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wxpurple
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究竟是心甘情愿的禅让,还是被逼无奈不得不禅让呢?
除了极个别的史书之外,大多数史书里面的记载,都是汉献帝主动禅让给曹丕的。
汉献帝在禅让之时,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沮丧、愤懑、愧疚、如释重负……
不用说我们现在已经过了两千多年,就是当时身在现场的人,恐怕也很难准确地把握住,更不用说能够如实地记录在册了。
虽然汉献帝当时的心情难以把握,但从禅让的过程来分析,汉献帝的禅让却是心甘情愿的。
只要谈到禅让这个事儿,必然就要提及尧舜禹。在进行过禅让的那些君王里,尧舜可是最有名的。不过后世却有些人对此提出过质疑,认为尧舜的禅让是被迫无奈之举。
尧舜的禅让是不是被迫之举,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在尧舜的禅让之后,燕王哙也把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
燕王哙的这次禅让,那可不是被逼的,而是燕王哙自己心甘情愿的。要不是燕王哙主动收回印信,再让子之重新颁发,子之也不能顺利地坐上燕王之位。
当时燕王哙可是大权在握,燕相子之也逼迫不了他。再说当时还有个太子呢!只要燕王哙不肯,太子当然是更不肯了,那子之想逼迫燕王哙也逼迫不了呀!
燕王哙是主动禅让不假,但也不是吃饱了撑的,一下子就想出来个禅让,之前肯定是有人给他提起过这件事儿。
汉献帝在皇位上坐得怎样,肯定是不如汉武帝谁的那么爽。汉献帝好歹也是大汉的皇帝不是,当然也不可能凭空就想禅让给曹丕。这肯定也是有人向他提及禅让之事。
汉献帝第一次下诏禅让曹丕,是被逼无奈的举动,还是出于自己的主动?这不得而知。但是最后让曹丕接受了的那次,就是汉献帝心甘情愿的了。
汉献帝禅让曹丕的整个过程,是汉献帝下诏禅让,然后就是曹丕上书推辞。期间就这样进行了好多次,搞得就跟俺们村里送礼差不多。你不给送还不行,送去了还要假客套。
只要汉献帝下诏禅让,曹丕就上书推辞。曹丕只要上书推辞,朝中的大臣们也就跟着上书。
这些大臣们给汉献帝的上书,那可都是多达一百二十多人署名的。这些上书的内容,都是在跟汉献帝陈述天命的归属。
曹丕在接受禅让的整个过程中,曹丕需要推辞不受三次还是五次,汉献帝需要下诏禅让四次还是六次,应该都不是礼仪的程式。
要知道燕王哙禅让子之,就是因为前期准备不足,这才导致了燕国的内乱啊!有这么个前车之鉴,曹丕当然不愿重蹈覆辙。
正因为如此,汉献帝下诏禅让,曹丕推辞不受。只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个反复的过程就要不断地进行下去。到底需要多少次,那就要看汉献帝被洗到了什么程度。
大汉的气数已尽,天命已经到了大魏。汉献帝只要一睁开眼,眼里看到的都是这个天命,耳朵里听到的也是这个天命。
时间也没过多久,曹丕自己都还没信呢,汉献帝就已经彻底相信了。原先汉献帝还会碍于祖宗基业,这下心理上的包袱子也就彻底放下了。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
这绝对不是被曹丕所逼迫的,而是汉献帝心甘情愿的。汉献帝禅让之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继续做自己的天子。
刘备在蜀登基称帝,继续延续大汉的气数。汉献帝自己都相信了大汉气数已尽,恐怕也只是莞尔一笑罢了!俺山阳公现在也是名老中医了,少给我整那些个偏方!
汉献帝这会儿心情,就像那些被抛弃在养老院的老人,看着几个儿子在争家产。让他们自己争去吧……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wendy_gao
以己度人的话可能就是,五味杂陈。毕竟刘备能有后期的成就离不开刘协前期的投资。
刘备是不是皇族先不说,从他进许都的那一刻。就是了。刘协为了能在政治斗争中获得有生力量,在刘备入宫后正式承认刘备是皇族后代。彻底让刘备获得了宝贵的政治资源。
之后的左将军、豫州牧等等官职,衣带诏等时间更是提高了刘备的政治地位。不然也不会有后期。袁绍,刘表等人的收留与帮助。说到底汉室宗亲很多,但是天子刘协承认的皇叔刘备。在很多时候也算是丰厚的政治资源。
再说后面刘备收取刘璋的益州,攻下汉中等地后。实力雄厚,下面的人便劝刘备称帝。此时的刘备人至中年得志意满。也有了这个想法。不过毕竟此时汉献帝还在贸然称帝影响甚大。于是便进位汉中王
这里刘备坐汉中王,汉献帝是不知道的。这时的皇帝想的可能恼怒吧,毕竟刘备都已经有实力和曹操一战了却还是没有救他。
在之后我们就说到曹丕称帝一事。曹丕称帝封建刘协为山阳公后不久刘备孙权相继称帝。记住正史上刘备建立的是汉而不是蜀国。所以理论上来说刘协已经被抛弃了。
可以说刘协在得知刘备称帝后,或恼怒,愤慨其不思解救皇帝,一心只为发展自己。毕竟汉献帝也曾投资过他。或解脱毕竟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延续下去了。或高兴因为从这一刻其刘协对于曹丕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威胁了。或懊悔,汉在自己手里并没有强盛起来甚至差一点亡国。或欣慰因为自己终于可以做其他的事了。
cissce
什么感觉呢?汉献帝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天拥有真正实权的皇帝,如果以能力论,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因为他几乎没有任何治绩,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谈不上善也谈不上恶,你若以遗传学论,儿子像爹的话,那么他的老爹汉灵帝实在是极糟糕的国君 (当然儿子不像爹的情况也很多)。
那么,既然从来就没做过真正的大汉天子,失去也就只是失去名分而已。而刘备,显然不是为争这名分而称帝,他要做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汉天子,恢复汉室昔日的荣光,就好像当年刘秀一般。所以汉献帝很可能对刘备称帝没啥特别的感觉,无非是想:“曹丕,你多了个竞争者!”如是而已。
实际上,汉献帝对于曹家,心理是矛盾的。首先以大义而论,曹操父子毕竟是以汉室臣子的身份上位,以理论言,曹操父子确实是篡夺者。
而汉献帝呢?他获得帝位,实际上出自董卓的策划,而董卓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需要立威(连皇帝都能说废就废,这自然是人臣最大的权威);二是因为对汉献帝有一种好感,据说缘故是因为汉献帝小时候曾被董太后照顾,而董太后和董卓都姓董(当然董太后是河北人,董卓则是西凉人氏,没啥真正的关系,连邻居老乡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汉献帝本身,得来这个帝位就不算很正:因为这个缘故,袁绍曾打算立另一位汉室宗亲,也就是时任幽州牧的刘虞,刘虞这人有才识也有良好的声誉,确实是当时最好的人选。但可惜的是他不懂军事,对时势的判断也有点问题。最终力拒袁绍,这便导致了后来的乱局。
(刘虞后来被公孙瓒所杀)
所以在董卓死后,汉献帝便陷入了没人要也没人管的困难境地,可惜他这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如果已然是个青年,或许会有些较为成熟的处理能力,逐渐扳转大局。但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小孩而已:他曾命令侍御史侯汶拿太仓米豆煮粥去救济长安的百姓,但这位侯御史居然趁机侵占公粮,汉献帝查明是其作弊,下令惩治,随后长安城中饥民便得到了救济。
但这些聪明之处只能在小处起作用,大局之上汉献帝毫无办法。所以这便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变乱,直至他被曹操收留,才有饱饭吃,才有热汤喝。然问题也就是在这里,曹操是真正的拥戴这个皇帝,还是仅仅作为招揽民意的招牌?
实际上,这不是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如果汉献帝想要实权,曹操是可以交出来的,但一旦交出实权,曹操的下场是极其可悲的,因为朝廷内外,有大批的反对势力,当汉献帝吃苦挨饿之际,他们可以装作不知道,譬如袁绍、袁术这些人,但一旦曹操交出实权,他们便可以大张旗鼓地指责曹操,甚至与朝廷内部的群臣交结,形成对曹操的最后一击。
这样的情形,完全是正常的。历史上的岳飞、于谦都有类似的结果。在这种情形之下,兵权其实是绝对不能说交就交的。
所以曹操只是收留了汉献帝,并将其作为名义上的天子优待而已,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某种程度上说,曹操是历史上最善良的篡权者。而面对这样的曹操,汉献帝也曾计划将其消灭,而且不止一次。头一回是在建安五年,颁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密谋杀害曹操,结果董承成事不足,被杀,董贵人也遇害。第二回则是建安十九年,伏皇后写信给其父伏完,密谋诛杀曹操的计划也暴露,曹操杀伏皇后及皇子。
这个事,谈不上对错。权力场上,胜就是对,败就是错。但曹操的做法令人感到讶异,他并没有因此废除汉献帝,另立或是自立,而是认为这是汉献帝身边没有好女人的缘故。于是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此后便大家安乐太平,直至大结局。而在两次失败之后,汉献帝终于也认清了现实,让出帝位给曹操后代,这是无奈也是他的选择。至于刘备,难道说刘备北伐中原成功,汉献帝就能回到宝座,做个真正的皇帝吗?显然,那就必死无疑了(对此有怀疑的话,可参看朱元璋是怎么谋杀小明王的)。所以,当刘备称帝,已退位的刘协反应很简单,那就是:关我皮事啊!大哥,我要做饭去了。(最后说一句,刘协一直活到了234年上半年,那时候刘备(223)、曹丕(226)都早已死了,诸葛亮则撑到了这一年下半年,他们俩同年生、同年死,都活了54岁)穿枝拂叶的行人
心情应该是觉得受到了欺骗,却应该能够释然。
汉献帝刘协,181年出生,历经十常侍之乱,被董卓裹挟,190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董卓被杀后刘协又被曹操拥护,他不甘于沦为傀儡,曾经策动起事,却没有成功,220年被曹丕逼退位,234年去世,刘协的一生就此终结。
1.帝梦破碎已无力回天。
纵观刘协的一生,生不逢时,兵荒马乱,军阀割据,没有机会像康熙一样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他是没有机会能够打败权臣重新匡扶汉室的,曾经他也努力过,200年尝试密谋杀掉曹操却不得成,在214年事迹败露导致伏皇后一家被杀被流放,曹操留他一命是因为他还是名义上的皇帝,乱碰不得。
从9岁继位,到53岁去世,刘协经历了懵懂到成熟,其肯定想过光复汉室,但是现实的打击让他从志气满满到饱受打击,再到后来退位,也许他已接受汉室已无力回天的事实。
2.刘家王朝不姓汉却是也算能理解。
曾经有个刘皇叔,不管真不真,之前一直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自己的希望,一段时间以来肯定寄托在这个认身上,但是自己被逼退位才一年,刘皇叔就在 221年登基做了皇帝,说好的匡扶汉室呢?说不努力就不努力了?匡扶是假,匡天下是真吧?
可是,我自己已经退位了,汉朝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刘皇叔努力的目标已经消失了没有了,礼崩乐坏,谁都可以当皇帝,那他登基也算正常,而且他建立的是“蜀汉”,我已无力复汉,由刘皇叔的蜀汉去延续汉朝,又有何不可呢?希望有朝一日,蜀汉
写在后头:只可惜刘皇叔223年就去世了,退位后的山阳公(刘协)可能在这一刻,彻彻底底觉得没戏了,安然生活, 14年后与世长辞。
别的不说,光是这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心境,就不是平常人学得来的。
zhengyujun
汉献帝当皇帝确实不容易,先董卓,后曹操,再曹丕,名誉上天下一哥,事实上事事受制于人,好容易遇到了出了几十服的本家皇叔,小备备叔吹牛B要锄奸贼匡服汉室,让献帝做真正老大,刚吹过就曹操赶了个燕飞,直窜到了四川。献帝心中还是很过意不去的,连累了备叔叔,可是当听到了刘备当起]皇帝后,献帝终于明白,大耳贼也是靠不住呀!那时给我联宗续谱巴结我,是因为卖草席的穷日了过够了,想发家,这个臭雄太险恶了,这个世界没好人,不想了,和俺曹节姐姐拉话话去了。奸刘备我靠!
风雨橡树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早已不是皇帝的汉献帝最多只是震惊一下,唯一放心不下的事情而后淡然的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天下虽亡在汉献帝之手,但责任其实并不在汉献帝(汉室衰败桓灵二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汉献帝的一生,幼年懵懂无知时,被权臣董卓推向皇帝之位,好不容易董卓被刺死后,汉献帝又被李傕、郭汜二人控制,之后趁俩人火拼之时逃脱魔爪,没曾想依旧改变不了傀儡的命运,虎视眈眈的曹操趁机又将汉献帝控制于自己的手中,从此汉献帝再无挣脱的机会。
当年年幼汉献帝无法抗争,及至年长,他也不忍汉室江山就此被人摆布,曾联络过忠于汉室的忠臣发动过衣带诏事件,结果忠臣一批批被清洗,汉室力量更加被削弱,认清形势的汉献帝知道汉室被颠覆已不可避免,自己只能静待结果的到来。
对于做了一辈子傀儡皇帝的汉献帝来说,禅让退位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可能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汉室400年江山,如今在自己退位后听说刘备在蜀地建汉,并给自己上谥号,他的内心除了震惊之外,剩下的就是坦然了,那颗压在心中的大石终于可以放下了(亡汉之祸虽不在自己,但天下毕竟是在自己任内丢失的),因为汉天下并未丢失,最起码还有1/3的天下是刘氏的,这样在百年之后也有一丝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oliviahe
汉献帝于汉少帝中平六年九月即位,当时汉献帝只有九岁,当然汉献帝只是董卓手中的泥人傀儡,对于国事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做表面工作。董卓被吕布杀了以后,汉献帝又被李傕和郭汜控制。随后,又被曹操控制并迁都许都。
曹操虽然不敢踹了汉献帝直接称帝,可是他儿子曹丕可不怕,当时鼎立之势已经基本确定,于是曹丕废了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好听地说是“禅位”。曹丕也不是太坏,汉献帝退位后,给他封了个养老的山阳公,名义上地位高于诸侯王,见了曹丕也不用称臣不用拜,宗庙祭祀仍然依照汉制。而且在汉献帝死后,曹丕还以汉天子的规格将汉献帝葬在了禅陵。不过曹丕倒是有点恶趣味,给汉献帝谥号“孝献皇帝”,陵墓也以“禅”为名,毫不掩饰地告诉天下,这皇帝位是汉献帝送给他的。
在汉献帝逊位、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终于也在迫不及待中登基称帝了。据说当时有个传言,说是汉献帝没有禅位给曹丕,而是被曹丕杀了,汉献帝死了,汉室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刘备肩负起复兴汉室的重任了!于是刘备称帝了。关于这则传言是真是假很难判断,如果是真的,到底是不是刘备为了称帝而放出来的,也很难判断。我相信汉献帝肯定在曾经的无数个夜晚抬头看着星空,眼巴巴地期待着刘备来解救他,毕竟刘备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和“皇叔”的名号,可是最终汉献帝也没等来刘备,只等来了曹操和曹丕。
一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当时朝臣说因为和、安、顺、桓四帝没有建功立德,是不应该称“宗”的,还有恭怀、敬隐、恭愍这三位皇后也不是正室,更没有道理称后,他们的尊号必须统统废掉。汉献帝心想没办法了,老祖宗你们看看这些人都反对,我只能同意了,你们别怪我。从这可以看出汉献帝的性格多少是有点懦弱的。
二
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当时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总想当官,可是学识不够啊,汉献帝当时同情就心泛滥了,说老头啊,你读这么多年书,头发也白了,却只能回老家种田,真是可怜啊,这样吧,我让你做个太子舍人吧。从这点又可以看出汉献帝虽然自己身处囹圄,可是仍然能够同情别人,说明他是很善良的。
三
三辅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请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轻系。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上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诏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在发生旱灾的时候,汉献帝求雨。然后对某些罪行较轻的犯人宽大处理,后又将太仓的米拿出来赈济灾民。关于宽恕犯人和赈济灾民这两点估计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但也勉强能够证明汉献帝是个善良的人,不仅知黎民疾苦,还能同情并帮助百姓。
综合来说,汉献帝性格虽然懦弱,可是却又不乏良善之心,再加上长期被人控制,应该还是个逆来顺受(不受也得受)的人,这样一个汉献帝,在听闻刘备在蜀称帝的消息以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也许会有瞬间的仇恨和痛恨,但更多的应该是无奈、失落以及绝望后的平静,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解脱,因为那三个人已经彻底将身上的遮羞布扯掉了,他不再是他们为了“得势”而竞相争夺的物品了,他终于是人了,即使没有自由。
他的心情理所当然的是复杂的,但是最后必然将心中最重的浊气吐出来了,你们爱谁谁吧,我不玩了。
三月里的春风
静坐闲园农事多,忽闻皇叔新立国;才知曹操多忠义,忘恩负义似董卓!
我叫刘协,曾经的汉朝皇帝。
听闻刘备在蜀地称帝,我奋笔疾书写下这首七言绝句,并命名为编草鞋的狼心狗肺。
“小桂子,把这首诗给朕送到刘备......”
突然,我才意识到,我身边的小太监昨天把我那条唯一的黄内裤抢走了,今天他就再也没有出现!
就在此时,一个婀娜多姿的倩影猛然出现在我的身后。
一刹那,我才意识到我笔下的砚台暴露了。
紧接着,一个悦耳的声音出现:“终于等到你把这砚台拿出来了,这下我可以安心回家了!”
抢走砚台的是小花,跟随着我来到这农村已经三年了!
一时间,关于这个砚台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中。
那是董卓亲手送给我的,让我亲手下一道诏书,让我以汉朝皇帝的名义捉拿逃走的曹操。
我不是害怕董卓,我只是怕死而已。
虽说董卓很凶,但是我知道他对我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让我做了皇帝。
于是我照做了。
谁知没过几年,曹操又出现在我的日常中,他让我以皇帝的名义捉拿刘备!
我不是怕曹操,我只是敬重他对我的忠诚,当然我最怕死!
谁知每过几年,曹操死了,曹丕把我送到了这里,小桂子和小花负责照顾我的起居!
我一直留着这个砚台,我相信,总有一天,皇叔会让我以皇帝的名义讨伐汉贼!
这一等,我等了三年!
就在昨天,我才听闻刘备居然在蜀地称帝了!
我只是感到了愤怒,为我的砚台不值。
而且恼怒,一个编草鞋的,也居然做到了皇帝的位置!
于是昨晚我一夜没睡,我尝试思考了一夜关于编草鞋的工艺步骤。
因为刘备是编草鞋的,我也想编草鞋,因为我想做一回真的皇帝!
第二天醒来,我满屋子找我的内裤,我才意识到,小桂子已经把它偷走了!
我一个堂堂的皇帝,居然连最后一件能提示我是曾经的皇帝的证物也拿走了!
我更加气愤了!
我更加想编草鞋了!我要加快编草鞋,这样我才可以更快地坐上刘备的位置!
突然,屋外传来一阵骚动。
为首的是小桂子,他正指着屋里,模模糊糊的我听到一句:“他就在屋里!快救救他吧!”
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肩挎着一个盒子疾步走到了屋里。
“来几个人,把他摁住!我给他把脉!”
我才意识到,他们把我当成了病人!
我把身边的草鞋疯狂地扔向那个要过来的大汉。
不过此时一道倩影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小花!
“陛下,你就老实一点吧!”小花眼中带泪地说道!
我是刘协,我生病了,我记得当时曹操也生过病!
“我要生病!”突然,一道声音传来。
曹操没有当过皇帝啊!
我猛然站起来。
“我要编草鞋!我要编草鞋
古今多少人和事,都付笑谈闲聊中!
我是古今闲聊,关注我,一起闲聊古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pplecider
这个问题,老梁来谈一谈:
其实这个时候汉献帝也不是小孩子了,更不是当初被曹操挟持的那个愤青少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刘协的心理应该是:五分坦然,三分黯然,一分无奈,最后一分才是愤怒了。
为何?首先这么多年在曹操的胁迫之下,可以说刘协整日里都是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的。一开始他还抱有一丝幻想,下衣带诏,找人来(比如刘备)暗杀曹操。
但是慢慢的,曹操势力越来越强大,刘协的皇后被残忍杀害,刘协的两个儿子被曹操下毒酒毒死,刘协就剩下自己一位孤家寡人了,他也开始慢慢的长大和懂事了。
他其实早已经对这江山没有了向往,他无比渴望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起码过得自由,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
所以当他被曹丕封“山阳君”的时候,他是开心的。能够回到老家,不用担惊受怕了,这或许是他这位孤家寡人最好的归宿了吧。
所以哪怕是当他知道刘备称帝的时候,他起码很坦然,因为他对皇帝早就没有了幻想,甚至他还有些庆幸,因为他还担心自己真的被刘备迎了回去,再次被“挟天下以令诸侯”,因为曹操,他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了。
其次他很黯然,连自己的“汉室宗亲”刘皇叔都称帝了,世上还会有谁是他真正可以信任,真正可以依靠的人呢?真的没了...
最后一分无奈一分愤怒,堂堂大汉天子,落得如此下场,挺无奈的;连自己最亲之人都算是背叛了自己,他还是有一丝愤怒的。
不过所幸这曹丕算是给足了他颜面,待遇与帝王无异,甚至所封之地还是他的老家,连刘协死后,都是以天子的礼仪葬之。
汉献帝刘协真的是个可怜人,其实他小时候是非常聪明伶俐,有灵帝风采的。可以,还未成长便夭折了。就像曹丕说的:只愿来生,别做帝王,做个普通人吧,也挺好。
对于刘协的心理感受,你觉得还会怎样呢?欢迎下方一起讨论~
希小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如果要用一首词去表达汉献帝退位之后,刘备在西蜀称帝的心情,莫过于杨慎的临江仙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往事悠悠随风而去,今朝纷繁与我何干!汉献帝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了,曾经落入尘埃也曾经登上云巅,过往的一切都不如做个悬壶济世的“郎中”,被百姓叫一声“大大”(dǎ)的开心!
回顾汉献帝的一生,退下皇位之前,可以说是痛苦的一生,如果能从来绝不做刘协!
刘协,尚未来到人世就差点胎死腹中!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宫廷争斗,何皇后为了维护儿子的位置,自然不想刘协来到人世和儿子刘辨争宠!不知道说是福大命大还是该说是刘协劫数未尽,堕胎药居然没起到效果,未来的汉献帝降临到了东汉末年,也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刘协的到来并没有给他的母亲王美人带来福气,反而因为何皇后的妒忌和恐慌带来了致命的伤害,一碗毒药结束了王美人的生命。或许没有刘协的出现,王美人依然可以得到皇帝的宠物安然的活在世间,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何其的残忍,内疚也许会伴随一生!
刘协的童年,是孤独和担惊受怕中度过的,纵然有董太后的保护,刘协存在一天就对刘辨有一天的威胁,何皇后就有杀他的理由和可能!
不争不抢,待到哥哥刘辨登上皇位,刘协做个安乐的陈留王,人生也算是一种幸福了。然而,董卓的出现毁灭了这一切!刘辨被杀,刘协成了大汉天子,可是过的却是胆战心惊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大魔王董卓被杀了,可京城却乱了,刘协只能被大臣裹挟而行。
曹操,刘协的恩人、仇人、亲人……少年天下在曹操的保护下,也算度过了一个平稳的少年时代。人终究会长大,终究会有梦想!青年的刘协,也曾想过外联诸侯,内诛权臣,中兴汉室江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衣带诏”的泄漏,不仅失去了最大的助力董氏家族,也让青年的刘协只能做一个傀儡。
人到中年,为了梦想总要最后一搏,刘协指望老丈人伏完助他逆天改命,可惜敌人太强大,自身太弱小,刘协失败了……这次眼睁睁的看着伏皇后被杀,又看着两个儿子被杀!仇人就在眼前,做为丈夫、父亲却茫然不知所措,一句“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道出了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多少痛苦……
梦想终究破灭了,曹丕要求刘协禅让,刘协没有一丝犹豫,痛痛快快的去做他的山阳公了。
刘协的妥协,禅让再刘备看来那是懦弱和无能,所以刘备默认刘协死了,还给取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谥号“孝愍帝”。
刘协介意吗?显然不会,这一生的痛苦还不够吗?做一个悬壶济世的郎中,救不了天下,救一救病人何尝不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刘协最后寿终正寝,显然是放下了一切,才能最后走的那么坦然!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间, 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笑傲江湖
bobobo6
有什么反应?
不会有什么过激活动。汉献帝退位禅让后生活在山阳公国,234年去世,子孙享国至五胡乱华时的309年被胡人灭亡。
说真的,当了山阳公,刘协才是真正成为了君主,与曹氏等悬壶济世,为百姓治病,很是得到赞扬。
事实上,刘协自小孤苦。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毒死,被祖母董太后抚养。父亲虽然喜欢自己,结果死得太早,何进武装拥立哥哥刘辩为皇帝,又杀害董太后,陈留王刘协时刻有被杀的危险。
随后,何进与宦官同归于尽,董卓控制中央政权,废杀少帝,拥立刘协。
刘协开始了一辈子的傀儡生涯。无论是董卓、王允、李傕郭汜,还是曹操曹丕,无论风评如何,都不过将汉献帝视同为橡皮图章,肆意发布诏书,谋求私利。
伴随老臣如黄埔嵩死去,杨彪黯然,亲近的董承伏完被灭门,妻妾子女被杀,汉献帝已经厌倦、恐惧这样的傀儡生活。
曹操天下是人家自己打下来的,刘备的地盘也是自己打下来的,作为一个傀儡,汉献帝有什么不满的?刘备最少还是宗室子弟,称帝有什么不好的?
米莱
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曹丕继位,威逼汉献帝刘协禅位,当年十二月,曹丕称帝改元,国号魏,当时盛传汉献帝遇害,221年,刘备为刘协发丧后,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前后不足一年,风起云涌,权奸身死的笑容未泯,逼宫夺位的利刃近身,失去宝座的悲痛难抑,又传来刘备成都称帝的消息,此时的汉献帝山阳公刘协,大悲大痛,大哭之后想大笑,刘备登基称帝,让他如释重负,幼年登基为皇帝三十一年,屡现权臣,一个比一个狠,皇座上的傀儡,连老婆儿子也无法保护,连哭笑都不得自由,早厌倦了,但不能放手,谁叫他是汉家天子刘邦后人呢?家国基业所系,由不得你想不想要玩下去!现在好了,可以稍微告慰列祖列宗,汉家天下没在我手里灭亡,有宗室刘备接盘,我解套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怅惘之余有一丝感激,皇帝变成山阳公,魏国皇帝如何相待?曹丕虽说得好听“我有的你就有”,但刘协对这位二舅子太了解,这是连兄弟都能下死手的主,他需要时你是宝,不需要时恐怕草也做不成,山阳公以后夹着尾巴过日子是必须的,但谁又敢肯定委屈就能求全呢?现在可以大舒一口气了,刘备称帝继汉,正统出现竞争对手,以后,山阳公必须活着,也必须活得好好的,魏代汉,可是“禅让”来的,三皇五帝之盛德重现,刘协可是魏国正统的根源,处置得落人口实,正统就歪了。
又有万千感慨,三十年来家国,烽烟四起山河,老臣王允,士孙瑞,杨太尉,孤臣无力回天,徒呼奈何!屠夫何进,巨奸董卓,权雄曹操,就连宗室刘备,都是一丘之貉,心中眼中只有权力,只想称王称帝,何曾有汉家天子?罢了,如今解脱了,由你们争去吧。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新的印记since2005
呵呵一笑,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汉献帝不知道是应该高兴汉朝得到了延续,还是应该痛斥刘备说一套做一套,心中一万只草泥马飞奔?亦或者是没有任何感受,听完这个消息后就算了!
当还是孩子的时候,汉献帝就被董卓强行扶上了皇位,开始了他傀儡皇帝生涯的一生。再后来四处颠波,又被曹操迎往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不是不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只是没有能力,他也曾经努力过,暗中下了衣带诏,要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想办法诛杀曹操,维护皇权。但事情败露,参与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而曹操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逼他立了曹节为皇后。
虽然立曹节为皇后不是汉献帝的本意,但两人还算是互相扶持度过了一生,也算是不幸当中的大幸!
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于他,东汉灭亡了!刘协被封为山阳公,曹丕允许他在自己的封地里面穿汉服依汉制,同时还给他留了一句非常客气的话,“天下的好东西,我都可以跟你一起享受”。当然啦,这仅仅限于客气话而已,不可当真!
被迫退位对于刘协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都当了那么多年的傀儡皇帝了,自己早已经看淡了人世间的一切,退位也算是一种解脱吧,只是对不住自己祖先拼死打下的江山!
当时民间都在传汉献帝被曹丕杀了,所以刘备就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位为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其实,汉献帝刘协在得知刘备称帝的消息后,内心的情感应该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高兴汉朝得到了延续,还是应该骂刘备假仁义,也不核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被曹丕杀了,这也不是很难啊!
旁白:算了,我不陪你们玩啦,你们慢慢玩吧,我还是当好我的郎中吧!
歇斯底里的猪
应该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心理。
第一种是“MMP,刘备这老小子狐狸尾巴终于藏不住了,天天口口声声的要光复汉室,最后还不是想当皇帝?”
第二种是“也好吧,这下朕的命算保住了,只要朕不死,曹丕这个龟孙就会没事那这件事情来攻击刘备了。为了这一点,曹丕也能善待我了。”
oliviamiumiu
献帝前半生太过波折,虽然都评说少时聪颖,但对手毕竟是曹操,压制他半生,直到曹操称王,献帝也是明白了自己的命数。本有皇叔想靠却远遁求生,有董氏外戚又被灭门。身边只有曹操之女为皇后,可以说已经无人可依靠了,加之政治生态问题,他半生都没离开过皇宫,属于软禁于许昌。试想如此的半生什么人还能想翻身。所以献帝后来也是想明白了,汉室算是到头了,倒不如江山给了曹丕,至少还能去个无拘无束之地。新三国演成被淹死也真是肤浅了。曹丕可以说是历史上对于禅让皇帝待遇最厚的。献帝后半生学医济世,并没有虚度,曹丕给了他封地和封号。他们彼此都称帝互不称臣,待遇还由国家支付,跟现代的许多君主国家对于皇室的待遇如出一辙。后世多少朝代更替从历史来说都是禅让的,不过禅让必然是被逼的,只不过,再没有曹丕这般胸怀,基本都被弄死。
再说刘备,他称帝不过是把他一直打的旗号延续下去而已,他不出面称帝,献帝禅让了,他的军队算什么组织?王不是,匪不是,所以只能称帝。至于这皇位到底有没有吸引力,说实话明白人都不会在乎这个虚名,刘备也是英雄,不可能只是想当皇帝而已,他是要把他的家业继续下去的选择罢了。官员自然是希望他称帝的,这样他们的品级就上升了。
所以汉献帝对于刘备称不称帝根本不在乎,当然,真要是刘备最终能战胜曹操,刘备也许都没有曹丕给他的待遇好,这才是实话。
汉献帝于汉少帝中平六年九月即位,当时汉献帝只有九岁,当然汉献帝只是董卓手中的泥人傀儡,对于国事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做表面工作。董卓被吕布杀了以后,汉献帝又被李傕和郭汜控制。随后,又被曹操控制并迁都许都。
曹操虽然不敢踹了汉献帝直接称帝,可是他儿子曹丕可不怕,当时鼎立之势已经基本确定,于是曹丕废了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好听地说是“禅位”。曹丕也不是太坏,汉献帝退位后,给他封了个养老的山阳公,名义上地位高于诸侯王,见了曹丕也不用称臣不用拜,宗庙祭祀仍然依照汉制。而且在汉献帝死后,曹丕还以汉天子的规格将汉献帝葬在了禅陵。不过曹丕倒是有点恶趣味,给汉献帝谥号“孝献皇帝”,陵墓也以“禅”为名,毫不掩饰地告诉天下,这皇帝位是汉献帝送给他的。
在汉献帝逊位、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终于也在迫不及待中登基称帝了。据说当时有个传言,说是汉献帝没有禅位给曹丕,而是被曹丕杀了,汉献帝死了,汉室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刘备肩负起复兴汉室的重任了!于是刘备称帝了。关于这则传言是真是假很难判断,如果是真的,到底是不是刘备为了称帝而放出来的,也很难判断。我相信汉献帝肯定在曾经的无数个夜晚抬头看着星空,眼巴巴地期待着刘备来解救他,毕竟刘备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和“皇叔”的名号,可是最终汉献帝也没等来刘备,只等来了曹操和曹丕。
那么,关于刘备称帝的事,当时已经被逼退位的汉献帝心中又会作何想呢?关于这点,我们很难推断,在《后汉书》中关于汉献帝的描写少得可怜,东汉的献帝春秋所残存的片段也没有关于汉献帝行为方式和性格的描写,所以在这仅以《后汉书》中的几处描写对他的性格做推断,从而分析他当时的心情。
一、当时朝臣说因为和、安、顺、桓四帝没有建功立德,是不应该称“宗”的,还有恭怀、敬隐、恭愍这三位皇后也不是正室,更没有道理称后,他们的尊号必须统统废掉。汉献帝心想没办法了,老祖宗你们看看这些人都反对,我只能同意了,你们别怪我。从这可以看出汉献帝的性格多少是有点懦弱的。
二、当时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总想当官,可是学识不够啊,汉献帝当时同情就心泛滥了,说老头啊,你读这么多年书,头发也白了,却只能回老家种田,真是可怜啊,这样吧,我让你做个太子舍人吧。从这点又可以看出汉献帝虽然自己身处囹圄,可是仍然能够同情别人,说明他是很善良的。
三、在发生旱灾的时候,汉献帝求雨。然后对某些罪行较轻的犯人宽大处理,后又将太仓的米拿出来赈济灾民。关于宽恕犯人和赈济灾民这两点估计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但也勉强能够证明汉献帝是个善良的人,不仅知黎民疾苦,还能同情并帮助百姓。
综合来说,汉献帝性格虽然懦弱,可是却又不乏良善之心,再加上长期被人控制,应该还是个逆来顺受(不受也得受)的人,这样一个汉献帝,在听闻刘备在蜀称帝的消息以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也许会有瞬间的仇恨和痛恨,但更多的应该是无奈、失落以及绝望后的平静,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解脱,因为那三个人已经彻底将身上的遮羞布扯掉了,他不再是他们为了“得势”而竞相争夺的物品了,他终于是人了,即使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