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高于或与《三体》相当的科幻有哪些?

提到的作品

[作品]永恒的终结

关于时间旅行的终极奥秘和恢宏构想

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品]2001:太空漫游

《太空漫游四部曲》第1部

阿瑟·克拉克

[作品]坎特伯雷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故事集,大部分以韵诗形式写成。全书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两篇,其余都是诗体。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来自社会各...

杰弗里·乔叟

[作品]海伯利安

海伯利安四部曲之一

丹·西蒙斯

[作品]星船伞兵

《星船伞兵》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莱恩的代表作,荣获1960年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执导《机器战警》、《魔鬼总动员》、《本能》等高票房影片的国际级导演保罗・范赫文于1997年将其搬上...

罗伯特・海因莱恩

[作品]球状闪电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

刘慈欣

[作品]轨迹

《轨迹:湖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册》主要内容简介:湖南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极其丰富。作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湖南涌现了众多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有不少中外闻名的革命纪念地。这些都是现实、...

湖南地图出版社

[作品]星球大战

也许火星人在海潮宇宙的另一端已经看到了它们派遣的先锋们的命运,接受了教训。也许它们会试着在别的行星上寻找安全一些的居住点。由于火星人的这次袭击,人类的宇宙观也拓展了。当我和妻子凝视夜空时,我们认识到,...

威尔斯

[作品]基地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品]Hyperion

The winner of a 1990 Hugo Award follows seven pilgrims on a voyage to the world of Hyperion--domina...

Dan Simmons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最新跟帖
Sunny丫头要lu

Sunny丫头要lu

看过绝大多数经典科幻小说,可以说,目前为止,没有能超越三体的科幻小说。

daodaoilian

daodaoilian

感觉这些回答的民族自豪情绪有点过了,单说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从文学性,故事性,宇宙描写宏大同时又细腻。三体第三部虽然同样宏大,但是对比基地系列的宏大总感觉有点儿戏了,虽然三体第三部经历了许多光年许多时间甚至宇宙的尽头,但是全程只有两个人物,对比基地系列人物群像构成的历史厚重感,穿越千年的史诗级叙事,还是欠缺了点的感觉。举个例子,三体我们记得罗辑,章北海等描写非常成功的人物,其他人物的描写就感觉很单薄甚至脸谱化。但是基地系列的众多人物就给人感觉有血有肉的多,像是每个人物走上历史的舞台的聚光灯下,表演出精彩的一生,然后谢幕,下面的人物又登场。感觉像是读着由众多人物的精彩的一生构成的银河帝国这部史诗。当然三体是我读过最优秀科幻作品之一。但说实话,在世界上登峰造极并且无出其右还毫无缺陷,这有点过了。

miya_chh

miya_chh

中国的科幻《三体》绝对是问鼎之作,无人望其项背,即使在国际也绝对跻身一流。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球状闪电》,如果还没的话建议可以看看这一部,想象力绝对不输三体。

另外推荐几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科幻佳作可以做参考。

第一部《永恒的终结

永恒的终结》(The End of Eternity),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1955年出版的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问世60年来,这部作品被全球科幻迷们一致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也是20世纪科幻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全知全能,被全世界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创作力丰沛,一生之中著作近500 本,涉及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每一个范畴,涵盖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

第二部:2001太空漫游(亚瑟·克拉克与库布里克合著小说)

2001:太空漫游》是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为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年的电影剧本所做的小说。这个故事是根据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凑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里的某个概念,可看做本书基础架构 。库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说和电影同步进行,到后期库布利克还投入编剧本的工作。

刘慈欣曾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还没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地球人要抓紧恶补一下了。这非常有助于你为即将快速到来的全民太空时代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姬十三(果壳网CEO)

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刘慈欣(《三体》系列作者)

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作者)

克拉克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了双手。

——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大开眼戒导演)

2001:太空漫游》这部作品我总是看不够。——汤姆·汉克斯(奥斯卡影帝)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书中有一些内容居然成功的预言未来:

1970年,“阿波罗13号”遭遇意外,向任务中心报告的第一句话是:“休斯顿,我们出问题了。”几乎和本书所言一模一样。

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应用了本书中所预言的利用行星引力加速的技术,并于2013年9月13日代表全人类首次成功飞出太阳系。

1981年,“旅行者号”探测器传回第一批土卫八图片,其景象与本书中所描述的竟然完全一样。

第三部: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沙丘》 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一部著名科幻小说。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 等多项榜单,更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本。

看看媒体怎么评价: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芝加哥论坛报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外星星球比其他科幻作家所描绘的更完整、更细腻,完美地平衡了技术描写和心理描写。 ——华盛顿邮报

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的确该找来读读。 ——《纽约时报

赫伯特对于这个星球的创造,包含了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对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是科幻史上一个伟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路易斯维尔时报

极强的感染力,情节令人信服,绝对天才的创意。 ——《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沙丘》在故事的生动复杂方面,《沙丘》同金庸的小说有的一比。《沙丘》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思考,这个规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独领风骚。只有《指环王》可以与之媲美。——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合成人作者帕特·卡蒂根

现代科幻史上的标杆之一,想象力创造上的丰碑。——美国科幻作家P·斯凯勒·米勒

第四部:《海伯利安》(丹·西蒙斯)

海伯利安》是美国作家丹·西蒙斯所著科幻小说。书名取自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同名长诗《Hyperion》。这是一部著名的太空歌剧经典、一部浩瀚壮美的星际史诗,充满着真实可信、面临艰难道德抉择的故事人物:末日将临,宇宙中烽烟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的光阴冢(Time tombs)的朝圣者,在路上分享彼此过去的故事。全书由六篇故事组成,分别叙述了朝圣者与伯劳(Shrike)的联系,透露了地球七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并展露了伯劳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作品用神似英国古典文学大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的铺陈手法,传颂亿万年的宇宙绝唱。该书出版后横扫重量级科幻奖项: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丹·西蒙斯的英文版


海伯利安》系列包括四部长篇小说:海伯利安 / Hyperion(1989)、海伯利安的陨落 / The Fall of Hyperion(1990)、安迪密恩 / Endymion(1996)、安迪密恩的觉醒/ The Rise of Endymion(1997);及三部短篇小说忆希莉 / Remembering Siri(1983)、半人马之死 / The Death of the Centaur(1990)、螺旋的遗孤 / Orphans of the Helix(1999)。

对于著作的评价如下:

“构思宏大,文笔雄健……不落窠臼,堪比伊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等经典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丹·西蒙斯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了700年之后的未来。小说见解独到,故事错综复杂,可以与伊萨克·阿西莫夫和詹姆斯·布利什的作品相匹敌。”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主题和风格的华丽结合。”

——丹佛邮报

“《海伯利安》(包括《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代表最尖端水平的科幻小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将会成为准绳,未来作品都会拿这部作品作比较,就好比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勒古因的《黑暗的左手》在彼时以同样方式树立了新标准一样。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伊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

“西蒙斯以精湛之技挖掘了科幻的潜能。”

——《轨迹

“这部小说,作为文笔最优美的科幻小说之一,模仿了《坎特伯雷故事集》,构画了一个遥远未来的宇宙,一个名为海伯利安的星球,那正是以约翰·济慈的诗命名的。”

——落基山新闻报

最后一部:新日之书(吉恩·沃尔夫)

新日之书(The Book of the New Sun)是由美国小说家吉恩·沃尔夫(Gene Wolfe)所著的科学奇幻小说,构思来自杰克·万斯的《濒死的地球》。故事背景设置在万古之后的地球,日光暗淡、文明衰微,人类重回蒙昧时代,主人公肩负召唤新日的重任踏上冒险之旅。 全书共四卷,于1980至1983年间陆续出版,曾摘得星云奖、轨迹奖、坎贝尔奖、世界奇幻奖、英国科幻协会奖、奥古斯特德莱斯奇幻奖等许多世界级幻想文学奖项。

对于作者和作品的评价:

你很难找到哪个当代奇幻作家是没有直接受到沃尔夫影响的。

——约翰·斯卡尔齐,《星际迷航:红衫》作者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奇幻之一。这套书就像一个宝库,其中装满了奇迹,装满了珠宝般的画面和令人沉醉的字句,装满了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角色和场景。在未来的许多年里,我们将会看到许多模仿新日之书的粗劣之作,这些书的封面上会印着“沿袭了沃尔夫的传统”这样的话语,因为所有伟大的原创作品都会无法回避地得到此类“致敬”。

——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作者

二十世纪最棒的科幻小说。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星尘》作者

新日之书创造力的深度鲜有作家可企及。沃尔夫把语言打磨得如此精巧,他的小说本身就可以当成写作教科书。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作者

吉恩·沃尔夫是一位巫师、一位拷刑吏,既愉悦又骇人。当心!这是魔法一般的东西!

——厄休拉·勒古恩,地海传奇《黑暗的左手》作者

不认可吉恩·沃尔夫是主流文学永恒的羞耻。

——柴纳·米耶维,地疤《鼠王》作者、“新怪谭”代表人物

吉恩告诉我们,文学可以是一切:一场游戏、一道谜题、一种宗教或坠入最深处的纵身一跃。

——金·斯坦利·罗宾森,“火星”三部曲作者

吉恩·沃尔始终是我眼中的泰坦巨神。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作者

阅读沃尔夫的小说,乐趣之一就是苦苦思索以推敲谜题的答案,乐趣之二就是欣赏他的文字,你确信自己已落入了一个讲故事大师的手中。

——迈克尔·德达,著名文学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

科学奇幻小说的一大名作,其重要性堪与托尔金、刘易斯的主要作品相较。

——出版人周刊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新日之书有斯宾塞般的寓言、斯威夫特般的讽刺、狄更斯般的社会意识和瓦格纳般的神话。沃尔夫创造了一套真实而奇异的社会秩序,读者的体验来自其内部……一旦进入故事,就不忍释卷。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二十世纪幻想小说中最具野心的一部。

——奇幻与科幻杂志


请参考,如有疑问欢迎交流。

____杨小拉

____杨小拉

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了《三体》并不为过。不说别的,单是书中的一个“宇宙社会学”就够碾压一切了,更别说动辄百亿光年的时间跨越和二向箔的降维打击。

说实在话,恐怕就连大刘本人也无法再超越这部作品。

金庸之后无江湖,大刘之后科幻。有缘得见,三生有幸。

一首简单的歌

一首简单的歌

这么说吧,比三体更深刻、描写更细腻、更社会哲学的作品有很多,就是那些上古科幻大神们的系列作品在此不列举了,但“像三体”一样给读者带来直观震撼的作品还真没有,至少我没读到过;原因在于脑洞对于科幻作家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一个脑洞单独成书,围绕一点建立大量情节人物细细讲故事,才是科幻小说常态,但大刘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一部系列作品中塞进去无数脑洞,却每一个都没有去完全展开细节,以至于几乎所有人物都扁平化,成了推动情节的“工具人”;其实三体中的每个脑洞或者每个重要人物都可以单独成书,然后连成一套十部以上的系列!

万幸有三体,一部近百万字的科幻盛宴,一场脑洞爆炸的洗礼,再看看大刘那些短篇:流浪地球,同样跨越四百年,同样全人类拯救家园的辉宏史诗,一共写了两三万字!一个项目报告都不止这点吧!还有吞食者和诗云,赡养上帝两部,都可以展开写成百万字的长篇。

大刘太狠了,热衷于拿脑洞洗地!

Loli

Loli

不想为了文字字数啰里啰嗦。看了这么多科幻作品。论太空史诗般的宏大,三体真是无出其右者。那些经典的作品如基地啊银河帝国什么的,只是科幻类政治小说,沙丘偏奇幻。

那么类似三体的有没有?个人感觉《海伯利安》四部曲接近,深渊系列勉强。老人的战争系列凑合,后期有点拉胯。

说实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有点恨大刘。我是科幻迷,但是三体三部曲真的把硬科幻小说给写死了!我想在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能超越的硬科幻太空类小说了!大刘自己也做不到。除非再出个奇才。

大头肥

大头肥

说实话,基本没有,可以看下我写的三体长评价。

yxivan

yxivan

当年三体还在网上连载的时候,我就关注了这部小说。当三体完结的时候,网上已经有人为三体谱写了主题曲,另外各种续写层出不穷。中国的网友为什么这么追捧这部小说,我认为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小说体现了国人普世的价值观

我记得小时候一本《星球大战》被家属院里的孩子,借来借去最后翻成烂纸。这就是我人生读到的第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这种充满幻想色彩的小说成了我最爱读的书。可是在以后读到的科幻小说大都是外国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充满着城邦文化和骑士精神,还带有一些大航海成功所取得的优越感。

这些内容中国的读者理解并不容易,需要加上些想象力才行。于是我幻想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一部中国的科幻小说,这不,三体就来了。三体中这些西方的价值观完全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这对中国的读者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书中的情节。


二、科幻的壳描摹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三体中用到的科学概念在刘慈欣之前的作品地球三部曲也有所提及。多维空间、光速飞船、降维打击等。但是三体不是科普作品,科学在三体中只是交代人物的工具,归根结底,作为一部小说,三体主要描写的是人。

三体中的人物都很中国化,无论是其中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西方读者的眼中都很中国化的。这感觉就像是我们看西方的文学作品一样,其中人物的文化底蕴是基于他们民族的传承。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更容易接受故事里的角色。

三、把视角提升到了全人类角度

这是三体被国际上被追捧的重要原因,三体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成为中国首部走出去的科幻小说。这是因为在三体中,描写的是当人类遇到了来自外星生死存亡的挑战,民族之间的矛盾将变得不值一提。

这种题材在国际上科幻小说领域是非常稀有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三体给人们l思考这一问题的全新角度。


图片来之互联网

综上所述,可以和三体相提并论的小说非常多,中国科幻起步较晚,但国外科幻已经接近200年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外国诞生了许多部伟大的科幻作品。在外国人眼里三体是一部很中国化的科幻小说,他们不会认为三体比他们的经典科幻小说更好。但是在中国人眼中,三体比他们任何一部科幻小说都要好。

外国的科幻小说我这里就不推荐了,讲真,国外近些年来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

最后推荐给读者一部堪比三体但被低估的中国科幻小说。江波写的科幻小说银河之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读,一定不会失望的。

hz2glr

hz2glr

各花入各眼,这种评论本没有对错。不过就怕有些人看过一朵大红花,就觉得世界上没有更好看的花了,其实可能是眼界不够,看得太少而已。

themuji

themuji

还没有。别的科幻作品格局都太小。

岑寂夜雨

岑寂夜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三体》无疑是足够伟大的作品,一定可以进去世界科幻史排名的,但具体第几,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三体》最可贵,最大的价值是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最高级的文学作品最终都是在写人性的,《三体》其实是披着科幻外皮的历史书,写的是人性。

猫狗

猫狗

我感觉没有。

juanher

juanher

科幻本就西方强项,比三体强的太多了,海因莱因,克拉克,厄修拉,阿西莫夫的作品无一不是。

脚踩西瓜皮

脚踩西瓜皮

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的科幻小说都很经典也很有前瞻性,至今都不过时。

叮当狗狗

叮当狗狗

看怎么比较,从故事时间跨度和宇宙尺度上看,比三体更宏大的有很多。基地系列,天渊,深渊上的火,我觉得都很不错。

但如果从宇宙角度讨论人性,社会伦理,以及文明之间的碰撞,我觉得没有比三体更好的。

澄子团长

澄子团长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