂。我觉得那样才是看小说。
我正儿八经看的第一步小说是《教父》,可惜这本书被朋友借走不还给我了,所以无法向大家展示。第二本小说是《荆棘鸟》,这本书还保存着。
读《教父》时没觉得生词太多,但也都一一查了一遍。读《荆棘鸟》时,感觉生词就比较多了。有很多细节,不查单词就看不懂,所以,遇到生词就查字典。那年暑假,我把这本书从头到尾查了一遍,一共有两千多生词。然后就把这本书被看了五六遍。感觉还是颇有收获。
后来福《飘》,读《雾都孤儿》等书也都查词典。
在读《西方哲学史》时,由于买不到书,就在电脑上写注释。后来又给学生做了《老人与海》的注释。
看小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愿意了解大意,不求细节,但我觉得不懂细节心理别扭,非得看清每个细节,所以,我就用最笨的办法,挨个生词都查字典。没办法,人笨就得用本笨办法。
后来就想学法语和俄语,英文小说就没时间读了,现在除了讲课还用英语,其它时间很少看英语书了。等把法语和俄语学好了再读吧。
suda
作为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快8年,每天都处于英文自然环境里的三娃老母,对于英文阅读,实在有太多感概。
从一开始的看英文书5分钟就能产生困意,到现在读完了近百本英文原版书(不算儿童绘本)、雅思A类阅读满分,我想说英文阅读真心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习惯。
这里长话短说,主要分享三点:看什么书?什么难度适合我?书里的生词怎么查?
第一,看英文著作本身值得鼓励,但选书时需要注意兴趣和难度的平衡。
总的来说看英文著作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英语学习。虽然说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对书本内容的吸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习到很多词汇的标准用法。这样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学习,对于词汇的理解可以从简单的中文翻译提升到一个会使用的层面。
那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举例。这本书叫
其中有一段话用到了这个词组”be obsessed with”。如果是单纯的学习这个词组的话,查字典可以知道中文意思是“迷上了什么东西”。
但是如果是放在阅读中来学习的话,可以直接从前文内容理解到这个词组的意义;同时还能学到它的用法:后面直接+名词。
另外一个好处是对于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当作者是英语母语者的时候。诚然,现在很多翻译本的质量已经很高了,但是很多英语表达在中文里没有太确切的表达。
举个例子,ringette,这是我女儿最近迷上的一项运动,类似于冰球,但又不完全一样。
Ringette在google translator里的翻译是这样的,看了真是好无语。
所以,阅读英文原著(尤其是英语母语者的书)真心是非常推荐的一件事。
但英文阅读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大家都坚持不了呢?因为读什么真的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
尤其对于成年人,内容有兴趣的难度多半太高,难度合适的很多内容没有兴趣。所以在开始英文读物阅读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难度和兴趣的平衡。
比如题主提到的“生词有点多”,有可能就是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难度有点大的英语书了。
第二,挑选书籍时,难度选择用好“五个手指”原则。兴趣问题每个人各不相同,这里就不多说了,只啰嗦一句:一定选有兴趣的内容,否则坚持不下去。
美食、美妆、健身什么都可以,但一定不要只是为了学英语而选一些人云亦云的作品。厚脸皮说一句,人人说好的《小王子》,至今我都没有看完,反而是我喜欢的《名侦探柯南》,至今已经看了五六十本。《小王子》迷不喜勿喷。书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的和不适合的。
关于难度的选择,这里稍微多说几句。这是我从我女儿学校学到的一招,本来适用于小学生选课外阅读,但我发现对于“二语学习”一样好用。想想也是,我们的英语水平也未必比五六年级的母语小朋友好。
这个方法叫“五个手指原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选完书后,随机翻到正文的某一页,开始试读;如果一个单词读不出来,就竖起一个手指;读完一页,读不出的词小于2个,说明这本书太简单了;读不出的单词大于5个,说明这本书太难了。
最合适的难度是一页有2-4个单词不会读,这样结合上下文,很容易猜出生词的意思,又不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打击阅读兴趣。
总结下来就是,难度合适的书本:平均每页的生词数在2-4个左右。
第三,生词出现时的处理方法照顾到了兴趣,选择了合适的难度,最后来说说这每页2-4个生词具体该怎么处理。
每页只查1个生词,最影响理解内容的那一个。
读书其实是有一个连贯性在里面的。频繁的查字典会打断我们的理解,阻挠思路,影响阅读感受。但是有些词不查又会造成内容理解不了,怎么办?
我个人实践下来,比较平衡的方法是“每页只查1个单词”。找到那个最大的绊脚石,然后把它彻底搞懂。
其它生词试图去猜,之后去验证。
前面说了,一页会有2-4个生词,我们在第一步查了1个,那剩下的1-3个生词怎么处理呢?
第一,试着去猜。这个猜测验证的过程,对于之后单词的学习有着非常有效的刺激作用。
第二,攒着。如果下文持续出现的话,说明这个词挺重要,你终究会去查一下的。如果出现频率很低,你未必需要搞懂。好比我们读中文书,有时也会有生词,但不影响理解的并不会去纠结对不对?
根据时间多少,制定不同的复习计划
最后谈谈关于生词的复习巩固。生词变成熟词,绝对不是查一遍字典就能完成转化的。一般的过程是“眼熟-知道含义-学会应用-脱口而出”。
也就是说这个词在生活使用频率越高,内化过程越快。这也是为什么不懂英语的人也能张口来个:Thank you. / bye. 因为听到太多次了,出现频率越高,转化速度越快。
如果时间充裕的同学,这里也推荐两个方法:
第一,背单词软件,借助记忆曲线定期复习;
第二,造句巩固,如果说背单词软件是“输入”,那造句巩固就是“输出”,尽量的把自己学到的单词用出来。
比如上文提到的“be obsessed with"。平时聊天时,会说到最近迷上了什么电视剧、最近喜欢做运动、最近喜欢听哪首歌,都可以用到。
比如,最近喜欢看《庆余年》,I'm obsessed with
最近喜欢做瑜伽,I'm obsessed with Yoga.
最近喜欢听周杰伦的我是如此相信,I'm obsessed with by Jay Chou.
多用、多用、多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用1遍,胜过听10遍。
阅读本身就是个门槛低收益大的习惯,英文阅读也不例外。但真的要长期坚持英文阅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开了好几次头,但没有一次坚持过1个月;或者读了很久总觉得没有什么进步,不妨试试我说的这三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选有兴趣的书;
第二,按照“5个手指”选择难度合适的书(平均每页2-4个生词);
第三,每页最多查1个生词,其它生词试着猜意思、之后验证,复习巩固。
祝:阅读愉快。
我是Jessie,坐标多伦多,家有三娃,10岁/4岁/2岁,长期坚持和娃一起学习。在此过程中,意外成为雅思8分老母,听力阅读双满分,口语8分。欢迎关注Jessie的头条号,和娃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zdldb
我习惯通过上下文以及构词法来猜词义,大部分生词通过这样的方法都能猜出词义,而且一些生词在下文往往有重现机率,这时猜不出来,下文重现时有可能就猜出来了,这样可以减少查词典的麻烦,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除非个别生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影响到意义的理解,才会阅读中途停下来查词典。至于一直没有重现的生词,可能相对生僻,也无妨停下来查查。这样,读完一本著作后,回头再去查词典时,发现需要查的词也少了。
阅读有泛读、精读、快读和慢读之分,主要看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比如应付考试都以泛精、快读为主,目的在于快速获取信息回答问题,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泛读和快读能力,但在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时也需要慢下来精读,泛快读为主,精慢读为辅。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中,有时也需要精读和慢读,比如看科技资料解决技术问题、药品说明等就需要精慢读,仔细斟酌。看英文著作可以精泛读结合,重要的和有用的词句或段落可以慢下来仔细品尝欣赏,不懂的词查一查,好的词句摘抄下来,不重要的可以泛读浏览。
以上是我一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573453512
读英文著作,如果生词有点多,应该怎么做?
上大一时,我们的英语精读课老师,建议我们去图书馆借阅英文小说来读。通过读小说,一是了解西方文化,二是培养地道英语表达法的语感,三是增加词汇量。
我最开始读的小说,主要是简·奥斯丁系列小说,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这一类书籍;然后是呼啸山庄、《简爱》等;再后来,就是《红字》、《德伯家的苔丝》等等。似乎,英语专业的都在读这些书。
一开始,我非常认真地去读这些小说,读到句子特别好,会拿专门的本子记下来,当然,也记不认识的单词,并把音标写下来。我记得抄了很多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上的一些哲学语录。
慢慢地,词汇量上去了,后来读小说,就快很多了,只有遇到个别单词才去查词典。
毕业后,看小说的时间变少了,但读英文文章,已没有什么障碍。最近跟着一个平台学习外刊,里面选取的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文章。发现有的表达法很好,又有些单词不认识了。
学习就是这样,不进则退,英语学习也一样。读英文著作,到底要不要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我给出以下三个建议,希望能带来参考。
1、如果是英语专业,遇到不认识的词,用专门的本子记下来。如果以后确定要以英语作为职业道路,那么,把不认识的词,一个一个地查吧。哪怕用一个月,才读完一本书,那又如何?
有的书,读得要精。如果把一本书里的词都攻克了,那读第二本,就快很多了,第三本,第四本,就更快了。
查的第一本书里的词,可能就是基础词汇,也有可能是高频词汇。那么,掌握了它们之后,后面就轻松很多了。
2、如果读英文书只是业余爱好,只查关键词即可。如果不以英语为生,那么,读书可能只是为了消遣,只要不影响理解的词,可以不用查词典。一个词遇到的次数多了,根据上下文能猜个大概,也就可以了。
3、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著作。市面上的英文著作太多太多,需要挑选适合自己水平的书来读,才能读得明白,读得愉悦。
比如,初中英语水平的人去读《尤利西斯》,那将晦涩难懂,而去读《哈利波特》一类的书,即使有些不认识的单词,但故事的情节也能引导人读下去。
当然,每个人的目标和追求都不一样。坚持自己的选择,巧用一定的方法,那么,读英文原著,也是一件愉悦的事。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欢迎更多建议,留言探讨。
我是英语老师Minnie,和你一起学英语,探讨语言的奥秘。
陌上花开-大媛
自邀。
长文,题主慢慢看。
如果从市面上庞杂的英语学习方法论中,只能够选择一种作为我今后的教学理念,只能给一条建议的话,我会建议:去海量地阅读英文原著。
海量的可理解性输入,阅读和听书,在英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能够帮助初学者培养兴趣、夯实基础,也能够让中级学习者突破瓶颈、拔高天花板。
不要把原版书阅读当做是做精读我08年读大学,刚进英语系的时候精读老师推荐我们开始背诵新概念3,然后我们全班就开始背诵新3,第一篇课文大家应该都还记得“puma at large”。
当时我们一群人什么也没问,总之就是一股脑儿去背。按照精读老师的要求就是先什么都不管,把生词一个个都查出来,100%理解原文,做到“没有任何生词”后就开始背诵!
可惜我没有坚持下去,汗颜ƪ(˘⌣˘)ʃ
背完了新3,刚好衔接上了英美文学课,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开始鼓励我们去看原版小说。我来自一个小县城,之前学英语的时候老师从来没让我们看过原版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所以我劲头十足。
可是我发现,英美原版小说在词汇方面比新3要难多了,比如我第一次看pride and prejudice的原版,简直是灾难般的体验,大片大片的生词看不懂,宛如一个智障(ㅍ_ㅍ),就算生词比较少的那些地方,也会因为几个单词不懂而心里过不去!
后来上课我问:“老师啊,你推荐我们看原版书,可是辣么多生词,怎么搞得下去哟?”
老师看着我笑了:“你是在做精读还是在享受阅读呀?让你们看书是让你们去享受文字,别让学英语毁了阅读!”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阅读也分“精读”和“泛读”,而后者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浸泡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题主想开始阅读原版书,请先忽略掉“学英语”这个念头”!
泛读的重要性我们这里讲的“泛读”,不是考试死板的“阅读理解”,而是选择一本题材你非常感兴趣的书,开始享受内容。
按照自己的水平和选择适合的素材,方法得当的话,你真的可以毫无痛苦地迈入英语学习的殿堂。
要说真能够让人“无痛”坚持下去的英文学习方法,非海量的阅读不可。
而我在逛了一大圈其他答案发现,大多数推荐的要么是枯燥乏味的“名著”或者就是在鼓吹“精读法查词阅读”,都给人一种不得其法的感受。
我认为:国人学英语从最开始的洋泾浜注音到后来的各类单词书,未来学英语必定将过渡到以兴趣为导向有专业辅助的英文阅读上来。
其实国外的语言学习早已经提倡从阅读入手,比如大名鼎鼎的RAZ,牛津阅读书,海曼尼等等;
如果海量阅读这件事对母语者来说都异常重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赶紧跟上呢?
那么如何选书呢?
选书和查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题主所谓的“生词太多要不要一个个去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材不良!
比如动不动让人家去看“名著”!
如果一本书题主感觉生词太多,说明这本书的难度不适合题主!
选择素材的重要因素:分级
为什么要分级?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年龄和语言能力没什么直接的联系;
举个例子,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英语老师,语言能力可能都比不上一个14岁的英语母语者;
你真正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水平
首先,要考虑你目前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能大部分(大概70%~75%)读懂或听懂哪个级别的素材,一般就属于哪个级别的水平。
为什么不建议选择那些超过大多数人英语水平的"名著"?
道理很简单: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人,看这些难度的名著作为学习素材,要么看不懂,要么听不懂。一知半解或者一头雾水,即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怕也是感觉不到丁点乐趣,而且极易导致畏难情绪。
而1000-2000词的素材,一般的英语学习者,只要听过课的都有这个水准;
顺便这里要引入一个常见的概念:蓝思阅读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使用数字加字母“L”作为衡量难度的度量标尺,难度范围为0L~1700L,数字越小表示读物难度越低或读者阅读能力越低,反之则表示读物难度越高或读者阅读能力越高。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如何衡量读物难度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衡量读物难度,即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和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例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总字数是76896字,平均每句话11.94个单词,蓝思词汇频率计算为3.25185,综合下来,这本书的蓝思等级是880L。
另外,蓝思阅读测评体系采用相同的度量标尺衡量读物难度和读者阅读能力,如读者阅读能力为880L,就可以选择880L左右的读物进行阅读,读者对该读物的理解程度会是75%。
这个难度既不会让读者因无法驾驭读物而失去信心,也能对读者现有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发他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鼓励读者不断地取得进步。
换句话说: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生词就会大大减少!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群人中只有一两个陌生人,你一下子就能记得住是谁,但如果有很多不熟悉的面孔,那么当然无法全部记住;
具体来说:外语学习研究发现,学习外语生词密度为2-5%,生词吸收率最佳。
2000单词量的一本计算, 若生词率在5%左右,则每页会出现1-2个生词。其实,这才是最佳的吸收率状态。
当然,对于系列中题材陌生的部分,生词率会远不止这么低。比如神奇树屋这套小朋友的读物当中会出现许多恐龙的名字,但是这些不是核心词,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2)兴趣
第二考虑因素是兴趣,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素材和方法调整。
我自己就更偏向于"侦探"和"惊悚"小说,对于"爱情"一类完全提不起兴趣,即使他们写的很棒,多次搬上大荧幕,比如<傲慢与偏见>,当初可是反反复复四五次才最终看完,然而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地方。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感兴趣的材料?
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便有生词我们也能够耐着性子看下去,而是由于自己对话题有着一定的了解,有些生词伴随着情节发展和上下文提示,也能够猜个七七八八。
举个例子:我自己特别喜欢看悬疑和侦探小说,记得当时入坑的第一本书就是《血字的研究》;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形象栩栩如生,加上案件情节引人入胜,虽然有很多生词但还是饶有兴致地一晚上刷完了。
后面一发不可收拾,从柯南道尔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再到爱伦坡,德累斯顿档案,史蒂芬金… 做了老师以后为了给学生推荐适合的材料,又刷了鸡皮疙瘩系列、A-Z mysteries系列、神奇树屋和my weird school系列、波西杰克逊、《哈利波特》等等;
昨天晚上睡前还在回听福尔摩斯的case book,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结合个人经历:建议题主从“虚构类”的故事入门原版书阅读,比如简单小说,比如《怦然心动》。
这类书情节感强,代入感能够让人在情节中去猜词,有些生词因为不是核心词,不知道也不影响故事。
对于这类书,我建议题主重点先关注“影响情节发展”的生词!换句话说:如果题主能够搞得清楚情节主线,知道谁是“凶手”,也理解福尔摩斯的推理过程,就没必要频繁停下来查单词。
如果有一些生词阻碍题主对于情节的理解,题主可以适当查询,按照我们前面的选材要求,这一类生词应该不多,如果太多的话就意味着这本书难度太大,或者是某个特殊领域的专业书籍,不太适合题主阅读。
总结:泛读过程中应该以欣赏故事为主,只重点查询核心词(影响阅读体验的单词);生词太多阅读体验不流畅,说明难度太大;
另外,查过的单词最好是利用词典app整理成一个电子文档多复习,最好结合生词在素材里出现的情景。
这才是正确的单词积累方式!
祝题主学有所成!
阿拉灯神丁
首先,如果生词有点多,说明这本书的英文水平有点超越了你现在的阅读能力,如果一定要读,就要做好耐心“啃”,重复读的心理准备。
如果生词的数量不会太影响你对大概情节的理解,我个人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 不会遇到生词就查,尽量不打断情节。
2. 如果同一个生词翻出出现,至少3遍5遍了,我会查一下,因为这个重复频率就很有利于你记住这个词的意思了。能多记一个单词也是很好的呀!
3. 如果你感觉一个生词影响了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是很有必要查一下的。
4. 这点非常实用:我看书总会准备一支黄色荧光笔,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划下来,哪怕没时间查意思,也先划下来。等通篇看完后,再集中查看,再去理解整句整断的意思。不这样做的话往往就看过就忘了。
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贝贝双语故事”收听双语音频!
cgbaobao
我觉得这要看你的目的以及是哪些生词,到底多到什么程度?
说一下我自己遇到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休闲娱乐。那只要能看懂整篇文章大意就可以,否则停下来查单词,影响阅读乐趣。
第二种情况正好相反,就是为了学英语,为了扩大单词量。文章难度适度,生词不多,这个时候最好先不要查,根据上下文猜测,就算猜不出,也许后面还会出现,在另一个语境中可能就懂了。如果多次出现还不懂,那就停下来查查,这样在后面再见到时就相当于复习了。
还有第三种情况,生词多的影响阅读,不查完全看不懂文章大意。那最好放弃这篇文章,换一个看看。但是如果是必须要看的文章,那就只能边看边查。因为你留到最后,要查的太多,而且文章完全没看懂。
xxmmhb
看你读的是什么著作。
要是一般人文学作品,可以先不管生词,尤其是大部分的名词代词等。
学术著作那就要逐字逐句的弄懂。
oldcow30
我的建议是根据生词在文中的重要程度判断是否需要马上查字典,如果这个生词是整篇文章的关键词,而且一再反复出现,那么必须立刻查找出词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这个生词是不重要的修饰性的词语,那么可以结合上下文猜想一下该单词的意思,在阅读结束后再翻阅词典验证猜想,或者干脆忽略该单词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
六个圈
根据柯林斯词典的说法,英语常词是一万个,另有一档是三万词,属于不常见,但有文化的人都认识,最后一档则属于冷僻词或专业词,不需要人人都认识。
现在回头看一下,您在阅读英文书籍的时候,不认识的单词属于上面说的哪一档呢?
如果是常用一万字以内的词汇,那么您最好是边看书边记下来。这些基本词汇如果都不会,肯定会影响您阅读的满足感,甚至对内容理解都造成影响。
如果您不认识的是冷僻字,哪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大概这种冷僻字在全书中出现的次数也就一两次,跳过去就好了。
因此,结论就出来了。如果您的英文有些基础,大致上有上万的词汇量,那么可以考虑忽略生词,更注重阅读的完整性。但如果您的基本词汇只有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更低,那么最好还是先追着单词补一补吧,因为生词会严重影响您对此书内容的理解。
佑妮
敢看英文著作,说明还是有一定的英文基础的。
我不知道您是阅读小说,还是阅读英文的专业类书籍。所以,这个回答要分两方面来说。
如果是阅读小说,那肯定是不能看到一个就查一个的,这样会影响阅读快感。我建议可以一眼带过。毕竟,看小说是看情节的发展,有些不认识的生词,并不会影响整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
就像低学龄的小学生一样,虽然有不认识的字,但是阅读课外书,还是能知道书中大概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影响全书的阅读。
如果是专业类书籍,它需要读懂,读精,读通透,那么有很多的生词,那势必会影响理解。建议,先大概浏览一个章节,再将这个章节的生词集中记录在一张有粘性的便签上,全部查完后,再来阅读这个章节。
最后,建议楼主多背诵新概念英语,增加词汇量,再来看英文著作吧。
Lily 、
读书有多种读法,看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应用文中的专业词汇,不妨见一个查一个,不查影响阅读,而且专业词汇出现频率很高,查个二三次就记住了。
如果是小说类,而你又是以了解剧情发展为主的,那么在结合上下文的基础上不影响阅读理解的,不妨做个记号回头在查。如果是想欣赏学习作者文笔的,抑或是想增加词汇量的,不妨做发散型阅读,就是除了查词典外,再去做例句应用学习,要知道,很多词汇,是有语境的,它或是只能在某种语境下使用,或是在某种语境下有特殊含义。
如果是为了加快阅读速度或不打乱阅读节奏,不妨找一个电子阅读器,直接点上了就有在线翻译,还可以做标记和笔记,譬如我个人就很喜欢Kindle,电子墨水还不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