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在中国历史上谁的艺术成就最高?
查无此饺豆丁
记得有位教授说过如“屈原、李白、陶渊明者”可称为“伟大”的诗人,而苏轼还够不上“伟大”。屈原开“骚体”之先河,李白开“豪放诗派”之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派”之先河……而苏轼可能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丰富与着色罢!
就年代而言屈原比第二的陶渊明大700岁,比李白大1000岁,而陶、李等后世诗学大成者皆尊屈原为“屈子”,在诗文方面奉之为楷模。华夏民族两千多年来以每年的一天作为纪念日的唯其一人,其艺术成就与思想光辉都是华夏文明史上显著一标杆,无与伦比!
海芙梦
按照艺术的分类,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其中,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主要包括书法、绘画等;语言艺术主要指文学,通常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
题主谈到的屈原、陶渊明、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最顶端的大师级的人物,都对中国艺术特别是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所创造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史。陶渊明是伟大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备受孟浩然、苏东坡等人的崇拜。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样影响深远。而苏东坡则是个全才型的大师,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所以,要想在这四个大师中,选出最强的一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果我们非要选出成就最高一位的话,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模型,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比较,也许会稍微科学一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建立模型。
按照艺术的分类,我们可以分成诗、词、书、画四个类型,在这四类中开展比较,同时,还要建立以下几个维度:
1、是否开创了某个文学传统,
2,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现在按照诗词书画和是否开宗立派和后世影响的六个维度,进行评价,前四个维度每个10分,后两个维度每个30分,现在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比较。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很显然,按照标准,屈原在诗、开宗立派和后世影响这方面,三个维度得分满分,共计70分。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咏怀诗同样很出色,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算是苏东坡的偶像。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是宗师级别的。这样看下来,他的得分应该在68分左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也写词,如果那几首传说中是李白写的词,真的是李白写的话,那么李白在词上面,应该是可以得到满分。综合评价,诗得10分,词,因为不确定是否为李白所写,我们给5分。对于后世影响,两项可以得到50分左右,这样总分65分。
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按照以上六个维度,在四种艺术门类中,苏东坡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其中诗我们给7分,词给9分,书法和绘画我们各给9分。苏东坡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我们给30分,在对后世的影响方面,除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更多的是他的儒道佛兼修的人生哲学,所谓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懂苏东坡,所以,后两项我们给满分,总分96分。
不过,按照四种艺术类型来分的话,很显然是偏爱了苏东坡,而对屈原、陶渊明和李白不公。我们可以在苏东坡的分数上,做一些调整。诗词我们合并为一类,只算词,苏东坡在诗歌上面的7分减掉,那么总分就是87分。
综上,在艺术上,苏东坡排名第一,屈原排名第二,陶渊明排名第三,李白,因为天天喝醉,倒数第一吧!
以上排名,是好玩的国学酒后所作,这四位先生要是有个什么争端,本人概不负责!
killanyone
他们每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对中国不管是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各方面领域,都有他们特殊的贡献,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驱者的代表。
巴罗什
上下五千年不能只讲一段,若论贡献以上几人大不过孔子欧阳修两位文圣。诗词后有伟人毛主席。
烤鸭
屈原肯定最高。无论仙骨、浪漫、思想、诗体,都是最具成就,其他三人多是限自己风格。李白乃诗仙:抽刀断水水更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听,唯太白风骨。陶渊明则是逸者:采菊东篱下,闲雅之风跃然纸上。苏轼之词格:千古风流人物,其词风格调一听就有居高临下之势。至于各自其他如书画音奕,则都无法超越各自的文学成就的。
而屈原,不仅能出“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哲思高度,亦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之仙韵,还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逸趣,更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傲风。上承诗经,下创词赋。很多人误解屈原只创立一种诗体,其实屈原之诗体、词体、赋体均已集成于他的所有著作里。就是李白、苏轼、陶潜,凡其诗词甚至句韵无不师从屈原之开创。
所以,屈原艺术成就最高。
gofe
论文学成就,在不同年代,都各领风骚。
楚辞,屈平既是奠基人,又有代表人物,他的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当时无人项背,达到了阶段性的文化巅峰,时流千古,而今乃润泽中华文明。
陶潜,在晋代文坛,巨臂一擎,宋代文学巨匠欧阳修曾对晋代文学评价,唯陶渊明独尊,陶渊明在继承汉文学,启航隋唐文学,功迤至今。
李白,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诗歌飘逸,出神入化,被誉为诗仙,他在中国诗歌地位,鲜有企及,古人,来者,无及其左右,在中国诗坛应是登峰造极,如今学生课本,仍保留李白的诗歌,作为范本。成为诗歌标杆。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皆为翘楚,尤词与赋,使人望尘莫及,多次入选中华文化精瘁的,就是他的词与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四位中国文学贤达,国人当以自豪,尔等仰之,敬之,学之,承之。置以为像兮。
森小魔
相对来讲苏轼成就更高,诗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春宵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词《念奴娇》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卜算子等更是脍炙人口,文:赤壁赋石钟山记夜游承天寺等妇孺皆知,书: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画:枯木怪石图等以书入画,开启文人画风。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天才,千古不二之才。
wing_of_wind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四位诗、词人艺术水平最有成就的应是苏轼。因为:1.艺术在内函及外延上是指文学及艺术的整个领域的造诣,而艺术成就是指在这一领域具有较深的造就(包括文学散文、诗、词、曲艺、绘画等);2.苏轼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词人,而且精通散文、曲艺及绘画。他的散文可以与韩愈巧比,他的词豪迈奔放,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3.李白虽然被称为“诗仙”,但他的艺术造诣仅限于作“诗”,至于书法方面、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远不如苏轼;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人,但他的诗的体载基本上是“楚辞”的一种,“离骚”只是“楚辞”中的一种体载而已,远不如苏轼的词那样豪放,体载艺术自如;陶渊明的诗、散文虽然体载、格式独具一格,但他毕竟仅限为“田园诗人”,在艺术造诣方面单纯;4.苏轼被称为“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而李白只是唐代诗人;陶渊明也只是田园诗人;屈原也只是诗人,况且他的诗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己。
基于以上的综合分析,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艺术成就比屈原、陶渊明、李白高的理由。
科仔_cola
李白的名气最大
zengyihuihui
本人认为非屈原莫属!
吊屈原
时逢端午兮,敬吊屈子。
才华横溢兮,世所无双。
辞令瑰丽兮,传诵千古。
志行高洁兮,万世敬仰。
忧国怀民兮,初心不改。
怀瑾握瑜兮,陷滞而不济。
因谗见放兮,狐死必首丘。
世人皆醉兮,先生而独醒。
宁赴湘流兮,不受世之温蠖。
高洁不屈兮,为民族之精神。
吾世之迷茫兮,不知魂所归。
华夏之文脉兮,孔孟之所传。
民族之精神兮,屈子之为首。
炎黄之苗裔兮,能不知孔孟?
国家之昌盛兮,能不忆屈子?
丙申端午 诚明妙僧
imagefancy
这个问题提得就偏颇,诗歌是个发展的过程,屈原虽然名望高,但当时诗歌才刚起步,论艺术成就是不科学的,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但出世未必就是最好的,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个性张狂,诗歌语言也夸张,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在于他独立特行的风格,对后世借鉴是有限的,因为谁也不能像他那样写诗,环境和背景都不允许。苏轼是全才,诗词文画俱佳,但是单论诗的话,苏轼的成就远不及李杜,也不如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人。最后我想说,论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应该是杜甫,后世一般称他为老杜,集大成而为以后的诗人们提供了各种写诗的技巧,题材面极广,世间万物皆入其诗,而且始终心系家国,念念不忘亲朋好友,道德也极其高尚,但有一点,杜甫可学,但是也无法企及他的地位,就比如题画诗,你会发现老杜的几首题画诗皆为神品,后世只能顶礼膜拜。
cinplex
苏轼的艺术成就最高,诗、词、书法、散文,体裁众多,每一种都登峰造极。而其余三人侧重不一。
fuababy
屈原的贡献最大,苏轼,陶渊明,李白依次之。
和叶leaf
这问题是不是有点儿关公战秦琼?
后人在前任基础上,会有发展,后人和前人的成就如何比?艺术成就包含有发展史地位和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因素。
艺术还有风格差异,不同艺术风格,百花齐放,不太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能说某个人或某个时期里,喜欢哪个人多些。
詹大妮闯世界
都高!各有高处!高在都不是以官出名,而是以人品和诗作,青史留名!谁还记得各朝有多少处级干部?唯有优秀的诗词等文学作品,能深入人心,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