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什么这么欣赏项羽,是因为项羽的贵族精神吗?

最新跟帖
jacky_zhangqi

jacky_zhangqi

不仅仅是个人对项羽的一种景仰,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还包含了对家、国的一种感悟。

在国的层面,北宋靖康之耻,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北伐进取。

在家的层面,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却在城内起骚乱时,弃城逃跑。

这两件事让李清照很忧愤,所以她连用三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感情:人杰,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鬼雄一一屈原;再加上自刎的项羽。短短四句话,尽显李清照幽怨和愤恨。


pinkxjieyi

pinkxjieyi

不是欣赏项羽,而是特别不欣赏那帮平日里作威作福,遇事时为了逃命连老娘老爹都不要的所谓大汉精英

头头是道

头头是道

【本回答参考至今思项羽作者:郭彦】

18 岁的李清照嫁给 21 岁的赵明诚时,赵明诚还是一个太学生,后来出身显贵的赵明诚以荫得官。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官姑且不论,至少他一生的志向和爱好都不在做官上,只是一门心思收集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并加以考据研究,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金石学家、 古文字学家和文物鉴赏家之一。


赵明诚少时便醉心金石,得到李清照这样的才女做妻子,简直就是平添了一个同道和助手, 应该说夫妇二人的初婚生活有志同道合的狂喜。每获一册书,夫妇俩就共同勘校;得到书画彝鼎,也少不了把玩一阵。这样长此以往,收集的纸扎精致,字画完整,数量可观,绝不是一般收藏家所能比拟的。



往后,赵明诚先后几任知州,两人聚少离多,学术生活依然继续,但口角之争渐起。书收集得差不多了,他们在归来堂建起了书库。大小十来间,然后分门别类,编目写号。如要拿出来研读,得用钥匙打开房门,登记在案方可取出。有时,李清照不小心折损或弄脏了书册,赵明诚会毫不客气地责令她擦拭干净,涂改完好,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李清照和蔼平顺了。



赵明诚对金石的迷恋几近走火入魔。李清照呢,她平生最大的嗜好和痴迷还在诗词,但这并不妨碍她将大部分精力投注到丈夫所好上,这是古代所有做妻子的都会竭尽所能去做的事情,何况换了别人还做不了这等事。李清照这样去做了,而且做得天底下再难找到第二个女人做得如此之好了,但丈夫还是不满足,把她的地位看得连他收藏的器物都不如。他俩一直没孩子。有资料表明,赵明诚是娶了妾的。赵明诚做官,换了很多地方,大多时候都是一人赴任,只是把李清照留在家里照管自己拥有巨大体量的收藏珍物。



很多人心里有个刻板的印象,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妻关系简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夫妻的楷模。这一点我有保留地部分同意。我承认,在中国古代,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能找到像赵明诚这样的男人已算是极其幸运了,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李清照词作中那些个被无数人津津乐道的愁绪,即便是在她前期的词作中,也总少不了一种莫名的甚至是无端的愁绪——她这是在愁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夏日绝句被认为是李清照借古讽今之作,暗示逃亡江南的南宋朝廷不如自刎江边的 霸王项羽。问题是,李清照写这首诗还有一个背景:赵明诚在江宁任上,城中发生兵变,赵明诚的下属奋起反抗,他自己却趁暮色翻出城墙,逃之夭夭。李清照听闻丈夫的行迹,心潮激荡作此诗。是愤慨,也是告诫;是悲泣,也是怜悯。她心目中的伟丈夫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不是狼狈逃窜的书呆子。



赵明诚去世时,李清照已经 48 岁了,但她还是在年过半百之时再嫁他人。这一嫁,让她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李清照幸福吗?看上去是的,但好像又不全然如此。如果真的对丈夫刻骨铭心,在中国古代,一个 50 岁的妇人不可能再嫁。赵明诚幸福吗?看上去也是的。但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未必会迎娶像李清照这样的女人,找一个会分门别类、会掌管钥匙、会打扫尘埃并做事轻手轻脚的老婆会是一件难事吗?这种老婆不仅会生孩子,为冠缨之家流传风华血脉,还不会整天愁容满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就说这些我都还能忍受吧,她明知我心不恋爵志不在仕, 却非要把我保全性命的正常行为上升到节义的高度,甚至将我放置在英雄身旁,让我相形见绌、尊严尽失,让我这个做丈夫的情何以堪?


是的,像李清照这样的女人不是随便什么男人都能接得住的。她比大多数女人都要重。即使 接住了,男人的力气怕也差不多要被耗光了。酒意诗情谁与共,独抱浓愁无好梦。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不是,而是对项羽的这英雄主义精神的赞扬,同时也是对丈夫赵明成弃城逃跑,不顾满城百姓死活的声讨!

肥LU

肥LU

历史的久远,会使人们只记住那些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然后人物形象高大光辉。然而当时或身边的人或许会知道他的错误或不足,李清照只是想用他的事情来讽当朝的事,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描述和延续的还是自己的思想和体会,而不全是为项羽这个人。

AlexCera

AlexCera

说起李清照这位奇女子,这首诗不可不提。

李清照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磅礴大气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实她一直和我们想象中婉约派的刻板印象不同。

她不是很多人印象中多愁善感的女词人,也是身怀家国,才华横溢的诗人。

而想要明白李清照在这首诗中表达什么,就要了解当时的背景。

1、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

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

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

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国家动乱,局势紧张,李清照家境是很好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相当顺风顺水,不愁吃穿,才华横溢为人所知,嫁得良人。

但她的后半生实在是漂泊不定。

2、对丈夫的失望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

三月与李清照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有感而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

其实这个时候李清照最失望的恐怕是自己的枕边人赵明诚了。

李清照爱饮酒,爱玩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爱游玩,性格不拘一格,可以看出她不是一般世俗认为的女子。她这样的人一定是有英雄情节,对于家国也有热爱之情。

面对丈夫和南宋的胆怯懦弱,李清照写出这样的诗句,不仅仅是对项羽的欣赏,更是对当时的失望和渴望如项羽一般英雄的出现。



阿七

阿七

根本就不是什么贵族精神不贵族精神的!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相当于我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在革命尚未成功的时候朋友谁也不见,亲戚谁也不惹,马上要过年了也坚持每天干活不动摇,宁可每天吃方便面也决不回家。



四叶草的驿站

四叶草的驿站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