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滕王阁序》的文学高度?

提到的作品

[作品]逍遥游

阴差阳错,误入大唐。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李淳风,这里有腹黑闷骚的袁天罡。这里有婉媚无双的小高阳,这里有豆蔻十三的武媚娘。既来之,则安之,且看他一恩一仇、一情一梦、一信一诺间,如何嬉闹贞观,玩转大唐!

月关

[作品]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十二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

吴楚材

[作品]天问

好奇心是青少年求知的原动力、想象力是青少年前进的泣滑油、探索欲是青少年成长的催化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知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但我们所做的一切尝试,包括调查、记...

饶晗

最新跟帖
03280730

03280730

评价滕王阁序要有曹子建之八斗才,李太白之浪漫情,方有资格。试问:汝吾有乎?

codemake

codemake

给人带来了一颗快乐和通达的心,这是滕王阁序带来的文学効应,她的高度随时俱增!

开心2012

开心2012

不太了解!

欢乐的大钰儿

欢乐的大钰儿

一,骈对工整,节奏鲜明。

二,用典富膽,藻色艳丽。

三,文体大气,立意高远。

把汉字语言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典,历来公认为骈文第一!

♣﹏Eva°

♣﹏Eva°

滕王阁序是真文学,它表达了大家共同的人生体验,引发千百代人的共鸣,大家喜欢诵读,是借王勃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

kiddy95

kiddy95

谢谢邀请 回答是 头条用户的义务

看到这个问答,其重点在对滕王阁序的“文学高度做评价”。我恐慌了,不知怎么回答。

作为一个网络游民。我读滕王阁序都还读不顺畅呢。

如何去评价千古一文。怎么能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天地合一美景之赞叹,对滕王阁的巧夺天工而惊叹。

我如果在这胡扯是对作者不尊重,是对滕王阁美文之亵渎。

该问答应该找带资质的文学巨匠来回答。如欧阳修呀郭沫若呀等等……

jennyyzn

jennyyzn


文学的高度,实乃时代的高度。一个文化的学人,在朝气勃发的时代,看到的不仅仅是外物的瓒美与內心的激情,而是天下广普的大众与社会发展的激昂之气。王勃以自身的所学,写下滕王阁序,那是时代的代表。作者心中的激情全然化作了初唐时代的文化符号,而体现出他身处的那一时代社会的文化精神。。文学,本就于学人心灵的世界相激荡,才具有才情的展示。在王勃眼中,这笔底的所现,并非什么奇妙,仅是一意的自傲而巳。他心中对于时代的向往,对于人生的向往,对于生活的向往,把他自己推到了忘乎于情,而得志于的的创境高度。在他的笔下,巳然忘怀于什么高官达人,文人雅士。一任而展出的是王勃对于艺术情怀的奔放,文字在此时的作者心中,并非值得留念,而当作者感受到词意之间直叙的境界时,作者不自知的感受到了一种时代赋予他的特殊使命。当文赋完成,全场惊然之时,王勃的人生价值已得以实现。

所以作为一个学人,自身的文化精神的修养与修练,才是最需要时代的涵养。而人生的境遇则是机缘中的发挥。无所谓达,也无所谓困。唯有学养自成的文化精神与人文的价值,这才是永恒的。要说滕王阁序的成就以及文学的高度,我觉得全在其中了。(书法自写)。

surlenil

surlenil

我们都知道王勃只在世上活了26年(650~676),滕王阁序是他在省父途中路过洪州(江西南昌)时,在都督阎伯玙于滕王阁举办的宴席上即席而作的,全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在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后,因渡南海而溺水,虽然被救了上来,但因惊吓过度,而不幸夭亡。

滕王阁序不仅是王勃的绝笔之文,也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骈文最后的绝世挽歌。

所以在谈滕王阁序的文学成就时,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所谓的文学成就是相对于“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史”而言,还是相对于“骈文史”而言?或者单就这篇文章本身而言?

一、相对于整个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的古典文学史,包容太广大了,内容也极其丰富,优秀的作品灿若星辰。上至先秦,下至明清。涵盖四书五经,诗歌,辞赋,骈文,散文,曲子词,小说等等。不说屈原的《天问》这样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的跨时代作品,亦不说庄子的《逍遥游》,单说《离骚》对中国文学发展和影响,也是滕王阁序不能比的。

在通俗读本《古文观止》里,还有许多名垂不朽的其他文章,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艺术和思想性上,都可与之颉颃。

如其写景之名句: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 岳阳楼记

这段写洞庭湖,写得很有气势。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 岳阳楼记

论辞采的流丽,亦不输于勃之作。

当然,讨论到这,很多人都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说事,这的确是千古写景绝句,无可比拟。不过这句是站在前人肩膀,化自庾信的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而滕王阁序这一篇文章,放在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史里,算得上是其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只不过骈文发展到王勃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式微了,强弩之末。王勃生于六朝文风渐微的时代,为骈文的落幕划上了一个完美的篇章。

二、相对于骈文史而言

我们都知道,骈文起源于六朝,发展到唐朝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盛极而衰的规律,骈文也是如此。到隋朝的时候,文坛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魏晋以来的文风存在着“浮靡绮丽”的弊端,开始改革,提倡质朴的文风。

如李谔的上隋高祖革文华书曰:

“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到唐朝中期,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将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但即便韩愈反对浮靡的骈俪文,也对王勃的滕王阁序另眼有加,对其很是推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王勃对六朝文风的改变有重要贡献,不仅扩大了诗文的题材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宫廷,还使六朝以来颓废淫靡的文风开始向清新刚健转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属滕王阁序。

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按照骈文的规则形式,无论是用典、辞藻、声韵、对偶,都可与巅峰时期的骈文相媲美,最最关键的是此文读来畅快淋漓,气势奔放而又流畅自然,比六朝骈文多了一份清新刚健。

如: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又如: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骈文史里,滕王阁序是其中的完美之作,不朽经典!

也是骈文的代表作之一,更是骈文的挽歌。正如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样,留给我们的,是绝世之响。


三、单论本身的文学成就

前面已经讲过了,再补充一下。

我们在谈一部文章的文学成就时,不仅要看它的艺术性、思想性,还要看其中的精神,到底是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王勃的滕王阁序整篇文章一气读来,有凌云之气,挟风雷之声,读之令人奋发!里面很多名言,在这个时代,仍然震耳发聩,仍具有启迪人心,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理论,仍能引起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共鸣,在这一点上,是其他很多古文所不具备的。

比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告诫人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永远别放弃心中的理想。

这篇文章的语言艺术上,辞采华丽流畅、清健高华,如彩云排空、长虹贯日,精彩名句迭出,更何况还有“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佳句。单论辞藻,后世文章,莫有与之抗者。

0张小鱼0

0张小鱼0

正如已回答的老师们所言,王勃是少年天才,此文是天才之作。

在偶然机缘、限时限题的“即兴”情况下,把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标准,如情景交融,象外之味,味外之意发挥到极致,把“音律、对仗、辞藻、典故以及文字的美感发挥到极致”(安意如老师言)。真是让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纸”。

我还要强调的是,此文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大杀器”:宇宙与个体的关系。全文的顺序是自天而地,自天地而人,自人之全体而到个人的情感与遭遇,自个人的情感遭遇再一笔宕出,到群体的“共情”而作结。整体上是天、地、人“三才”一体,结构精严而无限微妙,情感的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这是在做什么?是在以天为秤,衡量滕王阁所在的社会和地理环境的价值。

如同古埃及、希腊人也从星象来设置地上的建筑一样,“天与地”的对应,是几大古代文明传统共有的。而在中国魏晋以来的骈文系统中,这种天地相应的方式越来越精熟,而在王勃的文章中有了最为精美的结构。

用天、地、人文历史的三重坐标,强调了滕王阁的价值后,便由远至近,由上而下,自“时维九月”起,具体地从阁上人的视角来看这此时此地的美景。在这段超凡的美景描写中,你会发现情感随着目光,在渐次地变化。从看到宇宙天地之美,到感时忧国的悲伤。到了“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从外境到内心的过渡已经滴水不露地完成了。于是,下一段的“嗟乎!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完全是呼之而出,水到渠成。这一段以历史典故讲到个人的怀才不遇,这是中国士大夫的经典套路,但他组织得太严密也太自然,让你在华丽的语句中感受到一份真实的心意。

到“勃, 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这一段,那叫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叫一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啊,这要是军师的战争动员,你都得激动得骑上身边随便一个什么东西就跟他上战场!——话说为什么登楼看个景都能有如此豪情壮志?这就是所谓的“书蠹诗魔”,文字本身是有魔力的,天才笔下的文字,更是具有把世界实体化的力量。

当然,王勃没有只顾个人情感抒发,你看到没有,他时时在于现场的听众们互动,时时照顾着他们的同理心。到最后,“呜乎! 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告诉大家一切无常,而此地情真,且惜当下吧!所谓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把情绪从宇宙天地历史家国一下子收回来有那么容易吗?人家就煞住了,煞得那叫一个漂亮!

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滕王阁序,就是东方玄学的GIF动图啊。

滕王阁序作为王勃存量极少的作品中的名篇,初见时极为惊艳。该篇散文风格上是汉赋的延续,通篇引经据典,词藻华丽。然而,这样美篇文章读后不但没有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烦腻,反而让人十分震憾,其上半部分描绘人文地理之优美,下半部分抒发情感之浓烈,极易让人产生共鸣。文章中相当多的词汇已成经典,为后世人写作经常引用。

号称古代三大散文名篇之一的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一样借景抒情。然而,当从文章立意来看,显然后者更加深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胸怀天下的读书人学习的榜样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显然超过了王勃怀才不遇自我惆怅的抒情。但是,纯粹从文学水准看,滕王阁序依然是古代中国文学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照亮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前行的路。

蜉蝣

蜉蝣

如何评价王勃的文学成就?怎么说都不过分!滕王阁序是骈体文最后的辉煌,才子既夭,世上再无才子!骈体文于是终成过去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骈体文的没落,却迎来了唐诗宋词的辉煌。

要论才情,曹子建‘’才高八斗‘’为世人公认。一篇《洛神赋》如晧月临空,令众星黯然失色。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纵辞章华美,如临仙境,但说的只是个人哀怨,并无多少积极意义。

滕王阁序却不是这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欧越‘’,开篇就将人带入一个宽阔的世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童话般的江南水乡。面对个人荣辱,‘’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老当益壮,宁舍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处处透露着一个有志青年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阳光态度。

如果说在艺术上滕王阁序与《洛神赋》还需一拼,那么在思想意义上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坠野。每读滕王阁序,总能给人勇气和力量,让人奋起,不再消沉。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何那么有名?还不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舍身忘我?

然天妒英才,让多少人为之扼腕!

滕王阁序是骈体文的顶峰之作,同时是初唐时代风貌的代表。

骈体文以四六字句为主,兼用杂言,所以后世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体文三大特点:以对偶句为主;注重押韵声律,辞藻华丽用典多。

文章华丽唯美,因此称为骈俪文。又因为深受宫廷和贵族们喜爱,又被称为骄文。

骈体文盛行与六朝,繁盛直至初唐,因过分重形式技巧,内容表达往往受到束缚,在中唐古文运动后逐渐衰落。但是用好了,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自然,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用好了的典型。

与华丽空洞的一般宫廷文学不同,王勃在作品中融入了人生的认识和感受,真情实感贯穿其间。

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再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宇宙浩渺,而人生短暂,兴尽悲来不是生命的沉重哀歌,是因为对生的格外留恋,哀而不伤,充满青春的力量。

当时李唐初立,长期纷乱割据的中国终于统一并安定下来,底层文人们也可以通过 科举实现地位的升迁,理想和抱负有了用武之地。

政治环境宽松,经济日渐繁荣,新的思潮在涌动,对于文人们来说, 他们的激情和天才,终于得以释放。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他们在文学内容、风格等方面一改南北朝以来的浮艳的宫廷风, 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将七言古诗发展到成熟。

在文学发展中起到除旧立新,既往开来的作用,成为欣欣向荣,充满朝气的初唐文学的典型。

老邓爱旅游

老邓爱旅游

是滕王阁成就了王勃。才华横溢的王勃满腹经纶,一肚子诗文,无从表达。心绪难平。恰恰是滕王阁给了他挥洒激情,表露才华的机会,他豪不犹豫的抢夺了,能让他一鸣惊人的机会。穷毕生所学,洋洋洒洒挥耗泼墨,一蹴而就。一篇滕王阁序,惊艳众生。一代才子因着滕王阁,成就了无法超越的名气,也成了他的绝顶之作。我想他当时正无比的痛苦,无限的烦闷,滕王阁序恰逢其时,抒发了他所有的不平,也写尽了他毕生所学。打马长江边,他释然了,。只此一篇滕王阁序,今生何求,天生我才必有用,终究没有白学,死而无憾。

laiwj87

laiwj87

一丶中国封建文人几乎都是怀才不遇。滕文在唐以后中国知识分子获得了代代共鸣。因此被吹捧为千古奇文。

二、现在高中课本选此文。高中生没有怀才不遇经历,经验。很难共鸣。因此学起来非常吃力,无趣。他们到社会后,遇到困难,挫折,容易归咎于获才不遇。不从自己找原因。像王勃一样,明明是自已错误(檄文,杀人),却说"命途多舛"。

三、怀才不遇的社会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知识分子发挥作用靠皇帝、上级、贵人。

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章写的再好。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人类进步也无太大意义。(满清文人把中国文化寻章弄句发展到极致,泱泱四亿人口被一万多八国联军打败,教训深刻)。

五、引导高中生,中国社会未来精神沉溺于寻章弄句误人误国。

蜂蜜柚子

蜂蜜柚子

答:江南三大名楼,既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也体现了江南文学的“高山仰止”和“登峰造极”。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岳阳楼。还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还有今天所讨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三座名楼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真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唐高祖李渊第22子李元婴所建。

最早的滕王阁是在山东滕州,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王,称为“滕王”,他在滕州建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滕王被调到江南洪州(今南昌)担任都督,因思念故地滕州,于是在南昌又建了一座“滕王阁”,由此可见山东滕州的美好。但南昌的滕王阁或因战乱,或因火灾,多次被毁,曾先后重建、修建过30余次。唐高宗二年,洪州都督“阎公”重建时,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

滕王阁序出自一个14岁的小孩之手,我怎么都不肯相信!据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14岁的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南昌市),正遇到滕王阁修缮落成典礼,于是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众目睽睽之下,欣然提笔写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为庆祝滕王阁落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打算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一个叫王勃的14岁少年却提笔就写。阎公觉得小孩不谦虚礼貌,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后派人看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娃写些什么?。初闻文章开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笑了,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阎公闻之,沉吟不言,暗思忖“这娃娃竟把我也写进去了,写的还挺热闹。”;及至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句时,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后又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阎公竟亲自为王勃研墨。

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的滕王阁从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都介绍的十分清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台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真是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文中对比铺叙,色彩鲜明。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等诸多优美的诗句,不胜枚举。

对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对,也颇见作者文笔的功力。

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这些拟物的笔法,显示出气韵不凡。

还有文章最后的诗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序难就难在“一挥而就”,且是出自一个14岁的娃娃之手。我还是不信!

天妒英才,王勃26岁时不甚落水而亡。现今只有这滕王阁依然屹立在赣江东岸……

大江东去,流水声咽,向世人诉说着滕王阁的兴衰荣辱……

阿蛮

阿蛮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