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听过哪些奇葩的故事?
甜宝妈
三十年前我们老家有个亲妹妹抢姐姐的老公,全村的人都骂这个妹妹不要脸,可这个妹妹就不怕别人怎么骂,她就偏要跟姐夫乱来。这世上真是什么奇葩的事都有。
轩居晨风
1993年在沈阳浑南的柴油机厂工地,那地方叫什么来着,下深啊还是什么记不清了,农村。堡子里的地头蛇常到我们工地来玩,也占不少便宜,工地开工后他家房子翻建了!在家开个饭店找我们去捧场,饭桌上讲述自己的情感历程,原本是他自己看好的媳妇儿给他生个女儿后被他小姨子撵走了,小姨子非得要和姐夫一起!然后小姨子又给他生了个女儿!看他也是吹牛,肯定是他又看好了小姨子才把媳妇撵走的。这个人叫小果,现在应该是七十来岁了吧,如果还在的话。
朋友的弟弟的媳妇跟姐夫跑了……过两年回来了,姐夫回归家庭,弟弟和弟妹离婚了,然后是各自再找一个合适的人生活。难得的是这姐夫和这个小舅子还能和平相处,相安无事!不知道是姐姐定力高还是姐夫道行深![绿帽子]
钱小拿
失踪七年的老公变性成了女人,奇葩吗?
毛香相依为命的儿子放学途中,被电动车撞飞了。
痛不欲生的毛香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个不负责任,甩手丈夫的错。
她登上寻找老公的南下火车。
厂子说没有这个人。她执着的找到同乡。
同乡帮她找到老公“同居男友”。
在她声泪俱下的恳求下,“同居男友”把她带到夜店。
毛香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是一浓妆艳抹,衣着暴露的妖娆“女人”,也是自己同床共枕,生下儿子的丈夫?!
hebbie
奇葩事城市农村都有。提这个问题的明显不应该这样提。
miamiazy
不是听的,而是见到的:嫁女儿是货真价实的买卖。
30多年前,那时我就6岁而已,不过当时目睹这场交易,对我幼小的心灵还是产生不小冲击,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当时我们村有一家人,家里有几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那天,媒婆带来了一个外地男人,跟大女儿相亲。
可能两家人也达成共识,接下来就谈彩礼的事情了吧。不过很奇怪,他们不在家里谈,反而像谈生意一样,选在家门口的一坡上谈,所以当时围了好多人,我就挤在人群中看。
那外地男人把口袋里的钱全部都掏出来了,排在地面上整整齐齐的。可是那家的大哥不同意,说那些钱不够,还要加,要不别想带走人。
在苦求无果的情况下,那外地男不得不把手腕上的一块表解下来,一起排放在地面上,旁边有人小声地说,那块表是外地男跟别人借的……那排钱和那块表,让我觉得非常震撼。
后来,那家大哥终于满意了,收起钱和表走进家门。过了一会儿,家里的大女儿拿着行李出来了,然后就跟外地男走了。
后来,大女儿还是时不时回娘家,看起来她过得还可以。
那件事是发生很久以前的了,现在我们村的女儿们可娇贵了,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明面上的交易。
luxialxx
前几天早早地买了车票,准备乘火车去省城医院复查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车站打出了字幕:火车晚点一个多小时。只能在车站里干耗着了。
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膀。一转身,那个人摘下口罩——是我在汾河边上的大村里租房住的时候的邻居。自然而然地问起了原来左邻右舍的情况。其中一户人家的事儿,堪称奇葩。
这户人家有兄弟姐妹七个。老大哥荣儿比最小的妹妹丽丽大了近三十岁。原邻居说荣儿已经在前两年去世了。我还觉得奇怪,前两年我在城里见过他,红光满面。身体很健康。怎么突然就走了呢?难道是什么急病?
原邻居说怎么?你真的不知道荣儿是怎么死的?接着就给我讲了下面的内幕:
荣儿的三个孩子中,儿子勇勇最小。但是比姑姑丽丽也小不了几岁。也就相差四岁的样子。俩人从小就关系很好——丽丽的母亲,在丽丽三岁多的时候,因为误食了农药拌种的豆子,去世了。是勇勇的妈妈(也就是丽丽的大嫂)把她一手养大的。不知道的人们,还以为丽丽是荣儿的女儿呢。其实是荣儿的妹妹。
勇勇小时候,经常觉得比自己大姐还小两岁的丽丽,应该是自己的二姐(比二姐大半个月)。怎么叫她三姑呢?但是不管怎么说,丽丽和勇勇的关系很好。如果不是姑侄相称,倒像是亲姐弟一样。
丽丽长大后,考上了师范学校。在毕业后找了个医科大毕业的县医院的大夫,俩人就在城里安家了。
没几年功夫,勇勇也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的人怕他打了光棍。赶紧给他在邻村找了个对象,结了婚。
因为勇勇从小在家里娇生惯养,身无一技之长。所以结婚后的生活过得比较紧张。要是没有父母的尽力帮助,这日子就难以为继了:勇勇也随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越来越感到经济紧张了。眼看着父母一天比一天老迈,靠他们也不是办法呀!怎么办呢?
有一年正月里去三姑丽丽家走亲戚,就把苦恼向三姑诉说了一番。三姑父当场说他在城里的街上,开了个药店兼诊所。等下了班就回来坐诊。现在正缺个自己人照料这个摊子。如果能行的话,就让勇勇的媳妇儿二花过来跟上店里的领班,先学习上一段时间。等学成了,就由二花打理药店,不雇人了。
就这样,二花就进城当了药店的售货员。一年多以后,就把雇工辞了,独挡一面了。
因为二花需要经常守着药店,勇勇又要种地,和父母照看孩子。农忙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进城去找二花。曾经有人委婉地提出夫妻这样分居,不太妥当。但是勇勇和父母都觉得这是亲戚,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事情的败露,是丽丽丢了家里的钥匙引发的。因为下了晚自习,和儿子进不了家门,丽丽就去了丈夫的单位要钥匙。却被告知丈夫今天根本就不值夜班。那他去店里了?
家里和店里离的远。等她晚上十点多钟赶到店里的时候,药店已经是黑灯熄火了。
本来是想叫醒二花,问你三姑父来过没有?敲门变成了砸门,惊动了左右的邻近店铺,门都没开。
这时她儿子跑过来,悄悄地告诉她:有人说大老婆来捉奸了!这下好看了……
果然,敲开门之后,在药房里打开了灯。却赫然发现丈夫的上身,竟然穿着侄媳妇儿的花边儿背心——忙乱和黑暗中,抓错衣服了……
俩人当场就吵了起来。情急之下,她扇了丈夫一耳光。然后又去撕扯二花。混乱中,砸烂了药柜上的玻璃,身上多处被划伤了。
没想到的是闹过之后,丈夫居然提岀和她离婚。要和二花共同生活!这事儿在村里顿时被人们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把个一辈子温厚善良的荣儿,气得当天就晕倒了。醒来后说啥也不去医院。没几天就喝上农药死了。
piupiu哲哲
在农村听过的奇葩故事还真有一些。
我家的一个前邻居,有一个男子,比我大十五六岁吧,视力很不好,他给生产队赶大车时,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前面那个人赶着牲口走哪里,他也赶着牲口走哪里。有一次,前面的那个赶车的故意使坏,把车赶到坑里,他也把车赶到坑里。
文革时,他是造反派的一个小头头,看上了地主家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把她强奸了。姑娘怀孕了,想急着嫁出去,可没有人愿意娶她,最后,她只好嫁给了这个视力不好的人。
结婚后,这个女的二十六七岁就生了4个孩子。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地主富农等都摘帽了。这个女的或许是出于报复心理,和一个外地的四十多岁的正式工人好上了,经常离开家去找那个正式工人,有时候,一去一个多月,村里的人都对她指指点点。
后来,她丈夫和她婆婆费尽周折,把她追了回来。
可是,她还是心有不甘,就像《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娘一样,说有什么仙家附体,开始装神弄鬼。(那时候,我们村里有好几个妇女,为了让家里人听她的话,就说什么仙家附体了,要家里的人听她的,伺候她。)
1981年夏天,她丈夫的一个堂哥在生产队里掰烟时,突发心脏病,死在田地里。
她丈夫的堂兄家和她家一墙之隔。她丈夫堂兄的父亲还活着,已经七十多岁了。
秋天的一天,这个女子的婆婆在我们家里说,前一天,她儿媳妇隔着墙看她丈夫的堂兄家,说看到她丈夫家族死去的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子边,有十二个人,空着一个座位。其中的一个死人笑嘻嘻地说,有一个人快要来了。
我当时听了,觉着头皮有些发麻,认为是胡说八道。
不过到了冬天,她邻居家的那个老人就去世了。
据她邻居家的人说,老人去世的夜里,猫头鹰一边鸣叫,一边向窗户上扑。
更令人惊讶的是,前几年,眼神不好的男子和她老婆都去世了,前后相差没有多少天。男的七十二,女的六十六七,两个人都是肺癌。
dengfang501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故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周围环境不一样产生的故事有点不一样而已。在城里也会有奇葩的故事,只是不容易发现,三缄其口而已。非要说农村的故事,主要是因为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不一样而产生的。
记得那个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还没有分田到户,在生产队,每天都要点名,在点完名后,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说,你要是当着大家的面脱裤子,我就给你钱,他以为人家不敢,结果她说,我脱了你要是不给钱,我扒你的裤子。说完,她真的脱了。那个男的根本没有钱,也没有想到她真的脱。结果那个女的和几名女的把他的裤子扒了,光着身体下地干活。
还有,那个时候在农忙的时候经常要开夜工,有的时候要到二三点钟,经常就不回家了,干完活,吃过夜宵,就到打谷场上用稻草搭成屋,男男女女就睡在一起,也没有被子,睡着睡着有的人就不老实了。故意装睡,装着不小碰到进行搔扰。还有个别的胆大包天,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做起了不该做的事。更奇葩的一个夫妻,老公在和别人,她自己也在和别人搞到一起,事后两个人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的一样!
无与伦比i
村里的猎户打兔子的时候遇到了特别诡异的事情。
我们村庄坐落在保定市清苑区,属于平原地带,但距离满城区也不算远也就是30公里就能到达满城区的太行山脉。
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山上野物很多,有的时候早上起来家里院子就能发现狼的粪便和爪印。
我们村不大,从小我印象中有两家爱打野味。我们这边我小的时候野兔,野斑鸠,野鸡特别多。野兔最多,去地里收白菜的时候都能捡一窝小兔子回家。
此人在国家没有收Q之前就有一杆猎Q。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最爱的就是打野兔。有次去野外打野兔,成为了他一辈子的噩梦。
他描述说在我们村东的野地里发现兔子以后就开始追,追到乱坟岗那片,兔子停下了。他举Q瞄准,一瞄就是人形,一瞄就是人形。吓的他连滚带爬回的家,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打过野兔。后来国家禁Q让上缴Q支。他麻利的就交了。
埃及蛋
很多狗血的剧情编剧也变不出来的!我村当年一哥们,自己孩子一个不管了,去帮姘头养了一大群,不是他生的,绝对真爱啊!
mimoangel
以前村里着火是最让人害怕的事,因此就有一些奇葩的事出现了,说村东面不能造房子,否则造一个房子,村里着一次火,当时破四旧,大队造仓库,牛棚,养猪场,结果还真灵验,每次都是房子完工没几天,村里就看火,后来就不敢去造房子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造了水泥结构房,这以后就没有这说法了
kenedy
谁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的?小翠当年抛下嗷嗷待哺的三个儿女和老实巴交的丈夫,跟人私奔,二十多年后,她又回来享受天伦之乐了。
小翠是我本家堂姐,因为婶婶身材矮小,她身高在女性中还凑合,她大哥就惨了,一个大男人,个头不足一米六,家里又穷,这样的条件在农村是娶不到媳妇的。于是,家里就用她给她哥换来了一个老婆。
那时候我们还小,不知道小翠对换亲的安排有没有什么不满。只知道那边的人家比小翠家更穷,还是孤儿。兄妹俩相依为命长大的。男人长得还可以,只是老实巴交,没什么本事。
虽然穷,但农村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他们在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儿子。完成生育重任的小翠结束了东躲西藏逃避计划生育的生活,很干脆地去做了结扎。
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孩子多,男人懦弱无能,只能由泼辣能干的小翠挑起生活的重担。她外出打工去了。
她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就去工地上跟瓦匠后面做小工。搬砖递瓦运送砂浆,干的都是重体力活。那时候,村里很多妇女都出去打这样一份份工。
而瓦匠的活相对轻松一些,工资还高得多,要是肯稍微照顾一下小工,小工就轻松许多。我记得那时候,村里很多出去做小工的小姑娘最后都嫁给了跟着干活的瓦匠。越是艰苦的环境,一点点援助和温情就能够轻易打动人心吧。
小翠虽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但她结婚早,那会儿也不过三十出头。人又长得漂亮,一来二去,就跟年轻的小瓦匠勾搭在了一起。她竟然跟那个小伙子私奔了。
尽管后来,她老公费尽千辛万苦,几经辗转,找到她的下落,拖儿带女跑去求她回家,她不肯。娘家父母、哥哥去劝、去骂,她也死活不回头。娘家一怒之下,跟她断绝了关系。自此,二十多年的时间,她再未回过娘家。连她父亲去世,她都没到场。
她去享受她的幸福生活了。那父子四人可就惨了。没办法,他们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都搬来了我们村,跟小翠的大哥家住在一起。男人出去打工,三个孩子交给姑姑照顾。
可是,大哥家本来就有三个孩子,家里也不富裕。那些年那一大家子过得着实可怜。两个女孩都只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小小年纪就进厂打工,挣得钱全部攒起来,供家里还债和弟弟读书。
最小的男孩后来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还考上了县里的公务员,算是熬出头了。
只是可惜了那两个姐姐。两个女孩都长得很漂亮啊,为了彩礼,家里给她们早早找了婆家。大姐嫁的男人比她大十几岁。二姐的丈夫腿有点残疾,走路不太利索。
村里人都说,当初要不是小翠那么狠心,抛夫弃子,三个孩子也不会那么可怜,两个女儿那么漂亮,明明可以嫁得更好。这个做母亲的真是太不称职啊!
如果就这样过下去,这事也不算多奇葩了,那个年代在农村这样的事时有发生。越是贫穷的地方越会发生荒诞的事情。
神转折在于,前几年,小翠竟然回来了!她扔下了那个过了大半辈子的男人。因为她结扎了,她跟那个男人一直也没生下一儿半女。现在她不要他了,她回到了前夫这里。现在这边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儿子有出息,已经娶妻生子。女儿们心疼父亲独自带大他们的不容易,替娘家翻修了房屋,隔三差五送来各种吃的喝的用的,照顾得妥妥帖帖。
这个时候,小翠回来了。
正常的模式不应该是父子四人痛骂她一顿,撵她滚蛋吗?可是,她前夫竟然欣然接受了,儿女们也默认了她的回归。
好吧,她在外过了二十多年的逍遥日子,现在老了,又回来享受天伦之乐了。
我不知道那父子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做到原谅的。更不能理解的是,小翠回来之后还很高调,跟着大家一起走亲访友,跟别人谈笑风生,闲来打打小麻将。她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sloboy渔蚨
这个事情我还真听过,离现在有三四十年了,当事人也故去了,老两口子活了九十八岁,想想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活如此高龄,真是一种奇迹的存在,令人羡慕,更为惊奇的是老两口一个早上死的,一个晚上死的,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孙子,孙女不少,后来又有了重孙子,重孙子,令人羡慕的四世同堂,但是在老太太活到六十岁的时候出了一件
奇葩的事,现在人们说起来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的,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很清苦,还是在有大队的时候,每到秋收,麦收还得去队里去分粮食,有一次老太太得病了,让村里的医生也看不出来,几天吃不下饭,也拉不出大便来,老头和儿子急得没法,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老头无奈只得跟队长请了假,借上队里的一套马车,和儿子拉上老太太去县里看,那个时侯村里都没有马路,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离县城里20里路,一路巅坡,到了县城医院,太夫看了看老太太己经奄奄一息了,不愿留在医
院了,让他父子俩回去办后事吧,父子俩无奈,只得赶着马车往回走,又是一路的巅坡,奇迹发生了,到了家里,老太太忽然睁开眼要大便,老头立马抱起老太太去厕所,一连拉了几次,老太太有精神了,肚子也饿了,病奇迹般的好了,后来人们说老太太的肠子绞在一起了,经过马车连续的颠坡,绞在一起的肠子开了,后来一直活了三十多年,得以和老头同日死亡,真可谓一对幸福夫妻。
小发条
鬼打墙!
村子里有个老张头,平时就喜欢喝点酒,有一次去邻村朋友家做客,老张头酒也没少喝,天色也晚了,老张头又在朋友家,拿了瓶酒,又拿点菜,就往家走了。
老张头摇摇晃晃的往家走去,回村子的路上,老张头就感觉路特别漫长,走半天也没到家,却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面无表情的看着老张,老张问这个人,你看啥,坐下喝点酒啊,我这还有菜,老张头自言自语的说着,但那个人还是面无表情,也不搭理老张头。
老张头自己坐下喝上了酒,一边喝,还一边问这怪人,你话也不说,你就这么站着,你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吗?老张头看着怪人,还是一句话不说。老张头脾气上来了,问这怪人,你牛啥,跟你说话,你耳朵聋啊,跟你说话都不回答,老张嘴里骂骂咧咧的,拿起了酒瓶子,就敲到了那怪人的头上。
老张头打完了,就倒在地上睡着了,等天亮了,太阳光照到了老张身上,老张头也醒酒了,一看自己睡在坟地里,看着自己的酒瓶子,砸到了一个小纸人的头上,那酒瓶子都陷入到了纸人的头里。这老张看见这情况,那都吓得傻了,原来昨天晚上他喝多了,竟然跑到了山里的坟地里了,老张头撒腿就跑,回到了村子里,说自己遇见鬼打墙了,其实这老张头也是酒喝多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去了坟地里!
克里斯蒂猫
印象中,农村的家族观念都很强,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处事方法,在我们看来确实很难理解。
——我原来在农村工作过几年,知道当地有一户人家,发生过一些奇葩的故事!
那户人家姓李,李姓父母都是最朴实的农民。家里有两个儿子,学习都很好,但是大儿子考上高中没有念,主动放弃学业去镇上的砖厂打工。小儿子后来考上了一所理工大学,父母和哥哥都非常高兴,就全力支持小儿子的学业!
大儿子后来娶了村里的姑娘,又生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挺和美。小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市内工作,也处了一个城里的对象。就在俩人商量着要结婚的时候,做哥哥的突然发病,摔倒在楼梯上……
那时候哥哥早已不在砖厂上班,他为了多挣钱去城里做力工。正赶上十一月份人们新楼回迁的时候,他每天给装修房子的人家扛水泥扛沙子,一天能赚到二百块钱。哥哥摔倒的那天早晨,临出门之前还跟父母念叨,“这一冬下来,我最少能挣两万块钱,给老疙瘩多凑点结婚钱,别让人家爹妈瞧不起……”
可谁曾想到他会突然摔倒,水泥袋子从肩上滑下来……那以后,身强力壮的哥哥成了植物人。父母跟着上了火,嫂子愁的几乎活不成了,眼瞅着三四岁的儿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家里又没有积蓄,救治病人又借了不少钱,真是满天的云彩压过来,看不见一丁点亮光!
后来,也不知道这家人是怎么商量的,竟然让小儿子放弃了婚姻,回来跟嫂子过,一起来抚养年幼的侄子!有人说是小儿子主动要求的,因为感念大哥供自己念书的恩情。也有人说是父母逼着,为了那年幼的孙子能留下来……
还有人看见小儿子的女朋友从城里跑来,在这住了两天,苦苦哀求小儿子不要做这样荒唐的决定。“我们都有好工作,我们可以抚养小侄子,我们供他读书,给他娶媳妇,给他一个好前途,我们俩负担得起!嫂子愿意改嫁就改嫁,不愿意改嫁我们可以给她找工作……”
但是,这女朋友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最后还是伤心的离开了。小儿子也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调回到地方,在那个离家很近的小镇上班!
从那以后,小儿子就和嫂子,和父母生活在了一起。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农忙的时候也跟着嫂子去地里干活,平常的日子最喜欢带着小侄子玩。后来也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人也算和美,但是我们从来没见那小儿子有过笑容,也没见他主动跟谁打过招呼……
印象中,他总是一个人低着头,悄无声息的来去。好像怕打扰别人,又像怕被别人打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