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听过哪些奇葩的故事?
zaza从此直立行走
农村的奇葩故事很多,讲一下我们哪里有一家人,她们家里条件很穷,男的也死得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傻,娶了个老婆,也有点傻,脚走路也是盘起来的。
他的妈妈就找了一个男的来上门,没多久,她大儿子就出去打工了,儿媳妇没几个月就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像她这样又不知道怎么避孕,就一直生,又生了一个儿子。
然后,我们哪个生产的人都知道了,农村里的人都喜欢说八卦,喜欢说三道四的,都说几个小孩都不是他老公的,是他后爸跟她媳妇生的,你说不信吧!但是小孩子确实也长得像他后爸。
结果没办法,她妈妈也死了,她总是生小孩,又没人管她,政府部门就找人把她送走了。
罗克福尔
村头老张头要娶自己儿媳妇,这算不算奇葩的事?!
去乡下婆婆家遇到这个事了,村里田间地头议论纷纷,任谁也想不到老实巴交的张老蔫有这么大的勇气村头老张头外号张老蔫65岁了,老伴儿在四十多岁时有病就不在了,张老蔫一直也没再娶,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结婚了,有的在外地,本村的只有他三儿子和小儿子,他要娶的儿媳是他最小儿子的媳妇,他一直跟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家里两个孙子小儿子在34岁那年骑摩托车出事撒手走了,留下了他和儿媳外加两个孙子,他那时想过去三儿子家一起生活,三儿媳死活不同意他就这么的一直和小儿媳妇生活在一起。自从小儿子出事后,张老蔫头发本来稀疏的白发,一夜之间全白了,小儿子出事那年他61岁,不到半年他就得了胰腺癌,身体外面接个尿袋,重体力活干不了了张老蔫有病期间都是小儿媳妇照料,小儿媳妇是外村姑娘,从小就没了父母,在哥嫂家长大的,勤快肯干,就是不爱说话,两个不爱说话的人在一起总是默默无言,他劝儿媳妇改嫁吧,留下一个孙子他给照料,儿媳妇也不说话,但是有提亲的儿媳妇也不看那天张老蔫家吵起来了,三儿子来家里,听村里人说他爸要娶小兄弟媳妇,他觉得脸丢尽了,骂他爸,老不要脸的,这事你都能想出来,三儿媳更是厉害,一言不合直接就要挠小兄弟媳妇。我婆婆邻居们都去围观劝架了,确实这个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劝说张老蔫和小儿媳妇都是一扁担压不出个屁的人,两人一个倚在门口,一个在里屋炕上哭得像个泪人,大孙子没在家,小孙子趴在他妈妈怀里也跟着哭,三儿子和三儿媳妇,叉腰站在他们俩中间,啥难听骂啥。有的邻居小声地说,张老蔫也是都这样了,还娶儿媳妇,儿媳妇图啥啊,孙子得管他叫啥啊?屋里闹哄哄的一锅粥,说啥的都有,有劝架的,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不知道是谁把村书记找来了,村书记来了果然有效果,大家鸦雀无声了,听村书记的村书记首先让三儿子三儿媳坐下冷静一下,然后径直走向张老蔫,问他,老蔫叔,你说说你的看法,你家这样不是办法啊,你和贵荣(他小儿媳妇)都怎么想的?我们都知道贵荣孝顺你,对你不错,你们也都单身,有选择权利,可是你要是这样你们连同孙子会受到社会谴责的,你孙子路还长,让孙子怎么上学呢?书记说完之后,张老蔫放声大哭,然后断断续续地说出他要娶贵荣的原因因为他这几个儿女对他不闻不问,平时基本不来往,小儿子走后儿媳对他一直很好,很尊重他,他有病,儿媳也是像伺候自己父亲一样对待自己,他的癌症现在转移到肺部了,他怕他不久与人世了,怕他走后怕儿女们来抢家产,把小儿媳妇撵出去,小儿媳妇没有地方可去,他就想出这么个主意,小儿媳妇先前不同意的,他说不同意他就喝农药算了,小儿媳妇无奈同意了,也就是说他俩假结婚,他家房子大,本来他们就在东西院住着,他对儿媳像对自己姑娘似的。这下大伙全明白了,村书记劝解他,你要是怕别的子女争夺遗产,你写下遗书指定继承人就可以了,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改天我领你去详细地咨询一下律师。张老蔫无奈地摇着头,我们都不懂啊这下知道真相了,大家摇头叹气,感叹张老蔫一片苦心,大家纷纷散去,留下书记和他们一家解决矛盾。题主问,农村你听过哪些奇葩的事?
这是我在乡下婆婆家听到最奇葩的事,当时觉得毁三观,可是知道真相后,又替这公媳俩感到悲哀和感动,悲哀的是两个人都是法盲,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闹出这么大的笑话,感动的是,善良孝顺的贵荣无微不至的照顾公爹,不是亲爹胜似亲爹,让老实巴交的张老蔫孤寂的心里得到了失去子女的安慰。人间自有真情在
不知内情莫乱猜
村中奇葩事多样
唯独他俩最无奈
Janesesame
女的是智障,男的是傻子,两个人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其中老大考上了名牌大学,老二有轻微智力障碍,现在开了一家小修理铺,老三是个女儿,成家后现在是那个村的首富。儿女三人比我们这些智力正常的人过的还好,不知道这算不算奇葩?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傻子”。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每个农村都会有一个“守村人”。
傻丑就是我们村的守村人。
傻丑姓刘,名不丑,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做刘不走。以前的人们起名字都比较奇怪,为了让孩子健康长大,除了“官名”以外,都有一个小名。而傻丑,从小就没有大名。
傻丑从小就傻,小学毕业,都算不清楚10以内的加减法。
听我父亲说,傻丑其实和我父亲还算是同班同学。
还是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年夏天,队里安排几个社员晚上去菜地看西瓜,傻丑作为队里的闲人,也被安排去看瓜。
到了后半夜,又累又困的社员们都挤在麦秸垛上睡觉,唯独不见傻丑。
到了第二天,社员们陆续回家吃饭,依然不见他。
傻丑的爹娘当时就急了。因为我的老家,离太行山脚下只有十几公里。那个年代,正在农田里忙活,或者正在麦地打场的时候,经常会从后山跑下来野狼,偶有恶狼伤人事件。
虽然儿子是傻子,但那也是爹娘的心头肉啊。傻丑的爹娘发动左邻右舍,还有生产队的人,都去了瓜地附近寻找。
从八点左右一直找到十点多,终于在村里的乱坟岗找到了正在坟头睡大觉的傻丑!
原来,这小子晚上嫌麦秸垛上冷,恰巧村里前一阵有人去世,埋葬过后,逝者生前的衣服被子就扔在坟头,傻丑就一个人在后半夜跑到了乱坟岗那个坟头,公拱在了那一堆破衣服被子里睡觉!
这个事情,被村里传诵了几十年。就连现在村里刚牙牙学语的孩子,老人们都会给他们讲述这些故事。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傻丑已经30岁了,他的同龄人,早已经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
按正常来说,傻丑这辈子,是不会结婚的,更不会有下一代。
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二、阿花90年代,很流行去南方打工。
当时我父亲在县国营汽车配件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二三百多块钱。但是去外面打工的,尤其是南下打工的,有的人一个月都是七八百,上千的也有。
我们村的傻丑,随着时代的潮流,也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一去,六年都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音讯。
那个年代,治安不太好。在外面打工的,人口失踪是一种常见现象,很多人就这样消失在了异地他乡。
当时村里人都说,像傻丑这种智商的,恐怕是凶多吉少。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直到了90年代末,消失了六年的傻丑突然被我们当地的派出所,用警车护送了回来!和他一块回来的,还有一个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傻子的女人。
这在村里,当时是一个大新闻。
原来,当年傻丑刚下火车的第一天,就在火车站被当地的蛇头盯上了,连哄带骗的送进了当地的一个“黑砖厂”。
这个砖厂所有的工人,都是智障、傻子、或者像傻丑这样智力低下的人。
吃不好,睡不好,干活多,不发工资,而且动不动还挨打。就像个奴隶一样。
逃跑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智力缺陷,正常人还跑不掉,更何况他们。
直到有一天,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智障工人的家属寻找到这里,并且带着自己老家的公安,最后在两地公安的联合打击之下,把这些智障工人解救出来。
当时和傻丑一块干活的,还有一个女的,是个智障,自己姓啥都不知道,大家都称呼她阿花。
当时派出所也不知道该把这女的往哪儿送,以前的身份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找一个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的傻子家,基本上很难。
后来傻丑提出让阿花一块跟自己回老家,派出所正求之不得。
这个女的到了我们村之后,大家都叫她傻妞。因为她还不如傻丑,傻丑起码还知道自己叫啥,是哪儿的人,而阿花,一天到晚自言自语,疯疯癫癫的。
按规定,智障人士是不可能结婚的,但那时候,是90年代,一个美好、但也神奇的年代。
反正俩人就是结婚了,可想而知,结婚后的光景过的有多么烂包。
去过他家里的人,第一感官印象,就是味道,能活活的把人熏死。
傻丑在家里种地,偶尔出去打点零工,也不敢跑远,就在县城或者市里面。
阿花一天到晚就在自己家门口坐着,或者村里的路上,走来走去、自言自语。
三、孩子傻丑和阿花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白白净净的,从小就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从小学到初中,都在我们本村上的,高中在县城里,都是名列前茅。当时村里人都啧啧称奇!
老二比老大小一岁,从小就能看出来不太正常,说他傻吧,也不至于傻到他父亲那样,总之就是很愚钝。从小到大在同龄人里面,都是取笑和打闹的对象。
老三是个女儿,和老大一样,白白净净的。小时候虽然每天穿的脏兮兮的,但是能看出来胚子很好。
2015年的时候,老大考上了厦门大学!大二时候,空军去学校招飞,直接就挑走了,这事不光我们村,我们整个镇上,都传遍了。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
老二因为身体原因,至今未婚,在村里开了一个修理电动车的小铺子,勉强维持生活。
老三中学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在南方的一个电子厂,认识了一个同龄的青年,攀谈之下竟然是一个县一个镇的老乡。那个男孩很喜欢她,自然不在意她的原生家庭。去年的时候回来结了婚,举行了婚礼,并且没要一分钱彩礼,嫁给了那个男孩。那男孩父母本身很不情愿有这样一个亲家,后来女孩不要彩礼,自己的儿子又执拗着非她不娶,这才同意。值得一说的是,男方家在县城开了一家汽修厂,专修大车。在他们村算是妥妥的首富。
结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道轮回,谁都无法预料。小时候在村里,各种奇葩事听到、自己见到的都有很多,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村傻丑这些事,是我认为最奇葩、离奇的事情。
imisshuwei
在农村你听过那些奇葩的故事?我这故事不是听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每到冬季大多都是治山治水,大搞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像改河造田呀,还有修造平原呀,还有修建水库等。而且是集中劳动力,进行修造,农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草草的弄点饭吃,抢着时间赶到工地。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子女多,吃饭人口就多,大多数早晨都是煮一锅红薯稀饭,而且还是很稀的那种红薯稀饭。和着咸菜吃上两碗就赶着去工地。那时农村也没有电,照明都是用煤油灯。加上农村的房屋都是土坯房,非常黑暗。家里做饭什么的基本就是凭感觉,凭习惯。这天早上,他们一家依然煮上一锅红薯稀饭,这家主人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40多岁,身材不是很魁梧,却非常能干,非常能吃苦。他盛上一碗红薯稀饭,吃着吃着就用筷子夹起碗里的一颗红薯,他把红薯送进嘴里一咬,却怎么也咬不断,心想,这怎么可能呢?红薯煮稀饭,说什么也不可能红薯会煮不熟呀?他端着碗赶紧走到煤油灯下一看,这红薯究竟是怎么啦?他夹起碗里的红薯就往煤油灯下这么一照,不照不要紧,这一照,竟然把刚吃下的半碗稀饭全部给吐了出来,原来他连续几口都没有咬断的根本不是什么红薯,而且一只老鼠。
有人可能认为我这个故事是瞎编的,其实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就发生在我们村里。那时农村吃水都是在田间挖一口水井,一个村子几十口人甚至上百口人都要要到水井里去挑水吃,家里一般都用一只水缸,能装几担水的那种大水缸。那时农村的卫生条件非常的差,什么老鼠、臭虫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有时老鼠掉进水缸里被淹死,你根本就发现不了,一瓢摇进锅里也很正常。
当年我们镇上的供销社里的食堂,请的炊事员就是我们村里的,他做事麻利,而且炒得一手好菜,有一天中午,开饭时间到了,供销社的职工排着队,依次打饭,等到我们村里的那位炊事员揭开锅盖,只见干饭锅里正中间趴着一只长长的蜈蚣,顿时一排排着队的员工被吓得四处逃散。从那以后,那位炊事员就被解雇了。后来他回到村里,每每谈及此事,他总是摇摇头,什么话也不说。
说真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奇葩的事,与当时的贫穷有关,与当时落后的条件有关。如今好了,农村的水电路等基本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很多农村都建设的跟花园似的。昔日那些土坯房已经很少见到,大多数农民不仅住上了楼房,而且出门也有车。
所以,像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elfbard
我也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村的真实故事,小时候听我二爷爷讲的:
时间解放前后,地点坐标中原。我们村一韩性人家,老婆年轻身故,留下一个12岁的儿子。男主人感觉门丁不兴旺,所以给儿子找了个18岁的童养媳,由于儿子年幼不懂事,又同住一个屋檐下,于是不久男主人就把童养媳留给自己“照顾”了,期间生了两个儿子,这里权且定为韩甲和韩乙。过了几年,那个12岁的儿子也到了成年,也开始懂得了男女之事,于是他又把那个童养媳要过来归自己“照顾”,然后又生了一个儿子,这里定名为韩丙。
当时生活困难,于是,一家人就这样愉快的、融洽的生活着,也省得再讨一房媳妇了,至于这期间童养媳有没有互相被照顾,这个,二爷爷没有对我讲,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给我讲故事二爷爷早已不在了,那家的童养媳我小时候见过,有印象,现在也早就入土了。而韩甲、韩乙和韩丙还健在,老大七十左右,老三六十左右。他们老哥仨对外称是亲兄弟关系,实际上呢?哎呀不想了,有点乱。
在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尊严会变得一文不值,所以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感觉不算奇葩,而是生活所逼。如今,韩姓在我们村也发展成了大户,谁还会去揭这一段历史的伤疤?
doctor
天下无奇不有?什么鬼都有!
xy
我听说我们这边有个村里的人很会讲笑话,说是有个女人有点糊涂生了孩子不知道那年那月那天出生,有个算命先生她就帮孩子算命,先生问你孩子那年那月那天出生啊?她的回答好笑,我的孩子大水年黄瓜的月下雨的天[大笑][大笑][大笑]
selane_w
村里有个女人出轨给同村的男人,他们竟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后山的荒坟地里约会,这个地方一般人夜里不敢去,正是两个人约会的好场所。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有一次她趁她老公上夜班,偷偷溜出去约会,没想到她老公上班的炸糖厂停电了,提前回家找不到人,就发觉不对劲了。就自己打手电筒去溜达一圈,发现她们两个人正从后山荒坟地那个小路回来。就关了手电筒,躲着树后面,听到他们说后天等他老公上夜班再出来,两个人笑着回去了。
她老公当时脸都绿了,忍住装不知道,等过了一个小时到下班时间才回家,回家他老婆已经睡了。到了后天那个晚上,他早早就出去上夜班了,其实是绕路提前去了荒坟地躲起来了,半夜这真的看到有人打手电筒过来了,两个人在那片松树林下约会,这时她老公跳出来,大喊一声,吓的两个人抱在一起,人赃俱获,无话可说,出轨男少不了挨揍了,他老婆一个劲的哭,求不要打了。
回去后,两口子离婚了,奇葩的是,他们已经在一起出轨了长达半年之久,因为夜里这个地方根本就没人来,两个人胆子真是太大了,挑了一个荒坟地约会,真是少有,够奇葩了。
liujun
80年代的时候,我听说过一个奇葩真事。
说是某一家人,由于都出去田地干活去了。一个强盗(小偷)大白天就钻进他们家去偷盗。
话说这个强盗正在他们家楼翻箱倒柜的时候,主人就回来了。当场就把强盗给抓住了。
但是抓住了之后,再一看这个强盗的脸,居然还是隔壁村一个自己认识熟人。
农村嘛,都是人情社会。既然大家都是熟人,也就不好撕破脸。就打算放这个强盗一码,不想把事情搞僵了。
并且给这个强盗扶到一条板凳上,二人坐在一起。给他递上烟点上火,让他以后再也不要做这种糊涂事了。
这个强盗坐在板凳上吸着烟,满口答应。不住的忏悔,说自己是一时糊涂才干下了这件糊涂事。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干了,以后大家还是朋友……
就在这人放下戒心之后,这个强盗在谈笑间突然捡起地上的一把砍柴刀来,对着主人的头就是一刀。砍了之后丢下刀就想跑。
主人虽然挨了一刀,但是他眼急手快,一下就抓住了强盗的衣服。接下来二人就在那屋里面翻滚搏斗起来……
最终二人撕打了几间屋,主人的血也流得几间房的地面湿后。还是主人力气大一些。他把强盗手脚捆绑好,制服之后。才一头昏倒在地。
在80年代乡下出这样的事情,也真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了。一瞬间就十传百,百传千。方圆十里八乡都知道了。派出所里来人把强盗带走了!
话说在强盗老家的村里,第一次有路人来说消息时,就说:“哎呀,某某村某某人家里遭了强盗!把主人家都砍伤了!听说那个强盗就是你们村的人呀!”
大家一听都纷纷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地猜测这个强盗到底是这个村里的谁!
最搞笑的就是强盗的父亲,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强盗。居然开口对着众人说:“我们村里是谁在做强盗呀?等他回来了,我们大家在他脸上刻一个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强盗!”
大家纷纷笑着说好!就该这么办!
可是这话说了,还没一个小时。就有人传递来最新消息给强盗的父亲:“哎呦!某某啊!这一次是你家儿子做的这个糊涂事呀!”
强盗的父亲听了之后,当场无地自容地跑了……
艰难的路途
钻狗洞找奶妈
60年代,我们村里有对夫妻,夫妻俩忠厚老实,待人热情,那男的那时还当过大队长(也就是现在的村主任),村民对他们都很好,可惜这家不知怎么的,生了几个儿子都夭折了,大儿子带到7岁突然得病死了,二儿子带到5岁也得病死了,三儿子三个月就夭折了,四儿子生下三天也夭折了。然而三个女儿却都安然无恙。村里人都说,他们前世可能是做了恶人,老天惩罚他们没有儿子。
夫妻俩都很伤心,那年女方已37岁,这次又怀孕了,快生的时候,夫妻俩商量这次如果生的是儿子,一定不能自己带,要找个奶妈帮忙带。经打听刚好邻村有一家前两天流产了一小孩,女方有奶水,而且她家已有4个儿子3个女儿,个个身体健康。经过协商那家答应做奶妈,夫妻俩很高兴,过了两天终于要生了,果然是个儿子。儿子一生下,接生婆用布包裹好,连母亲都不能看,将小孩从大门边的狗洞里递出去,父亲从狗洞外将孩子抱走,又将孩子抱到牛栏里,围着一头母牛转一圈,转好圈后才将孩子抱到奶妈家,由奶妈帮忙扶养。据说牛狗能狗驱除邪气,说也奇怪,这个小孩在奶妈家还真健健康康地长大了,而且那对夫妻后来又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也健健康康地。你们说这个事情怪不怪。
nan_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物为化名。
老李要外出打工,放心不下家里的老婆王方和两个孩子。
临出门前,他把王方和孩子委托给自己的好兄弟小李,让他没事多登门,多照应。
小李在镇上开着一个饭店,手头很宽绰,好兄弟有托,自然帮忙。
老李走后,小李忠于所托,经常上门问问嫂子缺些什么,帮忙干些活儿。
开始是一周去一次,后来是一天去一次,再后来是一天去几次,最后是去了后就不走了。
小李的妻子很不满,认为他们是勾搭到一起了,有奸情。
她先是质问小李,小李矢口否认,还骂她心眼小不相信他。
她上门找王方,王方和她对骂,两人撕打在一起。小李不但不管,还偏向王方。
她给老李打电话,让老李回来,老李说:是我让小李去的,我相信他,绝对没什么事,你也放一百二十个心。
有了老李这句话,小李后来干脆住到了王方家,挣的钱也全都交给了王方。
老李一去五年没回来,每年寄回的钱还不够三口人吃用。但有了小李的帮衬,两个孩子都上完了高中,一个还考上了大学。
有人在外地遇到了老李,暗示他回家看看。老李说他在外地给人看大门,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钱,回去一趟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再说回去后这个工作也丢了,他不回去。
小李这边和自己的老婆孩子基本断了关系,一心一意和王方过日子。自己儿子该结婚了他不管,王方儿子结婚了,他给盖房子。
但前不久,老李回来了,带着儿子把小李打了一顿,从家里赶了出来。
有次,他和人喝酒,得意洋洋地说:我这是有目的的啊,不让他跟王方好,他能给我养活孩子啊,俺儿咋上学结婚啊。
现在,小李身无分文,住在路边的窝棚里,不知听到老李的话后,作何感想。
白玛
听家里的老人说,以前医疗条件很差,很多人得了病医不了。隔壁家有一户人家,2个女儿一个男孩,但是居然都不是男主人家亲生的。说是男主家有不育之症,那个时候几乎不会有人离婚的,而传宗接代的观念似乎就是他们人生的主题。于是,他叫老婆去找别人生的,3个孩子,估计都不同父亲。一个敢提,一个敢去,还有一个敢做[捂脸]。
sinopw
农村有的奇葩事,特别的搞笑!
我有在农村住过的经历,也看见过农村的奇葩事,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一户姓李的人家,他家的母猪下崽了,那一窝猪崽里头,有一只小猪崽,生的畸形,长了长鼻子,有点和大象的鼻子差不多,结果在小山村里引起了震动。
很多人去这老李家看猪崽,就说这猪崽长的象鼻子,那是猪神转世,在看猪崽的时候,那是又烧香,又磕头的,还特意准备了一张供桌,摆上水果糕点的,当时这老李家的人,都蒙圈了,在小村子里住这么多年,他家头一次这么热闹,还受到村里人的尊重,就是因为这畸形的猪崽。后来这奇怪的猪崽,没有活下来,出生后不久就死了,这场奇葩的闹剧才算平息了下来,我也挺佩服那些人的想象力,硬是把一只畸形的猪,当成了猪神转世,还说那猪神,可以保佑五谷丰登,结果那畸形的猪,也没活下来,跟什么猪神也没啥关系。
还在农村看过一件奇葩的事,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个小水库,在打捞鱼的时候,捞到一条红色的鲤鱼,这条鲤鱼长得也比较奇怪,鲤鱼全身是红的,但在鲤鱼的头部上,却有黑色的纹路,那黑色的纹路,怎么看都象是人的五官轮廓,当时看见这条怪鱼的人。都站在岸边议论纷纷,说这鱼怎么这么奇怪呢,鱼头的位置上,怎么会长着人的五官轮廓,正在议论的时候,本来捞鱼的时候,那天气晴朗,万里乌云,这条怪鱼上岸后,短短几分钟,忽然之间狂风大作,天空一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
这当时在场看热闹的村民,就说那红色鲤鱼是水里的神灵,把这鲤鱼打捞上来了,是触怒了这鱼神,才在一瞬间天地变色,电闪雷鸣,村民非要把装到桶里的红色鲤鱼,在放回水库里,但那在水库里打鱼的人,不让把鲤鱼放回水库里,就在河岸边发生了厮扯,更有的村民,还对着那红色鲤鱼祭拜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鱼神莫怪,最后这条红色的鲤鱼,还是被放回了水库里,那些发生厮扯的人,有的打得鼻青脸肿的,那条红鲤鱼放回了水库里,这奇葩的闹剧才收场,这二件事发生的年代很久远了,那个时候由于山村还比较落后封闭。
所以才有个别的村民,一遇见有点异常的事,就愿意用封建迷信去解释,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早就没人会相信什么鱼神,根本是无稽之谈,至于那忽然之间天空下起了雨,那也只是巧合罢了,山里的天气多变,那也是正常现象。扣泥Ki
在村里,一直有俩个奇葩的事情在人们的口中传扬。其一:六十年代左右的时候,村里有个小伙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可他长的黝黑奇丑不说,还矮,顶着一颗大脑袋,腆着大肚腩,短短的俩条小粗腿,相亲的姑娘过了一个又一个,就是没人愿意嫁给他。没法子,家里的长辈商量后,决定让他的一个堂兄替他相亲,他的这个堂兄(已经结婚了,有老婆孩子了)长的仪表堂堂,人模人样的,是村里公认的好女婿标准。
一个美丽的姑娘一眼相看中了堂兄,决定下亲事,小伙子一家都窃窃自喜,赶忙准备东西,定下日子迎亲。到了结婚的那天,新郎新娘是要拜天地的,袅袅婷婷的新娘被搀扶着站好,她发现身旁与她一起行礼的那个胸前戴着红花的人大马猴似的,还没有自己高呢!这怎么回事啊?
新娘子急眼了,她伸长脖子四下里一扫,恰好看见那堂兄正帮着挑了一担水进院来。新媳妇一个蹿子蹦跟前,拉住他胳膊就说:“你才是我男人!我嫁的人是你!”这堂兄吓的一激灵,一担水都洒了,扔下扁担就跑。这新媳妇儿就嚷嚷着追,俩个人都是一身的水,湿漉漉的,你躲她追的满院子绕圈圈。
把周围看的人们都逗的哈哈大笑。小伙子和他的父母都是一脸黑线。都上前拦阻,可新媳妇又哭又闹,非说自己相的就是他,嫁的也是他,这没错。
后来,也慢慢的过起了日子,但生了四个孩子,俩儿俩女,不过都早早的过世了,男的操劳过度,体格小,没有大力气,干活吃力,要承担家庭的重担,久而久之,累倒了,女的一辈子郁郁寡欢,最终得了不好的病,一命呜呼了。
其二
也是村里的一个男的,他早早的丧失父母,只有一个姐姐嫁在本村,还能帮他缝缝补补,眼看着三十出头了,也没有姑娘愿意进家门。
一天,有个媒人和他姐姐说邻村有个姑娘脑子不好使,但也能做做饭,洗洗衣服,和你弟弟凑合成个家,互相搭伙取暖吧!
这姐姐觉着这样子也行,要不s弟弟老单着也不是一回事啊?就做主同意了。
这女的过门后,就在家做饭洗衣服,这男的就下地劳动干活。一天,这男的饭后肚疼的厉害,直不起腰来,他到赤脚医生家里买药吃,医生看他的模样 让赶快上医院,这男的忙喊姐姐姐夫陪他医院,医生说是中毒了,忙着给他洗了胃,输了液,才算转危为安。
回到家里,大家就逼着这女的问话。这女的还很硬气,就说不知道。后来,这姐夫找了个朋友,戴着小孩子的大警帽,手里拿着儿童玩具枪,大踏步进家来,问是不是她下的毒,不说就一枪嘣了她。她吓怕了,当场尿了裤子。结结巴巴的说,是她在面粉里给他悄悄的放了一点点儿老鼠药,谁让他老骂我,给他做饭吃他也骂,不给他做饭吃他也骂,实在恨不过,才让他受受折磨。
后来,这女的生了个儿子,智商随了他妈,也没上过学,长大后,他爹费了好大劲儿才给娶了个还不如老婆儿子聪明的媳妇进门,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小子,这男的挺高兴,不管怎样,也算有后了,他吸取了教训,不敢让孙子母乳,怕跟了遗传,每天都是去打牛奶喂。这孙子几个月大了,看上去很聪明,会坐会爬了,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会抓挠会摇头,会伸手要抱抱,又可爱又聪明,谁见了都夸跟了爷爷了,是个机灵孩子。
这男的简直爱不释手,整天除了去地干活就是把孙子抱怀里, 指挥老婆和儿子给孙子洗尿布,热牛奶。
这娘儿俩就气不过,又不敢违抗,于是,一天,在这男的不注意时,这娘俩就偷偷的跑了,怎么也找不见,这男的找人大寻了好久,最终放弃了。任由他们娘俩在外面自生自灭吧!
他还把那傻媳妇儿送回了娘家,和亲家说明了情况。亲家无所谓,转头又给这傻闺女找了人家, 要了一笔彩礼。
这傻闺女在新婆家呆了有半年,这新婆婆和新老公嫌弃她傻,又把她送回来了,还堵在门口要她爹还彩礼钱 ,她爹当然不给了,说你要稀罕你就领回去,你要嫌弃你就留下来 ,钱早给她哥娶媳妇用了。当时你就知道她是傻子,我也没骗你。那新老公思忖了一会儿,扔下傻闺女,自己走了,彩礼钱不给也不要了。
这傻闺女又在娘家安顿下来了,就是她爹准备再给她找个新婆家,要一笔彩礼时,她的前公公赶来了,说是她的前婆婆和前老公回来了,娘俩背井离乡,在一个工地上给人家做工混饭吃,现在工地没活了,娘俩满地流浪,沿街要饭时,被本村的一个人发现了,给带了回来。
现在,孩子也会说话了,快喊姥爷,看着虎头虎脑的外甥,这傻闺女的爹乐了,说好啊,就把闺女领走吧,让孩子有个亲爹亲妈,只是我闺女虽傻,但她也是有娘家的人,你这说不要就送回来了,说想要又来令人了,总的有点儿意思让我面子过的去啊!要不这以后村子里也没脸呆了。这前公公忙应允,从怀里掏出一万元,放桌子上,让孙子牵着他傻妈妈的手,走了。这傻闺女的爹也没说挽留的话,抓起钱数起来了。
村里人说起这些,就笑的不行,看看人家这傻闺女,还成了香饽饽了,
慕小柒
毕老四五十多岁了,找个媳妇,彩礼还得三万五万的呢,过了门还得当宝是的,在农村彩礼钱是必须给的,过门之后还得对她好,不好就不跟你过了,彩礼钱还不退,人家还可以再找,在农村女人还是很吃香的,后到一起的两口子都是真心,真心的很少,到了夏天外面都是人,坐在门口都是唠家长里短的,在我们城市就不一样,所以我还是挺羡慕农村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