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听过哪些奇葩的故事?
二锅头兑伏特加
因家庭矛盾离婚,弟媳妇离婚后找姐夫,成了全村的笑话!
kofterry
农村犁地套黄牛。,这头赶到地那头。来回奔走起得早。上午砸草去喂牛。犁完地了小麦种,等到五谷去丰收。
曹大毛爱马户
第一件,泼妇骂街。这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项目,时至今日,仍然时有发生。以前是因为人们文化低,物质匮乏。从而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都容易争吵。人们文化低,道理讲不过。只好通过声音大,骂人来压制。到了现在,虽然已经很少。但仍然会有婆媳吵架,邻里争吵。从而上升到,女人跳着骂人,敲脸盆游街骂人的现象。这还是人们物质水平,文化层次低的问题。不过随着九零后的慢慢成年,这样的情形会改变吧。 第二件,农村闲人,混子。有没有发现,村上总有那么几个人。这种人,平时也不种地,也不打工。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还总能过去凑热闹。还从不见他们上礼金,还总好出个风头。你以为他们贫困潦倒吧,人家也许比你穿的还光鲜。你平时忙死忙活的,干活身上脏的,回家媳妇还叨叨。人家就穿的干净的,晃来晃去,饭点了。要不去谁家席面上蹭饭,要不,还下馆子。而这种人,很多是光棍或者离婚的。还是生活没有动力,没有压力。家里没女人,男人生活没有目标。 第三件,遛狗,遛羊的老大爷。有没有注意到,你每天起再早,也总有些老头比你还早。他们年复一年特别勤奋,而且很忙。忙着干嘛呢?遛狗,放羊。一般遛狗的是有退休金的那类人,早上早早起,遛狗,见到人就想聊天。特别热情。放羊的(这里不是养一群羊那样的,人家那是养羊,是生活。)就只一两只,两三只。而且他会放的特别认真,起的早,回家晚。这种是真不爱种地的懒人,总要找个事让别人看到自己多么忙, 农村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事,但究其根本,还是以前经历不发达,教育落后的后遗症。只希望我们的祖国富强,社会发展稳定。我们农村人都是很勤劳的,只是缺少机遇。农民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早日经济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孝子都多了,媳妇也都好媳妇了。
微笑豆豆6891
我听过最奇葩的故事就是在一个很穷很穷的小山村里,村里有一半人是光棍,因为太穷了,所以都娶不到老婆,有些家庭人有好几个兄弟,大哥娶了老婆之后,其他兄弟可以一起共用一个老婆,然后他们生的孩子呢,就喊喊所有的兄弟都喊爸爸,因为搞不清究竟是和谁生的。因此,有些女孩子嫁到有很多兄弟的家庭,这个女人就要生十多个孩子。
ApolloKing
奇葩的故事奇葩的事、不一定都在农村、其实城市的奇葩故事奇葩事要比农村多得多。不能单向的直指农村:
御子彤
出马
我&是乌龟
许厝村有一女子,结婚了,老公太老实。就再与姓章的同居,生了一子。后因经济问题,又与本村一男子同居,现在已有一男一女。这算什么?
foru
在农村你听过那些奇葩的故事,首先就是说一个人,白天好好的,晚上他睡着了,既然会梦游,意思就是说,他半夜三更起来,既然从新墙上轻轻松松爬到屋顶上,说的我是不信的,还有人说,梦游的人,轻轻松松从三楼跳下去,什么事也没有,居然没有受伤,如果你把对方叫醒后,他有可能会摔断骨头,但是你可以看着他跳下去,看着他又爬上来,继续睡觉,第二天他居然不知道他晚上梦游过。你们有见过这么奇葩的事发生吗?听别人说的我也不太信
驼峰
这个事情我亲自碰到过。那时我才十几岁,我哥哥在城里做生意,当时租住在一个城中村,暑假我去帮忙。夏天很热,当时基本上没有空调。晚上大家都到房顶水泥天台睡觉。当时在天台有四家人:我和我哥,一对年轻夫妻,一对中年夫妻,一个年轻小伙,有时候还有两个女孩。发生问题的是年轻夫妻里的女的和那个小伙。我哥是做水果生意,那个中年夫妻也是,那对年轻夫妻男的是一个厨师女的是在美发店上班,两个女孩是酒店做事,那个小伙子不清楚干什么的,好像是个街溜子一样的感觉。做水果的每天都是很早就要去进货,一般凌晨三点左右,所以我哥和那对中年夫妻睡到两、三点就走了。两个女孩不一定会来那天就没有上来。那个厨师那天先和老婆在天台上睡,后来我哥他们走的时候他也下去自己房间睡觉了,因为他身体不舒服后半夜发冷。楼上就剩下我和那个小伙以及那个少妇。我哥照顾我,叫我早上五点才去帮忙。睡天台大家都是一张席子和一个毯子。当时那个少妇的席子就是和那个小伙子的挨在一起,中间大概隔了半米距离。我四点半睡醒了起来天刚刚有一点蒙蒙亮。我就看见那个小伙滚到那个少妇的席子上两个人睡在一起,那个少妇穿的吊带睡裙,那个小伙就一个裤头子。我也没有说话就收起席子走了。当天晚上回来就听到那个小伙跑了,那对夫妻在吵架。后来房东告诉我们,说那个小伙晚上把那个少妇搞了,少妇以为是她老公就没有反抗。应该是我走了之后那段时间。后来那对夫妻也搬走了,也就不了了之。奇葩不?
琎Linda
老人血吸虫肝腹水肚子大,儿子们不愿养,只好住到村外废弃的队屋。队屋地上摆的全是用过的农药瓶,有晚起了死心,把各个瓶里剩下的药收集到一起,有一小勺,喝了。然后发了狂,在野外跑了半天,拉了一滩腥臭的东西。睡了几天病就好了。
省里医生也来问他究竟喝过哪些药,他也说不出,有的瓶干了,有的能倒出一两滴。把人领到队屋,指着一地的空药瓶给人看。省人民医院年年给他检查身体。
大清早女人还在睡瞌睡,男将就挑谷加米去了,有人钻空子睡了女的。事后女的拿砧板和刀剁着满村骂。
夫妻俩都是劳改农场的管教,只是场区不同。离得远,每周五晚上才能到家,妻子给留着门。这天下雨就没回,等第二天晴了,回去跟老婆打招呼,晚上下雨就没回来。老婆很奇怪,你没回那半夜回来的是哪个?
早上犯人干活,有几个把另一个捆着扔在窑顶,就都忙自己的去了。天黑收业集合才发现少一个,是那个谁谁谁。这几个犯人才记起,赶紧爬到窖洞上一看,早死了。
农村收银元的骗子抓了不少,都是偷奸耍滑好逸恶劳的主。他们能老实干活就不会当骗子了但管教有办法,插秧割谷论亩,捡棉花论斤,干了才有饭吃。有的叫家里寄钱,换个轻松活放牛,有的人一饿一天,经常吃不上饭,自杀的不少。
随之
嫂子嫁小叔子算是奇怪的事了吧,在我们这里有很多丈夫去世后就跟小叔子或大伯过日子的,真的是有很多很多,我个人觉得吧是挺尴尬的一件事,因为会被很多人说这样那样的,在你们身边会有这样的情况吗,大家一起讨论吧
我思故我痛
有一个老头,哭着爬着要去跳河,这个故事不是奇葩,而是老年的一种现实。
有个老头久病卧床,虽有子女,但不想老连累本来就工作忙的子女,并且天价的医药费,于是便打算放弃生命,一为家里本来就不宽松的收支止损,二是让子女不再积年累月的奔波照顾,于是便出现了前面那一幕,但几次都让家里人及邻居发现了,及时阻止了。
后来不到一年,那老头真的往生了,应该是病逝的吧。
古人曰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有孝子,又咋忍心让儿女无边际的每天为照顾自己而奔波劳碌?本来他们的生活就谈不上好过,出嫁女还要顾及夫家的操作持家。
放弃老人当然为不孝,只好埋头顶着继续尽孝和努力工作,囫囵活着一天又一天。
前几年有位五六十多岁的北方朋友的父亲去世了,然后在私下聊天时他说:“父亲去世了,他也解脱了,我也解脱了”。
我当时听后觉得有点诧异,为何会如是说?我脑补了许久,当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我又不可能去追问他,是吧,此事不了了之,无解。
百行孝为先,无论多难,大家仍坚持尽孝,长辈们也不要多想。
养儿养老,人类伦理纲常,千古以来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毛病。
做好自己,珍惜身边人。
shedk
以前农村由于闭塞的原因,封建迷信很有市场。家里人生病或者有什么不顺的事情不去找医生或者弄清楚原因,而是非常愿意花钱找一个“装神弄鬼”的“大师”来做法事。据说大师通过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烧一张黄纸,再用木头宝剑对着空中挥舞一阵,然后就可以保证生病的马上见好,有什么不顺的很快就可以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有一次一家人的老爷子活到95岁,无疾而终了。家里人说这个是“喜丧”,还是准备请大法师来做法事。当晚,一家人都穿着孝服,跪在灵堂上。因为老家的规矩,老人逝世以后要三天以后才能入殓,所以只能放在临时搭建的“灵台”上,身上盖一张白色的布单。灵堂的规矩是比较多的,按照大法师的指挥,哪个跪什么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众人在这种情况下大气都不敢出,只能悄悄咪咪地跪端正。大法师来做法事之前喝了二两跟斗酒的,满身酒味道。就看他拿着木剑在灵堂范围内手舞足蹈,上串下跳。突然,大法师停止了做法,而且明显感觉他在发抖,只见他用剑指着灵台,用颤抖的声音说“看,看,看嘛,动,动,动了”!所有跪着的人也随到大法师的手指,看见了白色布单下面真的在动。第一个稳不起的居然也是大法师,只见他猛地大喊一声“有鬼”!然后就偏偏倒到的冲了出去。屋子里面的人也呼啦一声,全部都跑出灵堂。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问,咋个了,咋个了嘛?“有鬼”!这个时候,村上的刚从部队转业不久的民兵队长赶忙把人们拦住,然后非常镇定的告诉大家,哪里有什么鬼哦!我去看看。众人没有再失魂落魄的往外跑了,都把民兵队长看到。等了一会儿,民兵队长出来了,手里还抱着一只黑花猫。结果是那只该死的猫儿,不知怎么跳到灵台里面去了,可能是老爷子一直在喂它吃东西,畜生也讲感情。最搞笑的是那个大法师,平日里驱神捉鬼,呼风唤雨的混吃混喝,这种情况反而现了原型,结果也是个胆小如鼠的骗子。
岚洛
公公和儿媳妇私奔算不算?
这可不是我杜撰的。
几年前,在广东省普宁市里湖镇农村,就发生过这个事儿。
那户人家,当爹的,是老板,大腹便便,身戴金光闪闪的链子。而儿媳妇年轻貌美,带着几许俗气与妖艳。
据说,由于儿子经常外出办事,当爹的有时就会和儿媳妇一起给孙子洗澡。而做婆婆的,比较老实,偶尔要去帮忙,还被儿媳妇说“不用”。甚至,儿媳妇还曾讽刺婆婆人老珠黄。
也不知道是啥原因,这个儿媳妇就和公公走在一起了。
面对外人的议论纷纷,儿子起初不信。直到有一天,他在外无意间发现了父亲的车,发现车中出来的是自己的妻子,继而发现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去开房……
后来,这个年轻人自己结束了生命。
而做公公的和儿媳妇由于东窗事发,竟然携款潜逃,私奔去了。
这就是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普宁市里湖镇一桩农村真人实事。
这样的事真够奇葩的,也是惨绝人寰,乱伦的事儿。
直到今天,怀旧的宇哥纳闷的是,一个是公公,一个是儿媳妇,两个这种身份关系的人,怎么会搞到一起?谁先开口的?问题是怎么开口呢?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农村也好,城市也好,总有很多奇葩的事儿让我们大跌眼镜。
在感到不可思议之余,我们同情那些因感情而受伤的人,同时,也要时刻告诉自己,保留一点清风正气,做人、做事要对得住良心。
巴尔的喇嘛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大概九岁,听过三姨父讲的他亲自经历的灵异事件。讲的是去逝的三姨如何多次夜里又回到他身边说了许多话。
三姨和三姨父都是苦命人,三姨是我姥爷的侄女,是我妈的堂姐,因为三姨早早没了父母,和我姥爷姥姥很亲,每年都有来往,三姨三姨父的村子人均土地四亩左右,沙土地,尽管土质不是很好,但面积多,种植农作物种类多,果木树也很多,主要是各种梨。而姥姥村子土地少土质较好,人均将近一亩,只能“以粮为纲”,农产品相对单调,特点是有水稻。所以每年三姨父都要送来梨和花生,而姥姥就要让三姨父回家时带上大米。这样的来来往往,我见了三姨父也很亲,而且盼着他来,来了就有梨和花生吃。小时候也去三姨三姨夫家住过,和他们家的五个哥姐弟妹一起玩儿,那时候就知道三姨有肺病。
后来病着的三姨又生了第六个孩子,一个男孩,只有这个小姨弟我没见过。
这样,三姨家一共三男三女六个子女了。本来就病着的三姨生了这个小儿子之后,病情加重,不到两个月就去逝了,这对三姨父的打击有多大可以想象,六个孩子最大的也就十三四岁。
三姨父内心有多痛苦别人无法体验,嗷嗷待乳的最小的儿子只能送人了。
冬天了,没有了农活,三姨父闷闷不乐的来到姥姥家,长吁短叹着慢慢悠悠的抽着烟袋,总是那样的不急不慌,声音总是不高不低,语气也从来没有过激烈,跟姥姥姥爷诉说着经历和愁苦,这天他住下了,讲了很多很多。
我知道他家的不幸,但好多事情又似懂非懂,只能默不作声的看着听着。
令我难忘的,也一直是半信半疑的,就是三姨父说三姨死后回去过好几次了,跟三姨父说,她放心不下这个家,放心不下这些孩子,三姨父边说边擦眼泪,跟姥爷姥姥说,叔啊婶儿啊,我可一点没糊涂,我说的全是真的啊!她可是真真儿的回来呀!最后这回是老晚了,孩子们早都睡实着了,我没心思躺下,坐炕边上抽烟呢,她就一点声儿都没有的进了屋,坐我身边了,我也没看见门开。坐下后她就说,这几个孩子,我得要一半儿,要不然我这身子骨推碾子都推不动,挑水也挑不动,你得把孩子给我仨……还说三姨说完这些就钻进灶堂走了。
三姨父说了他们很多的具体对话,都是家长里短,孩子分不分的不同想法和争执,但最主要的是三姨来要孩子这个主题。
听了这些,我都愣了,傻了,不敢信,又不敢不信,同情着三姨父和他家的哥姐弟妹,又害怕极了,怕的浑身发冷紧挨着姥姥,几乎就是在打颤,完全失去了当时能有的判断力,因为上课时老师总讲破除迷信,听广播也听到的是破除迷信,都说是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可三姨父咋就这样说的真真切切呢?
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年,他家的老二,也是大儿子,我要叫他姨兄,肾病死了。和这个姨兄还一起玩儿过呢,他很敦厚老实,把我当小贵客谦让着,对这个姨兄的死我是有痛惜感的。
又过一年,送给人的那个最小的男孩儿,刚过两岁因白血病也死了……因为我没见过,心里除了吃惊没啥别的波澜。
三姨父这个家被一再的阴影笼罩着。想起他们,当时不太懂事的我也是心里有了压抑感的。
然而,三姨父家的不幸和“诡异”并没有结束。
1968年秋天,由于在村里经受过一次只有文革时期才会有的心理创伤(这另有故事),11岁的我和大弟弟都辍学了,又去三姨父家住了一冬天,跟着他家两个姨姐一个姨妹一个姨弟在一起,他们都几乎没怎么上过学,所以我俩主要是跟着二姐还有姨妹去拾柴,只要不下雪就去。
至于天多冷风多大都不是阻拦我们的条件,耳朵冻没冻,脚丫冻没冻,手上有多少裂口,脸蛋子皴不皴,都不在任何人的计较之中。
我们上下年龄都只差一岁左右。
大姨姐要操持家务,因为大姐早已经承担起替代三姨角色的任务了。唯一健在的男孩,那个姨弟也才六七岁,个子矮小,在家跟着大姐或者和他的小伙伴玩儿,但我们拾柴回来他还是很高兴的跟着一起笑笑闹闹追追打打的玩儿,可想我们有多么熟悉了。
更意想不到的是,过完那个冬天我们走后的第二年,这个姨弟被查出了心脏病,又没能治好,没多长时间也死了。
听到这消息时,我们都惊呆了,既为三姨父的痛苦,也为姨弟的可怜……更有着三姨父说过三姨要分一半儿孩子的联想,天啊,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回想那个姨弟,确实是和我们跑着玩儿的时候爱大口喘气,动不动就蹲下只笑不动了,谁也不懂啊,谁也不知道那不正常啊!
那还是他们邻居里有个在外面当医生的人,离家数十年回去探亲时发现了这个姨弟不对劲,他带着听诊器呢,给这个姨弟做了一般的视触叩听的检查,严肃的告诉三姨父,这孩子病的不轻,赶紧去医院吧……可还是没保住。或许是三姨执意要带走他?!
这些事件,这个问题,让我始终感到不可思议,不敢做出判断,每每想到这些,受过的唯物主义教育信念就会被动摇。
半个世纪过去了,时间久了,慢慢因为生活的纷繁渐渐淡化了对这事情的注意,但无法忘却这一切,每每因些什么相关缘由,总能想起那一切。此时就是。
小时候听过的那么多西游记里都没有的妖魔鬼怪神界人间的故事,都渐渐忘的支离破碎完全没有复述的可能了,唯独三姨父的故事实在无法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