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你认为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为什么?

Wilson_11
谁都不抽,笑骂中喝酒天伦之乐。

sylviaxiang
那就要看看项羽有没有被秦始皇抽,刘邦有没有被项羽抽了

乐颠颠滴蘑菇在France
他会先抽自己三个耳光,然后说都是老子害的。

jamie君
应该是汉章帝

顽七
大汉亡了!于是老祖宗刘邦召集各大皇帝开朝会,各大皇帝站一旁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刘邦撸起袖子,环顾四周,众皇帝都自觉低下头,这时候谁敢和老祖宗对视?这不连大汉都亡了?
这时候刘邦径直走到汉惠帝刘盈面前,二话不说直接一大耳巴子,打得刘盈嘴歪眼斜,众大帝纷纷幸灾乐祸。刘邦气的浑身发抖:“我老刘家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刘盈一脸委屈,毕竟咱虽然没什么用,也没把大汉给断送了,想到这还瞪了汉献帝一眼,吓得汉献帝脸色都变了,毕竟大汉就是在他手上断送的。
刘邦看出了儿子刘盈的小动作,反手又是一巴掌,叹了口气,对汉献帝刘协说:“这属实不能怪你,大汉气数已尽,并不是你能左右的。”刘协听到这总算舒了口气,并用鄙夷的眼光看向刘盈。
刘盈刚想呵斥刘彻,不料刘邦一脚将其踹到地上:“你还不知错?”刘盈一脸无辜,刘邦气的浑身发抖:“我一死,大汉被你搞成什么模样?连皇权都送到外戚手上了,你这皇帝当的窝不窝囊?吕后乱政也就罢了,毕竟是我老婆,但是我的宠妃戚夫人都被做成人彘,你让我心不心痛?”
刘邦痛心疾首:“我好不容易日夜耕耘,八个儿子,我一死被人害死四个,我要你这皇帝有什么用!”
当然了,刘盈确实是一个可怜的皇帝,他性格懦弱,继位后大权被自己母亲吕雉掌控,曾亲眼目睹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想要保护自己的弟弟不受伤害,却又亲眼目睹自己弟弟刘如意七窍流血而死,每天生活在母亲的残暴阴影之下,24岁就驾崩了。

Zahra潇潇儿
汉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享国时间最长的,由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长达423年。汉朝又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24帝,其中西汉11帝,东汉13帝,具体为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13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安帝刘祜;汉殇帝刘隆;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如果上面的两汉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能够相见的话,我觉得作为大汉的开国皇帝和他们的老祖宗刘邦最有可能抽嘴巴子的应该是东汉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理由是:
(1)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亡国皇帝,享国423年的两汉王朝就终结在他的手中。
(2)汉献帝刘协在位时间长达30年(190年—220年),仅低于汉武帝刘彻的在位时间和汉光武帝刘秀的在位时间。汉献帝刘协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是太窝囊了,在位30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一个傀儡皇帝,开始是被军阀董卓一伙控制在手中,到后来长期被曹操所挟持(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中,可以说汉献帝刘协在位30年中没有做过一天的主,国家的大事小情完全都由曹操做主,实在是窝囊透顶了。
(3)曹操去世以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继位。曹丕继位当年就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刘协被逼无奈,也没有争辩,乖乖的将皇位和大汉江山交了出去。交出了皇位和江山以后,刘协还能心安理得地活在曹丕的曹魏江山之中。
以上这些理由足以让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恼羞成怒,肯定会鼻子都气歪了。

门后面是什么
要我说呢,在他之后的最开头那个和最后的那个,汉高祖刘邦都抽不上。其他的就更轮不到他来抽了。
众所周知,没有衰败就没有兴盛,没有灭亡就没有新生。朝代就是朝露浸润的豌豆江山。
汉高祖刘邦的江山是怎么来的?是自己争取来的,是自己打出来的。他与项羽联手推翻秦朝之后,灭亡了秦朝。他与项羽以及其他反对他的人争夺这个胜利果实。他灭了项羽。他建了汉朝。在此之前的朝代更替就是,夏,商,周,秦,西楚,汉朝。这在刘邦看来,就是更替,刘邦也明白汉朝会灭亡,就像他消灭项羽的西楚,他同项羽一样灭秦朝,那么,今后也一定会有人来灭汉朝,这么一想,他就没理由抽后世子孙了。
其实,刘邦临崩前,吕后问他,萧相国即死,谁可继任?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吕后又问,王陵之后呢?刘邦说朕也管不着了,他沒法管以后的兴衰荣辱,兴旺存亡。
是呀,以后的事谁管得着。即或立马有人叛乱,灭了汉朝,刘邦都管不着了。秦始皇那么英雄,尸骨未寒就被人篡诏,三年后秦帝国灭亡,他该打秦二世呢,还是秦王子婴?恐怕他该抽自己几巴掌才对。
刘邦的江山,传了四百多年,也够意思了,他连庆幸都来不及,还去抽什么后世继承的耳光?他连孝惠帝和汉献帝都沒资格去抽,何况其他的帝王们。因为这些皇帝都尽了自己的本份,都希望有所作为。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朝的灭亡,从开始就注定了要被后人推翻。刘邦是个明白人,才懒得去计较子孙们的功过是非,孰轻孰重了。

雨尹
我认为汉高祖刘邦谁都不会打,两汉四百多年,明君也很多了,军事也是棒棒滴,再说了,哪个朝代没灭亡呢,汉朝不错了

yanmei
如果太祖高皇帝刘邦站在王朝发展的角度的话,应当扇汉元帝刘奭[shì]一耳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汉元帝并没有延续他父亲的昭宣中兴,反而整个西汉王朝从元帝朝开始没落,直至灭亡。
史书上说:当汉元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看着父皇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重刑惩治大臣,杨恽,盖宽饶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认同宣帝的做法。等到和宣帝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微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宣帝听完脸色大变,厉声说:汉朝自然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么能像周朝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一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是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么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汉元帝也没有那么不堪,至少知道减轻刑罚重视儒生,但是坏就坏在他的性子太过于柔弱和重视儒生,史书评价汉元帝‘柔仁好儒’
宣帝临终前,已为元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少傅周堪为副。萧望之事儒臣代表,汉元帝就非常信任和支持他,这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希望,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汉元帝信任萧望之却冷落了史高。再加之萧望之的很多提议惹老了宦官。
于是元帝朝就出现了外戚,宦官,儒臣三方争霸,最后宦官和外戚就是史高,联合斗倒了儒臣逼萧望之自杀。按理说萧望之有皇帝的支持应该不会失败,但是汉元帝太过于软弱。元帝初即位,由于性情柔弱缺乏主见,迟迟不做出决定,下不了决。萧望之饮鸩自杀,元帝非常震惊,为之痛哭流涕,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但他却没有惩治逼死师傅的幕后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王昭君出塞便是元帝一朝的事
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宦官中的最大官)弘恭当年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此后,中枢权力急剧失衡,向石显一方倾斜。出于对石显的信任及自身健康原因,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元帝虽为天子,权柄却握在石显手中,一切听任石显说了算。
王昭君
汉元帝一朝,皇权旁落,揭开了自秦赵高之后的宦官专权乱政时代,汉元帝之子汉成帝宠信外戚王氏专权。自元帝开始西汉王朝逐渐没落。(不知道汉宣帝知道了后是不是非常后悔没有废掉这位太子)。

HOYO桑
刘邦高坐于堂,
子子孙孙分列两厢。
茂陵走出刘彻,
东川跟着玄德。
刘邦一个耳刮子,扇像刘备。
叫你摔我最疼的阿斗,阿斗要是不摔傻了,曹蛮蛮,三司马都是一个屁。
刘邦让刘彻坐自己的位置,好小子,你最有出息[赞][赞][赞][赞][赞][赞]

vicky小宝宝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你认为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为什么?
首先,这个如果不成立。莫说在无神论条件下,就是在有神论条件下也不成立。因为汉朝二十四帝王是四百多年的传承,四百多年间先死的早就转世投生了,所以这二十四个帝王根本没有在地下相见的可能。
不过你非要假设一下,那也只是将自我当成刘邦的一种臆测,是根据历史资料的一种综合心理反应,绝不是刘邦本人的真实想法。但是既然问题已经问出来了,不妨我也来臆测二三。
我个人觉得,刘邦第一个想抽的应该是汉成帝。这位帝王算是汉朝皇帝中最昏庸的一个,他整日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成帝名叫刘骜,名字是他的爷爷汉宣帝(刘病已)给取得,意思是希望这个孙儿日后能成为西汉王朝的千里马。但谁曾想,日后他却连猪狗都不如。
因为汉成帝的昏庸,不仅让外戚乱了西汉朝堂的秩序,还为日后王莽篡位埋下了祸根。其实不仅是汉成帝,两汉每一个不称职的皇帝都该抽。
后来的汉哀帝,东汉的桓灵二帝都是极其无能的大昏君,只知道人间女色美,而不知道祖宗建立社稷的辛劳,正儿八经的数典忘祖不肖子孙。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昌邑王刘贺,可能会有人说他昏庸什么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这位皇帝并没有史书中说得那么不堪。相反,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有能力。霍光之所以后来要废黜他,我觉得应该是刘贺表现出的能力让霍光害怕了,所以才趁其未稳将其干掉。
根据近年来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来看,刘贺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可能他比较喜欢美食,但是并非狗屁不通就知道玩的纨绔子弟。

安非他命11
除了汉武帝,都该抽。

lisa20047
草根皇帝刘邦或许不会因为国事再抽后代巴掌了,毕竟当汉朝最后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去世、魂魄化作一缕青烟回归酒泉,汉代名义上的皇位被禅让给曹丕,这大汉的皇室也算正式垮了。大汉亡国都亡了,打这些皇帝的巴掌又有什么用呢?
都是已故的人了,而且兴许故去了这么多年的刘邦也不会在意那些社稷大业,他为打这江山操劳了半生,好不容易歇下来,想想还是算了吧。况且把汉室松向危亡的大部分皇帝其实都还挺无辜的,刘邦兴许还会自责一阵子,自责自己当时没延续立嫡长子为储的习惯,导致汉代关于立储易权问题的党派争端向来激烈,后面的皇帝如果没什么加强皇权的手段和意识,基本上要延续汉室就越来越难。
打谁都不是,打又有什么用?刘邦想的更多的或许还是“如果自己能再长寿几百年”的问题,如果自己能再活那么个几百年,好好摸一下治理国家统治朝廷的心得,这汉室起码还能再存续一段时间。
虽说这思虑不关乎国家了,但有一个人是刘邦肯定要揍的——那就是吕后的儿子,刘盈。
要说为什么揍这刘盈,那就说来话长了,这得说到刘盈的妈吕后。虽说吕后从刘邦还是草根那会就嫁过去,陪着刘邦一起带兵打天下,给刘邦砸钱给刘邦砸人,但到了后来汉朝成立,刘邦转而爱上了戚夫人。虽说吕后还顶着个皇后的名头,但却为刘邦不宠爱自己而记恨在心。
这绵延不绝的怨恨就导致了刘邦一死,吕后立马对戚夫人和刘如意下了独手,做成人彘在茅坑里滚、让刘如意饮毒酒什么的在这里就不多阐述了,关键是这一系列残忍的杀人手段,刘盈是看在眼里忘在脑后,不仅不管母后究竟有什么所作所为,自己依旧沉浸在没日没夜的花天酒地中。最后刘邦一手兴建的汉室的权力中心,基本都被吕后支配了去。
刘邦心里那个气呀,关键是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压根看不出来吕后竟有如此心狠手辣的一面,最关键的是,刘盈居然如此无能,不阻止他妈就算了,连想要继承父业的觉悟都没有,所以这一巴掌,打刘盈绝对是没错的。

路人甲
应抽吕雉的巴掌,一害戚姬杀如意,二轧併头,三夺江山,四为后世反面样板遗害无穷。抽!

chendalong
刘邦那么洒脱的人,自己都死了,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