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糊涂hiker
郭子兴在朱元璋崛起道路上,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也是朱元璋的老上司、岳父。
可是朱元璋和岳父的两个儿子们,却不是相处得很好,与大明的诸多功臣享受荣华富贵不同,郭子兴的儿子们,都没活到明朝的建立。
在朱元璋崛起之前,郭子兴是个广交好友的“富豪”,身边结交的朋友极多,也是这样的背景下,郭子兴得以组织第一支“军队”攻打濠州。朱元璋,正是在郭子兴打下濠州之后,才投奔入军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郭子兴是个恩人,但这个恩人,并非是一直都对朱元璋很好的。
在见过了朱元璋不久,郭子兴与妻子小张夫人决定将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为妻,而马秀英,正是后来的洪武皇后马氏。
郭子兴一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在历史的记载是“战死”,真实的姓名并不详尽,也有可能比郭子兴更早“起事”。
因此郭子兴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和事迹的仅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郭子兴的二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
在一开始的相遇中,郭子兴是十分看好朱元璋的,当时红巾军卷起的浪潮波及天下,郭子兴手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朱元璋为人出身虽然艰难,却是难得的人才,因此颇受郭子兴器重。
但郭子兴是这样想,他的儿子们却不是这样想的。
在与马秀英成婚后,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更亲近了一层,是为郭子兴的女婿。
也是因为这样,郭子兴给予了朱元璋更多的机会,而朱元璋的两个“大舅哥”,都对受到郭子兴青睐的他很不顺眼。
郭子兴严格来讲,就是个割据势力的首领,郭天叙和郭天爵天然地认为,未来父亲的地位和权力是要继承给他们的,而不是这个女婿朱元璋。
久而久之,朱元璋和郭家兄弟的矛盾加重,但郭子兴还在世时,朱元璋不可能自立门户,于是面对多次的不公和不平之事,都是忍让为主。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都很为郭子兴着想,郭子兴身边最有才能的人,也是朱元璋。
但因为俩儿子的“谗言”越说越多,郭子兴也觉得这个“女婿”有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朱元璋很聪明,经常能“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些意见,从而赢得了众人的敬仰。
太出风头,让郭子兴也觉得朱元璋是应该提防。
朱元璋对此很无奈,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而且也一直是郭子兴身边的得力干将,虽然说郭子兴因为儿子的缘故,开始对朱元璋有些不满。
可大部分时候,郭子兴还是要用朱元璋的思路和方法继续发展下去,这种“排斥”又“需要”的矛盾行为,加快了朱元璋的崛起。
不管怎么说,郭子兴算是朱元璋的长辈,而且也已经老了,对于他,朱元璋就是一直忍让,在郭子兴生命的最后时刻,朱元璋还是很礼待郭子兴。
而实际上,郭子兴乃是“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当年为了救朱元璋,郭子兴放弃了除掉劲敌孙德崖。
也是在释放了孙德崖后不久,郭子兴去世了,留下了偌大个局面,让儿子和女婿来“竞争”。
而郭子兴去世后,一切都变了样,因为郭天叙屡次咄咄逼人,朱元璋也是个爱恨分明之人,他和两个“舅哥”的关系差到极点。
在郭子兴去世后,郭天叙成为了“都元帅”,地位要比朱元璋更高上一半。
可问题来了,朱元璋虽然只是副元帅,却是最深得人心的一个,人才几乎都在朱元璋的手下,郭天叙对此非常不满。
于是二人的冲突不断,朱元璋一直退让,郭天叙一直进攻。
也许在为人上,郭天叙并不反感朱元璋,但为了权力,也为了这个有威胁性的“妹夫“,郭天叙只能如此排斥朱元璋。
直到1355年末,这一切才改变。
因为这一年,郭天叙在攻打南京的时候,遭到元朝降将的倒戈,他与舅舅一同因为背叛而战死。
而关于郭天叙战死一事,即便是在大明的一些书籍中,都不曾“避讳”,直接声称是朱元璋在其中有着设计,顾名思义,郭天叙之死,是朱元璋间接推动的。
不过这事没有真切的说法,不可当真,郭天叙的确死在元兵手下,只能说他这是时也命也,没能化解困局,最后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郭天叙阵亡后,朱元璋的确成为了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成为郭子兴红巾军这个组织的实际操控者。
可郭天叙阵亡,不意味着朱元璋就没人针对了,郭子兴的第三个儿子郭天爵,同样也是对朱元璋非常不满,和他的兄长一样,郭天爵对朱元璋的才能十分愤怒,也时刻想着争权夺利。
这一次,朱元璋就不是忍了,在郭天爵的一次次挑战中,朱元璋决定“处死”郭天爵。
而郭天爵也是郭子兴唯一一个被朱元璋直接“除掉”的人。至此,郭子兴算是后代凋零了,这一切,都和朱元璋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郭子兴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成为了后来的话皇后,另一个则是成为了朱元璋的宠妃,生下了皇子。
马秀英,乃是郭子兴好友所托付的“养女”,但因为马秀英智慧和能力超群,郭子兴对马秀英比亲女儿还亲。
嫁给了微末凡尘的朱元璋之后,便受到了朱元璋的无限疼爱,一生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也互相尊重。
虽然郭子兴的儿子没有好下场,可是养女却是“母仪天下”,这成为了一种“吊诡”。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表示对郭子兴永远的尊重,当然,这也与朱元璋的另一个宠妃郭氏有关。
朱元璋的宠妃郭氏,史称“郭惠妃”。
在朱元璋的政治生涯中,“联姻”,是他一直以来的手段,不管是他自己和功臣联姻也好,还是他安排儿子和朝廷功臣联姻,这都是朱元璋加强统治的手段。
除了娶马秀英以外,郭子兴的亲生儿女郭氏,也是朱元璋的妃嫔。
郭惠妃一生还是比较厉害的,生下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三个儿子分别是被封为蜀王的朱椿,被封为代王的朱桂,被封为谷王的朱橞。
而这朱元璋这三个儿子,严格来讲,可以算是郭子兴的“后人”,只是并非是直系传承的关系罢了。因为郭惠妃生下了这三个儿子,郭惠妃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和她的两个兄弟命运不同,郭惠妃的待遇很不错。
从青睐到“隔阂”,朱元璋和郭子兴关系的发展就是一种悲哀,也是因为郭子兴太过听信儿子的谗言,注定了他难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而郭天叙、郭天爵二人,是典型的嫉妒心强,本来他们和朱元璋不必斗个你死我活,可惜大家的身份都太特殊,无可奈何。
要说郭子兴的后人,历史上鲜有记载,朱元璋却是安排了人给郭子兴守陵,世代免除守陵人的赋税。但是这安排的,并不是郭家后人,而是郭子兴当年的领军“宥氏”。这也侧面地反映了,郭子兴没有后人传承的可能性更大。
这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才造成了朱元璋对郭子兴及其后人“矛盾”的局面,郭子兴对朱元璋“时好时坏”,这也是朱元璋对其后人非常“理性”的根本原因,而他和郭子兴,乃是互相成就,要说郭子兴给予朱元璋最好的礼物:
那便是马秀英,他也是朱元璋最为用心的一个女子。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jonathan
朱元璋出身低微,甚至一度被迫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僧人,是在投奔郭子兴后才有了出头之日。郭子兴不仅对朱元璋有救命之恩,更对他成就王业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十五年写了一篇祭文,表达了对岳父的感激之情,直言郭子兴对他有再生之恩。听了朱元璋的甜言蜜语,你以为他对恩人的后代就会极尽温柔,封王拜将了吗?这是你还不够了解朱元璋,也不够了解他与郭子兴关系发展的始末。
郭子兴是一个非常慷慨大方,喜欢结交四方豪杰的人;但也有一点不好,心胸不够宽广,还是个暴怒症和重度疑心病患者。他早早地就在濠州兴兵,雄霸一方,当时名声很盛。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在汤和以信相邀的情况下慕名投到汤和所在军队的首领郭子兴的门下。
但是朱元璋刚到军队的时候,没人认识他啊,不想就被人当成了奸细,差点就要变成军士的刀下冤魂。可能他和郭子兴确实有缘分,此时郭子兴就恰巧路过,一看,朱元璋身材孔武有力,目光清明,是个人才,就决定收下朱元璋当了亲兵。朱元璋也没有让他失望,每次打仗都主动冲锋陷阵,和营里的士兵也处得特别好,渐渐立下了不少功劳,也树立了威望。
于是郭子兴越发觉得他是个人才,将朱元璋收为义子,并将他和老朋友的孤女马氏凑成一对。看起来郭子兴好像对朱元璋真得挺不错,但其实在当时郭子兴收了不少义子,说不得有四五个足球队那么多,平时给予的关照在郭子兴看来这些都只是拉拢人心的把戏罢了。
这马氏虽然说是老朋友的女儿,也算是郭子兴的干女儿,但其实在郭夫人面前做的不过是端茶倒水、任人随意打骂的丫鬟。郭子兴把丫鬟嫁给朱元璋,不就相当于把朱元璋看成是个普通的侍从吗?
在继承郭子兴的势力之后,一路打怪升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斩五关闯六将,夺得了天下,坐上了皇帝宝座。而那位丫鬟马氏也摇身一变变成了马皇后。这个时候有件事,相信大家都有点想不通,为什么郭子兴死后事朱元璋继承他的势力,而不是郭子兴的儿子或者兄弟呢?
郭子兴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顺利长大,但长子早年在战场上因为意外早早地就去世了。所以对朱元璋成就王业造成影响的只有郭子兴的二子和三子。
我们先来讲结局好受到朱元璋善待的郭子兴后代。郭子兴的女儿郭氏却被朱元璋接到皇宫里做了郭惠妃,享尽荣华富贵和朱元璋的宠爱,她的三个儿子也都成了镇守一方的王爷。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带来了圣旨,对军中重要人物进行重新任命,其中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担任左副元帅。虽然名义上郭天叙是军队的最高掌权人,但实际上军中三分之二的兵力早就被朱元璋收拢掌控,“郭家军”早就被朱元璋偷偷地改成了“朱家军”。于是朱元璋必须除掉郭天叙、张天祐才能完全控制这支部队,让“朱家军”的名号更加响亮,为此他采用了“借刀杀人”的方式。
当时有个叛徒陈埜先的出现为朱元璋除掉二子郭天叙提供了良机。他原来是元军部下的人,不仅投奔了朱元璋还投奔了郭天叙,做三面间谍。
朱元璋征战多年,吃的盐肯定比郭天叙多,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看穿了陈埜先的伎俩。而郭天叙还是社会经验不足,在郭子兴去世之前一直没有机会独当一面,听了陈埜先已经把元军首领引到城外的消息后深信不疑,马上就跑去捉拿元军首领,结果就是他被反杀了。朱元璋用“借刀杀人”的方法除掉了心腹大患。
二子郭天叙死后,三子郭天爵名义上和朱元璋地位相当。郭天爵自然就感到十分不满意了。因为在他看来朱元璋只是父亲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将领,怎么可以和自己这个将门之后平起平坐呢?
并且他对哥哥的死也心有怀疑,想要除掉朱元璋,重振“郭家军”的威风,但他比他哥还要没有社会经验,手下也没什么人听他的话,还被朱元璋先下手为强了。《明史》里面的记载也是相当不要脸,直言不讳地说:郭天爵影响了朱元璋的霸业,该杀。
无毒不丈夫,对于朱元璋而言,什么都不如他的霸业重要,但凡挡路者必死,他的生存理念就是一部腹黑学,而那些随他打天下的兄弟,他们是被朱元璋的伪善所蒙蔽了,白白做了王朝帝业的祭奠者。
快过期的草莓s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相当贫穷,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最后被逼得和尚也当不下去了,只好去参加起义军。入伍后,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直接被提为亲兵九天子,相当于郭子兴警卫队的队长。朱元璋为人很谦虚,又很聪明,所以郭子兴很信任他,常和他一起决策和商量重要事情,他很快成了元帅郭子兴身边的大红人。
郭子兴一生有二位夫人,大夫人为他生了3个儿子,二夫人生了一个女、在外抱养了一个女儿。二夫人认定朱元璋有出息,于是就把养女嫁给了他,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郭子兴的长子很早以前就在战斗中去世了,二儿子郭天叙在父亲去世后,继了郭子兴的位,当上了最高领导,而朱元障也因为战功显赫,当上了三把手,可不幸的是,郭天叙在攻打集庆府的时候,被叛徒出卖,不幸战死了。
二儿子死后,三儿子郭天爵虽然当上了元帅,但是军队都是朱元璋招募来的,所以朱元璋是公认的“大元帅”,威望比他还高,于是郭天爵就多次设计想害死朱元璋,可是他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反而被朱元璋害死了。
郭子兴的二个女儿都成为了朱元璋的女人,一个是马皇后,她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马皇后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体贴丈夫的温柔,很得朱元璋宠爱。朱元璋多次想对马皇后的亲戚加官进爵,但都遭到了她的拒绝。但是马皇后的孙子朱允炆和她的儿子朱棣都当过皇帝。
另一个就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后来也成为了贵妃,被称为郭贵妃,她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都很不错。
朱元璋也报了郭子兴的大恩,还下诏为他建了庙。
monglebest
郭子兴是元末濠州红巾军的领袖人物,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生命中的第一贵人。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大明朝。那么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郭家后人的呢?
其实郭家后人大多数都没有等到明朝建立,据记载,郭子兴一共有四子一女。其中嫡子三人、庶子一人、庶女一人。三位嫡子中一人在反元起义中牺牲,一人被朱元璋间接害死,一人被朱元璋直接诛杀。仅存的那位庶子,倒是有后代流传至今,据说当年力主开挖十三陵的“铁骨铮铮”郭专家就是其后裔。至于那位庶女,因为是女流之辈,反而是命最好的一个。今天笔者就分三个阶段,来聊一下郭子兴后人的遭遇。
第一阶段:明朝建立前众所周知,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之前,朱元璋(当时还只是叫朱重八)只是蜗居在於皇寺里的一个和尚。郭子兴起兵之后,老朱的发小、此时在军中已经混到千户职位的汤和写信招揽他投军。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朱元璋没有犹豫,果断前往濠州投军。
由于汤和的举荐,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相貌出众、谈吐异于常人(毕竟曾经流浪要饭三年,嘴上功夫了得),郭子兴将他收入帐下,做了一个十夫长的小头目。是金子总会发光,朱元璋从基层做起,很快就展露出高人一筹的能力。郭子兴高兴之余,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 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明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十
从此以后,朱元璋多了一重郭子兴养女婿的身份,对他在军中的晋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力作用。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很快迎来他人生中第二个重要转折点。
先除郭天叙郭子兴的去世,给濠州红巾军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迫不得已之下,他们决定投靠刚刚成立的小明王龙凤政权。于是郭子兴次子郭天叙封都元帅,小舅子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养女婿朱元璋为左副元帅。至于明实录说朱元璋没有接受龙凤政权的官职,那只能是后世史官为本朝太祖脸上贴金而已。
当年6月,大军渡过长江攻克了太平府。八月,郭天叙和张天祐率义军主力杀奔集庆(今江苏南京)而去。集庆是江南重镇,一旦将其攻克,则郭天叙本人在龙凤政权中的话语权将大幅度提升,而留守太平府的朱元璋无疑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郭子兴尚在世之时,朱元璋与郭天叙就有着非常深的矛盾。这当然也很正常,老朱野心勃勃而又能力出众,平庸的郭家之子自然是看他不顺眼。于是朱元璋给意气风发出征的郭天叙暗中下了个绊子,直接导致了其死亡。
此前在义军攻克太平府的时候,元朝曾派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领兵平叛,但被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邓愈、汤和等联合击败。陈野先本人被俘,其部下也遭到改编。本次出征,陈野先旧部随同出征,但他本人却被留在了太平府。陈野先曾偷偷给自己的部下传话:“汝等攻集庆毋力战。俟我得脱,还当与元合。”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太卖力气损失了实力,我们最后还是要招安的。
朱元璋得到这个情报之后,非但没有第一时间除去陈野先这个隐患,反而以“恐失豪杰心”的理由将其派往集庆协助郭天叙作战。九月十七日,蒙在鼓中的郭天叙和张天祐在迎战集庆守将、元朝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之时,陈野先突然率部反水。义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惨败,郭天叙和张天祐全部战死。
再除郭天爵郭天叙和张天佑死后,朱元璋“独任元帅府事”,一跃而成为郭子兴余部的一号人物。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攻克集庆,龙凤政权升其为江南行中书省兼总省事平章,即龙凤政权江南行省一把手。
但是为了牵制和平衡朱元璋的实力,龙凤政权封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为右丞,即二把手。但是由于兵权都在朱元璋手上,郭天爵事实上只起到了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而当朱元璋在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里接连攻下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等地后,这支义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韩林儿作为大宋皇帝,风光移居北宋旧都。但此时的朱元璋开始逐渐露出他隐藏已久的獠牙,当年七月,郭天爵以“谋叛”被诛杀。事实真相如何,已无任何意义,龙凤政权下的江南行省,已然成为朱元璋的一人堂。
夫人张氏生三子,长战殁,次为降人所陷,幼与群小阴谋,伏罪。—国朝典故卷之十·敕赐滁阳王庙碑
第二阶段: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正式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洪武皇帝开始对昔日恩人郭子兴报恩。当年二月,郭子兴被追封为滁阳王,其妻张氏(正室)被追封为滁阳王夫人,并且为他在滁州立庙,三个儿子的画像也被供奉在庙中“从祀”。凡是这位滁阳王的“生卒之日及节序”,有司都会进行祭祀。
郭子兴是定远人,起事又是在濠州,他的庙为何会立在滁州呢?其实里面也有朱元璋本人的小心思。当年郭子兴被赵均用等人挟持,早已在濠州混不下去了。多亏当时朱元璋攻下滁州,并且通过各种方法救出郭子兴,他才得以到滁州投靠养女婿。因此滁阳王庙当然不能立在濠州,立在其老家定远也不妥当,滁州自然是最合适的地方。
癸未,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三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
五月初七日,朱元璋大封后宫,其中郭子兴的女儿郭氏被册为惠妃。老朱真是草根逆袭的模范,从养女婿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郭子兴女婿。要说朱元璋此举完全从政治出发,倒也不尽然。郭惠妃在洪武朝后宫极其得宠,共为老朱生下三子二女。分别为皇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皇第十五女汝阳公主,皇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皇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和皇第十九子谷王朱橞。
次夫人张氏生女一,为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女二。—国朝典故卷之十·敕赐滁阳王庙碑
这里略作解释,敕赐滁阳王庙碑是太常司丞臣张来仪所作,时间是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在这个时间点上,代王朱桂的封号还是豫王,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及汝阳公主尚未受封。至于谷王在正式册封之前被称为如意王,倒是《明史》中未曾记录的史实补充。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初二日,朱元璋在前往中都凤阳时途经滁州,皇帝陛下特意亲自遣官祭滁阳王庙。祭文里面有“王能活我,致有今日”,以及“再生之恩,没世不忘”这样的话,你说朱元璋是坦诚也好,虚伪也罢,见仁见智吧。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八月三十日,滁阳王坟享堂落成,老朱命以王杰为首的十七户人家承担祭品供给、以宥氏为首的三家户人负责“世守王墓”。至此以后,滁阳王庙的祭祀活动开始正式制度化。此后历代朝廷对滁阳王庙也比较重视,定期都会对其进行修缮。
乙丑,命修滁阳王庙。先是,已奏允修理。缘赀费太多,有司不克奉行。至是,令省费修理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九
第三阶段:传说中的郭老舍根据敕赐滁阳王庙碑,郭子兴一共只有三子一女,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子嗣,按理这位滁阳王是没有后代的。
但是在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滁阳王坟奉祀郭琥被革职的事件。郭琥,在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时候被认定为郭子兴的后代,从而得以“奉滁阳王祀事”。
戊戌,赐郭琥冠带,令奉滁阳王祀事。琥,滁阳王子兴之后也。—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四
但是在二十年后,庙户王玺(即上文王杰的后裔)指出其并非郭子兴的后裔,请求朝廷剥夺其奉祀的身份。这件事经吏部和礼部廷议之后,朝臣们一致认定“先帝假琥以祠职,由覆议者失详”。意思就是先帝没错,是当年办事官员失职。最终武宗做出裁决,郭琥仅以“冠带荣其身”而革其奉祀之职。同时对其提出警告:“如再奏扰,当重治之”。
根据《明史》的记载,这个郭琥自称是郭子兴第四子郭老舍的玄孙。还称其曾经在明宣宗宣德年间进京朝觐。笔者查了一下宣宗实录,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但其中提到的郭昇其实是郭老舍的孙子,后文会对其进行考证。
己亥,赐孔、颜、孟三氏子孙孔克勋及滁阳王之亲郭昇等钞,嘉其来朝也。—明宣宗实录卷十三
那么这个横空出世的郭老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是否有别的史料可以作为旁证呢?也是有的。名山藏,明末著名方志史学家何乔远所著纪传体史书,其中称郭老舍为郭子兴“季子”,即第四子,明朝建立时仍然在世。朱元璋把他召到南京,打算给他官做。但他却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最终带着一头牛、十二匹马回到了家乡。
高后谓老舍曰:“皇帝法所不可无亲昵,今官尔,尔胜官乎?”老舍悟。—名山藏·卷之四十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郭老舍仍然在世,为何敕赐滁阳王庙碑中写郭子兴只有三个儿子呢?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曾经出任刑部尚书的著名史学家郑晓,在其所著的《今言》一书中给出了一条特别的解释。
原来当年郭老舍一心辞官回家,朱元璋见留他不住,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旧有二所庄田,我就赐你耕种,教户部官开除粮草”。这一年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但没想到的是七年后郭老舍受邻居蛊惑,竟然离家出走,就此音讯全无。故而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为郭子兴立碑之时只能称其无后。估计老朱也挺尴尬的,要是写郭子兴有四个儿子吧,那第四子在干嘛呢?早不见得写失踪吧。而且我们仔细研读碑文,上面其实是耍了滑头的。碑文中称郭子兴“夫人张氏生三子”,“次夫人张氏生女一”,但郭子兴总共有多少子女呢?没有提。根据郑晓的研究,郭老舍的生母是另一位次夫人李氏。那么碑文通过这种方式,既回避了郭老舍的存在,又确实没有撒谎,这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文章做得四平八稳,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郭老舍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回到家乡,期间还被人告发,进了黑窑场做工。最终还是朱元璋亲自下旨将其释放,并准许他每年可以来京师朝觐一次。郭老舍生子郭谦,郭谦生子郭昇,郭昇生子郭信,郭信生子郭琥,他们世世代代每年都来京师朝觐,礼部鸿胪寺都有档案留底。
二十八年,老舍还乡,为费谦所发,解黑窑场做工。上面谕放回,令一年一朝京师。老舍卒,谕葬立石。老舍生谦,谦生昇,昇生信,信生琥,皆一岁一朝,有籍于礼部鸿胪寺。—今言卷四·三百二十九
结语:既然郭琥的世系非常清晰,为何最终还是在正德年间被撸掉了官职呢?首先奉祀这个职位,原先王家人做得好好的,你郭琥突然横插一刀,断了人家财路,自然会遭人嫉恨。同时郭琥又有些贪心不足,引起了吏部的反感,最终两下合力,成功地将郭琥革职。
其实郭琥在明世宗继位后还曾喊冤,只是朝廷没有再理睬他。可怜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提携之恩,最终在子孙后代身上只是化为虚幻。至于有人说郭专家要求挖十三陵,是为了替祖上报仇。这就有些扯淡了,他又不是郭天叙或者郭天爵的后人,报哪门子的仇?
不会织博的lala小姐
答: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的。
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
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
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使用起来,如臂使指,随心所欲,莫不如意。
郭子兴任命他为亲兵九夫长,他带兵出战,总能打胜仗。
最难得的是,打胜仗归来,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
这样的人,没人不喜欢。
最让郭子兴感激涕零的是,当时,在濠州城的红巾军中,有五个元帅。孙德崖联合起其他三个元帅,孤立郭子兴。
郭子兴明显处于劣势,还强撑着与孙德崖硬扛。
结果,被孙德崖绑架了,先是毒打了一顿,还准备将他杀掉。
郭子兴手下也有很多将领,包括两个很嚣张的儿子:郭天爵、郭天叙,还有妻弟张天佑,全都束手无策。
眼看着郭子兴就要死在孙德崖手里了。
最后,是在外打仗的朱元璋回来了,率兵救回了郭子兴。
还有,朱元璋见郭子兴处于弱势,就自告奋勇,回自己的家乡募兵,募到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全部交给了郭子兴。
朱元璋后来看见郭子兴只想在濠州当个草头王,就和郭子兴分家,只带走了二十四个人——这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淮西二十四将”。
濠州分家后,朱元璋南攻下了滁州城,部众发展到了三万多人。
而郭子兴遭到孙德崖排挤,失魂落魄,前来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够意思,立即交出三万人的兵权给郭子兴。
相比之下,郭子兴就显得不够意思了。
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妒忌朱元璋的才干,在他的面前讲朱元璋的坏话,他马上关了朱元璋的禁闭,断绝他的饮食。
朱元璋差点被关押饿死。
幸好妻子马氏暗中传递食物,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朱元璋后来攻占了和州城,负责镇守和州。
孙德崖缺粮,从濠州来和州向朱元璋借粮。
郭子兴知道后,又一次差点要杀了朱元璋。
可以说,郭子兴后期得了疑心病,对朱元璋呼来喝去,就像对一条狗一样看待。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朱元璋后来能称帝,也是肇始于郭子兴的军事资本。
朱元璋自己称帝后也认这笔账,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
但话又说回来,朱元璋是怎么对待郭子兴的儿子的呢?
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庙前有石碑,碑文敕赐滁阳王庙碑有“夫人张氏,生三子”之语——史学家普遍认为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的下落,敕赐滁阳王庙碑也说了:长子在战场上牺牲、次子被诈降人士杀害、幼子与不法之徒谋返被诛。
据明嘉靖年间史学家郑晓考证,郭子兴这三个儿子的小名分别叫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郭大舍的大名已不可考,郭二舍的大名叫郭天叙,郭三舍的大名叫郭天爵。
清初万斯同撰《明史》,记述:郭大舍早年战死,郭二舍郭天叙死于陈埜先的叛乱中,郭三舍郭天爵犯罪被朱元璋斩杀,则“子兴后遂绝。”
就是《明史》这一句“子兴后遂绝”,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斩尽杀绝郭子兴后人了。
但是,敕赐滁阳王庙碑说的“夫人张氏,生三子”,是指郭子兴原配夫人张氏生了三个儿子。而郭子兴并非只有张氏一个夫人。郑晓还考证出,郭子兴还续娶有一个李夫人生,生有郭子兴的第四子郭老舍。
而且,洪武四年,朱元璋还曾下旨留郭老舍在朝中做官,但郭老舍无心做官,弃官还乡了。
明万历年间的史学家何乔远也在名山藏中详细记载了郭老舍辞官过程。
嘉靖定远县志又记载有后人的事迹。
即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近来还有人考证出,大文豪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裔呢。
可以说,只要不对政治构成威胁,朱元璋对郭子兴的第四子还是不错的。
愿时光待你好伴你终老@
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贵人,因为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栽培,才有了后来的朱元璋。
郭子兴在朱元璋逐渐强大之后,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爱生气并且小心眼,容不下别人,最终造成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产生间隙,二人逐渐分道扬镳,而郭子兴最终也郁郁而终。
那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郭子兴的后人呢?郭子兴有记载的夫人有两位,正室夫人剩下三个儿子,而次室夫人仅生下一女儿,但是次室夫人却领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马氏(马皇后)。
儿子多薄命,不幸长子:关于郭子兴的大儿子,记载并不多,甚至名字都有待考察,只知道是战死的,不过大致可以推断出应该是郭子兴早年间起义时战死。
次子:郭天叙
因为朱元璋的崛起,让郭天叙有了危机感,他甚至害怕自己的父亲把基业传给自己女婿朱元璋,所以郭天叙没事就在自己的父亲的面前说朱元璋不好,郭子兴听得多了,耳根子也软,信家人不信外人,于是就真的相信自己儿子说的话,认为朱元璋想要篡位,就把朱元璋囚禁起来。
郭天叙趁势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饭菜,企图将朱元璋饿死,幸亏朱元璋妻子马氏,才得以脱险。
而郭天叙与朱元璋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二人关系不断恶化,但是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挤出濠州城之后,朱元璋收留了郭子兴,并将指挥权和统帅位置给了郭子兴,等到郭子兴病故之后,深得人心的朱元璋成为了实际领导人。
郭天叙看到朱元璋掌权之后,不断使用诡计夺取权力,朱元璋不愿与郭天叙发生矛盾,处处忍让,小明王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比朱元璋官位高。之后1356年攻打元朝的江南重镇集庆时,被叛徒出卖,最终不幸牺牲。
三子:郭天爵
郭天爵与他二哥一样,害怕自己的父亲将基业传给朱元璋,于是对朱元璋也不是很友好,并且跟自己的二哥一起诽谤过朱元璋。
再等到自己的二哥在1356年战死之后,郭天爵认为自己是郭子兴的接班人,但小明王封自己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这让郭天爵很不高兴,于是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但是不幸的是郭天爵没能敌过朱元璋,反被朱元璋处死。
野史中也记载郭子兴有四子,但是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不能做数。
女儿真命好,万幸养女:马氏
马氏的父亲与郭子兴是生死之交,等到马氏父母死后,郭子兴和次室夫人见马氏可怜,于是将其收为义女,等到马氏年近二十之时,本想给他物色一个好夫君的,但因为社会动乱,而爆发了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也起兵响应,马氏的婚姻被耽误。
等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朱元璋因为精明能干、处事得当,被郭子兴赏识,而郭子兴的夫人也十分赏识朱元璋,于是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氏成亲之后,双方感情非常的好,为救朱元璋将热饼放在胸中。马氏还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精心辅佐他。
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马氏也位居皇后,而她更是将后宫打点的有理有序,马皇后的平易近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当皇帝的朱元璋时常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谏,但唯独对马皇后的话慎重考虑,这可以看出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等马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也是非常伤心,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皇后。
女儿:郭惠妃
郭惠妃是郭子兴和次室夫人所生的女儿,至于何时嫁与朱元璋不得而知。
郭惠妃未朱元璋生下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从儿女众多可以看出,郭惠妃还是很得朱元璋喜爱的,结局很有可能得到善终。
综上所述,其实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还是很好的,除了对要害死自己的郭天爵之外,其他人朱元璋并没有害他们。
朱元璋是知道感恩,他在称帝之后更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朱元璋并没有在成功之后像陈友谅那样,去弑杀自己的贵人,而是选择了善待他们,这也许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胜陈友谅的原因之一。
钟国宝
郭子兴的后人如果按照广义来说,也包括他女儿的后代,养女马皇后不算,亲生女儿郭氏是朱元璋的妃嫔,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这些也都可以算郭子兴的后人,但是他们的待遇如何实际上与郭子兴无关。
按照当时的礼制,论后人自然是父系角度的后代,郭子兴长子名字不详,早年战死;次子郭天叙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时,由于叛徒陈埜出卖,亦不幸牺牲;三子郭天爵在郭天叙去世后企图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力,被朱元璋除去。
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1383)『亲藁滁阳王事实』并召太常司丞撰写碑文,下旨由郭子兴老家的邻居宥氏负责祭祀。次年(1384)三月,明朝官方完成了为郭子兴封王、建庙、定庙祀、立碑石、建陵墓与享堂等一系列尊崇祭祀程序。
弘治年间,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滁阳王郭子兴的第四个儿子的后代,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这引起了有着既得利益的宥氏为首的庙户们的不满,被宥氏揭发,礼官最后的结论是:
王奉祀典礼定于圣祖,敕谕非所敢更,其曰无后,见于所制碑,非可攀附。也就是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金口玉言,滁阳王没有后代在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不能更改奉祀。
然而,自称郭子兴后人的争议一方虽然落败,但是并没有因为诈冒而被处罚,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按照朱元璋的圣断,郭子兴没有男性后人主要是一个政治立场,也就是曾经的老领导领路人从宗法与礼制角度是没有后代的,不要有任何现实中幺蛾子影响到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至于从血缘上真的有后人那也不妨事,嘉靖定远县志中有蜀王赐展亲之记提到过『外氏郭、马二家兄弟』,可见作为郭子兴的外孙的后代蜀王是认可有郭子兴后代存在的,与之还有往来,但是论亲情可以,影响国家奉祀典礼、取得政治地位则不可以。
回过头看,郭天爵是被朱元璋杀死,郭天叙之死的背后其实也有朱元璋故意不提醒他的因素,对朱元璋来说,必须抽象肯定郭子兴,也必须实际否定郭子兴所有可能继承其权力与影响力的后人。
不会游泳的鱼
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是当地的土豪,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集结数千人加入红巾军,并顺利夺取濠州,当时二十五岁的朱元璋刚结束三年的云游流浪生活不久,在儿时伙伴汤和的邀约下,离开皇觉寺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就这样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从小小的十长夫的做起,因相貌不同寻常,言谈举止有大丈夫之气概,郭子兴惊其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就有意培养提拔朱元璋,并把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
当时濠州城中集结了五个元帅,郭子兴自成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人组成一派,两派之间互不相让矛盾重重。孙德崖还指使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在孙家暴打了他一顿,甚至还动起杀机准备杀了他。朱元璋知道后亲自率兵救出郭子兴,两派从此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依托郭子兴也渐渐打开了局面,投奔他的同乡故友越来越多,很快扯起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并率军顺利攻下滁州。而另一边,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排挤的郭子兴率领一万多人的队伍也来到滁州,郭子兴见朱元璋带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感到十分欢喜。朱元璋攻打和州的时候,孙德崖乘机发难,双方展开恶战,死伤无数。结果孙德崖被郭子兴所擒,朱元璋却落入孙军之手,郭子兴无奈之下,相约各自放人。郭子兴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之而后快,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才勉强放了他,但至此以后便闷闷不乐,郁结成疾,很快便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病逝,其势力大部分为朱元璋所继承。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亲自写祭文悼念郭子兴。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字不祥,早早就战死。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皆与姐夫朱元璋关系不好。
郭子兴去世后,郭天叙被小明王任命为都元帅统领旧部,但实际领导人却是朱元璋,为了争夺领导权,郭天叙时常耍一些阴谋诡计算计朱元璋,好在朱元璋对这个小舅子并没有动起杀机,只是严加提防避免产生正面冲突。在当时元朝势力还非常强大的情况下,朱元璋深知内部不能乱,一旦出现分裂无异于毁灭,因此极力避免与郭天叙“窝里斗”。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军在攻打江南重镇集庆时,郭天叙遭到叛徒陈埜的出卖,不幸牺牲。
郭天叙战死于集庆后,小明王册封郭子兴小儿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权力在朱元璋之下。郭天爵比他二哥嫉妒心更强,手段更毒辣,他一直不甘心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接班人,企图阴谋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力,这一次根基已经非常稳固的朱元璋自然不再心慈手软,而是毫不留情的抓住郭天爵处死了他。
郭子兴有个亲生女儿郭氏,是他与后妻小张夫人所生,后来也嫁给了朱元璋,被封为郭惠妃,因此郭子兴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老丈人。郭惠妃与朱元璋感情也很好,一共给朱元璋生了五个孩子,分别是蜀王朱椿,谷王朱穗、代王朱桂、汝阳公主和永嘉公主。
红凤凰
元朝末年风起云涌,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尚在外地流浪,没有作为。
当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起兵造反后,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在郭子兴等人的指挥下,起义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也就是在郭子兴有起色之后,朱元璋才最终下定决心参加起义军,投靠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刚刚加入起义军时差点被误认为是元朝的奸细,幸好被郭子兴所阻拦,并被郭子兴留在身边成为郭子兴的护卫队。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朱元璋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虽然说郭子兴这个多疑易怒,在世期间与朱元璋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但是也正是因为郭子兴原因信任并且重用朱元璋,才使朱元璋最终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并且建立后来的明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郭子兴,便不会有后来的朱元璋。
但是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并没有善待他那幸存的几个儿子。
在郭子兴的几个儿子中,大儿子首先战死。老二因为能力不足又想挤兑朱元璋,最后中了朱元璋的借刀杀人之计,死于叛徒之手。郭子兴的小儿子则因为有职位却没有实权,对朱元璋不满,也被朱元璋杀掉。
也就是说,在郭子兴死后,老郭家没有一个儿子活下来。而老郭家断后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朱元璋手段太狠。
当然,朱元璋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扳倒。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就是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郭子兴为滁阳王,了却了郭子兴生前想自立为王的心愿。
权力斗争、政治斗争是险恶的。朱元璋虽然说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但是也是凭借朱元璋自己的本事得到的。而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尚存于世,朱元璋确实做的过分了一点。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浅凉
郭子兴是元末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更是朱元璋生命中的一个贵人,虽然他对朱元璋的猜忌心一直都有,但却是为朱元璋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我们都知道,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算是郭子兴的女婿,而郭子兴去世之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大部分的势力,并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明朝的建立者。
那么,为什么郭子兴去世之后,会是朱元璋继承了他大部分的势力呢?难道郭子兴没有儿子吗?并不是,根据正史的记载,郭子仪至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马皇后这个养女。
郭子兴和第一个妻子生了三个儿子,次妻生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郭惠妃。在郭子兴的三个儿子中,长子去世的比较早,郭子兴在濠州起兵之后,长子跟随在军中,很快就战死了,按照时间线来看,郭子兴长子战死的时候应该在三十岁左右。长子的去世,对于郭子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然他并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悲伤,毕竟他不仅到带兵打仗还要处理内部矛盾,并不轻松。
郭子仪在1352年与几个同伴一起聚众起兵,并很快占领了濠州,而郭子仪成为军中的首领,但军中并不太平,他本来的那几个同伴联合起来对抗郭子仪,让郭子兴很受掣肘,后来徐州彭大和赵均用的到来,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郭子兴一度差点被杀,还是朱元璋将郭子兴给救了回来。
虽然说后来是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但其实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助力也很大,如果不是朱元璋,郭子兴可能也达不到什么高度。
朱元璋在1352年从皇觉寺离开投奔孤身投奔郭子兴,被郭子兴留为亲兵,后期因为朱元璋在军中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的英勇善战,可以说是每战必胜,郭子兴逐渐起了爱才之心,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马氏后来成为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的缓冲剂,朱元璋的受宠,让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很不是滋味,因此没少给郭子兴上眼药,郭子兴这个人本就是猜忌心很重的人,哪经得起儿子的撺掇,好在有马氏在,郭子兴和朱元璋不至于决裂。
虽然两人之间有些矛盾,但毕竟也是一家人,因此郭子兴和另一派的斗争中,朱元璋没少出力,要不然,郭子兴很难全身而退,但也正是这内部矛盾的存在,让他们一直待在濠州没有出去的打算,朱元璋待不住,就将兵交了出去,带着汤和、徐达等心腹离开濠州,准备南略定远。
虽然朱元璋并没有带多少人,但是无论是在招兵买马还是治军打仗上,朱元璋都是一把好手,等到朱元璋攻下滁州的时候,身边已经聚集了三万精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郭子兴在濠州遭到很大的排挤,已经待不下去了,于是带着自己的队伍到了滁州。
一支队伍中只能有一个首领,朱元璋心甘情愿将位置让给了郭子兴,这是需要相当大的魄力才能做到的,而朱元璋做到了,之后朱元璋成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1355年,郭子仪去世了,他一去世,就出现了继承人的问题。
就贡献来说,无疑朱元璋是最大的,但是郭子兴毕竟还有两个儿子,所以当时的小明王让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做了都元帅,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佑做了右副元帅,而朱元璋做了左副元帅。
朱元璋屈居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下,这样的情况,无论是谁站在朱元璋的位置,都会心有不甘的,当初将位置让给郭子兴,朱元璋并没有什么怨言,郭子兴既是他的老领导,也是他的岳父。但郭子兴死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在朱元璋之上,这就让他很不舒服了。
好在朱元璋在军中的威信很高,实际上算是军中的真正领袖,后来朱元璋又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其心腹势力已经在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上。1355年九月,郭天叙和张天佑领兵攻打集庆路,民兵元帅陈埜先降而复叛,给了郭天叙和张天佑一个措手不及,两人均战死。
郭天叙死后,郭子兴的幼子郭天爵被小明王任命为中书右丞,许是他年龄小或者并没有什么功劳的缘故,并没有直接继承郭子兴的势力,甚至还要听从朱元璋的指挥,这让他心中不忿,遂密谋从朱元璋手中夺回他觉得属于他的东西,只不过郭天爵的能力实在不够看,很快就被朱元璋处死了。从此,朱元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
从这里来说,郭子兴的这几个儿子还真是命不怎么好,长子早早战死,而后面两个儿子在他去世后都没坚持多久,要么战死,要么被朱元璋处死。这个时候,郭子兴唯一还活着的就是女儿郭氏。
郭氏后来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成为他的妃子,即郭惠妃,郭惠妃应该还是比较受宠的,因为她先后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分享四叶草
郭子兴是朱元璋的一生重要的贵人,但朱元璋建立明朝和郭子兴帮助干系不大,朱元璋的成功靠的是自己,努力拼杀奋斗得来的江山。而郭子兴的后人,在清朝编修的《明史》中也有记载,并不像许多野史传言一样,被朱元璋斩草除根,郭家的支脉流传了下来,根据考证近代的著名文学大家,郭沫若有可能就是郭子兴的后人。
首先我们看看郭子兴的简历,可以看到郭子兴的前期人生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作为一个土豪,能够结交各地豪侠,并且在群雄逐鹿中揭竿而起,成为了红巾军中的骨干力量和统帅。
可是到了人生的中晚年,在对元军还没有完全压倒性胜利的时候。红巾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争权和分裂的趋势,也正是内部的争斗,导致了郭子兴的被架空和一展拳脚,并且处处受制于其他同级统帅的制约,甚至有几次还被自己人要绑了起来。幸好朱元璋出面谈判,才把他救了出来。
后来的郭子兴无论是自己的队伍和实力,都无法和朱元璋相比的,可是说更像是一个精神领袖,名义上的统帅。特别他死后,其实儿子接管的部曲只是其中小部分而已,无法形成实质性的朱元璋威胁。
特别是朱元璋巧妙的运用了叛徒的手,利用了郭子兴儿子的冒进,让郭子兴的最有实力的二子被元军干掉。这样一来,朱元璋手下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势力,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作为朱元璋虽然担心郭家人会有心思,但是只要提放着就可以了。
朱元璋要做的更多是要建立一个伟岸的英主形象,明朝引用的就是儒家的法度,儒家讲求的德,其中就有知恩图报,想想大家都知道郭子兴对朱元璋的帮助,这个是朱元璋没办法推脱的,那么既然大家知道,朱元璋身为一代雄主,对于翻不起浪的郭家,利用价值大于斩草除根的威胁,更重要的这样一来,还能收天下士子的心,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未来为明朝培养一批知恩图报的大臣,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们看到了后世中,诸多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加封祭奠措施,比如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记:洪武三年二月“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又记:(洪武十四年九月)“壬辰,诏建滁阳王庙于滁州。”重建郭子兴庙。“洪武十五年秋,诏守滁阳千百户等,免征田租者二十员,名永供时祀,其宥氏首率而记之。”将郭子兴滁阳王庙祭祀活动制度化,命以王杰为首的千百户十七家承担祭品供给、以宥氏为首的千百户三家负责看庙。
这些都能看出朱元璋对待郭子兴身份的智慧,同时当然利用了郭家来杀鸡儆猴,可以看到,郭子兴的三子,就是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朱元璋处死的,但是朱元璋有娶了郭子兴的幼女为妃子,生了不少孩子,可以看到,其实朱元璋由于马皇后的关系,对于郭家并不会赶紧杀绝,反而是好生的对待,只是郭子兴大儿子早逝,二子牺牲,三子被诛杀,最后只有后人离开了纷扰的朝堂,过上平凡人的生活。
嘉靖定远县志却又记载:“郭老舍,洪武中,朝迁以滁阳王故,赐第宅、田地、钞锭、孳牧草场,永复其家。至今,子孙藩衍,乡人称为郭皇亲云。” 又有“郭老舍墓,县西三里。”
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四又记:弘治六年四月“戊戌,赐郭琥冠带,令奉滁阳王祀事。琥,滁阳王子兴之后也。”
综上所述,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liwensz
两个铜板,摇出一个大明王朝。
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皇觉寺伽(音:茄)蓝神像前,
一个面相高古的年轻和尚正把两个铜板放在手里摇晃着。
“要不要逃走?”
铜板落地,一面朝上,一边朝下,不吉!
“要不要留在寺里?”
铜板再次落地,一上一下,不吉!
“可不可以投奔香军?”
两面朝下!大吉大利!(系据,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按文意略作想象。)
和尚叹了口气,他也不想去,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当和尚,迫不得已,家乡闹灾,一口吃的都没有,只好出家。
云游四方,迫不得已,皇觉寺也没有粮了,只好出门。游方和尚?穿着袈裟的乞丐啊。
投奔香军,迫不得已,游方途中,结识的朋友,不是明教的就是白莲教的,要么就是弥勒教的。不管哪个教的,都烧香拜弥勒,都叫香军。
游方三年回到寺里,好不容易没了灾荒,种种地有口饭吃了,香军的朋友汤和竟然给他写了封信!
好死不死的,还被寺内的其他师兄知道了,好死不死的,元朝军队的人打香军不在行,抓香军奸细邀功倒是个顶个的拿手。
没办法,伽蓝神就是不同意,和尚(朱重八,朱兴宗)朱元璋,也只能去投香军了。
郭子兴的队伍有四万人,其中三万多人,是朱元璋给拉起来的。朱元璋投靠郭子兴不假,要说靠着郭子兴发家,总有点说不过去。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之后,作战勇敢,因功升为亲兵,过了几个月,娶了以后的大脚马皇后。
再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芝麻李”阵亡,残部被彭大(不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彭莹玉)和赵君用带到濠州。
这个赵君用是一点都瞧不起郭子兴,渐渐的就开始欺负郭子兴。
老郭也没办法,人少啊!
是朱元璋出主意说咱换个地方另起炉灶吧!受这贼厮鸟的鸟气作甚!
又是朱元璋,跑回钟离县,招了七百人,这才升为“镇抚”,
还是朱元璋,跑到定远的驴牌寨,说,跟着我干吧!收了这三千小弟,大败横涧山的元军,收了两万元军残部(当时的很多元军,除首官是蒙古人,其余官兵都是汉人)。
然后,朱元璋又和这两万多小弟,打下了滁州,并把郭子兴请了过来,郭子兴遂自称为“滁阳王”。没这么多兵,没有自家的地盘,郭子兴好意思称王?
我们可以说,郭子兴是靠干女婿朱元璋发家,才对吧。
如果没有小明王韩林儿,也许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都不会死。郭子兴,是被气死的,当然,不是朱元璋气的他。
刘福通找到了据称是宋徽宗第多少代孙的韩林儿,
接到安徽亳州称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顺手就封了郭子兴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为左元帅,朱元璋屈居老三,右元帅。
说实在的,如果这是刘福通的主意,我都觉得刘福通没安好心,故意压制朱元璋。
要是这是郭子兴的主意,那这就是为他自己儿子安排接班的后路了。
不管怎么说,这样安排,对劳苦功高的朱元璋,那真是不公平。
先说郭子兴是怎么死的。
“芝麻李”的残部不是跑到濠州挤走了郭子兴吗,
这帮人不成器,没粮食吃了,跑到在和州当“总管”的朱元璋那里求援,首领叫孙德崖。
这人和郭子兴关系非常不好。
郭子兴一听这事就急了,带着人从滁州跑过来打算火并了孙德崖。
结果,郭子兴抓了孙德崖,孙德崖的人抓了朱元璋。
没办法,双方只好交换俘虏。郭子兴白忙一场,连吓带气,得病死了。
郭子兴的二儿子郭天叙继承了都元帅的位置。
而郭天叙和张天佑在龙凤元年九月份,被先降后叛的元将陈野先所杀。
朱元璋诱斩陈野先为他们二人报了仇。
龙凤二年,朱元璋率部攻克集庆路(今南京),
刘福通发表其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元时从一品)
至此,朱元璋终于从名义上也掌握了自己的军队。
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子兴三子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正二品),当然引起了郭天爵的不满,就开始思谋着要反朱元璋。
最后的结局是“诛之”(据明史)。
所以,明朝建立之前,郭子兴一系的男性后人,都死了。
也许是题外话:难道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就该死?看到这里,朋友们也许会问,难道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就该死?
个人看法,这在当时,是无解的,是你死我活的矛盾。
朱元璋招募的那几万人中,包括了后来大半数的开国将军们,他们是一个利益集团。
就譬如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半推半就,但也是迫不得已。
很容易就想到,聚集在郭子兴两个儿子的身后,肯定也有相应的利益集团。
这种利益的冲突,
没法子像现代化的公司一样,创始人有退出机制,
创始团队可以同股不同权。
其实,朱元璋算是很清醒的一个创业者了,在郭子兴要称“滁阳王”的时候,朱元璋是劝阻的态度,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滁阳王是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郭子兴的封赐。
即使这样,等刘基刘伯温加入朱元璋的团队,当朱元璋领着大家伙冲着韩林儿的万岁牌位跪拜的时候,刘伯温就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不跪。
意思就是要逼着朱元璋自立为王。
为啥?一票跟着你干的兄弟们等着加官进爵呢!
lee0111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朱元璋在滁州祭拜郭子兴时,特意写下这样一篇祭文:“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唯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
简单翻译下就是,自己当初从军时差点被人所杀,还好郭子兴救了我。现如今我能够平定天下,创建大明,都离不开郭子兴当初的恩德,我也对此终身难忘。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元璋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大,郭子兴对朱元璋确实有救命和再造之恩。
当初朱元璋刚来投靠郭子兴时,被侍卫怀疑是间谍,准备将其处死,还好被郭子兴救下来,后来郭子兴不仅将朱元璋收在自己帐下,还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为妻,这也成为朱元璋后来发迹的起点。
对于这样一个恩人,朱元璋又是如何回报的呢?由于郭子兴去世比较早,所以没能在大明混个一官半职,但朱元璋在建国后,还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
在郭子兴去世时,除开早已战死的长子和已经嫁给朱元璋为妻的养女马秀英外,他膝下还留有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分别是: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幼女郭氏。
当时,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其实已经成为军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实权派,掌握着三分之二的兵力,但小明王韩林儿为压制朱元璋,就故意颁布旨意,由郭天叙出任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则担任左副元帅,排在郭天叙和张天祐之下。
但在1355年9月,郭天叙和张天祐率军攻打集庆时,部下陈野先临阵叛变,用“鸿门宴”的方式,将郭天叙和张天祐擒杀。趁此机会,朱元璋便将所有军队全部纳入自己麾下,并趁机清除掉郭家的嫡系人马。自此,“郭家军”正式改旗易帜,成为名副其实的“朱家军”。
不过,当时郭子兴还有一个儿子,就是三子郭天爵。当他看到朱元璋将郭家军变成朱家军后,心中自然是愤恨不已,但他却又没有实力阻止,所以只好和小明王合作,图谋扳倒朱元璋。
于是,等到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小明王再度发布旨意,加封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同时册封郭天爵为右丞,让郭天爵所拥有的的官位和权力仅次于朱元璋,希望皆以瓜分朱元璋的实权。
对此,朱元璋是心如明镜,所以在1358年,朱元璋决定率军南下时,为避免郭天爵和小明王联手在后方捣乱,就以“谋叛”的罪名将郭天爵处死。自此,郭子兴这一脉算是断绝。
至于郭子兴的幼女郭氏,则被朱元璋纳为嫔妃,还被册封为慧妃,在宫中的地位排名第三,仅次于马皇后和李贵妃,后来她给朱元璋生下三儿两女,分别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郭氏生下的这三儿两女,也算是郭子兴的半个血脉,所以郭家的后人也可以算是待遇不差!
amberpanpan
郭子兴是朱元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以说没有郭子兴,就没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
当年,朱元璋离开了皇觉寺之后,就投奔了郭子兴的部队。当时,门卫怀疑朱元璋是间谍,就将他绑了起来,带到了郭子兴大帐。
郭子兴是个相面控,他老爹是个算命大先生,时常为他人看面相,测福祸,耳濡目染之下,郭子兴也对相面略知一二,而且他相信,人的命,天注定,而“天意”是可以通过相面窥测的。
郭子兴一见朱元璋,就被其非凡的面相所折服,明史记载:
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郭子兴不仅把朱元璋留下来作了亲兵,而且还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当媳妇,这个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朱元璋到底相貌有何奇特之处呢?可惜的是,那时候没有相机,但后世有人根据史料画出了朱元璋的相貌,如下图:
脸歪歪地,下巴长长的,耳朵大大的,奇丑无比,正是赵本山口中“正宗鞋拔子脸”,真心异于常人啊!
自从朱元璋成了亲兵之后,郭子兴逢战必胜,郭子兴更把朱元璋当做福将了。
对于郭子兴,朱元璋是十分感激的,在郭子兴去世后,追封他为滁阳王,为其建了庙宇,还亲手书写郭子兴的光辉事迹,刻于墓碑之上。
可以说,朱元璋对待大恩人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么,朱元璋对待郭子兴的后代如何呢?触目惊心,难以置信!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战死,二儿子天叙,三儿子天爵。
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天叙为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排行老三。
朱元璋虽然是老三,但他在军中威信最高,实力最强,大约控制三分之二的军队,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朱元璋深知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若想成功,必须牢牢控制整个军事大权。
这样,郭天叙和张天佑就成了绊脚石。
1355年9月,郭天叙和张天佑奉命攻打集庆,然而元朝降将陈野先突然临阵叛变,杀死了郭天叙和张天佑,过了没多久,陈野先也死了,死因成疑。
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小明王韩林儿再发旨意,封朱元璋中书省平章,郭天爵为右丞。
不久之后,郭天爵“谋反”,被朱元璋处死!至此,郭子兴三个儿子全部死亡,绝后!
朱元璋一步步走上巅峰,是踏着无数人的尸首登上去的,这些尸首,既有他的仇人,也有他的恩人,更有无数普普通通的士卒。
lickeyz
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在元末混不下去了,才走上了造反这条路的,他最初去投奔的人就是郭子兴,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他对朱元璋的影响也非常大。
明太祖朱元璋
郭子兴和朱元璋完全是两类不同的人,郭子兴的家境非常富裕,还在没造反之前他就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在公元1325年,郭子兴拉了一千多人的队伍造反了,这需要大笔的经费做支撑的。而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死的时候连下葬的钱都没有,为了求生朱元璋还去当过和尚。
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后,郭子兴还是比较赏识朱元璋的,他把自己的一个女儿,一个养女都全嫁给了朱元璋,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他在关键的时刻很信赖朱元璋,但是也有意识的疏远朱元璋,还好朱元璋为人圆滑,总能妥善的应付郭子兴,郭子兴这个人气度不大,又在元末群雄混战中,不是很顺利最后抑郁而终。
郭子兴
如果说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还能用若即若离来形容,那么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后人就真是不太和睦了。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势力最大,朱元璋等人都在他麾下,郭子兴有三个儿子,关于郭子兴长子的记载已经不可考证了,据说郭子兴的长子在战争中,随朱元璋一同出去打仗的时候战死了。
郭子兴的次子叫郭天叙,朱元璋在投奔了郭子兴之后,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得力干将,郭子兴在遇到重要抉择难以确定的时候,都是让朱元璋做自己的参谋,之后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朱元璋,这让郭天叙产生了危机感,所以郭天叙一度想要除掉朱元璋,朱元璋在妻子马秀英的帮助下才逃脱一劫。在郭子兴死后,郭天叙担任都元帅,元军进攻集庆时,郭天叙被陈野出卖死在了集庆。
郭天叙
郭子兴的三子叫郭天爵,郭天叙在集庆遇害后,小明王韩林儿册封郭天爵为中书右丞,朱元璋是左副元帅,郭天爵的位置在朱元璋之下,郭天爵是郭子兴唯一的继承人,所以郭天爵的心里就不太平衡,想要设计除掉朱元璋,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但是事情败露后,反被朱元璋处死了。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这个时候郭子兴的后人只有女儿和养女还活着,他的三个儿子早在大明建立之前死光了,更谈不上什么待遇了。
郭子兴的养女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