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壹次心的Lizzy

壹次心的Lizzy

元朝末年,统治者倒行逆施,民不聊生。“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为口号,积极发展教众,准备将腐朽不堪的元王朝剿灭!

至正十一年,黄河泛滥,元政府抗灾不力,百姓更加怨声载道。韩山童、刘福通二人摇身一变,分别成为了宋朝皇室后裔和宋将刘光世的后人,于颍州颍上县率领教众起义。

由于事情败露,韩山童被当地政府官员带兵俘虏杀掉,刘福通拥护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登基,称“小明王”,继续抗元,河南、安徽一带民众纷纷响应,郭子兴也在其中。



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家中颇有资财,交游广阔,在当地很有威望。因为韩林儿是宋王室“正统”,所以郭子兴也依附于韩林儿麾下。

攻取了濠州城的郭子兴虽然有了立足之地,但与孙德崖、赵均用、彭大等人内斗不断。不久后,元军开始攻击濠州,濠州城朝不保夕。

朱元璋就是在濠州城即将被元军攻破的时候投奔了郭子兴。朱元璋有勇有谋,表现突出,不仅成为了郭子兴的得力干将,而且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



郭子兴等人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令朱元璋非常寒心。于是,他向郭子兴请辞,带领部下攻占了滁州。郭子兴在濠州呆不下去后,朱元璋将攻下的滁州城给了郭子兴,自己占领了和州。



不久后,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又成了这支队伍的实际领导人,郭子兴长子早亡,二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和女儿郭氏留在了朱元璋军中。

郭天叙虽被“小明王”封为朱元璋这支义军的正元帅,却在与朱元璋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屡屡落败,朱元璋攻打集庆(今南京)时,郭天叙和舅舅张天祐被叛徒陈埜出卖战死!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得小明王嘉奖,受封“中书左丞”,郭天爵受封为“中书右丞”,在朱元璋之下。

忿忿不平的郭天爵欲夺回实权,结果阴谋破产,被朱元璋杀死。

最终,郭氏成为朱元璋的妃子,为朱元璋生了朱椿、朱桂、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共五个子女。

没有水的鱼-FM

没有水的鱼-FM

朱元璋24岁参加红巾军,先是随明王韩山童揭竿而起,第二年定远县土豪郭子兴起兵响应成为白莲教首领,好伙伴汤和邀请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阵营,自此开始发迹。

(郭子兴剧照)

朱元璋的发家梗概:郭子兴打基础

脑瓜子聪明,打仗勇猛,再加上当过和尚念几天经有些文化等诸多优势,朱元璋很快得到郭子兴赏识,从百夫长到心腹大将,娶到郭子兴的养女马氏(马皇后)。

拉拢同乡徐达等人帮助,朱元璋成为红巾军的头目,救助郭子兴脱离险境,南下攻占滁州城,战功赫赫深得民心, 在郭子兴过世后成为郭军实际掌控者,名誉上的主帅是郭子兴之子郭天叙,受制于小明王。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花费12年的时间在隐忍筹谋,从攻占应天秘密扩张,到网罗刘伯温等人才,剿灭陈友谅一统江南,直至大明开国,天下平定,论功行赏。

郭子兴的后人得到了什么待遇?

郭子兴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

长子战死沙场,名字不详;

次子郭天叙正是小明王任命的接掌都元帅,在郭子兴死后第二年随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江南。郭天叙同其舅舅张天佑一同攻打集庆(江苏南京),被叛徒陈埜先出卖死于元军之手。

(郭子兴与郭天叙)

三子郭天爵自诩为郭子兴的接班人,不满小明王赋予自己的权力低于朱元璋,企图夺权,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养女马秀英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明朝建立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为朱元璋生下5个儿子、2个女儿,勤俭持家,悉心教导子女,学习古训治理后宫,堪称朱元璋的贤内助。

当朱元璋脾气暴躁,为朝政之事大动肝火时,能够听进马皇后的劝告冷静处事,避免诸多冤假错案,马皇后在潜移默化中作为朱元璋心中的支柱存在,直到51岁因病去世,朱元璋极为伤心,从此不再立后。

马皇后所生五子分别是从小得到悉心教导的太子朱标,驻守西安的秦王朱慡,驻守太原的晋王朱棢,驻守老家安徽凤阳的燕王朱棣,热衷于学医的周王朱橚。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是一母同胞,生母存在争议,传闻是碽妃所生,因明成祖朱棣篡改正史而成为马皇后之子,未有定论。

亲女郭氏入后宫成为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分别是:

喜欢读书做学问的蜀王朱椿,在洪武23年就藩成都,有“蜀秀才”的美誉。

性格暴躁的代王朱桂,先封国南昌,后改为山西大同府,被建文帝贬为庶人,明成祖时恢复王爵。

戍守边疆抵御外辱的谷王朱橞,因为献城之功骄横霸道,企图伙同通报兄弟蜀王朱椿造朱棣的反,没有得逞,后被废为庶人。

总的来说,朱元璋对待郭子兴后代不算差,除战死沙场的两位男丁外,最后一位是因为动手设计朱元璋被反杀。在元末混乱的战局中,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慈悲心肠是致命的,朱元璋为防范后顾之忧也是理所当然的。

朱元璋对郭子兴后代应是善待的,从马皇后、郭惠妃的态度也能够看得出郭家三子的后代应该没有受到波及,虽然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显然没有什么隔阂。

对朱元璋来说,这些也不是心头大患,你怎么看呢?

jamespei

jamespei

老朱连开国功臣都能下得去手,更何况是旧主的后人呢?

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朱元璋更是中华历史上百年难遇的英豪。朱元璋原名重八,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实在是因为在元朝统治下,当时的汉人百姓基本上只有姓,没有名,汉人的名就是一些简单的数字,没办法,百姓识字不多,这一点也能反应当时百姓的疾苦。朱元璋小的时候正逢天下大旱,元廷又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朱元璋为了生计做过和尚,也要过饭,后来投了郭子兴的麾下,借助其力量这才算开始了自己的王图霸业

那么大明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呢?

郭子兴的长子早在战乱中死去,郭子兴去世后,次子郭天叙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都元帅,后来战死,三子郭天爵想要计划谋害朱元璋夺权,惋惜的事前被朱元璋察觉,终究郭天爵反而被朱元璋给处死了。郭子兴的三个儿子,终究都没有好的结局,唯一有个女儿终究嫁给了朱元璋,就是郭惠妃,并为朱元璋生了三子两女。马皇后作为其养女,也是深受朱元璋的喜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numenazy

numenazy

朱元璋能够崛起布衣,奄奠海宇开创明朝三百年霸业,郭子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不仅是朱元璋的伯乐更是他开创霸业的起点。

郭子兴其人

郭子兴出身富庶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其父郭公也是应为攀了高枝,娶了当地财主的盲人女儿才得以出人头地,可见找对人确实能够少奋斗几十年。

郭子兴为人豪爽颇具侠义风范,在现代人看来郭子兴就是富二代+社会人,所以当元末天下大乱之时,韩山童、刘福通发动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散尽家财聚众数千人打着红巾军名义开始造反。

红巾军是个非常松散的组织,虽然都号称红巾军,但是都是各自为政,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期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

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明史》中这段记载起码表明了郭子兴确实慧眼识人,不仅重用了朱元璋而且将自己的女儿许其为妻,也成就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一段美好姻缘。

说到郭子兴此人,虽然有一双伯乐的慧眼,但性格却有致命缺点,史书记载“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因为最终放跑了死对头孙德崖郁郁而终,其部下悉数被朱元璋接收。

当然史书记载难免带有主观意识不尽然准确,但是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也是无可争议的。

郭子兴后人

从目前的史料来看,郭子兴一共有三子两女,长子和次子均在战斗中阵亡,还有一个小儿子郭天爵在攻占集庆后被当时的红巾军名义上的“皇帝”小明韩林儿王册封为中书右丞。

对于韩林儿封赏的这个职位郭天爵很是不甘心,因为当时朱元璋也一同被册封,职位是枢密院同佥,不久后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明显高出自己不少,这时郭天爵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自己身为郭子兴的儿子,攻打集庆自己亲哥哥还战死了。

反观当年自己老爹的手下朱元璋风光无限,于是他就想要除掉朱元璋并夺回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可惜最终反被朱元璋处死。

郭子兴还有两个女儿,除了我们熟知的养女成为了朱元璋的皇后之外,还有亲生女郭氏也嫁给了朱元璋为妃并生养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至于郭子兴朱元璋也从未忘记,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连郭子兴原来的邻居宥氏都被免除赋税徭役,世代为滁阳王守墓,朱元璋也算对得起郭子兴当年的知遇之恩了。

陶子

陶子

朱元璋是古今往来多少人的偶像,开局一个碗,后期管天下。

朱元璋的经历正好告诉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前半生的朱元璋怎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由于家里穷,小时候的朱元璋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羊放牛,再后来父母去世,家里穷的是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



家乡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于是就外出闯荡,做了一段时间和尚,没想到饥荒过后又开始各地打仗,就连寺庙这种地方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朱元璋一看,我还是走吧。

从小到大,朱元璋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无一例外,都是靠着别人的施舍才能生活,小时候要饭是,长大当和尚也是。

由于天下大乱,朱元璋就连化缘都化不到,于是在饿死和当兵之间做出了一个选择,去当兵起义。



不过要么说机会都是从乱世中出来的,恰逢乱世,朱元璋就如那一朝风雨便化龙的锦鲤一般。

当时郭子兴的白莲会正在找人,朱元璋就跟着进入了,他也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第一个贵人,当时的白莲会统领——郭子兴。

在参加白莲会后,朱元璋好似找到了人生意义,他愿意为百姓作反抗斗争,因为他知道百姓有多苦。

在战场上,他帮助战友,奋力杀敌,在战场下,他努力锻炼和学习本领。



由于朱元璋平时的锻炼,再加上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这其中就包括郭子兴。

看到朱元璋这样的士兵让郭子兴非常高兴,尽管他作为统领但还是愿意跟朱元璋交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朱重八肯定会有前途。

随着朱元璋的越来越出色,郭子兴更加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再加上朱元璋对自己养女有意,就做了一个媒,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郭子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知遇之恩,按理说朱元璋成为皇帝怎么说也应该照顾一下郭子兴的后人,只可惜郭子兴的后人还是命不好。

郭子兴一生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是养女,不过已经许配给了朱元璋,不得不说朱元璋跟马氏的感情在历史的帝王之间确实少见。

还有一个女儿是郭氏,最终也是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郭惠妃,为朱元璋诞下三儿两女,这样的结局也还不错,不愁吃喝。



可惜的就是郭子兴的儿子们,无一生还,郭子兴最器重的长子在濠州起义的时候死在乱军之中,当时郭子兴甚至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敌人不会等他。

随后就是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了,由于郭子兴器重朱元璋,所以郭天叙就认为郭子兴可能会让朱元璋继承位置,所以很不爽。

在郭子兴去世后,谁来继承位置就成为重中之重,朱元璋能力比郭天叙强,但关系不如郭天叙;郭天叙虽然能力不及朱元璋,但他是郭子兴亲儿子,最终郭天叙继承位置,朱元璋辅佐郭天叙。



在郭天叙外出领兵征战的时候,朱元璋得知内部有间谍,但他并未告知郭天叙,导致郭天叙战死。

紧接着就是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在得知郭天叙的死是有阴谋之后,就想带兵谋反朱元璋,可惜的是军中都是朱元璋眼线,这谋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其下场自然不必多说。

最后郭子兴的后人也就剩下两个女儿了,不得不说朱元璋下手也是真狠,虽是自己恩人的儿子,但动起手来绝不手软,果然能打天下的人都不一般啊。



你觉得朱元璋对待郭子兴后人是否有些过于残忍,还是本该如此?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请给文青一个关注鼓励吧~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pianpian0501

pianpian0501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建立明朝之后,又是怎样对郭子兴的后人呢?


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贵人,因为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栽培,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

郭子兴在朱元璋逐渐强大之后,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爱生气并且小心眼,容不下别人,最终造成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产生间隙,二人逐渐分道扬镳,而郭子兴最终也郁郁而终。

那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呢?

郭子兴有记载的夫人有两位,正室夫人剩下三个儿子,而次室夫人仅生下一女儿,但是次室夫人却领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马氏(马皇后)。

儿子多薄命,不幸

长子:关于郭子兴的大儿子,记载并不多,甚至名字都有待考察,只知道是战死的,不过大致可以推断出应该是郭子兴早年间起义时战死。

次子:郭天叙

因为朱元璋的崛起,让郭天叙有了危机感,他甚至害怕自己的父亲把基业传给自己女婿朱元璋,所以郭天叙没事就在自己的父亲的面前说朱元璋不好,郭子兴听得多了,耳根子也软,信家人不信外人,于是就真的相信自己儿子说的话,认为朱元璋想要篡位,就把朱元璋囚禁起来。

郭天叙趁势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饭菜,企图将朱元璋饿死,幸亏朱元璋妻子马氏,才得以脱险。

而郭天叙与朱元璋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二人关系不断恶化,但是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挤出濠州城之后,朱元璋收留了郭子兴,并将指挥权和统帅位置给了郭子兴,等到郭子兴病故之后,深得人心的朱元璋成为了实际领导人。

郭天叙看到朱元璋掌权之后,不断使用诡计夺取权力,朱元璋不愿与郭天叙发生矛盾,处处忍让,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比朱元璋官位高。之后1356年攻打元朝的江南重镇集庆时,被叛徒出卖,最终不幸牺牲。

三子:郭天爵

郭天爵与他二哥一样,害怕自己的父亲将基业传给朱元璋,于是对朱元璋也不是很友好,并且跟自己的二哥一起诽谤过朱元璋。

再等到自己的二哥在1356年战死之后,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但小明王封自己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这让郭天爵很不高兴,于是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但是不幸的是郭天爵没能敌过朱元璋,反被朱元璋处死。

野史中也记载郭子兴有四子,但是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不能做数。

女儿真命好,万幸

养女:马氏

马氏的父亲与郭子兴是生死之交,等到马氏父母死后,郭子兴和次室夫人见马氏可怜,于是将其收为义女,等到马氏年近二十之时,本想给他物色一个好夫君的,但因为社会动乱,而爆发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起兵响应,马氏的婚姻被耽误。

等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朱元璋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被郭子兴赏识,而郭子兴的夫人也十分赏识朱元璋,于是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氏成亲之后,双方感情非常的好,为救朱元璋将热饼放在胸中。马氏还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精心辅佐他。

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马氏也位居皇后,而她更是将后宫打点的有理有序,马皇后的平易近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当皇帝的朱元璋时常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谏,但唯独对马皇后的话慎重考虑,这可以看出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等马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也是非常伤心,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皇后。

女儿:郭惠妃

郭惠妃是郭子兴和次室夫人所生的女儿,至于何时嫁与朱元璋不得而知。

郭惠妃未朱元璋生下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从儿女众多可以看出,郭惠妃还是很得朱元璋喜爱的,结局很有可能得到善终。

综上所述,其实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还是很好的,除了对要害死自己的郭天爵之外,其他人朱元璋并没有害他们。

朱元璋是知道感恩,他在称帝之后更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朱元璋并没有在成功之后像陈友谅那样,去弑杀自己的贵人,而是选择了善待他们,这也许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胜陈友谅的原因之一。

juana_eat

juana_eat

前期的朱元璋是继承了郭子兴的衣钵,成为了濠州红巾军的领袖。祝愿站羽翼丰满之后,恩公郭子兴的后人却无一例外的被朱元璋铲除,郭子兴断后!

朱元璋的生平事迹人们大都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家对于郭子兴与朱元璋在红巾军时期的关系可能有点模糊。

前期,朱重八在发小汤和的介绍之下加入了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作战勇敢而被郭子兴改名朱元璋,字国瑞,并将自己的养女马姑娘嫁给了他。

郭子兴成为了朱元璋女婿。

据太祖实录记载,郭子兴一共有两房妻妾,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早年战死,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

朱元璋的地位因为成虽然因为成为郭子兴的女婿而略有提升,但却成为了郭天叙的眼中钉,肉中刺。两者关系一度僵硬,闹得很不愉快。

郭子兴当然会偏向自己的儿子,毕竟朱元璋只是一个替自己卖命的人,说白了也就是一枚棋子,一个工具。

郭子兴一度偏袒儿子而将朱元璋下狱,但是这个行为却使得马姑娘和朱元璋的关系越来越真挚。因为朱元璋被下令禁止吃饭,马姑娘就将刚出炉的烧饼揣在自己的怀中,偷偷拿给朱元璋吃,连肚皮都烫伤了。

“马氏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为了能使得朱元璋早日出狱,马姑娘将自己家的家产拿出来买通郭子兴的小妾,去给郭子兴吹枕边风,最终朱元璋得以安然无恙。

朱元璋深刻的意识到,郭天叙是不可能容忍他很久,于是向着郭子兴要了二十四个人,外出闯荡,这二十四个人,就是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

郭子兴抑郁而终之后,郭天叙总领义军,张天佑为右都副帅,朱元璋为左都副帅。他们三人分别成为了义军的一把手、二把手和三把手。朱元璋虽然那在外做大做强,但是仍旧属于郭子兴旗下的部队。在朱元璋冒死分兵迎接回小明王之后,朱元璋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此时的濠州义军可以分为两大派系:郭系部队与朱系新军。前者为郭子兴的衣钵,后者为朱元璋的家当。但是在历次战争之中,后者的势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前者,而且在军事领导力方面,朱元璋碾压郭天叙。

朱元璋在义军当中一呼百应,成为了义军实际领导者。郭天叙再也坐不住,只能采取一些小动作,想要乘机除掉朱元璋。

朱元璋明白义军势力还较为薄弱,此时内斗后患无穷,所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在集庆战役爆发之后,郭天叙因为叛徒陈埜的出卖战死,一同赴死的还有义军二把手张天佑。从此,朱元璋成为了义军最高领导人。

不得不说,陈埜帮了朱元璋一个大忙。

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在朱元璋占领南京城之后,小明王论功行赏,封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郭天爵为江南行省右丞。名义上郭天爵地位仅次于朱元璋,实际上朱元璋掌握着义军军政大权,郭天爵只是一个象征,是朱元璋为了维系郭系部队而是用的提线木偶。

比起郭天叙来,郭天爵这种没有实权的傀儡,想要处死是太容易不过了。在朱元璋势力稳固,将义军上下完全吃透之后,朱元璋捏造了一个“阴谋反叛”的罪名,将郭天爵处死。

至此,郭子兴儿子全部死亡。生下的一个女儿被朱元璋纳为妾,还给朱元璋生下了三儿两女。

结束语:政治人物千万不要道德化。朱元璋的处境决定了他不得不如此做,毕竟权力的分享意味着更多的风险与背叛。要成大事者,就要足够孤高,只有修炼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权力才能长久把控!













alsm思

alsm思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好人是当不了皇帝的,尤其是乱世中的皇帝。朱元璋不是好人,所以他当了皇帝!郭子兴一家基本绝了后,除了一个亲女儿和一个干女儿之外,其余人全都没了。

权力的欲望

这不是电视连续剧,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朱元璋身边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从公元1355年到1370年,朱元璋究竟经历了什么,郭家又经历了什么?

郭子兴从来不是一位优秀的造反者,在诸多问题上是非不分,甚至还一直扯后腿。但郭子兴做对了一件事:认朱元璋为自己的干儿子,并且将部分军权给他。在郭子兴的眼中,这个干儿子可比自家亲儿子要优秀得多。优秀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来看看:

朱元璋带着十几个人就敢闯天下,具体表现为:从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当然,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毕竟自己刚娶了马皇后,还得抓紧时间玩小游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朱元璋准备攻打集庆时,马皇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朱标。

公元1355年,郭子兴去世了,一切变得都不再一样:因为权利。

没有看错,郭子兴死了,郭子兴的三个儿子还在:大儿子郭某某,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

为什么大儿子的名字就像打了马赛克一样呢?因为他实在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死的早,自然也牵扯不到其他环节,我就不再介绍了。

郭子兴病亡后,郭天叙的职务是都元帅,朱元璋的职务是左都元帅。这两个职务有很大的差距,简单表述一下:朱元璋的官比郭子兴的官小。

朱元璋肯定是不开心的,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打江山,你这个毛头小子啥也没干就成了老大?哪里说理去?于是,在1356年攻打集庆的时候,因为某些‘意外’郭天叙去世了。

郭天叙走了,郭家就剩下最后一个男丁:郭天爵。此时的郭天爵也有自己的职务:江南行省右丞。这个官职是看仅次于朱元璋的,但凡是个明眼人都明白,朱元璋已经起了杀心,可是郭天爵还非得要求进步,想着在原有官职基础上再进一步。

好了,下场就不多说了:最终以与群小阴谋罪名被处死。

没错,这就是事实

朱元璋曾经写过一封信,给自己的岳父大人郭子兴的。只不过这封信写完的时候,自家岳父大人早已经凉的透透了。

再生之恩,终世不忘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郭子兴对自己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然后......

然后郭子兴家绝后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需要权力,需要很多的权力。在外人看来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就要了亲命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上有几块绊脚石,要么中途放弃,要么就得踢掉他们。朱元璋思索五秒钟(假装有思索的话),毫不客气的一脚将他们踢了下去。

当然,为了不让郭子兴家彻底绝后,自己只好受着委屈再把郭子兴的女儿纳为皇妃,勉为其难的陪她玩玩小游戏。

这样有一点好处:郭子兴家没男丁了,自己又是唯一女婿,继承郭子兴的全部家底还是没问题的。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被朱元璋看上了。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篬颜

篬颜

明朝朝建立后,朱元璋给郭子兴儿子们烧过纸钱,应该也会偶尔怀念他们;把他女儿睡了,封为惠妃;对他的外孙、外孙女都是相当不错!

既然题主问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那么咱们就着重讲明朝建立后的事情!(郭子兴与朱元璋)

先说一下郭子兴都有哪些后人?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马皇后是其养女,没有血缘关系,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后人,这个就不重点说了。

三个儿子:

长子,名字不详,有待考证,很早以前就亡故了。

次子,郭天叙,曾阴谋扳倒朱元璋。郭子兴死后,小明王任命其为都元帅。后来与舅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被叛徒出卖,不幸身亡。(郭子兴与郭天叙)

三子,郭天爵,也是对朱元璋大权在握不瞒,企图取代被朱元璋,后被朱元璋所杀。

两个女儿:

马秀英,建国后被封为皇后,是其养女,不算郭子兴真正意义上的后人。

郭惠妃,这个是重点,建国后封为贵妃,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外孙: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

外孙女: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郭子兴的三个儿子,明朝建立前,就已经死了,所以说他们在明朝建立后的待遇,无非就是收收纸钱,享受享受香火。

女儿:

马氏,建国后,封为郭惠妃,应该长得不错,颇受朱元璋恩宠,生了三 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为: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生活不错,颇受尊崇,得以颐养天年。

外孙:

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受封为蜀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就藩成都。妻子蓝氏是凉国公蓝玉的女儿。朱椿喜欢读书和做学问,有“蜀秀才”之 称,时人夸他:“博综典籍,容止都 雅”。成都现在的“古皇城”就是他当年的蜀王府,筹边楼、望江楼、 散花楼,也是朱椿的手笔。

朱桂,明太祖第十三子 ,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封代王,属地大同。妻子是徐氏,徐达的次女、仁孝文皇后的妹妹。他性格暴躁,好敛财物。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因罪被废为庶人,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王爵。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封为谷王。他因自幼聪明好学,深得朱元璋器重。他颇有建树,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又于金川门引明成祖朱棣入驻,自持有功,不知守中,骄横跋扈,陷害忠良,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于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朱椿)

外孙女:

永嘉公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下嫁郭武定侯郭英的儿子郭镇。

汝阳公主,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谢达。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1424年),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与宁国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南康公主、含山公主、宝庆公主一同进封大长公主。

结语

以上便是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果马皇后算是郭子兴的后人的话,算是恩宠最盛,儿子朱标是太子,孙子朱允炆是皇帝,儿子朱棣又是皇帝,子孙后代,皇帝辈出......



Fengruoxi

Fengruoxi

郭子兴是元末时期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比朱元璋起兵要早很多。当朱元璋还是个乞丐的时候,郭子兴就已经是一方豪强了,他平日喜欢结交江湖人士,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因为有不少的家底,再加上平时结交很多,所以在起兵后边迅速壮大了起来,很快就成为了江淮地区起义军的重要力量。

当郭子兴聚集千余人占领濠州的时候,朱元璋便来投靠了他,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是他手下的十夫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班长之类的小头目。后来由于作战勇猛,朱元璋也逐渐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后来郭子兴便把自己的养女也就是马氏嫁给了朱元璋,马氏便是后来著名的马皇后了。

郭子兴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又孙德崖等四人一起起事,加上郭子兴一共五人,也就是说,当时的濠州其实是由五个起义军势力把持的,郭子兴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五人各自为帅,各不相让。由此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嫌隙。

后来元军攻破了徐州,徐州起义军首领彭大和赵均用率部投靠了濠州,在相处的过程中,郭子兴与彭大关系甚密,而疏远了赵均用,在孙德崖的挑拨下,赵均用对郭子兴产生了愤恨,后来赵均用便找了个机会捉拿了郭子兴。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便与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与彭大一起救出了郭子兴。直到元军围攻濠州的时候,起义军内部才暂时放下了平时的争吵,共同坚守了濠州五个多月,才打退了围攻的元军。

后来朱元璋也是越来越能打,打下的地盘也越来越多,逐渐地在起义军中的地位眼看着就要超过郭子兴了,于是郭子兴也开始削弱朱元璋,把朱元璋左右能干事情的都召走了,慢慢地开始削弱朱元璋的兵权,因此朱元璋对郭子兴便更加小心了,将士们进贡的物品,马氏也总是送给郭子兴的妻子。

后来朱元璋攻下了滁阳,郭子兴便想在滁阳称王,朱元璋劝阻说道,滁阳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不是一个能安稳称王的地方,郭子兴这才作罢。后来和州被攻下后,郭子兴便命朱元璋带并驻守和州。

孙德崖后来遇到了饥荒,搞不到粮食,便来到了和州朱元璋的地界,朱元璋接纳了他。这个事情很快就让郭子兴知道了,他便连夜来到了和州,想对朱元璋兴师问罪,见到朱元璋后也不说话,朱元璋便说,孙德崖曾经囚禁过你(郭子兴),所以我们应该防备他,所以才让他待在这里,这样一来便能控制住孙德崖了。郭子兴虽没有说话,但也认同了朱元璋的说法。

孙德崖一听说郭子兴来了,便企图引兵离开和州,在离开的过程中与郭子兴部发生了冲突,双方一场大战下来,郭子兴生擒了孙德崖,而朱元璋也被孙德崖的部下捉到。郭子兴闻讯后大惊,便放了孙德崖换回了朱元璋。郭子兴可以说是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了他来个痛快不想因为朱元璋才勉强放了他,便一直闷闷不乐,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

郭子兴死于公元1355年,距离朱元璋称帝的1368年还有13年的时间。根据历史记载,郭子兴三子一女,长子姓名不详,在元末的战争中战死。

在郭子兴死后,他的部众群龙无首,在这个时候小明王派人过来接收了郭子兴的队伍,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投靠小明王,小明王便任命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为元帅,朱元璋和张天佑为副帅。

后来郭天叙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的时候战死,小明王便封郭子兴的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地位在朱元璋之下。不过郭天爵自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继承人,始终对朱元璋不对付。几年后发动叛乱企图夺回权利,结果被朱元璋击败并被杀死。

至此,郭子兴的三个儿子算都是交代了。而郭子兴唯一的女儿便是后来的郭惠妃。之所以嫁给了朱元璋,是其生母张氏,也就是郭子兴的二夫人,她看出朱元璋日后会成大器,便把自己的女儿郭氏嫁给了朱元璋做了第二个夫人,在明朝建立之后郭氏便成为了郭惠妃。郭惠妃生有三子两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所以综合来说,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年战死,二儿子也在征战中战死,只有三儿子对朱元璋发动了叛乱,被朱元璋杀死,他的三个儿子都死在了明朝建立以前。至于郭子兴唯一的女儿,则是嫁给了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也算是照顾了郭子兴唯一的后人了。

娜娜-0-

娜娜-0-

朱元璋能有后来的成就,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必须是郭子轩,而最该感谢的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虽然朱元璋的能力出众,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但没有郭子轩这个伯乐,朱元璋这匹千里马要多走很多的路。以至于到后来,朱元璋才有本钱打天下,建立明王朝。

古人说“手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中国是一个以礼仪道德为标榜的国家。按理说,朱元璋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帝,郭子轩的后人也必然平步青云、辉煌腾达,但如果是李世民这样的人话,这些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可郭子轩的后人偏偏遇到的是朱元璋,因此他的后人结局与我们想象中的差别甚大。

郭子兴女儿的待遇

郭子兴一共是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马皇后是养女)。

马氏

养女马氏我们都知道,她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嫁给了朱元璋,曾经为了给朱元璋送饭,把滚烫的烙饼藏在胸前给朱元璋,这让朱元璋记住了一辈子,后来即便朱元璋再怎么生气都不敢拿马皇后生气,两人也是相爱到老。


郭氏

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待她也不错,前后一共生了三男两女,朱元璋高兴的封她为郭惠妃。虽然对她的感情更多是郭子兴扶持上的情义,但郭惠妃在后宫生活的还不错,马皇后对她也是情同亲生姐妹,照顾无微不至。

(朱元璋与郭惠妃)

郭子兴儿子们的下场郭子兴大儿子

郭子兴的大儿子是死在战争中的。当时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而郭子兴对他也是十分看中,长子毕竟是日后的继承人啊。

但天公不作美,在战争中长子战死,而郭子兴在长子死后似乎少了许多的战斗欲望,但战争不是他不想打就不打的。没有了长子,还要忍着丧子之痛,应对战争,让他身心俱疲。

次子郭天叙

朱元璋虽然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但郭天叙对这个姐夫却不怎么待见。因为朱元璋的能力,让郭天叙觉得自己的父亲过于器重这个姐夫,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每次的战争,不管是走势还是局面,郭子兴只问朱元璋的意见,还常那姐夫跟自己对比,让他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朱元璋在郭天叙眼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因此郭天叙对朱元璋经常的各种挑衅,甚至在郭子兴那边说朱元璋的坏话,导致郭子兴慢慢的对朱元璋产生了芥蒂。

朱元璋是何等人,他当然知道这对父子的想法,于是想办法离开了濠州,找个立足的地方培养自己的势力。直到后来郭子兴去世,按照个人贡献来说,朱元璋是可以继承郭子兴位置的,但郭子兴虽然死了长子,可还有郭天叙在。因此,为了不落的话柄,他只能委屈辅佐郭天叙。

但权力谁不爱,朱元璋有自己的野心,他不想一直寄人篱下。所以两人积怨越来越大,在两人相争中,朱元璋获胜。

而郭天叙的下场也让人唏嘘,在他领兵攻打集庆路时,由于被间谍出卖,导致郭天叙在这场战争中战死。而当时的朱元璋已经知道这个间谍的计划,可并没有向郭天叙报告导致他战死,也有人说这个间谍其实就是朱元璋的阴谋。

幼子郭天爵

郭天叙战死的消息传到郭天爵那边后,他第一反应是朱元璋搞的鬼,因此想要密谋杀了朱元璋。但朱元璋对他也是一直防备着,岂容被他暗杀,所以在郭天爵准备动手前,就被朱元璋派兵抓了他,郭天爵最后也难逃一死。

从郭子兴后人的结果来看,说朱元璋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也有点夸张,毕竟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一个自己战死,另外两个成了朱元璋伟大事业的绊脚石,朱元璋必须要除去。而郭子兴的两个女人,朱元璋还是照顾的很好的。

朱元璋作为一个能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在某些时候他必须够狠,才能让大明的国祚延续下去,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狡兔死,走狗烹”的场面。但反过来说,如果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没跟他作对,或许能得到好的下场也不一定,毕竟还有郭惠妃和马皇后保着他们。

但他们三个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这就不能怪朱元璋下手狠了,毕竟成功的路上需要舍弃很多的东西,比如自己的良心。

six_zhou

six_zhou

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只剩下一个女儿:郭惠妃。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与他并无血缘关系。

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逝,他的部下和地盘都被朱元璋所继承。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赠他为滁阳王,并为他建庙,用中牢祭祀,同时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朱元璋称赞郭子兴:

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旅,克濠城,拒守二载。时朕从事,恩礼甚厚。岁癸巳,王行兵盱眙。甲午,移驻环滁。乙未,南巡和阳,婴疾而毙。先是,命朕率兵镇御和阳,及王毙,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众渡江,十有三年,帝业乃成。

郭惠妃是郭子兴次妻小张夫人所生。

郭惠妃给朱元璋生了四个孩子:

洪武四年八月初八(1371年4月4日)生第十一皇子蜀献王朱椿。

洪武七年七月十八日(1374年8月25日)生第十三皇子代简王朱桂。

洪武十二年(1379年4月30日)生第十九皇子谷王朱橞 。

洪武九年(1376年)生第十二皇女永嘉贞懿公主。又生皇十五女汝阳公主 。

从生孩子的频率来看,郭惠妃还是比较受宠爱的。

除了郭惠妃,郭子兴还有三个儿子,不过都在明朝建立之前死了。

郭子兴夫人张氏,生三子,长子战死沙场,

次子郭天叙与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兵败被杀。

第三子郭天爵阴谋对付朱元璋,被朱元璋所杀。

宣德年间,滁阳人郭老舍以滁阳王亲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见。

明孝宗弘治六年弘治年中,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

不久,被宥氏揭发。

礼官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

郭老舍被剥夺奉祀的资格。

Cissy有点

Cissy有点

朱元璋的伯乐

朱元璋能够从一介贫民当上皇帝,当然是靠个人的努力奋斗,但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成长中遇到一个好的伯乐更重要。朱元璋最大的伯乐理所当然就是郭子兴了。

正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他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成为他的女婿,又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深受郭子兴的信任。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就不高兴了,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去世较早,二儿子和三儿子分别是郭天叙、郭天爵,还有一个女儿郭氏。

这两个儿子害怕父亲将来把大权传位给朱元璋,这不仅因为朱元璋能力强,而且还是郭子兴的女婿,他的妻子马秀英就是郭子兴的干女儿,所以说两个儿子抓紧机会在老爹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说得多了,郭子兴就半信半疑了,再说的多了,郭子兴就对朱元璋警惕起来了,甚至一度软禁了朱元璋,甚至想置朱元璋于死地。幸亏妻子马秀英的想方设法的,关键时刻帮助朱元璋,才帮助朱元璋化解危机。

朱元璋的忍耐

后来郭子兴遭到别人排挤,但是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名义上是郭子兴的手下,但是俨然就是一直独立的力量了。这时候他又深明大义,依然把自己的指挥权交给了郭子兴,这就让郭子兴的部队名义上形成了团结。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封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为这支部队的元帅,但是实权却掌握在朱元璋手里,此时天下势力纷争,朱元璋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虽然郭天叙处处想谋害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从大局出发,并没有同郭天叙产生正面冲突,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两者已经形成了深层次的矛盾,都想抓住这支部队的领导权,已经形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

郭天叙结局

机会来了,小明王命令这支部队去攻打南京,朱元璋故意制造假情报,说南京的守军薄弱,力量少,这话传到郭天叙的耳朵里,这时候,年少性急急于立功的郭天叙亲率大军攻打南京,但是等他到了南京才发现这里驻扎着元军的主力部队,在交战中,他本来不懂军事,又面对着元军的主力,最终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死亡。

郭天爵结局

哥哥死后,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于是时时处处陷害朱元璋,但是他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最后被朱元璋处死。

女儿结局

其亲生女儿郭氏也被朱元璋纳为妃,是为郭惠妃,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涧水湾流

涧水湾流

朱元璋投军时,投的就是郭子兴的起义军。他作战勇猛又有智谋,和普通大头兵比起来如同鹤立鸡群,郭子兴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小伙子,对他多有提拔。

起义军中并不太平,面对强敌元军时可以同心协力,打退元军后就开始内斗。郭子兴被同一阵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排挤,险些遇害。后在朱元璋的支持下与孙、赵等分离。

此时郭子兴已经看出朱元璋是个人物,便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马皇后。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算是知遇之恩,赏识之情,也是朱元璋能在郭子兴死后接手郭家势力的原因之一。

但是,郭子兴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赏识朱元璋,后来却渐渐起了防备之心,经常为一点小事就严惩朱元璋,有一次还囚禁起来不许吃饭,差点饿死。幸得马秀英百般说情,郭子兴才放他一马。

那郭家其他人对朱元璋是什么态度呢?抚养马秀英的郭夫人张氏一直对朱元璋挺好,朱元璋受罚时曾为其说情。而郭子兴的儿子们非常不喜欢朱元璋,一再排挤中伤他。

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表现出色很得人心,他们担心父亲把基业传给女婿而不传给儿子。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早已战死,次子郭天叙和三子郭天爵都曾阴谋对付朱元璋,但两人结局又有不同。

(电视剧中的小明王)

元末,最大的起义队伍是韩山童的红巾军,郭子兴起兵就是响应韩山童,所以名义上郭子兴是韩山童的部属,归韩山童节制。

后来韩山童被元朝杀害,他的儿子韩林儿继位,号称“小明王”。郭子兴也病逝后,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执掌郭家这一支队伍,朱元璋则为左副元帅,是郭天叙的副将。

但事实上,朱元璋才是这支队伍的真正首脑。郭天叙屡次对付朱元璋都没有成功,为了避免队伍分裂,朱元璋多有退让,并不正面与郭天叙交锋。

他的大度也让郭天叙有所动容,两人的关系后来缓和了一些。1356年攻打江南重镇集庆时,由于叛徒陈埜的出卖,郭天叙战死,其后代没有记录。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

最终集庆还是被打下来了,小明王册封郭家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地位在朱元璋之下。

郭天爵不服,他认为自己才是郭家的继承人,一门心思的和朱元璋作对,还想杀掉朱元璋夺回权利。但他怎么斗得过朱元璋?被朱元璋反杀了,后代同样没有记录。

除马皇后之外,郭子兴还有一个女儿(亲生女)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惠妃,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是郭家后代中过得最好的。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

总之,朱元璋从来没有忘记郭子兴对自己的帮助,建立明朝之后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使祭祀不绝。还给一家姓“宥”的人家免除了赋税徭役,让宥家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郭子兴这一支还是断绝了。但这不是朱元璋的错,是时势造成的。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gg

gg

虽然朱元璋是受郭子兴的提拔加入起义军,最终发展起来建立明朝,但郭子兴的后人其实并没有受到朱元璋多少照拂。


起初未参加起义军前,朱元璋还是皇觉寺的和尚,在投奔红巾军时被误当作奸细险些丢掉性命,幸而遇见郭子兴,被其赏识,得以活命并且做了郭子兴的护卫。


郭子兴一共五名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名养女。

这个养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马皇后,早年朱元璋做郭子兴的亲兵长时,因为作战勇猛,有勇有谋,深得郭子兴重用,于是郭子兴就将自己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


郭子兴的大儿子历史上已难以考证,据说是在起义过程中就早早战死,没有等到明朝建立。


而二儿子郭天叙和三儿子郭天爵,可以说他们的死亡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和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都在小明王韩林儿麾下。


二儿子郭天叙是都元帅,其舅舅为右副元帅,朱元璋是左副元帅,彼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吞并整个郭家军的野心,也不甘心被这两个人压一头,于是在攻打集庆一战中设计,利用二五仔陈埜先借刀杀人将这两人除掉了。


小儿子郭天爵之后在小明王手下,做了中书右丞,是个没什么实权的职位。朱元璋这个自己父亲的手下,却跟自己平起平坐,郭天爵对自己的待遇并不满意,总是抱。,朱元璋顾虑这个隐患。在南下之前,以一个谋反的罪名先把郭天爵除掉了,至此郭子兴的儿子无一幸存。


而郭子兴的女儿被朱元璋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并且产下三子两女,也算是留下了郭家的血脉,不过已经不是嫡系。



朱元璋的发迹可以说和郭子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终也留下了后人,但也为朱元璋的皇帝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hvcck

hvcck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