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听过哪些奇葩的故事?

最新跟帖
janisa

janisa

我们村有一个算命先生双目失明,却有奇异的能力。那时我们村到井里提水,因为井旁铺的石头很光滑,村民走路小心翼翼,提水怕栽到井里,更是小心翼翼,可是算命先生迅速走到井沿,利索地把水罐放到井里,灌满水迅速走开,也不怕水罐碰坏,村民都说他打水最快。

这位算命先生反应敏捷,胜过耳聪目明的人。有一回,我奶奶在地里拾小麦,他从路上走过,相隔几十米,他竞然招呼我奶奶:“婶子拾麦吗?”我奶奶非常惊奇,常给人说这件事情。

还有一次,我们村驻扎国民党军队,部队的枪被偷去十八支,找他算,他说:“枪在庙前大桥下,从桥东向里走五步就可挖到。”部队按他说的办,一点儿不差找到了十八支枪,人们纷纷称奇。

世无天才,但确实有人好像有特异功能。

Celine微笑的猫

Celine微笑的猫

常言道:高手在民间,作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各种奇葩的人和事也非常多。这里我讲一个我们老家奇葩三兄弟的故事。

我们村太爷爷辈有一个老人活了88岁去世的,是我们村最长寿的人,小时候我们都叫他金鱼老爷,金鱼老爷有三个儿子都住在我们村,房子离得都不远,至于他为什么叫这名字和有没有女儿我就不知道了。三个儿子中老大老二都成家立业了,老三到现在还是光棍,三兄弟在我们村的为人处世和名声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就是都有点奇葩。

三兄弟中老大老二结婚很早,据说都是包办婚姻,至于怎么娶的媳妇我就不得而知,毕竟隔了两辈人。老大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是我们村出了名的撒泼户,各种奇葩事频出。他经常打媳妇,媳妇却又很善良,经常因为身上的伤而不好意思出门,老头还对外人说媳妇怎么怎么也打他了。从小就记得这老头每天不是和别人对骂就是在找茬的路上,甚至于和他不睦的邻居家小孩从他家门口过都要被咒骂。老婆零几年去世的,子女哭的非常伤心,村里人都说死了也算解脱了。老头和他两个女婿经常吵架,大过年吃除夕饭他都能把女婿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一遍,小女婿跑车脾气不好,有次气急了就和老头打起来,后来就再也没上过丈人家门。最奇葩的是老头自己年龄大了后和儿子一家一起住的时候居然想扒灰,儿媳妇气的打他,他还有脸哭着找女儿告状。这也是没谁了,后来12年去世,村里传言是儿媳妇给下了药,真相不得而知,老头出殡除了大女儿外,其他家人楞是没有咋哭,村里去帮忙的人也不多,老头一辈子过得窝窝囊囊,尽干奇葩事,死的也是凄凄惨惨,受尽人指点。

老二一家是三兄弟中相对过得和睦的,家里一儿一女,后来子女也都有了后代。老二是我们村出了名的老好人,逆来顺受,踏实勤快,就是一天需要抽三包“公主”烟。他老婆是出了名的强势,是家里的做主人,但是为人仗义,是那种舍己为人的人,又擅长沟通,所以他家基本是村里闲聊聚集地。他们儿子20出头和一邻居女儿处对象,女方家庭也愿意,但老二老婆嫌女方家里穷还有三个弟弟,怕后面儿子被拖累强烈反对,最终女的嫁给了其他人。后来给儿子安排了很多次相亲,有合适的都被迷信的老二老婆以八字不合等各种奇葩理由给搅黄了。一直到儿子28岁还没有找到对象,最后没办法找了隔壁村一家做了个换亲,当时为了给儿子找媳妇硬是以死相逼把有对象的女儿拆散从西安叫回老家结婚,真是够奇葩的。还好婚后两对小夫妻虽然不富裕,但是过得还算稳定。只不过14年老二老婆突发脑梗去世了,老二一辈子也没当过家,儿子也不管事,儿媳妇就只能顶婆婆的班撑起这个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吧。

不过老二两口子还很孝顺的,金鱼老爷在世时说好是三个儿子各家轮流生活一个月的,但是记忆中他基本都是在老二家呆着。据说金鱼老爷有很多现大洋,当时一个可以卖100多块,老大老三为这事没少和金鱼老爷吵架。老二家却从不问老人要这些东西,而是全心全意照顾老人,而且老二的子女也很孝顺,这可能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老三就比较神奇了,典型的好吃懒做。除了在院子里挖块地种菜,基本不种地,经济作物如山萸、核桃也是心情好了才收一下。老三独自住一个半边塌陷的老房子,他每天睡到下午3-4点起床,吃一盆片片面或者疙瘩汤,是的,就是平时厨房用的大盆,一天吃一顿,一顿管一天,每次从他门口路过见识他惊人的饭量总让人目瞪口呆。他至今没有媳妇,据说是年轻时候仗着金鱼老爷还有点钱,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时间一长给耽搁了。小时候偶尔还能见他从其他地方“领”回来媳妇,一般都是呆两三天弄点钱就跑了。时间一长老三好像精神也有点问题,整天不是和老大因为金鱼老爷现大洋的事吵架,就是在村里妇女吵架,经常还埋怨金鱼老爷年轻时为啥不去做个共产党,这样自己也是红二代,要啥有啥,他这样就是金鱼老爷害的,这奇葩逻辑也是没谁了。

老二老三现在还活着,老二每天除了睡觉和干活就是抽烟,真的是有多少抽多少那种,儿子给买烟都不敢一次给买太多。老三还是一天吃一顿饭,闲了沿路边到处乱转,不过现在村里除了老人大部分都搬到县城了,也没人和他吵架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更加无聊。

奇葩的人,奇葩的事,归根到底在于自律、自强,人可以特立独行,但不能损人不利己。

兔兔唄

兔兔唄

我听说过农村真实的奇葩故事,弟弟把自己的媳妇,让给身患残疾的哥哥,谁也没想到,这个媳妇还心甘情愿,和伯哥喜结良缘,成为一段佳话

cricy

cricy

看见上位说的奇葩事太有了,我们这里也是,大姑姐开个小公司,雇佣她的弟媳,没成想导致自己现在还单着。

她跟老公离婚后再也没有嫁人,两个人都成了孤家寡人。弟弟和媳妇也离婚了。又娶个媳妇,这个媳妇大姑姐又雇佣她给她打工,好在她跟丈夫离婚了,没有威胁了。

这还不算奇葩,我们这里山东搬来的外来户,小姨子翘姐夫,导致姐姐和姐夫离婚,小姨子和姐夫也没到一起。姐姐后来连嫁两家不随心抑郁了,有点疯癫了。

大家说这算奇葩事吧?你们那里有这样的人吗?



比萨pig

比萨pig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一个外地来的20多岁小伙子,通过亲属关系在小镇西边批了5亩土地,盖了30间鸡舍。然后又用鸡舍抵押,借了几十万元贷款,开始饲养蛋鸡几万只。由于会管理、懂经营(之前专门学习过饲养蛋鸡),大约三、四年时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在某小区买了住宅楼,娶上了媳妇,有了儿子。

孩子两、三岁时经医院确疹为聋哑儿童。这样小孩的母亲就陪孩子到市里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康复治疗。小伙子在继续经营他的蛋鸡场。话分两头,另叙一方。

就在这个聋哑儿童母子在外地康复治疗期间,小孩母亲的亲姐姐因为自己长的比妹妹漂亮,丈夫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收入也只是捉襟见肘,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大姨子经常睡在妹夫家中。一年以后,妹夫和大姨子两个人的儿子出生了。经过做了亲子鉴定,妹夫无话可说,于是两个人都费了很多周折和原配离了婚,在此期间,妹妹两次把亲姐姐打的住了医院,妹妹还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了几天。

最后妹夫还是娶了大姨子,据说是大姨子比妹夫还大两岁。有了儿子后,大姨子也威胁妹夫,如果你不娶我,就告你强奸罪。大姨子之所以非要嫁给妹夫,主要是妹夫比自己的原配有钱。两个人结婚后,原来的妹夫给原来的大姨子买了一辆四个圈(奥迪)黑色轿车。蛋鸡场一直经营了很多年,大姨子取代妹妹过上幸福生活。听说现在夫妻俩也当上爷爷奶奶了。

刘泽仪

刘泽仪

我小学同学,爸爸妈妈家里吵架,她在一边哭。爸爸不耐烦了,说你别哭了,去地里看看咱家种的西瓜,哪个熟了就摘哪个吃!话说我们小时候买西瓜看生熟都是用小刀在西瓜上划一个三角,拿出来看是红的,就算是熟了。我这同学当时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吧,听了爸爸的话,就拿着小刀去了西瓜地。同学爸妈吵的不吵了,就觉的去了这么半天怎么还不回来,于是就去地里找我同学,当时因为还不到西瓜成熟的时候,所以,我同学拿小刀开了半亩地的西瓜,也没找到一个熟的[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于是,这件事儿就成了村里的佳话[呲牙][呲牙][呲牙]

hinnocence

hinnocence

侄媳妇和姑父私奔了,又回来生活算不算奇葩?

我们这有个收粮食的人,他和他媳妇还有他爸爸三个人干有点忙,于是就请来他的姑父来帮忙,他姑父比他们大二十多岁,当时他们三十多岁,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大儿子十几岁,小女儿五六岁,本来挺幸福的,直到他姑父来了,白天男主人和他爸爸出去收粮食,女主人和他姑父在家料理收来的粮食,日复一日,不知道怎么回事,女主人拿着家里十几万的存款和他姑父跑了,跑了有两年左右,这个女主人又回到男主人家了,好像是钱花完了,他姑父岁数大没能力挣钱,他姑父那边离婚了,孩子也成家立业不认他了,这个女主人回来照顾她的小女儿,自己在一处院子住着,她的儿子不跟着她,儿子懂事了不理她,女主人没钱了就找男主人要去,他们的儿子和他的爸爸说,不给她省的她带着钱跑了,男主人念在她是孩子的妈妈,偶尔给她点钱,就这样继续生活着

因为两个人的自私毁了两个大家庭的幸福,现在他们成了这里茶余饭后的笑话,只是可怜了他们的亲人,真想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

卡西亚诺

卡西亚诺

25年前,村子里的拐腿勇去赶集。碰到一个傻女人挺可怜,拐腿勇买了个包子给她吃,吃完包子后这个女人傻乐傻乐的跟在他身后,一直跟到我们村子。别人问她啥都是嘿嘿笑,问她叫啥名字?她含糊不清的说叫大霞。

拐腿勇的哥哥嫌丢人,让他把傻大霞送走。拐腿勇犹豫不决,觉得大霞挺可怜,后来拐腿勇的爹妈劝他:“儿啊!咱家里穷,爹妈也没本事。再说你的腿也有毛病,谁家的正常姑娘会愿意嫁过来啊?要不就把大霞留下吧,兴许以后她能好!给你生个一男半女的,这辈子也就这么凑合着过了!”

拐腿勇也就认命了,反正有大霞一口饭吃。大霞疯疯癫癫的乱跑,不过也不跑远,就在附近几个村子。时间久了大家都认识她了,有时候到了吃饭点碰上她,还会拿吃的给她,有时候她饿了,也会主动问别人要。

有时候碰到无赖,故意逗大霞。说她的衣服不好看,脏了或者穿着不好看,大霞就会生气。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衣服脱扔了,村上的老奶奶或者婶婶她们就会骂逗她的那些人,说她们欺负一个傻子,缺德,以后遭报应。

时间过的很快,就这样大霞在大家的庇佑下,也来了一年多了,大家伙也习惯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她爬上墙头摘别人院里的杏,还没到熟的季节,杏还是青青的,看着就酸,她却一个接着一个吃的很开心。杏树这家女主人怕她摔下来,给她摘了一把大的,又拿点其它吃的给她,把大霞从墙头哄下来,仔细观察她的肚子,倒是有点微微隆起。赶紧带她回去找她婆婆,大霞婆婆带她去检查,果然是怀孕了。

这下,拐腿勇可上心了,天天看着大霞,也不让她乱跑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大霞生下一个女儿,白白净净甚是可爱,拐腿勇高兴坏了,给她取名叫小芳。抱在怀里到处炫耀。

村上老人说,不能让小芳吃她娘的奶,傻病会传染,小芳的奶奶抱着小芳东家吃几口,西家吃几口,附近村子有奶水的人家几乎被她跑了个遍,找不来奶水吃的时候就熬米糊,小芳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一岁多了小芳还不会走路,刚开始大家以为是小时候没吃好,体质不好没在意。两岁多了还不会走,家里开始着急了,带她去看医生,收效甚微。后来慢慢的会走了,竟然遗传她爹,和她爹走路一模一样,一瘸一拐。

这下气坏了拐腿勇的哥哥,本来大霞刚来的时候他就嫌弃,现在好了又生了个小残疾。一大家子不正常,他把一切错都怪到大霞头上,原本他就心术不正,后来在酒桌上认识了其他村子的单身汉,他起了坏心。他偷偷把大霞转手卖给了酒桌上的单身汉!

刚开始都不知道,以为大霞又乱跑到别的村子,自己会回来,过了两天还没回来,拐腿勇请人帮忙一起找,找了2天无果。村子里有个婶婶去走娘家,凑巧是大霞被卖的那个村。那家人怕大霞乱跑,把她拴在院里树上,她在院子里看到我们村的那个婶婶,激动的呜呜哇哇大叫,婶婶赶紧回来给拐腿勇报信。

拐腿勇和他爹娘一起去把她弄了回来,知道是拐腿勇他哥干的“好事”,对他一顿打骂。

后来大霞又怀孕了,这次生下来是个男孩,取名小涛。为了预防像小芳一样也遗传她爹的拐腿,村上有老人出计谋,让把小涛的腿用布条和木板捋直绑起来,长大点再放开学走路。尽管不知道有没有用,可家里穷,也去不起好医院。也只能这样试试了,把小涛的腿绑到两岁才教他学走路,倒是真的不拐了,挺正常。不知道本来小涛就是正常的,还是说偏方起了作用。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本以为拐腿勇的日子苦尽甘来,以后会慢慢好起来。谁曾想他去捡废品遇上大暴雨,躲在大树下避雨的时候,竟然被雷击。这一噩耗对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原本贫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拐腿勇的爹妈努力的照顾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日子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过着,小芳十几岁的时候没钱念书,去镇上跟着别人学维修家电。学的不错,后来自己开个维修小店,生意很好,挣钱给她弟弟建了新楼房!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小涛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出去两年后谈了个湖南的女朋友,过年带回老家,村上的人都跟着高兴,觉得他们的苦日子快要到了,马上就是好好的一大家人!

女孩子看到大霞和自己的邻居婶婶长的好像,简直一模一样,就拍了张照片发给自己的妈妈。她妈妈也觉得不可思议,把照片拿给邻居看,邻居一眼认出是自己走丢的姐姐。马上和家人动身一起过来了,见到大霞抱着她一个劲的哭,也许大霞对他们还有印象吧,也不跑也不闹安静的看着他们。

大霞娘家人想把她带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小芳和小涛同意了,大霞好像不想走,快坐车的时候她就是不上车,跑回来拉着小芳的手。村上人看出来了,大霞舍不得孩子,后来小涛刚好也要去丈母娘家,便和小芳商量,两人一起陪妈妈回去一趟。

回去后,大霞的精神状况好多了,为了大霞,小芳和小涛决定留下来,以后在那边生活。

后来小芳传消息回来,在那边挺好的,大霞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好,能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也不乱跑了。弟弟结婚了,自己也谈了个男朋友,马上嫁人了。

大霞终于熬出头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心中的梦,没人替你圆满成功,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人生是艰辛的,就像茶一样开始是带点苦涩,到中年时苦尽甘来,最后到老年时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幸福。

啊抠jacbo

啊抠jacbo

这是公媳之间的事,儿媳很漂亮儿子在外工作,公公经常去调戏她。聪明的儿媳想到一计,于是约公公下午去后山等她。公公应约去后山见到儿媳倒在地上,问道你怎么了,儿媳说我刚才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脚给扭伤了。你背我去山上,公公一听乐了,于是把儿媳背了起来往山上去,到了山腰上公公说就在这里吧。儿婚道在这里有人来就麻烦了。公公喘着气说走不动。儿媳有点怒说你不背我到山岭,以后别来骚扰我……

flyer_snow

flyer_snow

我身边有过一件奇葩事,就是我婆婆要跟我公公离婚!!!真是没想到在我身边会发生这么离谱的事,俩人加起来都快140岁了!!!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我婆婆这人肚量特别小,老是对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耿耿于怀,觉得她嫁给我公公是被媒人骗了。

她说自从她嫁过来,她婆婆就一个好脸也没给过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半天生不出来,她婆婆嫌她笨,让她憋死算了,好不容易生了下来,她婆婆也不管,大冬天的让她自己洗尿布,饭也得自己做。我公公当时也是一点不知道心疼她。两年后她那恶婆婆去世了,她才算是熬出来,过起了自己的日子。

但她可能就是个受苦的命,35岁那年在工厂上班,被人误伤到了左眼,也怪她跟我公公俩人太老实了,不但没拿到赔偿,工作也丢了。当时家里条件不好,还要养活4个孩子,就没去大医院看,导致左眼只剩下0.1的视力。别的工作也没法干了,俩人就开始弄大棚,刚开始有点成色的时候,我婆婆的腰受伤了,坐都坐不起来,只能躺着。那时候,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5岁。我公公又得管大棚,没人能伺候我婆婆,就让我婆婆去她小妹家养着了。养了差不多四个多月才好。好了以后,也不敢干重活了。

这就是我婆婆常跟我说的她的苦,苦是真苦。可是都过去了,不是吗?为什么还要揪着那些苦楚不放,让自己不痛快呢?

现在的日子多好啊,孩子们都那么孝顺,我们也不用她来看孩子,天天没事打打麻将,挺自在的日子,村里人都羡慕她。

可现在她却要离婚!!!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别人还不能劝她,一劝她就开始说以前那些事,说孩子们都不向着她,说她从嫁过来就想离了。

当初没离,生了四个孩子,过了40多年了,又想离了,哎,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而我公公呢,大老粗一个,也不会哄人,只会说“让别人笑话里”。

那天打电话,我婆婆说她再跟我公公在一起,她还不如死了,吓得我赶紧把她接过来了。

现在也不再说离婚了,但就是不跟我公公过了,非要俩人各过各的。

哎,这都叫什么事?!

小夜轰

小夜轰

今年回家和大家聊天,才知道村长又买了新车[发怒][发怒][发怒]东头的姐弟两,三十年了,都没有婚嫁,和老妈一起生活,去年,有了孩子们[捂脸][捂脸][捂脸]

Adrian林有木有

Adrian林有木有

农村是个奇妙的地方,比如黑嫂小时候有两怕,一怕小偷,二怕黑天,在黑嫂心目中,小偷是当时农村最可怕的人,他们甚至不能称为主,他们昼伏夜出,想象中都是青面獠牙。而黑天在黑嫂心目中也非常可怕,因为不知道在黑暗的夜里,在隐秘的角落,又藏着多少的凶神恶煞。


相信对这种事有好奇心的人并不少,于是就有人问出了诸如:你听过发生在农村的奇葩事吗?这样的问题,黑嫂一直在农村生活,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老人讲发生在农村的事,这是我最早接触故事,也是我写东西的启蒙。


所以,黑嫂在这里说两件我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事,称不上太过奇葩,一件可悲,一件可怕。

鲍淑君

鲍淑君

很多人知道童养媳,知道等郎妹的却没几个。一个女孩,十岁就卖给一户人家做等郎妹,等着家里的女主人生出男孩,成为自己的丈夫。

她等了十六年,终于等到男孩成人礼,两人结为夫妻。想不到刚结婚不久,男孩就下了南洋,让女孩空等了一辈子。

等妹郎是解放前客家山区的婚俗。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十岁的女孩润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父亲把她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等郎妹。

这户人家只有一个怀孕的女人桃花,润月得叫她阿姆。阿姆也是一个等郎妹,丈夫下南洋去世了。

润月在村里认识了同样作为等郎妹的女孩阿菊,两人同岁,一样的身份让她们很快成了朋友。

阿菊被卖到家里做等郎妹四年了,阿姆却接连生下来三个女孩。阿姆对阿菊非打即骂,家里的活都让阿菊干。

两个女孩不懂丈夫是什么,却到庙里烧香拜佛,希望自己的阿姆尽快生下丈夫,让日子好过一些。

不过好在阿姆喜欢润月,对她很好,并且很快就生了男孩思焕。

润月像姐姐像妈妈一样照顾着思焕。思焕慢慢长大,进了学堂。润月对这个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男孩照顾得无微不至,舍不得让他干一点脏活累活。

农忙时候阿姆身体不好,家里的农活只能请帮工。没想到请到是润月的发小春生。发小从小喜欢润月,他不愿意看润月受苦。累活抢着干,回到家里家务活也替润月干了。发小对润月照顾周全,让村里人说起了闲话。

阿姆担心润月和发小之间出事,于是给春生结算了工钱,打发他走了。为避免夜长梦多,阿姆找到村子的长老,要提前为十六岁的思焕举行成人礼。成人礼后,思焕和润月就可以圆房。

做了十六年等郎妹的润月,终于等到和思焕结婚的这天。但是受到新时代教育启蒙的思焕,怎么也无法接受润月是自己的老婆。润月从小照顾他长大,在他心中,润月就是比自己大十岁的姐姐,不是老婆。他不肯与润月圆房。

新婚不久,为了躲避国民党抓壮丁,思焕决定偷偷下南洋。思焕走后,阿姆绝望痛哭,她的丈夫下南洋的时候逝去,她害怕也因此失去儿子。润月开始了无尽的等待。

没想到不久阿姆收到消息,思焕在下南洋的轮船上染病去世。悲痛欲绝的阿姆决定瞒住润月。十六年苦等,好不容易跟丈夫结婚,还没圆房,却等到丈夫的死讯。阿姆是在怀孕期间接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同样作为等郎妹,她深知其中的苦,怕润月会寻短见,她求众人帮她瞒着润月。

得知消息的发小,经常上门为润月干活。阿姆不再驱赶他,润月却顾及名声,当面拒绝发小。甚至为了躲避发小,润月决定跟着挑盐的队伍干活赚钱。挑盐的活很辛苦,挑着一担重重的盐,一天还得走五十里路。

挑盐的过程中遭遇了强盗抢劫,润月失足掉下山谷。发小出现了,原来他担心润月,也加入了挑盐的队伍,悄悄跟着她。两人激烈争吵,发小忍不住说出了死焕已死的消息。

润月痛哭流涕,她内心自责,觉得是自己放思焕离开,才导致了他的死,让阿姆白发人送黑发人。润月回到家里,和阿姆相拥而泣。

从此以后,润月不再拒绝发小的帮助和轻易,只是由于道德伦理束缚,两人没能更进一步。

直到等郎妹阿菊的小丈夫被大水冲走,尸骨无存,阿姆怕自家断了香火,找村里的长老商量,想要招发小做上门女婿,与润月成亲。发小满心欢喜,润月觉得自己害死了思焕,却不同意阿姆的决定,要守寡一辈子。

阿姆只得亲口告诉润月儿子已死的消息,也说出了自己想要为家里延续香火的想法。为了阿姆,润月同意了和发小结婚。

在发小和润月准备结婚的同时,阿菊也要被迫结婚。因为丈夫已死,阿姆决定让阿菊跟公鸡拜堂成亲,拜堂后阿菊就再也不能嫁人。阿菊选择跳入江中,追随丈夫而去了。

就在润月和发小洞房花烛的夜里,村里的长老收到了南洋的来信。原来思焕并没有死,他寄回了润月的镯子,让润月不要再等他。阿姆慌忙敲了润月的房门告诉她消息。

得知思焕还活着的消息,润月毅然决然摘下发簪,只要思焕还活着,她就得等他思焕回来,绝不能嫁给别人。

从此,润月每夜在昏暗的灯光下数黄豆,打发寂寞的黑夜,等待丈夫的回来。几十年后,润月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所住的围屋成了旅游景点,她这个等郎妹,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今天,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等郎妹这一奇葩的婚俗,让润月甘愿舍弃爱自己的发小,等候一个远在南洋,不要自己的男人一辈子,实在让现在的我们觉得难以接受。

夜昙夜昙

夜昙夜昙

我就来说一件真实的事,在农村各种各样的奇葩事多得很,可能我说的没有人会相信。事情发生在二十多年前,有个小村庄离我家有4公里路也是我一个乡,这个村庄只有十多户我全部都认识。到底是什么奇葩事?就是双方对换老婆玩,而且双方关系还相当好。老王是做石匠的,老李是专门帮人家浇混泥土的,而老王经常帮人家盖房彻砖,主家需要浇水泥楼他就会叫老李去。所以关系也很好,有一次老李厨房有一边墙塌了需要修补,当然他肯定叫老王帮忙修,因为修那点墙不要很多人,他就叫老婆帮忙拿拿砖,他自己在外面做事。正好他俩人有说有笑,说到那个份上忍不住就发生了关系。老李当时肯定不知道,时间久了就被老李发现了,而老李也不作声随便让老婆怎么搞,然后老李就找老王老婆私下谈及这事,到底说什么外人也不知道。然后老王老婆也同意跟老李混在一起。而且双方也明显知道这事,两家人还非常亲密,两个男人经常在一起喝酒,今天在你家喝明天在我喝,还非常高兴哦!他们两个人都不吃亏还感觉新鲜。这事可以说整个乡人都知道!而对他她来说无所谓,大家说说奇葩不奇葩,如果不是公开的多的是,而公开做这种事我头一次见。相信很多人没听说过吧!

不怕热的小火星

不怕热的小火星

邻居张大,张二,张三,三兄弟。张大曾经是村部会计,张二原村里村长,张三上海经营调味品生意。

早年三兄弟一起开荒一大片山地,种毛竹,一直没有明确划分各自归属范围,直到分家,也只是在大约的说一下,各自所有权范围。

就这样也好些年,相安无事,毕竟不是值钱的东西,竹笋就算挖错了也无所谓,反正这东西长起来,吃都吃不完。卖更卖不了几个钱,基本都是各家挖点自己晒个竹笋干,偶尔可以炒肉吃吃。

好巧不巧的是,修建高速公路,正好三兄弟的毛竹林在早期规划范围内。这下早年没有很好的明确所有权界限,开始发挥作用了。

张大媳妇跟张三媳妇,两因为一棵竹子的归属,在山上从互相斗嘴,到互相数落,再到互相拉扯扭打在一起,两吨位差不多,不分胜负。

张大媳妇气性大,回家想想估计气不过,拿着柴火刀直接往张三家去。张三媳妇吓得连滚带爬的喊张三,张三午睡中惊醒,急忙下楼,看张大媳妇架势,抄起一个扁担飞了过去。

张大媳妇嗷的一声,吓跑了,连哭带骂的。一到家就拽起,在家按着计算机归零归零的张大,一边拉着张大一边数落着张三的不是,一边要死要活。

张大心烦意乱,撸起地中海式的发型,想了一会,就拿出挂在裤腰带上的诺基亚,拨通了张三家的座机。

噼里啪啦,叽里呱啦一顿互相问候,也没问候出所以然来,索性两公再约一次架得了。

张大兴冲冲的,从后堂推出嘉陵小钢炮,用力一踩,一跨,拧着油门噗噗噗噗的往张三家方向,风驰电掣的去了。

该张大走背运,一个看是不大的下坡弯道,一个不留神,连车带人完美的飞了出去,自由落体外带抛物线落地,摔了个狗啃泥,掉了两颗门牙,差点毁了容。

两公互相交流切磋,以张大摔了个狗啃泥小插曲的方式,不了了之。后经邻居群众,各方调节,那棵有争议的竹子,从中间钉一个钉子过去,一分为二,一人一半,包括那颗竹子所占地面积,也是同样分属。

张大,张三两家恢复往日安宁,只不过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也在等着征用竹林落实补偿。

都在想着美事,美事偏偏绕道而走了,剩下两根霜打了茄子,垂头丧气。

一年后,张大村会记职位被取消,被他人替代,张大心里清楚,是谁下绊子不同意的。

多年后,张三村长没连任,差三票,张三心里也清楚,差的是谁家几口人不给他投票。

amherstwu

amherstwu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