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探讨系列之,德是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中庸

《中庸》是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有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 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的儒家哲学经典

子思

[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

张景、张松辉

最新跟帖
youzouyouzou

youzouyouzou

要了解道德经中的德,首先要知道德的最基本的含义。从文字的构成原理来看,德由双立人、 十、皿、一、心五个意符构成。这五个意符的具体含义是:双立人,代表有争议或矛盾的双方;十、一号代表道的阳和阴也即天和地;皿指皿器,此指用于滴血结盟的器皿。意思是矛盾的双方有了争议,应该当着天地的面对话协商,滴血为盟,也就是形成合同合约。心表示矛盾的双方应当自觉依照盟约,合约、合同办事。这就是德的本义。由此可见德即人文之道,包含了现代人所称的道德与法律以及公序良俗等概念.是建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文社会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具体到某个政党来说就是组织纪律,某个单位来说就是规章制度,某个乡村来说就是乡规民约,某个学校来说就是校纪校规,某一个人来说就是工序良俗!因而凡是道德经中所讲的关于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都是德的内容。

chiling

chiling

德者非得也,两字相对以德服人,就是以物及知识认知于他人,平衡其本源性的无意伤害。完成自我思想意识性的境界性,的升化。以达到思想与行为的修行进化与升化。道于德并举,是为了德行于善真的人而不助纣为孽。!

momojz

momojz

德者 道之用;道者,德之体;非体无以有用,非用无以现体~

joust

joust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德”是指“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行为原则,也就是“道之德”或“道的德性”,简称为“道德”。即,“道之德”的本义,是指“阴阳行为原则”,简称“阴阳原则”。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说:万物的行为是阴阳相抱的阴阳行为,而且是“冲气以为和”的行为原则,即“斗争之和谐”的阴阳行为原则。那么,阴阳行为原则,称之为德;而“德行”反映的是阴阳双方行为的善或理性,也就是阴阳双方的行为精神。

孔子曰:“阴阳合德。”(易传·系辞下第六章)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系辞上第五章)

其中,“阴阳合德”:是指阴阳行为原则之德。阴阳不测之谓神:是指“道”内在的“阴阳之气”之行的正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称之为神。

孔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中庸》,第十六章)

“鬼神”是指:阴之为“鬼”,阳之为“神”,“鬼神”是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针对人们主观“鬼神”的认识,形象地强调客观存在阴阳的行为精神是无形无体无声。

孔子说:阴阳之合的行为原则称之为“德”;而“德之行之神”的行为精神可真是普遍而盛行!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内外的行为之中。

这里特别指出:孔子称谓的“鬼”、“神”在他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意,我们要正确去理解孔子思辨中的奥妙之真理,我们不能仅仅以“形而下”在“字”的现象之义中去解释。

如:孔子的“鬼神之为德”、“阴阳不测之谓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气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神无方而易无体”;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或“道之德”,就是道之本之精气的阴阳行为原则,也就是道之本之精气按照“阴阳行为原则”生化道之体的万物。所以,阴阳行为原则之德,就是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也就是人类世界之上的、最高的、无时间、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

正因为“道之德”是最高的、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为原则,就是全球人类自身不同历史时期、相对的伦理道德的认识本体,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就是全球人类社会中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必须遵从的伦理道德底线。进而,绝对性的“道之德”也就是人类世界伦理的道德普遍原则或道德行为准则。

道之德或道德,是针对宇宙万物而言的(或者说,是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而人道的伦理道德,是针对人类而言的。

註:中国古哲人称谓的“德 ”或“道之德”,不是(错误翻译成)西语中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而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具有历史时空的相对性。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那么,最高、绝对的道之德(或道德普遍原则)的定义,我可以这样地给出:

道之事中“有与无”共同存在,并且是由“有”中的阴阳双方产生“无”;则“无”以“势之行”之形式,推动“有”中的阴阳双方之“和”之目的,称之为道之德。

注:道之德,就是道德普遍原则。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次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中国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纪,在哲理上就揭示了宇宙世界的本原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一”,以及宇宙世界“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之德。这就是为什么称:老子、孔子是圣人啊!

因此说,人类历史上中国哲学的产生是在公元前6世纪。而且中国古哲人所回答的“第一哲学命题”在理论上,就已经远远地、远远地超出公元前6世纪希腊古哲人泰勒斯在追问宇宙世界本原时说是“水”,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的生活经验中间所感受到现象界“实有之水”的思辨。而且,至今的西方哲学或伦理学,也无法回答到底什么是道德普遍原则?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肥蕉

肥蕉

德,就是本我。

comedy

comedy

道德经》的德主要是指特点。其代表是大地。

地有什么德?大地有承载能力,大地有生发能力,大地有自我修复能力……这都是大地的德。所以,《道德经》的德,主要讲的是大地能力。

讲大地的能力有什么用?主要还是讲人应具备的能力。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人法地,地有的德,人也要有,地具备的能力,人也要具备。

说到底,《道德经》中的德,讲的是人要具备的符合自然之道的能力。如果说《道德经》的道讲的是自然规律的话,那么德讲的就是运用规律的能力。

布瓜布瓜

布瓜布瓜

人按天道天法天规天理做人就是守道之人,人按忠孝礼仁义智去行善积德人才能有更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人必讲文明懂礼貌守道德守法律守规则守孝道守人道,心灵语言都要美。环境卫生好,爱党爱国爱社会,帮老弱病残所有做人的方方面面都做好就是有德心德行德智德仁即有德。

酋长很忙

酋长很忙

谢谢邀请。《道德经》分为道篇,德篇,其中道篇讲的是形而上学,德篇讲的是形而下学。

要讲德是什么,必须先弄清道是什么。道是不可言的,也言不出,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能说出来的都不是常道,都是非道,相对道。所以称为形而上学,但伊喜非要老子去描述道,于是冠绝古今的道德经,极其简短的5000字,玄而又玄的描述了道,我们现人的解读是,道法自然,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见的手,通过无有的转变,让万物生生不息。

而德,就是道的在人身上的体现,也叫人道。其实从道篇就可以看出,老子极其不想写德篇,甚至在贬低德篇,但就如同佛法分上乘佛法,下乘佛法一样,总要有指南知道人们修道,悟道,几于道,于是德就诞生了。道德经第38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指出失道后,才需要讲德,而对德的层级又进行了分类,依次为仁,义,礼。依次反推,我们要修道,就要先从最底层的礼做起,但更需明白有意的修道,皆是人为,落在了德上,就一直在人道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德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你我共勉。

尐_.豬

尐_.豬

德者,得也,即智慧按客观规侓办事,

曼吞吞

曼吞吞

德,是指人类社会应该遵守的规则或规矩。是人类能够很好生存在自然中的规范行为。这种概念的形成是古人类根据进化过程历代智者充分思考和观察的总结。是人类生存下去的规律性标准。德,是良心,是你内心深处的规则,是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内心对自然的认知产生的服从意识,是人类最本真的东西,其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你的行为产生拷问。这种拷问会伴随你的一生,无论你选择如何逃避,如何逃避它都不会消失。这就是良心,也就“是德”。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德这种概念一定是在人类的进化中产生的必然的东西。它来源于自然所以必须服从于自然。道德经就是讲述这个意思。道就是自然运行法则,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是自然产生的规则。遵循道的指引人类产生了德的概念。这就是道德经里面德的含义。谢谢阅读

子业的夜

子业的夜

顺从天规地道则为德。

Hero

Hero

德是道的具体描述……

在明确一点……德是“非常道”与“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无法具体准确的描述……但可以不停的总结非常道去无限的趋近于道……也就是所谓的“易”

也是老子能够去描述无法被描述的道的原因。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

道德经中的德,是为人之道。德是人的根本超自然的哲学思考。建立在人对道的认知。道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造化图腾。

德是古人千万年对自然的认知,总结,提炼,实验,践行的一种可以应用于人的智高行为规范与标准。

德是太极,源自道的无极。所以人以太极安天下,世事相生相克,自然循环或无常变革,只有了解天地人和宇宙能量的造化图腾,才能走向圆满的生命之路。

德是人的修为,智慧的结晶。历经万年的总结,是科学无法诠释的玄学。道德经是人类了解生命的其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道德经,始于道成于德。欲解德之理,需与道合真!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修行的次第和层次。哪怕只做好一点,但是非常不容易的!

darrenalive

darrenalive

准确的说,就是巩固造化弄人的那个上帝的精神质量。

matt

matt

做个假想:如果道是能量,德是物质

Louisa要改名字

Louisa要改名字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