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文坛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何评价他对文学的贡献?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受戒

插图珍藏本

汪曾祺

[作品]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首部文化散文集,由此开启了风靡一时的文化大散文热,至今畅销不衰。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脉络。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从...

余秋雨

[作品]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在作者的总体...

余秋雨

[作品]沙家浜

《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 京剧《沙家浜》由来: 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

北京京剧团集体创作

[作品]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作者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汪曾祺

最新跟帖
与世隔绝的鱼

与世隔绝的鱼

喜欢汪曾祺,胜过喜欢他的老师沈从文。读汪曾祺作品,不沉重,不激烈,不费脑。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博大精深却又高不可攀。读汪曾祺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情变得纯净,变得温暖,变得淡泊从容。冬日午后或晚饭后一杯热茶,暖暖的室内,和谐的日光灯光,享受美好的时光。还可以读读周作人。

柏林熊

柏林熊

感谢邀请!汪曾祺老先生(1920年3月5号——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写作平淡质朴、如话家常,主要作品有:(羊舍一夕)(羊舍的夜晚)(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菰蒲花集)(家常酒菜)(自得其乐)(黄油烙饼)(葡萄月令)(汪曾祺小品)(汪曾祺全集)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深受观众喜爱,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

汪曾祺在文坛上处于中等地位,但对于文学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于1997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77岁。

西瓜丸子_XB

西瓜丸子_XB

本人对于文学方面比较有兴趣,基本上来说,大面上的作家和作品都会关注并且读一读。汪先生在圈内有一定的名气,但圈外就不好说了。

关键还是作品较少,一两个短篇以及随笔有些轻。沙属于时代产物,且都是层层把关,层层审阅,很难说是个人作品。

汪先生资格较老,两次被打成右派,执笔沙成为热点人物等,这一切使其在圈内颇有名望。文坛地位颇高,但说到对文学的贡献,很难讲。

比如说到文坛六大家,鲁郭茅就不说了,无论文学还是政治,都无人可撼,巴老曹虽不涉政,但巴有家春秋,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重头文章,曹的日出雷雨等也一时无两。

其它,沈从文有边城独树一派,钱钟书虽非主攻文学但一部围城足够留名。而汪先生在作品这一环上少了许多。

绿毛儿

绿毛儿

汪曾祺的文笔,真实又秀美。和林语堂,梁实秋的老道的文笔可以媲美。

阴暗的天空有一丝微光

阴暗的天空有一丝微光

学渣表示疑惑

Metoo

Metoo

文字中阅读到,说:江青邀他参与样板戏的编写,蛮认可他的文字,其它不谈,光就样板戏上来说,编写出来的文字,能够得到江青的认可,也是蛮不容易的。

august001

august001

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他写的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真乃大家![赞][赞][赞]

8貍

8貍

不了解 勿答

moonfox

moonfox

好像创作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吧?

巧克力是杀手

巧克力是杀手

汪老是个“识事务”的文人。文革时参与创作“样板戏”(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哦),改开后“反思”也很得人赞。

cheer_wq

cheer_wq

汪老并不在意他在文坛上是什么地位,他只听从自己的心声写作还有一点可以提前定案,那就是汪老的文字功夫和韵味是目前为止中国文坛上最好的。他的作品会回答所有的问题!

午夜普洱

午夜普洱

真书写,平平淡淡不激不励。如果说说汪老对文学的贡献,我认为就是让普通人爱上文字,爱上写作,爱上阅读。

bbjoycry

bbjoycry

汪曾祺在“乡土文学”上是个引领者,他传承了其老师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小说散文化”是沈从文划时代的创新,他很多文章,几乎都有小说的架构,但是其表达形式,多是朗朗上口,而又从容道来,偶尔一个感叹,像极了平日家常里短,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又被感动。汪曾祺的传承使得这一个结果更加灿烂,熠熠生辉。其后,作家余秋雨的作品,比如《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又是承接汪曾祺的表达形式。或许余秋雨不承认,反正我读他(余秋雨)的作品,仔细品尝之后,发现他采用的表达风格,恰恰类似汪曾祺。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的汪曾祺,因为1939年师从沈从文,可能就在这一刻始,他其后的写作方式已经无意中定格。我读沈从文的文章时,初读只想快速浏览过去,然而终于慢下来,甚至要从头来读,感觉那份朴实太难得,就像一个人悄悄耳语,又像一个有点慢性子的老师,在你面前一面说话,一面踱着步子。

汪曾祺的文章有个看不见的标准:自然。前面一顺着说下去,偶然有个点缀,那是总结性的议论。我给他打个比方,就像三句半:邻家有个哥哥,见面总是笑呵呵,从没见过他生气,蛮好的!

以小事、琐碎事为样本,多叙述,少议论,只要把话说清楚,更多的思索,往往留给读者。就这点,比现在无病呻吟的文章,不知道高明多少倍。或许,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

他在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直至文革结束,这段时间,除了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整体文章产量不高,有特意沉默的嫌疑。也可能是那个环境造成的特有现象。

1979年之后,开始才思泉涌,似乎思想意识突然之间迸发般的成熟,体现在创造中,有一个集中的爆发。像《大淖记事》、《受戒》、《异秉》、《晚翠文谈》、鸡鸭名家等。其突出的文艺风格进一步定型,多以乡土文学格局,表现自己发自内心的淡、宁静,看似漫不经心,又像沉思几十年的慎重老人,前一刻还在宽阔马路上闲看车来车往,一转眼,又到家庭小院侍弄花草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争奇斗艳的时候,似乎一夜之间就成就了很多文学巨著,很大一部分反映的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历史反思。以梁晓声、张贤亮、从维熙等一部分作家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作品,开始占据大半个文坛。

作家代表一个时代的心声,读者也需要了解实情,一种新的思想逐步形成,这已经接近于灵魂的改革开放,但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来衔接,衔接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历史定位。

汪曾祺似乎没有加入这个主流,但他的作品开始出现与以前的不同,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议论上有了增多,似乎要把从前憋在心里的感慨快一些倒出来,不吐不快。

但其整体风格依然延续从前,淡淡地从远方走来,与读者轻轻地打个照面,又轻轻地离开,这和“伤痕文学”一道出现,倒显得文坛健康、丰满。

book4444

book4444

中国文坛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文学作品尚可阅读,如今的各类文学作品无可读性,可以说一代差一代。

bobabcd

bobabcd

首先感谢邀请,同时缅怀一下汪老先生。

具体他的个人简介什么的,我就不展开描述了,我写东西的风格向来是能查到的不说。就针对问题,说说我的想法:

汪曾祺老先生在文坛的地位,明面儿上他是96年中国作家协会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顾问,而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当时文坛作家们心中是什么地位,那就需要综合的来分析了。首先他在解放前已经开始创作,我们知道,由于民国末期到新中国建立这个阶段,文化一直处于较低迷状态,还有很多文学名家去了国外或者去了港澳台等地,坚持留在内地还持续创作带有古典色彩作品的作家本就不多,而且能出造诣的更少,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他本应该是新中国建立后,文学界扛大梁的“教父”级人物之一。但实际上通过他的工作履历和社交经历来看,一直担任北京文艺的编辑,也没有培养出哪些出名的学生,可能他是对文学比较的执着,对于其他方面的涉猎不算太广泛,因此,客观的说,“扛大梁”这个词用在他身上还不完全准确。所以,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猜测在文坛人们的心中应该是:“泰斗”有余“教父”不足。

第二个问题关于文学的贡献,他的作品我读过不到一半吧,当初年轻可能体会不那么深,谈不上多喜欢。后来再读的时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有一些阅历了,觉得内容写的比较有“嚼劲”,但也很奇怪,汪老先生的创作灵感是从哪里来的,著名作家柏杨跟他同年同月出生,两个经历也都算辗转,作品取向却相差很大。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现在还是觉得汪老先生的作品给人感觉更厚实一些。这就说明他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探索要更加的钻营一些,那么他的作品就可以给读者和学者们提供更浓厚的“品鉴价值”和“参考价值”。所以,由于文坛领域分类太多,难用高下来界定,我只能对他的贡献做如此评价:是文革前后,一个领域内文化沉淀的主力。

诗宇

诗宇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